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在哪里省时期的吴姓人在哪里

 吴起(?-前381),战国时兵家。卫国左氏(山东定陶)人。初事鲁国,曾“杀妻求将”。后入魏,文侯以其善用兵,拜为西河守。武侯时因受排挤而入楚,得悼王信任,任令尹,主持变法。裁汰冗员,加强 军力,废除贵族特权,使国力渐强。悼王死后,宗室大臣做乱,他被射杀,变法失败。著有《吴起兵法》,已佚。

  吴广(?-前208),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贫苦农民。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戍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他与陈胜同为屯长,因雨失期,法当斩,遂在蕲县大泽乡,率同行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他任假王,率诸将西征,围攻荥阳。后部将田藏假借陈胜命令,将其杀害。

  吴芮(?-前202),汉初诸侯王。秦时任番阳县令,号曰番君。秦末农民起义,英布归附于他,他以女妻之,率越人举兵反秦。刘邦攻南阳,派其将梅鋗协同攻析、郦。秦亡,项羽封为衡山王。汉朝建立,徙封为长沙王,都临湘。死,谥文王。

  吴汉(?-44),东汉将领。字子颜,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新莽末,亡命渔阳(今北京密云),以贩马为业。后归刘秀,为偏将军,征发渔阳等郡骑兵,助刘秀消灭王郎割据势力,并镇压铜马、重连等部农民起义军。刘秀即位后,任大司马,封广平侯,率军伐蜀,攻灭割据益州的公孙述。

  吴质(177-230),三国魏文学家。字季重。济阴(山东定陶)人。初任五官将、朝歌长、元城令,以文才受知于曹丕。入魏官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入为侍中,封列侯。少有才学,与孔融等称建安七才子。存世作品有书笺三首,诗一首。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北)人。家世贫寒。好学,善文,清逸有古风,时人仿学,称“吴均体”。历为建安**记室、奉朝请。以撰《齐春秋》不实,免官。复受诏撰《通史》,起自三皇,至齐代,所草本纪、世家已毕,唯列传未就。普通元年卒,著作有范晔《后汉书注》、《齐春秋》、《庙记》、《十二州记》、《钱唐先贤传》、《续文释》,及文集二十卷。

  吴兢(670-749),唐史学家。汴州浚仪(河南开封)人。《新唐书》称其“少厉志,贯知经史”。魏元忠荐为右拾遗内供奉,撰修国史。中宗时迁右补阙,与韦承庆等撰《则天实录》.转起居郎,迁水部郎中。玄宗时,拜谏议大夫,兼修文馆学士。官终恒王傅,时号“良吏”。撰有《梁史》、《齐史》、《周史》、《陈史》、《隋史》、《唐史》。所撰《贞观政要》,广为流传。

  吴道子(约686-760前后),唐画家。又名道玄,画史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间以善画被诏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 画创作,据载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堵,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狱变相》闻名于时。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其山水画有变革之功,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作画线条简练,“笔才一二,象已应焉”,有“疏体”之称。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被人们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吴道子绘画无真迹传世,传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图》可能为宋代摹本,另外还流传有《宝积宾伽罗佛像》、《道子墨宝》等摹本,敦煌石窟第103窟的维摩经变图,亦被认为是他的画风。

  吴筠(?-778),唐道教学者。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字贞节。少为儒生,举进士落第后,入嵩山从潘师正为道士,传正一之法。长于诗文,与当时文士李白、孔巢父等均有唱和。玄宗征召为翰林。安史乱前,求归隐茅山。主要著作有《神仙可学论》、《玄纲论》等。原有文集二十卷,已佚。

  吴元济(783-817),唐藩镇割据者。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子。少阳死,他匿不发丧,以父病为名请求皇帝允他主兵。因不允,遂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自领军务叛乱,纵兵焚掠舞阳,叶县等地,威胁东都洛阳。次年,又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刺伤御使中丞裴度。后为裴度讨伐,将士多叛离,李愬愬乘虚袭破蔡州,执元济,斩于长安。

  吴融(?-903),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龙纪进士。拜中书舍人,主草诏书,终官翰林学士承旨。诗多为流连光景之作,也有少数感怀时事者。受温、李影响,在艳丽中时含凄清之气。有《唐英歌诗》三卷。

  吴峦(?-944),五代后晋将领。字宝川。卢县(今山东茌平西南)人。后唐清泰中,为大同沙彦珣节度判官。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他率领云州将吏闭城拒命,契丹攻七月不下,后被石敬瑭召回,任复州防御使,旋任权知贝州军事。天福九年(944),契丹大举来犯,他率众坚守,牙将邵珂开门引契丹入城,战败投井死。

  吴玠(),南宋将领。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县)人,字晋卿。曾镇压方腊、史斌起义。建炎四年(1130)任秦凤副总管兼知凤翔府,参与富平之战。与弟璘扼守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先后取得和尚原、饶风关等大捷,力保川蜀。绍兴四年(1134)改守仙人关,收复凤、秦、陇等州。官至四川宣抚使。

  吴激(?-1142),金文学家。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字彦高,号东山。米芾婿。奉宋命使金被留,任翰林待制。能诗文及书画,并能词,与蔡松年齐名,时号“吴蔡体”,风格清婉。著有《东山集》。

  吴棫(约),北宋音韵训诂学家。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字才老。徽宗宣和间进士。南宋高宗绍兴中官太常,因得罪秦桧,出为泉州(今福建省泉州市)通判。所撰《韵补》(五卷)今古韵为九部,认为古人用韵较宽,有古韵通转之说。又撰《诗补音》、《字学补韵》、《楚辞释音》等已不传。

  吴璘(),南宋将领。字唐卿,玠弟。少年从玠征战,积功至阁门宣赞舍人。绍兴初,与其兄守和尚原、仙人关,屡败金兵。玠病死后,代为领兵,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宋金和议,常备不懈。三十一年(1161),完颜亮叛盟南犯,遂力疾督战,收复州郡多处。因和议被迫弃地退师。官至太傅,封新安郡王。自代兄为将,守蜀二十多年,威名亚于玠。卒,赠太师,追封信王,璘刚毅、骁勇,读史书,晓大义,著有《兵法》二篇。

  吴曾,南宋文学家。崇仁(今属江西)人。字虎臣。为南宋文学家。高宗时,官至工部郎中,出知严州(今浙江建德)。依附秦桧,为投降政策辩护。著有笔记《能改斋漫录》。

  吴曦(),南宋臣。德顺军陇干(甘肃静宁)人。吴璘孙,荫承奉郎。以武宁军承宣使迁太尉。议同侂胄北伐,嘉泰元年(1201),任兴州都统制,兼知兴州。后罢副都统制王大节,独掌兵权。开禧中,为四川宣抚副使。密遣使向金献四州地。金陷大散关,封蜀王。僭位兴州四十余日,为杨巨源等所杀。

  吴潜(?-1262),南宋臣、词人。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字毅夫。宁宗嘉定间进士。官至左丞相。主张加强战守之备,以抗御元兵,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深表忧虑。后谪死广东循州。能诗词,其词激昂慷慨,颇多感怀时事之作,原集已散佚,明末梅鼎祚辑有《履斋遗集》。

  吴文英(约1212-约1272),南宋词人。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曾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幕僚,又为宗室赵与芮门客。尝以词谄娟贾似道。他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赞美帝王将相的豪华生活,或抒寄下属失意者之颓废感伤情绪。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辞藻,其用意晦涩,张炎说他“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断”。晚清有些词人曾给予高度评价。著有《梦窗词》。

  吴澄(),宋元之际学者。字幼清,学者称草庐先生,抚州崇仁(江西崇仁)人。《元史》称其幼颖悟,“知用力圣贤之学”。官至翰林学士、太中大夫。泰定帝时,主修《英宗实录》。哲学观点受陆九渊影响,认为“理”是“气”的主宰,“气”有清浊美恶。著有《吴文正公集》、《草庐精语》等。曾校正《老子》、《庄子》等书。

  吴镇(),元画家。嘉兴(今属浙江)人,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一生隐居乡里不仕,生活贫苦。画山水师巨然,亦能墨竹墨花,为元末四大家之一。传世作品有《古木竹石图》等。诗文集有《梅花庵稿》、《梅花道人遗墨》。

  吴莱(),元学者。浦阳(今浙江浦江,位金华东北)人。字高夫,本名来凤,门人私谥渊颖先生。仁宗延祐间举进士不第,乃隐居松山(位辽宁锦州南),深研经史,为宋濂之师。其所作散文,于当时社会危机有所触及,要求“德化”与“刑辟”并举,以维护当时元朝统治。能诗。著有《渊颖吴先生集》。

  吴勉(?-1385),明侗族农民起义军首领。一作吴面儿。湖广上里坪司(今贵州黎平)人。侗族。洪武十一年(1378),领导侗、苗等族农民起义,称平王。起义曾坚持八年,拥众二十万。先后攻克今贵州黎平、锦屏及湖广通道(今属湖南)等地。十八年遭明军镇压,被俘遇害。

  吴与弼(),明学者。初名梦祥,字子溥,号康斋,江西崇仁人。年轻时得《伊洛渊源图》,慕而究读,罢科举。《明史》载其“中岁家益贫,躬亲耕稼,非其义,一介不取”。授徒乡里,四方来学,教诲不倦。天顺初征授左春坊左谕德。留二月,称疾归。晚年游闽,胡居仁、陈献章、胡九韶等皆出其门下。学宗程朱,注重“静时涵养,动时省察”。有《康斋文集》、《日录》等。

  吴伟(),明画家。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字次翁、士英,一作世英,号鲁夫,小仙。幼孤贫,流落常熟。成化间召授锦衣卫镇抚,待诏仁智殿,在宫廷作画。弘治初,授锦衣百户,赐“画状元”印。后以病辞归,居南京秦淮河。擅画人物、山水,有“江夏派”之称。

  吴廷翰(约)明学者。籍贯不详。字崧柏,别号苏源。武宗(朱厚燳)正德间进士。历兵、户部主事,转吏部文选。后官广东佥事,继迁浙江参议。平生总览博治。因思儒学之支离,故曾致书王宗仁,并与其弟子往复辩论。晚年勤于著述,哲学上坚持气一元论,指出:“一阴一阳之谓气”,“天地之初,一气而已矣”,批判理学家“太极是理”之说,认为认识对象是客观事物,“物理在心,物尤在外”,提出:“德性之知,必实以闻见乃为真知”。还主张性即气即生,反对先天“气禀”。十七世纪时,其著作和思想在日本学术界得到传播,产生较大影响,成为日本有重要地位的堀河学派的理论渊源。著作有《吉斋漫录》、《从言》、《苏原全集》等。

  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少时家贫。年 43补岁贡生,任长兴(今属浙江)县丞。旋辞归里,以著述为事。据民间流传的神奇故事与话本,撰成《西游记》长篇章回小说,将其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及理想注于神奇故事中。工书法,善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著作另有《射阳先生存稿》。

  吴又可,明末医学家。苏州洞庭(今属江苏吴县)人,名有性。崇祯十四年(1641)南北各省瘟疫流行,他经临床观察,创立“疠气”病因学说,认为瘟疫的病因,并非古代所说的时气和伏邪,而是一种不能见、闻、触到的“疠(戾)气”。“疠气”由口鼻而入,与伤寒之邪由肌表传里者有所不同。疠气不止一种,故称“杂气”,某种杂气可使人患某种传染病,各种疠气均有其“特适”性(特异性)。他敢于破除传染病病因旧说,著有《温疫论》。

  吴应箕(),明学者。字风之,安徽贵池人。崇祯贡生。《明史》载其“善今古文,意气横厉一世”。曾与顾杲、黄宗羲等复社诸生为《留都防乱公揭》,讨伐阮大铖等人恶行。后大铖得志,谋杀周镳,他独入狱护视。清兵破南京,因反清被杀。有《楼山堂集》、《读书止观录》。

  吴易(?-1646),南明抗清将领。字日生。苏州吴江人。崇祯进士。弘光时任职方主事。1645年起兵抗清,以太湖为根据地,屡败清军。隆武帝任他为兵部尚书,封忠义伯。鲁王也封他为长兴伯。旋为清将吴胜兆所败,泅水脱走,收拾余部,反击清军。次年再屯太湖,战败被俘,在杭州被杀。

  吴炳(?-约1647),明末戏曲作家。宜兴(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字石渠,号粲花主人。南明永历时任兵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清军南下时被俘,自尽于衡州(今湖南衡阳)。其著作有传奇《绿牡丹》、《疗妒羹》、《画中人》、《西园记》、《情邮记》五种,合称《粲花别墅五种》,亦称《石渠五种曲》。

  吴伟业(),清诗人。太仓(今江苏太仓,位昆山东北)人。字骏公,号梅村。年二十,授翰林院编修,见知于明庄烈帝,以复杜著名,为世所指目,直声动朝右。明亡,入清,官国子监祭酒。遗命墓前立一圆石,题曰:“诗人吴梅村之墓”。工诗,尤长歌行纪事,称诗史。画山水笔致清秀,与董其昌、王时敏等为画中九友。著《梅村集》、《春秋地理志》、《绥寇纪略》、《春秋民族志》、《乐府杂剧》等。

  吴三桂(),清藩王。字长伯,江苏高邮人。明以武举袭武官,擢总兵守辽宁。李自成破京师,他乞清援破北京,败李自成。旋降清,受封平西王。入陕川云贵,残酷镇压起义军和抗清军,灭南明,杀永历帝。受命守云南,与尚可喜、耿仲明为清初三藩,形成割据势力。康熙间三藩叛乱,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年号昭武。因屡败于清,忧忿而死。

  吴嘉纪(),清诗人。字宾贤(吴),号野人,江苏泰州人。布衣盐工,贫甚,耿介高洁,自名居所陋轩。喜吟诗,工诗词。王士祯尤赏其五言诗清冷古淡,雪夜酌酒为之序,驰三百里致之。由是知名之士争相唱和。《清史稿》载其尤“工为平冷之词”,“凄急幽奥,能变通陈迹,自为一家”。诗亦风骨遒劲。有《陋轩诗集》等。

  吴绮(),清文学家。字园次,号听翁、丰南。有诗句“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故称红豆词人。江苏江都(扬州)人。寓歙县。顺治拔贡,历兵部主事、湖州知府。《清史稿》载其“有吏能。人谓其多风力,尚风节,饶风趣,称为三风太守”。贫无宅田,居废圃。工骈文词曲。有《林蕙堂集》等。

  吴炎(),明末清初史学家。字赤溟、如海,号悔庵、赤民,江苏吴江人。明生员。明亡隐居,自娱诗文。长于史学,得顾炎武、钱谦益等所藏史料,与潘柽章等合著《明史记》,未成书,遭庄廷鑨“明史案”文字狱牵连,被杀。

  吴兆骞(),清诗人。字汉槎,江苏吴江人。顺治举人。因科场案遣戍宁古塔二十三年。经友人营救赎还。少以才名世。与彭师度、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誉。其诗多写关外景色及怀乡之情。斥责沙俄侵暴,歌颂黑龙江军民抗俄斗争,洋溢着爱国思想。有《秋茄集》、《西曹杂诗》等。

  吴历(),清画家。原名启历,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江苏常熟人。初经学师陈瑚,诗学钱谦益,画学王鉴、王时敏。后入天主教,至澳门入耶苏会。曾任司铎,在上海等传教。擅画山水,结构严谨,气韵沉郁,格调雄浑,有西洋风味。与王时敏等称清六家。兼工书诗。有《墨井诗钞》、《三巴集》、《墨井画跋》等。

  吴铭道(),清安徽贵池人,字复古。吴应箕孙。父吴孟坚亦隐居以终。铭道守祖与父之志,布衣终老,游迹半天下。有《复古诗集》、《滇海集》。

  吴敬梓(),清小说家。字敏轩、文木,安徽全椒人。诸生。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晚年益贫困无计,病死扬州。一生从事文学创作。著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以切身体会揭露士大夫的丑恶面目,批判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为古典名著之一。另有《文木山房集》。

  吴锡麒(),清文学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圣徵,号谷人。乾隆时进士,由编修官至祭酒,乞归。讲学于扬州(今属江苏),多所识拔,诗才超越,兼工倚声;骈文清华明秀,尤名重一时。著有《有正味斋集》。

  吴鞠通(约),清医学家。江苏淮阴人,名塘。乾、嘉间在江苏、浙江、京师行医。学本于叶桂,以叶氏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故以叶氏温病论治为基础,著《温病条辨》,以畅其义,创温病三焦辨证,发展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另著有医案五卷,对杂病治疗亦有独到之处。

  吴其濬(),清植物学家。河南固始人,字哲甫,号渝斋。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第一。授修撰。道光间,直南书房,历鸿胪寺卿、内阁学士、兵部侍郎。道光二十年(1840)授湖南巡抚,署湖广总督,先后调任云南、福建、山西巡抚。后乞病归。他每到一地,即组织医生、药工,对植物进行考察、考订、绘图,记录其药性功用。历三十年,编纂《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吴煕载(),清篆刻家、书法家。原名廷飏,号让之,亦作攘之,别署晚学居士等。江苏仪征人。一生清贫,以鬻书刻印为生。擅篆、隶、行、楷诸书体,随包世臣学**书法。篆、隶书师法邓石如,行、楷书师法包世臣,功力极深,但个人风格不强烈。篆刻于邓石如用功最深,并上追汉印,以小篆入印,笔画圆转匀称,章法安详稳健,气度端庄润雅,富有意趣。对清末印坛影响极大。著《通鉴地理今释稿》。

  吴敏树(),清散文家。湖南巴陵(今岳阳)人。字本深,号南屏,别号柈湖渔叟,又号东生翁。道光举人。生平喜山水。耻于仕禄。曾任浏阳县教谕,不久辞去。作文不取宗派,工散文,长于叙事,风格接近桐城派,但又不以桐城派标榜。词体高洁,洗练秀逸,多咏山水之作。但作品喜欢以古书为源,缺乏现实内容。有《柈湖文集》、《柈湖诗集》等。

  吴尚先(约),清医学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名樽,又名安业,字师机。后迁居扬州(今属江苏),不久,又移居泰州(今属江苏)乡间,因感当时其地药物短缺,而创用内病外治之法。以膏药、熏、烤、洗、热服等法治疗内、外、妇、儿等科之各种疾病颇见效果。著有《理论骈文》,又名《外治医说》。

  吴煦(),清臣。字晓帆,又字晓舫,浙江钱塘(浙江杭州)人。咸丰十年(1860)任苏松太道,奉署巡抚薛焕之命“借师助剿”,勾引美国人华尔组织洋**队,并引英法军队进上海城,阻击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太平军再攻上海时,协助李鸿章对抗太平军。升江苏布政使,后被劾革职。

  吴汝孝(约1815-?),太平天国将领。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一名汝孝。参加金田起义,历任太平军师帅、总制、指挥。1853年与罗大纲攻克镇江,大败清总兵邓绍良部。1856年配合秦日纲歼灭清巡抚吉尔杭阿军。1858年配合陈玉成击败湘军,获得三河大捷。1859年任前军主将,随陈玉成解天京(今南京)之围。次年5月与吴定彩援助捻军张乐行。后封顾王。1863年3月与黄崇发着师江北,破清军李世忠营,克浦口。后不详。

   吴浔源 (1824—1902) 名凤子, 字棠湖。吴名凤三子.(父吴名凤,()名伯翔,字竹庵.) 河北宁津县小店乡王庄人,后迁居河北省吴桥县旧城 。(吴桥县旧城有北吴南吴一说,北吴指吴浔源,南吴指他二哥。)生于道光五年十月初二日.清末史学家、篆刻家、雕刻家、书法家、音乐家、画家、收藏家、考古学家。饶州同知。1861年(咸丰十一年)考中副贡。1875年(光绪元年)考中恩科举人。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6月卒于寄籍吴桥 

  吴健彰(约1815-约1870),清臣。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原名天垣,字道普。初为广州公行商人,开设同顺行,鸦片战争后到上海,充当美国旗昌洋行买办,捐候补道。1848年,任苏淞太道兼江海关监督。1853年,奉命向英、法、美驻上海领事乞援,要求出兵助守南京,由于太平军迅速攻占南京而未果。上海小刀会起义时被俘,由美国公使派人救出,后逃入上海英租界。1854年6月与英、法、美驻上海领事签订关于上海海关征税规则九款,出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7月又承认侵略者非法公布的《地皮章程》,出卖了上海租界行政权,并勾结英、法、美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后被参革职。

  吴长庆(?-1884),清将领。字筱轩,安徽庐江人。咸丰时,纠集乡团随清军同太平军作战。同治间以守备从李鸿章入援江苏,复又转战山东、河南、直隶等省,积功累官至广东水师提督。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朝鲜发生内乱,日本使馆被焚。他奉命率师东渡,平定朝鲜内乱,驻师朝鲜,纪律严明。

  吴友如(?-约1893),清末画家。江苏元和(今吴县)人,名嘉猷,字友如。幼贫,善绘画,吸取钱杜、改琦、任熊等画法,遂工人物、肖像,以卖画为生。光绪十年(1884)起,在上海主绘《点石斋画报》,后自创《飞影阁画报》,内容多为时事新闻插图和描绘市民社会生活。所作参用西方绘画透视法,构图紧溱线条遒劲对以后的年画,连环画甚有影响。并曾为木板年画绘制画稿。

  吴大澄(),清末金石学家、文字学家。字清卿,号恒轩、愙斋、吴县(苏州)人。同治进士。1884年会办北洋军务,驻天津。次年诏赴吉林,同俄使交涉珲春黑顶子边界,收复沙俄侵占之地。1886年升广东巡抚。1888年郑州黄河决口,派往治河。任河道总督。1802年任湖南巡抚。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自请率湘军赴前线作战,兵败革职。善书法,精于金石学和古文字学。著有《古籀补》、《古玉图考》、《愙斋诗文考》等。

  吴汝纶(),清文学家。字挚甫,安徽桐城人。“少贫力学”,“早著文名”(《清史稿》)。同治时中进士。曾出任冀州知州,京师大学堂总教**。其文宗法桐城派,风格豪放。一度师事曾国藩,与薛福成等并称“曾门四弟子”。有《桐城吴先生全书》传世。

  吴沃尧(),清小说家。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趼人。广东南海人。家居佛山,别署我佛山人。弱冠移居上海,一度客居山东,后游日本。回上海后,主编《月月小说》,又主办广志小学。写作小说颇多,作品多揭露清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现象。政治倾向接近改良派,为近代谴责小说代表作家。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其它吴姓名人有唐大臣吴丹;元戏曲作家吴昌龄;明将领吴良、吴祯、吴广,画家吴彬;清学者吴炳,医学家吴澄、吴师机,金石学家吴式芬,出版家吴修等。近当代吴姓名人有革命家吴玉章,政治家吴德、吴芝圃、吴克坚、吴亮平、吴文英、吴学谦、**、**、吴官正,军事家吴法宪,红军将领吴焕先、吴光浩,爱国民主人士吴茂荪,爱国宗教人士吴耀宗,民主革命者吴锦堂,民主革命烈士吴樾、吴禄贞,国民党官员吴稚晖、吴铁城、吴鼎昌、吴国桢,国民党将领吴奇伟,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民族资本家吴蕴初,数学家吴文俊,物理学家吴有训、吴大猷、吴健雄,物理化学家吴学周,工程热物理学家吴仲华,化学家吴征铠,金属学家吴学蔺,计算机专家吴几康,地质学家吴磊伯,地理学家吴传钧,建筑学家吴良镛,生物化学家吴忠、吴宪,植物细胞学家吴素萱,植物学家吴征镒,医学家吴阶平,寄生虫学家吴光,肿瘤学家吴桓兴,肺病学家吴绍青,教育家吴贻芳,历史学家吴晗、吴于廑,古人类学家吴汝康,档案学家吴宝康,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吴文藻,社会学家吴景超、吴泽霖,经济学家吴敬琏,新闻学家吴冷西,学者吴虞、吴承仕、吴宓,戏曲理论家吴梅,作家吴组缃、吴浊流,剧作家吴祖光,书画家吴昌硕、吴湖帆、吴颐人,画家吴作人、吴冠中、吴山明,作曲家吴祖强,电影导演吴永刚、吴贻弓、吴天明,电影摄影师吴印咸,戏剧导演吴仞之,戏剧活动家吴雪,电影演员吴若甫、吴楚帆、吴茵,汉剧演员吴天保,湘剧演员吴绍芝,黄梅戏演员吴琼,古琴演奏家吴景略,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歌唱家吴雁泽,舞蹈家吴晓邦,体育教育家吴蕴瑞,游泳运动员吴传玉,跳水世界冠军吴敏霞,围棋名手吴清源,举重运动员吴数德,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家吴鑫冰,新生代天才吴思晗,全国****会委员长**,软件实施行业吴魁,人文学家及诗人吴本傲等


}

博山区位于山东省中部、淄博市南面。东南与沂源县为邻;西南与莱芜市相

连;西北与章丘县和淄川区毗邻。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49.44里。总面积682平

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7.81平方公里。区辖共269个自然村。

位于博山区北部。南距博山城五公里。地处凤凰山之东南麓。东临孝妇河,

南靠东河,西依张(店)博(山)铁路。张(店)博(山)公路从村中南北穿过。现为白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白氏世谱》载:“我白氏……宣和七年(1125年)辽

亡金兴,干戈扰攘,避乱于青郡之右刘家坞。后迁居白滩庄。元泰定四年 (1327

年) 立下祖坟”。又据清同治九年《梁氏家谱》载:“始祖松,于洪武年间由山

西洪洞县迁居白塔店。”据此,元泰定四年(1327年)之前,已有此村。明嘉靖二

十五年《淄川县志》、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均载村名为“白塔店”。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白塔”。

据该村75岁老人高明宝讲:明代以前,有白姓在村东沙滩上开店,故名“白

滩店”。后因店房倒塌,行人称此为“白塌店”。后演变为“白塔店”。以后又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西北二公里。地处凤凰山之阴,地势低洼。

《般阳胡氏族谱》载:“我始祖讳克忠公。自洪武二年由直隶枣强迁居于淄

邑明水店。长门次支居西阿。”据此,胡氏当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在此定

据该村60岁村民穆少颜讲:因村处凤凰山之阴,地势低凹,遂以地形命名为

“凤凰窝”。又因村处大海眼之西,改名为“西窝”。因“窝”与“阿”谐音,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北1.8公里。 东靠张博铁路。

《孙氏家谱》载:“我先世乃直隶枣强人。远世祖孙公讳子玉,元代至正年

间,因山左居民鲜少,迁发兹地……三世隆祖居大海眼。”清光绪三十四年《杨

氏世谱》载:杨氏来此定居时间略晚于孙氏。据此,明初已有此村。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淄川县志》已有“城西南三十里海眼店”的记载。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载村名为“海沿”;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淄川县志》载村名为“海眼庄”;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修洪济桥兼初

修石路碑记》载村名为“大海眼”。

该村干部孙迎昌讲:早年有人在此开店,店旁有一旺泉,相传大禹治水时留

下一个海眼,故名“海眼店”。后逐渐形成大村,遂改名为“海眼庄”。为有别

于邻村“小海眼”,定村名为“大海眼”。

1938年古历二月二日,日本侵略军曾在村东南铁路旁残杀我村民二十余人。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北0.5公里,处张(店) 博(山)铁路以东,孝妇河

以西。张(店)博(山)公路由村中南北通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孙氏家谱》载:“我先世乃直隶枣强人,远世祖孙公讳子玉。元至正年间,

因山左居民鲜少,迁发兹地(藩六庄)……十一世允稍后人居小海眼。”据此,孙

氏当于明万历年问(1573~1619)在此定居。

据传,该村原属“海眼店”之一部分,至清嘉庆年间以后,方独立为村,初

名“坊子” 。 民国九年《淄川县志》始有“小海眼”村名的记载。因该村小于

“大海眼”故名“小海眼”。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东北两公里。海(眼)万(山)公路由村西转向东南。

村东新建村,地处兴隆山之阴,西依大奎山。

《国氏族谱》载:“一世祖继民,明初由枣强迁居东万山,后入又迁居国家

庄。”《国氏支谱》载: “明正统丁卯(1447年)举人固盛,字永盛,登进士第,

累官工科都给事……。”据此,国氏当在明初到此定居。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

均有“国家庄”村名的记载。

据该村71岁老人国洪珍讲:明朝时,原村名为“黄家庄”。清初国姓为该村

望族,遂改村名为“国家庄”。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一公里,地处孝妇河之东。索有“韭菜村”之称。

《张氏族谱》载:“我祖于康熙年间,由淄川西南郭庄迁居因阜。”据此,

该村于清康熙年间已有人在此定居。

据该村64岁老人张文凤讲:本村原为“饮马庄”之一部分,因人丁繁衍,后

独立为村。因村西有一土岭,故取名“因阜”。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1.3公里, 东倚兴隆山。新村建于村东东顶山

《阎氏族谱》载:“吾阎氏始祖原籍山西省洪洞县入也。自明洪武初年,徙

居山东省青州府城里……五世祖寿,居淄川县饮马泉。”据此,阎氏当于明咸化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及民国九年(1920年)的《淄川县志》均有“饮马”

据该村79岁老人王化南讲: 早年村内有一水池, 池旁有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年)重修水池时立的碑碣,载有“饮马池”三字,故取村名为“饮马泉”,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0.8公里。地处孝妇河以东

《张氏族谱》载:“我祖于清康熙年间,由淄川西南郭庄迁居因阜。一世祖

建功,子三:新、月、纯。纯迁居石佛。”据此,清康熙年间(1662~1722)以前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载村名为“石婆庄”,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淄川县志》又载村名为“石坡庄”。

据该村65岁村民孙即贤讲:早年村西面有一阁,内供女佛一尊。故定村名为

“石婆庄”。后演变为“石佛庄”,又简称“石佛”。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西南0.8公里。东靠张(店) 博(山)铁路。

清同治九年(1870年)《梁氏族谱》载:“始祖松,于明洪武年问,由山西洪

洞县迁居白塔店,二世祖长支后居梁家庄。”据此,梁氏当于明初在此定居,并

以姓氏命名为“梁家庄”。《薛氏世谱》载薛氏在此定居时间,与梁氏略同。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义气碑记》、

民国九年 (1920年) 《淄川县志》均载村名为“梁家庄”。后因村小,遂演变为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西南一公里。东靠张(店)博(山)铁路

据《王氏族谱》载:“始祖讳福林,明洪武年间自盐山迁居淄川大昆仑……

十二世有祥后居小庄。”又据明万历十七年《孙氏家谱》载:“淄城以南三十五

里,有庄名曰孙家庄。盖自国初,我孙氏从章丘县徙居兹土……自三世三支宪祖

迁居小庄。”据此,明永乐年间已有人在此定居。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载村名为“两孙家庄”。 清乾隆四十一

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小孙家庄”。

据68岁老人孙即津讲:因村处于“大孙家庄”东北一里处,人口较少,故以

姓氏定村名为“小孙家庄”,后简称“小庄”。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西南两公里,东靠石沟河,西依大尖山。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孙氏家谱》载:“淄城以南三十五里有庄日孙家庄。

盖自国初,我孙氏从章丘县徙居兹土……斩荆棘,薤草莱,因家焉。”据此,当

立村于明初。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载村名为“两孙家庄”。清乾隆

四十一年(1776年) 《淄川县志》载村名为“大孙家庄”。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重修洪济桥碑记》载村名为“大庄”。

据村中68岁老人孙即津讲:初立村时,以姓氏命名为“孙家庄”。明永乐年

间,该村孙氏一支迁居村东北一里处立村,因人口较少,定村名为“小孙家庄”,

原村为“大孙家庄”,后简称“大庄”。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东南1.8公里, 东靠东顶山,南北丘陵起伏,沟河

《孙氏家谱》载:“我先世乃直隶之枣强人。远始祖孙公讳子玉,元朝至正

年间,因山左居民鲜少,迁发兹地……九世之后居罗圈沟。”据此,孙氏当于明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孙氏祖茔碑》、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关帝庙碑

记》,均载有“罗圈沟”村名。因村处于东顶山之下,山沟之间,形如“罗圈”,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3.5公里。北倚大奎山,南靠东顶山,海(大海

眼) 万(东万山)公路由村中弯曲通过。

《宋氏族谱》载“吾祖于明初由枣强徙居博山香亭……。九世祖之后居小店。”

据此,宋氏当于明万历前在此定居。

民国九年(1920年)《淄川县志》载有“东南乡小店”的村名。

据该村75岁老人宋道成讲:据传,早年此处有一家小店房,故得村名为“小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六公里,大奎山之阳,东西两侧丘陵起伏连绵。

清同治三年(1864年)《张氏祖茔碑》载:“吾祖明初自枣强迁发山东省……

泰祖来居万山北峪庄”。据此,张氏于明初在此定居。民国九年(1920年)《淄川

县志》载有“北峪庄”的村名。因该村处于万山地区北部的山峪中,故名“北峪”。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4.5公里。北倚大奎山,南靠海(大海眼)万(东

本村西南隅曾发现北宋时的古窑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此,宋代之

前即已建村。清嘉庆五年《重修金地院碑记》载:“万山庄金地院,于元至元五

年,僧福元创修之。明之成化四年,僧之禅重修之。”据《张氏祖茔碑》、《国

氏祖林碑》、《路氏族谱》之记载,以上诸姓氏均于明初到此定居。

明嘉靖二十五年 (1546年) 《淄川县志》 载村名为“万山”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载:“淄界十五里万山庄”。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

《淄川县志》载: “万山庄县南三十里,以群山环绕故名”。

因该村位于南万山之北,故名“北万山”。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4.7公里, 西靠东顶山。

《胡氏族谱》载:“始祖自元代至元年间由枣强迁来淄川岳阴庄。缙祖自岳

阴迁居南万山。”本村西及南岭曾发现宋代古窑址,南北长250米,东西宽l40米,

面积3.5万平方米(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此,北宋年间此处已有村落。明

嘉靖二十五年 (1546午) 《淄川县志》载村名为“万山”。清康熙九年(1670年)

《颜神镇志》载:“万山在县南三十里,以群山环绕故名。”因村处北万山之南,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5.5公里, 东、北两面丘陵环绕。是全镇最大

的一个自然村。 特产砂锅,已有二百年的历史,畅销全国各

地。 《国氏族谱》载:“一世祖继民,明初由枣强迁至东万山。”在村西南隅曾

发现宋代古窑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此,北宋年间即已建村。明嘉靖二

十五年(154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万山”。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

志》载:“淄界十五里万山庄”。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 《淄川县志》载:

“万山在县南三十里,以群山环绕故名。”因村处北万山以东,故名“东万山”。

北域城位于博山区西北部,距博山城三公里。现为域城镇政府驻地。地处丘

《般阳胡氏族谱》载:“始祖讳克忠公,自明洪武二年由直隶枣强迁居于淄

邑明水店,长门次支居博山西北胡城。”又据《李氏世谱》载:“吾李氏始祖讳

彦明,明洪武元年自冀州枣强县迁居山东淄川县城西北台头庄入籍。十五世高才,

迁居北域城。”据此,胡、李两姓分别于明初、清初在此定居。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观音堂碑记》镌有“济南府淄川县九图域城

庄”字样。“图”是明代乡、村的政体名称,“九图”,即第九图。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 载村名为“胡城三庄” 。清乾隆八年

(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载:“北湖城,旧名域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载村名为“域城”。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白石洞碑记》载村名

为“北胡城”。本村因处于三个域城以北,故名“北域城”。

南北朝时期,宋武帝刘裕(公元420—422年)侨置绎幕县。《续山东考古录》

载:“博山县西北路有三域城村,疑侨绎幕县。”域城一名可能由此而出。 (详

见后《域城地名考》) 胡城乃域城的别名。因南朝宋所侨置的绎幕县治,为北魏

道武帝(鲜卑族,古代泛称胡)所赐崔恬食邑,故也名胡城。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东0.5公里。

《崔氏族谱》载:“先世祖居莱芜城北石马庄。始祖讳汝正,为避金兵之乱,

往迤北大金山。及大元开固,始复旧居。……十二世光告,由张庄迁居博山东域

城。”《宋氏族谱》载:“宋氏明初从枣强迁居博山县西冶街香亭后,又迁居东

域城。”据此,宋、崔两姓分别于明朝初期、中期到此定居。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观音堂碑记》镌有“济南府淄川县九图域城

庄”宇样。“图”是明代乡、村的政体名称,“九图”,即第九图。

清康熙九年(1670年) 《颜神镇志》载村名为“胡城庄”。清乾隆八年(1743

年) 《续修淄川县志》载:“北湖城,旧名域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

山县志》载村名为“域城”。清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白石洞碑记》载村名为

“东胡城”。因位处三个域城之东,故名“东域城” (地名含义详见“北域城”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南0.5公里。

《马氏族谱》载:“吾先世原籍直隶真定府枣强人也。洪武年间迁发山东章

丘。始祖讳林,二世祖桐年、桐春居南博山,后迁居南域城。”《般阳胡氏族谱》

载:“始祖讳克忠公,自明洪武二年由直隶枣强迁居淄邑明水店,长门次支居博

山西北胡城。”据此,马、胡两姓于明初到此定居。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 载村名为“胡城三庄” 。清乾隆八年

(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载:“北湖城,旧名域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载村名为“域城”。因位处三个域城之南,故名南域城 (地名含义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2.5公里。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重建关帝庙碑记》载:“夫是庄,古有关帝祠也,

迄今盖百岁矣。”据此,明万历年间已建庙,并有人在此居住。《李氏世谱》载:

“吾李氏始祖讳彦明,洪武元年自冀州枣强迁居于淄川县城北台头庄入籍……十

五世志城迁居吴家宅。”该村《郇氏墓碑》与《李氏世谱》所载时间略同。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清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白石洞

碑记》、清咸丰三年(1853年)《重修关帝庙碑》均载村名为“吴家宅”。

据62岁村民郭立森讲:明末有吴姓在此定居,故名“吴家宅”。抗日战争时

期,因村名与石门乡吴家宅同名,又因处三个域城之西,故更名为“西域城”。

西域城是著名革命烈士郇慎民的故乡。村西有博山烈士陵园。有白石洞,为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2.5公里。

《黄氏族谱》载:“黄氏原籍枣强人也。明洪武三年入章丘。始祖子忠葬于

黄石坞。九世举齐迁至颜神城西张家庄居焉。”据此,该村于明万历年间即已建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

均有“张家庄”的村名记载。

据传,张姓在此定居较早,又因村南有一泉眼,长流不断,便以姓氏命名为

“张家泉”,后沿革为“张家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东北三公里。西临孝妇河,北依自塔镇罗圈沟村

《刘氏世谱》载:“吾刘氏之渊源,自明洪武初年由直隶枣强迁移博山县西

河庄。明清之际,吾十世祖由西河迁簸箕掌庄。”《王氏族谱》载:“始祖讳福

林,明洪武时自盐山迁居淄川大昆仑。十二世祖讳有党,迁居簸箕掌庄。”据此,

刘、王两姓于明末清初已到此定居。

该村76岁老人王勤祥讲:村处朝阳山西麓。势如簸箕,形如手掌,故名“簸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白石洞《戏

台施财碑记》均载村名为“簸箕掌”。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4.6公里。地处峡谷之中,群山环抱,山青水秀,

《般阳孙氏长支家谱》载:“明朝洪武四年,献、默祖来淄邑西南隅岜山庄,

遂居焉。九世稔,生员,军机有功,授守备,居和尚房。”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孙公稔,字丰侯,因数奇,遂

无进取意,乃弃旧第,卜居西山之麓,籍茅屋数闾,琴书自娱。”据此,当立村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有:“柿岩,在县西20里,一名鹿岭,

俗呼和尚坊。”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也载村名为“和尚房”。

“坊”与“房”系谐音字,后沿变为“和尚房”。

和尚房是博山知名人士孙干的故里。

1984年镇、区将该村定为自然风景区。有古建筑“石楼”尚存。

位于域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四公里,南临素滨河,与大李家庄咫尺相望。

《田氏族谱》载:“始祖治文、治孟兄弟两人,于明初自山酉迂来益都县颜

据传,隋代已有房姓世居于此,是唐室名相房玄龄的祖籍。故以姓氏命名为

房家庄。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同乐

桥碑记》,清宣统二年(1910年)《关帝庙碑》,均载村名为“房家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三公里。

《崔氏族谱》载:“先世祖居莱芜城北石马庄。始祖讳汝正,为避金兵之乱,

往迤北大金山。及大元开目,始移旧居。十五世玉祺居羊栏庄。”据此,崔氏当

于明万历年间在此定居。明代即已形成村落。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 载村名为“羊栏庄”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

据81岁村民胡以祥讲:明末这里原是博山城里蒋家的羊栏。居民多为蒋家看

管羊栏的佃户, 后形成村落, 故名“羊栏”。后因村旁有条沙沟河,改村名为

1982年8月,经博山区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杨兰河”。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东两公里,东有孝妇河沿村北去,西有张 (店) 博

(山) 公路贯境而过。

《颜山王氏族谱》载:“始祖讳英,明洪武初由登州府莱阳县花园头村迁青

州府益都县颜神镇,即今博山县掩地庄。”据此,明初即已建村。

清康熙九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掩的”。

据该村61岁村民胡立万讲:因村处孝妇河之侧,当河水泛滥时,常被水淹,

故名“淹地村”。明末清初,村民为了吉利,取把村庄掩护起来,防止被水再淹

之意,遂改名为“掩地”。后因“地”与“的”系谐音字,亦称村名为“掩的”。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东北2.5公里。地处城郊。庄东依张(店)博(山)公路,

清同治九年(1870年)《梁氏族谱》载:“一世松祖,明洪武初自枣强迁青州

府淄邑白塔店,至二世祖迁居赵庄。”《孙氏家谱》所载定居时间略同。据此,

清康熙九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博山县志》,均有“赵庄”的村

据该村61岁村民梁绪瑛讲:明代,博山城里赵家在此有部分土地,雇着佃户

耕种,故名“赵家庄”,后简称“赵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北两公里,北与蕉庄乡接境。

《李氏族谱》载:“始祖讳尚志,明洪武初,自山西洪洞西鹊窝徒居淄邑西

南隅傅家庄, 即今平堵沟是也。 ”据此,明初即已形成村落。《高氏墓碑》、

《于氏族谱》、《郝氏族谱》所载定居时间略同。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

均载村名为“平堵沟”。

据该村92岁老人李在有讲:汉朝时村名为傅家庄。元朝时傅姓他迁,明初迁

入栗、耿、李姓。因村处河沟之侧,村中又有东、西两阁,有把小河堵住之势,

故更村名为“平堵沟”。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南两公里。

《薛氏世谱》载:“始祖讳德祥,字云堂,陶于八陡,捐员外郎。故于宋仁

宗六年。十二世应贞,子万善,居乔家庄。”据传,薛氏于元代已在此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 载村名为“乔家” 。民国二十六年

(1937午)《续修博山县志》载村名为“大乔家庄”。

乔家庄原为一个村,因人口繁衍,遂分为“大乔”、“小乔”两村。“大乔”

应作“大桥”。据传,因村北有座大石桥,故名“大桥家庄”,后简称为“大桥”。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南两公里。

《薛氏世谱》载:“始祖讳德祥,字云堂,捐员外郎,陶于八陡,故于宋仁

宗六年。十二世应贞,子万善,居乔家庄。”据传,薛氏于元代已在此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 载村名为“乔家” 。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载村名为“小乔家庄”。

据传,因庄西有一小桥,与大桥相对,故取名“小桥家庄”,后简称为“小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北2.5公里。

民国二十九年(1930年)《周氏谱碑》载:“吾祖本冀州枣强人也。粤自清季

初年,有始祖兄弟二人,由彼同迁于淄邑大峪口。”又据《笼水赵氏世谱》载:

“始祖平,明洪武初由枣强迁居蒙阴薄板台。十四世兴实,字丰迁,徙居大峪口。”

据此,以上两姓当分别于清初来此定居。

清乾隆八年(1743年)、民国九年(1920年)《淄川县志》均有大峪口村名的记

据该村65岁村民刘升森讲:在1966年以前,村西有一名为《重修三皇庙》的

碑碣,上载有“明天启年间,傅、郎两氏始居于斯”等字样。

因村处博山通往西山的最大峪口,遂取名为“大峪口”。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西2.5公里。村南0.5公里处有白石洞和博山烈士陵

园。 清光绪八年(1882年)《观音老母庙碑记》载:“博邑西北隅之石匣庄,李翁

秀远,回家务农之老叟也。李翁于光绪八年(1882年)迁居道沟峪口,甘穴居而野

处开田。”《李氏世谱》所载略同。据此,清光绪年间在此建村。

据该村70岁老人张洪起讲:因村处道沟峪口,故名“道沟峪口庄”。后村民

以村名不雅,为与大峪口庄区别,于1940年改村名为“小峪口”。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五公里。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苏氏家谱》载:“吾祖明初自枣强迂发于淄邑西

南乡蕉庄乡安居乐业有年矣。六世祖讳池德,支派分别,又迁于博邑城西十余里,

在张一泉二里之遥破庄子村(即姚家峪前村址)居住。在庄西钱家峪道上,有石碣

为志。”据此,苏氏当于明正德年间在此定居。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有“姚家峪”的村名记载。

据传,苏、姚二姓在此定居后,因屡遭王婆寨强人劫持,苏姓迁居牛角,姚

姓迁入此峪中,并以姓氏命村名为“姚家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南三公里,南边紧靠杨兰河村。

《李氏宗谱》载:“明洪武三年,吾始祖由冀州枣强来颜神镇李家庄。”据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有“李家”村名。

据该村80岁老人李昌厚讲:明嘉靖年问,因李姓来此定居者较多,为与大李

家庄区别,故以姓氏定村名为“小李家庄”。后简称为“小李家。”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四公里。 村前有素滨河。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高氏墓碑》载:“高氏始祖讳自厚,二世祖讳宗

学,居平堵沟庄。三世祖讳文斗,迁于李家庄。”

《李氏宗谱》载:“明洪武三年,吾始祖由冀州枣强迁来颜神镇,居李家庄。”

据此,高、李两姓当于明初来此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已有“李家”村名的记载。该村因略大

于邻庄小李家庄,为与小李家庄区别,故名“大李家庄”。后简称为“大李家”。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4.5公里, 与伊家楼村紧连。

《黄氏族谱》载:“始祖子忠,于洪武三年自枣强迁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后

又迁中石马定居。七世祖迁阎家楼定居。”据此,明嘉靖以前已建村。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创建关帝庙碑》,均载有“阎家楼”的村名。

据传,因有阎姓在此居住,并在村中建有楼房一座,故命村名为“阎家楼”。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3.5公里。

《宋氏族谱》载:“宋氏于明朝初由冀州枣强迁西河镇。八世祖讳世,嘉靖

年间迁颜神西山孟家林小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

六年(1937午) 《续修博山县志》、清道光二年(1822年) 《重修关帝庙碑》均有

“孟家林”的记载。据此,明嘉靖年间已形成村落。

据传,早年村前有一孟家林,当时并无人烟,仅有一看林草屋。后宋、王、

李姓相继迁来后,居民住宅都建在高埠之处,又以孟家林的“林”字不祥,改为

“顶”宇,取村名为“孟家顶”。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四公里。村西有九龙峪,风景宜人。

据《伊家林谱碑》载:“伊氏三世祖进禄,字在中,明初由枣强迁于斯。”

据此,伊氏当于明洪武初在此定居。又据传,伊氏之后有名伊洪衮者,是清康熙

年问武林名人。他曾陪同赵班玺在宴席上迫使恶霸翟三虎认罪服输。博山民间传

有赵氏为民除害的佳话。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 载村名为“伊家庄”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

该村原以姓氏命名为“伊家庄”,后因伊洪衮在村西建了一座楼,故后改称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五公里。

据《阎氏墓碑》载:“吾族乃山西洪洞县人也,明洪武八年徙居青州府益都

县孝妇乡土门头庄。明末清初迁昃家庄。”据《昃氏族谱》和《碑文》考证:昃

氏先祖昃龙、昃凤,系明朝朱氏后裔,逃难到博山西山王大岭下,时已过午。因

太阳偏西为昃,故取其义命姓氏为昃。后以姓氏命村名为“昃家庄”。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村名为“昃家”。

据传,昃氏对清朝怀有灭国深仇,故昃氏对其后代留有“居青山,广谋田,

务桑农,不取仕”的遗训。事实证明,昃氏治理的田地不少,但在清朝却没有一

昃家庄是著名革命烈士阎瑜的故乡。

位于博山城的北部,处张(店)博(山)公路和孝妇河的东侧。距博山城三公里。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隶属钢铁人民公社(现域城镇) 。1962年隶属五龙公社(夏

家庄镇)。现系夏家庄镇人民政府驻地。

宋庆元四年(1198年)陆游《渭南集·镇江府副都统厅壁记》载:“州防御使

淄川夏侯君……每见其抚剑抵掌,谈中原形势,兵法奇正,未尝不太息,恨不与

之周旋于军旅间也。君亦谓予非龊龊老书生,以兄事予,甚敬。”清康熙十二年

(1673年)毕际有在《淄乘微.夏侯》又载:“吾邑夏侯氏之闻人也,其人能与陆

翁(陆游)为友,当亦不俗。……夏侯氏世居颜神镇北笼水东岸,名夏侯庄。”据

此,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之前,已有此村。

《笼水赵氏世谱》载:“始祖平,明洪武初由枣强迁居蒙阴薄板台,以避乱

迁于益都颜神镇。十世屏齐,字表东,庠生,居夏家庄。”《崔氏族谱》、《丁

氏宗谱》、《冯氏宗谱》所载到此定居时间,均于明代。因夏侯氏来此定居早,

人口最多,故以姓氏命名为“夏侯庄”。后演变为“夏家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夏家庄东北1.5公里。地势低洼。

据该村孙兆海等人讲:“文革”中已毁的村西彼岸寺金碑已镌有“后峪庄”

村名。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般阳高氏族谱》载:“余先世本山西人。洪武年

间由枣强迁发以来,始祖讳贯初,居益都之后峪庄。”据此,金代 (公元936年)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

载村名为“后峪庄”。相传立村时,因村边有一条峪,位于西河山背后峪口,故

取名“后峪庄”。后简称“后峪”。

古迹有英山下金大定二年间所建的“彼岸寺”、狮子及两株古老的银杏树。

位于镇政府驻地夏家庄东北2.5公里。 东与本区南万山接境,西与本镇后峪

庄毗连。地势东、南、北三面高峻,庄中低洼。有古建的尼姑庵座落在村西北。

元至元年间(1264年)《重修白云观碑记》、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

志》均有“庵上”村名。元大德年间,有薛氏迁此定居。《薛氏世谱》载:“始

祖讳德祥, 字云堂, 陶于八陡,故于宋仁宗六年。十二世为魁居安上庄。”据

《笼水白马张氏族谱》、《笼水赵氏世谱》所载,两姓均于明嘉靖年问迁此定居。

据此,元代初(1206年) 即已建村。清康熙九年(1670年) 《颜神镇志》载村名为

据传,早年此地荒无人烟,在村西侧建有尼姑庵一座。后在元代,有一周姓

在尼姑庵上方建房定居,故名“庵上”。后演变为“安上”。

位于镇政府驻地夏家庄以南一公里。

《丁氏宗谱》载:“始祖禄,字九思。明洪武八年迁居颜神杌子岭。”《苏

氏族谱》载:“吾祖于洪武七年,自枣强迂发于淄邑西南乡焦庄。九世祖志礼迁

杌子。”《般阳孙氏长支家谱》、《笼水白马张氏族谱》所载定居时间,均在明

万历年间。据此,明代初年(1368年)已有此村。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雍正《重修三圣祠记》、清乾隆十八

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有“杌子”或“务子庄”的村名记载。据该村老人

李其祥讲:该村因处杌子岭得名,后演变为务子。村民嫌村名不雅,就以村中五

条弯曲如龙的河沟形状,更名为“五龙庄”。后简称“五龙”。

位于镇政府驻地夏家庄以东一公里,处于镇辖区中间。地势低洼。村中有一

条河流贯串,此河起源于良庄水库,最后流入孝妇河。交通方便。

《薛氏世谱》载:“始祖讳德祥,字云堂,陶于八陡,故于宋仁宗六年。十

四世文义、文建居窝疃庄。”据传,薛氏于元至正年间已在此定居。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

清乾隆《重修慈云庵碑记》、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 《续修博山县志》,均有

据该村干部赵增兰讲:因该村地势低洼,故取名“窝疃”。

位于镇政府驻地夏家庄东南两公里。东与淄川区西河接界。地势平坦。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三圣祠碑记》载有“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梁庄”字

样。《笼水赵氏世谱》载:“始祖平,明洪武初由枣强迁居蒙阴薄板台,以避乱

迁于益都县颜神镇。 十四世继贤, 字丕承, 后居梁庄” 。据此,明万历年间

(1573年)以前已建村。

清顺治《重修三圣祠记》、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雍正、乾

隆《重修三圣祠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裁村名为“良庄”。

据该村64岁老人刘宗照讲:1930年前,村外已毁篆文碑镌写庄名为“集贤村”,

并刻有古曲牌。相传此处系周代俞伯牙会钟子期处。至明代,有梁姓在此定居,

故以姓氏命庄名为“梁庄”。清代初,梁姓后代绝。取吉祥嘉言之意,改村名为

村中有涧园,系清初赵执黄的别墅。

位于博山区东部。距博山城五公里,地处福山北山以南,东邻西河岭,西邻

葛条山与茂岭村相依。南与大黑山后村相望。

《翟氏族谱》载:“翟氏始祖于明洪武初自枣强迁居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福

山。”《刘氏族谱》载:“吾刘氏之渊源自明洪武初年,由直隶枣强迁青州府西

河庄、福山。”据此,明代洪武年间已有此村。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分

别载有“疙瘩湾”和“福山”字样。

据传,该村生产陶瓷历史较久,故名“刮大碗”,后谐音沿称“疙瘩湾”,

因位处福山之西麓, 故于清乾隆初年即以山名和取吉祥嘉言之义, 将村名改为

福山是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二等功臣苏学军同志的故

位于镇政府驻地福山村以南0.5公里。地处六罗山北侧凤凰岭下。地势低洼。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房氏族谱》载:“吾房氏族原系直隶枣强人也。自

明洪武年问迁于青州府峨庄卜居。十六世荣彦迁居茂岭庄。”《芦氏墓碑》镌有

“大明正德八年”字样。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198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毛岭”。据此,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

据传,该村因处凤凰岭下,岭上漫山遍坡杂草丛生,故得名“茅岭”。后人

误为“毛岭”。又因该地岭上林木茂密,后来取村名为“茂岭”。

}
直隶省时期的吴姓人在哪里清朝直隶吴姓人一部分迁移甘肃通渭县我爷爷“世”字辈... 直隶省时期的吴姓人在哪里清朝直隶吴姓人一部分迁移甘肃通渭县我爷爷“世”字辈

吴氏家族远祖可以追溯到尧舜禹时期的后稷(弃),居住在今山西、陕西一带,姬姓。约公元前11世纪,后稷第13代孙太伯和禹仲兄弟流亡荆蛮吴国,让三弟季历继承王位,放弃姬姓改姓吴,后由周武王追封为吴太伯,为吴氏家族的始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隶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