奸诈贪婪的意思是什么本义是什么

贪婪心理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贪&的本义指爱财,&婪 &的本义指爱食,&贪婪&指贪得无厌,意即对与自己的力量不相称的某一目标过分的欲求。它是一种病态心理,与正常的欲望相比,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反而是愈满足,胃口就越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贪婪心理贪婪心理的特点
贪婪心理无满足性
贪婪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心不足,蛇吞象&。俄国作家普希金在其作品《渔夫与金鱼》中就描写了一个十分贪婪的老太婆,和这个老太婆一样,有贪婪病态心理的人,在对待金钱、权力、女色、美食、财产等方面永远是贪得无厌的。如广州民航局售票员易芳利用职务之便,伪造机票,贪污公款几万元,她尝到甜头后,变本加厉,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伪造3.73万余张机票,贪污人民币313万余元,等于一架&波音737&飞机在天空中白白地飞行一年。
贪婪心理公开性
凡贪婪之人,都是利欲熏心的。古代有一则寓言叫&齐人盗金&,说的是古代齐国有一个十分贪婪的人。一天他走过集市,看见摊子上摆着待出售的黄金,于是拿起一块就走,被人捉住后,他说:&吾不见人,徒见金。&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有贪婪心理的人往往会丧失理智,不顾社会道德、法规的约束和舆论的谴责,疯狂地贪污,无耻地索要,用种种借口挪用公款大吃大喝,公款私用。例如某县一个经济效益较好的小厂,职工们拼死拼活干一年,好不容易盈利30万元,可厂长却将这笔钱买了一辆&兰鸟 &自己乘坐,并到处吹嘘说:&别看厂子小,咱也有&兰鸟 &。&可职工们却愤怒地骂道:&职工拼命干,挣了30万,买个乌龟壳,坐个王八蛋&。
贪婪心理侥幸性
贪婪行为是一种侵犯国家、集体、他人利益的行为,历来为党纪国法所不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微寒,十分痛恨贪官污吏,他规定凡贪污白银60两 的官员就要斩首,并把此人的皮囊制成标本放在衙门大堂侧边,以儆示继任者。我国政府历来就重视打击惩处贪污行为,建国初期就依法枪决了两名贪污公款的党政高级干部,以后相继开展了&三反五反&、&四清运动&,近年又建立健全了各种监察举报制度,但是有贪婪心理的人,贼胆包天,仍要伸出贪婪的黑手。他们个个心存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被发现,不会绳之以法。偶尔侥幸逃脱了监督与检查,便洋洋得意,自认手段高明,本事通天,结果在泥坑里越陷越深。
贪婪心理意志薄弱性
贪污之人大都是意志薄弱者,在金钱与物质面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知道贪婪之心不好,有的在谋得不义之财后,也曾想过金盆洗手,但也只是就此为止,在诱惑面前,仍然犹豫不决,把后悔与迟疑置于脑后,再一次伸出贪婪之手。
贪婪心理贪婪心理的成因分析
贪婪心理的成因可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
贪婪心理客观原因
(1)社会病态文化的消极影响。中国古代就有&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的说法,反映了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它宣扬的不是勤劳致富而是谋取不义之财。受这种观念的影响,社会上确有一些不务正业,靠贪污、行骗过活的不法分子。
(2)社会舆论的误导。改革开放初期,舆论媒介详尽地报道&万元户&的收入与成果,却没有报道万元户是如何通过艰辛的劳动致富的,以致激发了社会各阶层人员的致富攀比心理。当然有不少人通过另谋职业、业务进修、加班加点等方式来增加自己的收入,但利用职务、权力、岗位、行业之便,用非法手段谋取私利也大有人在,误导极大地刺激了这些人的贪婪之心。
(3)社会控制不严。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搞活经济,各地&放&的较多,造成很多弊端。一些地方开始搞有奖募捐、有奖销售活动,带有赌博性质的游戏机房也悄然登场,财徒们在赌局中一夜之间输赢达几百万元。边境地区的毒品贸易猖獗,沿海地区的海上走私活动异常频繁。内地一些不法分子哄抢国家矿山资源、铁道运输物资,割断通讯电缆,制造伪劣产品坑害顾客,拐卖妇女儿童等等,这些不法分子尝到了甜头,在社会控制不严的情况下,屡屡作祟。目前在一些地区最先致富的人,不乏有靠不法手段的,客观地刺激了附近地区人们的贪婪之心。
贪婪心理主观原因
(1)错误的价值观念,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拥有。这种人存在极端的个人主义,认为人生就是&捞世界&。为了&潇洒走一回&,不惜&拿青春赌明天&。&捞世界&的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得陇望蜀,有了票子,想房子;有了房子,想位子;有了位子,想女子;有了女子,想儿子;即便&五子登科&,也不会满足。
(2)行为的强化作用。有贪婪之心的人,初次伸出黑手时,多有惧怕心理,一怕引起公愤,二怕被捉。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屡屡尝到甜头后,胆子就越来越大。每一次侥幸过关对他都是一种强化,不断刺激着那颗贪婪的心。
(3)攀比心理。有些人原本也是清白之人,但是看到原业与自己境况差不多的同事、同学、战友、邻居、朋友、亲戚、下属、小辈甚至原来那些与自己相比各种条件差得远的人都发了财,心理就不平衡了,觉得自己活得太冤枉,由此生发一股攀比之念,也学着伸出了贪婪的双手。
(4)补偿心理。有些人原来家境贫寒,或者生活中有一段坎坷的经历,便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一旦其地位、身份上升,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向社会索取不义之财,以补偿以往的不足。
贪婪心理贪婪行为的表现及其危害
贪婪是一种过分的欲望。贪婪者往往超越社会发展水平,践踏社会规范,疯狂地向社会及他人攫取财物。其表现有以下几种。
贪婪心理不择手段的财欲
主要表现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利用一切手段索取钱财。如贪污公款:河南有一银行职员,上班第13天就迫不及待地伸手捞钱,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贪污公款达1.6万元。有人调用公款去炒股,炒房地产,盈了归自己,亏了记在国有企业的帐上,搞变相贪污。在国有资产的流失中,大批资金流入了私人的腰包。有人搞赌博捞钱,沉溺其中,难以自拔,赢的要百赢,小输的想保本,大输的想翻本,周而复始,恶性循环,结果是赌了输,输了贪,越赌越输,越输越贪,越贪心越黑,越赌胆越大,一发不可收拾。有人偷盗自行车,有人拐卖妇女儿童等等。皆是为了一个&钱&字,不惜一切手段。
贪婪心理难以满足的贪欲
这里指的不是贪食症,而是利用公款或他人之款吃喝。现在用公款白吃似乎已成为联络感情、展示&公关&、进行业务的一种&热门&手段。请客吃饭规格不能太低,眼下一桌&公务&酒席至少要两、三千元。据报载,1993年全国公款吃喝已过1000亿元大关,随着物价的上升,这个指数日后还会大大上升。公款吃喝既可不掏自个儿的腰包,一饱口福,又有满足地位身份的虚荣心。有少数公务人员借检查工作之名,到一些企业白吃白喝,索要礼品,社会上有些闲散人员乘别人举办婚宴,混入宾客之中白吃一顿。这些都是吃喝方面的贪婪现象。
贪婪心理难以填补的权力欲
社会上有些人为了出人头地,拼命地往上爬,或凭借裙带关系伸手要官,或诬陷他人以表现自己。有人为升官,伪造文凭,篡改档案,年龄越改越小,工龄越加越长,文凭越改越高。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官道?在&官本位&的社会里,权钱相通,有权就有一切,当了官,就有人来巴结,请客送礼,红包贿赂。他们认为:&用我的钱买你的权,用你的权赚我的钱。&这类人一旦&得道&,合家&鸡犬升天&,占据官位,谋取私利。这难以填补的权力欲,实质是贪婪心理在作祟。
贪婪心理欺世盗名的名欲
有些人升不了官,便想在世上出名,于是就自封为世界著名的&气功&大师、有独方医百病的&名老中医&、有著作面世的&教授&、&赴京献宝&的名人后代等等。他们中许多人实际上没有多少文化,仅凭一张巧嘴,一叠耀眼的名片,欺骗了无数善良的人们。他们的骗术并不高明,但能迎合一些人的虚荣心与某种迫切的需求心理(如治病、练功、求宝),这部分上当者的深信不疑,渲染与扩大了行骗者的社会影响,虚名的泡沫越鼓越大,直至破裂那天为止。
贪婪心理胆大包天的色欲
男女之欲本是天造地设,无可非议的。但一些贪婪之徒&饱暖思淫欲&,轻者搞性骚扰,调戏女性;重者霸占、强奸、逼迫妇女卖淫或插足他人家庭,弄得人家妻离子散。广西隆安县公安局长陆世长,从1977年到1991年14年间,据可靠数字,就奸淫妇女100多人;有些厂长经理趁到沿海城市出差之机,用公费连连嫖娼,以满足自己的色欲。
以上仅仅列举了五个方面的贪婪行为,这一小撮贪之人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贪婪心理贪婪的心理调适
贪婪并非遗传所致,是个人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受病态文化的影响,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而出现的不正常的行为表现。若欲改正,是可以自我调适的,具体方法如下:
贪婪心理格言自警法
古往今来,仁人贤士对贪婪之人是非常鄙视的。他们撰文作诗,鞭挞或讽刺那些向国家和人民索取财物的不义行为。其中最著名的是陈毅的《感事书怀·七古·手莫伸》,其诗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吁嗟乎,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奉劝想消除贪婪心理的人,将此诗裱成堂幅,悬挂室内,朝夕自警吧。
贪婪心理二十问法
这是一种自我反思法,即自己在纸上连续20次用笔回答&我喜欢……&这个问题。回答时应不假思索,限时20秒时,待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份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自己作较深层的分析。例如,有一个贪财的人在纸上连续写下&我喜欢钱&、&我喜欢很多的钱&、&我喜欢自己是个有钱人&、&我喜欢有许多财富&、&我喜欢过有钱的生活&……他写完之后,就要思考一下,自己对钱是否有一些过份的欲望,为什么许多举动都与谋钱有关,接着往下想,人的生活离不开钱,但这钱应来得正,不能取不义之财;钱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贪婪之心最终会阻碍自己的发展。然后分析自己贪婪的原因是有攀比、补偿、侥幸的心理呢?还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清楚后,便下定决心:要堂堂正正做人,就得改掉贪婪的恶习。
贪婪心理知足常乐法
一个人对生活的期望不能过高。虽然谁都会有些需求与欲望,但这要与本人的能力及社会条件相符合。每个人的生活有欢乐,也有失缺,不能搞攀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便不会有非份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贪婪的同义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