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晚上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2020惊蛰节气是3月5号惊蛰节气之后,天气开始慢慢回暖春雷阵阵,带来春的气息在节气会有很明显的特征,那么2020惊蛰节气是几月几号?惊蛰节气有什么含义下面小編就来说说。

2020惊蛰是几月几号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冬眠动物蛰是藏的意思。

每年3月6日左右惊蛰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蛰,即昆虫伏藏冬眠生物钻到土里冬眠越冬叫“入蛰”,第二年回春再钻出来活动古时认为是雷声惊醒的,所以叫惊蛰

惊蛰节时天气转暖,温度逐渐升高渐有春雷,土地解冻春耕开始,蛰伏在地下的冬眠生物惊醒将出土活动,越冬的虫卵也开始孵化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巳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惊蛰期间,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回温而且是雨水增多。但这一时节气温起伏較大,气候变化多端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时保暖

“春雷响,万物长”农民们常常把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農民在春耕的时候还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为温暖的气候条件容易引起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

惊蟄前后,大地回春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民间谚语云:雷打惊蛰前二月雨淋淋;雷打惊蛰后,旱天到春后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次春雷在惊蛰之日,则会认为当年风调雨顺如果初雷在惊蛰之前鸣响,则预示着当年的雨水较多可能会发生“春季连阴雨”的情况。

春汾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

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参见晨昏蒙影)

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長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開始,范围渐大

以上就是有关2020惊蛰节气是几月几号,惊蛰节气有什么含义的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

}

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

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

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實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驚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湔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惊蛰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