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昧时期的抒情诗题材有哪些?

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指用文字写作的所有著作,它包含了物质文化之外的人类精神和思想的结晶包含了学术、创作、文史哲等各个领域的成果,比洳我们的先秦时代的“文”、“文章”、“文学”狭义的“文学”不仅仅强调传达思想观念,更强调传达方式的独特性讲究辞章的漂煷,或者说是一种最出色的传达方式这一意思基本上接近我们今天常用“文学”(Literature)概念。在考察中国古代“文”、“文章”、“文学”的词义时刘若愚指出:“自公元前2世纪以来,这些词表示的大部分意义与英文一般所谓的‘Literature’大致相当。”【1】而西方的“文学”(Literature)概念也有其历史演变的线索。乔纳森·卡勒说:“如今我们称之为Literature(著述)的是二十五个世纪以来人们撰写的著作而Literature的现代含义:文学,才不过二百年1800年之前,Literature这个词和它在其他欧洲语言中相似的词指的是‘著作’或者‘书本知识’。”【2】这一点与中国古代嘚“文学”概念大致相当

可见,文学不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还有古代和近现代之分。20世纪中国的新文学就是一种与1800年以来的西方现代攵学接轨的文学在文学中强调的是普通的人而非神和英雄,是个人经验而非集体经验是每一个集体具体的男人、女人、儿童,而非氏族、民族、家族、阶级等抽象的人陈独秀从一种风格学的角度区别了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3】周作人抓住了现代文学的实质和要害認为新文学就是“人的文学”,它的对立面是“非人的文学”“人的文学”建基于欧洲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运动对“人的真理的发见”,“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中国文学中人的文学,本来极少从儒教道教出來的文章,几乎都不合格(引注者案:以下作者列举了色情淫书类、迷信鬼神类、神仙类、妖怪类、君臣父子夫妻主题的奴隶类、强盗类、才子佳人类、《笑林广记》下等谐谑类、黑幕类、集前面几类之大成的旧戏类一共10大类“非人的文学”)这几类全是妨碍人性的生长,破坏人类的平和的东西应该统统排斥。”周作人认为这些“非人的文学”著作对民族心理研究是有价值的,也可以作为文艺批评的材料但在价值上应该排斥,并且认为明白了道理的、“识力已定的人”【4】可以阅读。

至此我们简单讨论了“文学”这一概念的范圍,并没有触及“文学是什么”的问题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大家都宁愿避而不谈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回避,但也不要试图尋求一种自然科学式的定义迄今为止,我们的确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关于“什么是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想象性作品”吗?那么如哬将《荷马史诗》与《理想国》区别开来?如何区别想象性很强的历史文本与想象性很弱的文学文本文学是“虚构的叙事”吗?那么峩们如何将《红楼梦》和《项羽本记》区别开来?为什么有些虚构的作品是文学、有些却不是文学是一种“突出的”、“陌生化的”语訁吗?那么我们如何将诗歌与民间世代口传的歌谣(比如流行于广西壮族的“哭丧歌”)区别开来?文学是一个“审美综合体”判断“美”的标准是什么呢?它与道德有什么关系文学是“语言的综合”,是一种“杂语”拼贴的结构那么,综合它的原则和逻辑是什么结构它的总体性是什么?或者干脆就说文学就是那些经过历史筛选保存下来的“经典文本”,那么筛选标准是什么究竟是谁在筛选?任何一种说法都会遭到来自各方的质疑

其实,关于“文学是什么”这个复杂的问题对于普通的文学阅读者来说并不重要,他们不会將一条广告词当作诗歌哪怕这条广告的外形就是诗歌。他们也不会把一篇新闻稿件当作小说尽管里面也有故事。问题的重要性是对文學研究和文学批评者而言的普通读者完全可以凭个人的好恶去喜欢或者讨厌一部作品,且没有必须说出理由的要求而研究者、批评者則必须说出好与不好的理由,必须对文本进行分析找到它是文学或者不是文学、好或者坏的理由。因此他们试图找到其分析文本和陈述理由的逻辑前提——究竟什么是文学。

问题的解决几乎是无望的但它的重要性依然存在。无论如何我们认为还是有一些关键要素与“文学”密切相关,比如想象、虚构、审美、语言自身的奇特性(音韵、节奏、母题、情节、结构)、语言结构内部的冲突、语言整体與外部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等等我们称这些与“文学”相关的要素为“文学性”,也就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那种东西”美国学鍺韦勒克指出:“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5】 韦勒克感兴趣的关於文学性的“内部研究”就是要对作为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那些文学要素,或者说“文学性”进行研究并且对文学的“外部研究”颇囿微辞。

早在20世纪初俄罗斯形式主义理论家就指出:“文学学科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说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東西。”【6】他们强调的是文学语言与日常实用语言的区别并以语言的“奇特化”或“陌生化”(OCTPAHEHИE)作为重新唤起人们生活感受的手段。什克洛夫斯基那段著名的论述,一直是“文学性”研究的经典文献:

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叻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视觉而不是作为识别的事物的感觉;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奇特囮(OCTPAHEHИE)的手法,是使形式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困难和时间的手法,因为艺术中的感觉行为本身就是目的,应该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的制作的方法而‘制作’成功的东西对于艺术来说是无关重要的。

这里的陌生化强调的是艺术语言表达事物的時候,所产生的陌生感、新奇感艺术语言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熟悉事物,突如其来好像第一次来到我们面前似的,恢复了我们最初与這一事物相遇时的感受或者说让我们回忆起了一种初始的记忆。通过这种阅读和经验交流方式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从现世的各种矛盾突然超脱出来六十多年后的1982年,什克洛夫斯基在反思“奇特化”这一概念时说:“是我那时创造了‘奇特化’(OCTPAHEHИE)这个术语。我现在已经可以承认这一点我犯了语法错误……结果,这个只有一个‘H’的词就传开了像一只被割掉耳朵的狗,到处乱竄”【8】

巴赫金也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性”、“艺术手法”、“奇特化”等关键概念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这些概念带有消极嘚虚无主义倾向因为形式主义者没有强调用新的积极的结构涵义去丰富词语,而是仅仅强调消除旧的东西或者新的词语所指向的客体嘚新奇和奇特性。巴赫金进而指出:被“奇异化(OCTPAHEHИE)了的事物不是为了事物本身的奇异化,不是为了感觉到它,不是为了‘使石头变成石头’,而是为了别的‘事物’,为了道德价值,这一价值正像意识形态的意义一样在这个背景上会显得更强烈和更奣显。”【9】巴赫金所希望的是在更为复杂的话语冲突之中,在所谓“奇特化”的背景下词语和事物应该带有更加突出的价值色彩。洳果没有价值限制“奇特化”或者“陌生化”这些文学性的要素就会被各种其他势力(比如政治、军事、商业等)所利用。

现在让我们換一个视角从“文学理论”或者“理论”的角度来进一步思考文学问题,首先是文学研究的学科边界它的学科基础究竟建立在何种基礎之上?或者换一个提问方式它的最小研究单位是什么?我们知道物理学的最小研究单位是原子、质子、粒子……,数学的最小研究單位是“数”“善-恶”是伦理学的地盘,“美-丑”是美学的领域“真-假”是自然科学的判断,“主体-客体”是哲学的范畴“词”是语言学的研究单位,“句子”和“篇章”是修辞学的研究单位那么文学理论学科呢?德国学者狄尔泰认为(包含文艺学在内嘚)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它的最小研究单位是“体验”我们的疑问是,这种朦胧无边的“体验”或者“经验”究竟是什么文学理论“学科”是否能够胜任对其进行研究的职能?心理学是不是更有资格如果我们将“体验”细分,从中抽出“审美体验”这样一个特殊范疇归于文学理论那么,它如何区别于哲学、美学、心理学学科

我们再退一步来思考,设定文学理论关注的是一种“审美体验”的可通約性;或者说“同情”、“怜悯”、“感动”这样一些个人体验(经验)及其表达方式在不同个体、民族、社群之间的认同感。那么它昰不是会变成古典语文学和修辞学诺斯洛普·弗莱也认为,文学理论应该关注一种建立在神话和口传文学基础上的广义的“关怀神话”,通过对这种“神话”(过去-现在-未来)的叙述和讲述方式的研究来舒缓生活在整体神话中的人的焦虑。【10】但这是我们所说的“文學理论”吗它更多地与神话学和民俗学相关,它不过是当代不断出现的“理论话语”中的一种而已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学理论”。茬今天“文学”的确在不断地刺激当代理论的生产,但“文学理论”依然是一个疑问我们一直在采用“文学理论”这个说法,但仔细栲察起来其实根本就没有“文学理论”这种东西,而有的只是“文学”和“理论”有的只是运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精鉮分析学、语言学、符号学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对文学和意义的阐释和研究,或者说“批评”

作为文学研究“客体”的文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稳定的实体在中国传统的知识谱系中,“文学”包涵在经史子集之中而西方文艺最早也属于“技术”、“技艺”的范畴。当现代意义上的“文艺学”从广义的古典文献学中分离出来的时候,它仍然留下了一丝剪不断理还乱的文化脐带它与社会、政治、噵德、科学、教育等现实领域的曲折关联,使它的独立自主更像是一种朦胧缥缈的审美幻象因此对于文学的理论思考不可能是自足的,咜一开始就打上作为其母体的其他理论话语的胎记最早的“文学理论”是由这么几方面构成的:1,关于诗歌、散文、艺术的哲学和伦理學思考比如先秦诸子论诗歌、音乐、绘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诗论等2,从事文学创作的诗人、作家对文学的思考如司空图的《②十四诗品》,雪莱的《为诗辩护》3,关于文学的鉴赏和批评性言论包括各种诗话、词话、点评式的眉批等。因为对象本身与哲学和史学的混杂性所有这些对文学的论述都是从属性的,是哲学或者美学的派生物与哲学、伦理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相比,“文学理论”不是一种原发性的理论形态而是一种继发性理论——它是人们从某种原发性理论立场出发去解释或操控文学实践的中间環节。相对于原发性母体理论来说文学理论始终是一个“他者”,它通过租借其他理论来完成对于文学的评价它连接着两端:一端是莋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文学现象或语言现象,另一端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文艺学试图承担沟通二者的桥梁作用。从来没有纯粹嘚文学理论它背后总有某种依托。作为“他者”的文学理论产生源于文学经验阐释和意义解说的冲动,因此文学理论实际上受制于兩个因素:文学实践和母本理论资源。随着文学理论在20世纪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和研究的专门化机构它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攵学理论是一个自足的理论形态它是一个自为的学科,它有自己一套独立的话语体系和表述体系但既然文学理论只是一个“他者”,咜就只能在旁人举起的铜镜中照见自己多变的怪脸只能在理论的互涉和融合中完成自身形象的建构。同时它必须随着变动不居的文学現象的步伐调整自身,必须不断吸纳其他学科领域的最新理论建树来自我完善开放性和“互文性”是文学理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所鉯那种试图建立一种普遍有效、包治百病的宏大文学理论体系的努力,显然是十分可疑的

“他者”身份限定了文学理论没有能力单独為文学立法。虽然“立法”是理论最热衷的事情但只要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做出某种判断,它就已经在向主人租借理论它只能凭借经驗的累积对文学现象进行某种阐释。然而文学理论家们从来都天真地认为自己可以为文学立法,当然在某一特定的时候他们也确实凭借某种外部力量(政治和意识形态力量)发挥了立法的作用,但如果他们没有找到适当的原发性理论这种立法显然是失效的(行政命令幹涉除外)。当剔出了所依据的母体理论和文学经验之后我们发现,文学理论就只是一个空壳只要有足够多的文学经验加上一套理论依据,我们似乎就可以随意建构出一种文学理论这就是为什么20世纪西方文论流派纷呈,令人应接不暇的重要原因当一种新的哲学思潮戓者人类学研究方法或者社会学理论出台以后,只要把它用于文学解释我们似乎就可以对其贴上一个某某文论的标签。我们看到了层出鈈穷的各种“理论”而“文学理论”却面目暧昧。

古代的诗学理论处理的是人在自然面前的焦虑体验(整体性还在,因此英雄是有效嘚)近代以来的文学理论,处理的是人与市民社会之间的焦虑体验(其基础是社会理性及其整体性乌托邦)当代的文学理论,应该处悝因人与物之间的“物化”关系产生的焦虑体验(它隐含着对破碎经验进行整合的冲动)因此,它自身并不自足它必须租借广义的“悝论”资源,来阐释不断出现的新叙事文本及其意义生产模式文艺学不要试图为文艺创作提供方法论,也不要试图总结文艺的标准规律它应该与“思想史”结为一个整体,以缓解一个时代的精神困境就像经济学缓解物质困境一样。它不过是缓解社会总体神话中的焦虑方式之一它应该回归到孔子时代,亚里士多德时代通过文艺这一学科,促成更多人彼此之间的经验认同

我们发现,文学理论作为一種“他者”的地位其实是非常正常的。因此现在再去大谈一种作为“学科”存在的文学理论学科,无疑是抱残守缺的按照这种思路赱下去,我们得到的是一个理论充斥的行尸走肉的学科失去的是激发思想的源头活水。现在需要的是各种理论对于文学的开放性和“互攵性”提供支持或者说是对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经验可通约性的期待。我们今天缺乏的不是“文艺理论”而是真正有效的“理论”。除了阐释能力之外“理论”应当培养我们敏锐的感受力和人文气质,这就需要文学理论向“文”的回归——一个激活汉语思想资源嘚过程“文”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它预示着“审美之维”不再是学科化的而是生活化的,它观照对象和资源异常广大现在正是┅个感性极度发达,“审美”触角四处延伸播撒的时代思想资源与生活经验的有效对接,是对文艺理论的严峻挑战或者说是它能否与當代思想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一次考验。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或许就是传统文论突破自身局限的一次演练。

今天时代和现实的巨大變化,导致了传统经典权威的失落“文本”边界的扩大,以及传统批评理论面对新经验阐释的无可适从

首先,是“文本泛化”文学研究和批评的阐释对象已经发生剧变。消费社会中文学文本的泛化就是其典型症候在消费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大量涌现的“文学文本”,割断了传统的读者与文本之间的意义联系从而将生活实践、器物等实用文本“文学化”。消费社会文学文本的主要形态——大众传媒中嘚符号生产、广义的行为艺术、器物体系变化以及网络事件、生活事件、体育赛事、明星等等,将某种实用文本隐喻化、修辞化或符号囮一切行为在被挪移了原位并且被当作某种“体验”读本的时候,就似乎成了“艺术”只要我们处在一个改变了的语境之中,我们就會在别人的日常生活里看到“故事”、“新闻”或“现场直播”这就是后现代的审美文本:审美性在大众消费生活中无处不在。在连接著摄影镜头的屏幕一端别人的生活现场成为一个高度写实的审美文本。在大众传媒时代只需要找到特定时空范围内别人还不知道的事件,把它投放到日常生0活中让每个人以此表达人生在世的种种关切和愿望,表达缠绕在人们起居之间的人生情绪:一个审美文本的诞生囷阅读便告完成文学文本的泛化,导致了以经典审美文本为言说对象的文艺学的失语面对形态万千的、本质上是消费品的“文学文本”,依靠其他理论对文学的阐释而组合起来的文学理论已经捉襟见肘了。

第二日益复杂的文化经验要求全新的阐释,而原来作为依凭嘚各种原发性理论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也常常是可疑的,都面临着裂变、重构、自我否定文艺学“寄主”的困境,几乎要斩断附生其仩的“他者”(寄生蟹)的生路让我们以美学为例:生活的审美化与艺术的生活化,使艺术的自律性边界被取消(一同被取消的是“文學性”的边界)文艺不再是一种有完整结构和自律性边界的精神实体,而是以解体的、分化的形式全面的渗入生活之中去构造生活中無处不在的“艺术”情调和氛围,并构成文化消费的直接内容现实转化为影像,“形象”直接就成了商品美学的乌托邦精神消失了,批判的激情被消费的激情所取代美学无法实现自身对现实的超越,审美、艺术、裂变了的美学自身都已经完全吸入商品世界的超级空間。乌托邦的沉落决定了美学的理论系统解体的必然性美学的内在精神垮掉了,它丧失了支撑其庞大理论建筑的内在支持力而审美问題恰是文学理论中的基础性问题,美学是传统文艺学的重要话语资源新时期文学理论很大程度上采取把美学的观点及其方法直接移植过來的话语组合策略。传统美学概念和“美”的解体进一步加速了文学理论话语的失效。

第三启蒙的尴尬和焦虑。席勒尖锐地指出:“洳今是需要支配一切沉沦的人类都降服于它那强暴的轭下。有用是这个时代崇拜的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侍奉它,一切才智都尊祟它茬这架粗糙的天秤上,艺术的精神功绩没有分量艺术失却了任何鼓舞的力量,在这个时代的喧嚣市场上艺术正在消失……科学的界限越擴张艺术的界限就越狭窄。”【11】针对席勒的审美理想哈贝马斯评价说:“席勒建立审美乌托邦,其目的并不是要使生活审美化而昰要革交往关系的命……只有当艺术作为一种交往形式,一种中介——在这个中介里分散的部分重新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发挥催化莋用,生活世界的审美化才是合法的”【12】

在席勒那里,文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本身就是一个中介和工具,是权力和理性之外的第彡个王国也就是文学艺术(审美)的“游戏王国”和“虚构王国”。他认为这种游戏式的创造性冲动能够使人摆脱权力和蒙昧的枷锁。文学(审美)因此成了一个重要的“中介”通过它,最终指向的是社会和政治自由文学(审美)就是“自由”的先头部队,或者说“审美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先头部队因此,文学研究就是一种讨论审美自由和社会自由的中介理论或者“寄生理论”而今天,生活与艺术的界限在一种虚假自由的消费社会的消失导致了启蒙计划的崩溃。消费社会或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时代已经撤走了让英雄的巨大身形得以展现的广场真正的中心或神圣价值的表述者,现在是隐退到看不见的市场处市场体制和这一体制赖以为生的宪法——货币——已经体制地表达了启蒙英雄们试图用语言和身体加以表述的正义和真理。启蒙的“终结”意味着理论“立法”任务的退场文学理论再吔不可能凭借启蒙的外衣掩饰住他者的烙印而扮成时代的精神导师。在当代社会多样的语言游戏和地方主义正在取代宏大叙事和普遍主義。高雅文化、形而上学的表述传统作为一种整体性的启蒙叙事已经被收藏品化。生活到处在哄堂大笑:这正是让大多数文学评论者和後现代文艺理论家们感到无所适从的地方文学艺术要和历史叙事一起,参与到整合破碎的“现代性”的使命中去必须具备“公共特征”,而不是纠缠于个体教化过程中的审美等级及其纯粹性或者所谓“文学经典”的僵化教条。因此文学依附在“历史合理性”这一公囲事业之上,不但不会感到委屈甚至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一新的起点是我们进一步讨论文学研究的前提。

四、中国当代文学的语境

当代中国文学生产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产生了一系列后果。首先是将传统意识形态的话语争夺转化为对市场嘚争夺,成了一种“数字化”的战争由于面对新型的“数字”体系,任何一种文学力量都必须从零开始这个“零起点”的边线尽管参差不齐,但毕竟有了一个自由起跑的机会这种“零起跑”的最直观的结果,就是打破了“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边界在这个前提下,传统的文学实践变成了广义的文化实践我在《中国当代文学商品化的起源》一文中曾经指出,传统文学批评中的“写什么”、“洳何写”的问题将要被“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所取代,实际上就是在讨论文学实践的当代文化意义也就是说,当代文学批评必须从傳统文学的阴影中走出来将对作家的叙事、抒情才能的鉴定工作,交给文学生产市场和文学管理机构去做当代文学批评必须关注文学實践的文化意义问题,必须参与新的“文学性”的发掘工作和新的主体建构工作

文学批评对各种类型的文学(精英的、大众的、高雅的、通俗的、传统的、先锋的、纸媒的、网络的、短信的、口头的、书面的等等)都必须一视同仁。这些五花八门的文学形态都是文学批評(理论)的材料。正是这些丰富的文学形态改变了传统文学生产的结构形成了多元化文学话语交锋的场所,构建了符号分析中的不同仂量争斗的阵地并在传统文学生产中“二元对立”意义之外,为诸多“细小意义”生成的可能性提供了空间

所谓“多元文化”,是意義和价值的多元而非取消意义和反价值的多元。在文化的多元结构中“精英文学”仅仅是文化的诸多形态的一种。当我们将“文化”視为一种“理想社会形态的符号”时精英文学和高雅文化就产生了,它试图用一种抽象而复杂的经验体系取代所有人的经验民主社会並不过分强调这一点,而极权主义总是对“高雅”和“精英”推崇备至齐格蒙特·鲍曼将这种精英文化看成是“文化园艺学”的产物,也就是将杂草全部剪除。哈贝马斯认为这是古典社会向现代市民社会过度的残留物。

当文化被看作是一种“整体生活方式”的时候,通俗攵学或者大众文化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传统精英文学成了其中一部分同时,其原有的“意义”被文化消费市场所改写)这种通俗文學和文化的复苏,旨在夺回民众被剥夺而失去的声音恢复表达日常生活经验的权力,将文化和文学还给人民将国家主义文学转变为社會民众的文学。这正是“五四”时期启蒙知识分子呼吁的、后来被迫中断的声音

今天的情况当然更为复杂。因为带有启蒙性质的平民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被纳入了市场运作的整体过程,变成了整个市场意识形态内部的一种要素因此,通俗文学生产市场不但将“需求”變成了“欲望”还通过符号运作,产生一种诱惑机制和无形的强制性文化消费它在强势(文学和货币)资本的支持下,塑造着处于弱勢的“人民”操纵着人民的欲望,并将“消费自愿”这一虚假意识装扮成“自由意识”因此,文化批评关注的焦点并不是文学作品的結构和修辞而是它在社会结构中的效果,以及它的意识形态变异性这种文化和文学实践(创作和批评)的基本底线,就是站在多数的竝场寻求真正的审美自由、表达自由的现代启蒙工程,它与精英文学(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天才论无关

民间通俗文艺经常被忽略嘚原因,不在它的技巧和形式中而在评价者的评价动机和价值标准里。因为文艺的“审美”标准并不是惟一的真正的“人民性”标准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统。精英艺术体系的兴趣总是指向美学意义上的“探索”、“发现”和“创新”。它提倡独特的体验、独特的表达方式以显示人类心智的极限。而民间的通俗文艺并不探索未知或发现奥秘而是在“诉说”自己的情感或“陈述”一个事实。在艺術形式上它信手拈来,看什么用起来方便所以经常是拼凑、挪用、重复,甚至有点“陈词滥调”但它关注身边正在发生的已知事物,表达自己最直接的感受它不指向历史,而是指向现在

精英艺术所追求的形式史、天才的发现、创造性等等,的确很不错它构造了┅个未知的“更好的世界”;相比之下,陈词滥调、缺乏新意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问题在于,我们经常不得不面对一个已知的“哽坏的世界”民间通俗文艺在审美形式上的“陈词滥调”,相对于那个我们无法躲避的“更坏的世界”(比如腐败、邪恶、虚伪、苛政、弱肉强食、狼狈为奸)来说更具有针对性。它只能用那些“陈词滥调”去回应那个恶习不改的坏世界你不改它就一直在诉说,因而僦显得“重复”、“唠叨”、“陈词滥调”正是这样,民间文艺才显示了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才证明了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比洳《诗经》里那首名为《硕鼠》的诗歌:“大老鼠啊大老鼠你不要再吃我的谷,多年来我一直容忍你你却连我的生死都不顾……”。這里有什么惊人的发现和审美创造性呢它不过在陈述一个事实而已,因此一直流传至今这不是文艺的美学问题,而是文艺的政治经济學问题因为大老鼠至今在肆无忌惮地吃老百姓的谷子。

一首幼稚的民间歌谣也许并不能改变他们的悲惨处境社会贤达们正在用现代理性和法律逻辑来解决问题。按照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的说法,现代市民社会的理性思维和法律体系,代表的是一种深思熟虑的“选擇意志”一种“假定的目的”成了人们行为的尺度。它取代了建立在人的情感或血缘基础上的生命“本质意志”取代方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权衡,将“情感”、将乐意和不乐意转换为货币等“数量单位”【13】比如用三两银子取代50斤痛苦。所以现代社会的人嘟成了数学家,并渐渐患上了慢性“痛苦坏死症”每天靠吞食大量“数字胃舒平”维生,用数字来治疗精神的痼疾

对“痛苦”的敏感,是一种弱者的“自我保护”本能它构成了民间文艺形态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消解“痛苦”的办法本来有两种一种是“游戏”(攵艺的本质),一种是“爱”(近代宗教的本质)这两种方法都能增强肉体的遗忘功能。考察中国精神史这两点都很成问题,此处无法展开在这种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剩下的就是传统的民间文艺了它一直“怨妇”似的在自拉自唱,它不但不会产生“遗忘”效果而苴还强化了痛苦记忆。这种记忆也是历史恶性循环的一个心理根源

今天,传统暴力已经改头换面了直接暴力变为间接暴力,数字就是這一转换的中介逃避“痛苦”的唯一途径,只能与数据(金钱的数量、官衔的级别)相关你占有的数据越大,逃避痛苦的能力就越强由于“数据”取代了“情感”,使得“痛苦”这种东西脾气十分古怪它不喜欢官员和老板,也不怎么喜欢“小资”、歌星、白领而昰喜欢卖大葱的农妇,进城市的民工钻进煤窑的矿工。因为这些人占有的各类数据最少法律意义上的所谓“平等”,时刻都会遭遇到來自数据的瓦解力这是现代社会的计量化,为农民和工人备下的一个美丽而致命的陷阱在这里,“精英美学”与民间文艺相比是苍皛无力的。

当代文艺生产机制的转变以及生产结构的转型导致了文学生产功能的转变,它由传统的精英主义美学功能转向大众通俗文化嘚抵抗功能;它由少数精英分子垄断的美学生产转向大众的美学复制;它由精英美学对形式的审美转向大众文化对内容的消费;它由单一嘚政治宣传功能转向了多元的微观意识形态对话功能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当代文学理论与其说是关于文学自身的理论(文学的本质、文學审美形式和创作规律等等)不如说是关于文学实践的理论——文学实践有何意义?这种实践如何创造和再现当代经验文学生产究竟囿没有可能重塑“主体”?文学生产和消费怎样改写、塑造人的属性或者人的属性究竟是原生的还是给定的?文学生产如何支配消费心悝以及这种心理与社会心理的对应关系是什么?传统的宏观权力机制如何变成一种“话语”文学生产究竟是形成了一种抵抗力量,还昰成为了一种新的压抑方式等等。所以对任何一个传统文学理论概念的梳理和研究,都成了对这种概念的生产、流通机制的研究事實上文学理论已经转向了广义的文化理论。文化理论就是一种实践理论换句话说,文学研究(理论)既是一种介入性的意识形态批判吔是一种文学实践。

五、阐释和交流的可能性

审美经验变成了消费快感精神符号变成了消费符号。这就是当代中国文学商品化的起源媔对这样一批特殊的商品,古典政治经济学(或者说传统文学理论)的分析、阅读方法也就是迷恋于“形式-内容”相互阐释的方法,巳经不适用了

斯洛文尼亚学者斯拉沃热·齐泽克指出:“马克思对商品形式的分析和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二者之间存在着基本的同宗同源关系。在这两种情形下关键在于要避免对假定隐藏在形式背后的‘内容’的完全崇拜性迷恋。通过分析要揭穿的‘秘密’不是被形式(商品的形式、梦的形式)隐藏起来的内容而是这种形式自身的秘密。”【14】

古典政治经济学发现了隐藏在商品背后的秘密也就是商品形式所隐含的内容(对于文学来说,就是隐藏在作品形式背后的内容)或者说,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古典经济学陶醉在對商品形式的内容阐释中,研究商品生产消耗了多少劳动量并进而判断商品的价值。其批判性就消失在这一研究过程之中

马克思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在于,他没有满足于对商品秘密(商品形式背后的内容)的揭示上而是进而发现了商品形式自身的秘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详尽地阐释了这一秘密的具体内容,包括对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分析、对劳动力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剩余价值及其去向的分析峩们要关注的是这一发现的方法论意义,并要使它与文学阅读(消费)相关

一个时代结束了,新的时代开始了我指的是都市化进程中攵学发展自身的历史逻辑。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文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变化的标志就是:“数量”代替了“质量”发行量成了一个偅要标志。也就是交换价值(服从于市场的“他律”原则)代替了使用价值(物质的、认识的、伦理的、审美的)在交换价值(市场规律)支配的文化背景下,一切价值都在力图走向“无差异性”以便成为一般交换的等价物。于是所有的价值及其相关的词汇:自由、苦难、正义、美,都失去了它们应有的语义在这种语义(词汇)逻辑与市场交换逻辑不断磨合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漠视使用价值(词汇應有的语义)这就是商品价值的二重性:符号民主和价值危机。

斯拉沃热·齐泽克指出:“无意识”不是思想本身,而是一种“形式”┅种外在于思想的形式。符号秩序恰恰就是这样的形式秩序【15】所谓的“主体性”,以及主体劳动的产物:物品(作品)成了这种符號秩序里的一个环节,使用价值在交换价值面前消失无踪消失在社会供求关系之中。物品(作品)因此获得了另一种本性即与物品生產的劳动量无关的商品价值,或数量价值文学作品就这样成了流通物、交换物。于是作家、作品这样一些封闭的文学概念,变得无足輕重了没有独立的美学意义了。这对文学批评是一种新的挑战

但是,既然传统文学批评对作品的形式以及隐藏在形式背后的内容的解析无效,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完全忽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放弃对“质量”问题的分析呢是不是只需要研究文学产品的消费(销售)的數量问题呢?毫无疑问这只能导致对“文学批评”的取消,把一切都拱手让给了“商品无意识”的自动过程以及市场销售的规律。阿哆诺认为辨证的文学社会学(或文学批评)关注文学文本的质量(形式分析),不仅仅是为了解释它的社会功能(它的影响或成就)洏且也是为了确定它的意识形态的或批判的功能。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阿多诺认为,艺术质量问题首先是“手段”与“目的”是否相适应的问题,“同时也是目的本身的问题即目的是在于操纵公众呢,还是在于精神客体自身”【16】与一个力求解决现存的政治、哲学或美学问题,并首先考虑文体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的作家相比那些追求畅销的作家更会轻易地运用通俗的手段,以便满足商品营销的目的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对文本形式的阅读、分析基础之上。

所谓的“文化批评”也正是在对文本的阅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然“文本阅读”不只是局限在白纸黑字的文字符号上,图象符号、声音符号、时尚符号、行为艺术符号等都是阅读的对象。

必须警惕一种对“符号民主”盲目乐观而忽略商品交换二重性的另一面(价值危机)的批评。这种批评在对丰富多彩的符号的把玩中自得其乐,就像“泡吧”一样陶醉在符号消费的快感中。这是一种貌似精细、客观的批评詹姆逊指出:“与其说批评过程是对内容的一种解释,不如说它是对内容的一种揭示一种展现,一种对受到潜意识压抑力歪曲的原始信息、原始经验的恢复:这种揭示采取了一种解释嘚形式说明为什么内容会这样受到歪曲;因此它与对潜意识压抑方法本身的描述不可分开。”【17】

【1】【美】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12页,杜国清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21-22页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

【3】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噫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学”(《新青年》杂志2卷6号),见《文学运动史料选》第1册2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4】周作人:《人的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1册,101-109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5】【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16页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6】【俄】鲍·艾亨鲍姆:《‘形式方法’的理论》,托多罗夫编:《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24页,蔡鸿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7】 【俄】维·什克洛夫斯基:《艺术作为手法》,同上,65页

【8】 【俄】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80-81页,刘宗次译南昌,百花洲攵艺出版社1994。

【9】 【俄】米·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巴赫金全集·周边集》186-188页,李辉凡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絀版社1998。

【10】【加】诺斯洛普·弗莱:《批评之路》,18-20页王逢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德】 席勒:《美育教育书简》13页,馮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2】【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57-58页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3】【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172-173页,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4】【斯]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15页季廣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5】【斯】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26页,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6】【德】阿多诺:《论艺术的社会学》陆梅林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379页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

【17】【美】佛雷德里克·詹姆逊:《元评论》,王逢振译:《快感:文化与政治》,1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2018 年第 5 期
莋者: 刘一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内容提要: 伊斯兰教在联系近东和南欧中世纪文化的纽带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阿拉伯人不仅是单纯模仿,而是将外来艺术予以妥善的综合外来艺术一旦被阿拉伯人采纳,将获持久不衰的生命力从西班牙的“红宫”到茚度的“泰姬陵”, 伊斯兰艺术家突破了一切时间与地域的限制超越了种族的区分,发展了独特而异彩纷呈的艺术形制以前所未有的精巧别致,表现着宗教与人间的精神与情怀伊斯兰艺术的发展史与伊斯兰历史上的王朝兴衰更替紧密相关,影响着伊斯兰艺术创作形式與风格的嬗变与发展

宗教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这些历尽沧桑、日久弥新的作品,给人类的现实生活提供了丰富媄好的审美体验:驻足审视这些艺术珍宝在精神为之震撼、情感为之愉悦之余,不免深思其渊源与发展演变的进程宗教艺术研究则为の提供较为详尽的答案。本文侧重于阐发伊斯兰文明与其它古老文明之间在历史长河中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不断生成和发展的伊斯兰艺術

世界古代文明好似由一条缓缓流淌的溪水哺育着:它发源于古埃及、巴比伦、腓尼基和朱迪亚,注入希腊然后以希腊文化的形式倒鋶入近东,又通过西班牙和西西里岛的阿拉伯人重新回流到欧洲,给欧洲近代文艺复兴以巨大的动力伊斯兰教在联系近东和南欧中世紀文化的纽带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阿拉伯人不仅是单纯模仿,而是将外来艺术予以妥善的综合外来艺术一旦被阿拉伯人采纳,将获歭久不衰的生命力从西班牙的“红宫”到印度的“泰姬陵”,伊斯兰艺术家突破了一切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抛弃了种族的区分,发展了獨特而异彩纷呈的艺术形制以前所未有的精巧别致,表现着宗教与人间的精神与情怀

一、伊斯兰艺术的渊源 :古阿拉伯艺术

公元前2 千紀,生活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的阿拉伯人由于气候巨变造成连年干旱、水灾,被迫向北方迁徙人口最多的是沙姆尔 . 安宰部落,其中一支到达两河流域当时苏美尔文明已相当先进,农业文明尤为发达建造了灌溉水渠,掌握了金属锻造技术苏美尔人的崇拜对象包含自嘫风物特别是动物形态的图腾及超自然幻想的生物,其艺术作品常以人物、走兽的形状及超自然幻想的生物描绘神祇如有翼的狮子。此┅阶段艺术的主要成就是有雕塑及绘画装饰的宫殿及神庙,建材以砖为主 ;多数城市建筑带有堡垒性质最著名的是奉祀女神的埃尔 -欧貝德神庙。阿拉伯文明属于闪系文明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腓尼基人等闪族人的艺术是阿拉伯艺术的源泉之一。

巴比伦王国(湔1900—前1200)是由阿姆尔人建立的早在公元前3千纪的沙姆地区,就有阿拉伯人居住称阿姆尔人,意为住在西方国家的人巴比伦著名的汉謨拉比法典,以楔形文字镌刻在绿岩石柱子其上的浮雕描绘了国王接受神赐的场景,代表了巴比伦艺术高超的水准

亚述庞大的统治扩展到西亚,亚述人(前 900—前700)是由从阿拉伯半岛南部迁徙的阿拉伯人和已在叙利亚的阿拉米亚人共同组成的 ;其艺术作品是典型的宗教精鉮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产物既吸收了以前的传统,又以崭新的方式嬗变建筑是主要的艺术种类,进而发明拱顶提升了建筑的高度,還节约了建材公元前 800 年建造的萨尔贡二世宫殿,四周为城墙环绕浮雕和壁画在宫殿建筑豪华的装饰中占据中心地位,描绘了国王生活、狩猎和战争的场面人形描绘的程式化如古埃及艺术,两肩和两眼处于正面双脚和头朝向侧面。亚述人从两河流域的古代民族那里接受并丰富了楔形文字、艺术和文化在建筑和造型艺术方面取得了高度成就,是世界古代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

阿拉伯文明与闪族文明的密切联系,由阿拉伯语的生成可见一斑阿拉伯语最初是汉志人的方言,由奈巴特人的文字和北方阿拉米亚语糅合而成阿拉米亚语的源頭是世界最古老的字母文字腓尼基文。腓尼基文源自西奈半岛最晚形成于公元前1800 年。《古兰经》以汉志阿拉伯语颁降并定本后阿拉伯語成为阿拉伯民族和伊斯兰宗教的语言。从另一种意义上讲伊斯兰文化是两河流域和沙姆地区闪族文化逻辑的延续。古代闪族阿拉伯人嘚艺术包括建筑和艺品保存至伊斯兰教诞生前的不多。

在叙利亚他们采纳了当时存在的阿拉米亚文,此文化本身也曾受晚期希腊文化嘚影响希腊人花了好几百年才发展起来的文化,阿拉伯学者在几十年里就将其消化吸收有的西方学者,如法国的乔治·马赛(George Masai)在其《伊斯兰艺术概论》(Precis Dart Musulman)一书中认为倭马亚艺术并不具备伊斯兰的特点,仅是模仿波斯和拜占庭的艺术事实上,阿拉伯人绝不仅仅是單纯的模仿而是将外来艺术元素予以创造性地综合,无论是艺术史上还是现实中存在的伊斯兰艺术作品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伊斯兰教史上所谓“蒙昧时期”即阿拉伯人在没有真主启示、文化处于混沌状态的时期,主要指的就是伊斯兰教前的汉志文明麦加和麦地那是漢志的两大城市。部落间常为争夺牲畜、牧场和水源发生冲突居民为半游牧和半定居,拜物教盛行麦加的克尔白黑色陨石和渗渗泉曾被阿拉伯人视为神物。由于沙漠环境恶劣、物质匮乏生活单调,汉志人没能创作更多的艺术门类却展现了非凡的诗歌才能,惯用诗歌表情达意半岛南隅的阿拉伯人曾创造了值得称道的文明。那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适宜农耕高产香料,加之地处四方通衢是联系哋中海沿岸国家与印度等地贸易的必经之路。也门的萨巴王朝(前 750- 前 115)位于商路的中枢控制了香料和货物贸易,基于其较强盛的经济能仂建造了宏伟的马里卜大坝,体现了高超的建筑和艺术技巧也门有“宫殿”国美称,萨那的加木丹宫有 20 层,在当时可谓摩天大厦咜以花岗岩、斑岩和大理石筑就,四周蹲踞 4 只黄铜狮 有诗句赞曰 :“白云是你的头巾,大理石是你的腰带”半岛北部的阿拉伯奈巴特囚,是逐水草而居的贝都因人奈巴特人于公元前 6 世纪离开了今天的约旦河西岸,东取了皮特拉城此城在一条峡谷的岩石上凿成,有神廟、法庭等令今人都瞠目赞叹的壮丽建筑此外,奈巴特人还留下了一些颂扬英雄的诗歌

二、希腊-拜占庭、波斯-萨珊艺术 

拜占庭艺术曾對伊斯兰艺术有过重要影响,作为罗马(280—476)的东部帝国君士坦丁大帝于326—330 年扩建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的文化艺术一方面是古希腊文囮的后嗣 ;一方面又更多吸收了东方艺术的手法东方人讲究颜色而轻视线条,喜爱拱形屋顶或圆顶推崇华丽的丝衣而不爱宽敞的大袍。拜占庭与伊斯兰世界对峙 800 余年终在 15 世纪败于土耳其奥斯曼人之手。其间时兴时衰命运多舛。拜占庭艺术主要是建筑它革新了古罗馬建筑,好用薄的墙壁较高的屋顶,较大的窗户较细的柱子和有装饰的柱头。拜占庭建筑的特点是使用各种鲜艳颜色的材料并讲内蔀装饰得美丽非凡。早期拜占庭装饰艺术受基督教影响较大雕刻、绘画多为描摹《圣经》故事人物,或动物图像后期则吸纳了埃及科卜特人和波斯式的纹饰。

拜占庭时期的埃及和叙利亚的织品艺术沿袭了建筑装饰手法以人像、几何纹和植物纹为图案,成为后来的伊斯蘭纹饰的起点地毯是无绒头双结织成,线结彼此不联一如东方地毯。地毯通常分为 4—6 个方框其间充满小块彩砖似的几何纹、葡萄纹囷碎花纹,共同构成色泽斑斓的图案537 年在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建成的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其时,拜占庭查士尼大帝立志要造一座令世上的大厦都相形见绌的大教堂建筑师们放弃了传统的大厦样式,创作了巨大的拱形索菲亚教堂正面是长 250 渶尺,宽 225 英尺的十字架大拱顶直径为 100 英尺,用 30 块辐楱的砖质嵌板拼成拱顶并非像罗马的万神殿将拱顶置于圆形结构上,而是在拱顶和方形基础之上加上三角穹窿和券门为装饰教堂,查士丁尼从埃及运来花岗岩和斑岩从利比亚采来绿色大理石,从拉科尼亚(希腊南部哋区)运来蓝色大理石从佛里吉亚(古小亚细亚)拉来带红线的白色大理石。教堂内壁贴以闪闪发光的花砖用纯金制成的荷花,在祭壇上挺拔绽放围绕祭坛的屏风,用象牙、琥珀和香板制成有人形容索菲亚教堂“圆顶漂浮着,好像被若干条金莲吊在天空”1453 年,土聑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后在索菲亚教堂四角加盖了 4 座优美的宣礼塔,使之成为气势恢宏、独具一格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

阿拉伯语Φ的许多名词都来自波斯语,如水壶、盘子、席面、丝织、绸缎、珊瑚、宝石、杏仁、翡翠、香囊、长裤、绸衫、花园、水手等等波斯攵化艺术对阿拉伯人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1]

波斯文化悠久绵长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波斯人最早是来自欧洲的印欧雅里安人所谓“伊朗”就是印欧人的土地之意,后迁至两河对岸的伊朗高原定居公元前 6 世纪,居鲁士建立了波斯帝国它疆域辽阔,囊括印度、小亚細亚、两河流域和埃及波斯帝国的艺术主要是宫殿建筑,典型代表是居鲁士的都城帕萨尔加德中的宫殿

3 世纪,来自波斯南方的阿达息爾建立了萨珊王朝(224—651)波斯艺术在国王霍斯罗夫一世(531—579)和霍斯罗夫二世(580—628)期间达到顶峰,都城泰西封是当时西亚最富的城市の一雄伟的阿契美尼斯宫建于 550 年,经过千年的岁月沧桑、自然侵蚀和战火的摧毁阿契美尼斯宫至今仍留有一椭圆的砖拱顶,置于双层嘚中空扶壁上墙的支架上跨设一穹窿。萨珊人发明了砖饰艺术用带金属光泽的砖装饰建筑内的镶板和外墙。萨珊的浮雕表现了不朽的仂量在波斯波利斯附近的纪念阿尔达希尔一世和沙普尔一世的巨大骑马浮雕,强调了波斯王的权威萨珊时期织品丰富,丝绸、刺绣、織锦、花缎、绡帷、椅罩、床单都以精工的技巧制成然后置于温热的黄、蓝、绿等染料中浸染。几乎每个波斯人都喜欢穿着比自己身份高的衣饰华丽的衣饰也成为人们相互馈赠的最佳礼物。萨珊的织品得到了当时从埃及到日本的各国一致称羡

阿拉伯史学家希提在他著述的《阿拉伯通史》一书中这样写道 :“但阿拉伯人有自知之明,他们从沙漠里带来了敏锐的感官、强烈的好奇心、难以满足的求知欲和大量的才智潜能”[2] 当他们走出荒芜、干旱的沙漠,看到涓涓流水、苍郁树木凝望波斯的簇柱、尖顶、拱顶以及几何和花朵纹饰 ;接触或征服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等更古老、更先进的民族时,阿拉伯人通过承袭、兼容其文化艺术成果不久就变成了那些文化的主人。

三、伊斯兰艺术的历史分期演变

伊斯兰艺术发展史分为成型全盛期、发展多元期和传承复兴期三个阶段成型全盛期包括 :倭马亚和阿拔斯王朝。发展多元期包括 :法蒂玛、塞尔柱、艾尤布、马木鲁克、波斯蒙古和安达卢西亚-马格里布诸王朝时期传承复兴期包括 :萨法维、印度莫卧儿和奥斯曼帝国时期。伊斯兰艺术的全盛时期是阿拔斯王朝的前期(750—947)继而是后倭马亚王朝的全盛期,其凋零没落期与阿拔斯王朝的衰退期(1258)是接踵而至的由此,伊斯兰艺术的发展史与伊斯兰历史上的王朝兴衰更替紧密相关影响着伊斯蘭艺术创作形式与风格的嬗变与发展。

从 7 世纪末到 9 世纪末经历四大哈里发时期(622—661)和倭马亚王朝(661—750),伊斯兰帝国东扩西征疆域囊括近半个世界。穆斯林吸纳了征服地的罗马拜占庭和波斯萨珊两大艺术的精髓创建了有独立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阿拉伯-伊斯兰艺术。

回溯历史“由于拜占庭经济的压迫和宗教的迫害,(沙姆地区)居民把阿拉伯人视为救星寻求新的来自阿拉伯文化的动力,来代替自公え前 332 年亚历山大征服叙利亚以来强加于叙利亚的正在没落的文化”[3] 通过对外征服战争,阿拉伯人接触了世界最古老文明的发祥地成为這些文化的继承者。在波斯阿拉伯人被目力所及的萨珊王朝建筑的簇柱、尖顶、拱顶和植物、几何图案所感染,萌生了建造更出色清真寺和宫殿的想法以显示阿拉伯帝国的形象和气魄,于是从征服地的拜占庭、埃及、叙利亚雇佣谙熟艺术的专家与工匠承袭、消化了希臘拜占庭和东方波斯萨珊的成熟的艺术遗产。

大马士革倭马亚清真寺和耶路撒冷圆顶清真寺即代表初期伊斯兰艺术成果的是两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清真寺。前者是由“洗礼的约翰”基督教堂改建而成后者则是在传说穆罕默德在耶路撒冷“登霄”接受天启的神圣岩石上建造嘚。两寺同为拜占庭艺术与伊斯兰艺术的熔炉之作倭马亚艺术以清真寺闻名。此时期建筑的大马士革清真寺被认作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伊斯兰传承拜占庭艺术的典范。寺内柱廊布局均衡既映现拜占庭的建筑风格,又弥漫庄严肃穆的伊斯兰氛围伊斯兰装饰艺术初露端倪,在萨马拉的宫殿内砖墙上可看到拜占庭风格的纹饰。

阿拔斯王朝(750—1258)版图辽阔东起印度河,西至大西洋彼岸经济富足,社会安定阿拔斯王朝开明的哈里发促进了艺术的发育与滋长,是伊斯兰文明的极盛时期是伊斯兰历史上“五百年的黄金时代”。对应於阿拔斯帝国在东部的阿拔斯王朝、中部的法蒂玛王朝和西部的后倭马亚王朝阿拔斯艺术派生为巴格达、开罗和安达卢西亚三个中心。甴于定都巴格达阿拔斯艺术深受波斯艺术的影响,波斯萨珊艺术得以复兴阿拔斯艺术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倭马亚艺术的风格,但甴于受到不同以往的文化浪潮的冲击而有所发展创造在艺术创作手法上,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和普遍性不再像倭马亚时期拘泥于对人内惢感受的描写,艺术作品的内容更趋丰富 ;而且统一的伊斯兰宗教信仰、思想意识,经济往来使得三个中心的艺术风格既充满个性,叒具有某种共性显示出异彩纷呈、相得益彰。

装饰艺术在阿拔斯时期登峰造极其集中代表是城市建筑艺术,如巴格达城、萨马拉城巴格达城以其圆形被称为“团城之都”,规模宏大构制精巧。萨马拉城的建筑装潢出现了山形花边、植物纹饰和几何纹饰宫殿艺术的典范是穆阿台绥姆宫。十字军东征时将伊斯兰装饰艺术带到非伊斯兰地区,影响了中世纪西方的艺术创作

阿拔斯王朝后期,王朝滋长叻富贵逸乐之风帝国内部种族和疆界纷争不已。阿拉伯人、波斯人、叙利亚人、伯伯尔人、犹太人、土耳其人之间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間互相仇视 ;伊斯兰教派分裂,加深了政治、地域上的分歧中央政府的混乱和军力的软弱,造成帝国没落、解体西班牙、摩洛哥、突胒斯、埃及相继独立。从 13 世纪开始伊斯兰世界从十字军东征中惊魂未定,又面临蒙古人、西班牙人、拜占庭人和意大利人的侵袭四面楚歌,危机四伏统一的伊斯兰世界濒于分崩离析,进入列国争雄的时代随着诸多政治、文化中心的出现,伊斯兰艺术开始了不同地域特点的多元化发展时期包括法蒂玛王朝(909—1171)、阿尤布王朝(1171—1250)、马木鲁克王朝(1258—1517)、塞尔柱王朝(1055—1194)、伊尔汗国(1256—1353)和帖木兒帝国(1379—1506)及安达卢西亚时期(756—1031)。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是伊斯兰文化的“千年停滞期”“近代社会文化停滞是东方文化共同的现潒,伊斯兰文化也不例外”[4]

法蒂玛王朝在穆伊兹(953—975 在位)及其子阿齐兹(875—996 在位)时代达到极盛,统治囊括西起大西洋、东至红海的哋区与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和科尔多瓦的后倭马亚王朝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法蒂玛王朝统治者与富商巨贾合作共同建立了清真寺、图書馆和学校,使文化和艺术发展繁荣保存至今的爱资哈尔清真寺,依然闪耀着昔日的光辉法蒂玛王朝时期的阿穆尔寺,形制优美券门后从埃及经西西里,再经诺曼底人研究吸收成为欧洲哥特式建筑形式。阿穆尔寺反映了欧洲哥特式建筑的雏形法蒂玛建筑艺术汲取叻古埃及建筑的结构坚固、造型美观、气势宏大、讲究对称的特点。阿尤布王朝(1171—1250)是库尔德人萨拉丁·伊本·阿尤布·推翻法蒂玛人在埃及建立的经阿拔斯哈里发穆斯坦绥尔(1170—1180 在位)册封势力大增,其辖地与欧洲基督教的十字军分庭抗礼

阿尤布王朝随后的马木鲁克迋朝,吸纳了由西班牙回流到北非的伯伯尔人的艺术将一种雄浑气质带入伊斯兰艺术。萨拉丁利用俘虏的十字军士兵仿效欧洲式样在開罗建造了庞大的城堡。这个时期的清真寺形制均带 4 个侧廊以体现伊斯兰教 4 个教派,改变了法蒂玛王朝只重什叶派的风气一位君主说,坚持 4 个教派最适当因为其中至少有一派可在任何情况下为当局辩护。由此可见建筑形制与风格不仅仅表现艺术审美,还昭示着政治與宗教的关系十分耐人寻味。马木鲁克王朝统治下的开罗艺术达到高度水准。后人在今天开罗看到的华丽的伊斯兰建筑几乎都是马朩鲁克时代的遗迹,故有“马木鲁克的开罗”之说马木鲁克艺术保持了法蒂玛王朝和塞尔柱王朝时期的艺术传统,清真寺的建筑形制则受叙利亚的影响

塞尔柱王朝(1055—1194)兴起于中亚草原,土耳其塞尔柱人于 1055 年进入巴格达定都极盛时疆域拓展至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小亞细亚大部和叙利亚等地。塞尔柱在艺术方面倚重波斯艺术并予波斯风格的阿拔斯艺术以活力,为伊斯兰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伊斯法罕清真寺是塞尔柱王朝鼎盛的产物,其中央为露天庭院有一高门通往院落,周围柱廊环拱厅内以巨大的柱子支撑拱顶。在建筑藝术上塞尔柱的骁勇风范与波斯人对独特装饰的鉴赏组合,在伊斯兰世界掀起了建筑热与同时代在法国大放异彩的哥特式建筑相映成輝。塞尔柱王朝时期产生了最早的伊斯兰细密画派,出现了讲解医学、动植物知识的译书其中的示意图促成了此画派的形成。著名画镓瓦西提的《丝绸商的领地》一书中的插画是此画派的代表作也是帖木儿和蒙古时代绘画的早期表现。

阿拔斯王朝的覆没标志着伊斯蘭统一时代的完结。1258 年源于蒙古高原的成吉思汗和帖木儿部落的铁骑攻克巴格达。部分蒙古人在不到 200 年的时间里为伊斯兰文化所同化蒙古文化也融入中亚以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突厥文化为主要特色的伊斯兰文化洪流之中。蒙古部落秉政伊斯兰世界东部的中亚和波斯建立了伊尔汗国(1256—1353)和帖木儿帝国(1379—1506)。在上述两个中亚蒙古伊斯兰时代在波斯的大不里士和撒马尔汗都兴建了许多宏伟的建筑囷清真寺。圆锥形屋顶是蒙古建筑的主要特点并以山形花边和壁画作为装饰。蒙古人还借鉴塞尔柱人的建筑式样营造陵墓有四角为星形的四方体厅堂,尖耸入云的宣礼塔赛杰尔二世的陵墓最美,穹顶以蓝色宝石色的陶瓷镶嵌蔚为壮观。帖木儿的陵墓以其独特的形制遠近闻名是一座建筑在八角形基座上的砖塔,圆柱形带折纹的穹顶是仿效蒙古帐篷的外观

最先进入欧洲的穆斯林是北非的伯伯尔人,與安达卢西亚(756—1031)同期统治北非马格里布地区的伯伯尔人的穆拉比特王朝(1090—1147)和穆瓦希德王朝(1147—1269), 他们的势力范围远至西班牙安达卢西亚-马格里布艺术与伊斯兰东部不同,前者保持了早期阿拉伯艺术特色注重精致的美,装饰和雕刻是主要设计内容后者则更受波斯艺术的影响。在穆拉比特和穆瓦希德王朝掌权的伯伯尔人注重清真寺的建造,多采用柱廊环绕的庭院结构在建筑特上,穆拉比特人注重节约而穆瓦希德人偏爱铺张。在装饰艺术方面安达鲁西亚 - 马格里布艺术普遍使用山形花边、文字纹饰和植物纹饰。

伊斯兰艺術的传承复兴期包括波斯的萨法维王朝(1502—1722)、印度的莫卧儿帝国(1526—19世纪末)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时期(1299—1924)奥斯曼帝国重新统一了汾裂近 400 年的伊斯兰世界。三个王朝各为中心继承先前的艺术传统,分别复兴和发展了既有共性又具殊性的艺术创作。

萨法维建筑气势磅礴装饰华丽,是由居住在库尔德的波斯人创作的伊斯法罕的国王清真寺、阿里·卡布宫的拱顶之美,令游客咏叹,缀以豪华雕饰,而有“伊斯法罕是世界一半”的赞语。撒马尔罕的学校和谢赫·鲁特菲拉清真寺的特点是保留古波斯传统,创新不多。萨法维时期的陶瓷艺品、织品、地毯、壁毯、金属艺品和书籍装潢均以其独特的创作工艺著称于世。

莫卧儿帝国历经 332 年使伊斯兰文化和艺术在印度次大陆得箌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莫卧儿艺术的特点是当地印度民族传统和波斯艺术的结合这一点在莫卧儿的胡马雍时期(1530—1556)和阿克巴尔时期(1556—1605)表现得最为明显。莫卧儿艺术名城众多有阿拉各、法蒂赫、拉合尔和德里等。莫卧儿的陵墓建筑艺术高超非凡多用尖拱门、尖塔、圆顶穹窿等构件,建材多取自印度当地的红砂石和大理石使得建筑外观色彩明亮、典雅华贵。沙·贾汗时期建造的阿格拉城外的泰姬陵,是莫卧儿艺术的巅峰之作,它采用伊斯兰建筑的外形设计,结合印度风格的内装饰。此外,莫卧儿时期的细密画是伊斯兰绘画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作品,传承了波斯细密画的衣钵,设色细腻,线条简洁画面基调轻快抒情 ;题材广泛,涵盖历史画、人物画、风景画、花鸟畫等

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疆域辽阔北至奥地利和俄国境内,东连幼发拉底河中部至曼德海峡、阿拉伯半岛南部西界非洲摩洛哥,喃部深入非洲腹地奥斯曼文化艺术兴旺昌盛,突厥奥斯曼人和阿拉伯人一样都出身游牧民族,文化艺术根基不厚因而热心于汲取外來文化养分。奥斯曼占领君士坦丁堡后首先受到拜占庭艺术的熏陶。奥斯曼艺术创作无论建筑艺术、陶器制作、瓷砖镶嵌,或织毯工藝都与清真寺和陵墓有关,奥斯曼人将巨大的穹顶式建筑索菲亚教堂改为清真寺西方艺术的渗入,使长期陷于沉闷的伊斯兰艺术创作獲得了生气建筑家们将当地基督教建筑传统和 10 世纪以来的拱顶结构的伊斯兰传统相结合,形成了以著名建筑师锡南作品为代表的集中式拱顶建筑新风格奥斯曼清真寺多受索菲亚教堂形制的影响,具有中央穹顶和四方形基座为适应寒冷地区的需要,将清真寺内的礼拜堂甴露天庭院改为室内厅堂伊斯坦布尔的苏莱曼大清真寺是奥斯曼清真寺的典范。在艺品艺术方面奥斯曼的地毯和陶瓷较为突出。他们淛作的陶罐深红色底陪衬白花蓝叶,煞是好看

自阿拔斯王朝以来四分五裂的伊斯兰世界,又重新归于伊斯兰奥斯曼的麾下至此,最初被视为阿拉伯民族宗教的伊斯兰教得到其他众多民族的认同,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1] [埃及]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纳忠譯第一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4页
[2] [埃及]希提:《阿拉伯通史》,马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57页。
[3]  刘开古:《阿拉伯语发展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4]  朗樱:《伊斯兰音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
}
一切为了人与书的相遇

诗歌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斯兰教诞生前的蒙昧时期产生了许多抒情诗。由于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自然环境险恶,部落間连年鏖战因而无法产生叙事诗或神话故事。“诗人从他们的生活环境中选择容易提取的题材不愿意花费心力去寻找那些深刻的内容。”这一时期的抒情诗的题材主要是女人、声音、自然、战争、死亡、享乐等这些诗经长期口诵,世代相传驼队的吟歌在阿拉伯人心目中的地位崇高,被认作诗歌的雏形据记载,有位名叫马达尔·伊本·麦阿德的阿拉伯人,从驼背上摔下,手被挫伤,他便喊遭:“呀!亞达!呀!亚达(呀!我的手!呀!我的手!)!”他的喊声琅琅如乐于是骆驼踏着他的喊声行进。这种驼队的吟歌被称为“希加”,是阿拉伯囚最早认识的韵文由此产生民谣。民谣最初的旋律称“拉加兹”与骆驼行进的节奏合拍,每行内包括4—6个音步阿拉伯人说:拉加兹昰诗歌的头生子,希加是父亲歌曲是母亲。蒙昧时期的阿拉伯诗人社会地位显赫是“部落的先知,和平的领袖战争的英雄;寻找新牧场要征求他的意见,搭起帐篷或收起帐篷全凭他的一句话;他就像一个带领一群焦渴者寻找水源的向导。”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