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小英雄喜淘淘死了多少熊猫

“同志们,祖国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在15位身穿军装的战士,将酝酿壮志与无悔的遗书送交上级后,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了拯救生命的飞机。500米、1000米、3000米......当飞机升到4999米高空时,这15位英雄纵身一跳,开始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生死行动。在国民期盼的目光和外国记者的关注下,他们断水断粮,却要每天徒步跋涉30公里山路,担负起拯救数10万群众的重担。这就是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15名勇士,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万千百姓带去了温暖和安全。这15位英雄当时都做了什么?后来又都怎样了呢?英勇空降15军2008年5月12日,山摇地晃,楼崩树折,在天地的怒吼和人类的惨呼声中,一场以四川省汶川为中心的8级大地震席卷千里。此时紧邻重庆的湖北省也是地震山摇,震感清晰十足。位处孝感的空降兵15军气氛立马紧张起来,军长王维山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与担忧中。这不是一般的天灾,很可能要出大问题!在预感到地震的严重性后,出于军人的敏感,他一声令下,15军立即陷入了全军备战状态。15军这支部队历史悠久且辉煌,在转型空降兵前,它是抗美援朝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千岁军”,培养出了邱少云、黄继光等诸多悍不畏死的战斗英雄。即便建国前,在解放战争的中原地区,它也有着不俗的战绩。“15军是个能打仗的部队,你们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不仅在中国,而且全世界都知道有个15军,所以军委选定了你们......中央下决心拿一个军搞空降兵,你们要争气,要有雄心壮志,更要有独创,为解放军创造性地建设一个新兵种!”直到1961年4月,这支陆地称王的部队结束了它的陆战生涯,在支持祖国空降兵种建设的道路上当起了急先军。从跑到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少不了摔跟头,从资金到人才,从技术到经验,这些都是探索路上不可避免需要积累的财富。在不断的训练中,15军总结出了自己的口号:通过“地面苦练”和“空中精跳”,腿部需要经历“三肿三消”,才能最终“冲上云霄”。正是在这种艰苦的训练下,我国空降兵逐渐由少变多,走上正规化道路。而这支部队的出现,让我国无论在作战战备还是救灾抢险上,都有了更多的底气。去年的河南洪灾、前年的湖北黄梅县大坝决堤,都能看到空降兵们第一线支援的身影......14年前的汶川地震,在交通、通讯全部阻断的情况下,分发物资、沟通各地、建立站点、拯救群众......这些工作自然少不了从天而降的“天神”们。所以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全体官兵全部做好了奔赴战场的准备,更是将生死置之度外,提前写好遗书,准备冒死救援万千受灾群众!空降兵奔赴灾区在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凌晨,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便接到指令,立即组织并指挥尖兵突击队,赶赴震中茂县,执行其他兵种力所不能及的特殊任务。此时由于强力地震的影响,受灾最严重的茂县、北川等地,无论是道路还是通讯,已经全部中断,甚至时不时的余震,更是威胁着试图挺进险地的救援队伍的生命安全,空降兵成了最迅速也是唯一一支能够参与救援的队伍。大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在清楚了形式和自身重要性后,李振波没有丝毫犹豫,立马筛选聚集100名精锐空降兵战士,他们各自折叠背负好了自己的降落伞,喊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第一”的口号,和40吨紧急筹措的物资一起飞往第一线。此时茂县已经与外界失联近一天,全国人民都为之担心,在时间就是受灾群众生命的前提下,这支突击队很想立即跳到灾区,开始救援与通讯重建等工作。茂县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四周都是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所以飞机最低也只能维持在5000米左右的高空位置,空降兵们必须从这个高度跳伞下去开始救援,这无疑几何倍数的加大了空降兵们的降落难度!这是空降兵队伍成立近60年来,第一次以空降形式参与到非作战任务中来。更让这100人紧张的是,他们平常训练基本都是在数百米高空进行跳伞工作。现在高度提升近10倍,能不能保证自身安全降落地面,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部队,心里都没底。更何况现在茂县建筑装置几乎全部损毁,地面根本没有任何标识,也没有任何指导,甚至连具体气象条件都处于不明状态。贸然执行空降任务,很可能会直接撞上附近高山崖壁,或者直接落入险地,死伤几率极高!可不管怎么样,人民群众的安全才是第一位。抱着有去无回的慷慨壮志,这些空降兵们准备立即跳下去执行任务。就在他们已经做好心理建设的时候,天不遂人愿,任务暂停了。当天上午茂县天气并不好,狂风暴雨闪电雷鸣,大大增加了飞机飞行难度。在飞机从8000多米高空,穿破乌云下降到6200米后,机身已经结满冰霜,不仅外窗模糊,看不到外部情况,就连舱门都打不开了。这样下去,很可能就是机毁人亡的命运。不仅灾民救不到,机上上百条生命也将白白葬送。在8次下降尝试失败后,李振波只得下令重新返航,暂停救援任务。敢于赴死15勇士早在飞机奔赴茂县的路上,李振波便开始思考空降方案。面对当地复杂的地形,极端的天气以及5000米高空寒冷缺氧的挑战,他不得不慎重慎重再慎重。虽然是抱着必死决心来的,但他不想有哪怕一点的无谓牺牲。“茂县地形太复杂,能调控方向,就意味着可以选择一个好的降落地点。”在反复思虑和观察具体情况后,李振波决定采用可调节方向的翼形伞进行空降任务。方向确定后,李振波立马紧急调配了25面翼形伞。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人员的选拔。面对威胁生命的任务,大家虽然心中都有畏惧,但责任感和队友情同时让他们更加积极,全部都踊跃报名,想要做那第一个敢死之人。李振波很清楚任务的难度和危险系数,他第一个加入了这支充满危机的队伍。在经过筛查后,他又挑选了22名精通翼形伞操作的战士组成勇士队。其中有14人和他参与第一场空降行动,剩余7人编入预备队,担任此次的跳伞指导任务。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一个好时机。5月14日上午,持续了数天的阴雨天气终于结束,天空放晴,正是执行任务的绝佳时机。机不可失,此时距离黄金救援时间的72小时已经过半,一刻都不能耽误。上午11点37分,随着飞机腾空,机上的15位勇士全都一脸严肃,做好了随时空降的准备。这其中年龄最大的便是48岁的领导李振波,他已经超过了部队45岁的空降年龄限定。但他不希望自己只是眼睁睁的看着手下战士们冲锋陷阵,冒死前行,他想做他们的领头人,和他们一起承担将要面临的危险与困难。所以在挑选队员时,他第一时间将自己列入其中。他给的理由也很军人:一我的经验比你们足,二我是领导,三这是命令!在他的坚持下,他成功加入这支“敢死队”。而在执行任务时,他也成了领头第一个跳下飞机的勇士!其他14人的名字分别是于亚宾、任涛、李玉山、向海波、雷志胜、赵四方、刘志宝、赵海东、郭龙帅、李亚军、刘文辉、王磊、王君伟、殷远。面对即将挑战的危险,他们全都紧张万分,却又各自有着各自的坚持。比如年龄最小的向海波,他当时只有23岁,正是社会上大学毕业,享受生命的最好年级。但他却不希望自己的一生屡屡无为,他想要为祖国为人民做些什么,留下自己的痕迹。面对他的再三坚持,本来拒绝他参与此次任务的李振波,最后时刻也同意了他的加入。他们中有人上阵前给父母妻儿做了“最后的道别”,将银行卡号反复告知家人知晓。也有人给恩爱的女友打了预防针:“抢险救灾有一定危险,假如我回不来了,别哭,等那里建好了,去四川看看我。”而这场任务中感触最深、情绪最激烈的便是任涛了。因为他家就在四川震区,上战场前他已经从妻子那收到了悲痛万分的消息:他家在地震中被夷为废墟,母亲也因此受了重伤在医院接受治疗,祖母更是没能挺过这一关,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总之,怀着各种各样的愿景和抱负,这15位勇士共同为着拯救民众、抢险救灾这一个目标而努力。在队长李振波跳下飞机后,其他队员怀着澎湃的情绪,依次跳了下去。生死一跳,极限救援“怎么有这么多高压线!”显然,第一个跳下机舱的队长李振波隐约看到了地面的情形,他也没想到茂县的情况这么复杂。怀着忐忑的心情,在缺氧头晕、严寒侵袭的情况下,他强忍着经历了1500米的下坠过程,在3500米高空准备打开翼形伞,可这时却发现他背着的降落主伞出现问题,根本就打不开。好在凭借30多年的经验,他没有惊慌失措,在距地面700米时,他沉着冷静地拉开了另一边的备用伞。和李振波遇到相同情况的还有王君伟,好在他们都打开了备用伞,有惊无险地落到了地面上。虽然在落下后,树枝将李振波的腿刺穿、雷志胜的右腿也撞到石头上。但基本问题不大,他们还有足够的能量去做接下来的任务。“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这15位勇士还没有完成任务,第一时间便起到了激励人心的作用。无论是受伤的还是忍饥挨饿的老百姓们,立马有了主心骨,也有了与死神抗争下去的勇气。而此时受伤的李振波也并没有停下来养伤,身为队长的他,马不停蹄地便奔赴茂县县城,直接联系到了当地政府。在获知茂县具体情况后,他将消息第一时间传给了外面的指挥部。不仅如此,面对极为复杂的空降环境,为避免过大损失,他们建议取消其余空降兵空降计划,由他们15人去做这场引导空援的重要任务!这可不是件轻松的差事,这15位英雄花费了整整7天7夜的时间,徒步220公里,翻越3000米以上海拔的山峰4座,前后途径了7个乡镇、55个村落探察具体受灾情况,为指挥部第一时间提供了重要灾情信息,并引导空投物资、建立临时机场,直接间接拯救了10多万的灾民。值得一提的是,仅执行任务的第二天,他们便排除了有决堤风险的两个水电站,同时救出被困在附近的106名中外游客以及47名美术学院师生......直到5月19日,这15位勇士才从忙碌中解脱,离开茂县,重返队伍。此时的他们衣衫褴褛,疲惫不堪。在突然放松后,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扛住,病倒在了病床上。病好后他们回归部队,各自开始了自己新的任务和生活。灾情已过,勇士安在?时隔12年,直到2020年9月17日,在空降兵成立70周年的庆典上,这15位勇士再次聚首。回顾过往,全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他们中大部分人已经复员退伍,分布在天南海北,做生意、当警察等等,干的工作也是各不相同。当年的15人,就只有李振波、于亚滨、殷远、向海波和李玉山五个人仍在军队中。其中仍在原单位任职的李振波,在2021年便退休回家养了老。15人中的李亚军最让人羡慕,因为汶川地震的这次救灾行动,他得到了当时参与救灾的一名女大学生青睐。灾后女生主动追求,甚至奔赴李亚军家乡看望其父母,两人最终走到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雷志胜复员后回到家乡街道办事处工作,过着平凡而又忙碌的生活。对此他十分知足,乐在其中。赵海东回到部队后的半年便退伍回家,当了老家陕西榆林市的一名公路管理员。郭龙帅退伍后转业到交通运输局工作;王磊则在辽宁的退伍军人培训基地做老师;王君伟去了四川乐山警局当一名警察;任涛当货车司机,跑起了长途运输......留在部队中的于亚宾在空降兵某部引导队当队长;殷远在空降兵某大队一营二连当班长;李玉山在部队做上了伞训主任的职位;最年轻的向海波也在空降兵某部当引导队的文书。虽然如今他们已经不在同一个部队,分散在不同地域。但相信无论何时,他们都不会忘掉2008年那段刻骨铭心的救援经历。也希望他们初心不改,在各自的岗位继续散发璀璨的光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震小英雄喜淘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