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摄协王瑶离婚的爷爷是谁

摄影家百科王瑶[摄影家] 简历 - 名人简历
王瑶[摄影家] 简历
王瑶是中国新闻社图片中心总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
王瑶[摄影家] -
王瑶,中新社总编助理兼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王瑶:女 1970年4月出生于北京,1997年入党。 1988年-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生。 1992年-1998年中国新闻社记者。 1998年-2000年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摄影部主任。 2000年-2001年中国新闻社摄影部副主任。 2001年至今赴美国研修。 11岁以《开学了》获1981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1992年去桂林空难现场采访报道,其中一幅照片获1992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1996年赴美国亚特兰大采访奥运会,所拍照片获多个专业比赛大奖。 1998年以《特首董建华为香港回归首个赛马日开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同年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称号,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女记者。 1999年赴荷兰参加乔普?斯瓦特世界新闻摄影大师讲习班学习。 2000年,以《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组照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金奖(荷赛奖),这是中国记者在荷赛系列奖项中的最高奖项。同年当选中央国家机关杰出青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她进行了采访。 2001年,应邀担任荷赛讲习班中国学员资格评审人及第九届国际摄影展评委,是国际影展最年轻的评委。2001年底,当选中国文联全委,是本届全委会最年轻的委员。 2002年,获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并当选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及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王瑶[摄影家] -
日,中宣部、人事部、中国文联联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王瑶,继先后摘取了世界新闻摄影“荷赛”大奖和中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范长江奖之后,又一次获此殊荣。其实,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年仅36岁。 日,北京中国美术馆。一场别致的展览“粉墨人生――王瑶京剧摄影作品展”在迷离的光影中粉墨登场。本次展出的60余幅作品,是王瑶历时一年从各京剧院、戏曲院校台前幕后拍摄的数以千计图片中精选出来的。作者以其女性所独有的细腻心思,用手中相机为观众勾勒出一幅幅梨园深处最原汁原味的光影画面;在为期一周的展览上,展示国粹艺术所传承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 显然,作为目前国内最优秀的青年女摄影家,王瑶依然活跃在摄影创作一线,其代表作《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后911》等在国内外均取得巨大成功。 她,不光是以摄影谋生的人,更是以摄影为生的人。业内人士更是把她誉为“中国的摄影大使”。摄影大使比摄影大师更显得平易近人,尽管她在自己专业领域的辉煌成就和她对新闻摄影的贡献都堪称奇崛,以大师称呼并不为过。 如果你不知道王瑶这个名字,那么,这就是显露你对当代中国新闻摄影的陌生。 王瑶――这个名字,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中国新闻摄影的代名词,我们因她而骄傲,正如同我们因中国篮球大使――姚明、田径大使――刘翔、乒乓大使――邓亚萍、排球大使――郎平、舞蹈大使――杨丽萍、音乐大使――谭盾、钢琴大使――郎朗而骄傲,是同样一种由根深蒂固的民族、国家意识而生发的美好情怀。 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也为了让中国了解世界,我们的确需要许许多多像王瑶这样的“摄影大使”,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的“大使”。一个人的作为和业绩常常是对万千心灵的感召,一个人的艰苦跋涉、卓绝努力往往是亿万人的心仪,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女摄影家王瑶那充满挑战与传奇的摄影人生吧……
5岁按快门,一生恋摄影
5岁――这可是值得天下父母用心记好的年龄。 想想吧,这或许是千真万确的真理:5岁的兴趣,决定一生的才艺。5岁时,莫扎特开始对作曲感兴趣。他一边看着父亲写乐谱,一边自己模仿着涂抹。5岁时,达?芬奇开始对绘画感兴趣。他凭着记忆,在被海水浸湿的松软沙滩上,画出了母亲的肖像。5岁时,钱钟书开始对文字感兴趣。他和比他大两三岁的孩子一起上小学读书。王瑶,也是在5岁时,由酷爱摄影的父亲手把手,教她平生第一次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那奇妙的“喀嚓”一声,强烈地震撼了稚气未脱的小女孩的心灵。父亲的照相机,变成了她最最喜爱的大玩具,在她的眼里,“是能够变出一切的魔术箱。” 正是有了这种童子功的底子,11岁时,她才轻而易举地通过照片《开学了》,获得1981年度全国好新闻一等奖;17岁时,当选为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社长,并于同年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18岁被保送、免试进入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摄影爱好,不仅使王瑶掌握了一种艺术技能,更培养了她的综合素质。拍人物就必须和人沟通,抓新闻就要了解社会,去采访就需要外交技巧,在报纸发作品就得赢得编辑的心……所有这一切,对一个小女孩来说,都是一个个发展个人能力的阶梯。 最有趣的是,王瑶说服央视著名体育解说员宋世雄做她的“模特”。 在第一届学通社招生现场,作为考生的王瑶,看到宋世雄陪着他的女儿一起来应试,便发现这是一个难得的新闻摄影题材――“宋世雄和他的女儿”,于是,马上前去试探着问: “宋叔叔,请您和女儿坐一块儿好吗?我想拍张照。” “不行,瞧,开会了。” 解说员宋世雄拒绝的口气也像在解说,快言快语,干净利落。 执拗的王瑶动也不动,同样用爽利的语句说道:“宋叔叔,咱们是同行(新闻领域)呀,应该互相理解和支持嘛,麻烦您了。”听到一个小姑娘这样说,宋世雄也忍不住笑了。他事后对一位同事说:“这小姑娘,行!” 小王瑶愣是三两句话,就把堂堂电视台的“大腕儿”给说服了,“乖乖”地摆好姿势,走进了她的镜头。 无独有偶。学通社的小记者就是什么都不怵,敢闯。这次,是“六一”儿童节,在人民大会堂,由国家领导人接见全国少年儿童代表,场面可谓“巨大”。 从广播电台里听到这个消息,小王瑶被职业意识所激发,赶紧从家里拎着相机飞奔出门,拉上自己的小助手,一路向大会堂赶来。她心想:“全国小朋友的重大活动,咱们小记者当然不能错过,要去拍几张照片呀!”可是,像这种带有政治色彩的活动,没有采访证是很难进入现场采访的。果然,大会堂门前的警卫忠于职守,一把拦住了小记者。
小王瑶和她的小助手,两人面面相觑,刚才的兴致勃勃,变成了现在的闷闷不乐。 这样的一幕场景,让一位好心的叔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冲的秘书看在眼里,并报告了彭冲。 没多久,让小王瑶和她的小助手大喜过望的情景出现了,这显得比她们要进入大会堂一事更加重要和有意义:委员长彭冲和蔼地出现在大会堂门口,他温和地对警卫说:“应该让这两个小朋友进来啊。”边说边拉起她们的手,径直把她们领进了贵宾厅。 大会堂的天花板不胜其高,灯火不胜其亮,墙上的画幅不胜其大,可在小小学通社记者王瑶的眼里,它们都不如彭冲爷爷俯下身来的微笑显得有魅力。王瑶在此见到了邓颖超和康克清奶奶,在两位奶奶的怀抱中感受了温暖,也幸运地得到了为两位奶奶拍照的机会。 说来也巧,王瑶与《北京日报》是结缘的。她在学通社发表的第一幅新闻作品,就刊登在《北京日报》上。在学通社成立的那天,《北京日报》总编辑王立行,对王瑶和另一位小摄影记者说:“现在你们俩就跟我回报社,我要做个现场考试,看看你们刚刚拍的照片合不合格。”两位小摄影记者高兴地坐上了总编的小轿车,心情忐忑不安,也不知自己拍的照片洗出来会是啥样。王瑶一遍遍地检查自己照相机的设置是否正确,以便确认她拍到了小记者们第一次领到记者证时的喜悦。王总编让摄影部主任王振民接待小记者,很快她们拍的黑白胶卷就冲洗出来。照片会不会被选用呢?在这一天余下的时间里,王瑶总在想这一件事。 第二天上学,课间操时,王瑶溜进了老师办公室,她兴奋地看到自己拍的照片,醒目地登在《北京日报》头版。刚当上学通社小摄影记者第一天,刚拍的第一幅作品就见报,预示着王瑶前程无量。 无量前程是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开创,小王瑶是小记者中跑的路最多的,发的照片是最多的。为拍好劳动着的煤矿工人,她连续往北京西郊的门头沟煤矿跑了五六趟,拍了上百张片子,才精选出几幅满意之作。她第一次体会到,“手中这几张薄薄的片子,是那样厚实,如同生命一样具有沉甸甸的分量。它们就像是自己的生命。” 镜头不是无情物,向生命的岩层探询和挖掘富矿,在此后的摄影生涯中,成为王瑶执著而韧性的追求。
“荷赛”折桂的中国第一女性
在我20多年的采访经历中,从未见过像王瑶这么运气好的人。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有成就者必得坎坷,必遭麻烦,必逢磨难,必尝痛苦,仿佛惟其如此,作为采访者或读者――我们才会心安。而王瑶的履历表所填写的内容就是一串棒棒糖。是谁,在哪里,给了她这么多棒棒糖,这是我很想弄明白的题。 王瑶在1992年从人民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毕业,来到中国新闻社做摄影记者工作后所得的第一根棒棒糖,就是她参加工作后第一次采访所拍的照片,获得了该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王瑶最初被分配到中新社广西分社工作,碰到的第一个任务是采访发生在桂林的“11?24”空难。 这架飞机从广州直飞桂林,发生空难后乘客无一生还。当王瑶赶到事故发生地时,武警战士已经里三层外三层严密封锁了现场,所有媒体都无法进入。情急、无奈之中,王瑶化装成当地农民媳妇,花10块钱,找到一位住在“禁区”内的老乡扮做丈夫,用自行车驮着她,总算混了进去。 如果有人说,“失控,才能拍到好照片”,那么,恐怕没有谁会相信。但是,王瑶面对死难者的亲属,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那些亲属在哭,她也在哭,握着相机的手在颤抖,泪水把取景框打湿,眼前一片模糊。此时此刻,眼前一片模糊的人是最清醒的,而也有些记者对亲属的悲痛不能感同身受,由于哀容不整或说说笑笑被愤怒的亲属追打、驱逐。
镜头常带感情,画面直抵人性,是女摄影记者王瑶与许多其他摄影者最大的不同。这使她的照片增添了一种摄影技巧之外的吸引人的东西,不仅吸引,甚至是震撼。正是因为这种感情的投入,王瑶在现场得到了遇难者家属们的理解,没有人去打扰她,让她安安静静地站在远处,用焦距拍摄到了难得拍摄的感人情景。她的新闻摄影作品《悼亡灵》中,也蕴涵着她本人对死难者深深的哀悼。 王瑶说:“每一次采访,我都会投入自己的感情,都不是无动于衷的一台机器,去做简单的记录。”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棒棒糖需要每个人用自己的苦心和艰苦的劳动去获得,没有捷径。 镜头真的不是无情物。谁说那快门“喀嚓”的一声响动,不是摄影者的一颗心灵的律动? 摄影仅仅是构图与光影的艺术吗?不是,它更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我的拍摄充满情感,我每天都在用心体谅苦难者、幸运者、奋斗者、成功者的内心世界,通过照片和千万人一起分享人生快乐和分担时间的忧伤……” 通过心灵的投入,与拍摄对象之间建立一种亲情般的情感纽带,使王瑶不断地得到最佳拍摄“角度”,不断地征服读者和观众,从中国走向世界,直到成为美丽的新闻摄影皇后,在“荷赛”夺冠就是最好的证明。 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国际新闻摄影的奥斯卡”。2000年,30岁的王瑶选送的参赛作品是系列照《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在122个国家、4000多名摄影家、40000多幅摄影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艺术类组照”金奖,同时也成为获此大奖的中国第一人。她用自己的美丽和独具魅力的镜头语言,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新闻摄影人的存在,这是她履行她自己都不太知晓中国摄影大使职责的开始。 而30岁的摄影记者王瑶和60岁的舞蹈家陈爱莲之间,因拍摄问题而发生的有趣故事,也在口口相传。陈爱莲经历了“文革”的坎坷,饱经磨难的舞者于晚年再登舞台饰演16岁的林黛玉,并非使所有人看好,一些人甚至以含有贬义的“老来俏”来嘲讽。在传统观念中,穿红戴绿是二八佳人的专利,与花甲老妪无干。台上台下、里里外外,整天为舞蹈为演出忙得跟总理似的陈爱莲,被王瑶冷不丁的一句“其实您很孤独”触动了,触疼了软肋。王瑶随陈爱莲到南方巡演,整天生活在一切,老人病了,她去拿药;老人累了,她搬过一把椅子,摄影的生命力就来自生活本身的感染力……而所有这些,都让王瑶充满灵性的镜头捕捉到了。相信凡是看过这一组照――图片故事的人,都会被照片中所包含的人生内容所打动。 记得有人说过:“高手总是幸运的。”摄影高手也如是,似乎只有他们才能总遇到上佳的题材和上佳的机会。 但我们不能忘记,而且要好好感谢一位叫作伊娜的人,她是世界新闻摄影大师班的工作人员,正是她的一句话给了王瑶信心和勇气。她说:“如果你不参加(“荷赛”),就连1%的希望都没有,参加了说不准就有希望。”――好在王瑶记住了这句话。
受邀担任“尤金?史密斯新闻摄影大赛”评委
在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导演、演员受邀担任评委已经不算新闻,它表明中国的电影艺术和电影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所受到的尊重和喜爱。然而,与电影界相比,在新闻摄影这个特殊的专业领域,担任国际评委的难度似乎要更大一些,在深层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也更大。 那个5岁就开始学拍照的王瑶,在她30年的摄影生涯中,又一次刷新了中国新闻摄影历史的记录,成为该摄影大赛历史上首位获邀担任评委的中国摄影家。 一年一度的“尤金?史密斯新闻专题摄影大赛”,是世界新闻摄影界中最权威、严肃的奖项之一,创办于1980年,在摄影家尤金?史密斯(年)去世后,由他的朋友为纪念和发扬尤金?史密斯人文关怀、人道主义的摄影理想而捐资设立。尤金?史密斯既是一位著名的纪实摄影大师,又是理想主义者,被誉为“新闻摄影的普罗米修斯”,为追求完美、坚持真理、维护他的原则而受煎熬。他惟恐“景深极大,感情深度不足”,主张以“摄影文章”影响众生。作为二战中的战地记者多次负伤,代表作《水俣》(1972年)表现日本渔民遭受工业污染而水银中毒的惨状,为此,他同渔民同吃同住达三年之久。
王瑶[摄影家] -
11岁在北京实验一小读书时拍的《穿着新制校服上学去》(《开学了》)获1981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17岁当选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社长,同年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1988年,被北京师大附中保送免试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1992年毕业先后任中国新闻社摄影记者、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摄影部主任等职。1992年去桂林空难现场采访报道,其中一幅照片获1992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996年赴美国亚特兰大采访奥运会,所拍照片获多个专业比赛大奖。1998年以《特首董建华为香港回归首个赛马日开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同年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称号,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女记者。
1999年赴荷兰参加乔普?斯瓦特世界新闻摄影大师讲习班学习。2002年至2003年被中国新闻社派赴美国研修深造。曾参加过两届奥运会、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以及多次重要国事新闻的采访。摄影作品曾先后获《佳能杯亚洲风采摄影大赛》特等奖等30多个中外摄影奖顶。2000年以《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组照获第43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艺术类金奖(荷赛奖),这是中国记者在荷赛系列奖项中的最高奖项。同年当选中央国家机关杰出青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她进行了采访。2001年应邀担任“荷赛”讲习班中国学员资格评审人以及国内摄影比赛和国际影展评委。2001年底,当选中国文联全委,是本届全委会最年轻的委员。2002年,获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并当选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及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获中国十佳摄影记者和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王瑶[摄影家] -
中国的摄影大使
尤金?史密斯新闻摄影大赛,不光是对摄影师提供精神上的鼓励和名誉上的肯定,还为那些有才华、干劲却囊中羞涩的摄影家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每年唯一的一位获奖者将获得尤金?史密斯基金会的资助,以完成其参赛时申请的摄影深度报道计划。本年度的奖金数额为30000美元,另有5000美元由评审团自主决定是否同时授予获奖者。而评选的标准,正是尤金?史密斯初衷:对摄影的激情,对生命的关怀,对社会的探究。 王瑶收到的邀请函是这样写的:“由于你在中国新闻摄影界拥有重要的引领地位,我们相信你作为评委能够使中国的摄影家们获得更多认可,因此我们从全世界范围的摄影专家中选择了你。你杰出的资质、职业摄影界对你的高度赞誉、你以往在其他摄影比赛中担任评委的经历以及你的家学渊源,都使你成为评审团成员的理想人选。”而事实上,在关于新闻摄影的理念上,王瑶与前辈尤金?史密斯有着某种微妙的神交。 谈到邀请函上提到的“杰出的资质”,肯定是美国摄影家们对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中西影会――摄影家眼里的两个世界:王瑶――伯克曼中美名家摄影展》所引起的轰动记忆犹新。中美两国两位有代表性的摄影家,用镜头语言所进行的直接对话,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恐怕并不多见,它的意义和影响都远远超过了摄影本身。 而最令美国同行所震惊的,该是王瑶的摄影力作《后911――一个中国女性眼中的美国》(共计180幅照片)。同样是普通人的生活,纪实的风格,感动人的瞬间,富有时代感的表情,而表现的却是一个国家巨大阵痛后所剩的惊恐和反思,所有这些都通过《教堂》、《情侣》、《美国独立日》等一幅幅照片得以生动展示。正像这本画册的序作者阿特?谢伊先生所言:“她是一位受欢迎的访问者,她开启了观察我们国家的一扇新的窗,而这扇窗不同于美国人所开启的那些……” 还是回到史密斯大赛上来,本届大赛,共有22个国家的128位摄影师参赛,中国有两位摄影师参加。王瑶说,“能够获邀担任尤金?史密斯新闻专题摄影大赛的评委,觉得非常荣幸,但这并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国国力的增强以及中国摄影界近年来的飞速发展。” 作为评委,王瑶于7月和8月两次赴美国纽约参加评审工作。她介绍说,“与其他国际新闻摄影大赛相比,尤金?史密斯新闻专题摄影大赛要求摄影家更能潜心深入到生活中,用影像传达出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感悟。我觉得参加这次比赛对中国的摄影家来说将是一次展示自己和中国社会变化的很好途径,毕竟我们拥有不少优秀摄影师,但他们在国际上的曝光度还很不够。” 评选严格按照预先设定的原则进行:“评选中,我们三位评委始终遵循着获奖者要同时具有对摄影的激情、对生命的关怀、对社会的探究这三个标准进行评判。即使摄影师的作品主题深刻、角度独特,即使作品的表现形式新颖别致,且是原创,但是,如果这些作品中看不到作者的人文关怀,看不到摄影师的爱心,那么,这些作品也获不了奖。” 王瑶还讲了一个有趣的细节:“由于史密斯基金有资助没有经济条件完成个人计划的摄影人继续工作下去的宗旨,所以,非常可惜的是,有一组作品就是因为作者表示,一旦获奖将把所获得的奖金捐给盲人福利组织,从而违背了史密斯奖的规定,为自己获奖设置了障碍。”看来,公益之心是好的、慈善之举是对的,但是,如果用在不适当的地方也显得不妥。 虽然,最终仅有的两位中国摄影师的作品没能获奖,但王瑶对明天抱有希望:“虽然中国参加这一大赛的摄影师还比较少,但我觉得国内有一些从事纪实报道的摄影师,他们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完全有能力挑战并摘取这个奖项。”她还提醒中国参赛者,“提交书面材料要全面、详细,用英文阐述时要清晰、准确,所提交的作品要能够表现作者具备足够的能力和潜力来完成自己计划中的选题……” 用镜头拍摄《看不见的京剧》,将赴美国展出 新闻摄影和新闻写作一样,看似记录着什么,实则创造着什么。因为,见人所未见、述人所未述本身就需要艺术创作的独到眼光。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王瑶献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礼物,是她即将出版的一本摄影画册《看不见的京剧》。同时,她的题为《粉墨人生》的京剧摄影展也于今年11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一踏入美术馆的展品大厅,巨幅摄影作品《凤仙引》最吸引眼球,那是让人一望就难以忘怀的特写镜头,素材来自京剧《白蛇传》中白娘子盗仙草一幕,画面中白娘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态显得空灵而有韵致,古代东方女子的含蓄、羞涩与伶俐、乖巧尽在不言中。王瑶说,要拍北京奥运题材有许多选择,表现绿色奥运可以拍城市绿化环境,表现人文奥运可以拍城市健身的居民,表现科技奥运可以拍新建的大型体育场馆……但是,要表现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还是拍京剧最好,让外国人知道中国还有这么美丽动人的戏剧。
京剧独特的舞台审美境界,与王瑶的摄影艺术感觉有某种契合,在晶莹剔透中罩着朦胧,在抽象写意中含着现实,在磅礴大气中藏着细腻,在精致华美中带着粗粝……脸谱是古代的图腾?还是民俗的见证?戏装是当年时尚的展示?还是服饰设计的匠心?水袖是舞蹈创作者的灵光闪现,还是源于中国人哲学理念?镜头不是无思物,镜头的思想就在它的人物、景物、构图、色彩、光影中,或表达得淋漓尽致,或叙述得余味无穷。京剧《秋江》那“满台是水”的奇妙,在陈妙常上船之后愈发奇妙,赋予王瑶一种澄明如水的思恋,既是戏剧的,也是文化的,更是人生的。 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对王瑶的新作《看不见的京剧》倍感兴趣,定于2008年6月在美国本土举办亚洲品牌展销市场开幕式上展出。 一位热爱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女新闻摄影记者,一心想着“镜头报国”,她最爱说的一句话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这句话,使我们看出一位中国的摄影大使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王瑶[摄影家] -
我最大的心愿是用相机记录人类历史的变迁,反映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和普通百姓的真情实感。我从小得奖,但得奖并不是我人生最骄傲的事情,我最大的快乐和满足是通过我的作品让中国了解世界,更让世界了解中国。
上一人物: 下一人物:
::相关人物简历::蜂鸟手机端
&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首部摄影随笔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首部摄影随笔
作者:王瑶
编者按:  王瑶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同时她也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在她从事新闻摄影工作20多年的时间里,拍摄了大量的优秀新闻作品,曾先后获得世界新闻摄影金奖、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等业界众多重要奖项。作者因为工作关系曾经到访过十多个国家,她将自己在这些国家拍摄的作品和感想结集出版了一本随笔集——《瞬间的触觉》。王瑶在书中记述拍摄过程中的感想,对照片的分析,以及她的摄影体会和观点。我们将该书的前言部分进行摘录,供广大摄影人学习参考。  这本《瞬间的触觉》,是我《家园》系列摄影集的随笔汇结,共有十余篇。主要是讲述自己拍摄过程中的感想,对照片的分析,以及我的某些摄影体会和观点。  书中还附有一些照片,以做案例阐释。书名“瞬间的触觉”,是指拍摄者对客观物象的瞬间认知状态,而对特定性物象瞬间触觉的影像定格,我把它称为“特定性瞬间”,对此后文中有专门论述。由于书中有关摄影的看法和观点分散在各篇文章中,因此我想在前言里相对集中地谈几个问题。什么是摄影?摄影是摄影主体借助某种拍摄媒介,以影像定格的方式对客观存在的某种状态的记录。摄影术自1839 年公诸于世以来,已有170 多年的历史了。有关的摄影史和摄影理论著作,林林总总。这些著述,列举了一些案例和人物,论述了摄影演变发展的沿革,分析了一些现象,总结了某些规律,提出许多理论,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认识和理解摄影和它的发展。这里,我想提出与摄影直接相关的三个问题作些论述: 1. 摄影记录什么;2. 摄影记录的样式;3. 摄影如何更好记录。   这三个问题既相对独立,又互为关联。如果说还有第四个问题的话,那就是影像的展示与传播。这也很重要。   第一个问题既涉及所拍摄的客观物象状态,也关系到摄影主体的主观选择。就客观物象而言,有社会现象、人物、事件,也有自然景物,以及宏观和微观世界等等,这些决定摄影的分类;从主观选择来说,取决于拍摄者关注什么内容,聚焦哪些对象。面对一定的客观外在,也包括某种非客观的外在,记录什么,不记录什么,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反映。记录什么是一个主客观统一的过程。   第二个问题,从客观上来看,整个摄影史,都在反映它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科学技术方面,从摄影术公布之后,湿板、干板、小型照相机、数码相机、智能手机以及随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其他新媒介……科技的发展影响到摄影怎么样去记录物象。当然,也还有摄影艺术问题,其中不仅有观点的差异和论争,在实践中,也反映为某些现象风格流派的兴起和衰落。龙憙祖在《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代序”中说:“摄影是科学,同时也是艺术。”内奥米• 罗森布拉姆在《世界摄影史》中也说:“摄影,不仅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和艺术理念的结晶。”   第三个问题与第一、第二个问题密切相关,甚至是密不可分,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其中既包含对规律的把握、手法的运用,体现为主题和内容的选择,风格的差异;也涉及技术的开发和工具的运用,同时扩展到影像的构成、编辑处理和呈现效果等。   从摄影实践本身来说,处在一定阶段、条件和环境中的摄影人,要解决好第三个问题,关键有二:一是如何运用好记录工具、解决好记录的方式;二是成为一个怎样的摄影人,以什么样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审美意识来呈现这个现实的世界。前一个问题显而易见、众所周知,后一个问题涉及摄影人的综合素养、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审美情怀,而这点常常容易被忽略。正如我在书中所引用的,阮义忠先生曾发出这样的感叹:随着数码相机的普遍运用,摄影艺术里珍贵的人文精神开始稀落。我认为,理想信念和人文精神,这是摄影不能丢弃的灵魂。我们要用双手去呵护它,用这个灵魂之光照射我们的创作之路。以色列  在《家园》的创作中,我用照片讲故事,我着意从文化的视角来观照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中普通人的生存环境、文化呈现和价值追求,反映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真善美爱和人性的光辉。   当今信息化、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催生出一些新的文化和气象,昭示着未来;同时,一些传统正在消亡,一些珍贵的人文现象正在被侵蚀,还有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等,都需要摄影人进一步去关注。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外同仁意识到这些问题中的深层危机,并通过影像记录了这些现象,表达了关切和忧虑。这些影像体现出强烈的价值准则和趋向——人文精神、悲悯情怀。   下面,我想着重谈谈《家园》系列摄影集中遵循的创作理念和所运用的摄影手法,谈谈关于“瞬间的触觉”和“特定性瞬间”的问题。  摄影是瞬间的记录。正因为如此,柯特兹提出“精确的瞬间”,卡蒂埃• 布列松提出“决定性瞬间”,伊文• 璠提出“珍藏的瞬间”。其实,远在1934 年,中国摄影人沈新三就提出过类似的瞬间说,只不过没有卡蒂埃—布列松等系统。他曾说过这样一段精彩之语:“摄影贵在当机立断,不容迟疑而失去至美至妙之一刹那。盖当认清目的之后即应静待快门一拨机会之至。人有喜怒哀乐之表情,或紧张安闲之姿态;鸟则飞鸣回旋之一瞥;兽则咆哮跳跃之一瞬;舟方扬帆,车正疾驶;凡此种种,皆是一刹那之景象。此一刹那,时不我待,岂容犹豫?故摄者于此至佳至妙之情状发现之一刹那,必须运用其至敏捷之脑筋,断定为不可错之机会,乃迅下命令,指挥手腕之一拨,而佳构以成。”我在集中说,我达不到前辈们那样的高度,我只是努力去记录那些特定的影像——特定环境、特定时间中具有特定意义的物象,我把这个称为“特定性瞬间”。比如《家园•伊朗》中的“雪野上前行的女人”、《家园•俄罗斯》中的“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蜘蛛侠风筝”等。要记录下这种“特定性瞬间”,并非易事。这需要物象出现的机遇,需要你具有敏锐的瞬间触觉,在这个特定时间感受到它,用镜头锁住它,你的内心状态及主观认知与影像所呈现的意象高度契合;并且,你能用适合记录这种“特定性瞬间”影像的方法——独特的光线、结构和影调等,把你瞬间的触觉表达出来,把你期待的效果呈现出来,这个刹那,你的主观认知、感受、想象力与物象的意象状态完全融为一体,于是,“特定性瞬间”就这样产生了!   拍摄最重要的是内容,如果仅从摄影的艺术手法来说,我所追求的“特定性瞬间”影像,大体上包含四方面特点:一是故事性画面;二是意象性内涵;三是纪实性风格;四是诗意化语汇。当然摄影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只要能与内容有机地契合、恰到好处地呈现,都会具有独特的价值。这同时也构成了摄影人的不同风格。
超多摄影技巧、实用器材推荐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蜂鸟网(fengniaoweixin)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文章关键词:
此文是否有帮助:
王瑶加关注
蜂鸟网资深器材编辑
评测资深编辑
论坛帖子13473次21955次31912次41388次51277次61261次71155次8987次9925次10839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瑶 摄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