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救援行业的朋友吗?灾后救援无人机在消防救援中的应用哪个公司的好?推荐下呗

今年5月12日是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一旦发生灾害损失极为严重。

科技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更多新思路。作为现代化救援工具,无人机因起飞便捷、反应迅速、可提供多维度数据等特性,近年来在应急消防领域广泛应用,已成为各地防灾减灾的标配。5月7日,侦察无人机正式纳入中央应急物资储备品种,这也意味着无人机将在常态化防灾减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那么,无人机在应急消防实战中都有哪些用途?让我们通过自然灾害救援、森林消防、城市消防及人员搜救四大应用场景,一起看看无人机如何助力灾害“洼地”转变为安全高地。

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发生后,后台指挥人员需要第一时间获取灾害现场的全局画面,以辅助研判灾情。因此,二维、三维模型的产出对决策指挥意义重大。此外,灾后电路、公网网络瘫痪,使用无人机可携带中继基站,对灾区进行信号覆盖;现场画面实时回传,辅助后方指挥决策;无人机挂载探照灯,可以在夜间对救援现场进行照明、搜救。

2019年6月,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灾情发生后,救援人员使用无人机产出第一张地面二维正射影像,为前期现场指挥提供了经纬度坐标、距离、面积等重要数据。随后,无人机持续采集三维模型数据,为灾情研判、灾后处置等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持,保障指挥救援工作稳步推进。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地震)

(无人机实时二维建模)

与此同时,无人机在震区核心位置上空多点不间断采集视频影像,共飞行 40 架次,提供视频保障超过 4 个小时,视频流接入消防指挥系统,为指挥中心及现场指挥员提供多路实时空中影像,在高空中辅助人员搜救。

在森林山火中,消防人员由于视野受限,无法迅速有效地掌握整体火势,加之因风改势等不确定因素,生命安全面临极大威胁。消防指挥中心难以全面快速对火情进行研判,指导决策。火情控制后,排查余火、阴燃火点,防止复燃等工作任务艰巨,刻不容缓。

2020年3月,凉山州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火势快速蔓延,火场情况复杂,车辆和人力难以抵达现场进行扑救。消防队第一时间启用大疆无人机参与救援工作。

无人机红外热成像系统不受夜间及烟雾影响,清晰识别火场区域,为进行火线蔓延分析和火线防守工作提供关键决策信息。

(无人机热成像锁定高温点、激光定位)

明火扑灭后,在无人机高清镜头下,救援人员快速识别目标区域是否有阴燃火点,通过无人机热成像模式确认阴燃火点;通过高倍变焦,详细察看复燃点;通过激光打点定位,精确获取阴燃火点坐标,投射到地图,交由现场消防指战员处置。

城市建筑、居民分布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现场情况复杂,严重威胁救援人员及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救援人员难以靠近火灾现场,救援指挥中心也难以实时了解火灾情况。

2020年6月,一辆满载液化石油气的槽罐车,在浙江省温岭市G15沈海高速公路出口发生爆炸,爆炸事故造成多座房屋损毁严重,现场烟雾弥漫,不少人员被困在倒塌的房屋内。现场有毒和易燃易爆品较多,严重威胁救援及被困人员安全;现场指挥中心与上级领导需要实时了解火灾现场全局情况,进行指挥决策;火灾覆盖面广,夜间现场部署的照明,很难覆盖核心灾区,地面视野受限。

(无人机现场数字三维建模)

(无人机画面回传现场指挥中心)

消防救援队伍立即启用无人机,与建模软件搭配,迅速产出现场三维模型,成为救援战术制定的重要依据。大疆无人机在空中持续侦察,一旦发现任何可能的生命迹象,指挥中心远程指挥一线消防指战员切换到变焦镜头放大搜索。同时,无人机搭载照明负载快速机动照明,辅助挖掘救援工作,开辟了生命救援的“绿色通道”。

在水域搜救、山岳搜救等常见场景中,搜索区域较大,环境复杂,定位被困人员难度极大。传统的搜救作业,往往采用漫无目的的地毯式搜索。如今,有了无人机的“加盟”,搜救工作多了高空视野、移动敏捷的优势,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幅提升。同时,还突破了夜间的限制,通过无人机的红外传感器,可以快速排查、定位目标人员。无人机还可搭载喊话器,对被困人员不间断喊话,指引被困人员,增强生存信心。

(传统山岳搜救难度极大)

2019年5月,株洲市一老人在山上走失,山上植被茂盛,老人又有智力精神障碍,家人及热心村民参与搜救,三天两夜未果。消防队接到老人走失山中的求助,立即出动大疆无人机前往山中搜救,无人机热成像模式发现疑似走失老人,通过高倍可变焦画面进一步确认,并提供走失老人准确位置,仅用20分钟就将走失老人成功找到,高效完成搜救任务。

由点及面,服务防灾减灾

2020年9月,大疆行业应用响应相关部门的空中应急需求,联合全国32家具备应急行业无人机技术服务能力的合作伙伴,共同成立“大疆应急救援联盟”。至今,联盟共计参与全国各地大小应急事件200多起。

科技辅助,抗御结合。无人机常态化应用,将有助于应急救援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助力提升防灾减灾硬核能力。

}

要:我国不仅经济水平得到增长、社会发展得到进步,同样,科学技术的研发也收获了不小的成就,能够渗透于各行各业,而现代发展下,无人机的出现,能够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加新颖的事故处理方式,对人为事故、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带来巨大的帮助,可以紧急勘察与排查事故,航程远、体积小是其最为明显的优势,可以说,在应急领域中具备不可小觑的关键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无人机的主要优势展开简要的阐述,并将其作为切入点,对无人机在应急领域的实际应用策略以及发展前景展开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为相关从业人员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的协助作用与参考依据。

关键词:无人机;应急领域;应用;前景

在应急处理中,无人机的诞生能够有效提升工作的效率。在某些特殊的环境条件中,由于存在不确定的未知情况以及危险因素,造成救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的前往事故现场,而应用无人机可以对事故现场当中的安全隐患作出全面的了解,确保救援工作人员能够全面掌握事故现场的实际状況,可以将救援工作人员因为误入危险区域而造成人员伤亡的状况尽可能的避免。可以说,无人机是在应急领域协助救援工作人员的核心技术。由此可见,对其应用策略与发展前景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是确保我国应急事故处理效率获得最大化提升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无人机长远、稳健发展的核心条件。

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主要是将自有的控制程序功能与无线电遥控设施加以运用的一种无人承载的飞机。机上不需要设置驾驶舱,且安装控制程序功能以及自动驾驶仪的设施。由母机、舰艇、地面等遥控站的工作人员运用雷达等设施,从而对无人机展开数字传输、遥测、遥控、定位以及跟踪等工作。能够通过无线电的遥控,促使无人机同普通飞机一般起飞,或者是借助火箭将其升空发射,也能够由母机向空中带去并且展开投放飞行。在回收期间,可以同普通的飞机一般,采取相同的着陆过程,从而自动着陆地面,也可以利用遥控的方式,从而采取拦网或者是降落伞进行回收。同时,无人机还可以反复运用、多次运用。这些,都是无人机自身所存在的众多优势。

2无人机在应急领域的应用

将具备高清摄像设施的无人机技术加以运用,从而对受灾的区域展开航拍工作,将最新、最及时的影像向指挥中心提供。无人机具备迅速的动作,自起飞直至降落,所需要的用时仅为7min,便能够将10万平方千米的航拍工作完成,针对于关键的灾后救援工作来讲,具备巨大的应用价值。另外,救援工作的安全实施也能够通过无人机实现,将航拍的方式加以运用,能够将容易发生塌方的危险区域作出规避,从而将救灾的核心区域明确,将救援的力量科学划分,将安全的救援路线制定,将灾后重建的选址带来更加关键的借鉴价值。

针对于无人机技术而言,可以进入到会场,并且展开高空监控与管理工作,并且带来更加清晰的图像。同时,能够向任何所需的地区上空快速机动,将地面当中存在的可疑车辆、人员进行搜索,并且将更加有力的高空情报提供。能够向指挥中心实施传送图像或视频,而对于指挥中心来讲,可以将无人机技术传送的资料作为依据,从而实时掌控现场。如果会场发生突发的状况,能够利用无人机技术在第一时间发现,能够将应急处理的质量最大化的提升。

2.3监控聚众闹事事件

无人机技术能够飞往目标地区的上空,从而对该地区展开全面、不断的监控,能够为全面掌控事态、应急处理事态带来先决性的依据。对于应急处理人员来讲,可以将无人机技术所拍摄的地区资料作为依据,从而向事故的责任方作出举证工作,同时,能够对目标地区中的事件发展状况作出充分的了解,将针对性的决策方案即刻形成,确保事态不会出现失控的状况。

2.4应对突发媒介失灵事件

针对于某些由于谣言或是其他情况而造成的聚集人民群众时间,可以在无人机技术上装设空投的设施,可以将特殊的东西作出投放、传递,例如:向地面人民群众传播信息、散播传单等,从而将辟谣或其他情况的解决成效充分达成。另外,还可以在无人机技术上设置高音喇叭,在空中向地面展开喊话,从而达成信息传递的目的。换而言之,在媒介失灵的状况当中,可以由无人机技术将媒介任务承担,达成与人民群众及时交流、及时沟通的目标,协助社会将该状况作出调节。

对于无人机技术而言,能够将高清型的摄像机、照相机等设施携带,对于某些因素而无法由派遣人员进入的目标地区,或者是既定的目标地区,都可以充分的运用无人机技术。通常来讲,噪音低、动力源为电力的小型无人机,不会对目标的任务有所惊动或惊醒,同时,能够以较小的体积来实现高空飞行,可以说,隐蔽性也是小型无人机的主要优势。如果无人机技术上配备高清摄影、摄像设施,便可以正式开展侦查类的任务,能够为警方做好下一步行动的准备。

2.6定点监控与应急预警

如果运用无人机技术,能够充分的监视与跟踪逃犯所选取的各种逃跑方式,也能够将红外设施加以运用并搭载,对在深夜间突然潜逃的逃犯展开实时、精准的监控。另外,还可以采取扫描方式的飞行搜索,侦查躲藏于茂密丛林地区当中的犯罪嫌疑人。同时,还可以通过无人机技术,提前向警方通报逃犯所采取的逃跑方式,从而确保警方能够及时的作出应急预警,进而将公安机关抓捕的效率、速度以及精确性大幅度的提升。

3无人机在应急领域的前景

同普通的飞机进行对比,无人机能够将人员的伤亡作出高效的规避,同时,具备投入经济成本低、寿命时限长、工作持续能力高等主要特征,同样,在机动性、速度以及尺寸方面,同样也具备更大的优点。换而言之,在自然条件过于恶劣的情况,将简单条件加以运用,便可实现低空飞行,并且在较短的时间以内,飞往众多的地区,将数据、影像搜集、获取,从而将精确测绘、应急测绘等各种需求做出满足,是无人机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对于地震灾害、山洪暴发等紧急状况,紧急排查与勘探工作可以由无人机完成,将潜在的危险隐患找出,不会受到诸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外部因素的制约与影响,能够将人类肉眼无法发现,或是视觉死角的部位精准勘察与反馈,能够有效的防止救援工作人员再一次误入至危险当中。在经过数十年的研发与推广,促使无人机技术在性能方面已经得到了逐渐的完善,并且变得更加成熟,应用的领域、行业、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张,这些都能够将无人机的优势与功能作出充分的证明,可以说,其发展前景也非常的广阔。

综合上述的分析来看,对于一些事故现场,会存在众多的突发状况与不确定危险因素,如果救援工作人员贸然进入现场,其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研发与推广,无人机应运而生,能够将应急领域的工作效率整体提升,可以及时的将事故现场实际状况全面反映给救援工作人员,为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作出合理的规划,降低救援工作人员的伤亡概率,提升现场救援的成效,可以说,合理、科学的运用无人机技术,在应急领域中具备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是推动应急领域长远发展的核心因素。

[1]本刊综合,张广泉.聚焦应急无人机前沿技术及应用发展新动态[J].中国应急管理,2019(8).

[2]苏伟爽.无人机测绘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01):1422.

[3]曹正响.基于PixelGrid软件的无人机数据处理方法和技术探讨[C]// 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201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机在消防救援中的应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