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的妈字?

第1篇:《妈祖》读后感

善,一个动听的字;一个美丽的字;一个其妙的字;一个无与伦比的字。善不只是一个字,同样,也是一种美丽的行为,是一种无法描绘的心境。善,在天地之间,天上凡间都有善。《妈祖》大家一定熟悉,在林默娘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善。

《妈祖》主要讲的是林默娘一生为善,赤脚大仙收她做弟子,林默娘有了法力依旧为善,东海二王子睚眦为争龙王做尽坏事,与林默娘对干,林默娘不幸丧生。赤脚大仙请玉皇大帝封林默娘为海神,法名“妈祖"从此列入仙班,玉帝不封也得封,谁叫民心向着默娘。默娘,不,妈祖,列入仙班后也和生前一样救人行善。睚眦与妈祖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善、恶之争,善比胜。

看完以后,我相信大家一定有不少的启发。在这儿,我说几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少不报,时候未到”。妈祖让我知道,多做善事,将善留在心中,你会有意外的收获。睚眦让我知道,不做怀事,不让心中的欲望出来,不为欲望伤害自己的亲人。放下屠*,立地成佛。《妈祖》你看完后,又有怎样的启发,请告诉我。

还是那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全报。世人要多多行善,不要作恶

我曾经读过一篇作品叫《祖父》,里面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

文中有一位这样的爷爷,他的手很难看,手背黑褐*,像岩石的颜*,手指又短又粗,手掌上的老茧有硬*那么厚。他有一位孙女叫莎莎,因为父母进了狱,爷爷在她1岁的时候,把她从城里抱到了乡下。而莎莎因从小干活也拥有一双和爷爷差不多的手:一双小手颜*黑红掌心厚实,手指短粗,皮肤粗糙,但却灵巧有力。

莎莎的爷爷是个石匠,生活很贫苦,但她很懂事,才五岁,就跟着大孩子去挖野菜;过了十岁,她可以帮爷爷搬动块小一点的石头。很快莎莎的父母出狱了,他们把莎莎接回了城里。但是回的城里的莎莎并不快乐,因为同学们都因为她那双手而嘲笑她。一天她在街上漫无目标地逛着,走着走着,她走进了一家商店,买了一副雪白的尼龙手套,突然,她想起了爷爷,想起了她和兰姐姐一起到城里为爷爷收购手套...

莎莎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这也让我想到了我的故事:我的爷爷是一位农民,他也有着一双像莎莎爷爷那样的手。从小到大爷爷是最疼我的,他帮我洗过无数次手,可我从来没有帮爷爷洗过手。但自从我读了这篇作品,便立志要像莎莎一样好好孝顺家人,好好孝顺爷爷。有一次,劳累了一天的爷爷吃过晚饭后,筋疲力竭地坐在躺椅上,我走到爷爷身后,为爷爷敲起背来,他见到我在帮他敲背,爷爷忙说:“好了,好了,不要敲了,去玩吧。

第3篇:读《祖父》后有感

几天前,我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写的是祖父,名字也叫《祖父》。

有这样一位爷爷,他的手很难看,手背黑褐*,像岩石的颜*,手指又短又粗,手上的老茧,有硬*那么厚;也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儿,一双小手是黑红*的,掌心厚实,手指短粗,皮肤粗糙,但却灵巧有力。这个小姑娘叫莎莎,他的父母被坏人抓走了,坐了牢,她也在1岁时被爷爷抱到了乡下生活。她的爷爷是个石匠。在乡下,莎莎并不感到孤独,因为她可以趴在爷爷宽大的脊背上,与山鸟和云雀说话,看着大山,看着小河,看着田野上空飘动着的变幻无常的云*,一点一点地长大。

一捆手套,一往情深。手套里饱含了多少祖孙间的亲情啊!文中,爷爷在莎莎摔伤时常心疼地说:“莎莎不怕痛,莎莎不怕痛。”后来,每当爷爷手上裂出血口时,莎莎也像爷爷一般,轻抚爷爷的手,说道:“爷爷不怕痛,爷爷不怕痛。”一股暖流在这祖孙之间传递。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爷爷与外公,每当过年回老家时,还没到家门口,在远处,就能模模糊糊的看见他们站在门口眺望着,盼望我们能早点回来。人们常说“隔代亲”,也许爷爷与外公站在门口的盼望吧,或许爷爷与外公总是唠叨啰嗦,这些事情或许早已让我们不胜其烦,但这些事情的背后却是一个不求任何回报的背影在默默付出,付出。为什么我们不能对祖父多一份理解呢?

第4篇:《六祖坛经》读后感

《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说, 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六祖坛经》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前面一个月自己经历了很特别的状态,因为我觉得自己经常陷入了某种无法去思考和行动的状态,这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我把这个困扰和种子说,种子问我觉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说觉得这是好事的样子,因为我隐约觉得这和自己修行的法门有关的样子。因为之前学习道德经、金刚经、坛经、传习录,我都有感它们是统一的,都指向同一个本源。然后我就逐渐在从小我的各种思维、感受中脱离,在回归那个本源的样子,也就短暂影响了工作。

前两天在读两本零极限的时候,我很惊讶这本西方的著作和东方的智慧是如此的相通,而且它还是用很现代的语言去描述古老智慧的应用。所以在学习零极限的时候也是进一步的加深了自己对它们的融合。回归零点的过程,也就是回归空*、无相的过程,同时又能够更加清楚的感知到宇宙的变化,知道宇宙想让我们去做什么行动。这和坛经的智慧是如此的相通,坛经也是要找到那个无念无相无住的本心,然后再来指导人生的方方面面。

今天再读《六祖坛经》,深感禅宗博大精深。六祖说迷时师渡,悟了自渡。而自己目前应该就是在自渡的阶段,因为我很清楚接

第5篇:《六祖坛经》读后感

最近看了六祖坛经,读后有些心得,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六祖坛经》让我明白人人都有做佛的德*,人人都可能成佛的真理,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念费的和信心。其中“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世人*本自净,万法尽在自*”。说到这里,我想问,既然佛*人人都俱备,人人都可以成佛,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受苦,不能成佛呢?当我读到:众生之所以未能成佛,“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我的理解就是,世人虽有佛*却不能成佛,长期受苦不能解脱,就是因为“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凡人太贪念遮掩了我们的清静佛*,使佛*无法显现,也无法成佛。从书中慧能的聪明、智慧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凡事都要有悟*要用智慧处理事情。不管修行学佛法不能离开现实生活,并且要有无念、不取不舍的真修,才无愧于六祖慧能大师的启发之恩。

书中提到“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我们知道,身处这个社会,有些人会很不快乐,当然不快乐有很多原因,但是总的不外乎就是烦恼。当遇到烦恼时,如果可以向书中所说的用智慧去解决,就不会一直烦恼。当然有些人的烦恼是因为心中有了不好的念头产生的,而克服的方法就是我们心中无时无刻都要有为人设身处地地着想,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能否保持一种善意的念头。

《六祖坛经》我至今没把它完全弄明

第6篇:感恩妈妈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叫做妈妈,这篇文章讲述了妈妈对我们的爱和妈妈的*勤付出。看了这一篇文章,想到了我的妈妈,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妈妈,是一个多么平凡而又多么伟大的字眼。她们为我们实在付出了太多太多。

我的妈妈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妇女,由于我的家庭的成员甚多,为了能够让我们过上幸福的日子,我的爸妈不辞*劳地工作,从而让我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我的妈妈在一家鞭*厂工作,由于每天都要接触到水,这使我妈妈的手脱了皮,看上去就好痛。这在夏天没蚕的时候还好过,尤其到了春天有蚕的时候,妈妈的手裂开了一道道口子,我每每看到妈妈那双手,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痛,像无数的针*在我的心上。尽管妈妈手好痛,她还是坚持干农活。

妈妈的手很灵巧,小时候,妈妈为我织了一件又一件毛衣,可她却舍不得为自己织一件。为了我不受到寒冬的侵害,妈妈不知花了多少个夜晚,可她从来没有喊过一声累,任劳任怨。

为了能让我和弟弟幸福快乐,妈妈每天早晨天还未亮就起床,因为她白天要上厂,早晨她总是会第一个到地里,我经常问妈妈,那么早到地里干活害不害怕。妈妈说:“只要你们好好学习,将来能找个好工作,妈妈再早去地里也不怕,再苦再累也不怕。”

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激动。妈妈给了我这么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呢?我们也只

第7篇:马提与祖父读后感

篇一:《马提与祖父》读后感

近日,我在读《马提与祖父》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马提的爷爷去世了,就在马提胡思乱想之际,突然听见了爷爷开口邀他去散步,就此展开了一场奇异的旅程:他们“捕获”了半黑半白的小马,穿过高高的向日葵林,寻找海盗的宝藏……可爷爷却越变越小,最后被马提吸进了身体里。

我想,在马提的心中,他最亲爱的祖父并未曾离去,他会跟着马提一辈子,永远的活在马提的心里;这个道理对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一样,当你同马提一样面临那一天时,你就会明白:爱我们的人其实并未走远,他们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去世的亲人。在自己亲人的病床前,我没有像马提那样去真实与虚幻的交界线处漫游,只是在默默的守候在自己所爱的亲人身旁。到现在,我才明白:如果有一天,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的悄然离去,就像一只昆虫蜕下自己的旧壳,换上一副新装,重新面对生活;所以,他们并未曾离去,而是继续活在我们的心里。

我想,日后,无论我身在何方,无论我经历什么,我都不会忘记:

爱的人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尽管许多东西最终会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这值得我们一辈子去回味,当我们回味的时候,眼前仿佛又出现他们的音容笑貌——就像他们从未走远。

篇二:《马提与祖父》读后感

今天,我读完了《马提与祖父》这本书,我很受

第8篇:《我愛祖国山和水》读后感

《我爱祖国山和水》中描绘了祖国的千山万水,其中就有令人向往的花果山、美丽无比的云台山、久负盛名的濠河……

先来看看花果山吧,花果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故居。那里的山道蜿蜒曲折,山峦相映,绿树红花,阵阵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林间的小鸟欢快地歌唱,流淌的小溪清澈见底,就像一幅鸟语花香的山水画。接着,孙大圣的宫殿——水帘洞便展现在眼前。走进洞,洞内很宽,有三间房子那么大,从洞内向外看瀑布,瀑布仿佛就是一面银*的屏幕。再瞧洞中的石猴栩栩如生:“孙悟空”坐在正中的“宝座”上,头戴紫金冠,身披袈裟袍,两只火眼金睛熠熠发光,旁边还有许多侍奉他的“小猴子”。离开水帘洞便来到了花果山的最高峰——玉女峰,玉女峰云雾迷蒙,如同来到了仙境;俯视东海,蓝天和大海连成一*,格外美丽……

游完了花果山来云台山玩玩吧。首先来到小寨沟,那里到处是巍峨的高山,它们耸立在天地之间,巨石林立,千姿百态。有的像千层饼,重重叠叠;有的像万卷书,层次分明;还有的却像能工巧匠雕刻过似的,乱中有序……前面的山上流下许多瀑布:有的像一块块白布悬挂在山腰,声似琴音,铿锵悦耳;有的从山的缝隙里涌出,如丝如带,像珍珠像翡翠,粼光流*……

紧接着来到老潭沟,这里有着闻名于世的落差三百一十余米大瀑布,很远就听到海潮般的呼啸声,远远望去就像一匹白练挂在半

第9篇:《祖父的园子》读后感八篇

篇一:《祖父的园子》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做《祖父的园子》。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对祖父园子的介绍以及描述她跟随祖父在园子里,模仿祖父做事,自由自在地玩儿以及种种美好的感受,表现了她儿时活泼、顽皮的特点,说明她儿时的生活乐趣无穷。

表达出她幸福、快乐的心情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篇二:祖父的园子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叫《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文章写啦三件事,第一件事写了院子里昆虫和树。第二件事写啦“我”跟祖父在院中,栽花、拔草、中小白菜、铲地、浇水,通过这些表现了“我”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第三件事写啦“我”在园里游戏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读啦这篇文章我知道了作者儿时的调皮、可爱。

我也想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篇三:《祖父的园子》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是萧红著名女作家写的《祖父的园子》,就写下了读后感!

课文讲了:祖父的园子里有许多小昆虫,许多花草树木,“我”童年时常常在这儿玩耍,祖父总是慈爱地看着“我”,不生气。作者跟着祖父在菜园里“摘花、种草、浇水”。捉蚂蚱,更是孩子的玩闹。作者在园子里添乱,祖父并没有责怪,只有笑……

读完这,让我想起我童年中那几段美好的回忆。

篇四:《祖父的园子》读后感

这篇课文来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叙述了作者儿时的家有一个花园,作者和她的祖父整天都在那里转,祖父铲地,作

}

摘要: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包括东亚等地区信仰的海神,象征着海洋、大爱和平安,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妈祖信仰从产生至今,经历了1000多年,起初作为民间信仰,后来成为道教信仰,最终成为历朝历代国家祭祀的对象。2009年10月,妈祖信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天后妈祖诞辰。

妈祖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妃、湄洲妈祖、妈祖婆、辅斗元君、娘妈,是海上保护神,后来当她的职能逐渐扩大时,无论是商人、手工业者,也无论是难产或其他疾病,人们都认为妈祖都能帮助他们排难解困。所以海外的华人同样建庙祭祀。人们总希望通过妈祖祭祀,将妈祖的博爱、扶弱济贫、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尽孝的观念发扬光大,把妈祖文化的精髓融入日常生活中,并传给下一代。

妈祖象征海洋、大爱、平安。求妈祖赐予平安吉祥,帮助度过危机,治愈疾病妈祖信仰在诸多方面适应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认同,如扶危济困,治病救人,赐人以平安吉祥等等。这既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更是一种观念的教化。启迪良知,树立珍惜自然、回归自然。

不建议求当官、发财、多赚钱,与上述不相符的事项。

1、适合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拜,可保佑海上安全,能够逢凶化吉。

2、适合结了婚而未有子嗣的人拜,能得妈祖赠福赐子。

3、适合小孩拜,可保佑身体健康,平安。

MAIGOO小编特别提醒您:先烧香再拜佛,跪拜妈祖时候要重复念:天后娘娘妈祖念完后告知妈祖所求事项才有可能灵验,从进入庙开始到离开庙之前,您可以一直不停的念,心无杂念表达您的虔诚,或许效果更佳,建议您可以试试。

进香前,先沐手、正衣冠、穿着端庄、言行举止庄重;敬拜妈祖分为进香礼和跪拜礼两部分,宜呼神尊名号、再报自己姓名、生辰八字、地址、祈求事项;插香时,右手拈香,左手插香,先敬天再敬地最后敬神明;拭去灰尘、双手合掌对妈祖表示尊敬;两手掌打开画圆代表捧着我的心来敬妈祖;下跪一次磕三个头,一共要下跪三次磕九个头。

妈祖别名:天上圣母、天后、天妃、湄洲妈祖、妈祖婆、辅斗元君、娘妈,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又称林默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一出生则不哭不闹,因而取名为默,小名默娘。相传妈祖为福建莆田九牧林六房之后。

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义旨。长大后,她立志终生行善济人,矢志不嫁,父母顺从她的意愿。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大家都感颂她。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不断为乡亲排难解纷,还经常引导人们避凶趋吉。世人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

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通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不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测吉凶,必会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

987年(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羽化飞升之日,实际上她是在海上救难时去世。但在后来的传说故事中,林默羽化飞升这一天,湄洲岛上群众纷纷言看见妈祖乘长风驾祥云,翱翔于苍天皎日间。从此以后,航海的人又言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

妈祖信仰从产生至今,经历了1000多年,起初作为民间信仰,后来成为道教信仰,最终成为历朝历代国家祭祀的对象。2009年10月,妈祖信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妈祖文化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尊崇、信仰妈祖过程中遗留和传承下来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瑰宝之一。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代表,妈祖文化近千年来一直与我国诸多和平外交活动、海上交通贸易,都有着密切关联。随着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妈祖文化更是成为了全人类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属的精神财富。

妈祖文化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就学术角度考察,它涉及宗教史、民俗史、航海史、科技史、建筑史、文学史、艺术史、华侨史、中外关系史等多学科,是一个具有多学科意义的综合性科目;从语言、民俗角度看,有关妈祖神话、传说是妈祖文化的重要内容,妈祖信仰及其形成的民俗也是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流行的妈祖髻、妈祖服、妈祖面、妈祖祭典、船上供妈祖神像、启航前的祭祀,造船厂供妈祖、供船模、水族朝圣供品与传说妈祖看孩子、孩子挂乳名,求香袋等。台湾妈祖信仰及其习俗有合火、过炉、春秋祭典、卸马戏、相倾戏、艺阁阵、武馆、曲馆、遥拜、绕境、三月疯妈祖、大甲妈祖回娘家等等。

概括地说,妈祖文化包括妈祖的献身精神,集中于妈祖身上的真善美道德、乐于助人的品格以及有关妈祖的建筑艺术、雕塑、绘画、书法、诗文、楹联、文物、民俗文化、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宗教信仰等,内涵丰富,外延深广。

宋雍熙四年(987年),妈祖升天后,人们崇奉海神,在湄洲岛建庙祭祀,此庙宇即最早的妈祖祖庙。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所有妈祖庙之祖,世上所有的妈祖庙都是从湄洲“分灵”出去的。有华人即有妈祖庙。据《世界妈祖庙大全》提供的最新数字,全世界已有妈祖庙近5000座,遍布20多个国家与地区,信奉者近2亿人。

莆田地区是妈祖信仰的发源地,妈祖庙数以百计;福建、广东、浙江、海南以及东北部的上海、江苏、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湖南、贵州、辽宁、吉林等地也建有妈祖庙。台湾三分之二人口信仰妈祖,岛上妈祖庙宇500多座。港澳地区也有妈祖庙50多座。国外妈祖庙宇较密集的地区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其它分布于美国、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朝鲜、挪威、丹麦、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新西兰及非洲等地。

妈祖庙宇各地名称不一,或称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或称天后寺、圣母坛、文元堂、朝天宫、天后祠、安澜厅、双慈亭、纷阳殿等等。

是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妈祖庙,建于宋初。

始建于元朝泰定三年,比天津设卫建城还早七十八年,所以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一说。

是台湾规模最大、香火最盛的妈祖庙,也是全台妈祖信徒的圣地。

蓬莱阁天后宫(1122年)

长岛庙岛显应宫(1122年)

福建泉州天后宫(1196年)

台湾澎湖天后宫(1592年)

鹿港天后宫(1725年)

湖南芷江天后宫(1748年)

香港天后庙(1767年)

新加坡天福宫(1840)

宁波天后宫即庆安会馆(1853年)

自宋代之后,妈祖祭奠的主要表现形式可分为庙祭、郊祭、海祭、舟祭、家祭五种:

是指在妈祖庙范围内举行祭典仪式,其特点是规范、严谨。据考,在宋至清四朝中,朝廷因事差官致祭妈祖达300多次,都是采取庙祭形式。清康熙五 十三年(1718年),皇帝颁旨规定妈祖作为女圣,归列三圣之一,编入国家祀典,春秋谕祭,与文圣孔子、武圣关公同享最高法定礼节---三跪九叩、三击献醴。

是指在都郊或市郊设立祭坛,对妈祖女神进行遥祭的形式。一般由帝王亲自主持,特点是肃穆、庄严。我国郊祭妈祖最早当推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宋高宗在临安郊祭后敕封妈祖为灵惠夫人。

是指在海边奠祭妈祖。从各地现存的海祭仪式中,可以看到:面对浩浩波涛,祈福旗幡与日同升,海螺长号,颂祭文、奏祭乐、进舞芭、献祭果、洒祭 酒、敬鲜花、放海生,同时进行各种民俗展示。这种纯粹的民间祭礼一般在海边渔村流传,具有地域的独特性、广泛的群众性、愉悦的观赏性。

是指在船上供奉妈祖神像,在出海时、归航时或遇大风大浪危急关头对妈祖女神进行全祭拜的一种形式。

是指妈祖信众在家中设妈祖神位,每逢初一、十五日或妈祖诞辰与升天纪念日进行焚香进供膜拜的一种方式。

妈祖天后灵签总共有六十支。抽签请遵守以下规则:

1、抽签须虔诚认真,秉除杂念,不可玩笑试之。不可随意抽签,要遵守“无事不占卜”的规则,心诚则灵。

2、净身(就是洗澡),如无条件洗澡的,也必须把双手洗干净。

3、抽签的时间:中午十二点左右和晚上十一点前或者后,晚上十一点是阴阳相接之时,最适宜抽签,抽签的信息也最准确;房事后和打雷下大雨时不要抽签,因为此时信息不稳。

4、事先确定要占的事情,如婚姻、事业、运程、流年、工作、财运......等。

5、默念自己姓名、出生时辰、年龄、现在居住地址。

6、点击上面的签筒开始抽签。抽签完毕,需要掷出三次圣杯才算灵签,否则需要重新抽签。

7、每天只能针对某一件事情进行一次抽签占卜,请勿多求,否则不灵。

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封“灵惠夫人”。

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封“灵惠昭应夫人”。

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封“灵惠昭应崇福夫人”。

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封“灵惠昭应崇福善利夫人”。

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封“灵惠妃”。

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封“灵惠助顺妃”。

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封“灵惠助顺显卫妃”。

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封“灵惠助顺显卫英烈妃”。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封“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妃”。

宋理宗宝祜二年(1254年),封“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协正妃”。

宋理宗宝祜三年(1255年),封“灵惠助顺嘉应慈济”。

宋理宗宝祜四年(1256年),封“灵惠协正嘉应慈济妃”,后又改封“灵惠协正嘉应善庆妃”。

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封“灵惠显济嘉应善庆妃”。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封“护国明著天妃”。

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封“护国显佑明著天妃”。

元成祖宗大德三年(1299年),封“护国辅圣庇民显佑明著天妃”。

元仁宗延祜元年(1314年),封“护国辅圣民显佑广济明著天妃”。

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封“护国辅圣庇民显佑广济灵感助顺福惠徽烈明著天妃”。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封“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

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康熙十九年(1680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上圣母”。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

乾隆二年(1737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天后”。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天后”。

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天后”。

道光六年(1826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天后”。

道光十九年(1839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天后”。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天后”。

咸丰二年(1852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天后”。

咸丰三年(1853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天后”。

咸丰五年(1855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天后”。

咸丰五年(1855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天后”。

咸丰七年(1857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

同治十一年(1872年),要再加封时,“经礼部核议,以为封号字号过多,转不足以昭郑重,只加上‘嘉佑’二字。”

}

素材描述:红动网提供雕刻艺术精品原创素材下载,您当前访问作品主题是妈祖,编号是5019864,文件格式是JPG,您下载的是一个压缩包文件,请解压后再使用设计软件打开,色彩模式是,,素材大小 是。

  •  像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潮汕妈祖妈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