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今,戚不能行一今乎什么意思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浙江省2013届各地高三月考文言文专题汇编1.doc1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浙江省2013届各地高三月考文言文专题汇编1
(一)(“温州八校”期初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共19分)
唐河店妪传
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因系绠弓杪(音miǎo,末端),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噫!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静塞”,在雄州曰“骁捷”,在常山曰“厅子”,,是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顷年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以“静塞”骑兵之勇也。会边将取“静塞”马分隶帐下以自卫,故上谷不守。今“骁捷”、“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故也。又月给微薄,或不能充;所赐介胃鞍马,皆脆弱羸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诚能定其军,使有乡土之恋;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足;复赐以坚甲健马,则何敌不破?如是得边兵一万,可敌客军五万矣。谋人之国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
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
1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兵兴以来,始防捍之
B.绠短,不能及也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年度第二学期十四周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12页,满分120分;2.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在答题卷;第I卷(20分);一、本大题4小题,共8分;答题提示:第I卷的1-4题读一遍,答案写在答题卷;1.听读词语,选出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隽妙蜿蜒海市蜃楼B.窥伺剽悍怡然自得;C.绮丽侮蔑豁然开朗D.恫
年度第二学期十四周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共12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2. 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I卷(20分)
一、本大题4小题,共8分。
答题提示:第I卷的1-4题读一遍,答案写在答题卷的相应题号上;第II卷的ll题读两遍,答案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考生可以边听边答题,录音只播放一次。
1. 听读词语,选出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 听读一段话,以下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摩西、柏拉图、弥尔顿成为伟人的关键是能说出自己的思想。
B.摩西、柏拉图、弥尔顿能蔑视书本教条,摆脱传统习俗。
C.一个人重要的是能发现和说出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语言是否华丽。
D.一个人不要仰视诗人、圣者领空里的光芒,而要有自己的思想。
听读一则简讯,回答3-4题。
3. 以下不属于举办首届“南江源头客家文化节”目的的一项是(
A. 宣传推介南江源头的生态旅游景观
B. 更好地挖掘、弘扬地方客家文化
C. 以经济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
D. 推进“全域旅游”,打造精品乡村生态游
4. 以下不属于首届“南江源头客家文化节”活动内容的一项是(
A. 千人徒步鸡笼顶
B. “南江源头”立碑揭幕
C. 观云锦杜鹃、游万亩草原
D. 参观客家土特产一条街、客家古农耕生活成果展
二、本大题2小题,共4分。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我花了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
B. 公司突然倒闭,所有和这家公司签订的合约都成了纸上谈兵。 ....
C.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
D. 对于这个问题,我了解不多,如果乱发议论,岂不贻笑大方? ....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国有近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B.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这部纪录片对我非常有兴趣,是一部有意义的大片。
C.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观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我们不能不否认,读那些文字粗糙、内容单薄的消遣读物应该有所节制。
三、本大题4小题,共8分。
7.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可据理臆断欤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B. 不能名其一处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C. 卒遇暴雨,止于岩下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 ..
D.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8~10小题。
【甲】强项令
范晔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
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 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龋骸扒肯盍畛觯 贝颓颉Pひ园嘀罾簟S墒遣骱狼浚徽鹄酢>┦盼拔曰薄8柚唬骸拌豕牟幻倨健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
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乙】包拯
??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①之。”寻复有
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②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注释】①鬻(yù):卖。②徙:调动官职。
8.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大言数主之失(列举)
B.使宣叩头谢主(认错) .
C.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留)
D.契丹令典客谓拯曰(对??说) .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将何以理天下乎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
B. 愿乞一言而死
第归,杀而鬻之
C. 宣不从,强使顿之
京师为之语曰 ..
D. 其人遂无以对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 ..
10. 选出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甲】【乙】两文的主人公都能做到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严格执法。
B.【甲】【乙】两文都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并穿插侧面描写烘托人物。
C.【甲】文主要通过记叙董宣不畏强权,杀死了湖阳公主家奴的事情,表现董宣
秉公执法、宁死不屈、清正廉洁的品质。记叙具体生动。
D.【乙】文通过几个事例各有侧重地表现了包拯的个性特点,不仅刻画了包拯的
清廉、刚正、克己奉公、执法严峻,而且描写了包拯断案机智及巧言善辩,不
辱使命的特点。记叙有详有略。
第Ⅱ卷(100分)
四、本大题4小题,共15分。
11.(1)听读一句话,用正楷写在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2.请欣赏右面“世界读书日”的宣传画,介绍画面内容,
并解读其寓意。(3分)
4?23世界读书日 关注世界读书日
13.请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介绍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4分)
【材料】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一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正在变异、消亡,
不少传统技艺濒临灭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我国克服困难,从2002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拨款为10.26亿元,而2011年的财政预算已经达到了4.15亿元。国家依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加投入,切实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这样做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我国的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二、三批代表作名录。而第四批名录中,我国有2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3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入选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主要信息一:
14.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填空。(3分)
不成,决不能让他死去!所以她在那些漂着的船梁和木板之间游过去,一点也没
有想到它们可能把她砸死。她深深地沉入水里,接着又在浪涛中高高地浮出来,最后她终于到达了那王子的身边,在这狂暴的海里,他决没有力量再浮起来。他的手臂和腿开始支持不住了。他美丽的眼睛已经闭起来了。要不是小人鱼及时赶来,他一定是会淹死的。她把他的头托出水面,让浪涛载着她跟他一起随便漂流到什么地方去。
以上内容出自
(国家)现实主义作家所写名著作品《
选文的故事篇目是《
五、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15.古诗文默写。(6分,每个空格1分)
(1)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2)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4)北风卷地白草折,_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的《西江月》词中,畅谈丰收,将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词句主要信息二: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2)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六、本大题7小题,共25分。
(一) 长在心上的眼睛(10分) 爸爸妈妈扔下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指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小驴问奶奶,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大胖不解地说:“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地往家跑。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我在山上挖的。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奶奶眼眶红了,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过了一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穿上试试,看合脚不?”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他流着泪说:“ 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奶奶摇摇头。“那你怎么看到的?”
“用心。”
“心上也长着眼睛?”小驴惊奇地问。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应用写作文书、50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14周考试(含答案))等内容。 
 初一语文第二学期第十四周测试卷姓名 考试时间 家长签名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加点字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2 分) 动物也是地球这个大...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时间:120 分钟 一、基础知识...  上海市松江区初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含答案和答题纸)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松江区 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语文 (满分 100 分,完卷时间 100 ...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下语文试卷(含答案)_初一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20 分钟...  2015---2016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信;(1) 。二. (46 分) , ...14.本文以“花”开头,以“花”结尾,作用是什么(4 分) (三)(10 分) 快...  学年语文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120 分钟 120 分) 二 (一)...  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人教版)及答案_初一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文档贡献者 霸州市王斌 贡献于 ...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学期第14周周考试卷_初一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学期第 14 周周考试卷(一) 《陋室铭》 一、...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精品,含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总分 120 分题号得分一二 考试...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教学案_读书人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来源:读书人&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复习内容】文言文阅读【考纲要求】浅显文言文的阅读,重在考查记诵积累,考查理解文章
  精心整理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教学案:更多出色文章请查阅:&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复习内容】文言文阅读【考纲要求】浅显文言文的阅读,重在考查记诵积累,考查理解文章的大意【复习目标】1、积累常见常见文言实词,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积累常见常见文言虚词,理解其在句中的一般用法和意义。3、了解文言特殊句式,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读好句中的停顿。4、翻译文言句子。5、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大意;对文章的观点和人物等作简单的评价和分析。 第一课时【复习目标】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能准确地写出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考点导学】文言实词是文言诗文语意的重要载体,因此,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也自然成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文言实词的重点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之所以特别强调实词的积累,是因为古今语言的最大差异不在虚词,而在文言实词:我们如果不知道文言实词的不同义项,不知道这些实词的古今异义,在考试中就会难以理解古文的内容。同学们平时学习课内文言诗文时要养成文言实词积累的习惯。【例析】龙岩市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10分)(甲)《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②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③;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选自《汉书?宣公好射》)【注释】①说(yuè):同“悦”高兴。②用强:使用强弓。③九石名也:九石是虚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⑴臣之妻私臣。(    )⑵期年之后。(    )⑶非大王孰能用是?(    )龙岩市200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父子性刚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广笑府》)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⑴遣子入城市肉(       &)(     &) &⑵谓子曰(      &)【解析】 两年中考考查的第一题都是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字词解释的考查有两种形式,即填空题和选择题,而以填空题为主,要严格按照课文后的注释,准确无误。解释词语有两种方法:一是凭借积累对照句子大意,二是联系上下文合理推测。题目中有些词语是常见文言实词,跟其现代汉语意思相通,故而联系上下文就能得出其含义;有些词语在文言词语学习中是一个重点,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区别很大,结合句子意思,可以得出其义。在解释“私”&“市”时,一定要注意在这个语言环境下的词性,在这里“私”&“市”作动词,“私”应解释为“偏爱”,不能解释成形容词“自私”;&“市”&应解释为“买”,不能解释成名词“市场”。在解释关于课外文段的字词时,一定要结合自己以前文言词语的积累,可链接以前学过的知识,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吾与城北徐公孰美?”解题时,应先套用这句话里“谁”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市”联系《木兰诗》中所学过的“东市买骏马”来检验。【答题策略】1、答题时找到和课文的链接点。平时要对课内知识记准记牢,因为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即使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找到相关的链接点。考查中一旦出现一个关键字,同学们马上可以通过联想、回忆这个字的“原始意义”。同时希望大家要学会归纳、整理一部分常见文言实词。2、在解释时一般要把古代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的双音节词。例如“日”改称“太阳”等。3、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通假字】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这种通假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遇上生词,我们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极有可能是通假了。【目标练习】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  &         )《童趣》  &2、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  &                                                                                                                               5、路转溪头忽见(    &      ) &《西江月》&    6、一切乌有(           &)&《山市》7、裁如星点(           &)《山市》  &8、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10、贤于材人远矣(           &)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环(       &)《木兰诗》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           &)《口技》 15、止有剩骨(           &)《狼》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18、诎右臂支船(              &)&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20、左手倚一衡木(             &)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22、选贤与能(               &) &  23、矜、寡、孤、独(           &)《大道之行也》 24、荡胸生曾云(           &)&《望岳》  &25、略无阙处(           &)《三峡》  &八年级(下册) 26、蝉则千转不穷(               &) &27、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9、才美不外见(              &) 30、食之不能尽其材(            &) &31、其真无马邪(               &)《马说》 32、四支僵劲不能动(           &)&33、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34、百废具兴(               &) &35、属予以记之(            &)&《岳阳楼记》 36、玉盘珍羞直万钱(            &) &37、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 & 九年级(上册) 38、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             &) &39、为天下唱(               &)40、固以怪之矣(              &) &41、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42、故不错意也(             &) &43、仓鹰击于殿上(             &)&《唐睢不辱使命》 &44、欲信大义于天下(               &) &45、自董卓已来(               &)《隆中对》 &46、是以先帝简拔以(              &) &47、必能裨补阙漏(            &)&《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 &48、公输盘不说(                   &)&49、子墨子九距之(                   &)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51、公输盘(                &)《公输》 &52、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3、曾益其所不能(                &) & 54、困于心,衡于虑(                &) &55、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6、故患有所不辟也(             &) &5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58、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59、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 &60、小惠未(             &)《曹刿论战》  &61、始一反焉(              &)62、汝之不惠(              &) &63、河曲智叟亡以应(              &)64、一厝朔东(           &)《愚公移山》【古今异义】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文言实词里有一些词的古今意义有着明显的不同,同学们复习时必须仔细分辨,切实了解它们意义上的差别。概括起来,古今异义主要有这样几种: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如“江”“河”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一切江、河。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亲戚”,古代是指内亲(即本族同姓的亲属,包括双亲在内)和外戚(指外族外姓的亲戚);而今义则专指跟自己的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并不包括父母在内。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则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卑”指地位低下,陆游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卑”即此义,“鄙”指见识短浅;而现在则是个地道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品质恶劣。 & &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如“无论”,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而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 【目标练习】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1、几欲先走(《口技》)  古义:     &今义: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古义:               & 今义:3、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古义: &            今义:4、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古义: &           今义:5、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古义: &          今义:6、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古义:         &今义:7、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古义:                &今义: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古义:&        今义:9、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古义:             &今义:10、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古义:         &今义:11、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古义:         &今义:12、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古义:       &今义:13、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古义:         & 今义:14、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古义:        &今义:15、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古义:        &今义:16、今齐地方千里(《唐雎不辱使命》)古义:           &今义:17、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古义:&    今义:18、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古义:           &今义:19、此诚不可与争锋(《隆中对》)古义:         &今义:20、兵甲已足(《出师表》) &古义:             &今义:2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古义:        & &今义:22、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出师表》) &古义:       & &今义:2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古义:        & 今义:24、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古义: &         今义:2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古义: &       今义:2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古义:              &今义:27、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二章》) &古义:           & 今义:2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古义:&              今义:29、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古义: &              今义:3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古义: &        今义:3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古义:          &今义:32、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古义: &          今义:33、 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 &古义:             &今义:34、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古义:a、     &b、 &    今义:35、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古义:    & 今义:【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在文言文里,同一个词在不同句子里有不同的意思。一般来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有一定的联系。如,道,其常用义项有以下五个:①道义。《孟子》二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②说。《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③路。《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④方法、途径、措施。《马说》:“策之不以其道……”⑤道理。《出师表》:“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一词多义是由词的本义引伸和假借而形成的。辨别一词多义的方法①复习中要加以归纳和记诵积累。②从理解词的本义入手来理解词的引伸义和假借义③要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分析理解词义。【目标练习】解释下列词的意思1、故:温故而知新(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公问其故( &    )2、或:而或长烟一空(  &   )或异二者之为( &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3、寻:寻向所志(&     )寻病终(&     )4、遗:以光先帝遗德(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5、加:而山不加增(&     )万钟于我何加焉(  &   )弗敢加也( &     )6、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孰视之(  &     )7、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又何间焉(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8、志: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必先苦其心志(   &)9、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10、市:愿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   &)11、备:前人之述备矣(   &)一时齐发从妙必备(   &)12、鄙:肉食者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蜀之鄙有二僧(   &)13、策: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14、道:策之不以其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15、发:舜发于畎亩之中(   &)野芳发而幽香(   &)发闾左谪戍渔阳(   &)一时齐发众妙必备(   &)16、奉: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奉命于危难之间(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7、固:汝心之固(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    )18、意:意少舒(   &)&意暇甚(   &)醉翁之意不在酒(   &)19、曾: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曾益其所不能(   &)曾不盈寸(   &)20、亡:今亡亦死(   &)&暮而果大亡其财(   &)且秦灭韩亡魏(   &)21、信:愿陛下亲之信之( &)弗敢加也必以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   &)22、许:杂然相许(   &)时人莫许之(   &)高可二黍许(   &)23、期:陈太丘与友期(   &)期在必醉(   &)度已失期(   &)24、去:一狼径去(   &)日始出时去人近(   &)26、所以:吾知所以距子矣( &)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7、属:良田美池桑竹宇宙之属(   &)属引凄异(   &)属予以记之(   &)28、临:执策而临之(   &)临溪而渔(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9、绝: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   &)佛印绝类弥勒(   &)30、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借第令毋斩(   &)愿借子杀之(   &)31、比:比至陈(  &  )每自比于管仲(&    )其两膝相比者(  &  )32、得:二者不可得兼(  &  )故不为苟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   )33、安:安求其能千里也(     &)  衣食所安(     &)风雨不动安如山 (    &)34、毕: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 &吾与汝毕力平险(    &)35、且: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即原来词性),在句中充当其他类别的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中最需要注意掌握的是名词、形容词等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三种情况。(一)名词、形容词等活用作动词:指名词、形容词具有动词的特点(二)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一般都可以用“使+宾语+原谓语词”的格式来翻译(三)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主要出现在形容词和名词上,动词没有意动用法。【目标练习】找出下列活用的词类并解释意思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          1、 鞭数十(      &)2、 果然鹤也(     &)3、 天雨墙坏(      &   )4、妇抚儿乳(     &)5、有仙则名(     &) 6、 有龙则灵(        &)7、一狼洞其中(   &) 8、 &愿为市鞍马(    &)9、 &不能名其一处(     &)10、 此中人语云(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置所罾鱼腹中(      &)13、皆指目陈胜(      &)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15、名之者谁(     &)16、一鼓作气(     &)17、 朝服衣冠(   &    )18、 惠子相梁(    &)19、 冬雷震震(     &)20、 夏雨雪(         &)21、寻向所志(     &)22、欲穷其林(   &)23、天下缟素(          &)24、披发文身(      &)25、书帛曰:“陈胜王。”(    &)26、不蔓不枝(          &)27、皆刑其长吏(     &)28、环而攻之(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0、峨冠而多髯者(    &)31、皆下之(       &)32、吾义固不杀人(             &)(二)名词作           1、 窗扉洞开(      &)2、 &当窗理云鬓(       &)3、 &其一犬坐于前(            &)4、失期,法当斩(     &)5、吾义固不杀人(      &)6、乃丹书帛(       &)7、 面刺寡人者(       &)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9、置人所罾鱼腹中(      &)10、夜篝火(        &)11、箪食壶浆(          &)二、使动用法1、乱花渐欲迷人眼(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忿恚尉(         &)三、意动用法1、稍稍宾客其父(               &)2、父利其然也(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父异焉(               &)5、邑人奇之(        &)6、父利其然(        &)7、渔人甚异之(                 &)8、余悲之(        &)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0、固以怪之矣(         &)四、形容词活用(一)作名词1、温故而知新(         &)2、近塞上之人(          &)3、披坚执锐(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毕力平险(        &)6、此皆良实(          &)7、攘除奸凶(       &)8、野芳发而幽香(                 &)(二)作动词1、家富良马(      &)2、明月别枝惊鹊(        &)3、京中有善口技者(               &)4、而日中时远也(   &)5、此教我先威众耳(    &)6、亲贤臣,远小人(           &)7、不远千里(        &)8、食之不能尽其材(       &)9、心乐之(        &)10、凄神寒骨(     &)11、聚室而谋(            &)12、笑而止之(              &)13、似与游者相乐(       &)14、日光下澈(           &)15、毕力平险(          &)16、不能绝也(        &)17美我者、私我也,(          &)18、楼渐低(             &)19、渔人甚异之(             &)20、欲穷其林(     &           )【目标测评】1、(2009黄石市)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作答。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①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②,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③虽欲优游④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注】①忭(biàn)欢乐 &②荐饥:连年饥荒 &③二三子&:你们  &④优游:悠闲自得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3分)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 &) &②既而弥月不雨(   &  &)  &③以属客而告之(   &   &)2、(2009年常德市)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作答。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杀之。宜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惹肯盍畛觥4颓颍ひ园嘀罾簟S墒遣骱狼浚徽鹄酰┦盼拔曰保柚唬骸拌豕牟幻倨健&”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因匿主家(       & &)     (2)流血被面(       & &)(3)使宣叩头谢主               (4)年七十四,卒于官  (       & &)2、下面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后特征为洛阳令   &B、臣不须,请得自杀C.文叔为白衣时     &D、妻子对哭3、(2009年温州市卷)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①,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②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③,略无矜色。元用骇服④。(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注释】①虏:指北方的金国。②矜:自夸。&③他语:说别的事情。④骇服:吃惊佩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 (      &) (2)暇日无聊   (      &)(3)元用素强记   (              &)(4)取纸追书之     (      &) &彭删  
  & &&&&   网将定期的对本页面进行更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网(/)
(作者:未知 编辑:kind887)
本文网址:
读书人精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日头条视频不能播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