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不说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区别义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狂欢抑或失范:新媒体场域下历史类话题的发酵与传播一以崖山以后无中华为例》 如图:该文发表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作者是苏州大学的许静波,该文用大量的篇幅来证明一个问题,简言之,那就是「所谓自媒体时代影响下的网络史学交流不过是一场伪狂欢」也就是说该文的作者认为,自媒体掀起的史学热潮,并不能够去产生历史学术交流的实质效果,是一种乱象,本文就这一论点进行批判结合从去年2020年开始到今日自媒体大面积在网络兴起,网络自媒体史学探讨确实造成了各种各样的论点,信息跃然于各大自媒体平台,历史视频的解释权逐渐由权威机构下放到了寻常百姓之家,同时也的确造成了一些乱象的存在,也引发了如上文中专业史学界的探讨,笔者用用通俗的话概括就是「专业史学」和民间史学的探讨一,民间史学讨论乱象从何起?我们应当感谢这篇论文为我们作了很好的反面教材,该文的结论中称:不得不否认一些自媒体营销号的确是以资本为导向进行的宣传,其中夹杂了大量的私货与个人观点在里面,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也正因为这种媒体传播方式的下移,互联网的发展和进步,也促使了人人得以有权力去发表自己的研究和观点,该文并没有否认这一点,然而该文的症结在于故意夸大了这种自媒体所带来的副作用和并未从根本上去分析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所谓乱象的原因1.乱象源头来自于专业史学本身说到这点并非无的放矢,众所周知,历史学的解释话语权一直是由史学专业人士掌握,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高晓松直播翻车,大量公知以及知识分子名声突然一落千丈,被网民所批判,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公知的地位在人们心中一落千丈,进而产生了网民对专业权威的质疑与批判和探讨,这种情况并非近年来才出现,以复旦大学历史教授姚大力为例,姚大力声称“今天中国疆域的相当一大部分是在元、清两代纳入统一国家版图的。如果元朝与清朝都不算“中国”,那“西北一大半领土,我们还要不要?”姚大力谴责大一统,谴责汉朝抗击匈奴,称是“相当于把人逼上绝路”,“我们的历史书只津津而道于“赫赫武功”和“民族自豪感”,而忽略了其中的非人道与惨烈现实。”这段话引起热议,被网民冠名为“姚大力事件”,网民批判姚是“逆向民族主义双重标准”。从朱学渊的《秦始皇是说着蒙古话的女真人》用大篇幅论证从古到今许许多多名人是女真人的论调再到徐江伟的"黄帝游牧论"等这些惊为天人之作,却是被网友白鹭发文①才澄清这一史学笑话,这些论点往往并不是来自于该论文口中的「不是在一个逻辑规则体系下发声」的网民而是出自于名校的教授,史学专家之口,而该文却极力论证所谓「历史学家」的污名化。这显然是一种反智的逻辑,普通民众或者没有受过专业史学教育的网民尚且清楚这样的论点提出来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更何况是受到专业史学教育多年的史学专家呢?也难怪这些年专家学者们被戏谑调侃成所谓"砖家叫兽",本身滑天下之大稽的论点却还要搞偷换概念为「不在同一史学逻辑下」这是令人可笑的行为,赵高指鹿为马,全朝堂文臣武将纷纷说这是马而不是鹿这是所谓「权威」的作用,根本与真理无关,史学专家根本代表不了真理的方向。在史学所谓专业人士的引导下,「李唐鲜卑论,两宋沙坨论」等关乎华夏血统问题在网络上热议不休,这些观点的源头根本不是所谓的史学逻辑不同的网民,而是这些坐拥最好教育资源的名校学者教授们,史学专家们,他们以「跨专业」为由否定其他学科对历史学方面的涉及,独占话语权,却从未自己进行过谬误的澄清,相关汉民族血统澄清问题还是由复旦分子生物学严实②进行辨伪和澄清的,史学界哪里来的自信去将其定义为史学逻辑训练问题?2.史学逻辑,专业训练并没有史学中人说得那么神秘不可近人史学逻辑和史学概念的培养实际上并没有史学中人口中那么高攀不起,高中时期,历史教科书便介绍了史学最基础的史观问题,常见的史观即为唯物史观,革命史观,人民史观,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实质上名曰客观实质上为西方中心论背书的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英雄史观,民族史观等等,这些史观中前三种都站在了人民的立场上进行叙事,后面则不约而同站在了统治者的立场和角度上,这是根本意义上的不同,我们知道,人从山脚看山和在山顶看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立场,史观也则是如此。关于史料问题,考古史料为原始史料是最真实可靠的,历朝历代所修的正史为一手史料,其真实性永远赶不上考古史料,并且带有鲜明的立场和背书,比如清史稿中宣称明末清初南明鲁王朱以海海为郑成功所害,实际上鲁王之死是病故,随着鲁王墓地的发现和墓志铭的叙述打破了满清官方史料的谎言,人们耳熟能详的"福禄宴"也随着福王墓地出土而证讹,官方史书带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和民族立场,也说明其准确性并不是最可靠的,但相比于野史,民间叙事要真实性高很多,这是史料问题。只要掌握了这两点,一般民众即可进行史学研究,并没有史学中人所称的史学逻辑问题,这是明显的偷换概念,误导性操作3.专业史学中人往往并无史学逻辑,背离了唯物史观的叙事体系专业史学中人往往大书特书自己的研究方法,细节掌握是民间不可掌握的。的确,专业史学往往掌握大量的史学研究资源和名校资源,也有民众所没有的大量资金支持,清史学号称修一部前所未有的清史工程却迟迟没有消息,往往宣传口号打得比谁都响,一部史书修了不下二十年,却始终没有过审,因为什么?因为他们背离了革命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叙事,清朝奠定版图,康雍乾盛世,康雍乾千古一帝的论调从本质上是违背人民立场的,大家都有着常识是清朝作为民族阶级双反动的时代且带有深厚的内亚性质,267年里大大小小几百次起义,民间的口号是"驱逐鞑虏""反清复明",在这样的历史事实的前提下清朝怎么能够成为光荣伟大的时代?从井冈山大学对含溪水的处理文件③中上演了新时代的"文字狱",从天津女教师破口大骂学生家境等问题中④,这种史观不仅深刻影响史观问题,同样深刻影响社会三观的建立,从清史学提出本不属于史学范畴的"清朝奠定版图"谬论,再到清史学自我矛盾缝合无法面对新清史而高喊政治正确⑤,这些问题无一不反映了史学界的风气背离了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唯物史观两大基本特征是:一,历史的发展变化是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任何历史问题要放到当时的环境去讨论。二,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社会变革,也是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两点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然而专业史学中人常常背离这两点故意搞特殊,博眼球,因为元清非中国问题吵得不可开交,用静态史学观点去故意高唱所谓的政治正确,来打压任何反对者的意见而形成学术垄断,这是从根本上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他们自己屁股就很歪,反映到互联网自媒体上自然就会导致明清粉厮杀,他们有何面目去讨论所谓「民族主义」,打击汉服运动并且变相扣帽子为「大汉族主义」呢?史学中人往往一口一个马克思主义,一口一句唯物史观,然而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唯物史观,本身用一种帝王视角和静态史学的观念行「形而上学」之实,这不是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是背离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将国际关系范畴的版图论强加到史学中来,遇到反对意见则指责他人跨专业,然而其他专业不乏研究历史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也根本弄不出所谓秦始皇是女真人的这种笑话来,这种做法叫做「历史虚无主义」二,民间史学往往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矛盾,也能改变传统的思维惯性,找出问题1.民间自媒体有着天然的人民立场人民大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无论是上个世纪的"红旗渠"奇迹,还是川藏公路铁路的修通,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奇迹,谈史,论史,背离了人民的立场往往不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中山先生为革命事业奔赴大半辈子,游说各国,寻求过华侨,资本家的各种支持无济于终,最后他把目光投向了农工等底层大众,从而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征程:所以我前次说,有一位俄国人说:世界列强所以诋毁列宁的原因,是因为他敢说世界多数的民族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为少数的民族二万万五千万人所压迫」。列宁不但是说出这种话,并且还提倡被压迫的民族去自决,为世界上被压迫的人打不平。他曾说:列强之所以攻击列宁,是要消灭人类中的先知先觉,为他们自己求安全。但是现在人类都觉悟了,知道列强所造的谣言都是假的,所以再不被他们欺骗,这就是全世界民族的政治思想,进步到光明地位的情况。我们今日要把中国失去了的民族主义,恢复起来,用此四万万人的力量,为世界上的人类去打不平,这才算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天职。⑤网络民间自媒体往往有着一种天然的民族立场,国家立场和阶级立场,往往网民们都是爱憎分明的,就像前些年新闻:2002年,据报道,由余桂元主编的《大纲》今年首季公布,当中提到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 兄弟阋墙,家里打架,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只把反对外来侵略的杰出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等称为民族英雄,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 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 对此引起了网民的热议,直到近些年,共青团发文称:文化虚无主义是近代中国一种以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主张全盘西化为特征的文化思潮,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选择性虚无,重点是对支撑我国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史实、人物、事件进行歪曲宣传。比如,认为传统文化中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的行为不是爱国而是狭隘的汉民族主义,意在污蔑历史英雄人物,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抹黑他们的正面形象,从而误导人们的历史观、价值观、文化观。民间天然的民族之情爱国情感也是国家凝聚力的基础和史学应该恪守的根本方向立场所在,专业史学这些年往往背离了人民的基本立场,暴论不断。2.民间自媒体也在丰富发展着网络文化和信息透明化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专业史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地位的动摇,这也是史学中人极力去抹黑自媒体的根本原因,专业史学长期霸占着史学的话语权和舆论导向,然而随着自媒体和新兴网络宣传的发展作用下,许许多多历史史料浮出水面,普通的民众也有机会接触到许多专业史学人士长期独占的资源,史学也从此开始不再是史学人士的专利,多种观点史料汇集比对证伪往往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冲击了史学中人的"一言堂"的局面,大众拥有对历史的讨论权和对历史真相的质疑权,从而提出建设性意见成为了网络民意的重要来源,信息透明化不断推动着史学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这是一件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公知的集体翻车和自媒体的兴起,这更像是一种信息时代的变革,也转变了大众的传统认知,也是对新时代下的史学发展的考验,大量优质的内容不断出现,使得专业史学面临极大的困境,跨专业技术,比如分子生物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使得许多历史真相浮出水面,这是发展的必然结果。民间史学不言而喻,随着人民提取信息水平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使得这个全民学习的时代成为了必然,许多史料的收集来自于族谱和人民手中祖传的原始史料,渐渐浮出水面,这种自发性是自视甚高的史学中人做不到的,史学中人是怎样有自信去否定民间自媒体的发展呢?他们已经越走越窄,陷入了危机。注释:① 见白鹭:【时代的谎言】黄帝游牧殖民中国?详细揭露满网和徐江伟的谎言!②见复旦分子生物学严实关于汉民族血统基因的报告 ③见言人异史氏:关于井冈山大学处理人民教师含溪水意见的批判④见言人异史氏:历史虚无主义对社会三观的影响,从天津女教师侮辱学生事件谈起⑤见《孙中山全集》:对于民族主义的论述}
这是第3类人的第133篇原创文章2018年,我第一次读《金刚经》和《心经》,有了一种顿悟的感觉。如今,回头来看,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佛学与科学,研究的都是宇宙的本质,只不过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和路径罢了。科学,研究的是物质(客观世界)。佛学,研究的是意识(主观世界)。他们研究的主体,是同一个:宇宙真理。这就像,两个人,沿着不同的路径登山,最终总是会在山顶汇合。01 我们是如何看待科学研究的?一直以来,自然科学研究,总是把“意识”撇得很清楚。我们认为,一切都要基于客观观察,能经过严谨的数理逻辑推导,才能被接受。科学研究,视“意识”“灵魂”“心灵”这样的词汇为“唯心的“或者”迷信的“。“唯物主义”的拥趸者,在现在这个时代,是占绝大多数的。我有一个小群:《一个小群:认知前沿探索交流》,这个群里,其实有很多佛学、道家、身心灵爱好者。但是,大家激烈讨论的时候,总会看到有人自我辩护:“我是唯物主义者...”。如果不先申明自己“唯物”的立场,仿佛自己的言辞就没那么站得住脚,也难免遭受到其他人的攻击。我隐隐约约记得,在初高中学政治这门课程的时候,也会强调“唯物主义”才是对的。因此,“唯物”就像一个烙印一样,从我们认知之初,就已经开始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成为了我们成长过程中建设所有认知体系的基底。02 我们是如何看待佛学的?在这里,我用的是“佛学”这个词汇,而不是“佛教”。佛学,跟佛教,是两个事情。佛学,在我眼里,是佛祖释迦摩尼证悟到的宇宙的真理(他认为的宇宙真理,但我没有资格说这个真理绝对对,也没有资格说他绝对错),以及他口述出来,尚未被历史上一代一代佛教徒传歪的最本源的奥义。佛教,我自认为,在这么多门派、分支、以及一代一代人传承之后,多少有些变了味道。但是,我也没有仔细研究过,这只是我的一种感觉,我并不认为我自己的这句话是严谨的,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吗?》从小,我就经常会去爬山,我老家的山上有一座庙,我老妈经常去烧香拜佛。每逢观世音菩萨的生辰,大家都纷纷跑去山上烧香许愿还愿。普罗大众们其实都不是佛教徒,大家不知道为什么要信佛或者信菩萨,也不知道佛学是什么。反正,信比不信好,如果虔诚的话,足够幸运是可以得到保佑的。于是,每家每户,家里有什么事情,就跑山上去烧香拜佛。在绝大多数人眼中,宗教是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而且,这个认知,一直伴随着我,直到我博士毕业。03 为什么“唯物主义”可能是错的?等到读完了博士学位,我学习了量子力学,我才幡然醒悟,原来我们认知的世界,其实真的就是“无相”的和“无常”的。如果说它是“无”,是“空”,其实也不为过。它究竟是什么,真的是“不可说”,至少在目前我们人类的认知范围内,不可说。我们眼里看到的如此纷繁的世界,其实确实是基于我们这个“观察者”的“心”,或者说是”意识“而产生的。客观是什么?其实并不会有绝对的客观。你是否知道,你眼中黄色的花朵,在蜜蜂眼中是红色的?你是否知道,你眼中绿色的叶子,在蜥蜴眼中是橙色的?不同物种,观测同一个事物,其实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你所看到的这个世界,是基于你的观测局限、认知局限,所得到的一个具象化的东西。这个具象化的东西,是你心心念念执着的那个“相”。而,世界的本质,是分子、原子、甚至更微小的粒子…之所以叫“分子”、“原子”...也是因为我们的认知局限,可能还有其他的形式,过个几十年,就会有新的突破和认知。这样的话,什么是客观呢?如果没有“观察”和“观察者的认知”,那么,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坚信的客观,其实每分每秒都有“意识”的参与,不是吗?无论如何,要把我们人类,或者人类制造出的任何观察的仪器,孤立起来,变成一个能够”观察“客观世界的”观察者“,这其实是做不到的,我们身处宇宙的本体里,如何把自己孤立出来呢?这也是量子物理里”测不准原理“的原因。所以,读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学了量子物理之后,居然发现,”唯物“才是骗人的,”唯心“或许是可以帮助我们将认知提升到更高一层的通道。04 为什么物理学家都开始研究宗教了?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有趣的现象:很多物理学家,同时也研究宗教,包括但不限于牛顿、爱因斯坦,现代有潘宗光教授、朱清时教授等。连活着的最牛*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也说:“如果你问我说,有没有上帝呢?如果你所谓的上帝是一个人形状的,那我想没有。如果你问的是,有没有一个造物者?那我想是有的,因为整个世界的结构不是偶然的。你看这个麦克风,妙不可言,它不可能是偶然的,偶然不能搞出来这么妙的东西。所以这些这么不偶然的、力量这么大、影响那么大的东西,是哪来的呢?你可以随便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假如里头没有一个人的形象,那我想大家都能接受。假如你一定要加一个人的形象的话,这是你的自由,我不能干涉。我觉得呢,把人放在里头是没有根据的。我现在90多岁了,我年纪越大的时候,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在改变。在20岁的时候,我会坚决反对把造物主形象化。可是,我年纪渐渐大了之后,反对这个的动力在降低。为什么呢?大概是,在年轻的时候,自信心比较大。年纪越来越大之后,自信心变小了,因为看见的妙不可言的东西,多得不得了。而自己觉得能够把这东西贯彻得了解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自己退缩了一点。如果你说这个是比较多有宗教感,我想是一个正确的讲法。”我把杨振宁教授说的话,全部都摘录在这里。一方面,网上很多都是节选,我觉得断章取义了。另一方面,他的表述,我觉得很合理,值得看看。B站上有很多视频,感兴趣可以去听听。我其实非常能理解他们,不知不觉,我也踏上了这样的道路。我渐渐发现,这些人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在前几年有所证悟。这样的探索,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我想尝试用大家都能理解的一种方式来讲述一下这个过程。05 科学与佛学为什么殊途同归?大家都知道OKR体系,这是一种制定绩效的方法论。O,即Objective,目标;KR,即Key Results,也就是关键结果,或者说是达到目标的路径。科学与佛学,既然研究的是同一个主体,那么他们的O,是一致的。只是,他们的路径不一样。科学的路径,是逻辑推理+实践,它尝试把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意识)截然分开。所以,科学的KR里,不能接受有“意识”的参与。佛学的路径,是通过提高认知能力,来认知常人想不到的更深、更高的真理。举个例子,我们很小的时候,对世界的理解,跟成年人是不一样的。即便父母在耳边念叨几百遍他们的经验之谈,我们也无法领悟,我们要么就是照做,要么就是不听。那么如何让他领悟呢?一定要等到他长大了,或者自己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后,他才会领悟。而这时,他的认知,跟小孩时候的他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所以,佛学为什么是“不可说”的呢?为什么总是强调佛学要”实修“才能”证悟”,是无法“习得”的学说呢,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佛学KR,它一方面包含了意识,另一方面,它确实无法反复用实验来论证。我证悟了,即便我把证悟之道全部都告诉你,你也不一定能证悟。这,就是佛学的方式。不过,无论如何,既然O是一样的,也就是宇宙真理,那最终的最终,就是会殊途同归,得到类似的真理。对于牛顿、爱因斯坦而言,他们的O,从来都没有变过,只是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他们意识到了科学这条路径的局限,于是,多选择了一种路径罢了。06 写在最后写到这里,很多读者可能会认为,我在宣扬“佛学”。这也是我比较担心的事情,也是大家容易产生的一个误解。我想表达,我们探索“宇宙真理”这个目标,是一致的。科学,不一定是对的。佛学,也不一定是对的。它们只是学问、方法或者路径。我们只要认定了目标,就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不同的方法或者路径,航线可以变换,但是不要偏离目标。有很多人,也理解量子力学,也读懂了佛学,于是他们就开始用“科学”去论证“佛学”的正确性了,这么做,就类似于,用一种路径,去验证另一种路径。验证来,验证去,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真正的目标,是要了解“宇宙真理”,而不是去论证“路径的对错”,不是吗?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能留言。本号注册在2018年之后,因此没有留言功能。我的联系方式:1、找我聊聊:去【知乎】-搜【第3类人】-【咨询】2、个人微信(D3LR01),微信上“不碎片回复”,留言会“在微信等平台公开回复”,并授权我用于图书汇编。 微信公众号:第3类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