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为什么被罚款?

网约车的火热尽头已经没有前两年那么盛了,虽然大不如前,但平台还是在坚持运营,不断推出改革措施。但是好像也不尽人意,越来越多的乘客或是司机都发出了各种各种的抱怨。今天我们主要说的是司机的不满,因过年时拉客,被运管所抓到罚了钱,找平台协商处理时直接被告知不可能。

这位司机并不是做全职,只是利用空闲时间挣点外快。去年春节时,他发现当地人流量还是很大,就想着出车多赚一点,毕竟没人跟钱过不去啊。但让他没料到的是,春节期间运管所的查得非常严。这滴滴司机因为收入不多,也就没有办网约车证。最终,他还是被查到了,被罚了几千块钱。钱没挣着,而且还被罚了几千。这司机是走路说不出,就想着看看能不能跟平台协商,理赔一点。但是客服直接说不可能报销,异地运营,不符规定。

这司机很生气,我虽然是异地运营,但是这单子是平台派的啊。平台不派单,我又怎么可能异地运营?对此,许多网友多说平台太坑,出了事情是一概不管,只知道不合规定,那当初怎么不事先声明啊?很多网友都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客服都能说出各种理由来。很多人表示,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网约车越来越少的原因。

其实,不管是在本地跑滴滴还是异地,只要没有办证的话都有可能被运管所的处罚,还是把证办了才能安心跑车。滴滴平台现在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生机,很多福利措施也都被砍掉了。至于报销,前两年还有机率成功,现在则是很难了。平台想要留住乘客留住司机,应该不是想着怎样把钱省下来,而是怎样让顾客和司机都感到满意,而平台自身也能从中获利。

服务平台的宗旨就是优质的服务,不管是对乘客还是对司机,都应该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待之,而不是出了事情就撂挑子,找各种理由搪塞。大家最近是否有乘坐过网约车呢,是否感觉车更难等了呢?

}

近日,关于滴滴公司的处罚决定终于尘埃落定。罚款80亿。

滴滴为什么被罚这么重?滴滴做了什么?

官方表示滴滴官方公司存在16项违法事实,可以归纳为8个方面。简单来说,滴滴打车等app非法收集乘客的人脸识别信息、职业信息、年龄信息、地址信息、驾驶员学历信息等个人信息。,也就是俗称的大数据。通过这些大数据,滴滴可以更好地分析每个乘客的用车需求,形成每个区域的大数据,从而更好地匹配旗下平台的运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但是,这无疑是对乘客个人隐私的侵犯。其中,仅乘客人脸识别信息就多达1.07亿条,共非法处理个人信息647.09亿条。如此大的数据规模,不仅仅是个人隐私的问题,还涉及到国家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除了收集过多个人隐私信息,滴滴还存在长期违法且拒不整改的情况。隐私数据的收集最早始于2015年6月,至今已持续7年。即使监管部门责令其改正,仍未全面彻底整改,性质极其恶劣。

更重要的是,6月10日,滴滴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申请。6月底,滴滴公司宣布成功上市。这期间才过去20天,在美股上市意味着这些数据可能会泄露给美国相关部门。作为一家掌握大量国内敏感信息的公司,选择赴美上市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数据安全整改、道路资质等方面合规…滴滴还面临很多问题,还有很多对手在伺机追赶。被罚80亿元后,滴滴的未来一直蒙上阴影。被滴滴罚款也给国内企业敲响了警钟。再大的利益,也不要脱离监管枷锁,侵犯公权,否则等待你的只会是一把重锤。

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滴滴全球有限公司处以80.26亿元罚款,对滴滴全球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程维、总裁刘清处以100万元罚款

80亿元的巨额罚款不是小数目。滴滴2017年亏损25亿元,2018年亏损109亿元。2021年,滴滴运营亏损484.4亿元,去年同期为137.9亿元;净亏损493.3亿元。滴滴成立8年来从未盈利,此次罚款无疑会让滴滴的财报雪上加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管罚款滴滴报销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