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怎么知道竹子得剥皮吃呢 为什么它会剥皮吃?

来自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的消息称,该所研究人员在位于遵义市绥阳县的亚洲第一长洞双河洞中,发现了大量的大熊猫等哺乳动物化石。经研究,科考人员证实在10万年前,大熊猫即有了伪拇指,这也是大熊猫专食竹子的重要证据。

双河洞中发现的熊猫化石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是贵州科学院的下属单位。此前,该所助理研究员王德远曾与北京大学江左其杲博士等人合作,在绥阳县双河洞洞穴进行科学考察,并发现了大量的大熊猫等哺乳动物化石。

王德远说,他们在考察中,在两具保留原地堆积的大熊猫个体化石处,发现了大熊猫专食竹子特性的重要证据之一:桡籽骨(伪拇指)化石。

近日,王德远助理研究员与北京大学江左其杲博士等合作,在国外SCI期刊《历史生物学》在线发表了相关论文,这是该部位化石首次被报道。

大熊猫在抓取竹子进食方面,四肢显示出了一个特殊的演化适应现象。5月7日,王德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其他熊类相比,大熊猫手掌多出一个拇指,该拇指是桡籽骨增大而成的非真正意义上的拇指,与其他5个手指合作抓取竹子,被称为伪拇指。

双河洞中发现的熊猫化石

王德远介绍,其他熊类在进食时,往往会用双掌捧着吃,而大熊猫因为有伪拇指,可以单手拿着竹子吃,这是它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个明显特征。

双河洞中有不少大熊猫化石,而伪拇指化石还是首次发现。王德远说,这种化石并不大,长度3厘米左右,宽2厘米左右。

科考人员认为,双河洞中这两具相对保存完整的大熊猫化石展示了早在距今10余万年前,大熊猫已经拥有和现在基本一样的伪拇指,也反映出当时大熊猫已经具备了像现代大熊猫一样灵活地使用前掌抓取竹子的生理条件。新证据的首次报道,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大熊猫食性特征演化的认识。

双河溶洞位于遵义市绥阳县,2022年最新探测长度为257.4公里,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长,也是世界最长的白云岩洞穴、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国外、国外等专家就开始了对它的探索。

(*图片来源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宝华 |编辑:九月

}

最佳答案冷箭竹、八月竹、实竹子、筇竹、大叶筇竹、箬竹、少花箭竹、短锥玉山竹、北背玉山竹、峨热竹、巴山木竹、糙花箭竹、缺苞箭竹、华桔竹等。一只体重100千克的成年大熊猫,在春天每天要花12-16小时,吃掉10-18千克的竹叶和竹秆,或者30-38千克的新鲜竹笋,同时排出10多千克粪便。

冷箭竹、八月竹、实竹子、筇竹、大叶筇竹、箬竹、少花箭竹、短锥玉山竹、北背玉山竹、峨热竹、巴山木竹、糙花箭竹、缺苞箭竹、华桔竹等。一只体重100千克的成年大熊猫,在春天每天要花12-16小时,吃掉10-18千克的竹叶和竹秆,或者30-38千克的新鲜竹笋,同时排出10多千克粪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只有熊猫吃竹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