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物体被融化后会浮在已经被融化液体的东西有哪些表面?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人教版初二物理复习提纲有哪些(共含7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卖了你”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篇1:初二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4、应用及现象:① 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④ 小孔成像。5、光速:C=3×108m/s=3×105km/s。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⑴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⑵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4、面镜:⑴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初二物理复习提纲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二、透镜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表:四、眼睛和眼镜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篇2: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复习提纲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复习提纲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换算: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nm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3、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6、特殊方法测量(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二、简单的运动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5、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在匀速直线动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速度公式:v=S/t(4)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1m/s=3.6km/h6、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7、测平均速度:原理:v=s/t;测理工具: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计时器)三、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波,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或者声源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小于17m。(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5、响度: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乐音是指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悦耳动听的声音就叫做乐音。8、声间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四、热现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3、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够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量程:35—42℃,分度值:0.1℃;使用方法:①离开人体读数,②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量程:—20—100℃;分度值:1℃;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寒暑表:量程:—30—50℃;分度值:1℃;使用方法:同上。5、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6、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2)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3)晶体熔化的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收热量。(4)晶体熔化的特点:①温度不变②继续吸收热量。7、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8、蒸发现象(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3)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9、沸腾现象(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3)液体沸腾的特点:①温度不变②继续吸收热量。(4)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10、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作用:液化放热(生活中的“白气”、雾、露、水管“冒汗”、液氢、液氧、液化石油气等属于液化现象)11、升化和凝化现象(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碘、冰雕变小、“干冰”的舞台效应属于升华;冬天看到霜、雪、冰晶、冰花、窗花、雾凇等属于凝华)11、升华吸热,凝华放热五、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生了弯折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皮影戏”、“立竿见影”等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理解:(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2)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8、两种反射现象(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学好初中物理的小技巧1.熟悉概念公式课本必须熟悉,知识点必须记得清楚,至少达到课本中的插图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印象,不必要记得在第几页,但至少知道在左页还是右页,它是讲关于什么的知识点的,演示的是什么现象,得到的是什么结论,并能进行相关扩展领会。2.上课认真听讲天才不是天生的。无论是新课、实验课,还是习题课、复习课,每一个“考试状元”都能充分利用初中物理课堂时间,聚精会神听讲,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不时勾画出重点,标注仍不清楚的问题,下课及时与老师请教,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3.重视画图和识图在初中物理课程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一类是属于作图类型题,例如,作光路图等,要力求符号标准、线条清晰、尺规作图。另一类属于识图,例如,识别机械运动部分的v-t图象、s-t图象,以及物态变化部分的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等,要记住讲过的最基本图象,明确图象中各部分所代表的物理含义。4.重视观察和实验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科学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科学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5.多做练习题要想学习好物理科目,一定要多多做练习,把书本上学到的概念和公式,应用到实际做题中,如果做题时能够得心应手,方能说明掌握了知识点。准备一个错题本,把自己错的题一个个记下来,然后时常复习加深印象,这样才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物理学习方法与策略1.课前预习,课后才不吃力通过经验来看,预习的效果要明显比没有预习的效果要好。进入初中以后,刚开始学习的声学会比较简单,但之后的版块难度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到了固态变化这一章。因为知识点比较抽象,纯属概念性的知识,需要学生去记忆和背诵。到了学电学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孩子被难住,较之前的知识点,这个版块更加抽象,很多孩子已经不知所云,所以更需要课前预习,这样至少不会让学生感觉太吃力。如果没有预习的话,孩子们可能会感觉非常痛苦,甚至会考试不及格。2.坚持做笔记要想学好物理一定要坚持做笔记。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3.要自己归纳重点很多学生只是一味地死板的学习,做完一道题,正确的就不管了,错误的看一眼也不去细细思考,他们不善于思考、总结、归纳自己的错误,不善于将不同的题型进行归纳分类,更不善于归纳整理自己存在缺陷的学习方法,这样很大程度阻碍了他们物理的学习发展。所以要想学好物理,一定要自己整合知识点。4.学好物理实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物理的规律、原理都是通过物理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总结或推理出来的。我们教材中就有大量的物理实验要求同学们去做,去探究。只有同学们敢于实验,敢于实践,敢于动手,才能把物理真正学好。篇3:初二下学期人教版物理复习提纲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的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2.惯性(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二、二力平衡1.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 于平衡状态。(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同物、等大、反向、共线。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2.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平衡力(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相同点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没有时间关系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3.二力平衡的应用(1)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方法、措施。4.力和运动的关系三、摩擦力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接触并挤压。(2)接触面粗糙。(3)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3.摩擦力的分类(1)静摩擦力: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滑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3)滚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滚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4.静摩擦力(1)大小:0﹤f≦Fmax(最大静摩擦力)(2)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5.滑动摩擦力(1)决定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3)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4)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6.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1)增大摩擦的主要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2)减小摩擦的主要方法:①减少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用滚动代替滑动;④使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用气垫的方法)。篇4:初二下学期人教版物理复习提纲一、浮力1.当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时会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就是浮力。2.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其的压力差,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3.称重法测量浮力:浮力=物体重力-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秤读数,即F浮=G-F′4.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二、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的重力。公式:F浮=G排。(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数学表达式;F浮=G排=m液g=ρ液gV排。(2)阿基米德原理既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2.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⑴阿基米德原理阐明了浮力的三要素:浮力作用点在浸在液体(或气体)的物体上,其方向是竖直向上,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⑵“浸在”既包括物体全部体积都没入液体里,也包括物体的一部分体积在液体里面而另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的情况;“浸没”指全部体积都在液体里,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和部分体积浸在液体中都适用。⑶“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和物体的体积V物,它们在数值上不一定相等。当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此时,物体在这种液体中受到浮力最大。如果物体只有一部分体积浸在液体里,则V排⑷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即F浮的大小只跟ρ液、V排有关,而与物体自身的重力、体积、密度、形状无关。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变化而改变。⑸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F浮=ρ气gV排,浸在大气里的物体,V排=V物。例如:热气球受到大气的浮力会上升。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2)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但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F浮与G物的关系ρ液与ρ物的关系漂浮F浮=G物ρ液﹥ρ物上浮F浮﹥G物ρ液﹥ρ物悬浮F浮=G物ρ液=ρ物下沉F浮﹤G物ρ液﹤ρ物2.应用(1)轮船①原理: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使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从而来增大它所受的浮力,故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m排=m船+m满载时的货物(2)潜水艇原理:潜水艇体积一定,靠水舱充水或排水来改变自身重力,使重力小于、大于或等于浮力来实现上浮、下潜或悬浮的。(3)气球和气艇原理:气球和飞艇体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氨气、热空气),通过改变气囊里的气体质量来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所受浮力大小。3.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①称量法:F浮=G-F拉; ②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③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 ④平衡法:F浮=G物(悬浮或漂浮)篇5:人教版初二物理复习提纲有哪些1.测量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他的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道理做成。2.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来就叫做力的示意图。这根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3.在物体学中,把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成(正比),它的计算公式是(G=mg),其中g=9.8N/kg)。它是表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4.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在技术上,增大底部支承(面积),降低(重心)位置,都可以增大物体的(稳定)性。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滑动摩擦中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表面的(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一定的压力下,接触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7.通过力的作用点,沿着力的方向所作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用字母(L1)表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用字母(L2)表示。8.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9.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做(杠杆平衡).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公式是(F1L1=F2L2);或(F2/F1=L1/L2).10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杠杆的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篇6:初二物理复习提纲初二物理复习提纲【声】重点知识①声的传播(以波的形式)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②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③15℃空气中的声速340m/s④超声波、次声波⑤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材料结构不同,音色不同【光】重点知识一①光线是假想的线并不实际存在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③小孔成像是实像④真空中的光速300000000m/s二⑤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 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⑥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⑦镜面反射与漫反射⑧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三①折射:光射入某些介质(如:水、玻璃)时,在反射的同时也会射向介质内部,即折射(初中阶段只记:光从空气射向其它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反射角)②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四① 光的色散②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光决定的③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④紫外线、红外线【透镜】重点知识一凸透镜①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②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汇聚于焦点过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③测焦距小实验④应用: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远视镜?⑤◤凸透镜成像规律◥u>2f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fu=2f 倒立的等大的实像 v=2ff2fuu二凹透镜①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②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③成虚像④应用:近视镜三显微镜和望远镜【物态变化】重点知识一温度①温度计:量程、分度值、0刻度②温度计的使用:玻璃泡全部浸入;待示数稳定再读;视线与液柱上表面向平③水的凝固点0℃、沸点100℃;绝对零度-273.15℃;冰箱﹣15℃——﹣20℃二①融化:固态变液态。融化吸热。晶体融化时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②凝固:液态变固态。凝固放热。同种晶体的熔化点和凝固点相同③汽化:液态变气态。汽化吸热。分两种:蒸发和沸腾。④液化:气态变液态。条件:遇冷⑤生华:固态直接变气态。樟脑片⑥凝华:气态直接变固态。雾凇【电】重点知识一①摩擦起电,吸引轻巧物体②同重点和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③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二①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②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③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④电路图⑥电流表的使用:正进负出、不能超过所接量程、串联⑦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I=I1=I2⑧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电压 电阻】重点知识一①持续电流的条件:有电源、通路②干电池1.5V;蓄电池2V;家庭电路220V;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③电压表的使用:正进负出、不超过量程、并联二①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②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U=U1=U2三①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温度有关②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欧姆定律】重点知识一①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②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二①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②公式I=U/R③电阻的串联R=R1+R2电阻的并联R=1/R1+1/R2④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⑤安全用电【电功率】重点知识①电能表、能量转换②电功率定义式P=W/t③ W=UIt④ 电功率计算式 P=UI;P=I?R;P=U?/R⑤ 焦耳定律Q=I?Rt⑥生活用电常识【电与磁】重点知识一①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的物质②磁极:南极、北极。磁性最强③磁化:在磁铁和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坏处:手表磁化后不准、电视显像管磁化后色彩失真二①磁场真实存在②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假想的线③地磁场——动物罗盘三①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②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③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的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 螺线管的N极。④电磁铁。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铁芯的材料、大小⑤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四①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②电动机的构造:转子和定子五①磁生电(电磁感应)——法拉第②闭合电流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③发电机(直流、交流)④磁记录(录音-电磁感应;放音-电流磁效应)篇7: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复习提纲有哪些第一章:声的世界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⑴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⑵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③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⑶声音的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声相同的声音2、 ⑴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⑵声音的传播: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②真空不能传声⑶声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3、声速:⑴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反映的是声音传播的快慢。⑵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②声速还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面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低处的声音,高出容易听到。4、回声:⑴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产生的。⑵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秒⑶回声传播的时间低于0.1s,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⑷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测海底深度,山与山间距离等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5、人耳的构造:⑴外耳: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外耳,主要有:耳廊、耳道两部分。⑵中耳:主要有耳膜、三条纤细的耳骨:锤骨、砧(zhen)骨、镫骨。耳骨(又叫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⑶内耳:耳蜗、半规管(共三条)6、鼓膜是怎样工作的:人耳的鼓膜是一层很薄的像鼓的鼓膜一样的弹性膜,即可绷紧,也可伸展。当声波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后,鼓膜就随着声波振动,并将这种震动传给听小骨。7、双耳效应:⑴定义:人都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是不同的,这样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⑵耳朵可以分辨声源方向的原因:两只耳朵可以分辨声源的方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①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强度不同;②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时间有先后;③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振动的步调有差异;第三节:声音的特性:8、乐音的三个特征:⑴音调: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⑵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和发音体的振幅有关)⑶音色: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色因人而异(只所以能区别各种乐器的声音,就是因为其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9、频率的概念: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决定着声音的音调。10、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11、超声波和次声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正常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低于或高于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都听不到。通常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12、次声的特点: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破坏性强。13、响度和音调的区别:⑴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只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⑵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反之亦然。如老牛和蚊子发出的声音。14、思考: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自己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别人听起来和自己说话的声音没什么区别,为什么?提示: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别人平时听到的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是说话人的声音;而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不同的介质,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了。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5、噪声的界定:①从物理学角度: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音;②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音。16、乐音和噪音的区别:①从物理学角度:乐音即好听、悦耳的声音,是由发声体有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噪音即嘈杂、刺耳的声音,是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②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噪声是杂乱无章的无规则的波形,而乐音是规则的波形。③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音。17、噪声强弱的等级及危害:⑴噪声的等级划分:人们以分贝(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人的睡眠和休息;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突然暴露在150分贝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⑵噪声的危害: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18、减弱噪音的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 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③在人耳处减弱第五节:声的利用19、声与信息⑴声音可以传递信息。⑵回声定位:⑶用于医学:如听诊器的使用20、生和能量:声波和水波类似,可以传递能量。★ 初二政治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有哪些★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教学计划★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下册复习提纲★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二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体的东西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