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里孟子谓齐宣王曰翻译戴不胜这一段中心思想

摘要:现代汉语“X于”结构的成员复杂,既包括动词、副词等典型的词,又包括短语,还有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短语词。以韵律特征分析为切入点,可以对“X于”结构形成新的认识:“X单于”符合标准音步的要求,构成标准韵律词;“X双于”构成超韵律词;“X多于”则是标…摘要;动宾式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多数不能带宾语,但在报刊杂志上,这类不及物的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句子并不鲜见。某些动宾式动词带上宾语后会产生歧义,针对这一现象,文章就这种结构产生歧义的原因及如何消除歧义作一点肤浅的探讨。关键词:动宾式动词歧义语义关系动…摘要:现代汉语中的“放+A”(如“放亮、放晴、放自然一点”)是一种系词结构,可表事物因其内部物质构造而自然运行的一种状貌,也可表主体把自身安排为一种状态。其中,“放”是系词,表主体行为,有目的、意志特征;“A”则指明所表现为的状态或分寸。“放”的语义…
  摘 要:本文对《孟子》中“主+之+谓”结构的性质和结构中“之”字词性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孟子》中的“主+之+谓”结构的语法功能,在此基础上对其结构性质进行探讨。其次,对“主+之+谓”结构中的“之”的词性进行分析,最终认为它是一个连词.   关键词:《孟子》“主+之+谓”结构代词连词      文言中的“主+之+谓”结构是指由相当于短语结构中主语的成分和短语结构中相当于谓语的成分加上“之”后构成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关于这种特殊的“主+之+谓”结构的性质,一直都有主谓结构和偏正结构两种解释,并且对结构中“之”的词性是连词还是助词也是众说纷纭。本文试图通过对《孟子》中的“主+之+谓”结构的用例进行穷尽性的统计分析,希冀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之”进行定性研究。   一、《孟子》中的“主+之+谓”结构的语法功能   《孟子》中的“主+之+谓”结构共出现了186次,主要以下列四种形式出现:“主语?之?谓语”“主语?之?谓语?也(与)”“主语?之?谓语?宾语”“主语?之?谓语?宾语?也(与、耳、矣)”。下面我们具体谈谈这四种形式的语法功能。   (一)“主语?之?谓语”(共33例)   其具体的语法功能包括:   1.充当单句的主语(5例)。如:   (1)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①(《孟子?公孙丑上》)   (2)子之从于子敖来,徒?啜也。(《孟子?娄离上》)   2.充当分句主语(10例)。如:   (3)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   (4)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孟子?公孙丑上》)   3.充当分句宾语(8例)。如:   (5)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6)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孟子?公孙丑下》)   4.单独成为一小分句(4例)。如:   (7)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孟子?娄离下》)   (8)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孟子?万章上》)   5.与“者”字构成者字结构(6例)。如:   (9)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孟子?梁惠王上》)   (10)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孟子?公孙丑上》)   (二)“主语?之?谓语?也(与)”(共22例)   其具体的语法功能如下:   1.作单句中的主语(2例)   (11)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孟子?告子下》)   (12)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上》)   2.作单句中的宾语(2例)。如:   (13)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上》)   (14)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3.分句中的主语(4例)、宾语(6例)。如:   (15)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孟子?万章下》)   (16)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孟子?滕文公下》)   (17)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   4.单独成为一个分句(5例)。如:   (18)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孟子?娄离下》)   (19)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孟子?万章下》)   (20)鲁缪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孟子?告子下》)   5.与“者字”构成者字结构(3例)。如:   (21)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22)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孟子?尽心上》)   (三)“主语?之?谓语?宾语”(共61例)   其语法功能如下:   1.单独成句(2例)。如:   (23)生之谓性。(《孟子?告子上》)   (24)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滕文公上》)   2.作单句的主语(12例)、宾语(1例)。如:   (25)吾之不遇鲁侯,天也。(《孟子?梁惠王下》)   (26)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孟子?公孙丑上》)   (27)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   3.单独做一小分句(25例)。如:   (28)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之音,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孟子?梁惠王下》)   (29)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底豫,瞽瞍底豫而天下化,瞽瞍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孟子?娄离上》)   4.作分句的主语(9例)、宾语(3例)、状语(4)例。如:   (30)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娄离上》)   (31)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尽心上》)   (32)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孟子?万章下》)   5.与“者字”构成者字结构(5例)。如:   (33)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疾。(《孟子?尽心上》)   (34)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孟子?娄离上》)   (四)“主语?之?谓语?宾语?也(与、耳、矣)”共70例(与其他词组一起组成某一句子成分4例)   1.单独成句(1例)   (35)此之谓三有礼焉。(《孟子?娄离下》)   2.单句的主语(12例)、宾语(6例)、谓语(2例):   (3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孟子?梁惠王上》)   (37)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孟子?公孙丑下》)   (38)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孟子?梁惠王下》)   (39)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孟子?公孙丑上》)   (40)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孟子?公孙丑上》)   3.作分句的主语(8例)、宾语(10例)   (4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   (4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4.单独成为一小分句(27例)   (43)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孟子?梁惠王下》)   (44)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孟子?公孙丑下》)   二、《孟子》中的“主+之+谓”结构的性质   对于文言“主+之+谓”结构,前人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主谓结构说”和“偏正结构说”。王力先生在《古汉语常识》中认为:“凡主语和谓语之间组合起来,往往算一个句子,如果要使它词组化,作为主语或宾语,还得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上一个“之”字,使它变成偏正词组”(王力,2002)。郭锡良《古代汉语》中也认为在主谓结构之间加“之”,使这个主谓结构变成名词性偏正结构。张世禄《古代汉语偏正化结构》中对“主+之+谓”结构的定义是:“‘偏正化主谓结构’是指一种主谓结构的词组而采取偏正结构的形式的,就是在它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加进一个结构助词“之”因而成为偏正结构的形式的”(张世禄,1959)。以上,王力、郭锡良、张世禄是持“偏正结构说”。而王宁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认为“加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前后两项之间形成主谓关系”(王宁,1969)。宋邵年、何乐士也持同样的观点。到底“主+之+谓”是主谓还是偏正性质呢?我们希望通过从《孟子》中“主+之+谓”结构的语法功能的分析结果以及《孟子》中的语言事实中得出结论。
  (一)前人的“偏正结构说”值得商榷   对《孟子》中“主+之+谓”结构的语法功能的分析,我们不仅看到,“主+之+谓”结构是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中的主语和宾语的(充当主语占33.3%、宾语19%),而且并没有把“主谓短语”转化为“偏正短语”。例如:   (45)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孟子?梁惠王下》)   (46)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孟子?滕文公下》)   两句话中加“之”与不加“之”,其中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也没有发生变化,结构关系也没有发生改变,无从谈起把主谓结构转化为偏正结构。就实际的语言事实来说,“偏正结构说”不可靠,例如:   (47)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杨伯峻《孟子译注》)(所以王的不行仁德的政治来统一天下,只是不肯干,不是不能干。)   (48)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德政的流行,比驿站的传达政令还要迅速。)   (49)昔者文王者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市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从前周文王治理岐周,对农民的税率是九分抽一;对做官的人是给以世代承袭的俸禄;在关口和市场上,只稽查,不征税;任何人到湖泊捕鱼,不加禁止;犯罪的人,刑法只及于他本人,不牵连到他的妻室儿女。)   很明显,以上两个例子中“王之不王”“德之流行”是“主+之+谓”结构,由于受到“偏正说”的影响,把其处理为“定+之+中”结构,把“之”翻译为“的”。但同样的方法在“昔者文王者之治岐也”中就实在行不通了。“天高”可以翻译为“天的高”,“木头燃烧”表面意思也等于“木头的燃烧”,但实质表达了两种不同的语法关系,而且不是以意义来比附语法结构。在实际翻译中,“偏正说”显得捉襟见肘。   为什么会出现“偏正结构说”呢?我们注意到,除去“主+之+谓”结构单独成句或单独成为一分句以外,“主+之+谓”结构总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充当句子成分的。而“主+之+谓”充当句子成分又主要作主语、宾语(在第一种结构“主语?之?谓语”中,它还会粘附“者”字组成者字短语充当句子成分),这些都使得它偏向于名词性。之所以有“取消句子独立性”等说法,也是由于看到了加“之”和不加“之”,“主+之+谓”结构同“主+谓”结构的差异。   (二)我们的观点   综上所述,“偏正结构说”不能够很好地解释“主+之+谓”结构。那么,“主+之+谓”结构的性质就是主谓结构了吗?通过对《孟子》中“主+之+谓”结构的语法功能的分析结果,结合大量的《孟子》中的语言事实得出了“偏正结构说”不可靠的同时,我们也证明了“主谓结构说”的合理性。   1.《孟子》中的数据证明“主+之+谓”的主谓性质    单独成句/复句中小分句 主语 谓语 宾语 状语 与其他词组一起充当某一句子成分 总计   主+之+谓 4 15 0 8 0 6 33   主+之+谓(也) 5 6 0 8 0 3 22   主+之+谓+宾 27 21 0 4 4 5 61   主+之+谓+宾+也 28 20 2 16 0 4 70   总计 64 62 2 36 4 18 186   百分比 34.4% 33.3% 1% 19% 1.2% 9.6%      通过以上分析,“主+之+谓”结构单独成句以及作复句中分句的例子共64例,占总数的34.4%。(在《左传虚词研究》中,“主+之+谓”结构单独成句约占《左传》中的3%,成为分句中的一小句占35%,二者加起来总数占38%,而作主语约占12%(何乐士,1989))。数据表明了“主+之+谓”结构的主谓结构性质。   2.《孟子》中语言事实的证明   (50)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孟子?娄离下》)   (51)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娄离上》)   在例(50)中,“朱丹之不肖”和“舜之子亦不肖”对用,其中“舜之子亦不肖”的是主谓结构,可以证明“朱丹之不肖”也是主谓结构性质;例(51)中,“三代之得天下”与“其失天下”并列使用,“其失天下”也是典型的主谓结构,也能证明“三代之得天下”的主谓结构性质。   无论是数据还是材料证据,都力证了“主+之+谓”结构的主谓性质。“主谓结构的词组而采取偏正结构的形式的”的“偏正结构说”实际上印证了加“之”与不加“之”结构微妙的变化,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主+之+谓”结构。   三、“主+之+谓”结构中“之”的性质   综上所述,“主+之+谓”结构是主谓结构性质,其中加“之”和不加“之”并不影响其结构性质。既然“之”不能使“主+之+谓”结构性质发生改变,“之”的性质又是什么呢?其实,历来学术界对于“主+之+谓”这一结构中“之”的性质问题都是有争议的。主要有三种观点:“介词说、助词说、连词说”。自《马氏文通》以来,黎锦熙、王力先生都持“介词说”的观点。“‘之’字还有一种用法最值得注意,那就是把它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王力,1997)。持“助词说”的人,主要有张世禄、杨伯峻等。他们内部又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结构助词说”和“语气助词说”。张世禄认为“之”是一个结构助词,“把结构助词‘之’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从而形成一种偏正结构”(张世禄,2002)。“连词说”的主要倡导者是杨树达、吕叔湘、郭锡良等人。他们从历时的角度提出了“之”是一个连词。   就“介词说”的观点,我们认为有两点值得讨论:第一,通过对《孟子》中“主+之+谓”中的“之”的用例分析,我们认为“之”主要起的是连接作用,并不是介词所有的“介绍”作用②。第二,“之”的作用是“取消句子独立性”这个说法存在一些问题。“介词说”历来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原因之一在于“取消句子独立性”上。“之”起到语气上的舒缓,造成了“主+谓”之间的停顿,使得“主+之+谓”结构在一定的语句中必须依附单句中的其他成分或复句中的其他成分才能存在,但并不是让其成为全局中的一部分而不能独立。宋祚胤在《论古代汉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之”字》中列举了大量的主谓加“之”而单独成句的例子。可见,“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的说法欠妥。而“助词说”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将主谓之间的“之”与现代汉语名词性偏正结构中间的“的”等同。有关“主+之+谓”中的“之”与“的”是否等同,我们在前面有相关论述,现不赘述。第二种观点是:“定+之+中”结构和“主+之+谓”结构是两类助词:“定+之+中”中的“之”是结构助词,而“主+之+谓”中“之”是语气助词。“助词说”认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都是从指示代词虚化而来,但虚化的途径不一样。“殷之即丧”可以说成“之即丧”,所以“之”是从指示代词虚化成表示动态的助词,而且这种“之”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使用最多,多以表示语气的语气助词③。对于这种观点,我们认为:第一,“夫子之文章”说成“之文章”“殷之即丧”说成“之即丧”,这只能说明指示代词“之”所指代内容,并不能用指代内容来等同意思相当的结构。如果不注明是从“殷之即丧”到“之即丧”,我们根本不得而知“之”到底是什么。   前面举出的有关主语和谓语加“之”可以独立成句的这种特殊例子中,感叹句和疑问句最多,得出“之”表示疑问句中的感叹情调,证据不充分。不能从特例中分析出“之”的作用就认为这个作用代表着“之”的主要作用。   杨树达先生在《高等国文法》中认为“《文通》以下文法书均谓此‘之’字为介词,今定为连词”(杨树达,2001)。我们赞同杨树达先生的观点,认为“主+之+谓”结构中的“之”是一个连词,并且我们从《孟子》中找到了指示代词“之”虚化到“主+之+谓”连词“之”的途径。
  (52)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   (53)此之谓也。(《孟子?公孙丑上》)   (54)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例(54)中的“之”可以解释为和例(52)、(53)一致的将宾语提前的“之”,而例(52)、(53)是不能解释成主谓间的“之”。例(54)既可以是动宾关系,也可以是主谓关系是由“此”这个代词作主语的特殊性决定的。如果将主语明确为特定的名词,那么只能有一种解释――主谓关系。如:“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就不能解释为动宾关系。这表明了从指示代词虚化为主谓间连词“之”的途径。在《孟子》中例(52)、(53)类例子共17例,约占此类例子的55%,例(54)类例子共14例,约占45%。这样,指示代词虚化为主谓间连词的大致的途径可以描述为:   (55)非此之谓也。(《孟子?公孙丑下》)   (56)此之谓也。(《孟子?公孙丑上》)   (57)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58)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孟子?梁惠王上》)   (59)吾之不遇鲁侯,天也。(《孟子?梁惠王下》)   以上5个例子,例(55)是否定句,其中否定词“非”将代词宾语“此”提前,“之”是一个代词。例(56)也是一个代词宾语提前的句子,它从例(55)中需要否定词将代词宾语前置过渡到不需要否定词便将宾语前置。宾语“此”被提前,“之”用作代词主要有两个功能:表强调;凑足四字结构,使这个句子的语音结构趋于和谐。例(57)可以有两种解释,即“之”作为代词和“之”作为连词,解释为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例(57)不仅证明了代词和连词的区别,而且说明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例(57)是代词“之”滑向连词“之”过程中的中间地带。例(58)中“之”便被确定下来,只能解释为用在主谓之间的连词。例(59)中,“之”用于一般的主谓之间。在整个虚化的过程中,“之”的作用是从指示代词指代宾语起强调作用,逐渐虚化到既可以复指提前的宾语又实质上表示连接作用的连词。直至最后被接受到“主+之+谓”这一格式中,“之”不再具有复指功能,而主要起连接作用。“之”从指示代词虚化为“主+之+谓”中连词这一过程中,很多时候仍有复指的功能。随着“主+之+谓”结构的扩大化使用,主语不再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词,“之”作为连词的功能逐渐凸显,失去它作为代词的复指功能,从而主要起连接、凝固的功能。方有国(2002)考察了先秦各个阶段“之”的各种词性,从历时的角度出发,论证了“之”从最初的动词,“经词义引申发展出人称代词、连词和衬音词”。连词“之”“或定名为介词、结构助词,据其来源和作用,应定名为连词。”(方有国,2002)   四、结语   通过对《孟子》中的“之”进行详细的统计,我们不仅较为清楚地认识了“之”的使用情况,更重要是通过数量的统计得出了“主+之+谓”这一结构的真正性质,证明了“之”从代词虚化为连词的途径。如果要更为穷尽地掌握“主+之+谓”这一结构,就应该把这一结构放入历时的语言中进行分析;同时,把与“主+之+谓”结构相关的“定+之+中”结构、“主+之于+宾”结构进行比较,从而理清“之”的作用和意义,进而明确“主+之+谓”的性质。希望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为全面定论“主+之+谓”结构的性质以及“之”的性质提供一定的依据。      注 释:   ①文中所引例证均出自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②“之”有没有作为介词的用法,这一点仍值得探讨,因为在《孟   子》中有这么一句话:“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这一例中的“之”便很像介词。   ③宋祚胤.论古代汉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之”字[J].中国语文,   1964,(4)。      参考文献:   [1]王力.古汉语常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张世禄.古汉语里的偏正化主谓结构[J].语文教学,1959,(11).   [3]王宁.古代汉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69.   [4]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5]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张世禄.古代汉语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杨树达.高等国文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1.   [8]方有国.上古汉语语法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2.      (刘越重庆 西南大学文学院400715)
摘要:本文对《孟子》中“主+之+谓”结构的性质和结构中“之”字词性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孟子》中的“主+之+谓”结构的语法功能,在此基础上对其结构性质进行探讨。其次,对“主+之+谓”结构中的“之”的词性进行分析,最终认为它是一个连词.关键词:《孟子…摘要:要想很准确地理解《中庸》的思想内涵,就需要对《中庸》里面常用的句法和词法结构有一定了解。本文就《中庸》中常出现的“所以”“可以”“以……为(以为)”等的用法进行了穷尽性的描写分析。关键词:《中庸》以用法现代大多数人对中庸的理解就是“中立”“平庸…摘要:借“咆哮体”而蹿红的流行语“伤不起”,短时间内就从网络世界进入到各大纸质媒体,被广泛应用于文章标题。本文运用描写与解释的方法,对“伤不起”一词的起源、词义及语法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据此从构词理据、语言模因的影响及大众社会心理的折射三个方面探讨了“…摘要:“策”是一个极富长沙方言特色的词,包含丰富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扯”和“策”的意义,引出主题,再分析“策”在长沙方言中的义项,总结别家“策”之由来观点。最后,总结“策”的流行原因,并从词典及传媒节目中对“策”进行考证及源流考释,认为“策”是来…就爱阅读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转载:
推荐:    >温馨提示:Ctrl+D放入收藏夹!
《孟子》思想结构(教案资料)3
题目:《孟子》思想结构(教案资料)3论教育孟子的教育思想,乃以人性本善为出发点,认为教育之道,应重潜移默化,使其自动自发,扩充善性,自然成德,所谓“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孟子》思想结构(教案资料)3。”(《告子》下·二)除了自动自发,还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绝不能“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更不能“一曝十寒”,如此才能日进有功,终底于成。此为孟子教育思想中基本之概念,故本大类首列“自动自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有目标,还得确立标准,好比射箭,“必至于彀”;好比大匠教人,“必以规矩”,如此教育才能获得成效。孟子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成圣成贤,而教学的最高标准,是“求其自得”。因为惟其自得,研究学问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能日积月累,臻于圣贤的境界,故列“确立标准”居于次。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由此可知,环境教育对人的气质变化,影响甚深。孟子以为“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告子》上·七)即是由于环境影响所致。不过,孟子也认为好环境固然重要,但是困逆的环境,有时反而能砥砺人,使其奋发;安乐的环境,则往往会令人颓靡不振,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家的兴衰存亡,亦复如是,可知环境教育影响之深远,故列“环境移人”次之于末。一、自动自发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师法孔子,聚徒讲学,阐扬圣道,影响深远。他对于教学方法和为学之道体会得相当深刻,在《孟子》一书中,有关教学的言论,丰富而精辟;许多见解,对于现代教育来说,还是至理名言,可以给世人无穷的启迪。本单元首列“君子之所以教者五”章,阐述君子教人的各种方式,这些方式,都是针对学习者的自动自发而施教。次列“教亦多术矣”章为第二章,探讨“不屑之教诲”这种较为特殊的教法,是要学者能自反自省。至于“无或乎王之不智也”章,以及“山径之蹊间”章,则列为第三章、第四章,以说明为学必须专心致志,持恒不懈,才可有成的道理。末列“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章,以见为学之道还应自动改过迁善,拜受善言,与人为善。其实“闻过则喜”即是舍己;“闻善则拜”,即是从人。舍己、从人,圣贤之学也不过此二事而已,即所谓感化、私淑,亦皆出之于自动自发。㈠《尽心》上·四O教学是艺术,必须因材施教,必须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导学生。施教的对象和情境不同,教学方法也要随时随地加以调整,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人,都能顺着自己的性向,或研习道术,或发展技艺,而各得其所,各有所成。对于资赋优异、自动认真学习的学生来说,老师的教导就像适时的雨水滋润化育草木,只要稍加指点,当下就能领会。例如《论语》记载孔子称赞颜渊:“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颜渊的领悟力本来就很高,又能勤勉力学,不断精进,因此对于孔子所传授的学问都能心领神会,进而有所阐发。孔子教导颜渊,已经达到“时雨化之”的境界了。有些学生的德性,自我修为已有相当成就,只是还不知道如何扩而充之,老师只要从旁稍加启导,使学生原有的美德高度发挥,形成完美的人格。这就是“成德”之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向,不同的材质。对于某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老师在教学时,也要各随不同的性向和材质,因材施教,让他们各自发挥所长,充分自我实现。这就是“达财”之教。当然学生有了疑问,请教老师,老师也要针对问题的繁简难易,给予适当的解说,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就是“答问”之教。由于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或者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古昔圣哲,或者大师级的学者,不能亲炙,无法当面请益,那就只能掇取他们的善言、懿行来修养自己,这就是所谓的“私淑艾”了。孟子仰慕孔子的学问和人格,可是却较孔子晚生百年,不及躬聆圣教。但是孟子受教于子思的门人,透过传世的文献,自力精研孔子之学并发扬光大,成为弘扬孔子学说的功臣,泽被生民。这就是“私淑艾”的学术传承。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今天有幸接受春风化雨、成德、达财之教,固当覃思力学,充实自我,以期达己达人。但是对于人类文化史上的圣贤,不能亲炙,那也可以效法孟子的“私淑艾”,进而阐扬他们的学问和智慧,成为一个具有大气魄、大智慧的读书人。(二)《告子》下·一六:我国传统的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之外,还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学生的德行有了缺失,老师或者加以开导,使之迁善自新;或者施以不屑之教诲,使之深受警惕,知所悔改。今日学校教育中,若有好勇斗狠、惹事生非的学生,老师苦口婆心,三番两次的劝说、开导,却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有时也特意冷落一段时间,待有所悔悟之后,再行教诲,就比较容易改过迁善了。(三)《告子》上·九:君王想要有治理国家的智慧,除了自我的修持精进之外,“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更是相当重要。经常亲近贤者,谦逊虚心地向贤德之士请益,方能集合众人的智慧,镕铸成大智慧,以安邦定国,为人民谋幸福。本章所说的王是如何“不智”,由于文献不足,无从得知。但是孟子对于这位君王不智的原因,运用“一暴十寒”和“弈秋诲弈”两个譬喻来加以分析,却说得生动而适切,直指问题的核心。首先,君王身边被群小包围,每天被谗言、被谄谀所蛊惑;每隔十天、半个月,偶尔会见贤者,头脑怎会清楚呢?君王接触贤者的机会太少,当然日益“不智”了。其次,君王对于贤者的言论不能专心听取,一心只想着别的事情,就像“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的学生,心不在焉地听弈秋教棋一样,有幸接触正道,却不能专心致志,当然也就无法有智慧了。细读本章,可以发现孟子这番话虽然是针对君王而发,希望君王要时时亲近贤士,远离小人,专心听取,以成就大智慧。其实,教育又何尝不然呢?对我们也是警示,对所涵养、所研习的学问,须要专心,而且要有恒,切忌“一暴十寒”而枉费工夫,切忌“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而终无所成。(四)《尽心》下·二一:在杂草丛生的山上常有固定行走的路线,就不易生长杂草,久之,自然形成一条道路。这是专一的结果。如果,所走的路线不变,却是每隔十天、半个月才走一回,想要形成一条小路,也是不大容易的。只有天天行走,经常行走,才能走出一条路来。这是专一而不间断的结果。荀子《劝学》篇列举了许多例子,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等,说明为学要专一和有恒,才能“神明自得,而圣心备焉”。这些内容足以和本章义理互相阐发。我们无论读书为学,或是研习技艺,行善积德,如果都能专心致志,勤勉有恒地朝既定目标不断精进,那么,假以时日,成就必然相当可观。要是做任何事都是“三天捕鱼,两天晒网”;“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连“山径之蹊”都无法形成,又怎能走出宽广平正的人生大道呢?(五)《公孙丑》上·八:《论语·公冶长》篇记载:“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说明子路对于善言、善行,往往迫不及待地加以实践。本章所说“人告之以有过”属于“有闻”,子路除了欣喜之外,当然也是急忙改正了。勇于改过,自然寡过;过失不断减少,离纯然至善的境界也就越来越近了。由《论语》、《孟子》的记载,可见子路真是一位善于自修的贤者。夏禹地位崇高,却能虚心的察纳善言,汇聚众人的智慧,使自己思虑周密,眼光深远,从而在施政时采取最佳策略,淑世济民。这种“乐善之诚”的境界,实已超过了子路。虞舜的修养又高过子路和夏禹,他是“善与人同”,依朱熹的讲法,也就是“公天下之善而不为私”。什么是“公天下之善而不为私”呢?一方面是“舍己从人”,放弃私人的见解,遵从天下的公理,实践别人的善言、善行,如此“舍己从人”,别人受到鼓励,自然更加为善了。另一方面是“乐取于人以为善”,学习别人的善言、善行,自己来加以实践。实践别人的善言、善行,当然也是弘扬其善了。综合“舍己从人”和“乐取于人以为善”,就是“善与人同”。虞舜从一介平民,从事耕、稼、陶、渔,一直到即天子位,都是这般“善与人同”,“与人为善”,影响所及,自然形成淳朴的社会、善良的风俗了,教案《《孟子》思想结构(教案资料)3》。虞舜真是一位平凡的伟人。二、确立标准孟子认为治学必须重视方法,订立标准,依循方法,黾勉为学。如此才能合于规矩,厚植学艺根基——“羿之教人射”为第一章。为学必须循序渐进,蓄积深厚,每一阶段都应成章而达——“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为第二章。为学要追求深造自得、居之安、资之深、左右逢源的境界——“君子深造之以道”为第三章。为学不达标准,不可半途而废,才能自我实现,有所成就——“有为者辟若掘井”为第四章。至于“仲尼亟称于水”章,畅论为学必须有本有源、按部就班、盈科而进,乃可底于有成,以为本单元的结论。(一)《告子》上·二○: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做老师的一定要把追求知识、研究学问、涵养智慧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应据老师传授的方法和指点的要领,勤下工夫,不断练习、思考、体验,才能娴熟技艺,融会贯通,深造自得,不但习得学术的精华,更要激发创造力,对所学发挥。教学过程中,“志于彀”、“志于规矩”是相当重要的。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尽心》上·四一)彀与规矩是学射箭、学工艺最起码的要求。像羿那样的神射手,教弟子射箭,无论弓箭或弩箭,一定先传授张弓射箭的正确姿势和基本方法;以期集中心志,射中目标。这就是教人“必志于彀”的教学原理。至于技术老练的师傅,一定先把工艺的基本知能教给徒弟,让徒弟操作娴熟。至于掌握诀窍、激发创意、出蓝胜蓝等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那就是做徒弟的事了。孟子强调“学者亦必以规矩”,也就是指点弟子研究发展身心性命之学,必须存养本心,扩充四端,实践仁、义、礼、智等各种德目,遵循“尊德性”的规矩。等到义仁精熟之后,自能从容得道,成贤成圣。(二)《尽心》上·二四:我们探讨学理,研习技艺,只要精进不已,往往能日新又新,提高自己的水准和境界。一旦达到较高的层次,眼界自然就开阔了。“孔子……小天下”说的就是这个理。身在其中,往往不自觉其狭小。一旦自身学艺高明了,再回头观照,就自然有“小鲁”、“小天下”的观感。天下的水域中,大海是最辽阔、最壮观的,观眺大海之后,我们还会认为江、河之水比大海辽阔、壮观吗?假使我们有幸成为圣人的弟子,得以饫(音y&,饱也)闻圣道,体悟最高的智慧;那么,世间的许多俗学、俗论,还能再让我们着迷吗?“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见过最壮丽的景观,听过最高明的哲理,眼界自然不凡了。要研习圣道,就必须体会圣道是有本有源,广远无穷的。孟子先以观水为喻,又以日、月之光来比方。大海之所以有浩渺的烟波、汹涌的涛澜,是因为大海本身的深广无涯所使然。因此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由波澜之壮观,可以想见本体之深广。同样的道理,只要能容纳光线的缝隙,日、月之光都能照到。仔细观察缝隙中的光,而日、月之明为其本体也就可想而知了。然则,我们研究圣道,是否也应具备观大海、观日月的眼光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如何研习圣道呢?孟子进而提醒世人必须脚踏实地,由浅而深,循序渐进,把圣道的全体大用深细体悟,必须如此,才能够登上圣道的顶峰,达到高远的境界。因此孟子指点学者要取法于流水,盈科而进,细密踏实,以体现圣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成章不达”。对于圣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力求“成章”,换言之,就是对每一阶段所学的内容要蓄积深厚,求其文理成就卓然可观。如此精熟所学,就是“达”。一旦对于圣道的全体大用无不通达,于是“志于道”的理想也就实现了。盈科而后进,是流水的标准;成章而后达,是求学的标准。(三)《离娄》下·一四:孟子“深造自得”的阐述,应该就是他自己为学的深刻体验。对于本章的内容,我们若能切实理解,而又身体力行,那么无论钻研人文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种学问,都能有得心应手、触类旁通、精进不已的乐趣。我们每天锲而不舍地探研某一学问,就是“深造”。只要是学问,就一定有其原理、方法,按照学问的原理、方法去钻研,就是“以道”。针对某一学问“深造之以道”,经过长时期的积累、精熟,自然对于此一学问的本、末、精、粗了然于胸;甚至还能更上层楼,发展出高明的研究成果呢!这就是“自得之”。(四)《尽心》上·二九:从事任何有意义的工作,都必须秉持着一贯的恒心毅力,朝夕惕厉,锲而不舍,才能有所成就。小则学习一技一艺,大则修身为学,开创事业,莫不如此。因此治学一定要达到标准,好比挖井,没有挖到水,这井都是白挖的。为学达不到标准,也是白学,以此勉人不可半途而废。哥伦布首度探险航行北大西洋时,屡遭艰险,但他每天都在私人航海日志写下这样的话:“今天我们仍然航行,航向西南方。”当时他的船队中,樯倾楫摧,险象环生,以叛变为威胁的水手,不乏其人。但是哥伦布凭着无比的勇气和信念,坚毅地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为人类的历史写下崭新的一页,他发现了新大陆。哥伦布坚持理念,不为势劫,终能有成,此一事迹,正足以和本章旨趣相印证。(五)《离娄》下·一八:孔子对于水的称道很多,但大家较为熟悉的,恐怕是《论语·子罕》篇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两层涵义:(一)时光流水,因此应珍惜光阴,及时为学。(二)道体的流行,如水一样永不休歇,君子为学也应精进不已,止于至善。徐辟向孟子提出“仲尼……何取于水也”的问题,就如同林放向孔子请问“礼之本”(《论语·八佾》)一样,真是“大哉问”。因此孟子层层深入地加以启发:首先是“原泉混混”,为学要为“有本之学”。接着是“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为学千万不可躐等,必须按部就班,精进不已,以求达到至善的境界。孟子用这样的道理来指点徐辟为学之道,是非常中肯的。由此可见孟子教导学生方法之高明。孟子从正面说理后,再从反面设喻申论。无本之学像什么呢?像无本之水。无本之水就像七、八月之间的倾盆骤雨,来得快,停得也快。天空油然作云,沛然下雨时,“沟浍皆盈”。然而那雨水不像泉水一般,时时有源头活水注入,因此,“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只一会儿工夫,就蒸发干涸了。如此无本无源的沟浍之水,还能“放乎四海”,浩浩荡荡吗?为学之道恐怕也是。因此一个人的名气超过了实际的学养,那么他的学养自然是不够深厚了。学养不深,当然不是有本有源之学。只有按部就班,不断精进所学,才是君子应有的作为,假以时日,才能成为有本有源之学。三、环境移人接受教育的人,除了遵循规矩,修心养性,持恒不懈,深造自得之外;学习环境的熏染、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个人与环境之间,若能有良性的互动,那么教育的成效才能彰显昭著。①一傅众咻,就不能学好语言;一位善士,也无法导正国君。可知学习环境的重要——“孟子谓戴不胜”。②家庭是相当重要的学习环境,父(母)兄(姊)若是贤德,常可熏陶出优秀的子弟,因此“人乐有贤父兄”——“中也养不中”。③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困心衡虑,每能奋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唯有接受来自环境的种种挑战,并加以克服,才能生存、成长,培养出大智慧--“舜发于畎亩之中”以收束本单元。(一)《滕文公》下·六:学习语文,固然要重视环境;修德为学,更须讲究环境。孟子向戴不胜提出一个良策,以诱导宋国国君向善。假使在宋国国君身边的官员都是像薛居州一般的善士,那么“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篇),国君经常接触君子,自能向上、向善了。反之,国君如果经常接近奸佞小人、而正人君子则饱受排挤,那又怎能使国君熏陶成德呢?再者,身为国君,固然应该亲近贤德之士,一般人又何尝不然呢?只有向损友发出绝交书,并且“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我们的修养才能日进于高明,我们的学问才可精益求精。环境对于学习者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二)《离娄》下·七:父(母)兄(姊)若能实践中道,那么必然是孝悌忠信、乐善不倦的人;而涵育熏陶其子弟,使他们成为优秀的人才,也是合于情理、极为自然的事。有这样贤德的父(母)兄(姊),其幸福自是不在话下。至于才华出众的父(母)兄(姊),除了自己有所成就之外,也应分一些心力、时间,以教养、裁成其子弟。须知才德、智慧兼备的人,必然会实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理想。对于他人,尚且要立之、达之,何况是自己的子(女)弟(妹)呢?无论是品德之熏陶,或是才学之裁成,固然是由于父兄贤才,实则良好的环境也是相当重要的。假如只顾成就自己,对于子弟却不加以教养裁成;那么纵使自己能守中道,有才德,这种人和那些不能守中道、而又没有才德的人,实在也没有多大差别。就像今天许多家庭,父母亲的才德学问都是很有成就,却整天忙着事业应酬,无暇以其才德、学问熏陶子女,而子女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于是成为不肖子弟。难辞其咎。(三)《告子》下·一五:孟子综观古史,发现虞舜等六位圣贤都是刚毅坚忍,不屈不挠,以恶劣的处境为熔炉,自我淬砺;以横逆的人、事为养分,涵养智慧。进而步步提高人生的境界,或成为仁民爱物的帝王,或成为辅弼君王的贤臣,对天下、对国家、对历史文化各有其卓越而深远的贡献。于是孟子进而提出相当深刻的阐释。他认为像虞舜、傅说等这样的圣贤之所以饱经忧患,备历艰困,是上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肩负上天所交付的重责大任(启迪民众,安定天下的责任),必须接受怎样的磨炼呢?孟子昭示世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换句话说,也就是“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圣贤的潜力更是可以不断开发。越是环境艰困,越是横逆当前,就越能激发出潜藏在生命深处的能力、智慧。一旦他们丰富了阅历,恢弘了气魄,充实了学养才能,深厚了道德修为,因缘际会,得遇英主,自能成就大格局、大事业。至于一般人,也要历经磨炼,才能成长、成熟,从而有所作为呢。“人恒过”到“而后喻”八句,未成未成为圣贤,自然难免犯过。当他们遭逢事穷势蹙的际遇,自然会心中郁结,思路不畅了。经过深思力索,终于想通了,于是奋然兴起,有所改善,有所作为。当他们犯了言行之过,别人的不满、怨怒之气,或者形于脸色和眼神,或者发于声音和言辞。察觉别人的辞色,于是心中有所警悟,从而知过、改过。像这样不断的“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虽然本身原非圣贤,但是假以时日,也能培养相当的才智,而发奋图强,有所作为了。  〔《孟子》思想结构(教案资料)3〕【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范文题目:《孟子》思想结构(教案资料)3
《孟子》思想结构(教案资料)3相关内容
特别服务:&&
免责声明:(一)本网提供或转载的所有信息仅供广大网民参考,敬请网民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二)本网转载搞是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三)若本网转载信息有误或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网(),本网将及时更改或删除。
最新教学教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孟子谓万章曰翻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