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天主教的区别

  西藏的宗教主要由藏传佛教、苯教、民间宗教三种类别构成,此外,还有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目前,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寺庙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苯教寺庙约88座,僧人3000多,活佛93人,信教群众13万以上;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众约3000多人;天主教堂1座,教民700多人。

  从地理分布看,它们在西藏不同地区、不同局部的社会影响程度不一,民间宗教的存在甚至被许多人所忽视。从宗教分类学的角度看,藏传佛教、苯教以及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属于神学宗教,而民间宗教则缺少系统理论、没有专门活动场所及职业宗教者集团。从相互关系来看,藏传佛教和苯教长期以来既相互排斥、针锋相对,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导致了“佛中有苯”、“苯中有佛”的局面,对藏传佛教的形成和苯教自身的发展走向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们又都吸取了民间宗教的许多内容(例如某些神灵崇拜)。西藏的伊斯兰教和天主教虽然信众规模相对较小,影响范围仅限于局部地区,但总体上与居强势地位的藏传佛教及苯教相处融洽。在多种神学宗教的包围中,民间宗教至今依然在西藏民间特别是边远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

  佛教是公元7世纪从中国中原地区以及印度和尼泊尔等地传入西藏地区的。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佛教传入西藏后,吸收了西藏本土宗教――苯教及民间宗教的大量内容和形式,并受到周边地区多种文化成分的影响,逐渐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形成了浩繁的藏文经籍、丰富的教理、教义,完整的寺庙组织结构,严格的学经制度和修习次第,以及独特的活佛转世制度等,成为佛教传播体系中与汉语系佛教(汉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南传佛教)有所区别的一个完整支系,故而被称为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藏传佛教在发展中曾形成了众多流派及支派,其中有的派别在西藏的传统社会文化领域乃至中国的历史上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目前,主要有宁玛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和格鲁派(俗称黄教)等教派。其中格鲁派形成的历史虽短,却已成为藏传佛教各派别中居主流地位的一支,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是格鲁派最大的两个转世活佛系统。不少人认为,苯教吸收了佛教大量形式和内容,因而已佛教化,也应被视为藏传佛教的一支。

  藏传佛教主要在中国的西藏和青甘川滇藏区以及蒙古族、土族、裕固族、门巴族聚居地区传播,在汉、纳西、珞巴、普米等民族中也有少数信众。藏传佛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还先后传入不丹、尼泊尔、蒙古等国家和克什米尔地区、俄罗斯的布里亚特等地区,20 世纪下半叶以来又传入欧美等地。

  藏传佛教盛行时,要求每个多子女家庭都要有人出家。16世纪以后,西藏僧尼最多时曾占到藏族人口的四分之一。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有僧尼10余万,占藏族人口的十分之一强。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过程中,西藏各寺庙也进行了民主改革,从此,西藏民众有了当或不当僧尼的自由,僧尼也有了还俗的自由。

  藏传佛教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相继出现了多种名目的教派及其分支。诸教派为了维护既得政教利益,巩固统治地位,纷纷建立各自的传承系统,以利于自身发展和种种特权的沿袭相承,这些是活佛转世制度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开活佛转世先例的是藏传佛教噶举派中的一支――噶玛噶举。据藏文史料记载,噶玛噶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公元1110―1193年)临终前口传遗嘱,说他要在人间转世,让他的弟子们在他圆寂后寻访他的教法继承人。这是藏传佛教高僧实行转世传承的第一例。都松钦巴的“转世化身”叫噶玛拔希,他后来被元朝的前身――蒙古汗国的大汗蒙哥授予金边黑色的僧帽和大量的财产,将噶玛噶举教派集团的势力发展到能与萨迦派相抗衡的地位。1283年,噶玛拔希临终前,要求弟子寻找一小孩作为转世灵童继承黑帽,噶举派黑帽系活佛转世从此开始。此后,藏传佛教各教派纷纷效仿,转世灵童寻访程序也逐渐繁缛。达赖活佛转世系统创建于16世纪;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出现于1713年。17世纪格鲁派掌权后,这种活佛转世的制度成为西藏统治阶层争权夺利的手段,为杜绝大活佛传袭引发流弊及政治隐患,1793年,清朝颁布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中,以法规形式规定了金瓶掣签制度,并特制了两个金瓶,一个用于达赖、班禅转世灵童的认定,存放于拉萨大昭寺;另一个用于确认蒙古族地区大活佛、呼图克图的转世灵童,存放于北京雍和宫。

  国家尊重活佛转世这一藏传佛教的信仰特点和传承方式,尊重藏传佛教的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1992年,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批准了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的继任;1995年,西藏自治区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经过金瓶掣签,报国务院批准,完成了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以及第十一世班禅的册立和坐床。

  西藏民主改革后,经过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政府批准继任的活佛共30多人。

  西藏本土的古老宗教。约于公元前5世纪,由古象雄王子辛饶米沃且在象雄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创建。其最初的活动中心在今西藏阿里噶尔县门士区一带,早期主要仅限于一些祈福消灾、祓邪祛祟的原始仪式。约纪元前后,苯教东传雅鲁藏布江流域,逐渐成为在西藏高原居主导地位的宗教势力。

  苯教与藏传佛教有过长期激烈的斗争,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直接或变相吸收了大量藏传佛教的内容和形式。很多人认为苯教已经成为藏传佛教的一支,但宗教界许多人士则不以为然。

  据统计,西藏自治区现有88座苯教寺庙,其中昌都地区55座、那曲地区23座、日喀则地区6座、林芝地区2座、拉萨和阿里各有1座。

  伊斯兰教在西藏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拉萨市现有回族居民2000多人,其中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其他民族或外籍的穆斯林,无论是旅居还是定居拉萨的穆斯林,都能够按照自己的信仰,过正常的宗教生活。

  如今,世居拉萨的穆斯林的语言已经藏语化,服装已经藏族化,他们在保持自己宗教信念和生活习俗的同时,与当地的藏族僧俗也相处得和谐友好。日常交际语言多为藏语或汉语,做礼拜时,先用阿拉伯语诵经,然后再用藏语诵经。

  目前在拉萨市有清真寺4座,其中河坝林清真寺是最著名的一座,它位于大昭寺东南的八廓南街,始建于1716年,最初建筑面积只有200多平方米,1793年进行过维修和扩建,1959年被武装叛乱分子纵火烧毁,次年集资重建。

  西藏目前惟一的天主教堂,坐落在与川滇交界处的芒康县上盐井村。1865年天主教首次传入盐井,先后有17人任盐井天主教堂的神甫或传教士。这里以藏族为主,也有少量的纳西族,80%的人信奉天主教,当地信徒有600多人,外地有100多人,合计有教民740多人,祈祷经文为藏译本。当地教徒仍像其他藏民一样把藏历新年视作新年的开始,但也把圣诞节当作一大节日。圣诞节既无圣诞树,也无圣诞老人,聚会时神甫主持弥撒,讲经布道,所有教民和被邀请者都在教堂的大院子里用餐,最后是跳藏族传统的锅庄舞、弦子舞。附近藏传佛教刚达寺在每年的“跳神节”时,也邀请神甫及其教民观赏藏传佛教的“跳神舞”。

  (摘自《中国西藏:事实与数字2008》)

}

圣徒简介:各宗教的圣徒是什么意思?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宗教信仰领域对追随先知、圣人和先知、圣人的思想、在本宗教信仰系统中卓有建树之人的统称。有时也指具有特别美德或具有很高修行水平的教徒。

圣徒本意是指先知、圣人的门徒或者先知、圣人思想的追随者。如李东阳《金陵问》曰:程夫子 ,真圣徒。 “圣徒”一词在近现代宗教文献翻译中也成为其它外来宗教的借用词,通常指具有特别美德或具有很高修行水平的教徒。

圣徒和圣人本义上的区别是,圣徒是追随某一宗教或某一宗教流派而受到该宗教派别推崇的人;圣人则是独立于某一宗教或宗教思想派别的人,而不是该宗教或宗教思想派别的追随者。

实践中,有的宗教专门会通过一定仪式加封某人为圣徒,但多数是被大众尊奉为圣徒的。基督教(包括罗马天主教会、圣公宗、东正教会)、印度教、伊斯兰教和古巴的桑特里亚教都有圣徒。

各宗教的圣徒是什么意思?

道教中的圣徒,通常是指修行水平很高、在教内外受到信徒和非信徒一致推崇的道士。

佛教中的圣徒,则是指受到教徒遵从和敬仰的高僧大德,如大和尚(比丘)大尼姑(比丘尼)等。

按照罗马天主教教义,基督教圣徒是指一些已经死去、如今与耶稣基督一同在天上的人;他们在世度过圣洁的生活,有高尚的德行,死后被教会册封为圣徒。

特伦多大公会议《信经》表示,信徒该求圣徒为他们转求天主,也该尊崇圣徒遗物和圣像。其他宗教派别也主张向圣徒祈求。

有些宗教派别甚至声称,其属下的全体成员都是无罪的圣徒。《圣经》中曾多次提到圣徒。《圣经》把基督手下144000位受圣灵膏立的门徒皆称为圣徒。

天主教徒将圣徒也称为圣品。

新教圣徒是指在基督教信仰领域中被教会认可为圣的人物。虽然圣徒的设立早就出现在基督教中,但不同教会对圣徒的理解和认可是不一致的,有的甚至完全不认同。

如今,圣徒的设立只出现于罗马天主教会、圣公宗、东正教等;而几乎所有新教的宗派都不认为有在地上对人封圣的必要,认为因其不合《圣经》的教训。

尽管伊斯兰教学者理论上并不承认圣徒崇拜,但对“筛海”(长老)和“卧里”(真主的朋友)墓庐的崇拜在伊斯兰教内仍然非常普遍。这种崇拜几乎遍及伊斯兰世界所有地区,包括伊斯兰的故乡阿拉伯半岛。

伊斯兰教相信圣徒——“筛海”(长老)和“卧里”(真主的朋友)——有与安拉直接沟通的能力,有在造物主面前替人求情、救赎的资格。因此,圣徒可以施行奇迹,通过独特方式赐福信徒。大多数穆斯林国家都存在与圣徒崇拜相关的节日。

在节日中,信徒会叩拜当地圣徒的道堂和墓庐,以获得圣徒的祝福。但圣徒的祝福与先知的祝福在理论上是完全不同的。

在民间伊斯兰信仰中,圣徒崇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伊斯兰苏菲神秘主义派别中,圣徒崇拜甚至占主导地位。在苏菲神秘主义派别中,有给追随圣徒者的专门教训。

与基督教圣徒崇拜不同的是,伊斯兰苏菲神秘主义派别中较少对圣徒圣物的崇拜仪式。

古巴桑特里亚教的圣徒崇拜来自于天主教对圣徒的崇拜。在桑特里亚教中,圣徒与约鲁巴神话中的神是一体的,在教堂中受到与神同等的崇拜。在桑特里亚教的宗教节日上,圣徒有时被直接崇拜为神。

}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义区别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主教为什么在中国被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