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解决一下这道物理题,谢谢

第一这十道面试题,不是特意编辑和思考的结果。而是上篇博文撰写过程中,临时回想出的一些问题。面试过程中,对每位考生,每位老师顶多能问一次,而且问题最好不要重复。就是量子力学课程的任课教师,现场提问也不会局限于量子力学,何况我不是

第二周世勋先生的《量子力学教程》是我校指定的复习教材,很多学生的笔试近乎满分。问一问就可以知道他是否尝试脱离应试的桎梏。

第三如果不是研究理论性问题的研究人员、也不是量子类课程(含量子力学、量子场论、量子统计、固体理论等)的教师,一时想不起答案来,很正常。

 ————插播 是氢原子能级还是氢原子中的电子能级? ————

电子一个点,质子一个点。氢中无它物,你转我也转。

互手牵手,旋转绕质心。电子击长空,质子潜水间。

质量要约化,物理现分寸。能级看光谱,无微而不显。

----本博文的评论中多位有此一问,土著云游时也时被垂询。感概打油之。

1,宽度为a的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的基态,当宽度突然变化到2a时,是否会变到新的无限深势阱中的基态?

答案:在新的势阱中,要把原来的基态通过简单的添加零后就是新的势阱中的状态(以保证粒子数守恒),会发现这个态不是新势阱中的基态。

赏析:动力学立即改变时,状态不会马上变化。不过,如果把这个问题反过来,问当宽度突然由2a变化到a时,基态如何变化,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给一个参考文献:

2,问一维谐振子基态波函数对位置的依赖大概是个什么函数?

赏析:一维体系本征态有三大性质(节点定理,简并定理,宇称定理)。高斯分布往往是对基态形式的第一个尝试。

3,粒子的能量低于势垒高度而处于势垒中时,粒子的动能是否为负?

答案:学生常有这个困惑。本质上,量子力学中没有这个问题。周世勋《量子力学教P.92有专门讨论。

赏析:这是周世勋先生《量子力学教》中唯一一个两次着墨的问题。不可轻视!

开始学习量子力学,难以挣脱经典力学理解的定势。而认真的学生要有一个自我摆脱的过程,并且对这个羽化的过程有体会。按杨振宁先生的说法,任何一位量子力学的学习者,如果没有这个羽化过程,难以进入量子力学的厅堂。

4,基态氢原子能级是多少?

赏析:知道-13.6eV仅仅是其一。对这个问题要知其一知其二,更重要的是要知其三其二:稳定性是基础。13.6eV对于通常的热运动、光照等因素来说,是个很大的能量。在经典力学中,电子会坠落到核上去,而量子力学不仅阻止了电子的坠落,而且基态能量很大,从而揭示了氢原子稳定性的根本原因。不仅如此,其它原子、分子、甚至物质的稳定性,非量子力学不能说清楚。其三:“不稳定性”是生命的本质,也是进化的源泉。化学现象基本是原子和分子最外层电子(想想O,N,C等元素的最外层和最内层(“基态”)电子的能量差别)的行为,而无数化学反应(涉及物质变化,不稳定性)的能量需求都是远远小于13.6eV的;再说,生命过程主要是化学反应过程,要是都稳定,如何新陈代谢? (其三部分由化学家提供(参见45楼评论)。特此致谢!)

5,会不会计算基态氢原子的动量分布?是否听说过对这个分布的测量?

答案:这是周世勋《量子力学教P.85-86上的一个例题。

赏析:这是一道优美的习题,值得所有量子力学初学者记住。对这个动量的直接测量在1981年完成(). spectroscopy)及其发展,量子力学导致的一个重要工程技术进步清华大学有研究小组。

6,如果用不确定性原理来估算一个系统的基态,问用经典力学还是量子力学来估计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度?

赏析:量子力学中的一些问题,有时并不需要用到量子力学“全套武装”。很多时候,经典力学加不确定性原理就可以建立起很好的图像和结果。不过要小心,不确定性原理对经典力学概念的使用范围提供了一个很强的限制。

7,有篇文献中出现了如下狄拉克记号|psi(x,t)>,你觉得合适吗?

答案:按初等量子力学,这是不合适的。可以是psi(x,t),也可以是|psi(t)>,不可以是|psi(x,t)>。按狄拉克的想法,引入braket记号就是不依赖于任何表象的一种抽象表示法。如果投影到具体表象中,态函数才有具体形式,例如把一个状态投影到坐标表象|x>中,有psi(x,t)=<x|psi(t)>.

赏析:张永德先生似乎对狄拉克记号有他的看法,细节不详。

8,如果一个轨道角动量的量子数为1z方向上的投影量子数也是1. 如果另外有一个z’轴,和z的夹角非常小(例如1),问在这个z’轴上测量原角动量的投影,会得到什么结果?

答案:可能值只能是(-1,0,1)hbar,但是期待值非常接近于1hbar.

赏析:量子力学中角动量在空间任意方向上的可能取值都是分立的。

9,当光射到原子上时,光波中的电场和磁场同时对原子中的电子有作用。问,为什么只考虑电场的影响?

答案:磁作用比电作用小137倍!  这也是周世勋《量子力学教材》P.163上专门讨论过的内容。

赏析:学习初等量子力学,要记得一些典型的、有趣的实验结果。特别是,要善于建立起知识的横向联系。1,在电动力学中,平面电磁波中的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的平均能量相等。可是打到原子上时,磁场部分就不那么“阳刚”了。2,精细结构常数,似乎出现到了不相关的地方。

10,什么是自旋单态?或者什么是正氦仲氦?

答案:两个电子自旋角动量耦合,其波函数有对称和反对称两种。而反对称只有一个,其中耦合后总角动量数为零,称为自旋单态。氦原子中核外有两个电子。角动量耦合后电子可能出在自旋单态,也可能处在三重态。前者仲氦,后者是正氦。基态是仲氦。

赏析:自旋单态是分析EPR佯谬的最简单模型,也是最简单的纠缠态。往前走半步,构成一个纠缠态完备集合,就是所谓的Bell基,那么你就进入量子讯息了。而量子讯息目前量子力学最热门的研究领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全慧科学网博客。

}

1题:有很多题目的内容说的是三个物体A,B,C,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C在最下面,B在中间,A在最上面,水平力为F=5N(方向向左)和F2=10N(方向向右),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a,Fb,Fc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Fa=0,Fb=5N,Fc=5N,为什么呢?帮帮忙哦,快哦

答案:假设F1、F2为拉力(这样比较好讲)

从A开始分析,A没有受到像BC似的拉力,又保持静止,即平衡状态,所以A在水平方向上合外力为0,所以A也不受摩擦力,即Fa=0

B:B与A之间没有摩擦力,受到一个拉力向左N,为了保持静止平衡状态,要受一个向右的5N摩擦力,即Fb=5N

C:C受到B给它的向左的5N的摩擦力,又受到一个向右的10N的拉力,为了保持静止平衡,需要受到一个地面给它的向左的5n的摩擦力,即Fc=5N

2题: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重物,平衡时弹簧伸长4cm,现将重物向下拉1cm然后放开,则在刚放开的瞬间,重物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答案:设重物质量为m,弹簧劲度系数为k(单位:N/cm,)则mg=4k,刚放开的瞬间弹簧伸长5cm,弹簧弹力为5k=5/4mg,弹簧此时合力为5/4mg-mg=1/4mg,所以加速度为1/4mg除以m等于1/4g
  
 
  
3题:甲乙两队拔河比赛,甲队获胜,若不计绳子重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B.甲队对地面的摩擦力等于乙队对地面的摩擦力
  
C.甲乙两队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甲乙两队拉绳的力相等
  
 
  
答案:这道题答案选D在高一有许多这种题,答案基本都选D,在两队拔河时,两队拉绳的力是相等的,绳子水平方向受力是平衡的,胜负完全取决于摩擦力,所以拔河使哪一队胖人多哪一队容易赢,胖人体重大,摩擦力等于μmg,增大m,你可以想象一下,两队拔河时,输的那一方输的时候脚是往前滑的,拔河时队员身体后仰,所以联系现实很容易理解的.
  
 
  
4题: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轻轻推动一下,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若沿着斜面用力F拉物体使其匀速上滑,则沿斜面的拉力F=
  
答案:轻轻推动一下沿斜面匀速下滑,说明摩擦力等于重力于平行斜面方向的分力,mgsinθ=μmgcosθ,cosθ为重力在斜面方向的分力,所以μ=sinθ/cosθ=tanθ,这是第一问
  
第二问中摩擦力为mgsinθ,重力分力为mgsinθ,这两个力方向相同,沿着斜面向下大小为2mgsinθ,所以沿斜面的拉力也是2mgsinθ
  
 
  
5题: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使不同性质的吗? (比如弹力与摩擦力)
  
答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同性质的力!不会是非同性质的力,这是牛顿第三定律决定的。
  
6题:摩擦力的反作用力可以是弹力么?
答案: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不能是弹力。
因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是相同的,即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一定是摩擦力,弹力的反作用力一定是弹力。
7题:下列关于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哪句话是对的?请指教~!如果能各举反例,我会加分
(1)   没有弹力出现的地方就一定没有摩擦力
  
答案:正确 这是判断摩擦力是否存在的三个条件之一 两物体接触且接触面粗糙、两物体间有弹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 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一定也是摩擦力
               答案:正确 这是牛顿第三定律部分的内容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等大、反向、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同质(即同种性质)*。所以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一定是摩擦力
  
(3)作用在物体上滑动摩擦力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答案:错误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比如 将物体请放在运动着的传送带上 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的过程就是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滑动摩擦力
  
(4)因为静摩擦力可能变化,故当物体所受外力变化时,他所受的静摩擦力跟着改变。
  
答案:表述不清楚 要看是哪个外力 
  
比如用手推桌子 桌子未动 就要受到与推力大小相等的静摩擦力 推力增加,摩擦力也增加
但若同时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的话 静摩擦力大小不受影响
所以要看题干中说明的是什么外力 如果是不太严谨的小型考试的题目的话 可以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 大型考试出题比较严谨不会有这种语焉不详的情况的
8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总是有害的
  
 2)紧急刹车时,摩擦力的组要作用是改变轮胎的形状.
  
答案:增大轮胎与地面摩擦 所以答案错
  
(3)    汽车沿直线运输上坡时,收到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正确 汽车对坡面的压力以及坡面对车得支持力是一堆平衡了
  
 
  
(4) 废旧轮胎没有回收价值,可以烧掉


答案:污染环境 产生的废气


第9题:汽车在紧急刹车时,摩擦力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是改变轮胎的形状么?答案:减小动力

10题:汽车 在无抱死刹车时,  增大 轮胎 滚动摩擦力 吗?汽车 在无抱死刹车时,  增大 滚动摩擦力 
  
换句话说, 只要轮胎没抱死刹车,最大极限的没抱死轮胎 磨损是不是和普通一样呢?


在相反的话 汽车在加速的时候,牵引力就是滚动摩擦带来的,加速肯定会消耗轮胎 但是刹车的时候(无抱死),制动力并不是轮胎滚动摩擦力了吧,而是刹车盘与刹车片之间的滑动摩擦.........


不抱死,并不一定就是滚动摩擦,还要看制动力的大小情况,一般不抱死是边滚边滑的制动状态,这时候车轮与地面的摩擦阻力是最大的,抱死时是滑动摩擦这时候摩擦阻力是最小的。而且附着情况会变差,车子稳定性,操控性都不好。装配ABS就是为了防抱死而达到边滚边滑的制动状态,如果说抱死时滑动摩擦最大,那还装几万块的ABS干嘛?


答案:这很难说吧!看你用哪一种轮胎咯!那如果用布瑞斯通的普通技术的轮胎吧!在加速和减速的时候都会对轮胎很大的摩擦!


第11题:汽车刹车时轮胎不抱死算是滚动摩擦吗?这个摩擦力达到最大时与滑动摩擦哪个大?汽车刹车时轮胎不抱死算是滚动摩擦吗?这个摩擦力达到最大时与滑动摩擦(轮胎抱死时)哪个大?是否可由此虽短汽车刹车距离?

答案:不抱死,并不一定就是滚动摩擦,还要看制动力的大小情况,一般不抱死是边滚边滑的制动状态,这时候车轮与地面的摩擦阻力是最大的,抱死时是滑动摩擦这时候摩擦阻力是最小的。而且附着情况会变差,车子稳定性,操控性都不好。装配ABS就是为了防抱死而达到边滚边滑的制动状态,如果说抱死时滑动摩擦最大,那还装几万块的ABS干嘛?

  

追问:那要是使用一个系统先探测多大的刹车力度会使轮胎抱死 再让刹车力度减低到使轮胎处在滚动摩擦的边缘(和ABS不一样)是不是这样优于ABS呢?

  
答案:这个基本上很难做到,因为路面情况是变化的,不同路面,不同时间,使用程度等都会影响到附着情况而使得车轮与路面的阻力变化。建议你去看看ABS的基本原理吧。
怎么说,ABS是滞后的控制的,它是根据车轮运转和制动力情况来调节的;你所设想的是提前控制,要是能实现当然优于ABS,但是很难实现呀必须有大量的实验数据来支撑!
谢谢 我会努力的 相信现在有了高速运算芯片后可以实时计算路面摩擦系数
  
12题: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汽车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最后停下来。一辆汽车以120km/h在水平公路上行驶,司机发现前面120米的地方有意外情况,于是紧急刹车,这会不会发生事故?计算时要考虑到反应时间,即司机从发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需的时间。设反应时间为0.5秒,汽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汽车重量的0.4倍,重力加速度g=10m/s^2(要过程)
在匀减速过程中的位移为s2
13题:如何求汽车刹车盘的摩擦力?已知车重、加速度、轮胎直径、刹车盘内外径加速度指的是刹车时减速的加速度
答案:首先我们设汽车质量为m,重心到地面高度为h,减速时加速度不变为a,轮胎直径为r,刹车盘内径为r1,外径为r2,忽略轮子的角加速度;
下面我们总体受力分析一下:
F减速=ma; 即,减速时汽车需要ma的力量才能以加速度a减速;
所以底面必须给汽车ma的摩擦力;
下面我们以汽车一个轮子来分析:
轮子受到的力矩为2个,即地面摩擦力产生和刹车盘产生;
所以这样就能把摩擦力矩算出来:
即:刹车盘的总摩擦力为F,假设4轮刹车,且4个轮子受力一样大小,则,每个轮子为F/4;
有点疑问,r2-r1 这里,有点问题吧?主要是摩擦力矩算出来以后,转换成力的过程不太会算,再解释下吧
  
14题:公路弯道圆弧半径为100m,汽车轮胎与路面间最大静摩擦力是车重的0.225,汽车不发生径向滑动,则Vm为多大
15题:某高速公路转弯处,弯道半径R=100m,汽车轮胎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0.8,路面要向某高速公路转弯处,弯道半径R=100m,汽车轮胎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0.8,路面要向圆心倾斜,汽车若以V=1.5m/s的速度行驶时.若Θ=37度,汽车的质量为2000千克,当汽车的速度为30m/s时车并没有发生侧向滑动,求次时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g=10N/s).
  
对车受力分析,它受到重力G,地面支持力N,与摩擦力f的作用,又因为地面与水平成37°,如图
  
又因为f=μN 上两式化为
  
16题:汽车轮胎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可轮胎做成圆形,进行滚动摩擦,又是为了减小摩擦力,不矛盾吗?
答案:有花纹 增大摩擦力是为了使轮胎具有足够的抓地力
这样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 不会因为摩擦力不够而打滑
作成圆形 是为了能让汽车能够行走
如果作成方的轮胎 怎么在地上滚动?
汽车作成有花纹的轮胎 同时又是圆形的
是为了让汽车与地面之间(注意,不是轮胎,而是汽车)的摩擦力
而这个范围值便是使汽车能够正常行使而又不失去抓地力的范围
对于旧轮胎,相较于老轮胎,会很费油,同时转向时很费劲
新轮胎会使车的性能提高很多
17题:应该算是轮胎反向摩擦和静摩擦力,或者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区别?(我外行。。。不知道学名。。)都看过《虎胆龙威4》么。里面有个镜头是卡车走的立交桥被战斗机打断了。没看过的话我也描述一下吧。
  
假设有一个斜坡\是这个角度的(当然,要小一些,这个符号太夸张)。有一重量足够大的辆车在上面,车头朝上,在往滑。这个时候,请问踩油门往和踩住刹车让轮胎静止,哪种情况的摩擦力更大?或者说,哪种情况能更快的停止下滑?
  
 
  
理论上好像是踩油门反向用力,但是在假象的过程中包括考虑到车子飘逸时的情景,又觉得好像轮胎如果在滚动的话,摩擦力反而会更小?
  
请给出答案并且解释原理好么?
  
漂移,打错了,打成了飘逸。晕,我问的是那种情况下到底是踩着刹车让轮胎不动好还是踩油门让轮胎反转好,如果是踩油门更能够停的快,那为什么漂移的时候轮胎都是转的车子反而不停呢而已。。你们都答非所问啊。。
  
答案:摩擦的种类是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定义的。比如:车轮正常转动,当研究与地面接触点的部位时,发生的叫静摩擦;而当此时看车轮的整体时,认为是滚动摩擦。
如果车轮打滑了,那么与地面之间产生了滑动摩擦。
由此可见发生的条件不同,要在相同条件时才有可比性。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粗糙程度和正压力。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也是粗糙程度和正压力。所以根据增大压力就可以增大摩擦力,请比较踩油门往↖和踩住刹车,哪种会增大正压力,哪种就能使之更快地停止下滑。
18题:轮胎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的物理本质是什么究竟理论上是如何说的?所有老师都只说然不说所以然,书上也只说实验得出此结论
答案:有此说法吗?你是不是想问ABS?
ABS是刹车防抱死装置,并非是防失控!!!
理论与实践表明:刹车时轮胎在将停未停在状态制动效果是最好的,ABS正是实现这种刹车状态的机构.
楼主是否据此问:轮胎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
详细内容上百度查ABS就可找到.
19题:(物理)两个物体做相对运动,有没有可能两个物体之间既有滑动摩擦力(或滚动摩擦力),又有静摩擦力如在一个粗糙的斜面上,用力推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与斜面之间有没有静摩擦力
  
又如及自行车转弯时,车与地面之间有没有滚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答案:二个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存在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二个物体之间没有相对滑动,但是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存在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二个物体之间的滑动和不滑动是确定的,不能二都兼有,所以二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只能有一个,不能兼有。
“如在一个粗糙的斜面上,用力推动物体【斜面是还有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直线运动【这个物体和斜面只能是相对静止,否则不可能在水平方向运动】,则此时物体与斜面之间有没有静摩擦力【此时物体和斜面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否则不能相对静止】【物体和斜面是相对静止,斜面在地面上是滑动,】”
“又如及自行车转弯时,车与地面之间有没有滚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此时车轮边缘和地面之间是静摩擦,轴和轴承之间是滚动摩擦,这是二处,不是同一处。】
20题:(1高一物理问题,滑动摩擦力在啥时候不阻碍运动啊?(2)开车时不是静摩擦力吗?(3)还有为啥滑动摩擦力可以和物体的重力无关?
答案:(1)滑动摩擦力在啥时候不阻碍运动啊?
  
滑动摩擦力只是阻碍相对运动,而不是阻碍运动。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就是动力。例如,平板上有一个物体,拉着平板做加速运动,物体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加速运动。
(2)开车时不是静摩擦力吗?
如果车轮与地面无滑动,那车轮表面与地面之间就是静摩擦力。
(3)还有为啥滑动摩擦力可以和物体的重力无关?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正压力与重力没什么关系。比如物体沿竖直面滑下,用一个力把物体压在竖直面上,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有关,和重力无关。
21题:高一物理必修二在做功一节如何去分析受力分析,尤其有两个物体时的相对运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比如,当一个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B受到一个力,由静止开始运动,如何分析A和B之间的相对运动还有摩擦力
答案:由于B向前运动,受到A对它的摩擦力向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对A的摩擦力向前
|22题:如果某品牌车的质量为m,汽车行驶时弯道部分的半径为r,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力为u,路面设计的倾角为a,为汽车过弯道问题,弯道的倾角为阿尔法,问的是“为使汽车不打滑,最大速度为多少?”汽车受三个力,一个摩擦力,一个支持力,一个重力,三里的合力为向心力,问最大速度
答案:你就求把车横着推上 a 角度的斜坡需要多大的力,F=mg*sina+mg*cosa*u.这就是能够提供的最大向心力了,因为这是车子朝弯道外侧打滑的临界点了。在用向心力就算出v了。
23题:公路弯道圆弧半径为100m,汽车轮胎与路面间最大静摩擦力是车重的0.225,汽车不发生径向滑动,则Vm为多大
24题:在一段半径为25m的圆形水平弯道上,已知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是车重的0.2倍,则汽车转弯时的速度?为什么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答案: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过弯。
  
由于是水平弯道,向心力在水平方向,而汽车的重力以及地对汽车的支持力均处于竖直方向,无法去提供向心力,所以只有静摩擦力提供;弯道半径一定,那么过弯速度越大,所需要的静摩擦力也就越大,极限就是最大静摩擦力。
也可从相对运动考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都有沿半径背离圆心的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会受到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作用。
25题:在一段半径为R的圆形水平弯道上,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是车重的n(n<1),求汽车拐弯时的安全速度
答案:利用向心力就可以求解。
26题:公路某转弯处的水平弯道半径为100m,若车轮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车重的0.4倍,则汽车以多大的速度过... 公路某转弯处的水平弯道半径为100m,若车轮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车重的0.4倍,则汽车以多大的速度过此弯道才能保证安全?
27题:汽车需转过半径为R的水平弯道,车轮对路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车重的U倍,那么汽车转弯时的最大速度是?
28题:在一段半径为R=20m的圆弧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5倍,则汽车拐在一段半径为R=20m的圆弧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5倍,则汽车拐弯的最大速度是———m/s(g取10m/s2
29题:在一段半径为R=28m的圆弧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70倍,补充:求汽车拐弯时不发生侧滑的最大速度是多少m/s?
30题:质量越大的汽车,紧急刹车的距离越长对吗
  
答案:不完全正确,还要看汽车的速度。在相同速度和同等条件下的时侯,质量越大的汽车,紧急刹车的距离越长。
31题: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那为什么汽车的速度越快需要刹车的时间和距离就越长
答案:因为速度越快,动能越大,让它停下需要做的功就越多,时间和距离就越长。这个牵扯到加速度概念。
  
惯性与质量成正比,这样理解:那么同样速度的汽车,质量轻的惯性小,那么停下的就快。
32题: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一定为零,系统内力的功可改变系统的动能这个怎么理解啊?举个例子?
  
答案:一个穿滑冰鞋的人用力推墙,作用在墙上的力不做功,作用在人上的力做正功。
  
两个小球之夹一个压缩的轻弹簧,放手后,系统的动能增加
33题:速度越大,刹车后的距离越大,称为制动距离,制动距离不是惯性产生吗,那速度越大惯性越大不是吗,谢谢
答案:惯性与摩擦力无关,也与速度无关,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你所说的速度越大,制动距离就越大这个事情,里面产生了三个量(速度,摩擦力,制动距离),没有惯性.可以说,速度和摩擦力的变化是导致制动距离的变化的因素.
打个比方,3*X/Y=Z,3就代表了惯性,X代表了速度,Y就代表摩擦力,Z代表制动距离.惯性是一定的,制动距离的大小仅仅取决于速度和摩擦力的大小,可以说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大,摩擦力越大制动距离越小,跟惯性毫不相干.
其他回答先前速度越大使其惯性变大,使它作用距离远
其他回答(平动)惯性的量度是惯性质量(简称质量)。体现在牛顿第二定律中:F=ma,其中F是合外力,m是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受到相同的力作用时加速度越小,也就是速度越不容易变化。惯性和速度无关。
汽车刹车可以看作匀减速运动,可以证明制动距离s满足v2=2as,其中v是初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的大小和摩擦力大小成正比。这里关键在于理解惯性的意义。制动距离和惯性没有直接关系。
yangkepop 不正确。目前教学大纲在初中阶段应该没有对功的理解作过多的要求,对于功的计算,LZ基本上应该停留在直线移动的恒力正功这一点上。负功的概念超纲了。
虽然可以通过功和能量的知识来定量地解释这个问题,但实际上用高一的运动学知识就可以了。而只是定性判断的话,不用理会具体细节。记住“惯性与摩擦力/速度大小无关”以外,再认识到“惯性和制动距离无关”这一事实就可以了。当然,间接上有关系,上面有分析。
简单地理解,惯性大小就是质量大小。
以下属于超纲内容,看不懂请LZ无视~。
惯性质量就是用来描述惯性的。其它的质量还有和它等价的引力质量,但通常这两种质量不作区分。
在中学范围内讨论的惯性都是质点或质点系统的平动惯性。如果参加竞赛或学习大学物理,会遇到转动惯量的概念。这里不作讨论。
其他回答惯性是与摩擦力无关,这句话没错,因为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但是你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惯性的知识能解答的,应用惯性的知识,只能说汽车的惯性是一定的,因为汽车的质量就那么多(不考虑汽油消耗)。刹车前的速度越大,说明如果要让它停下来的话,地面需要对它做更多的负功,然而在地面对轮胎的摩擦力一定的条件下,肯定、理所当然的需要滑行更远的距离,因为功等于力乘以这个力方向上物体运动的位移(或者路程,只是简单说下。因为有些力是要乘以位移,而有些力是要乘以路程的)。
初二,应该学了力的功,所以如果你看的懂我上面所说的,那就说明你这些知识学好了,反之则你没有学好。
回复 “幻の上帝”:你说我不正确,那你就请说明我哪一句不正确,要是你说我是因为超纲了才不正确的话,那么我觉得你在考虑物理问题之前该去再学习下语文。请尊重我的答案。而你并没有回答楼主的“那为什么汽车刹车时,先前速度越大,制动距离就越大呢”这一问句 。我现在大三,大学物理我也已经学完,保守力和非保守力的概念我在这里并没有提出来,因为我知道这才是超纲,这样的概念才叫超出了他们的范围,而“负功”这一概念,只要是学了功这一章的,即使老师没有讲,我不相信楼主领会不到它的意思。
楼主: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记住这句话。很简单而且实用,你来比较一下我和“ 幻の上帝 ”的谁更适合你。
34题: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代数和为零吗? 请举例说明
答案:用力推墙,会往后产生运动。在手推墙壁这一过程中,墙对人的作用力使人由静止变为运动,由动能定理知,对人做了正功,使人的动能增加。但是人对墙的作用力却没有使墙运动,所以没有对墙做功.
其他答案不一定,作用力于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因为他们作用于两个物体。比如一个在受力方向上运动了,那么作用力就做工了,但如果同时另一个无题仍然是静止的,那么反作用力对这个物体显然就不做工。比如一个物体在地面滑动,作用力是地面对他的摩擦力,要做负功。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而地面静止,所以反作用力不做工。
其他答案在桌子上拉一个鼠标垫,此时鼠标垫受到的摩擦力做功,而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不做功
其他答案只要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不为零,那么做功的代数和就不为零,平时说的负功或正功,是指相对于某一物体做功的方向,和数学的正负不是一个概念。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永远大小是相等的。相对的位移也相等,位移是相对于重心说的,不是那个变形了就有位移,否则就没有或者小点。
35题: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正负和数值均无必然关系是什么意思?
答案:正负表示力的方向,数值表示力的大小。例子,斜向下任意角度给方块一个作用力F,方块发生移动,摩擦力f其方向与方块移动的方向相反,大小和方块的质量与摩擦系数有关。由此可以看出F和f其方向与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
36题:碰到一个物理问题,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可做功正负问题: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同时做正功,可以同时做负功,也可以一个做负功、一个不做功,一个做正功一个不做功,也可以同时不做功,请精通运动学的人士举出具体事例,描述清楚,越仔细越好~
答案:同时做正功: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相互吸引靠近,或同种电荷的小球相互排斥远离
  
同时做负功: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相互吸引但远离,或同种电荷的小球相互排斥但靠近
  
一负功、一个不做功: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一个不动,另一个远离
  
一正功、一个不做功: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一个不动,另一个靠近
  
同时不做功: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都不动,或组成“双星”系统做圆周运动
  
一正功、一负功: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一个向着对方运动,一个远离对方运动
  
 
  
都可以用带电小球找到例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是库仑力,只要控制其他外力,控制带电小球的运动状态即可
  
37题:怎么解决高中物理主动轮从动轮摩擦力分析问题对于这种问题怎么分析啊,为什么每次我分析的时候主动轮和从动轮受的摩擦力总是同一个方向。谁能讲讲这种问题如何入手??怎么判断从动轮和主动轮的方向??
  
38题:[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追加。。。重物用线悬挂于天花板上,证明重物对线的拉力等于重物所受重力。并说出它们相等的条件。。。急!
  
答案:1.因为静止,所以平衡,所以重力等于绳对物体的拉力
  
2.根据牛三,绳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对绳的拉力
  
3.所以物体对绳的拉力等于物体重力
  
39题: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正负和数值均无必然关系是什么意思?答案:正负表示力的方向,数值表示力的大小。例子,斜向下任意角度给方块一个作用力F,方块发生移动,摩擦力f其方向与方块移动的方向相反,大小和方块的质量与摩擦系数有关。由此可以看出F和f其方向与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
  
并且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感觉好怪啊!例如用手拿一个绳子,用力向上拉绳子,绳子受到的手的拉力和手受到的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吗?
  
不知道我哪理解错了。请高手详细解答,谢谢
请问:无论对什么物体用力,那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你用的力和物体给你的力总是相等的吗?
  
答案:这当然相等啊,这也想不通?
补充:无论对什么物体用力,那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你用的力和物体给你的力总是相等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1题: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方向__,作用在__,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答案: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 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一个物理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