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脑科学的成功企业家有哪些?陈天桥是如何助力中国脑科学发展的?

1月11日,国内脑科学创业领域迎来了一家引人瞩目的公司——脑虎科技。这家企业聚焦全球范围内非常稀缺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研发,依托中科院科学家团队,拥有获得去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的原创自主核心技术,对标美国Neuralink。成立才几个月,脑虎科技就完成总数达到97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及Pre-A轮融资,主要投资人包括盛大、红杉资本。

  对标Nerualink,脑虎科技底气何在

  脑机接口是个会对人类未来产生颠覆性变革的领域,而其中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被全球科学家公认是最硬核、门槛最高。在全球范围内,从事该领域研发的目前仅有美国的Neuralink、Blackrock等少数几家。作为中国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公司,脑虎科技充满信心地把马斯克的Neuralink作为全球性的赶超目标。

  据了解,作为国家首批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的试点单位,中科院上海微系统和信息技术研究所对脑虎科技给予了大力扶持。依托该所的前瞻战略布局与原创技术积累,脑虎科技在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已经完成了核心技术突破以及关键器件制造,已有产品在部分性能上超过了Neuralink,而且已经完成了动物试验,通过了相关伦理审批,将于今年一季度率先开展人体临床试验。

  值得一提的是,脑虎科技现有产品的主材料,采用了蚕丝蛋白这一中国传统的材料,具有柔软、在体安全性高等独特优势。在去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这一名为“免开颅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系统”的核心技术,一举获得了最高奖“卓越人工智能引领奖”。

陶虎(左二)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颁奖典礼上

  陶虎:非典型科学家坚定看好有创脑机接口

  这家硬核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陶虎教授,是位80后,喜欢理个铮亮的光头,说话斩钉截铁,工作雷厉风行,自称非典型科学家。在中科大、中科院获得本科、硕士学位后,他来到美国攻读博士和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学成回国。

  今天,他已经是国内脑机接口领域的权威专家,担任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副所长以及国家2020前沿实验室创始主任、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脑虎科技创始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副所长陶虎教授

  陶虎是科幻迷。在科幻小说和电影里,最让他着迷的就是和大脑有关的技术,比如用思维直接交流、记忆转移。这也促成他回国后,虚心向中国脑科学界专家请教,找到了研发脑机接口设备这一把自己专业与爱好结合的最好途径。如今,当年被他称为老师的不少专家,如中科院张旭院士、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教授,应邀担任了脑虎科技的顾问,继续支持陶虎实现产学研结合。他还拉来了自己中科大的同班同学彭雷,这位连续成功的创业者辞去了阿里巴巴的高管职务,全职加入脑虎担任创始人和CEO。

  有创和无创的脑机接口,谁会是未来的王道,陶虎认为,两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应用场景。但他话锋一转,坚定地支持有创脑机接口。“脑机接口核心挑战是如何在最大限度利用大脑和最低限度损伤大脑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因为大脑太复杂,我相信无创脑机接口在情绪调控、认知评估等领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脑机接口,只有通过和神经元细胞直接连接才能实现。有创脑机接口是一个门槛非常高的研发,中国迫切需要有这方面的自主核心技术。”

脑虎科技柔性脑机接口系统的实验兔子

  陶虎同时认为,有创脑机接口现在可以帮助治疗病人,比如脑外科手术中更精准的脑区定位,比如帮助瘫痪病人实现意念操控机械手、外骨骼,完成吃饭、弹钢琴或行走,比如帮助失语病人解码语言。但是,他认为未来最大的应用在于增强健康人大脑功能的消费级应用。脑虎的愿景就是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让病人恢复成正常人,让正常人成为超人。

  “这里的关键在于有创脑机接口消费级的应用所带来的便利,能否实现对植入风险的碾压式战胜。”陶虎解释说,“这就有点像手术治疗近视眼,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是因为手术手段越来越先进,风险和创伤越来越小,效果越来越好。”

  陈天桥:慈善家和投资人两个身份支持中国科学家

  Neuralink之所以如此受到全球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家企业背后的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有趣的是,要做中国Neuralink的脑虎科技背后,也有一位首富的身影,他就是前中国首富,盛大集团和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创始人陈天桥。

  2020年10月,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在中国落成第一个前沿实验室的仪式上,陶虎就带着植入在小白鼠脑中的第一代产品,作为研究院支持的项目亮相,引起了轰动。陶虎还加入了天桥脑科学研究院,成为了研究院在中国第一位非神经科学专业的研究员。脑虎科技三次融资,陈天桥旗下的盛大全部参与,既是天使轮唯一投资者,也是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盛大集团和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创始人陈天桥

  陶虎回忆起第一次和陈天桥相见,是一年半之前通过视频会议谈了一个小时。当时,他既希望把这一技术继续推进研发,也希望成果转化落地,接触了一些投资人。受到Neuralink概念刺激,大家都很感兴趣,但是普遍关心一个问题,消费级的脑机接口产品预计什么时候可以落地?陶虎咬咬牙回答说10年,投资人遗憾地摇头,太长了,我们希望是5年到8年。

  “陈天桥听到后,马上对我说,10年不算长,只要你坚持做,一步一个脚印,20年或者30年,我都愿意支持你。”1个小时的沟通,陈天桥当场拍板。更让陶虎惊喜的是,陈天桥表示会用两个身份来全面支持,作为慈善家,天桥脑科学研究院扶持科学家陶虎的科研;作为投资人,盛大投资孵化创始人陶虎的企业。

  之后,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在科研领域给予了陶虎团队大力的支持。“我参加了研究院举办的对话大脑院士论坛,第一位外国院士是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加州理工脑机接口中心的主任RichardAndersen院士,老先生正是Neuralink首任首席科学家的导师,我收获很大。”陶虎说。他透露,目前,天桥脑科学研究院正在积极探讨与微系统所共同培养中国脑机接口领域的交叉复合型人才。

  “在创业领域,陈天桥先生不仅投资,而且非常愿意为我出主意,他敏锐的商业眼光和思维让我很受启发,让我明白了产学研结合要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不能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

  陈天桥说:“脑机接口一直是我最关注、最感兴趣的脑科学领域之一。我很高兴能够从慈善科研和创业孵化两个维度,全面支持陶虎这样充满梦想又脚踏实地的杰出中国青年科学家。”

  陈天桥指出:“我们以慈善的方式支持脑科学研究的初心不会改变。正因为这种初心,我们才敢于进入这一高投入、高风险、长时间的科研领域;除了资金,更会提供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稀缺资源。”他介绍,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会持续通过无偿捐赠等形式支持中国脑科学,打造民间慈善支持基础前沿研究的全新模式。对其中产学研结合的科研成果,盛大会通过投资孵化等形式,推进成果转化。他希望把陶虎做成一个支持中国脑科学研究的样板,真正让脑科学成果造福大众,造福科学家。

}

近日,曾投资了Google、Amazon的著名风险投资人John Doerr宣布,向斯坦福大学捐赠11亿美元,用来创建一所新学院——斯坦福杜尔可持续发展学院。这将是斯坦福大学70年来第一所新设学院,其初衷是加快解决全球气候危机,专注于应对全球人类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21世纪以来,功成名就后的企业家积极投身前沿科学领域的情况并不罕见。早在2000年,IDG创始人麦戈文向MIT捐款3.5亿美元,成立了麦戈文人脑研究院,专门研究人脑的工作机理及相关疾病。2011年,麦戈文又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捐款数千万美元,与三家大学合作建立脑科学研究院。2016年,前中国首富陈天桥发起资助全球脑科学的项目,捐赠5亿元人民币支持中国脑科学临床研究。

据了解,由陈天桥夫妇创建的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对于中国的脑科学临床研究,目前已经宣布的项目包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应用神经技术前沿实验室以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人工智能精神健康实验室,重点关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开展精神疾病评估和干预,提升民众心理健康水平。TCCI还宣布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周良辅医学发展基金联合成立了成立上海陈天桥国际脑疾病研究所。此外,陈天桥旗下的TCCI还在全球持续支持了包括中国、欧洲、日本、美国等国家的40个神经科学年会,覆盖几万名科学家。

TCCI下属的脑机接口中心,主要聚焦大脑探知、大脑相关疾病治疗和大脑功能开发三大领域研究。目前,该机构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涉及人脸识别、脑机接口、大脑成像、认知科学等。

陈天桥曾在采访中说,“我见了300多个科学家,逐渐认识到短期内对大脑机制的基础研究很难有重大突破,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久”,对此,陈天桥却有着足够的耐心。陈天桥曾透露,他向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陶虎研究员投入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用以开发侵入式柔性脑机接口电极研究。“别的投资人听陶虎说,要10年才能做出消费级产品,就不投了,我跟陶虎说,我给你20年时间做。”对于陈天桥来说,只要钱花得有目的,即使很快花完,他也愿意源源不断提供支持。

据悉,陈天桥全力支持的专注于柔性脑机接口技术的脑虎科技,在成立仅3个月的时间内,便宣布完成了9700万的融资。作为脑虎科技背后的推动者,陈天桥呼吁,希望能有更多人转向脑科学交叉研究,希望更多的“陶虎”(脑虎科技创始人)找上门来。

}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iceo-com-cn) 作者:李亚婷


十几年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不是阿里巴巴,也不是腾讯,而是游戏开发商盛大网络公司。创始人陈天桥,30岁时就登顶中国首富。

过去几年,盛大相继出售盛大游戏、盛大文学等资产,转变成一家专业的全球投资机构。与马云、马化腾不同,陈天桥逐渐淡出互联网江湖。

去年年中,在盛大离职员工每年一聚的“盛斗士”大会上,鲜少公开露面的陈天桥通过视频袒露心声,“我从来没有离开过,也从来没有后悔出售盛大游戏、盛大文学。我所有的精力都在思考,我们应该往前看,从来不回头。”视频中45岁的陈天桥,两鬓已经斑白。

现在的陈天桥,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脑科学研究上,两个女儿深受父母影响,长大都想成为神经系统科学家。“如果真要评价自己,我希望能够在未来几十年,为社会、为人类真正做点有价值的事情。”陈天桥说。

1999年,上海,26岁的陈天桥创办盛大。

当时,中国创业者都急于创办类似雅虎的门户网站,但26岁的陈天桥选择走自己的路,拿出大约6万美元的积蓄,与妻子、弟弟陈大年创办了一家网络游戏公司——盛大。

2001年,盛大就已经靠着代理游戏《传奇》,日入斗金,每天盈利100万。要知道,那时候,腾讯阿里还在为融资为盈利而犯愁。接下来的两年,盛大利润翻了一番,并于2004年5月在纳斯达克启动IPO,融资1.52亿美元。

2005年,盛大的股价达到高峰19美元时突然宣布了游戏免费,开启了继其代理《传奇》后的第二个辉煌时期。这不但最终改变了中国大型网游的商业模式,也最早为盛大带来渠道优势。

这次豪赌将盛大与陈天桥推向成功顶点,直接造成2009年盛大游戏融资10亿美元分拆上市,成为当年美国规模最大的一笔融资金额。

就在盛大宣布游戏免费的2005年,巨人旗下的《征途》崛起,其整个团队均来自于盛大。征途雏形是团队在盛大研发的一款游戏,而几乎各大游戏公司都有来自盛大的团队。这个网络游戏公司成为全行业的黄埔军校。

陈天桥本人则被称为是商业奇才。盛大前高管朱威廉曾形容陈天桥“气焰十丈高”,不怒而威。他口才极佳,讲话几个小时都不需稿子,记述下来即可成文,且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极具鼓动性。

当他开始说服一个人,所描述的前景往往比现实更真实;当他进攻时,说话如同轰隆而来的巨型坦克,一切反对意见都是破壁残垣。陈在盛大还特别推崇“讲道理”的文化,他自己都是用逻辑和数字解释问题,当然,很难有人能在与他讲道理时占上风。

陈天桥喜欢读毛选和人物传记。他曾自夸自己识人的天分:只要见两三次,就能判断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2005年1月,陈天桥宣布进军 IPTV (网络协议电视),“就算卖了股票都要做网络电视!”在盛大内部,盒子计划追随者寡。以至于陈天桥不得不在公司高层放狠话:“这个事情,现在不是做不做的问题,是谁不做谁就走人。”

盛大表示将以盒子为支点,打造网上迪斯尼,而收购新浪股份其实只是他自2003年起制定出“家庭娱乐战略”的一部分,这个战略以盛大盒子为核心,涉及个人电脑、电视、手机、电影、音乐、游戏、广告、预付费和电子商务九个方面。

据说,有段时间,在盛大每个办公室的入口都会贴着CEO陈天桥写的一篇《论转型的实质》,在陈天桥的这篇文章中,他认为盛大转型的实质是内容和服务的转型。盛大要从一个单一的大型游戏供应商变成一个集成大型游戏、休闲游戏、电影、音乐以及其他互动内容的综合供应商。但最终盛大盒子宣布失败。

2006年初,盛大公布的2005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净亏损5.389亿元,与以往约2亿元的季度净利润形成强烈反差。破釜沉舟并没有换来成功。2006年4月,这个项目戛然而止,广电总局一纸文书叫停了市面上所有的准IPTV项目。

盒子的失败并没有消磨陈天桥的意志,相反2009年盛大游戏上市后,他开始一个帝国的极速扩张。

在他看来,“雨打沙滩万点坑,要先把局做好,打通产业链,然后再慢慢梳理贯通。”之后盛大并购、投资、新业务条线火力全开,快速上马。

陈天桥希冀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机会超越旧时代领先者。他的判断是产业转型期完全有机会实现超越。“第一是移动带来新的商业模式比如移动支付,可能会替代原来PC端的支付宝出现新模式,第二是大公司转型可能相对会慢,不敏感。”那两年,盛大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热点方向,除了团购,为此陈天桥在盛大内部大发了一场脾气。

2010年11月,盛大举行了10周年庆,前后有几位高级别国家领导人到公司视察。陈天桥更在意的是,帝国的样子尽现。当时业务包括盛大游戏、盛大文学、酷6、华影盛视、盛世骄阳、云游天地以及边锋和做底层技术的盛大在线。从盛大文学提供剧本开始到制作游戏、影视最后到主题旅游公园,这是近乎完美的闭环。

但这个闭环最终并没有成功落地。相反,随着腾讯、网易在游戏领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盛大主营业务逐渐衰落,盛大游戏的退市回A之路则充满曲折,另一块优质资产盛大文学则卖身腾讯。就连风光无二的盛大创新院也黯然失色。

随后,陈天桥的健康也开始出问题。他的精神状况跌到谷底,他感到天晕目眩以至于无法移动。“当我看到夕阳西下时,我就感觉人生走到了末路,”陈天桥说。

每当坐飞机或者一个人待在酒店,这种不适感都会加剧,严重时有濒死的感觉。“哪怕我知道没有任何风险,比如坐飞机,这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东西,但我的情绪不能控制。”陈天桥曾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说。有两个月的时间,他甚至认为自己不会醒过来,需要写遗嘱。

起初,他选择到新加坡休息一下。但当他看到腾讯、阿里以及百度正在填补他所留下的市场空白时,他又计划回归。他的妻子雒芊芊没有同意,告诉他未来还有其他机会。“许多人花费一生时间去爬一座山。或许,你可以尝试爬不同的山峰”。

弟弟陈大年也曾一度患上重病。最严重的一次,晚上九点多,陈大年倒在上海浦东的马路上,在拨打完急救电话之后,他躺在地上,看着悠悠的路灯和周边安静的世界,感觉自己几分钟内就会死掉,“想到明天早上一切还是如此,卖油条的卖油条,卖大饼的卖大饼,唯一的区别在于我已经不在这个世界。”

疾病让兄弟俩慢下来,开始思考如何将从商业社会获取的巨大回报回馈给社会。在盛大巅峰时,陈天桥也做过一些“常规”的慈善捐助,比如汶川地震、希望工程等。在那个阶段,慈善只是业务爱好,当他决定将慈善作为人生下一个阶段的主要事业时,找到一个支点就尤为关键。

游戏、文学,在他45岁的生命河流中似乎只是两条“不起眼”的分支。唯独提到寄托了“网络迪士尼”之梦的盛大盒子时,陈天桥还会有些遗憾,但一向信佛的他对许多事情已经看开。在最近一次媒体采访中,他引用了一句佛家经典来代表自己信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当被问及如何评价自己时,他说,很少把时间放在评价自己这样一个不是很有价值的问题上。“我所有的精力都在思考,就是说我们怎么往前看,从来不回头。”

“除了留百分之二到三的钱给我的孩子们,我会全部捐光。”陈天桥说。一场疾病让他停下来,催促他思考。这也成了他“前半生”与“后半生”的重要转折点。他说自己正处于“第二次生命”中。

指挥官转舵,舰队改变了前进的方向——盛大开始转型成“一家聚焦科技、互联网、传媒、金融等领域的全球投资机构”。2012年在新加坡设立国际总部,2014年出售私有化后的盛大游戏股权,2015 年将盛大文学买给腾讯,盛大集团在一瘦身系列动作后彻底变形。而指挥官本人,按照设计的人生,“从台前退到了幕后”——陈天桥隐了。

去年11月2日,陈天桥雒芊芊研究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周良辅医学发展基金会共同组建上海陈天桥国际脑疾病研究所,预计总投入5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期投入5000万,这是陈天桥在国内脑科学研究方面的第一笔重大投资。

陈天桥雒芊芊研究院是夫妇二人在2016年斥资10亿美元成立的,主要聚焦大脑探知、大脑相关疾病治疗和大脑功能开发三大领域的研究。每年在脑科学领域投入1亿美金,这是陈天桥给自己定的KPI。

事实上,这不是陈天桥第一次重金砸向脑科学研究领域。2016年12月,陈天桥向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捐款1.15亿美元,成立陈天桥雒芊芊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 for Neuroscience at Caltech),用于大脑基础生物学研究。陈天桥在接受采访时说打算全力以赴,“并做好了倾其所有的准备。”

外界质疑陈天桥夫妇将大部分脑科学相关的投资放在国外,陈天桥认为自己只是想离球门近一些,“哪里离球门最近,哪里能帮助进球,我就应该出现在哪里,这就是我对自己地理范围的一个理解。”

在他看来,美国的基础研究比中国领先,那就要在美国找到这些优秀的科学家,包括华人科学家,帮助他们发现人类大脑的秘密。中国在这些基础研究实验领域进步也非常快,他也会支持中国的科研和科学进步。“从这点来看,没有美国和中国的区分,只有哪里。”陈天桥说。

这只是第一步,在他的规划中,接下来会与更多的大学开展合作,设立脑科学研究所,将资金直接交给年轻的科学家。在有足够的积累之后,陈天桥希望可以办一所大学,在这所大学里,会有哲学系、心理学系、神学、物理系、化学系、神经学等专业,甚至有打坐、正念(Mindfulness)等禅修相关的心理学研究。

陈天桥夫妇看到了人脑解密的巨大商业潜力。在其它项目上,他们计划资助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等衰竭性疾病的研究。他们还投资了以色列创业公司ElMindA Ltd,后者正在开发用于侦测早期脑疾病的工具。

这其中,有入世的角度——“有了钱我们就要做一些慈善”。不同于一般富人做慈善治病救人,陈天桥夫妇想从根本上解决死亡问题。他们认为,“真正治愈死亡就是接受它,而不是恐惧它。接受死亡的核心问题是消除过程中肉体和精神的痛苦”。因为“所有的疼痛其实都是大脑制造出来的”,所以去研究大脑如何感知外界。

“什么东西是根本性的?而且可以让全人类获益?这个很容易得出来,Fundamental Research(基础研究)一定是最重要的一个东西。”陈天桥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

陈天桥现在经常会脑洞大开,家人动手术换膝关节,他会想能否在膝关节内置智能芯片,控制走路的习惯和动力;自己接种牙齿,他又想能否在接种的牙齿中内置智能设备,成为真正的“智齿”。

“这让我体会到了创业的乐趣。”陈天桥说,“脑科学研究是真正让自己感到兴奋和快乐的事”。秦朔2016年去拜访陈天桥时问:“进入脑科学领域,有特别的机缘吗?”

陈天桥回答:“不是某一天的某个机缘,是把人生方方面面的思考统一在一起的结果,就像盲人摸象,可以有很多角度。”创立盛大,他想了三天,投入脑科学研究,他想了三年。三天的思考,成就了盛大十年传奇,做脑科学研究,他可以生死与之。

在新加坡办公室,陈天桥说他没有多少遗憾。他称赞阿里和腾讯“做得非常棒”,表示自己对人生中的这段“停歇”心存感激。他准备继续人生中的下一段冒险旅程,忘掉30多岁时的自己。

“我打量着他(自己),觉得他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陈天桥称,“但是我需要把那个陈天桥留在那里,向前看。”

《陈天桥的理想国》,作者:秦珊,来源《中国企业家》

《陈天桥:我证无我》,作者:白筱,来源:《中国慈善家》

消失的盛大陈天桥:为何把市场拱手让给阿里和腾讯?来源:凤凰科技

陈天桥:我从来没有离开,也从来没后悔卖盛大游戏 来源:雷帝触网

回复 22 看《所谓靠谱的人,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回复 23 《年度最佳负能量的50句话,让你看完怀疑人生

欢迎订阅《财富合伙人》!

合伙人,合的不是钱,而是人品、格局和规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没有什么网站是企业家资助学生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