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逊曼德拉光辉岁月历任妻子图

媒体揭秘曼德拉“浪漫情史”:一生娶三位妻子
曼德拉的离世意味着南非一个时代的终结,23年前,他的斗争终结了南非46年的种族隔离制度。在那个将曼德拉称为“国父”的国度,失业率犯罪率高涨,种族主义的还魂,成为曼德拉的斗争事业的另一个注脚。【专题】曼德拉去世
http://img4./photo/-08/600x450_939EI7U5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08/t_939EI7U53R710001.jpg
纳尔逊·罗利拉拉·曼德拉,日生于南非特兰斯凯,40年代加入非洲国民大会,开始为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抗争生涯。1962年他被以煽动工人罢工和非法离境罪名被捕入狱,被关押27年。日,南非政府无条件将其释放,当年南非白人政府宣布解除种族隔离。1994年,时年76岁的曼德拉在南非史上首次全民民主选举中胜选,出任南非总统,1999年卸职。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2669KLU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2669KLU3R710001.jpg
曼德拉之父在牡韦佐城镇担任部落酋长。其9岁时父亲因肺结核去世,纳尔逊·曼德拉被泰姆布族人摄政王收养。因为父亲的地位,他被指定为王朝的继任者。1939年,曼德拉进入当时南非唯一一所黑人大学——福特哈尔大学就读,次年因参加抗议活动被勒令退学。1941年曼德拉逃婚至约翰内斯堡做金矿的夜班保安,但后因贵族身份被解雇。曼德拉随后在约翰内斯堡的一家律师事务所找到了文书工作并通过函授开始学习法律。图为青年时代的曼德拉。
http://img4./photo/-08/600x450_939FGURT3R710001.jpg
http://img3./photo/-08/t_939FGURT3R710001.jpg
1944年,曼德拉与反种族隔离人士西苏鲁的表妹伊芙琳·梅斯结婚,二人婚后生下了四个孩子。但由于婚后曼德拉没有顾及家庭,使得两人分道扬镳。1958年,曼德拉与温妮结婚,在曼德拉入狱期间,艰难的抗争岁月让温妮的思想变得激进和暴力,两人与1996年离婚。图为1958年,曼德拉与妻子温妮在婚礼上。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2655HFS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2655HFS3R710001.jpg
1911年,由多个殖民地合并而成的南非联邦成立后,英裔和荷裔白人成为了强势的统治集团,为防止南非非白人族群得到投票权或影响力,种族隔离法律处处设限。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种族隔离法案规定,南非黑人与白人分开,非白人族群只能得到非常次等的公共服务。图为1955年,南非约翰内斯堡,两名黑人工人躲避白人警察的检查,黑人如果被查到没有携带通行证将被拘捕。
http://img3./photo/-25/600x450_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R710001.jpg
1948年,南非布尔人政党南非国民党当政,南非开始了长达46年的种族隔离时代。1952年,曼德拉与大学结识的奥利弗·坦博合作开办“曼德拉和坦博”律师事务所,成为南非历史上第一家非洲人开办的律所,为黑人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法律帮助。图为1952年,曼德拉在律师事务所。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2650TQB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2650TQB3R710001.jpg
根据南非政府颁布的种族隔离法律,南非全国被划分成不同区域,划出黑人禁止居住的区域,禁止黑人居住在城市,禁止不同种族的人混用公共服务设施等,并规定警察随时可以检查黑人的通行证,没有通行证将被拘捕。图为日,南非约翰内斯堡,黑人工人结束工作之后等待巴士,回到种族隔离的地区居住。Grey Villet/Time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http://img4./photo/-26/600x450_92ABSE173R710001.jpg
http://img3./photo/-26/t_92ABSE173R710001.jpg
1955年,南非人民代表大会在开普敦举行,通过《自由宪章》,宪章倡导在非洲废除种族歧视、进行土地改革、平均分配财富等法律,成为当时抵挡种族主义的有力武器。1956年,南非政府以叛国罪的名义拘捕包括曼德拉在内的156名大会联盟成员。对这些“叛国者”的审判持续了4年6个月。图为1952年,接受审判前,时任非洲国民大会青年联盟主席的曼德拉与非国大主席、南非印度人大会主席交谈。
http://img4./photo/-25/600x450_R71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R710001.jpg
50年代初期,曼德拉领导非洲国民大会展开各种针对种族隔离的抗议运动。1952年,曼德拉参与发起蔑视不公正法运动,并成为运动的发言人和全国总指挥。南非政府以曼德拉违反《镇压共产主义条例》判决其9个月监禁和苦役,缓期两年,并禁止曼德拉参与政治运动。图为日,非洲国民大会反种族隔离的黑人被警方带走,支持者向警车竖起大拇指。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264VPUN3R71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9264VPUN3R710001.jpg
日,亨德里克·弗伦施·维沃尔德出任南非首相,其上台之后通过了更严格的种族隔离法案,将超过千万的南非黑人限制在12.5%的南非国土中,并且同时在国内实行强化通行证制度,此举激化南非黑人与白人的冲突。图为1959年,南非德班,黑人工人为反抗种族隔离政策,袭击并点燃了一家啤酒商店,遭到白人警察的殴打。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2652JFN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2652JFN3R710001.jpg
日,南非德兰士瓦省沙佩维尔镇的黑人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反对亨德里克政府推行的种族隔离“通行证法”,法案规定年满16岁以上的非白人必须随身携带通行证,证件不全者随时会遭到逮捕,这是是战后南部非洲地区第一次大规模的黑人群众运动。黑人的抗议招致政府的镇压,当局出动军警,72名黑人被打死,超过200人受伤。图为日,沙佩维尔,在政府镇压中受伤的黑人抗议者。
http://img4./photo/-25/600x450_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R710001.jpg
沙佩维尔惨案之后,南非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曼德拉被拘捕,4月8日,政府下令取缔非洲国民大会和泛非主义者大会。图为1960年,曼德拉狱中照。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2652SCB3R71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92652SCB3R710001.jpg
可是到1961年,1956年叛国罪审判中最后的30名被告被无罪释放,曼德拉通过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也名列其中。曼德拉随后转入地下活动,并号召召开全国议会,起草新的南非宪法。同年12月,曼德拉担任非洲国民大会军事组织“民族之矛”的总司令,开始领导暴力行动,并制造一系列爆炸案。图为1961年,曼德拉在伦敦。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001.jpg
1963年5月,曼德拉被转移至罗本岛监狱,并在此关押长达18年。图为曼德拉和非洲国民大会成员西苏鲁在罗本岛监狱。
http://img3./photo/-26/600x450_92B2GF82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6/t_92B2GF823R710001.jpg
日,南非政府指控曼德拉犯有煽动工人罢工和非法离境罪,判其5年监禁,开启了曼德拉27年的监狱岁月。同年联合国即开始试图干预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并成立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特别委员会,呼吁西方国家对南非实行经济制裁,但遭到多数西方国家的抵制。图为日,英国民众在南非使馆前抗议种族隔离。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001.jpg
http://img3./photo/-25/t_9001.jpg
1974年,南非政府颁布种族隔离法案“阿非利加语媒体法”,法案规定在黑人家园以外的地区,阿非利加语(荷裔白人的语言)在学校授课中要达到50%的使用比例。1976年6月,大量南非黑人在索韦托举行大规模抗议,遭到政府镇压,造成175人死亡,超过1000人受伤。南非政府的血腥镇压使联合国加强对南非的谴责,对南非政府施加压力。图为日,南非索韦托,黑人学生举行大规模游行抗议种族隔离法案和索韦托惨案。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264VFEM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264VFEM3R710001.jpg
种族隔离在80年代之前并没有因为国内的抗议和国际社会的压力得到改观。进入八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开始大规模开展南非撤资运动,1986年,美国以联邦立法的形式推行了撤资行动,迫使南非政府开始就种族隔离问题进行谈判。年,美国从南非的进口下降了25%,在美国大学生的抗议下,许多美国大学也开始“脱离”南非。图为1980年11月,南非约翰内斯堡,一处种族隔离的公告牌。
http://img3./photo/-25/600x450_R71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R710001.jpg
进入八十年代,西方社会要求释放曼德拉的呼声越来越高,英国美国民众多次游行呼吁西方国家政府采取措施要求释放曼德拉,结束南非的种族隔离。联合国批评南非政府称“种族隔离是一种对人类的犯罪”。国际社会对南非种族隔离的批评让南非白人政府倍感压力,经济制裁令南非经济受阻,日,庆祝曼德拉生日、呼吁释放曼德拉的音乐会在伦敦举行。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2654UDU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2654UDU3R710001.jpg
1984年,彼得·威廉·波塔上任南非总统,他强调南非的种族歧视制度的确不得人心,但是为了抵抗已经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站脚的非洲共产主义入侵南非,这个措施不可避免。图为呼吁释放曼德拉的海报。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26GUEJ33R71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926GUEJ33R710001.jpg
到1985年,南非抗议种族隔离、呼吁释放曼德拉的暴力事件不断发生,波塔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同年,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经济制裁和压力下,南非政府同意释放曼德拉,条件是曼德拉在制定政治活动策略时,必须放弃暴力手段,但这一条件遭到曼德拉拒绝。同年,南非政府开始与在狱中的曼德拉举行秘密会谈,讨论与非国大谈判的条件。图为时任南非总统波塔。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27B03OV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27B03OV3R710001.jpg
波塔取消了跨种族党派的宪法规定,并宣布跨种族婚姻合法。但在黑人提交政治权利结束白人统治的问题上没有让步。波塔的保守政策导致南非国民党内部分裂,波塔也因此被迫辞职。日,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学生抗议要求废除种族隔离,抗议者中不乏白人大学生。Selwyn Tait//Time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2653IRO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2653IRO3R710001.jpg
日,时任南非总统德克勒克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并解除种族隔离政策。牢狱生涯让曼德拉放弃了暴力斗争的思想,和解与融合成为他之后治国的原则。曼德拉日,在监狱中度过了27年的曼德拉重获自由,与妻子温妮向媒体挥手。
http://img4./photo/-25/600x450_R71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R710001.jpg
德克勒克也因为在种族政策上的进步,与曼德拉共获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称,“曼德拉和德克勒克为消除南非种族歧视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努力为在南非建立民主政权奠定了基础。”图为日,挪威首都奥斯陆,非国大党主席曼德拉和南非总统德克勒克(右)共同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http://img3./photo/-25/600x450_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R710001.jpg
日,曼德拉重回关押了自己18年的罗本岛监狱,回忆在监狱中的岁月,曼德拉在此被迫采石13年,在1996年出版的曼德拉自传《漫漫自由路》中记载了曼德拉在罗本岛监狱中的岁月。从曼德拉的自传中可以看出,在他与南非白人政权抗争的40多年里,包括早年从事武装斗争和其监狱生涯,曼德拉一生从未挨过打。对政治抗争者温和态度为南非白人政权赢得了另一种荣耀。
http://img3./photo/-25/600x450_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0001.jpg
1994年之前,南非总统都是由南非国民议会下院从议会议员当中选举产生,议会当中最大党派的领导人通常会当选总统一职。1994年,在曼德拉和国际社会的推动下,南非举行史上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图为日,南非东德兰士瓦省,一名南非国民党的支持者(左)和一名南非国大党的支持者举着各自党派领导人的海报。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001.jpg
http://img3./photo/-25/t_9001.jpg
1990年到1994年,南非处于腥风血雨中,各个政党支持者发生的暴力冲突,白人黑人各自右翼势力的血腥报复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图为日,具有新纳粹主义色彩的南非白人抵抗运动组织成员武装冲入黑人强硬派卢卡斯·曼霍佩的支持者游行队伍中,与黑人士兵发生冲突,图为一名白人向黑人士兵求饶,他的同伴在他身边死去。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26FUR6O3R71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926FUR6O3R710001.jpg
日,南非德班郊外的一座城镇,警察控制19名支持非洲国民大会的黑人,这些黑人涉嫌报复性袭击南非另一个黑人政党英卡塔自由党。
http://img3./photo/-26/600x450_92AB9TD03R710001.jpg
http://img3./photo/-26/t_92AB9TD03R710001.jpg
南非在混乱之中迎来史上首次全民选总统。图为日,曼德拉在总统选举中投票。
http://img4./photo/-25/600x450_R71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R710001.jpg
日,南非比勒陀利亚联邦大厦,曼德拉在就职仪式上宣誓就职南非总统。
http://img4./photo/-25/600x450_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R710001.jpg
橄榄球在南非是白人的运动,曼德拉就职总统之后,为团结南非白人,在橄榄球世界杯前给予南非国家队鼓励,在比赛当天身着南非国家队队服出席并颁奖,赢得白人对他的信任。图为日,南非约翰内斯堡,南非橄榄球队队长Francois Pienaar (右)正在接受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祝贺。当日,南非橄榄球队战胜了新西兰橄榄球队,夺得了橄榄球世界杯的冠军。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2650EBU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2650EBU3R710001.jpg
1995年,在曼德拉的主导下,南非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由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图图大教主担任主席,以“在弄清过去事实真相的基础上促进全国团结与民族和解”的目标。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让南非人看清了自己和自己的国家,为南非今天的稳定与和解奠定了基础。图为1997年,南非开普敦,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法庭上,一名黑人在质问一名当年拷问和折磨过非国大武装组织“民族之矛”成员的白人。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2653UPB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2653UPB3R710001.jpg
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以调查种族隔离期间侵犯人权事件真相、让受害者说出真相恢复尊严、考虑特赦说出真相的施害者为目的,日,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主席图图大主教向曼德拉提交长达千页的报告,说明种族隔离时期侵犯人权的问题。
http://img4./photo/-25/600x450_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0001.jpg
曼德拉重获自由后,因其传奇的经历和领导黑人反种族隔离斗争,在全球黑人世界声望极高。左上:日,美国流行歌星惠特尼·休斯顿靠在曼德拉的肩膀上;右上:日,曼德拉拥抱辣妹组合中的Mel和Gerri;左下:日,曼德拉和拳击手霍利菲尔德“较量”;右下:日,曼德拉与球星贝利合影。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26NSJPQ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26NSJPQ3R710001.jpg
在外交政策上,曼德拉当选总统后,重新加入英联邦,并与西欧北欧各国保持良好关系。右上:日,英国伦敦,曼德拉与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门前握手。左上:日,南非开普敦,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与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中)在曼德拉的住所会面。
http://img3./photo/-24/600x450_925VPO6G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4/t_925VPO6G3R710001.jpg
曼德拉重获自由当年,曼德拉在埃及会见巴勒斯特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右上);1991年赶赴古巴参加古巴共产党群众大会,并在会上高喊卡斯特罗同志万岁(左上);1997年,曼德拉前往利比亚会见独裁者卡扎菲,并称其为“我的兄弟领袖”(左下);同年,曼德拉在埃及会见穆巴拉克,接受其象征尼罗河的项链,并表示南非将于埃及发展紧密的外交关系。
http://img4./photo/-26/600x450_92ABTOC33R710001.jpg
http://img3./photo/-26/t_92ABTOC33R710001.jpg
1994年10月,曼德拉访美与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联合发布会,克林顿宣布对南非的100万美元援助项目,旨在促进南非的能源、教育和基础建设开发等项目。AP Photo/Marcy Nighswander
http://img3./photo/-24/600x450_9262NCSB3R710001.jpg
http://img3./photo/-24/t_9262NCSB3R710001.jpg
1997年,南非与台湾正式断交。日,中国与南非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图为日,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欢迎曼德拉访华。
http://img4./photo/-25/600x450_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R710001.jpg
对于曼德拉的外交政策,美国媒体曾发表评论称,“曼德拉当然知道古巴、利比亚、巴勒斯坦的独裁者,对付他们的反对派,就像当年南非白人种族政权一样;可他对此却‘泰然自若’。”评论认为曼德拉上台之后南非成为世界反美力量的避风港。图为日,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名美国艺术家在城市广场为卡斯特罗、阿拉法特、布莱尔、普京、小布什、曼德拉等领导人塑像。
http://img3./photo/-25/600x450_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R710001.jpg
1999年,曼德拉结束首任总统任期卸任,但其仍然活跃在南非政坛。日,瑞士苏黎世世界足联总部,曼德拉与德克勒克在做完南非的投标展示后与足联主席合影。当年,南非取得2010年世界杯举办权。同年,曼德拉宣布退出政治活动,但依然以“南非国父”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26BQ1B6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26BQ1B63R710001.jpg
2010年,南非举办第十九届足球世界杯,曼德拉与第三任妻子、莫桑比克前总统马歇尔遗孀格拉萨在闭幕式上朝观众挥手。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26BP64U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26BP64U3R710001.jpg
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前往南非探望曼德拉,这是曼德拉最后一次出现在通讯社的图片里。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26C9BN1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26C9BN13R710001.jpg
曼德拉关于种族隔离的抗争已经过去23年,现任总统祖马已经是第三届黑人总统,但是多数黑人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失业率居全球首位,每年超过全国四分之一的人口遭抢劫强奸谋杀等犯罪袭击。南非白人的生活现状也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富有的南非白人选择移民他国,白人在南非所占人数从21%下降至9%,白人群体中超过10%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并且还在持续上升。图为日,南非克鲁格斯多一处寮屋营地,白人排队领取救济食品。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26LSSKH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26LSSKH3R710001.jpg
种族问题并在南非换了形式继续出现。2010年,南非白人抵抗运动组织领导人尤金·特雷布兰奇在自家农场被杀,凶手是两名黑人雇主。在种族隔离时代,特雷布兰奇曾担任警察镇压黑人暴乱,之后他创建“南非白人抵抗组织”,以反腐败和减少犯罪为旗帜。图为日,南非审判两名凶手,厅外警察试图组织南非白人抵抗运动成员接近支持凶手谋杀行动的黑人。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26FTT42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26FTT423R710001.jpg
另一方面,南非的黑人种族主义也发展迅速,近时间以来已经有超过900名白人农场主遭黑人杀害,不仅是白人,其他国家民族的黑人,也在黑人种族主义者的清理之列。图为日,南非白人抵抗组织成员在其领导人尤金·特雷布兰奇的葬礼上挥旗。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26IMO0A3R71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926IMO0A3R710001.jpg
曼德拉的抗争在白人政权的“容忍”下取得胜利,他的遗产或许还需时间和智慧去伪存真。在评价曼德拉的遗产时,他的老对手、共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南非前总统德克勒克说,即便曼德拉离去,仍然留下了“至关重要的遗产”,但是要把其遗产和曼德拉本人区别开来;“曼德拉并不是今天广泛赞颂的那样,是一个圣洁而仁慈的人物,相反,曼德拉曾经是"粗暴"和"偏颇"的。”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26PLGCG3R71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926PLGCG3R710001.jpg
更多网易《看客》,敬请点击查看>>>
http://img3./photo/-26/600x450_92ASNB5J3R710001.jpg
http://img4./photo/-26/t_92ASNB5J3R710001.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中新网12月6日电 综合报道,南非前总统、反种族隔离“斗士”纳尔逊•曼德拉5日因病逝世,享年95岁。曼德拉一生为不公平的种族隔离而抗争,而在他身后,还有三名在他生命中留下痕迹的女性。她们分别是,曼德拉的初恋情人(第一任妻子)伊芙琳、第二任妻子温妮、以及现任妻子格拉萨。第一次婚姻黯然破裂 初恋情人难再续1941年,尚在求学期间的曼德拉经人介绍认识了反种族隔离人士西苏鲁,随后曼德拉见到了西苏鲁的表妹伊芙琳•梅斯,也就是他的第一位夫人。两人一见钟情,在坠入情网之后不久就走进了婚姻殿堂。时任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全国副主席的曼德拉工作极为繁忙,他已经注意到伊芙琳对他长期不归家很有意见,虽然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家人,但是终因工作原因,导致两人的感情裂缝在一天天扩大。伊芙琳为他生了三个孩子。在他们最后一个女儿出生不久,伊芙琳向曼德拉发出最后通牒:在非国大和她两者之间选择一个。后来,曼德拉选择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最终两人黯然分手。2004年5月,时年82岁的伊芙琳死于呼吸系统疾病,葬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市西区公园墓地,曼德拉参加了伊夫琳的葬礼。第二位妻子红杏出墙 国母沦陷伤之切1956年,38岁的曼德拉和23岁的温妮初识,自此拉开了爱情的序幕。1958年6月,正因“叛国罪”受审判的曼德拉获准离开约翰内斯堡与温妮结婚,保释候审只有4天时间。传统婚礼才进行一半,曼德拉就被带回法庭受审。这一场婚姻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开始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温妮•曼德拉”是南非家喻户晓的响亮名字。她曾不顾个人安危,站在反种族主义斗争的最前线,支持狱中的丈夫与种族主义政权进行斗争;同时她东躲西藏,含辛茹苦地抚养几个孩子。在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温妮以战斗、忠贞、母爱的形象赢得了广大黑人的爱戴,在南非曾享有“黑人母亲”的尊称。日,被囚禁了27年的曼德拉走出牢门。出狱后的曼德拉享受着家庭的温情,然而生活似乎已经变得无法平静。曼德拉入狱的日子,温妮因多方面原因养成了酗酒的恶习。曼德拉虽然做出努力,想改掉她的恶习,但温妮却依旧我行我素,酗酒闹事,还公然交往了一位29岁的情人。1996年,曼德拉与温妮离婚。2003年4月,66岁的温妮因犯有盗窃和欺诈等共计68项罪名而被判入狱5年,缓刑1年。时至今日,谈起这位“前国母”,南非人民依然感慨万千。第三位夫人姗姗来迟 晚年知己长相依曼德拉与温妮离婚时已经年近80岁,爱情却再次眷顾这位“斗士”。78岁的曼德拉在法国巴黎的一次正式宴会上宣布:“我再次坠入了爱河,连我自己都没想到。”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曼德拉满脸幸福地公布了与莫桑比克前总统马歇尔遗孀格拉萨的恋情。
虽然曼德拉与格拉萨二人在1991年才首次见面,但他们之间的渊源却可追溯到20多年前。那时,格拉萨的丈夫是莫桑比克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人,他为营救曼德拉做了大量工作。格拉萨和曼德拉相恋的过程,不如曼德拉前两任妻子那样“火花四溅”,他们不曾一见钟情,而是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恋。日,曼德拉80岁生日那天,他与53岁的格拉萨举办了盛大的婚礼。格拉萨为曼德拉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他重新感受到拥有一位体贴入微的爱侣是多么快乐。而此后,格拉萨也一直照顾了曼德拉的生活起居直至他去世。2010年南非世界杯闭幕式是曼德拉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格拉萨就陪在他的身边,和曼德拉一起向观众致意。(原标题:揭秘曼德拉“浪漫情史”:一生娶妻三位(图))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NN102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人生百味)
(康蒙卑鄙!)
(人生百味)
第三方登录:1969年曼德拉之妻被逮捕 一年半不许穿衣服经血流满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她被带走之后被单独囚禁了一年半,而且这段时间都不能穿衣服,所以每当她来月经的时候总是血流得满腿都是。
核心提示:她被带走之后被单独囚禁了一年半,而且这段时间都不能穿衣服,所以每当她来月经的时候总是血流得满腿都是。
凤凰卫视12月11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世界在发展,从二战之后的恢复到信息时代的来临,日新月异而纳尔逊&曼德拉却一直在坐牢,1962年曼德拉入狱的时候妻子温妮刚怀上小女儿,曼德拉的一个狱友后来回忆,在监狱的时候曼德拉总是担心孩子们吃饭是不是正常,衣服穿得够不够,曼德拉给温妮写了很多信,其中有一封这样说,婚姻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互相爱恋,而且在于相互间的永恒的支持,这种支持是摧不垮的,即使在危险关头也始终如一,他说我真想在你身边,把你抱在膝上。
解说:那一度温妮成为南非敌对势力的攻击目标。
纳尔逊&曼德拉:应该说温妮为斗争做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有一段时间她几乎就是整个非洲人国民大会在南非国内的顶梁柱。
解说:1969年4月,温妮收到一封曼德拉的来信,信中这样写道,你寄来这些照片是不是想向我传达什么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特殊含义,放心,我已经知道了,现在我只想说所有这些照片在我心中激起了无限的柔情,击碎了周围的阴霾,让我更加思念你,更加思念我们甜蜜温馨的家。曼德拉被罗本岛上的看守留在他牢房内的新闻简报折磨着。
纳尔逊&曼德拉:曼德拉狱警的下作和卑鄙简直让人惊讶。
解说:在约翰内斯堡,温妮因为散发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小册子被逮捕。
查伦&史密斯:温妮被安全部拘禁了,他们赶到了她在索维托的家,当时是凌晨三点,她就那么走了,留下几个没人看管的孩子,她被带走之后被单独囚禁了一年半,而且这段时间都不能穿衣服,所以每当她来月经的时候总是血流得满腿都是,她就这样过了一年半,被单独囚禁的时候她只能和房间里的那些昆虫、螳螂和蚂蚁作伴。
解说:她遭到了修尼斯&斯旺尼泊尔的折磨,这是南非监狱最臭名昭著的刑讯人,南非监狱对待政治犯的残暴在全世界都出了名。
温妮&曼德拉:有一天(斯旺尼泊尔)来了,他当时就站在牢房门口,突然把一本圣经扔到了我脸上,他说温妮,你在政治上是个不知羞耻的人,我们要把你了结了,你完蛋了。
解说:在法庭上,一名警方证人称自己和温妮关系暧昧,罗本岛的看守迫不及待地把消息告诉了曼德拉。
纳尔逊&曼德拉:我知道我的婚姻出了问题虽然我很难过,但我没权利指责她,我头脑里总是想着一件事,我们结婚时她还不到24岁,而我已经40多岁了,她是个有魅力的姑娘,不能抵抗那样的诱惑是很自然的。
解说:从1968年到1969年的这18个月,让曼德拉备受折磨,先是温妮被捕的问题,后来他母亲又在饥寒交迫中悲惨地离开了人世。对于父母来说,孩子的去世都是最坏的消息,偏偏儿子泰姆比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了。
画中音:我无法形容我当时的那种悲痛,那种失落感,我想起当时秘密回到家里想到那件上衣,想到了和他说过的话。
解说:犯人们为获得学习的权利进行了斗争,曼德拉认为,了解南非白人的语言和历史非常重要。
古鲁(罗本岛囚犯(十一年)):他说如果你不去读敌人的作品,怎么能了解敌人呢?我很同意这个观点,他说在敌我交锋的过程中如果你对敌人的毫不了解,那你怎么指挥作战呢?
解说:罗本岛从60年代到90年代一直是南非最大的秘密监狱,1996年最后一批犯人被释放后监狱关闭,罗本岛现在成为一个胜地,尤其是曾经关押曼德拉的牢房,更是所有前往南非的政治人物一定要去的朝圣之地,1982年,曼德拉离开罗本岛,被转移到波尔斯摩尔监狱,结束了在这里长达18年的囚禁生涯,等待他的不是自由,而是新的囚禁,此时,要求释放曼德拉的运动已经从南非发展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
马休斯:所有人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曼德拉的名字永远不会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我们永远都会心里默念他,虽然大家都害怕,但是都没有停止过追随曼德拉,为理想而奋斗。
解说:自从曼德拉入狱之后,南非各地就不断爆发黑人反抗运动,在索维托举行的学生起义中,有600人被杀,当时南非种族隔离最顽固的支持者波塔派出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警察局黑洞洞的禁闭室和货车厢里上千名激进分子遭到了殴打和杀戮,还有一些人被送到罗本岛,他们政治观点不同,但曼德拉把他们团结在了一起,有一名犯人还记得曼德拉如何有拳头证明黑人是团结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高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纳尔逊曼德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