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三关镇政府到石首镇的路线

简介/野三关镇
野三关镇野三关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镇。早在秦汉时期,巴人就在此 形成了稳定的活动区域。北宋宰相寇准任巴东县令时,曾在这里劝农弃猎从耕。大革命时期,贺龙元帅两次率部队经过这里,惩治土豪,开仓济贫。解放后,胡耀邦、赵紫阳、乔石、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野三关,劝民务工经商。1992年,野三关被录入《中国著名乡镇》丛书。新华社第2131期《国内动态清样》称誉为“深山野岭夜明珠”。1999年被授予湖北省级文明乡镇。野三关镇大桥全镇面积530.9平方公里,耕地88199亩,山林61.9万亩,镇辖野三关、青树沟、劝农亭、柳家山、两溪坪、吴家湾、三斗坪、花栎树、猫儿坪、太平店、谭家、主张岩、玉米塘、菜子坝、支井河、庙坪、堰塘湾、大树垭、石马岭、平坦、牛角冲、冉家、道子坪、上李坪、青龙桥、冯字坪、枫木、张家、招凤台、凉伞坡、石板溪、白岩子、龙潭坪、杨家湾、杨家店、大湖坝、瓦屋场、楸树坪、穿心岩、箭杆山、清吉坪、金象坪、石牛垭、石桥坪、水井淌、下支坪、金山坡、茶园岭、东流河、马眠塘、白米溪、上阳坡、耳乡湾、两河口、高炉坪、水井湾、泗渡河、流酒坪、西流坡、龙坪、竹园埫、黄连坪、鼓楼山、铺坪、麻沙坪、核桃坪、申家湾、响板溪、葛藤山、岔二河、故县坪、水田坝、高阳寨、大甘坪、木龙垭、栗子园、响洞坪76个村(居)委会,673个村(居)民小组,19408户,65958人,其中农业户17288户,农业人口61448人。野三关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以土家族人数居多。集镇常住人口2万人,规划区15平方公里,分为商贸区、工业园区、居民小区等片区,集镇供电、道路、邮政、电信、市场、网络、金融、环卫、医疗、广电、文教等公共基础设施齐全。
资源优势/野三关镇
独特的区位优势野三关镇大桥野三关北临三峡,南濒清江,318国道东西横贯全境57公里,巴鹤省道南北纵穿21公里,榔水公路东南穿过14公里。镇区正好位于318国道经济带,巴鹤公路经济带和榔水公路经济带的金三角地区。已经建成的沪蓉西高速公路、宜万铁路和忠武天然气管道分别经过集镇规划区。沪蓉西高速公路在镇内设有服务区和出入口,宜万铁路设有县级火车站,"忠武"天然气管道留有两座阀门。随着长阳招徕河电站的截留建成,镇域东南方向的物资可以通过航运,由清江出口,也是一条旅游黄金线。舒适的自然环境野三关地处巫峡南岸,位于东经110°10′至110°04′,北纬30°32′至30°43′。境内地势由东南逐渐降低,最高海拔1912米,最低海拔227米。这里土质肥沃,森林丰茂,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1.7℃。年降雨量1270mm,年无霜期234天。优质的基地规模野三关适宜玉米、马铃薯、魔芋、杜仲、天麻、茶叶、银杏、板栗、核桃等200多种农作物和林果药特产的种植、加工。适宜优质生猪、山羊、肉牛、土鸡、淡水鱼等畜禽水产品的养殖、加工。经过多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展了镇域经济全面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烤烟、白肋烟为主的万亩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以生猪、山羊为主的15万头(只)畜牧生产基地,以魔芋、大椒、西红柿、白皮大蒜为主的1.5万亩特色蔬菜基地,以板栗、核桃、银杏、天麻、木瓜、茶叶为主的干果药茶基地。地道的土特产品野三关镇风景年产2000吨以上的三峡白酒畅销省内外。年饲养15万只的土鸡及鲜蛋、味道鲜美。4000亩白皮大蒜质量上乘。绿梦、多仁魔芋加工精粉出口韩国和东南亚。烟熏土腊肉可存放数年,风味独特。2万张山羊板皮在国际贸易中享有盛誉,羊肉具有滋阴补肾之功能。薇、蕨菜等野生天然蔬菜可出口创汇。以上阳坡村为中心的千亩优质木瓜,畅销海内外。古银杏群落高耸挺拔,效益可观。核桃、板栗曾荣获"全州第一镇"称号。农村妇女手工制作的土家人手工布鞋、绣花鞋垫精细别致。丰富的资源优势一是水能资源。全镇水能可利用资源有:支井河、鱼泉河、泗渡河、苦桃溪、两岔河为主的五水系。水能资源靠近负荷中心,开发利用的条件优越,其中泗渡河河流全长43.8公里,流域面积797平方公里,理论电能2.8万千瓦。二是矿产资源。有原煤、煤干石、硫铁矿、石灰岩、紫砂土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麻沙坪煤田总储量2328万吨,发热量大卡。仙人岩铁矿总储量6321万吨,属中型矿床,矿石类型为菱铁矿石2138万吨和赤铁矿石4183万吨。繁荣的民族文化野三关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镇民间舞蹈"撒尔嗬"演出队,曾在乌鲁木齐举办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荣获表演奖。多次在中央、省、州电视台、电台文艺节目中演播。2004年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表演活动中,被誉为恩施民间文艺绝活,并赞扬为神奇、神韵、神秘、神威。野三关教育事业远近闻名。镇内有国家级“社区德育课题实验学校”、湖北省唯一的农村高考考点、恩施州示范高中——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还有民族实验中学、野三关镇初级中学及52所小学。教学设施、教育质量国家级督学称为"一串明珠"。民族实验中学被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届授予"省级文明单位",原校长郑益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巴东县民族医院设在野三关,占地12350m2,建筑面积18400m2,现有病床80张,在职职工145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4人,其中高、中级职称68人。野三关西北21华里的菜籽坝村,历史上曾有一个九代屋场,田韦皋及其子孙共九代人同居,和睦相处,家有10犬,偶有1犬不至,9犬不食,传至朝廷,皇上下诏敕封为"义门村"。野三关还是辛亥革命功臣邓玉麟的故乡。集镇的民族风情一条街建设,占地120亩,正在招商引资中。奇特的旅游景观泗渡河大桥——世界第一高桥镇内有亚洲松王-巴山松,树中奇观-五样树,山寨奇景-天生大石桥,地下乐园-鸳鸯洞,悬棺-棺木岩,悬崖稀树-白皮松,万亩森林公园-铁厂荒,高险峻观-高阳寨,领袖小居-劝商楼,土家风情-义门村。正在新建的景点有:最大主跨世界第一的高速公路泗渡河特大桥,国家科技攻关铁路隧道13.8公里的野三关隧道,辛亥功臣邓玉麟墓。可开发的景点有:历史亭阁劝农亭,故县坪旧衙遗址,庙包革命烈士墓,大佛山、穿心岩、仙人岩等。泗渡河大桥四渡河大桥是一座主跨900米的悬索桥,位于巴东野三关四渡河峡谷区,周边地形地貌极为复杂,悬崖峭壁,极为陡峭,尚有人迹罕至之处,且多处均为溶岩和溶洞,大桥跨越深达500多米的四渡河大峡谷,具有突出典型的高山峡谷悬索桥施工特点,被誉为“世界第一高悬索桥”。良好的投资机遇以国家经济布局战略性西移和三峡工程建设为契机,一系列政策机遇将促进野三关经济的结构调整,可享受到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少数民族、老区等优惠政策,国家从工程配套建设及整体生产力发展布局出发,对市场潜力较大的项目形成良好的投资口径;通过市场桥梁杠杆作用,以区域开发性投资为主题的投资机遇逐步显现。野三关镇被列为巴东县"四极四带"经济区域布局的重点镇,传统的农业状况将迅速实现产业置换。野三关,鄂西的小特区野三关是一个高山小镇,记住它,缘于两个小饭馆。一个是镇南的“喝二两”,一个是镇北的“姊妹饭店”。改革开放初期,当人们还习惯于吃住在当地“人民旅社”的时候,两家是镇上最早的个体户。后来,“喝二两”摇身一变,成了一条街的名字,街上所有的公交车都打着“喝二两——火车站”“喝二两——新车站”“喝二两——镇政府”的牌子。“姊妹饭店”呢,则从1979年开始,连续33年生意红火,经过这里出入东西部的人,没有不知道这个饭店的。1993年《人民日报》以“野三关镇经商妹”为题作了特别报道: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野三关镇,群山环抱……。昔日勤奋持家的农家妹子涌进了市场,各显身手。……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来到一家姊妹饭店。店主是谭家村土家女青年谭乔英、谭小荣,衣着整齐,待人热情……野三关的农家女已开始告别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方式,为搞活山寨经济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野三关)被人们称为鄂西的“小特区”。有趣的是,镇上几十家上规模、有气派的宾馆饭店,包括正在建设的五星级“国际会议中心”,但人们耳熟能详的还是“喝二两”和“姊妹饭店”。小镇很和谐。镇上的原住居民不到百分之三十,大多是来自外地的务商人员和周边地区的移民户。大小商铺几百家,挤满各个大街小巷。尽管他们操着南腔北调的口音,但做生意时都能讲勉强让你听懂的普通话,商品价格彼此也相差无几。他们有天南海北的关系,进货渠道好,商品相对比较便宜,周边地区在这里打批发的络绎不绝。“不去汉正街,就到野三关”,是他们经常的选择。于是,小镇便有了“小香港”、“小义乌”的美称。他们不懂得民族融合的大道理,生活中却相互照顾,彼此和眭相处,哪家有个红白喜事,到到场是必须的。镇上多个部门也因此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奖”的殊荣。小镇很时髦。铁路、高速、国道、省道纵横交错,交通四通八达,枢纽区位突出。东距宜昌、西达恩施均为一小时车程。有人形象地描述野三关有“两个飞机场、三个火车站”(宜昌、恩施飞机场,宜昌、巴东、恩施火车站),确也不为夸张。野三关,既有大城市的萧洒,更有小城镇的玲珑,是武陵山区中部重要的旅游集散城镇。镇北十分钟车程,有中国最美丽的峡谷火车站——巴东火车站。这条叫宜万铁路的东西大通道建成通车,缩小了山区与平原、城市与农村的距离,每天有十多次列车经由这里到达全国各地。从小镇可以直接到达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成都等各大城市,为当地人民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镇东北的铁厂荒森林公园,位于长江、清江分水岭上,是夏季避暑和冬季滑雪的理想休闲胜地。这里春有黄楸吐翠,红花满山;夏有长天碧云,百鸟飞泉;秋有白云红叶,霜染层林;冬有北国雾淞,漫天飞雪。景色秀丽,风景独好,是动物的乐园,鸟儿的天堂。徜徉在茂密的树林中,会使人领悟到“野鸟鸣歌无假语,山泉流水有真声”的美妙。镇南十公里,有“待字闺中”的高山湖泊——水流坪。这里湖光山色,养眼宜人,正在建设成为北纬30°的重要景区。据说,这儿原来是一个山间坝子,中间有一条河沟,两旁共有48股泉水。有一年这里来了一个姓聂的侯爷,坝子里48个带“顶子”的文人前来拜见,摆宴接风,非常热情,侯爷甚是感动。他看见这里只有文人,没有武将,就从朝庭派来一个武官,教授大家武艺,很多人变得文武双全。侯爷临走时,大摆宴席辞行,酒过三巡,深情地说:“这里真是巴山福地啊,我送你们一块匾吧!”他提笔写了“巴山湖地”几个字,将“福”错写成了“湖”。侯爷走后不久,这里突发倾盆大雨,山洪瀑发,一夜之间水涨到半山腰,变成一湖碧水。于是,就有了这个长约3500米,宽约300米,风景如画的天然淡水湖泊,成了小镇的一大奇观。镇西南沪渝高速上的四渡河大桥,首次采用火箭输送先导索,开创世界建桥史先河。全长1365米,主跨900米,横空出世,宛若长虹。塔顶与峡谷谷底高差达650米,桥面距谷底560米,相当于200层楼高,是世界第一高桥。小镇很古朴。民俗文化、施宜古道文化、酒文化等在这里根深地固。央视青歌赛获金奖的原生态歌曲《撒叶儿嗬》,主要发源地就在野三关和水布垭一带。镇上有专门的民族文化艺术团,镇上有红白喜事,他们都会前往踏歌表演,奏奏热闹、解解寂寞。撒叶儿嗬、花鼓子歌这样的民间艺术,早已融入土家人的血液之中,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临主街东侧的老街,是野三关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古镇的活化石。早先是宜昌通往恩施的重要驿站和盐道,店铺、茶馆、理发店,鳞次栉比,生意兴隆,是过往旅客重要的栖身地。老街虽然不怎么洋气,但古色古香的建筑,杂货齐全的店铺和各种特色小吃,让它热闹非凡、魅力依旧。距集镇不到两公里的棺木岩,和老街一样古老神秘。相传一秀才路过此地,看见棺木悬在半空岩穴之内,甚为惊讶,偶作“棺材为何悬此岩,粗风细雨好山在,雪落高山山戴孝,风扫平原群树哀,春有百鸟来吊丧,秋有孤月照灵台,可怜这是谁家子,缘何棺木悬此岩”的诗句,动之以情,发之于心,让人平生感慨。镇上家家户户都会酿酒。曾获香港国际博览会金奖的“中国三峡酒厂”就坐落在集镇的北侧,有近百年的酿酒历史。它不仅是小镇的名片,是全县重要的经济支柱,还是游人观光的好去处。湖泊、长廊、山光水色、酿酒文化,令人流连往返。全国各地来这里的客人,想喝的是“三峡白酒”,要带的还是“三峡白酒”。白酒是野三关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桥梁,更是计划与市场结合的重要纽带。小镇很出名。这里是通往大西南的陆路咽喉、恩施州的东大门。北宋名相寇准在巴东任县令时,在此劝民弃猎务农,教唱《劝农歌》——“苍天在上,厚土在下,效我神农,五谷丰登,挽草为界,定居稼穑,厚土归民,传之子孙”。自此,小镇结束了荒凉粗野的历史,开始发迹。1984年胡耀邦、胡锦涛、乔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夜宿小镇,劝农经商,发展经济,提高了小镇的知名度,也凝聚了小镇的人气。当时的劝商楼现已建设成为全国唯一的镇级土家族博物馆,更是成就了小镇的大家风采。辛亥革命元勋邓玉麟将军故居距集镇5公里,已建成国家3A级景区,有将军广场、将军故居、将军陵等重要景观,到小镇的人特别喜欢到这里游览观光,一并吃上一顿独具土家风味的农家饭,感受一下土家族的民俗风情。小吃因小镇而出名,小镇也因小吃而更具魅力。小镇很拥挤。堵车是这里的家常便饭。以往一条几公里长的扁担街是顺着巴鹤省道发展起来的。“湖北巴东经济开发区”设在这里,提出了“一县双城”的发展战略,按照县城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打造全县经济中心。接着,扩建了原有的巴鹤路、将军路、名相路、农亭街;增修了沪渝大道、发展大道、玉麟大道(在建)、环城路(在建);宜万铁路、沪渝高速相继建成通车,并分别在集镇建站,小镇的主体架构逐渐形成。但大交通的改善,也带来常住人口、流动人员的激剧增加。集镇人口差不多有5万,辖区内人口更是突破10万,交通承受力仍然十分有限。加之车子的不断更新换代,小镇又没有交通工具的限制,堵车就一直是人们头痛的事情。有人风趣地说,野三关是“中国车辆博物馆”。的确,车子的品种、数量之多,实在令人瞠目。手推车、自行车、摩托车、三轮麻木车、拖拉机、双排座、轿车、越野车、面的、中巴、大巴、货车、装载车……,除了马车是表演偶尔光临集镇外,所有的车都在小镇上有繁忙的业务,而且数量特别多。尽管前几年街道上划了分道线、斑马线、停车位,设置了各种交通标志,但车子实在是太多,倘若哪天不堵,人们反倒觉得不正常了。作为东进西出第一关,入渝达川第一哨,全国第三批改革试点乡镇,野三关常常被人记起。它的苍山俊美、生态天然,它的物产丰富、四季分明,它的枢纽区位、滚滚物流,它的淳朴民风、文化厚重,无不让人感到滋润、感到自豪。1992年被录入《中国著名乡镇》,被新华社誉为“深山野岭夜明珠”,《光明日报》盛赞为“山顶桃花园”、“中国达沃斯”。……难怪们人感慨:“此生到过野三关,历经沧桑不觉憾”。这,仅仅是因为感动吗?劝农亭位于湖北巴东县野三关镇,为北宋名相寇准遗迹。寇准(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圭(今陕西渭南县东北)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81年),年方二十岁的寇准被派任归州巴东县令,在这个依山为田、刀耕火种的苦旱之地,血气方刚的寇准刚直不阿,力主改革。一方面采取措施减轻农民徭税,一方面体察民情,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给农民传播引进先进的生产知识,深得人心。为劝民农事,寇准还写下《劝农歌》:“苍天在上,后土在下。效我神农,五谷丰登。挽草为业,定居稼穑。乐土归民,传之子孙。”并到县西南深山老林劝土人弃猎务农、教百姓唱的劝农歌,细心地将中原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传授给巴东人民,使巴东人民改变了落后的生存状态,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舒心日子。人们感恩不尽,尊称寇准为“寇巴东”。在寇准劝农的野三关为他修了一座亭子,取名“劝农亭”,以此纪念寇准。巴东县野三关镇至今还留有“劝农亭”遗址,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318国道、245省道等交通干线从这里经过,长年有游客来此纪念观光。巴东县野三关镇踞武陵山余脉,锁川汉咽喉,北临三峡,南濒清江。东距宜昌市中心168公里,西至恩施自治州首府157公里,东北到巴东县城94公里。318国道、巴鹤省道交叉贯穿全境。现辖76个村(居)民委员会,673个村(居)民小组,7万余人,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60%,国土面积530.9平方公里,境内山青水秀,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秦汉时期,巴人始在这里形成稳定的活动区域,北宋年间(公元981年),后任北宋宰相寇准任巴东县令时,曾在此劝民弃猎从耕,教唱过“苍天在上,后土在下,效我神农,五谷丰登,挽草为业,定居稼穑,后土归民,传之子孙”的《劝农歌》,人们建亭纪念,称作“劝农亭”。辛亥革命时期,野三关土家族人邓玉麟1894年从军,辛亥革命功臣,曾任袁世凯总统府军事咨议,孙中山大元帅参军。大革命时期,贺龙元帅曾九次率部路经此地,引导人们惩治土豪,开仓济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4年和1986年胡耀邦、乔石等中央领导先后两次视察鄂西,夜宿野三关,勉励干部群众敞开山门,搞活流通,发展商品经济。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8次
参与编辑人数:1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35:28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两河口镇至野三关镇(318国道骑行第十五天)
今日主要是进行回归318国道之旅,从两河口镇经磨坪、大坪至野三关行程93公里,累计行程1689公里
今天早7:15从两河口出发,天气预报今天有雨,不知道什么时间下来。回归318有两条路线可走,一是走巴东至恩施,另一条是县级道,经磨坪到318,地图上看从磨坪走直线距离近,但我的地图上磨坪至318没有道路,当地人说一定能走通,只是大部分是山路爬坡。我们最后还是选择了走磨坪这条未知的线。
我们这条路上车辆不多,但有30多公里的上坡路,要翻3坐山,体力要求高。山上云雾缭绕,一度我不得不打开前后车灯,以期提醒前后车辆。这也是此次行程第一次经受雾中骑行的考验。
中午赶到磨坪吃的午饭。
&&& 下午继续爬山,磨坪至大坪的路比较窄,但很平整,只是县级路的上下坡设计都要比国道要险的多,我们曾经受过大别山的考验,但仍感到这段路的难度够大,体力经受极限考验。
在这鄂西的大山深处,还能看到当地特色的老乡村和老房子,这一带是土家苗族居住地,民居可能也是土苗特色:
这个村子叫核桃坪:
肥猪拱门:
继续翻山:
下午4:00钟终于见到了久违的的318国道,
国道以7公里的大下坡迎接我们归来,但随后又是翻山的上坡路,
快到野三关镇时遇到从扬州来的一对夫妇,他们骑摩托目标拉萨:
我们精疲力竭地骑到野三关镇,再也走不动了,完成一天的骑行。明天目标恩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查询网址:http://15tianqi.vlai.org:9090/dianziditu/zhen36978/
当前位置: &
最新野三关镇地图全图
恩施州野三关镇地图
你现在查看的是恩施州巴东县野三关镇地图全图,正在加载最新巴东县野三关镇电子地图数据,请稍后...
巴东野三关镇电子地图使用说明:1.默认显示的电子版巴东县野三关镇地图全图,地图上上详细标明了巴东野三关镇交通、公路信息以及行政区划、便民设施等信息;2.点击上面巴东县野三关镇辖区的村、居委会,可查看该辖区的详细的地理位置信息;3.地图左上方有地图操作图标,上下滑动标尺可放大缩小恩施地图信息;点击箭头方向可前后左右移动地图!4.湖北野三关镇电子地图查询网址:http://15tianqi.vlai.org:9090/dianziditu/zhen36978/,欢迎大家收藏!
其它相关巴东野三关镇地图查阅
巴东便民导航
全国各省市地图查询省份:&& 城市:
学校介绍:
经营范围:学前教育地址: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将军路邮编:444324电话:4712122
巴东县野三关镇幼儿园 欢迎您!
本园目前有1人,0张图片,1篇帖子
创建了,欢迎大家到来!
论坛发表了帖子
育儿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东县野三关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