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进了减水是什么意思怎么办?

第 08 课:认识毛笔今天我们讲讲毛笔,字是毛笔写出来的,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 宝,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毛笔。清代杨宾《大瓢偶笔》中说:书之佳不 佳,笔居其半。书法要写好,技法固然重要,但毛笔好不好,也是重 要的因素。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书法所用的毛笔是什么样的。1.笔头是怎样制作的?中国用毛笔的历史,几千年了,远古陶器上就有毛笔的痕迹。古 代的毛笔是怎么样的呢?毛笔由笔杆和笔头所组成,关键是笔头的制 作。从现在出土的毛笔实物看,笔头制作有四大类型。1.1 外扎式最简单最原始的作法。早期的毛笔好象扫帚,把笔毛捆扎在小木 杆或竹杆的一头,就成为一枝毛笔。如果我们做一个解剖,可以看到, 这种毛笔的中心是空,写字时候一按下去,笔毛很容易散开。一九五 七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大墓出土的毛笔,就是这种外扎式的毛笔。 笔杆是小竹杆,通长二十三点四厘米,笔杆直径是零点九厘米,笔锋 长二点五厘米,笔毫是用绳捆扎在笔杆上的。1.2 夹扎式后来就聪明点了,把笔杆一头劈开,把笔毛夹在里面了。这样一 改进,笔毛就靠在一起了,也就是说笔头中间不是空的了。一九五四 年六月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楚墓出土了一枝毛笔,就是用这种夹 的方法。笔杆是用竹的,笔毛采用上等的兔毫,就是兔箭毛,将笔杆 的一端劈成数开,将笔毛夹在中间,然后用细线缠住,外面还涂了一层漆。1.3 插入式当时还没有普遍用竹管,笔杆普遍比较细,所以要在笔杆的一端, 钻一个洞以纳入笔头。这个洞,我们称为毛腔。要注意,这时候开始 先制作笔头了,把笔头的根部扎紧,然后塞入毛腔之中。先做笔头, 这在制笔工艺上是重大的进步。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湖北云梦睡虎地 秦始皇三十年墓出土的三支毛笔,笔杆是竹的,上尖下粗,一端镂成 空腔,笔头就纳入腔内。其中六号笔长十八点二厘米,可见纳入笔管 的工艺,秦代已经采用了。但这种笔,用起来还是有一点问题。就是 没有笔锋,或者说没有一个锐利的尖锋。你看李柏文书,或者陆机《平 复贴》,可以看到,他们所使用的毛笔,没有一个尖锋。这在书法上 用起来还是不能如意。1.4 心副式所以后来,又有了重大的改进,那就是在笔头中间加入一个笔心。 笔心是用硬毫做的,有弹性又尖锐,保证有尖锋。笔心的四围再加毛, 这我们就称为副毫。所以像这样一种笔,我们就称为叫心副式。一九 七二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了一支笔,这个笔心是紫黑色硬毛, 外面覆盖黄褐色的软毛,便于储墨。笔管是竹的,笔头纳入后,捆绑 丝线,然后梳漆以加固,笔杆上还有落款,刻了三个字,叫“白马作”, 大概这是民间的笔工名字。这枝毛笔制作很精细,比战国的毛笔进了 一大步。现在,你大概可以猜到了,学书法应该用什么毛笔呢?那就是必 须是有笔心的毛笔。2.韦诞笔。真正的书法用笔,称之为有心三副二毫笔。产生于大概是汉末魏 晋时期,以韦诞为代表人物。那末这里有四个名词术语:韦诞,有心, 三副,二毫。我下面解释一下。2.1 谁是韦诞韦诞字仲将,京兆人,就是现在的西安。他是曹魏时的大书法家, 也是文学家。而且会自己制造笔墨,这方面的大专家,他写的《笔方》 这一篇文章,是最重要的制笔工艺文献。大家都知道鲁班是木工的祖 师爷,制笔行业的祖师爷就是韦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 句话大家熟悉,就是韦诞说的。曹魏时造了很多宫观建筑,皇帝就命 令韦诞题署,就是把匾额写一下。给他皇帝用的笔墨,韦诞都说不好。 他说: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 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劲丈之势,方寸千言。这韦诞说,你 要我题写匾额,我要用这三样东西,张芝笔、左伯纸、我所制造的墨, 有这三样东西,加上我的手,那就写出来了,那么从这段话里,我们 就可以看出来了,韦诞虽然自己也会做笔,但是他很推崇张芝的笔。 可见张芝的毛笔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2.2 什么是“有心”?“有心”就是书法用笔,必须有一个笔心,要写好字,关键是会 用笔心。这我在后面会详细讲。在韦诞的《笔方》中,最里边的,一 个笔头最里边的部分,称为叫中心,中心以外的笔毛,就是副毫,这 第一层副毫就叫护心,这是日本人的称法,韦诞自己没有命名。中心 加上副毫(护心),这两个加在一起,就是笔心。张芝的毛笔没有实物留下来,但史籍记录他就是有对笔心的论述。元代郑杓《衍极》这 篇文章刘有定的注里边就说:“张芝......善隶、行、草,又妙于作笔, 见蔡邕《笔势》,遂作《笔心》五篇”。这张芝他妙于作笔,他看见蔡 邕的《笔势》那篇文章,他就写了《笔心》五篇。会书法的人,实际 上就是会用笔心,做毛笔做得好的人,实际上就是笔心做得好。那么 要注意,韦诞在《笔方》这篇文章里边,讲了这么一句话:“宁心小, 不宜大,笔之大要也。”就是说,做毛笔,最要紧的就是心小,不宜 大,宁可小,不宜大,这就是做笔心的秘诀,可惜很多人忘记了。笔 心小,笔锋就容易尖锐。2.3 什么是三副?什么是三副呢?一副讲过了,就是中心外面的副毫,二副又称叫笔柱,或墨池,或承墨,这是韦诞定的名。三副就是最外面的,古称叫被。就好像我们现在睡觉盖被子一样,叫被。不过 这些名称,古代和现代,中国和日本,都有点不同。三副就是这三副。那么整个笔头的结构就出来了。中心加上一副,是笔心,加上笔 柱,是二副。外面再包一层被毛,就是三副。其中二副特别短一点,这就和三副之间形成了空位,就是黄色的这部分。 这个空洞,这个空间,就是储墨的地方,所以二副名称就叫墨池。 现在你读欧阳修的诗,应该懂他讲点什么了。欧阳修《圣愈惠宣州笔戏书》这首诗里这么说:“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宣人就是 安徽宣州认,诸葛高是有名的笔工,世世代代都是制笔的,很有名气。 “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就是长的毛,被做成中心,他捆缚的 很紧,然后外边加上了三副,很精密的加上了三副。“硬软适人手, 百管不差一。”硬软的程度刚好适合人手,就是做一百枝也“不差一” 每枝都一样,这是工业生产的标准了。2.4 什么是二毫。笔毛分两种。健者为毫,弱者为毳(cuì)。毳就是短毛、弱毛、 软毛。好的毛笔,是利用两种毛,一刚一柔,搭配制成。纯刚、纯柔 的,都不是好毛笔。韦诞说:“制笔之法,桀者居前,毳者居后,强者为刃,愞(nuò)者为辅”。桀者就是刚健的毛,毳者就是软弱的 毛,刚健的毛居前,放在前面,毳者,就是软弱的毛放在后面,就是 近于笔根的地方。强者为刃,刚强的就当作刀刃那样使用,愞者为辅, 软弱的就是辅助的。古人认为,刚健的毛,最佳的就是野兔毛。通常所说的兔毫,就 是野兔背脊上的毛。而且一定要秋天,最好就农历八月所新换的毛,那是最好的。 但是要注意兔毫有 好几种,最上等的是 紫色的,所以我们又叫紫毫。也有杂色的兔毫,比如说黑尖兔毫,颜色就比较杂一些。 软毛最常用的就是羊毫。羊身上不同的部位,毛的质量也不同,浙江湖州的羊毛,是 很适宜做毛笔的,这 是选好,不理好的羊 毛,就可以做毛笔了。简言之:用一刚一柔,两 种毛做笔,称为叫兼 毫笔。3.宋代以后。散卓笔韦诞笔好不好?当然好!一直到晚清,王公贵族还有使用这种分 层毛笔的,但韦诞笔制作复杂,成本高。这样一来,到宋代,就开始 流行一种制作简化的毛笔,叫做散卓笔。3.1 什么是“散卓笔”所谓“散卓”,就是解散原来韦诞笔的小笔心,把中心的硬毛和 一副、二副的软毛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笔心,这样一来,取消了 二副,就是取消了墨池,所以散卓笔是没有墨池功能的。然后在大笔 心外面再加上一层副毫,这就完成了笔头的制作。简言之:散卓笔的结构,是一心一副,心大,被薄。这种笔,在 工艺制作上要简单得多。当时苏东坡、黄山谷,都开始试用散卓笔。 现在市场上所卖的毛笔,大多数都是散卓笔。3.2 用毫范围扩大宋代后用毫范围也逐渐扩大,不止于用兔毫、羊毫为主了。比如狼毫,狼毫其实秦汉就用来做笔了,但它的刚性不及兔毫, 要注意所谓狼,不是大灰狼,是很小的黄鼠狼,做狼毫笔的毛,是取 自黄鼠狼的尾巴,现在经常看见狼毫笔笔杆上刻着“正冬北地狼毫”, 那意思就是冬天取自北方的黄鼠狼毛。山马,现在也经常看到山马笔。山马不是马,是水鹿,实际上就 是鹿毫。山马笔在日本很普遍,中国古代也用鹿毫,但是现代并不多。石貛,石貛是一种小动物,在欧亚大陆都有,都生活在北方,因 为现在黄鼠狼数量很少了,所以多用了石貛毛。石貛毛的刚性接近狼 毫,日本、大陆都有出产石貛笔。简言之:毛笔按其所用笔毛,可以分为三种: 硬毫笔:如纯狼毫笔,刚性很强。用它来画兰竹很好用,写字往往觉得太刚。 软毫笔:如纯羊毫笔,鸡毛笔,很软。最普遍的就是纯羊毫笔,性质比较软,但笔锋可以很长,做大笔也没问题。纯羊毫,纯狼毫, 就是心副都用同一种毛,韦诞笔羊毫只做副毫,不做中心。纯羊毫笔 流行很晚,到明清才开始普遍使用。要说好用,我个人认为,还是兼毫笔,刚柔适当。本节要点:毛笔发展史上四种类型。 韦诞:有心三副二毫笔。散卓笔。要点解读: 思考题:书法所用毛笔,关键是要有笔心,韦诞和散卓笔的笔心,有什么 不同?你想买韦诞笔,还是散卓笔?还是两种都买来试验一下?第 09 课:认识毛笔 2
4.现代制笔工艺。古代有许多书法家自己制作毛笔,比如韦诞、张芝、王羲之、智 永等等。毛笔对于书法家来讲,好象武士的宝剑,必须精益求精。但 现在很多人没见过毛笔是怎样做出来的。如果你了解一点毛笔制作的 过程,对于你今后选择毛笔必定有很大的帮助。4.1 备料——水盆作业。第一步就是备料,就是准备毛料。中国选毛是在水盆中做的,这 是非常细致的工作。水盆作业,除了 一盆水之外,主要工 具就是骨梳。通常用 牛肩胛骨制成,可以 梳理毫毛,也可以用 作拍齐毛根,等等。采毛、熟毫、选 毫:采毛,就是把毛从皮板上拔下来。然后把毫毛在石灰水中 浸泡,去除油脂和腥味,同时消毒,这一就步叫熟毫。第三步很关键, 称为选毫,就是把毛分成不同的等级。一根毛,好像一个皮口袋,它 分为三层。这口袋本身,就是皮质层。口袋里面就是骨髓,呈纤维状,这是髓质层。口袋的外面,有鳞片,称为鳞片层。毛尖填实的部分, 称之为颖,行内人称为黑子。毛的弹性,和皮质层的厚薄,以及颖的长短有关。真正完好的毛,是圆润挺拔的,一百根中只有 三五根。其他往往是有缺点的,譬如开叉,没有尖锋,毛杆损伤、弯 曲等等。选毫时,在水盆中反复梳洗,逐根挑选,剔除有缺点的毛, 然后按色泽、软硬、长短、粗细等分类,这是非常精细的工艺。据行 家说,一只羊身上可以做笔的毛料,大约只有四两,其中带“黑子” 的不超过一两六钱。一个优秀的拣毛师傅,可以把这四两笔料,按照 长短、粗细、硬软,分为十个等级,用于毛笔的各种部位。唐代诗人 白居易写过《紫毫笔》一诗:“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写出了选毫的艰难。接下来的工序是除绒毛,一手捏紧毛料根部,一手以骨梳梳理, 剔除绒毛。一根毛有三层,所谓绒毛,就是最外面的鳞片层。在显微 镜下,可以看到毛杆外壁不是光的,而是如鳞片状的。毛笔能储墨, 就是这些鳞片阻止墨汁一下子流下来,梳理之后,这些鳞片一部分会 梳掉。但是要注意,如果全部鳞片脱落,毛杆就变成光溜溜的,墨汁就储不住,流速会很快,所以,鳞片不能太多,也不能没有。你自己 买了一枝毛笔,不要整天的去梳它了。接下来的工序,是齐毛锋。齐毛锋就是排齐毫毛的尖端,将毛对 齐骨梳的一边,一手压住毛锋,另一手轻轻往后拉,如此反复进行, 把毛锋排整齐。毫毛有两端,一端是尖锋,尖锋排齐了,成为一片, 但是,这时候毫毛的另一端,就是毛桶,还没有整齐,所以呢,就是 要根据所需要的长短,切齐毫根。这样一来,每根毫毛的长度都一样 了。切齐毫根以后,一手抓住毫尖部分,一手用骨梳,梳理毫根,把 里面的断毛、碎毛都梳出来。4.2 配料。毛料准备好以后,就要进行配料,心目中你要做什么样的毛笔, 是软的还是硬的,是长的还是短的,派什么用,写什么字,把各种毛 搭配起来,这就是配料。配料主要分两部分:主毫用来做笔心,那就要搭配一些硬一点的 毛,副毫用来做被,软一些关系不大。配毛料不宜太多太杂,通常是两种毛到四种。历史上有一篇文章, 传为王羲之写的,实际上并不是,叫《笔经》。《笔经》说到副毫的搭 配,它是:先用人发杪数十茎,杂青羊毛并兔毳,这里有个批注:凡 兔毛长而劲者曰毫,短而弱者曰毳。惟令齐平,把三种毛排整齐,你 看这配方就是用三种毛:人发杪,就是细小的头发,还有青羊毛和兔 毳。杭州沙孟海先生所用的毛笔,笔心里面除了短毛,还加了几根猪 鬃,猪鬃又硬又粗,不能单独做笔。把它劈成四根,夹入笔心,可以 加强弹性。启功先生八十六岁时所用的毛笔,配搭的毛料比较多。据李兆志先生《启功和笔工》一书介绍:先用细光锋、粗光锋和老光锋为主料 (这三种是粗细不同的羊毫),又掺加少量的貉子针毛,用苘麻和猪 鬃等做衬垫。这么一来,就是用了了羊毫、貉子针毛、苘麻和猪鬃, 一共是四种毛。毛料配好,要充分的混合均匀。 这是已经切去毛根、配好毛料的羊毫 毛片。做毛笔的准备工作,到此就大 致完成了。4.3 卷笔心,加被。毛料准备好,接下来就正式开始做笔头。就散卓笔而言,笔头只 分两个部分:一是笔心,二是被。 这里要用到一个工具,叫盖笔刀。 派什么用呢?是用来在毛块上挑一薄层毛,然后去卷成笔头。你看这 个示意图,用盖笔刀挑出所需的一 层毛片。然后把这个毛片卷起来, 那就一个笔心完成了。这是狼毫的 毛片,跟卷好的笔头。然后加被, 在散卓笔中,被只是一层薄薄的毛 料,而且大多是单一毛料,不用混 合其他的毛,被的毛长,普通就是 比笔心短一点。这要介绍湖笔,它 不但是把笔尖对齐,它实际上是对齐毛颖。这是非常有特点的一种制 作工艺。被既可以保护笔心,又有润色的作用。要注意的是,你想笔工师傅每次挑一层毛,无论经验怎样丰富,总会出现微小的分量差别, 这样卷出来的笔头,有的比较饱满,有的比较瘦弱,你买毛笔的时候, 也要拿几支毛笔比较一下,厚的比薄的好用。4.4 扎笔头。笔头做好,要等笔头干透,然后用线扎紧。如果笔毛不干,里面 是湿的,将来毛笔就会发霉断裂。这一步最难的就是扎出来的笔头, 必须是绝对的圆形。所以,捆扎的时候,用力要均匀,有轻重就会变 形,捆扎笔头的工具,从左边数过来有:酒精灯,敲笔尺,松香,蜡 线。酒精灯是用来融解松香的,为什 么要用松香呢?要求笔头底部平整,沾上松香就可以固定毛根。 现在散卓笔扎几圈呢?我曾经拆开很多笔头做研究,看看师傅究竟扎 几圈。通常是两圈,也有三圈的,大 笔就会扎四圈。毛笔中心的毛,日本称之为命毛。如果外层的副毫掉了几根,问 题不大,命还有。如果命毛掉了,那怕是一根,灾难就开始了,因为 他会不停地掉,终于没有命了。所以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说:凡缚笔 头极紧,一毛出,即不堪用。你掉了一根,它就开始松动。韦诞笔的两种扎法:据韦延《笔方》所载,韦诞制笔,笔心就先 要捆扎一次,加副毫后,还要扎一次,就里外要扎两次,扎两次还不 算,每次捆扎的圈数很多,要扎出一个“笔项”来,所谓项,本义是 头颈后部。笔头后面要扎出一个项颈来,这当然不容易掉毛了。我很希望师傅可以多扎几圈,最好像韦诞笔那样,笔心扎一次,加被以后再扎一次,我想那样安全多了。5.笔管 接下来说说笔管,笔管也很复杂,这里只能简单说说。5.1 材料首先是笔杆的材料。古代的笔杆有竹有木,战国秦汉的时候有些 笔用木杆,可能是北方木材比较多,竹子比较少。历史记录蒙恬造笔, 也用木杆。用竹称为“笔管”,魏晋以后,基本上都是用管了。明代 文征明的曾孙文震亨在《长物志》里边说笔:“古有金银管,象管, 玳瑁管,玻璃管,镂金绿沉管,近有紫檀雕花诸管,俱俗不可用。惟 斑管就雅,不则竟用白竹。”这段话说雅俗问题,也就是品味。竹有 君子之义,价廉物美,古代文人用笔,基本上都是用竹管的。斑竹又 称湘妃竹,竹竿上有深色的斑点,日本正仓院藏有几枝中国唐代的毛 笔,还有日本制造的古笔,也是以斑竹为多。现在市面上普通有青管和红管,红管是染色的。《诗经·静女》 篇有“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就是红色的管。古代皇宫中的女 史、汉代尚书丞、尚书郞,都用红管。5.2 粗细再讲讲笔杆的粗细。战国、秦汉的笔,为什么都那样小,那样细 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笔头小,层次少,甚至不分层次。二是当 时习惯把笔插在头发中,所以笔杆很细。古人有发髻,可以插笔。后 来笔头大了,笔管也粗了,这一习惯就慢慢消失了。从出土的西汉毛 笔可以看到,笔头已经加大了,笔杆也比较粗了。但是,还是一端削尖,便于插入发髻上。到汉未张芝、韦诞之后,真正的书法用笔出现, 慢慢就开始使用空心的竹管了。竹管有个问题,粗了不好抓,如果笔 头很大,那就要加一个斗,而不是用一根大竹管。你看中间这一枝,笔管很粗, 那空洞比笔头直径还要大。于是在 前面装一个小一点的黑管,来收纳 笔头。真正的斗笔是下面这一枝, 笔杆并不粗,因为有了斗,就可以 安装很大的笔头。如果笔头很小,那也不是一路把笔杆改成 很细很细的竹管,而是使用套管,套管有时可 以套几层。加了套管以后,它的好处就是,笔 管手里抓的部分不用搞得很细。你看这就是用 套管的实例,笔头可以非常小。5.3 笔管的长度。笔管究竟多长好呢?汉代王充,就是《论衡》的作者,他说:“知 能之人,须三寸之舌,一尺之笔”。就是聪明能干的人,就要会说话, 还要会写文章。汉代的一尺大约是 23 厘米,从现在出土的汉代的笔 杆看,长度确有定数,大约就是 23 厘米上下。到唐代,毛笔粗了, 不插头上了,毛笔也就比较短了。唐代虞世南《笔髓论》说:“笔长 不过六寸。”从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十几枝唐笔看,长度大约是 17 厘米 到 19 厘米,合现在中国市尺五寸半至六寸。现在市面上的青杆大约 是 18 厘米,红杆大约是 21 厘米,跟唐笔差不多,比汉笔稍微短两个 厘米。笔杆越长,越容易弯曲。笔管一定要直,你买毛笔的时候,检查的方法也很简单,放在桌 面或者玻璃上滚动一下,就可以感觉到是不是直。如果你滚动的时候 有声音,哒哒哒哒,那就是不直。6.纳管。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纳管。纳管就是指笔头和笔管的结合,通俗地说,就是怎样装笔头。6.1 入管深度笔头插入笔管,究竟要多深呢?韦诞说:“纳管中,宁随毛长者 使深”。就是宁可要插得深。究竟具体插多少深,他没有说。刚才讲 过,韦诞笔要用线捆绑两次,做完笔心捆扎一次,加笔柱和被以后, 再次捆扎。这样扎出一个笔项,把整个笔项塞入笔管。一九九三年, 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出土西汉中晚期的毛笔两支。笔头末端 用线缠成笔项,其中一个笔头长二点三厘米,插入笔管零点九厘米, 另一枝长三点二厘米,插入一点一厘米。也就是说,插入的部分占笔 头长度的三分之一。一九九五年,在连云港市海州网疃汉墓出土了毛 笔,毫长四点一厘米,有两厘米插入管内。也就是说,插入了差不多 一半,远远超过现代标准。宋代的散卓笔,黄庭坚有具体记录,他说:“宣城诸葛高,系散 卓笔。大概笔长寸半,藏一寸于管中。”那就是说,一个笔头的三分 之二,要扎成笔项,插入笔管之中。插管深,笔头和笔管容易融成一 体,使用如意。而且不容易掉毛,笔头也不容易脱落。我十几年前,订做了一些毛笔,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至少要把 笔头插进三分之一。而不是插进一点点,后来做到了。这枝毛笔非常听话,而且基本不掉毛。6.2 起名一种固定配制的毛笔做成了,还会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好象中成 药那样,什么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等等。我们中菜还有宫保鸡丁、 麻婆豆腐之类。毛笔的名字也非常有文学性。如果有一种毛笔适合你, 你记住名字,下次再去买就容易了。笔管刻字的意思笔管上面,还有一些东西,在毛笔的上方,是贴有标签,这是牌 子,然后是笔名,就是说你自己起个名字。我这里随便是想一个“横 扫千军”。有些普通的毛笔,不刻名字,刻有说明。比如说,常见的 “宿羊毫大楷”,那意思就是所用的羊毫是经年自然脱脂的。又如“正 冬北狼毫”,上次说过,就是用冬天北方的黄鼠狼毛。又如“二号京 提”,提笔就是较大的斗笔,一、二、三号是分大小,在笔名的下面, 往往刻有厂家的名字,譬如这儿我随便想一个“中国毛笔厂”。厂家 的名字,通常是用小字。6.3 胶头定型最后把笔头定形,好像有些人做了个漂亮的发型。用喷发剂把它固定下来。毛笔固定, 是取海藻泡水。煮成一种胶状,拿来涂在笔头上。这个方法,在韦诞 的那个时候就有了。韦诞《笔方》说:“束之以管,固以漆液,泽以 海藻”。等海藻胶干了,就可以固定笔形,防止笔毛蓬松散开。一直到你买回来开始用笔的时候,才把这个海藻洗掉。具体怎样做呢?我 下一次演示。韦诞这个方法,一直用到现在。不过这样一来,你买笔 的时候,也就看不见里面是什么毛了。如果你还想试一试它的软硬, 恐怕老板也不肯了。本节要点:初步了解毛笔制作的工艺过程。 选料、配料、成形、纳管的注意点。 要点解读:思考题:韦诞笔的小笔心和散卓笔的大笔心,各有什么好处?如果你已经有毛笔,是不是会掉毛?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或者改 善?第 10 课:毛笔的选购和保养有钱未必买到好毛笔,为什么呢?买毛笔不象你买菜,天天要买, 买毛笔是难得买一次,没有经验,那么,买毛笔要注意什么呢?这就 是今天我要讲的主题。1.选笔。买笔我想有四大标准:大小、硬软、长短、厚薄。店里的笔非常 多,把你不需要的笔排除掉,剩下的八九不离十,基本上就能买到你 需要的笔了。毛笔有两个基本数据,一是出锋的长度,就是笔头露出 笔杆外面的部分,二是笔头的直径,笔头是一个圆锥形,笔头的直径 就是圆锥形底部的宽度。1.1 大小。通常所说的毛笔大小,决定于笔头的直径。也就是粗细。笔头粗 的就是大笔,笔头细小的就是小笔。但是你买大笔还是小笔,取决于 你要写多大的字。通常学书法,应该从大字开始。明代有个丰坊,这 个人经常做假画,名气不大好。但他是书画行家,服有一篇文章讲学 书法的次第:“大楷,八岁至十岁,《中兴颂》、《东方朔碑》、《万安桥 记》”,这是大楷的字帖。“中楷,十一岁至十三岁,《九成宫铭》、《虞 恭公墓志》、《姚恭公墓志》、《遗教经》”,这些是中楷的字帖。“小楷, 十四岁到十六岁,《宣示表》、《戎路表》、《力命表》、《乐魏表》、《曹 娥表》”这是小楷。学书法确实应该先写大字,大字容易体会用笔的 动作。大楷、中楷、小楷只是习惯的称法,没有固定的标准。就好像 我们说“小孩子”,究竟几岁以下才算是小孩子,说不出一个准数。 丰坊提到欧阳询《九成宫》,字大一寸见方,历史上称为叫寸楷,以寸楷为标准,大致来说,大过寸楷就是大楷,小过寸楷就是小楷。这 当然是很粗疏的定义。如果要讲得严格一点,我想大楷至少要寸楷两 倍大,也就是两个平方寸。书法的基本功是运腕,摇腕的幅度,至少 要两寸。这在后面讲运腕的时候,还会详细讲。书法作品,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屏条,所谓屏条,最早是用 于屏风,屏风往往数条一组,比如四屏风就是四屏条。后来屏条和屏 风分开了,独立一条也可以成为一个作品。就像这个右面的这一个屏 条,就是沈尹默先生写的作品。屏条通常写三行或者四行,每个字差 不多就是两寸左右,等于一个 大楷字,写屏条 的笔,我们称为 屏笔。还有常见 的一种书法作 品就是对联,字比较大,如果是四尺高的对联,写五个字或者七个字,每字大小大约 就是五六寸上下,那就要用一枝比较大的笔,称之为联笔。普通我们练书法,就是用这个宣纸。一刀就是一百张,它的长度 是中国的四尺,宽度是中国的一尺,我们叫四尺半切。这种纸,你拿一张出来,可以把它折起来,把它折起来,折的方法也很简单,最好就是拿个木 尺,像我这样。轻轻地,来一下就可以,压一压,那么好,对折两次后,这就是一平方尺,还要继续,再来二次,然后横向,横向来两次。 再纵向折一次。那么你看现在多大呢?全部折完以后,它就这么大, 好像一块豆腐干那么大小。这样写一个字,大概里边就是中国尺的两 寸左右。那么全部打开,你可以看到,这样一折,就是有六十四个格 子。那么,如果你是写这种大小的,写下来就是屏条。我们叫四尺屏 条。如果你四格写一个字,这么大一个字,四格一个字,那就可以写 对联。那么,我拿个比喻来说,就是屏条的字,这么一格,大约等于 一个小的碟子那么大,大的对联四格一个字,大概就是大的碟子那么 大。这么写对联。所以我们需要的毛笔,就是一个写屏条的用的,那 就是屏笔。一个就是写对联用的,那就是联笔。有这么两枝,就把书 法里边最常用的作品,从小到大,都有了。左边是屏笔,右边是联笔, 有这两枝就可以了。有些店铺有配对的屏笔和联笔卖。两枝笔的配料和做工基本一致, 装在一个盒子中。我用的联笔直径是 12 毫米,出锋是 40 毫米,屏笔 直径是 8 毫米,出锋是 35 毫米。当然,有些书法家和我不同,但是 很多书法家都以这两枝笔作为基本用笔。书法常用的字,无论你练习 还是创作,最常用的尺寸,用这两枝笔都可以对付了。简言之: 大笔可以写小字,小笔不可以写大字。 买笔的时候,宁可大一点。1.2 硬软毛笔本身就是软,这里所讨论的软硬,是希望软中带硬,按得下, 起得来。不是纯软如棉,一坨稀泥,那样的笔没法写字。所谓硬毫笔, 主要是指笔心的软硬,你看这一枝笔,它用羊毫为心,狼毫为被,而且被毛又很短,狼毫的硬度就发挥不出来。 硬毫的用料,主要有兔毫、狼毫、石獾、貉子、山马等。硬毫的优点是:有弹性,回性好,反应快。缺点是容易提,不容易按。而且 容易磨损,价钱贵,寿命短。兔毫最硬,磨损也最快。磨损之后,好 像剪了一刀,尖锋都没有了。纯狼毫笔,听起来好像笔心是狼毫,被毫也是。其实笔心用硬毫, 也是需要搭配的。如果心被全用一种硬毫,以硬辅硬,效果并不好。纯紫毫笔:我曾经请师傅做过几枝纯紫毫笔。笔心和被全用紫毫, 就是兔毫,价钱贵不说,实际书写并不舒服。试过才知道配搭的重要。纯狼毫大笔:狼毫和紫毫相比,虽然硬度不如紫毫,但狼毫比较 长,可以做比较大的笔。紫毫比较短,做不到这样大的尺寸。乌龙水:乌龙水原本是一个传统的笔名。后来各家笔厂都有生产, 质量相差很大。是以狼毫为心,牛耳毫为被,牛耳毛有弹性又有粘性, 凝聚力相当好,吸水力也比较强。你可以看到,牛耳毛毫锋挺拔,书 写很流利。但这笔直径 7 毫米,出锋 33 毫米,只适合写中小楷。软毫。软毫的用料主要是羊毛,还有胎发、鸡毫等,这些笔只是 增加趣味而已。不是用来学书法练字的。软毫的优点是:有长有短, 做大笔、小笔都没有问题。而且容易按,一按就弯,所以线条变化多。 缺点就是回性弱,弹性差,反应慢。软毫弯了之后要它回复直,就看 你收笔的技巧好不好了。羊毫是软毫的主要用料,羊毫有几种:细光锋、粗光锋和老光锋 等等。来自于羊身上不同的部位。羊毫也有比较硬的,湖州羊毫,往 往搭配嘉兴一带的山羊毫。兼毫:上次讲过,兼毫用料是:笔心用硬毫为主,加软毫衬垫, 被可以只用一种软毫。韦诞《笔方》用紫毫搭配青羊毛为笔心。兼毫的优点是:软硬适中,书写流畅。前两堂已经讲过,最好用的就是兼 毫。毛笔的软硬,还要配合纸张。唐朝卢携《临池诀》说:“纸刚则 用软笔”,就是硬的纸,应该用软的毛笔去写。“纸柔用硬笔”,“纯刚” 就是纸也硬,毛笔也硬,“纯刚如以锥画石”,“纯柔”,就是纸张也软, 毛笔也软,“纯柔如以泥洗泥,既不圆畅,神格亡矣。”他又说:“画 石及壁”,在石头或者墙壁上写字,“同纸刚例”,跟硬纸一样,“盖相 得也”。用软笔去写,就很相配。1.3 长短下面说说长短,笔头的长短,由出锋这个数据决定,你看这三枝 笔,出锋的长短相差很大。长锋的好处是储墨量较高,但出锋越长,越不容易控制笔尖。短锋的缺点是储墨量 较少,但锋短容易控制笔尖。 中锋的优缺点在两者之间, 我是比较倾向用中锋的。为什么说,长锋不容易控制笔尖呢?你看,笔根连接笔管,但写 字是用笔锋写的,手上的力,是通过笔根传递到笔锋,如果笔腰很软,就无法指挥 笔锋,所以笔腰有没 有劲很重要。长锋往往是软毫,硬毫没有这样长。结果造成腰劲不够,这是要注意的。 如果是中锋、短锋,就不大有这问题。用长锋还是用中锋,甚至短锋,要看你的需要而定。譬如说像铁 线篆,要求线条绝对均匀,如果你用长锋笔去写,很容易扭动,清代 有些书法家就把笔捆扎起来,只留下一个笔尖,其实用一枝短锋笔去 写,那就稳定得多了。宋代姜夔《续书谱》说:“长而不劲,不如弗长,劲而不圆,不 如弗劲"。他的意思说:出锋长但不够硬,必然笔腰软,所以不如不 长。笔头不够圆,四面不对称,硬了更不听话,所以不如不硬。简言之: 长锋要配合硬毫,笔腰有力才能指挥笔锋。 对初学者来说,还是中锋最好。1.4 厚薄厚薄指笔形,就是笔头的形状,你看这两枝笔,出锋和直径都是 一样的,但笔头的形状相差很大,你 买哪一枝好呢?上一枝笔,笔头比较 厚实,行话称之为“浓”。下面一枝笔 比较薄,或者说比较尖,初学者往往 喜欢很尖利的笔,其实仔细一想,这种笔的中心长毛少,周围的被毛 短,所以会尖利。尖锋处饱满的,应该是比较好的笔型。太瘦,我们 称为叫薄,只能写很细的线条。笔的厚薄,上堂我也提到过,因为是 手工做的,同一批笔,都有点差别,买笔的时候,你要看清楚。尖的毛笔,有利于写细线条,但是,如果你要写粗线条,按下的 部位要比较多,才能写粗。要注意,毛笔按下写完以后,还要回过来收笔的,薄的毛笔收笔动作也比较大,来来回回忙个不停,而厚的毛 笔,轻轻一按就写粗了,收笔动作也小。细腰葫芦笔:有时候我们也会看到一些特殊的笔形,如明代的细 腻葫芦笔,是特意用线捆扎以后形成的,用过以后笔腰就会散开,变 成普通的笔。还有什么枣核笔、尖笋笔、兰式笔等等,这里就不详细 介绍了。简言之: 大小:联笔和屏笔各一。 硬软:兼毫。 长短:中锋。 厚薄:适当厚一点儿。2.用笔毛笔买回来,是用海藻胶固定的,所以第一步要洗去海藻胶。习 惯上这一步称为“开笔”。一支新毛笔,把它浸在水里,浸在水里的时候,它的溶解不是很 快的,那个海藻,所以你就要适当地把它一点点按一下,按一下不要 按得重,按得重以后就伤到笔根了。稍微按一下,把它洗一洗,按一 下,洗一洗,这开笔时间上很快的,一枝新的毛笔,大概也就一两分 钟吧。笔根要完全把它开开。有些人他只开一半,那么你不如买支小 笔好了,何必买支大笔呢。笔开好以后,怎么办呢?就要把里边的水吸干。或者在纸上,或 者在毛巾上,把它那个笔吸干。我通常,要里面的水分,要帮助它容 易干,就把这个笔尽量拉开一点,拉开一点就是叫它容易干。就是这 个意思。这样笔就开好了。胶套和挂绳开笔的时候,毛笔就开始接触水了。如果水进入笔根,一是笔毛 会发霉掉落,二是竹管浸水之后容易爆裂,所以现在有些笔,在笔头 上加了一个套圈,以防爆开。而洗笔以后,要挂起来晾干,所以尾部 的挂绳,也是很重要的。扎笔以前有些大笔,还会捆扎笔根。这样可以防止笔毛蓬散, 也可以减少掉毛。如清代五色法琅瓷管斗笔,你可以看到笔根也是经 过捆扎的。你也可以自己动手用线扎一下笔根。在开笔之后,等笔毛 干透,就可以扎了。我是用牙线来扎,力度要均匀,把线拉紧,扎过 以后,可以收束毫毛。掉毛也大幅度减少,还可以防止水份进入笔管。3.晾笔笔开好了,怎么把它晾干呢?要注意,只能慢慢晾干。有些人喜 欢给毛笔上刑罚,用吹风筒吹,放在太阳底下晒,甚至放在火上烤。 要知道毫毛是一种蛋白质,经不起折腾的。笔筒和笔架注意毛笔未曾干透前,不要插入笔筒。因为可能有水流入笔根或 笔管。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笔尖向下,用笔架晾干是比较好的方式。笔帘如果你要携带毛笔,可以用笔帘。笔帘很便宜,又实用。就算是 湿的毛笔,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携带。现在有一种笔帘,下面有一个布 袋,分成好多格,每格可以插入一枝笔,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下一堂课,给大家讲墨,现在都讲器具,器具准备好了,后面开 始写,就容易得多了。补充:怎样洗毛笔洗笔很简单,但你要注意,只能用冷水洗,不能用热水洗,热水 毛笔会软掉。在打开的水龙头下面,轻轻的把毛笔放在里边,让它冲 一冲,大概时间一分钟,看到把墨冲下的黑色慢慢变淡,水变清。那 么究竟是不是洗好了呢?可以拿一个白色的瓷器,接上水把毛笔在里 面搅动,如果发现明显还有黑色,还不行,直到水基本变清。毛笔洗好了,怎么办呢?和开笔一样,拿纸把毛笔里的水吸出来。 最好把笔头拉开,有利于笔头里面干燥。很多人喜欢用手把笔头的水 撸下来,是完全错误的,里面的水出不来,导致发霉。把笔头拉开, 吸干里面的水是正确的。挂起来晾干,干了以后它就蓬开。本节要点:毛笔选购:大小、软硬、长短、厚薄 怎样开笔、扎笔 怎样使用笔架、笔帘要点解读:思考题:按照课程介绍的方法,买一枝屏笔和一枝联笔备用。 毛笔买回来之后,自己动手开笔、晾干。第 11 课:认识墨汁(1)书法要用墨汁,墨汁的好坏,对作品影响很大,这墨汁,除了水 分以外,还有些什么成份呢?明代宋应星在他的名著《天工开物》中 说:“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所谓烧烟,指烧木头或者油料,以 取得碳粉,又称烟煤,烟炱(tái),也就是作为黑颜色的碳黑。凝质 就是胶,通常是用动物胶。也就是说,碳黑,胶质和水,是墨汁的三 大主要成分。1.先讲讲碳黑木材经过不充分燃烧,就会产生大量的浓烟,烟粒就是碳黑。碳 在自然界有三种存在形式:钻石、石墨和煤。碳黑是碳不定形的粉末。 作为广泛应用的黑颜料,性质稳定,被覆力极强。1.1 天然碳黑——石墨在人们掌握造碳黑以前,古代还用过石墨。石墨是天然的碳,比 较软,容易磨成粉。晋朝陆云写信给哥哥陆机,说“曹公(就是曹操) 藏石墨数十万斤”。可见到魏晋时期,还在使用石墨写字。明初陶宗 仪《南村辍耕录》说:“上古无黑,竹梃点漆而书”。竹梃就是小竹棍, 点漆来写字。“中古方以石磨汁”。 用两块石头磨黑 汁。这是汉代的砚 台,相当的简陋。 和现在砚台不同 的是,另有一块研石。把石墨或者烟煤粉末放一点在砚台上,加上水,用研石按住磨成 墨汁。陶宗仪又说:“至魏晋时,始有墨丸,乃漆烟、松煤夹和为之。” 从现在考古实物来看,墨丸使用早得多。把漆烟、松煤加在一起,证 明已经懂得用胶了。1983 年,广州象岗山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了三方 砚,这是其中的两方,此外还出土了 4300 粒墨丸。1973 年山西还发 现过春秋时期制作的石砚和墨丸。时代很早。以砚台上放几粒墨丸, 和水一起,就可以磨制墨汁。想起来孔子、老子、庄子,大约也是用 类似的方法吧。1.2 松烟后来掌握了烧木取烟的技术,可以取得更高质量的碳粉,大约从 东汉开始,一直到明代,松烟都是制墨的主要原料。宋应星《天工开 物》说,当时制墨:“取松烟为者,居十之九”。成为主要方式。松烟 是烧松树取烟,在伐木前,先要把松树的胶香(也就是松香)流掉。 如果松香没有流掉,烧出来的烟,就有粘结之病。流松香的方法,并 不难。在松树根部凿一小孔,放入一小灯盏,慢慢加热,松树的胶液, 就会倾流而出。然后把松木放入窑中,点火燃烧,这种窑长达十几丈, 从头到尾,顶上设有几个小孔,烟粒会留在内壁上,余烟最后从小孔 中飘出。据《天工开物》说:窑火要烧好几天,等停薪冷却以后,就 可以入窑刮取碳黑了。最远的地方为清烟,这就是做上等墨的原料。 中间一点叫混烟,只能做普通的墨。近头刮取下来的粗烟子,加工研 细以后可以印木版书。接近门口的粗烟,只能做油漆、粉刷。1.3 油烟除了烧松木,也可以烧油取烟。用油烧烟,油是什么油呢?明朝 有个苏州文人沈继孙,会自己制墨。写过一本《墨法集要》,其中说: “古法惟用松烧烟,近代始用桐油、麻子油烧烟。衢人用皂青油烧烟, 苏人用菜子油、豆油烧烟,以上诸油俱可烧烟制墨”。这样我们知道 了,明代普通就是烧桐油、麻子油、皂青油、菜子油、豆油。其实还 有猪油、漆油等。他又说:“但桐油得烟最多,为墨色黑而光,久则 日黑一日。余油得烟皆少,为墨色淡而昏,久则日淡一日。”桐油烟 成本轻,效果好。烧油烟的方式,照《天工开物》四库本的插图来看, 和古时候点油灯差不多,把油盏放在下面的架子上,上面放一块板, 慢慢板就变黑了,刮下来就是碳黑。桐油一斤,大约可得一两碳黑。 但是用板收集烧烟,效率不高,后来改进的方式,是用碗或者瓦盆, 下面放油燃烧,上面覆盖收烟。日本烧油烟的方式,和中国差不多。 下面油蛊点火,上面合一个盖子以收烟。烧油烟的方式比松烟简单, 清代油烟非常流行。1.4 工业碳黑现代工业大量使用工业碳黑。譬如汽车轮胎、电池等等。制取的 方法有多种,用天然气、乙炔、塔底油等为原料,可以用分解法,未 必需要燃烧。现在市面上有不少墨汁,就是用工业碳黑制造的。古代 刮取碳黑以后,还要水浸。宋应星《天工开物》说:“凡松烟造墨, 入水久浸,以浮沉分精粗”。就是烟粒长久浸泡以后,有沉有浮,用 这样的方法,可以得到最粗细的碳粉。简言之魏晋以前:曾用石墨,明代以前:松烟占九成,清代油烟渐多现代:工业碳黑 主要是以上四种,当然也有其他材料。就专业性而言,松烟制作是一个里程碑。质量也非常好。油烟作用的工艺比较简便,但普遍使 用的时代比较晚。最方便,最简单当然是工业碳黑了。但是颜色就有 些差别了。2.胶质墨汁的第二个主要成分,就是胶质。通常用动物胶,如鹿角胶、 牛皮胶、鱼鳔胶等等。碳黑性质是稳定不变,动物胶却是不稳定,所 以宋代晁说之《墨经》说:“凡墨,胶为大,”就是制墨工艺,加胶最 重要。“有上等煤而胶不如法,墨亦不佳。如得胶法,虽次煤能成善 墨。”煤就是烧烟得到的碳黑。煤好,胶法不好,这样的墨还是不行。 煤次,胶法好,次等煤也可以做出好墨。唐代韦续《墨薮》说:“凡书,先取墨,必庐山之松烟,代郡之 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妙。”鹿角胶是最好的制墨胶。鹿角胶是将雄鹿的角,锯成一小段一小段,削去粗皮,漂出淤血, 熬练成胶。时间一长,有如石头一样坚硬。性质清纯和缓,凝聚力好。牛皮胶,是用水牛皮熬成的,牛皮胶经常用于油烟墨,每油烟十 两,约用牛胶四两半到五两。鱼鳔胶,在广东、香港又称为花胶,海味铺里边经常见到。用作 熬汤喝,有滋补作用。在制墨上面有时用牛皮胶,还要加一点鱼鳔胶, 不过分量很少,只能是牛皮胶的十分之一,再多就会粘笔锋了。晁说 之《墨经》说:“凡胶,鹿胶为上,《考工记》曰:鹿胶青白,马胶赤 白,牛胶火赤,鼠胶饵”,饵就是粉白,“犀胶黄,莫先于鹿胶。”在各种胶中,以鹿胶最好。《墨经》又提醒说:“胶不可单用,或以牛胶、 鱼胶、阿胶参和之。”把几种胶加在一起,取长补短,发挥作用。新 胶不如旧胶,但也不是越旧越好。要紧的是搭配得法,这在制墨业往 往是有独家秘方。碳粉和胶的比例:照晁说之《墨经》所言:“煤一斤,用胶五两, 盖亦为尽善也”这是松烟制墨,要注意以前的一斤是十六两。如果是 油烟,《墨法集要》说要根据天气来加胶,大约冬天是桐油烟十两, 用牛胶四两半,夏天就要加到六两,详细我这儿就不说了。简言之墨汁是胶状液体,含胶量非常重要。 胶重则粘笔锋,胶轻则容易烟化。 胶会腐败,墨汁发臭。墨汁干后,胶变成碎粒,失去胶性,不可再用。(胶本身是蛋白质,遇到细菌会腐败,弄到墨汁发臭。) 所以胶对于墨来讲,影响很大。本节要点:墨汁成份:碳黑、胶质、水。 碳黑:松烟、油烟、工业碳黑 胶质:鹿胶、牛胶、鱼胶等。 要点解读:思考题:有关松烟墨的制造,可阅读宋·晁说之《墨经》 有关油烟墨的制造,可阅读明·沈继孙《墨法集要》第 12 课:认识墨汁(2)及补充:怎样磨墨3.墨汁 墨汁中的第三个主要成分就是水。水的比例大小,造成墨汁的浓淡。市面上买来的墨汁,很少是水分刚刚好的。那么,怎么处理叫呢?3.1 墨汁减少水分墨汁减少水分的方法 1新开的瓶装墨汁,往往有点淡,就是水多,这时候有两个方法, 一是把墨汁倒在敞口的瓷器中,让它的水分蒸发掉一部分。我用某牌 子的墨汁,往往要预先倒在碗中三天,方才合用。注意不能在太阳底 下晒,只能放在干燥而阴暗的地方。减少墨汁水分的方法 2第二个方法,就是把墨汁倒在砚台上,磨上一阵,把里面多余的 水磨成墨汁。3.2 墨汁太浓如果倒出来的墨汁,用了一阵有点干了,觉得太浓,可以加点瓶 子中的新墨汁,比加水更有把握。但是要注意,不同牌子的墨汁,不 能掺合,有时候会产生块状物质,就好象豆腐花一样。如果你真的想 加水,注意只能是非常少的一点点。通常使用水滴。水滴有两个孔, 按住上面的孔,另一个孔就只能滴几滴水,如果是写小楷这样的字, 一两滴水就影响很大。所以加水要非常小心。或者可以用水盂和小铜勺,这些文具店很容易买到。磨墨也是用 水滴、铜勺来加水的。等会我讲怎样磨墨。3.3 手磨墨汁手工磨墨所得到的墨汁最为好用,尤其是陈墨。墨色好,渗透性 好,咬得住纸,装裱的时候不会凐(yīn)化,浓淡由你自己调节。 淡了多磨几下,太浓了可以放水,最为方便。磨墨三件:磨墨要有三样东西,墨条、砚台和清水,先说说怎样买墨。有些人说,买墨放在手上,觉得轻就是好墨。 这说法对不对呢?《墨法集要》说:“凡墨不贵轻,旧语曰:煤贵轻, 墨贵重,今世人择墨贵轻,甚非。”就是不对,“煤粗则轻,煤杂则轻,”, 碳黑细而纯就重,粗砺或杂,就轻。“春胶则轻,胶伤水则轻,胶为 湿所败则轻。”轻胶也是有一些问题的。真正说到轻胶,是胶熬制得 好,所以可以用得少。《墨法集要》说:“胶好方始有力,可以减斤两,用墨因胶少烟 多,故倍加黑,名为轻胶”。胶少,碳黑多,容易磨,颜色又黑,但 是有什么缺点呢?“墨色黑且清,利于速售,但年远久藏,虑恐色退”。 施胶少的墨,不能久藏。一条墨,如果其中碳黑多,胶少,这种墨称 为轻胶墨。轻胶墨因为碳黑多,所以颜色较黑。因为胶少,所以容易 磨。但也有缺点,胶少了,粘合力就差,时间长了就容易断。如果胶 重,以前称为大胶,粘合力强,有利于长期保存。《墨经》也说:“胶多利久,胶少利新,匠者以其速售,故喜用 胶少”,胶少磨墨容易浓,但时间一长就断,不利收藏。“观易水奚氏、 歙州李氏(这是古代的制墨大师),皆用大胶,所以养墨”。真正的好墨,是用大胶,有利于保养。所以你买新墨、轻墨,就要常用、速用, 你想藏墨,就要买重的,大胶。几年一过,胶性稳定,就非常好用。你看这两条墨,原来就 有胶袋包好。干湿度没有变 化,也没有受过外力打击, 但忽然自己碎裂了,这就是 因为施胶不够。而且碳黑的 粒子也太粗,彼此之间有空隙,就容易断。古人做墨,为了把胶和碳黑充分混合,就要做两次杵捣捶打的功 夫。第一次是胶和碳黑合成一团,就要放在石臼中杵捣。《墨经》说: “凡捣不厌多,魏韦仲将(就是韦诞)《墨法》说:‘铁臼中捣三万杵, 杵多益善’。唐王群德则用石臼捣三二千杵,盖其捣无数。”墨分成小块之后,还要锤练,反 复打过,务求里面没有小气孔,杵捣 和锤打,是为了使碳黑和胶充分揉合。 现在有些地方制墨,光是用手揉,好 像做面包那样,或者用脚踩,这比古 代差远了。做出来的墨条松,不结实。你看这断墨,中间明显有空洞, 这是捶打不够。下面讲讲砚台。磨墨需要一个砚 台,砚台的形制,大约有四种,这是 平砚,如果只需要很少一点墨,可以 用平砚磨墨,这是平砚的实际例子, 它上面是一个平面。磨的墨并不多。这是淌砚,淌砚的表面,它是向水池慢慢倾斜,这样子取水比较容易,而且磨成的墨,墨量也比较 多。现在很多外面所用的墨砚,就 是淌砚,淌砚很早就有了,这是唐 代的风字形淌砚,你可以看到这个 平面,是一路往下斜的。这是清代的淌砚。凹砚,有人称为叫汤砚,陆游有诗“古砚微凹聚墨多”,说出了 凹砚的好处。汉魏时期的古砚,有很多是微凹的。上次讲过,当时用墨丸或石墨,墨丸放在平砚上不好用。这 是唐代的凹砚,聚墨墨量是多得多。 很多瓷砚就是凹砚,瓷砚可以磨墨,也可以磨朱墨,就是朱砂。 这是清代吕留良用的砚台,近来在杭州西冷印社拍卖。 有些凹砚是特意做的,有些可能是磨的时间长了,形成了凹砚。 如果你用的墨量很多,那就要用一种砚台叫墨海。墨海好像一个 大的盆子,那个墨放在里边,磨的时候,那个墨量就相当大。 这是墨海的实际例子,有些墨海的盖子也是用石头做,这个盖子可以舔笔用,十分方便。 磨墨加水。磨墨时加水,刚才说过,也是用水滴、水盂和小铜勺,注意只能是新水,就是干净的,刚刚取来的新鲜水。古人称之为“生 水”。放久的水,细菌很多,会引起墨汁的腐败发臭。茶会败墨色, 所以不能加茶水,或者用茶磨墨。其他如饮料、咖啡等等,都不能用。古人说:“磨墨如病夫”,就是磨墨的时候,好像是生病的人,要 按得重,推得远,磨得慢。为什么呢?因为你磨得快了以后,就会产 生泡沫。有了泡沫,这个墨,我们叫热墨。热墨就很难用了。磨墨很 费时间,现在有磨墨机,可以去买一个,我用家里的面粉搅拌机,绑 了墨条,效果也不错。墨条用过以后,应该放在墨床上,不要放在砚面上,古来墨床很 多,有木的、瓷的、铜的,它是晾干墨条的一个小小的文具。如果你 没有墨床,放在墨盒或者类似的地方也可以。4.墨光最后讲讲墨光问题。墨汁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黑、胶质和水这三 样东西。有些人很重视墨汁的墨光。墨光指墨汁的颜色和光泽。那么, 要有什么样的墨光,才是好墨汁呢?4.1 颜色——墨度烧烟最重要是细,墨汁最要紧是黑。因为制取原料和方法不同, 碳黑也有深有浅,我们用的铅笔,是标明黑度的。B6 就是黑而软, H6 就是硬而浅,HB 就是适中。可惜墨汁一般都不标明黑度。如果你一定想知道黑度,可以借一个或者买一个黑度仪,自己测量。测定黑 度非常容易,只要几分钟就知道黑度是什么样了。不够黑写成字就没有精神,古人想很多办法,增加黑度,基本方 法是掺合几种原料,李时珍《本草纲目》说:“今人多以窯突中墨烟, 再三以麻油入内,用火烧过造墨,谓之墨烟。墨光虽黑,而非松烟矣, 用者详之。”在松烟里边加点麻油,烧出来的烟就比较黑。不过李时 珍提醒说,这不是纯松烟。4.2 光泽——有光好还是无光好?有些人认为,真正的黑,应该黑中带光。苏东坡有一段话影响很 大。“东坡云:世人论墨,多贵其黑,而不取其光。”这句话透露出, 宋代人论墨,最要紧是黑得够不够,有光无光没有关系。但苏东坡又 说:“光而不黑,固为弃物;若黑而不光,索然无神彩,亦复无用。” 这是苏东坡的个人观点,他主张黑中要带光。“要使其光清而不浮, 湛湛如小儿目晴,乃为佳也。”这种光是清澈的,好像小孩子的眼睛, 那种颜色,这才是好墨。松烟和油烟拓本比较。古代碳黑分为两大类:松烟和油烟。照仪器的测定,松烟黑度比较好,但照人的视觉来看,好像油烟比较黑。左松烟拓 本,右面是油烟拓本。松烟的黑色深沉无光,油烟的黑色有光。用于 国画,松烟加水后层次清晰,表现力很强。可以说,松烟、油烟,各有好处。 《墨经》这么说:“凡墨色,紫光为上,黑光次之,青光又次之,白光为下。凡光与色不可废一,以久而不渝者为贵,然忌胶光。”墨 光跟所用的胶也有关系,但不能看到胶光。磨出来的墨,如果看到胶 光,就是胶太重了。墨光是可以人为地调节的。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齐心协力南 朝冀公墨法:“入紫草末色紫,入秦皮末色碧,其色俱可爱。”《墨法 集要》告诉我们:“然欲墨之黑,一须烟淳,二须胶好而减用,三须 万杵不厌。此不易之法,不可全藉乎药也。”就是烟好、胶好,而且 要多打,这是制墨的根本。你不能去靠药来调节。靠药来调节黑色或 者墨光,不是好办法。要注意,墨光只是指墨汁黑色的光彩,有时候墨汁看起来很黑, 干了以后却很灰,也是有的。所以《墨法集要》说:“以墨试墨,不 若以纸试墨。”写在纸上,等它干后看颜色,这是最重要的。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 的墨丸颜色,写出来 是黑中带红。在纸上 看墨色,是最可靠的。补充:怎样磨墨有的墨条买来的时候就是有纸包着的,因为墨条怕风吹,吹了以 后呢,经常会断裂,所以这个纸呢,你就让他包着,露出一部分就可 以。砚台大的好过小的,多大呢?就是手转一圈很方便。如果砚面太 小,手转一圈转不过来,那就不方便了。这是淌砚,淌砚可以把水拉上来一点点,水不要多,多了以后反 而磨墨不好、不方便,你一点点来。磨墨的要求,就是重按轻推,按的重,推的时候轻,磨墨应该是 比较慢的,不要快,快了以后会产生泡沫,我们叫热墨。热墨有了泡 沫以后就没法用。所以,磨墨要慢慢的来。古人说磨墨如病夫。好像 生了病的人一样,动作要慢。本节要点:怎样调节墨汁中的水份。 怎样磨墨:介绍墨条、砚台、水。 墨光以紫色为上,最好用纸试验。 要点解读:思考题:准备一种墨汁,试调节它的干湿度,是否适合书写如果能力允许,买松烟、油烟墨各一,磨墨后观察它们的墨色和 墨光。第 13 课笔记:墨法 1.什么是墨法什么是墨法,简单地说,就是书写中用墨的方法。目的是使墨更 好地表达用笔。国画中也有墨法,国画有线有面,所以有皴擦点染等技法,把墨 当作一种颜色,用水调整稀薄,或分次积累等等,创造各种效果。书 法只用线条,用一条线来表达内心,用国画调色的方法来写书法,这 是违反书法本意的。唐朝柳宗元最早提倡调色,元明之后就有人开始采用。这跟用红 黄蓝白颜色写字,本质上差不多,只能算美术字,所以历代对这种方 法批评很多。叶百丰先生《书说》这么说:“以浓淡澡润取媚于书, 乃子厚(柳宗元)之恶习。”批评就是特意去调墨来写书法。书法中墨色的湿润枯燥,指用笔时的自然变化,而且是一次性的, 不能回头重复或修补。这样才能真实地表达人的内心起伏变化。墨法好坏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能否清晰地表达用笔。你看这两个气字,左面这一 个用笔清晰,是唐朝孙过庭《书 谱》中的,右面这一个,传说是 宋朝黄庭坚写的,墨法有问题, 看不清用笔了。简言之讲究墨法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笔法,在书法中,墨法是跟随笔法变 动的。如果墨法遮盖笔法,就是错的用墨方法。也说是说,笔法为主, 为根本,主次要搞清楚。2.掭墨和点墨 毛笔取墨,常用的有两种动作。一是掭墨,二是点墨。2.1 掭墨以前用舐墨,《庄子·田子方》中有“舐笔和墨”,舐就是用舌头 舔,如“舐犊情深”,后来很多人写成舔笑、舔墨,甚至还造了一个 新字掭,掭笔、掭墨。这个字《说文解字》中是没有的,是一个后起 字。很多人就用这个掭墨的动作。实际上你想一想,这个墨只是掭在 表面,看起来那个墨已经有了,也是可以写字了,但实际上并不是这 样,为什么呢?小笔问题不大,大的毛笔,你把它拉开来看看,其实 这个笔心里面是没有墨的。也就是说,掭墨,它的墨,只是在表面。2.2 点墨比较好的方法,是点墨。就是把笔锋伸入墨汁中。清代周星莲《临池管见》说:“作书时须通开其笔,点入砚池, 如篙之点水,使墨从笔尖入,则笔酣而墨饱。”大家都见过,撑小船 用竹篙,点入水中,用力一撑,小船就动了。点墨很像这个动作,把 笔尖点入水中。毛笔笔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上面是笔根,中间是笔腰,下面 是笔锋,点墨时,只要把笔锋部分点入墨汁中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 这笔头必须是湿润的,点墨前浸过水。如果是干笔点墨,用过后就不 容易洗干净了。然后等墨汁慢慢地渗入笔腰,这是毛细现象。注意笔 根最好不要有墨。笔根有墨,最为难洗。很多毛笔坏掉,就是因为笔 根有墨,洗不干净,胶质在里面,时间一长就容易脆化。这时就开始掉毛了。 笔腰是储墨之处,一枝笔点墨后,笔腰部分会大一点,但墨太多,笔腰就会很肥大,笔腰太肥会导致笔锋绵软无力,所以,要吸去一部 分,或者掭去一部分墨汁。这个毛笔现在是干的,干的你就不能去点墨。墨汁咬住、胶住笔 毛以后,就洗不干净。在点墨以前,这毛笔必须是湿的。所以,先要 点水,点水也不是这样子一拿起来就好了,实际上这个时候,假如你 把它这个毛拉开一看,里边完全是干的,所以点水是要有一点时间的, 让它气泡完全走掉,现在还有气泡,你看,要完全走掉。那就表示里 边的地方,都已经湿了。好了,湿了以后你看现在的水很多,这个时 候你也不能去点墨,点了墨就没法写字了。这个水要把它减少,减少 这样子的时候,你看这毛笔的表面,它有水光,所以我们通常是拿一 张纸,把这毛笔上面的水把它吸掉。尤其是笔腰部分,笔腰部分的水 就让它吸掉。你看现在水就少了,看见没有?这个时候,你看这个毛 笔已经湿了。湿了以后,我们就把它点入墨汁里边,通常就伸入三分 之一,然后让墨慢慢地上来。这因为毛细现象,它自己会上来。上来 上到笔根就够了,不让它上到笔根。然后我们反一个方向。好,你看 现在在笔腰上面有墨了,但现在墨太多,可以把它掭一下,然后用刚 才一样的方法,一样的方法就是后面用手指垫住笔腰部分,让它笔腰 收小,本来笔腰点了墨以后很肥大,让它把笔腰部分收小,但是不要 把墨搞得太少,像这样子,你现在可以看到,这毛笔的形状很好。那 末,这个时候试一试,试试墨色,墨色也非常好。像这样子,就可以 写字了3.墨汁的流动毛笔点墨之后开始书写,墨汁怎样流动呢?不难想象,墨汁是沿 着笔毛向下流动的,这就得到两个结论:就上下而言,笔尖墨汁最多, 最为湿润难干。越往上墨汁越少,也就容易干。就内外而言,表面接 触空气多,容易干,笔心含有的墨汁接触的空气少,不容易干。前面讲过,书法中墨色的湿润枯燥变化,不是用水调节出来的, 而是用笔写出来的。简言之 墨汁的流向和干燥的过程,形成了书写时墨色的变化。4.墨色变化墨分五色,这句话是唐朝张彦远提出来的。他在《历代名画记》 中说:“运墨而五色具”。但他没有说是哪五色。大古文中,五色通常 泛指色彩丰富。如《老子》“五色令人目盲”。在书法中,墨色变化虽多,但大致可分三类:4.1 笔道和墨道为了说清楚,这里先介绍两个概念。 一是笔锋实际写过的部分,我称之为笔道。 二是墨色显示出来的部分,我称之为墨道。 你看这个一字,笔锋走过的部分就有墨,笔道和墨道大小一 样。这个就不同了,有时候写完一笔,墨会涨出来一点,称之为涨墨,这时候,墨道就大于笔道了。 这一笔,不但有涨墨,而且涨个不停。形成了墨晕,好 像月亮的月晕那样。结果墨道 就比笔道大很多。在书法中, 墨道和笔道经常不相等。4.2 湿墨(墨道=笔道+涨墨+月晕)这是湿墨,湿墨等于笔道加 涨墨再加墨晕,三者俱备,墨道 最宽。湿墨在国画中经常用到,画乌云、画远山、画云雾都好。但书法 中往往会看不清用笔,反而会掩盖用笔的精妙。除了偶然出现之外, 基本是不用的。这是文征明《游虎丘诗》, 其中有一次点墨较多。结果写 中字,起笔一竖,就成了湿墨。 湿墨看不清用笔,临贴的时候, 就要想一想,原来的用笔应该 是怎么样的。4.3 润墨(墨道=笔道+涨墨)这是润墨。润墨等于笔道加 涨墨。就是你写了一笔,稍微有 一点点洇化。润墨书写比较流畅,但线条的感觉松,湿墨和润墨,也可能是纸张的问题,纸张比较松, 会引起湿墨和润墨。齐白石“两石斋”横匾,就是用润墨写的。4.4 干墨(墨道=笔道)干墨,干墨写在纸上,没有涨墨,更没有墨晕,一笔下去,墨道 等于笔道,表现用笔最为精确。但是干墨也有缺点,就是不能持久。 写不了几笔,笔锋就干枯了。如果用干墨一路写,写到 不能写为止,会发生什么情况 呢?这是宋朝 蔡襄的《脚气贴》,里面有一 个“耳”字。放大看一看,开始是用干墨,往下拉,笔道两旁 出现了白点,称为沙笔,继续写下去,笔道中出现了 一些白线,称为燥锋,如果继续写,白线大量增加, 这就是枯笔。沙笔表示笔锋侧面开始干了,所以笔道两边就出现了白点。 燥锋表示笔心开始干了,笔尖毫毛开始分开。 枯笔表示笔心很干,笔锋毫毛完全散开。 在书法中,墨色的变化,基本情况就是如此。湿墨、润墨 干墨,时常会出现在作品中。干墨如果继续写,就会出现沙笔、燥锋和枯笔。 这是吴昌硕写的“踏天一磨”,用要贺的诗意。吴昌硕喜欢用干墨,因为线条长, 所以往往再现很多 沙笔,看上去像百 年古藤。干墨线条紧密, 湿墨、润墨线条松, 比较一下就有感觉。从湿墨到枯笔,可以看成一个循环, 当你点墨后书写时,墨色就会慢慢经过 各个阶段。最后达到完全的枯笔。如果 你重新点墨,就会开始新的循环。如果 你不需要某些墨色,就可以重新点墨来 阻止它出现。比如说,你是写篆书,隶书和真书, 常用的墨色就是润墨、干墨,到了现出 沙笔,就要重新点墨了。这样一来,后 面的燥锋、枯笔,就不会出现。如果你写行草书,墨色的变化幅度可 以加大,但湿墨表现用笔效果最差,所以王羲之作品中,极少出现湿 墨,也不会太枯。从第一课到第七课,我给大家讲了书法的基本理论,第八课开始 到现在,介绍了书法的主要工具,毛笔和墨,希望大家准备好。下一 堂课,就要开始讲用笔了。谢谢各位。本节要点:书法墨色变化,是为了表现出用笔技法。 湿墨、润墨、干墨; 沙笔、燥锋、枯笔 点墨的方法要点解读:思考题:墨道会小于笔道吗? 第一笔落纸,就可以是干墨吗?}
节食减的主要是肌肉和一部分水分,身上的赘肉是不容易减掉的。用可以测脂肪含量的电子称。而在没有脂肪称的情况下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减的是水份还是脂肪呢?喝大量水后你就会知道是不是减了水分又重回去了,因为只是减水分的话,喝水很快就会反弹回去的。减肥在于减脂肪。减肥可不等于减重,建水可能减重了,但减肥的真正目的是减少体内脂肪的比例。体重的考量实际意义不大,影响外形的是你的体积不是你的重量。由于脂肪密度很小,而肌肉密度很大,而人的体重大部分来自于肌肉的重量。减肥是脂肪减少,而减重则是肌肉减少,两者不是一回事。这就好比,两个人体重一样,体型却差别很大。扩展资料节食减肥的危害:1、精神下降,甚至得病,反弹最后体重不降反升在健身领域里,一般大家都推崇少吃多餐,这样可以快速的补充训练后消耗掉的热量,及时回复肌肉纤维,并使它们更加强壮。节食则是少食、少餐。虽然瘦下去了,但是很容易让自己得肠胃病,或其他疾病。并且如果一月过度减肥,比如十五斤、二十斤,虽然减了下去,但是他们也知道,此路不能长久,总不可能都不吃饭吧。最后又无一例外,后期扛不住,于是报复性的反弹,甚至比之前还胖不少。更重要的是,整个人会更加萎靡。2、脂肪没降低,肌肉还流失许多人想要减肥,都贪快,于是加入了不少有氧运动,又不敢吃,于是在碳水长期跟不上的情况下,体重虽然短时间内降低,但是脂肪却没有降下多少,降低的都是蛋白质,导致自己肌肉流失。身体线条更不好看了。3、基础代谢率降低,减肥越来越难肌肉流逝,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代谢率降低,最后你想要正常的减肥,越来越难。同时皮肤会更加松弛,甚至不少部位如臀部、胸部都是直接干瘪下坠,十分难看。4、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诱发各种疾病。这不必多说。5、体内皮质醇激素过渡分泌长期节食会导致我们体内一种叫做皮质醇的激素过渡分泌,对于想要减脂的人而言,皮质醇是十分令人讨厌的激素,它会造成身体毛发脱落、免疫力下降,甚至引起女生的生理期紊乱,整个人的状态是十分差、没精神。参考资料:节食减肥招来“易胖体质” 减掉的是肌肉反弹回来是脂肪-新华网先减水分,然后才会减脂肪的。一般来说,我们的身体每天的新沉代谢中,不管怎么减,身体先消耗的必定是水分,然后才是脂肪。这也就是为什么脂肪那么难甩掉的原因了。节食不可以什么都不吃,所谓节食,就是在你平常的食量上再减少一些,一定要合理,这才是真正的健康节食减肥法。扩展资料:应控制饮食,将摄入的能量总量限制在1000-1500kcal/天,减少脂肪摄入,脂肪摄入量应为总能量的25%-35%,饮食中富含水果和蔬菜、膳食纤维;以瘦肉和植物蛋白作为蛋白源。减肥膳食中应有充足的优质蛋白质,除了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还需要补充必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充足的水分。还要改变饮食习惯,在吃东西时需要细嚼慢咽,这样可以减慢营养物质吸收,控制能量摄入。饮食控制目标是每月体重下降控制在0.5~1公斤左右,6个月体重下降7-8%。肥胖患者最好在专门的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严格的饮食计划。运动时,肌肉组织对脂肪酸和葡萄糖的利用大大增加,使得多余的糖只能用来供能,而无法转变为脂肪而贮存。同时随着能量消耗的增多,贮存的脂肪组织被“动员”起来燃烧供能,体内的脂肪细胞缩小,因此减少了脂肪的形成和蓄积。由此可达到减肥的目的。减肥运动须强调科学性、合理性和个体化,要根据自身特点掌握适当的运动量与度。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减肥}
入职两年,每月实际到手工资2860,评上中级职称每月多400块。双边公积金每月1490。年终绩效约8k,年终奖约3w,but2022年的都还没发,啥时候发,一无所知。综上到手:2860*12+38000=72320/年,算上公积金就是72320+1490*12=90200其他福利:吃饭交钱100元/月,只有午饭,没有水果,没有酸奶,而且不是所有单位都有食堂,我们单位食堂就是才成立2个月,以前都自己解决。生日有300蛋糕卡,几个大节有购物卡一年1200左右。关于工作忙不忙:很少加班,但事也不少,除了本职工作,每个单位有对口乡镇,旱季要护林防火,守山。雨季防汛,转移村民到半夜2点也有过几次。脱p户(以前的p困户)持续帮扶,主要是应付检查。感觉一年下来,本职工作干不了多少,多数时间都是在上山下乡,疲于落实上面的口号,应付各种检查。不外出的时候,打卡一样少不了,迟到一样通报,但好在不扣钱。去年清明五一都没放假,为啥,防火守山,上面一句话的事,甚至都不用发文。赶上脱p攻j那年,全年基本无休,主要干啥?算收入,翻来覆去改资料。到底为老百姓干了多少事?不得不说,xx主义,形式主义仍然严重。领导和蔼,同事融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领导爱骂人吼人我体会过,揽功诿过我见过,同事互相看不惯打小报告的也听说过。医疗条件差,教育差,交通差,到市里开车2.5h,去成都开车都要7h,冬天大雪封路,夏天泥石流、滑坡断路。有人问要不要辞职,真心辞不起,家里的娃儿还得指望着这份工资呢。关于事业单位备考,没有简单一说,但是选对资料,跟对老师,备考效率还是可以事半功倍的,接下来我就把自己的备考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对想考事业单位的小伙伴有所帮助。事业单位备考资料备考之初,我和大家一样纠结,不知道该选用什么资料。市面上的资料多入牛毛,所有的看起来都差不多,感觉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当然了,不可能把所有的资料都看一遍。于是我根据自己的情况:1.基础薄弱2.自制力尚可3.动手能力强选取了适合自己的资料:1.中公公基教材公基教材哪家强,还是得看中公强。中公不愧是事业单位的头名,做了这么多年老大不是没有道理的。里面的知识点是我认真比对了粉笔、华图,所认为最清晰,最全面的。信我,而中公的重难点很清晰,是用波浪线在书中画出来,后面复习更能有重点的去复习。2.粉笔《行测的思维》粉笔家这本教材非常好,主要体现在它上面有职测各种题型的例题上来,我看书的时候就主要看各个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基本上职测考察的题型我们多多少少都做过,但是没有放在一起,而且是这么大题量的做错。因为掌握住解题的方法很关键。3.秦叶事考红宝课这是帮助记忆公基知识点效果最好的课。公基知识点又多又杂,想要快速且全面的记住,光靠死记硬背一点也不现实。秦叶老师对于知识点的梳理可是很有一套的,别管是多么复杂的知识点,只要认真跟着他讲的例子走,做好笔记,上课的时候就能把知识点记个七七八八了,拿到高分肯定要听一遍的。像我一直搞不懂的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差距,跟着老师的例子去分析,当场就吃透了,脑子里也搭建好了完备的知识点框架。后面再去刷题再也不用担心知识点遗漏拿不到分的情况。4.华图李梦娇对于常识部分有一点的帮助,但是对于政治,法律等系统内容基本没有用,很容易出现只记口诀不知道具体内容的情况出现,常识备考可以去看,其他方面的学习就不要去看了。不过,李梦娇老师讲课非常细,基本上一些常考点,非常考点都会说的很清楚。看的时候要注意记笔记,不然还是会遗忘的。5.粉笔公基5000题这是必做的题库,这5000题里面既包括了历年真题也包括粉笔自己出的模拟题,如果是想刷题的,个人觉得非常不错的选择,题量很大也很全。我一般都是在看完秦叶课程以后去刷题的,也可以通过刷题检验自己对于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错题我也会标注清楚。6.中公职测3600中公的题库我全都刷完了,本身中公的质量一直都可以,也比较贴合真题的难度。基本上很少遇到一个知识点反复重复的问题,跟着刷完一遍之后,基本上能把职测学的差不多,这个时候拿一套真题卷来测试,也能做到70多分。之后专攻自己的薄弱模块,考试的时候就没什么问题了。7.真题市面上哪家机构都是可以的,当时我家附近的书店有一套华图的历年真题卷,我就直接买了,这套题我是刷了三遍。写的时候我会给自己掐好时间,时间到则停笔。然后对整张卷子进行分析,把错题记下来,然后分析错题原因,对的题要知道为什么做对了,这样做的目的是排除有些蒙对了题下次遇到也能做对。以上这些资料都是我自己用过的资料,亲测好用,不过每个人的个人条件和喜好不同,大家可以借鉴,不要照抄~二,要不要报班关于这个问题,是每个新手玩家刚出新手村必问的问题。我很肯定的告诉你,不用。最起码,笔试不用。只要一张真题卷子就能够让你了解到事业单位笔试考什么内容,接下来好好准备练习就可以了。自己动动手就能解决的,完全没有必要花几千块钱让别人帮你解决。至于学习的方法和资料,只要有思考和自制能力,就能从网上大量的资料中选出适合自己的资料。而补课班的那些资料通常是打包赠送,自己编写,和市面上的资料没什么两样。而且不是说你报了班,就一定能上岸,归根究底还是要看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而且b站,我又称为学习天堂,那么多免费的视频课你白嫖多香啊。能省则省,把笔试的钱剩下来,用在后面面试报班上,我认为更好。三,事业单位的备考注意事项备考事业单位不需要你头悬梁,锥刺股,没日没野,废寝忘食,也没几个人能做到。只需要你利用好每天几个小时的时间,高效学习。有很多大四的学生,以及工作的在职人员备考事业单位,平时的时间学习时间很有限,然而我也是在职备考上岸。我认为学习的时间在精不在多,只要保证好你在书桌前的几个小时是专注的,那就可以!还有要学会利用每天的碎片时间。比如,排队和等待的时间,(等人,等公交,等电梯做家务的时间,听音频,想问题上厕所的时间:手机app上刷题洗澡的时间:听歌,听音频开会的时间(无用):做简单的工作,刷题。我基本上不会在有一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内去苦思冥想一个未解决的问题,而是会直接动手做别的事情,比如说看秦叶视频课或者是做题练习,这样才能把备考时间给高效利用起来。之后我会利用开会,旁听课的时间,去想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我们才必须要把时间利用在刀刃上。备考的两个多月,我很少逛街,逛淘宝,看电影这些花费大量时间的事,我再没有做过,尽管我很热爱。为了最大的爱好,我舍弃了很多要花很多时间的爱好。每个周末,我基本只去三种地方,自习室,书店,餐馆。。。遇到瓶颈期,记得重新回归基础才是最好的办法,公基可以把秦叶事考红宝课里面老师讲的重难点再好好的看一遍,把不熟悉的知识点重新找出教材过一遍,只看自己不会的。考试前几天,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主,尽量不要吃火锅麻辣烫等会引起肠胃不适的事物。考前奋斗的同时也要注意休息,及时释放自己的压力,可以唱唱歌,听听舒缓的音乐。提前准备好考试的所需物品,身份证,准考证,2b铅笔,黑色签字笔,橡皮等,准备一支备用笔芯,以防出现漏水,不出水等情况。可以带一块机械表,不要带电子表!考试前几天不要再看难的题目了,也不要一个模块反复训练,不管是公基还是职测,都是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多得一点分数,所以可以简单的做一套真题,或者梳理一下高频考点,公式。我希望有一天,存好保障生存的钱之后,也能够去追寻我想要的自由,我不害怕孤独,因为,孤独的人,时间才是真正的属于自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减水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