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龙妹茶陵县烈士朱颖妹妹朱佳

本人茶陵系列游记
&一、茶陵铁牛
铁牛生来在茶陵,不知流落几千秋;
狂风呼呼毛不动,细雨霏霏汗直流。
青草遍地懒开口,金鞭任打不回头;
牧童尽力牵不动,天地为栏夜不收。
&&&&&&&&&&&&&&&&&&&
佚名《茶陵县志》
好一个“天地为栏夜不收”,好一首铁牛诗。据《茶陵县志》载:南宋五年(公元1230年)茶陵知县刘子迈因江水荡决南城,遂铸铁犀数千斤置岸侧压之。于是这座昂首而卧、栩栩如生,历近千年不锈不斑的铁犀诞生于此,从而成为茶陵标志性的历史文物。一提到茶陵,人们自然而然就浮现起铁牛栩栩如生的形象。毛泽东在60年代接见原沈阳军区后勤部部长茶陵籍将军龙开富时就说:“茶陵人很会打仗,茶陵牛嘛”。
(铸造技术、图、像列于此。)
从茶陵汽车站住东出发,约五华里经过县城老街到二中右转几米的米水河边,或沿茶陵大桥一侧沿米水河畔而上约七华里,或从米水大桥一侧沿米水而下、南宋古城墙一侧约三华里处一个亭子内,一个形象生动的铁牛侧坐在亭基座上,仰天长啸,好象在抒发自己奋进的壮志和雄心。
在茶陵广为流传着一个“捐针铸铁犀”的故事:刘子迈为官清正,为老百姓屡遭水患而寝食不安。在离任时,他谢绝老百姓送来的各种各样的厚礼,只要人们送缝衣针。因他深受百姓爱戴,所以送针的人越来越多。他就用这些针铸造了降妖平洪的这个大铁发源地。当地还有一个传说,说这里对岸还有一个铜牛,遥相呼应,但它偷懒、背后算计别人,被忠于职守的铁牛斗主米水,冲到了衡东草市潭,永不见天日。
从《茶陵洲志》中我们知道,因为当地常发洪水使南城决口而铸造它作为防洪作用的,虽然具有迷信、厌压的成份,却也反映了一种为民请命的思想,比为河神取妇不知道进步了多少倍。
从外表看,铁牛形象十分生动,它采用铸铁从中间分开,上下两部份,铸成卧姿,玄黑色,头上中间长有一角,昂首向天,眼睛用珍贵白金铸成,白天看起来如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铁牛雄居于古城城南米水这滨,高1、1米、长2、1米、宽0、8米,重约3、5吨,是用亚晶白口生铁分三次烧铸成型的。它昂首跪卧,呼之欲起,好象随时准备腾空而起,去战胜敢于兴风作浪的河妖。
铁牛历经七百余年而不锈,可见当时茶陵铸造技术与工艺之先进与茶陵人民的聪明才智,几百年来,铁牛忠实执行人民赋予它的使命,仍静静地卧于岸边镇压洪水,保护人民。
在今天看来,它(找到其文物记载),不但为人民忠诚服务,而且还为茶陵甚到炎黄子孙留下了一个珍贵的文物及科技见证,并成为茶陵人民精神之光的体现。
茶陵现县委书记刘力量同志在《弘扬茶陵精神,创造新的格局》一文中写道: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要有一种民族精神作支柱;一个地区的繁荣昌盛,同样也是要有一种地区精神作支拄。茶陵过去之所以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除天时、地利外更重要的在于:“人和”,在于茶陵人蕴含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茶陵精神。茶陵精神是茶陵人民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内在人格化力量。从茶陵悠久的“茶乡”文化,千年铁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的安息地等特征考虑,茶陵精神应该是“牛”的精神、井冈山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统一。这种茶陵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可概括为八个字“团结务实,勤奋创新。”团结即“九牛爬坡齐用力”的精神,就是即礼让谦和、民主协作;又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务实即“俯首更为孺子牛”的精神。就是既积极向上,奋勇前进;又不沿空谈,脚踏实地。勤奋即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就是既自强不息,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又重义轻利,默默奉献,无私无畏。创新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就是既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又勇于推陈出新,开拓进取。
茶陵精神是客观存在的,有着深远的历史与文化渊源。我们知道南宋绍兴年间,茶陵在县城的南浦铸就了一尊铁犀,从此“狂风呼呼全不动”“金鞭任打不回头”的茶陵牛的形象便屹立在世人面前。
真是真知灼见,这恐怕是七百年来的祖先们始料不及的吧。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龙”作为自己的图腾,以祺麟为吉祥物,用威猛的狮子来镇守大门降妖除魔。但是以农耕为主的中华民族来说,牛才是真正的最大的贡献者,它勤奋工作,不用杨鞭自奋蹄,它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奉献精神。它的对主人忠诚,都令人肃然起敬,即使是在现代化的今天,人们仍然离不开“牛”的帮助,它是人类的忠实伙伴,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被塑造成牛首人身,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吧。由此说来,“牛”成了茶陵人民乃至华夏子孙心中的图腾吧。
如今,爬满古藤的斑剥城墙和碧瓦覆檐、白栏红柱的铁犀亭相映成趣。站在伸向米水的悬台上,凭栏远眺,碧波荡漾的米水、横跨米江的大桥,一边是林立的楼台,一边是广茅的田野、农舍……充满诗情画意,使人流连忘返。
二、烈士陵园记
多少年来,我似乎养成了一个习惯,即每到一个地方工作或出差的时候,有三个我喜欢光顾的地方:一个是书店,看有什么自己喜欢和介绍当地特色与历史的书(最好是《地志》之类)淘几本回去,以消除旅途疲劳和防止狐独,充实精神多;一个是当地山水与名胜古迹,增长一下旅游知识,感受当地的名山胜水的灵气,散散心;还有一个就是烈士陵园,瞻仰当地英烈事迹及其精神,陶治陶治情操,这基本上是我了解当地情况的一个基本方法,有时候还顶有效果。
来到茶陵工作已一年多了,当然也免不了如此这般一番。说起茶陵: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第一次上井冈山时来回路上途经茶陵时就曾在这里住了几天几晚,对它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到从长沙坐汽车回赣州时途经茶陵时对它的特别注视,直到这次从野战部队调来怎么也想不到会来的茶陵并已工作一年多,我总感到冥冥人生中和它有一段不解之缘似的。而且我也已逐渐喜爱上了茶陵这块土地——它的青山绿水,它的淳朴百姓,它的悠久历史,它的英勇人民和无数为革命牺牲的英烈们。对于茶陵县烈士陵园我当然也就多次来到过这个地方,第一次来茶陵时就住在陵园路宾馆里,当然也就早已瞻仰过它了,当时只记得刚进入陵园后上台阶时那郁郁葱葱的冬青树和挺拨茂密的青松,以至于在时隔近十年后的再次见到它时就知道又来到这里了。此后一年多的岁月中,我曾很多次来到过这个地方,早上晨跑时,节假日散步时,晚饭后散心时……
正如上文所说,我曾到过很多的烈士陵园或祭奠烈士的地方,如天安门前矗立的烈士纪念碑,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衡山抗日将士记念碑,长沙烈士陵园……然而我总感到茶陵烈士陵园独特内涵:那些很会打仗的英烈们(毛泽东语:茶陵人很会打仗,茶陵牛嘛),那高矗于陵园顶上的墓碑,那雄伟的革命烈士记念馆,那些陈列于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中茶陵县名下的密密麻麻的5千多位烈士名字,那些为第一个建立革命政权牺牲的及在二次攻克茶陵的战斗中牺牲的同志,那些胜利经历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却相继牺牲在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甚至抗美援朝斗争中的同志,还有那些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英烈们,……
茶陵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全国解放,茶陵有3万多人为中国革命战死沙场,现追认在册的革命烈士有5200名,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工农革命政权,在会见原沈阳军区后勤部龙开富将军时,他称“茶陵的同志很勇敢,茶陵牛嘛!”
曾经瞻仰过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园形的馆内陈列着用小木片雕刻苦的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牺牲革命烈士,……只茶陵有姓名的就有整整十多版,每版350人共5千余人……在这些可钦可敬的英雄们的背后,还站立着无数没有名字的英烈们,他们长眠于地下。(在艰苦卓绝的红军时期)及同样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先烈们,还有为数众多的英名不为人们所知。在滚滚的革命洪流中,他们将自已的生命汇入了而丝毫不在意是否溅起浪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里的英雄与毛泽东的人民英雄的不同:追求个人功业的非凡英雄与追求大众事业的人民英雄的不同。前者会随着时光的流失而光环消失,而追求大众事业的人民英雄们都在时光的磨利永远焕发其光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英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结局:永垂不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烈士陵园.。青山永远装点这样的英雄,人们也将永远怀念这样的英雄。因此说烈士们无论其功绩大小,但他们的精神都是一样的。天安门、井冈山、茶陵那几座陵园在我的心中的比重是一样的,
一座墓碑,是后人追思先烈的场所,也是为后人建立的一座精神的堡垒,
生命中总会有一些日子让人远离平庸,接近崇高与伟大。它让我们暂时远离尘嚣,远离浮躁,而能平心静气地去触摸历史。这就是历史中的古战场,烈士墓,古城墙等。这是一个净化思想、洗涤灵魂的地方。
走近了英烈,你就走近了勇敢与无私,崇高与伟大。
在这里无论你富有也有,贫穷也好,……你只能产生一颗肃穆的心态……
毛泽东在茶陵的革命实践
茶陵县人民武装部:& 刘耀景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只要稍为有点诗词爱好和一定经历的人都会对此耳熟能详。
1965年毛泽东同志重上井冈山,由于和茶陵特有的机缘,特地绕道茶陵上井冈山的,并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唯一一次住宿县城的经历。至今算来又快38年了。然而,在茶陵人民心目中这一切还象昨天一样,毛泽东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为了记念毛泽东同志对革命的丰功伟绩和纪念我们党诞生81周年,茶陵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当年毛泽东主席的驻地——县委常委楼改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并建立“毛泽东同志在茶陵实践活动陈列室”,通过实物、照片、文字回忆等展示毛泽东同志1927年在茶陵创建中国第一个工农兵政府,惩处叛徒陈皓一伙的“湖口挽澜”事件及38年后“千里来寻故地”的真情实景,再现毛泽东同志与茶陵人民的情缘。供人们学习和瞻仰,以寄托对毛泽东主席的怀念之情并让后人从中受到教育和鼓励。
毛泽东之所以绕道重访茶陵是因为在革命斗争年代与茶陵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茶陵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这是他指示创建了湘南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自从1927年11月中国第一个苏维埃在湖南东南部茶陵成立以来”。美著名作家埃德,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引用了毛泽东的原话。)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初,当时的毛主席就与茶陵及茶陵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在茶陵境内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有13处提到茶陵,肯定“茶陵有很好的群众”。曾在总结工农革命军攻占茶陵县城的经验时,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他在与原沈阳军区后勤部长龙开富将军交谈时称赞:“茶陵的同志很勇敢,很会打仗,茶陵牛嘛!”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全国解放,茶陵有3万多人为中国革命战死沙场,现追认在册的革命烈士有5200人。
晚,毛泽东主持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一会儿,宛希先等同志揭发团长陈皓一伙企图挟持部队往湘南投敌的阴谋,毛泽东果断地将陈皓一伙叛徒逮捕(后在砻市将其处决),挽救了年轻的工农革命军,这就是“湖口挽澜”事件,史称此举为我党“第一次肃反”。28日上午
在湖口街傍一块田里召开了全体指战员大会,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屁股坐在罗霄山脉上,两腿伸向江西、湖南周围几十个县,上千万人民,只要我们依靠和发动群众,就不愁没有回旋余地(《谭震林回忆录》摘抄)毛泽东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军民斗志,茶陵200多名赤卫队员、纠察队员当即报名入伍,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
他在总结第二次攻克茶陵县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农红军的“三大任务”。
第一、打仗、消灭敌人。
第二、打土豪、筹款子。
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政权。
12月国民党进攻茶陵,毛泽东得知消息后,率毛泽覃等赶到茶陵,26日下午5时许抵达米江中瑶村夜宿,毛泽东获悉工农革命军等向湖口方向撤退的消息后,与随行人员赶到湖口,派警卫员追赶部队传达他的命令,部队返回湖口宿营。追回了向炎陵方向撤退的部队。
毛泽东对茶陵一往情深,井冈山斗争时期,他在茶陵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组织茶陵农民进行了第一次插牌分田地,培养了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者。
同时,对党的无限忠诚,在战斗中英勇善战的茶陵革命志士,在毛泽东心中留下了深厚的印象,他与不少茶陵籍同志过从甚密,结下了浓厚的战斗友谊。直到解放后友谊历久弥坚。比如,他曾称赞谭余保(零舫乡人)是“独胆英雄”;曾在志愿军第一军政委的颜金生将军(腰陂镇人),从朝鲜回到北京时,他亲自接见,并与之合影;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毛主席看到时任新疆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乌鲁木齐龙书金将军(秩堂乡人)时,即走上前去和他亲切握手合影;他曾多次邀原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段苏权将军(尧水乡人)一起接见外宾和有关人士。
曾正帮,毛泽东湖南一师同班挚友,曾有诗画互赠,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50年3月致信毛泽东,4月收到毛泽东同志亲笔回信。他还给曾在井冈山时身过工作过的陈淑同、陈泽同姐妹(马江乡人)亲笔写信,勉励她们在政府的领导下好好工作。
那是日,他“千里来寻故地”“重上井冈山”时,第一站就来到茶陵。毛泽东主席在汪东兴和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等的陪同下,于上午从长沙乘专列至醴陵后改乘吉姆吉普车,下午4时许来到茶陵。当晚下榻在县委常委楼25号房间,这是他解放后惟一的一次夜宿县城。
刚一安顿下来,毛主席即与张平化(湖南省委第一书记)、李颖(时任茶陵县委副书记)在县委院内的林间小道下漫步。张平化、李颖向毛主席汇报茶陵的变化,毛主席听后若有所思地说:“当年来茶陵很狼狈。现在不同了,“这次千里来寻故地走一走,看一看,变化很大啊!说完来回度步低呤:‘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此时不朽名篇《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轮郭初成。他在回忆38年前来茶陵的情景,感慨地说:“时间过行真快啊!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李颖汇报到1960年茶陵已修建了横跨米江的“湘赣大桥”时。毛主席饶有兴趣地说:“茶陵有了大桥,不错!不要叫湘赣大桥,就叫茶陵大桥嘛!”并题写了桥名,至今“茶陵大桥”几个遒劲大字还历历在目。毛主席满怀情深,故地重游,心潮澎湃。当晚他彻夜难眠,夜读《茶陵州志》,批阅有关文件,直到次日凌晨3时许才就寝。次日上午10许,毛主席亲切接见茶陵县委、县政府在家的领导成员,并合影留念。之后从这里重上井冈山。
时间真得过得很快,一下子又快三十八年了。这三十八年无论从中国革命历史还是个人的生命进程来看,实在是极其漫长,其间经历之坎坷难以数计。但从宇宙历史来看,从时间无限的角度来看,又仅仅一瞬间。而在这一瞬间茶陵面目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今天,茶陵县委、县政府为了记念毛泽东同志,特开设了毛泽东同志记念馆,在县委门口矗立了毛泽东铜象,基座上刻录了毛泽东同志《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之词,在毛泽东同志当年散步的地方建立了“一挥台”,站在“一挥台”上还能想象毛泽东同志当年那豪迈、自信的神情与动作。在这里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更能激发我们努力工作、与时俱进、“只争朝夕”的决心,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四、论试剑石
在云阳山上有一个古遗迹,即汉朝三杰之首张良的试剑石遗址。深藏于云阳山腹地——云阳仙左侧之上,有一块大石赫然矗立于茂密树木掩映之中。站在它上面,只见大石中间截然裂开将大石分为二半,好象被剑劈成的一样,树从石平面直透泥土之中,缝隙长约4米,深达3米多,由宽到窄向外逐渐延伸。两侧光滑无痕,和华山斧劈石极其相似,只是没那么壮观就是。据传说这是张良试剑时所留下的遗迹。
刚看到它时我也被被张良的神力所震撼,因为没有雷埏万均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达成的,也就十分佩服古人的天生神力,它根本就不亚于项羽扛鼎的威力;而且也很相信,这是因为我也知道别一个个史实记载的故事:
《史记》载:“项羽力能杠鼎”。
史料记载,汉朝“飞将军”李广有一次夜间带士兵巡视边防,因为视线不清,猛然看到前面有一猛虎蹲在前面作势欲赴的样子,李广迅速拿起箭朝“虎”射击。当第二天凌晨去寻找老虎,却见箭已深深地扎入石块之中。李广自身也惊叹自已的神力,又尝试着用箭使劲朝石射去,却怎么也射不进去
。唐代诗人卢纶赞叹道: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林中。
还有北宋时期金兵元帅兀术举鼎的故事等都说明古代人确实有的天生神力,因而张良试剑时劈石到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然而宋代文学家苏轼在《留侯论》中写道: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之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者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也。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日:“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楚庄王日:“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馀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之于词色。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该文主要就张良遇圯上老人的故事发表评论,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的意义。作者用秦未的形势来解释圯
老人与张良的关系是颇有识见的。他的核心论题就是张良之所以成就汉业就在于能“忍”。忍一时之小愤而成千古之大业。因此它又让我不得不疑惑这是不是真的遗迹。
《留侯传》载:张良出生于战国时期的韩国,他的祖先父辈在韩国都是重臣,他的“出山”有很大部分是为韩国报仇的心理成份,著名的“博浪锥”之事就是由他一手策划实施的。后来行动失败为躲避追捕不得已流浪四方,遇圯上老人即黄石公而有拾履之举,获赠兵书之后潜心修习兵法与韬略,帮助汉高祖成就大业,成为汉朝“三杰”之首。因此他当为北方人即现在的山西一带人无疑,他的主要活动也在楚汉相争时关中与河南、河北一带,那么他又为什么来到了属于当时汉朝统治的边缘地带呢?(甚至于还不在汉朝的统治之内,这是因为当时的岭南王赵佗形式上的归附还在陆贾大夫出使之后的汉文帝时期,而这里无疑应属于岭南疆域)。
史载:张良帮助汉高祖成就大业之后,毅然有归隐之心,还在朝延职位上时就从赤松子学导引之术以强筋建体,有淡出朝政的意图。张良是不是在后来退隐其间跟随赤松子游历来到了南方呢?因为现在张家界金鞭溪幽深的谷口,进入一块平地,这平地叫止马塔,相传汉留侯张良隐匿江湖,策马行至这块平地,见四周奇峰环抱、云雾袅袅、古木参天、泉水叮咚,疑是进入仙界,便下马驻留,故称止马塔。在现在的耒阳地区未水河畔也有“张良洞”的遗迹。难道说他从赤松子游之后便从当时的长安南下一路经张家界、耒阳、茶陵这条路线吗?当这个时候他无论在年龄、经历还是在心灵方面都已经成熟了,应刻是历经风雨之后的“平静时期”了。古诗有云:“
十年磨一剑,霜刀未曾试。把试与君看,谁有不平事。”当时虽然习文练武都有带剑的习惯,但在身体修炼时期也带剑吗?本来谋略之人就应少那种刚锐之气,难道说此时的张良还未亡灭少年时的那种不平侠气吗,还有那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迷失吗?是对朝延薄待功臣的不满还是当地社会还有什么严重的不公事件让他不快?
《留侯论》继续说道: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因此无论从年龄方面来看,他也已失却了那种拨剑四顾的力度和豪爽;从经历上来看,他已经历了那种大风大浪和风雨交加的激烈的社会动荡,应刻是转为平静的心理时期;从从事事业来看,他一直是以谋略辅助汉高祖事业成功的,而谋略虽然讲究“勇”,但勇毕竟不是第一位的,他讲究的是在智力控制上的勇,是深谋远虑之后的行动,因此应少拔剑的那种看似鲁莽的行动;从其“从赤松子游”以养气功为主,讲究的是气而不是力,则忌讳这种冲动。因此我不得不怀疑它的理由。
因此这当然应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赐,如果说是张良试剑石,难道说人的本性是如此的难于改变吗?即使张良那样的人?
江山易改,本性能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情系华工,雅聚茶陵 - 美篇
/&&&&情系华工,雅聚茶陵
情系华工,雅聚茶陵
情系华工同窗时
雅聚茶陵五月天
鄂湘粤三省,千百里劳顿,我们原华中工学院新闻系八四级干修班的四十五名同学及部分家人集结茶陵,庆祝毕业30年,畅叙同窗情谊,共享快乐时光。
相信此生我们彼此都记住了这个日子:日。还真是巧合,5.20“我爱你”,因此,它注定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成就了我们特别的相聚。
短短的两天,浓缩了30年。漫长的30年,回首一瞬间。我们仿佛只是一次实习后返校,又拿着书进教室,敲着碗去食堂,全然没有时光倥偬、人事沧桑的恍惚与嗟叹。
推杯把盏的晚餐,话题缤纷的茶叙,高潮当属特别设计的主题分享与联欢晚会。方正军讲述一个新华社记者的担当赤心可鉴;甘启良笑谈探索植物王国的经历妙语迭出;宋骥弘描述新闻人做教授的辛酸甘甜声情并茂;吴伟湘调侃当导演的潜规则耐人寻味;晏书成纵论县市级报纸的生存态势思虑万千。
至于专业范的三位主持人朱丽芬、白盛春、汪在满,无疑让联欢晚会开场爆棚,张口狂澜,引发了班级PK,飙歌大战。孙照明放喉羊城回响,程小萍开口楚天流韵,关琼、柳季春联袂律动汉江清江,刘正文夫妇伉俪一曲恩爱绕梁,雷动天老师则狂刮喻家山下的校园风。姜全忠的乡土笑话令人捧腹,刘兆奎的原创律诗情韵顿挫,陈一生的黄冈话仿若如歌的行板。而到场的一班女生表演《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让所有男生抓狂;二班到场的全体同学合唱《祝你平安》,引得大家众口相和。诞生于院庆30周年的配乐诗朗诵《今夜,我们激情飞扬》自然是保留节目,朱丽芬、汪在满这对老金童玉女不负众望,再度引爆高潮。
可是,正所谓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当各位同学在短暂的相聚后又挥手而去,我站在酒店大堂的巨幅签名版前,心头空空如也。但眼前仍是大家在这里签名合影,在我的工地见证打桩奠基,在南宋古城墙和工农兵政府旧址游览,在我公司的饭堂和员工一起吃土猪肉的情景。
其情融融,历历在目;其情深深,依依不舍。我想,这不仅是我,也是这次茶陵雅聚的全体同学共同的感受。为什么,因为这是一次令人感怀的行程,一次不可复制的聚会,一次温情绵绵的重逢。虽然熟悉的名字不一定是熟悉的面孔,但不论贫贱富贵高官厚禄,不管尊卑高下成败得失,唯有同学才是我们平等又亲近的身份,是我们今生今世不可多得的缘分。
情系华工同窗时,雅聚茶陵五月天!
谨此,我和我的家人以及公司员工再次真诚感谢各位同学的拨冗光临;感谢为筹备此次聚会打前站辛劳付出的余秉湖、关琼、汪在满、熊红等同学,以及一直热情关注并派儿子彭宽在株洲接站的曹凤仙同学(当然还有彭大贤侄);感谢郑亚非、孙照明两同学精心制作了两个版本的影集,为我们留下了温馨的记忆,并期待再一次的相逢!
来了,亲们
带着老河口的汉水碧波
晏书成来了
带着土司城的龙船歌谣
陈治斌柳季春来了
带着古襄阳的隆中对策
陈惠明来了
带着大荆州的关公偃月
李晓鸣来了
带着铜绿山的红炉烈焰
余秉湖来了
带着苏仙岭的美艳故事
朱丽芬郑亚非来了
带着醴陵侯的烟花瓷韵
王海军来了
带着五羊城的似火木棉
孙照明来了
带着湘州潭的风水人文
白盛春来了
带着西陵峡的激流飞舟
刘兆奎曾新建胡兴环来了
拄着拐杖的陈一生来了
身后跟随抱朴山庄的鸡鸣狗叫
背着大山的甘启良来了
一路飞洒着竹溪植物的花粉
挂着相机的方正军来了
快门按不住一个老记的感言万千
舒展双臂的宋骥弘来了
嗓门一亮唤醒了昔日熟悉的场景
身板笔挺的姜全忠来了
笑口一开是那道不尽的乡野风情
来了,刘正文夫妇携手枣阳来了
杨家堤伉俪牵着江夏来了
来了,长沙的四对鸳鸯驮着橘子洲来了
谷月红腹隆湘江月
陈义明脚踩风火轮
解建设心怀春芙蓉
孙青乃面似夹竹桃
而他们的夫人
怎么看也是依人的小鸟
至于那两朵夫唱妇和的湘潭牡丹
彭友德俨然花鼓戏里的砍樵郎官
来了,满载湘黔云桂的风尘
驱车自驾九千里的关琼小夫妻来了
钟祥方言的卷舌音
喊出了雅聚茶陵的第一声
姚松平来了,程小萍来了
陆曼玲来了,李进军来了
苗平来了,李宏来了
就连85级的戴苏宁师妹也来了
她们这些灿烂过校园的鲜花啊
绽放江城武汉
绽放星城长沙
绽放车城十堰
此刻在犀城的茶香里
和炎帝一起品茗
老当益壮的姜怀地来了
文质彬彬的杨新民来了
掌劈红砖的胡国民来了
潜伏武昌的罗树明来了
卧底深圳的朱久阳来了
挣脱教授夫人监管的李海明来了
泡茶泡吧泡妞的汪在满来了
深谙导演潜规则的吴伟湘来了
教我们暗房技术的雷动天老师来了
还有可敬的曹凤仙曹大姐
人在中山心也来了
来了,亲们
亲们,来了
来了,毕业三十年后
再一次激情飞扬
来了,这个茶陵的五月天
我们一起在刘新同学的工地
将一根情谊之桩深深打进
彼此温暖的记忆
二〇一六年五月二十六日于深圳
一键制作你自己的美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烈士朱颖妹妹朱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