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无人配送机器人人适合哪些场所使用?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数字化、智能化正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动力。在青浦区的国展方舱,在市经信委的组织协调下,东浩兰生集团联络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合作伙伴,陆续在1号、2号馆部署了200多台智能配送机器人和无人运输车。通过激光雷达、多传感器结合等技术,这些机器人自动完成路径规划,化身“送餐员”、“护工”、“跑腿”、“志愿者”、“宣传员”,为医护和患者提供助力和陪伴。目前机器人日运行率均在90%以上,日平均运单量3000余单,覆盖床位80%以上,日均运行里程约300公里。区域送、巡游送、跨区送……机器人将配送“玩”出了新高度面对大体量的方舱,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餐食配送,让患者尽早吃上“热乎饭”?除了科学合理的配送流程,机器人高效的“跑腿”技术活儿功不可没。舱内来自思岚、有个、飒智、人云四家厂商的共计174台配送机器人穿梭在方舱内的各个区域,满足患者一日三餐的需求。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前期组织发动本市智能机器人企业征集的多个解决方案在方舱医院里等到了市级应用。上海有个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小个子”机器人,“区域送”模式在一次配送16份餐食的情况下,10台机器人30分钟内可以完成700份餐食的全量配送,确保大部分病患半小时内拿到餐;上海人云科技和上海飒智科技的机器人开展“巡游送”,无需医护来回询问,减少食物浪费;上海飒智和上海人云科技利用其机器人大肚量、大空间的优势,专门为8个护士站间“跨区物资配送”,包括口罩、消毒液、隔离衣、面屏、便签本子等,大幅节约医护人员时间,减少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工作量;各机器人企业均开拓多元化配送模式,协助医护和后勤给患者投递药品、饮料、牛奶、面包、回族餐食、书籍、垃圾袋等生活物品。此外,钛米、达闼的多台消杀、配送服务机器人也在不同场馆服务。与此同时,国展方舱人员数量大、物资需求多,有大量舱外物资运输需求,行深智能和新石器两家企业两天内迅速部署31辆L4级自动驾驶功能型无人车入驻,提供舱外餐食、药品、防疫物资配送等多种服务,覆盖国展中心全部八个场馆,截至5月5日,无人车累计运行车次近1200趟,运行里程近900公里,运送各类物资超35000箱/件/份,消杀面积达110,000平方米。“全能机器人”成为“大白”离不开的好助手思岚、有个、飒智、人云四家企业在完成主要配送任务的同时,进一步赋能,开发出一系列新功能。上海人云科技在1.2馆部署的垃圾回收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巡游指定区域回收垃圾,到床边服务,支持随时出发服务和自动出发服务,减少人员交叉感染,提高保洁效率,共部署10台垃圾回收机器人,日最高垃圾回收745单。各机器人企业还在4月中旬陆续上线“流调”功能,通过医护后台一键触发,所有机器人挨床播报流调通知,病患直接扫描屏幕二维码,完成每日健康登记检测。该服务取代传统医护人员按床通知工作,极大缓解了医护人员繁复琐碎的工作,获得医护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截至5月6日,共运营9天,累计服务时长超1000小时,累计覆盖床位数4.7万张次,单次通知完成流调时间小于20分钟。上海飒智、上海人云科技开发了定制语音巡游功能,包括吃药提醒、流调提醒、核算提醒、口罩佩戴提醒、日常消毒提醒、安全警示提醒、防疫注意事项宣传等功能,减轻医护和志愿者的工作量,成为一款在方舱实现医患互动、传播正能量和好感的人文关怀产品。机器人还有导航功能。因为有些病患出去后就不清楚自己的床位在哪里,上海人云科技的机器人可以引领病患到自己床位,有些病患不知道拿药的护士站在哪,也可以用机器人引领到达,解决因不了解舱内布局导致迷路的情况。数字孪生总指挥,保障方舱智能化运作平稳有序如何高效有序管理国展方舱里的200多台机器人,让他们“一呼百应”,“健康运行”?指挥舱里的“智能指挥大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上海联通携手叠境数字科技打造数字孪生指挥舱2.0,提供馆内外的5G网络全面保障服务,让200多台机器人统一连接汇聚到“数字方舱指挥大脑”。通过激光SLAM建图技术精确重建室内三维地图,构建1:1映射的虚实融合的数字孪生基座服务,打造统一数据平台,实现对智能机器人的集中管理,实时监测机器人轨迹动态热力、设备运行状态和运营情况,并提供统计图表、分布图、关系图等多类数据可视分析图表展示,进行多维度分析研判,助力管理人员高效决策。为筑牢疫情防控数据防线,本次方舱数字孪生系统还融合“数字哨兵”+“场所码”的大规模使用,对生活区各出入口部署10台数字哨兵,对生活区590间宿舍部署场所码,实时管控生活区居住人员的身份识别、进出方舱人员身份识别、测温、核酸实时检测、舱内外人数分布等信息,并以动态数据映射到数字孪生大屏上,做到全方位数字化人员管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国展方舱等防疫一线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智能机器人已成为方舱医院中的一支强大的生力军,为共同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力量。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2019-08-21 10:06
来源:
前瞻网
在中应用——机器人
收货、拣货、规划路线、引导工人快速找到包裹、找到指定区域、将包裹准确送到目的地,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物流机器人展示着自己的看家技能。 随着5G、IoT物联网、AI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爆发和应用,各种机器人、智能设备正在走进传统产业,推动行业急剧变革的同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配送机器人成亮点
物流领域的无人化运用早已不是新鲜事,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仍出现了不少新物流智能设备。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此次物流机器人展区,包括美团、京东物流、Geek+、灵动科技、九号机器人、未来机器人、凯乐士科技、哥伦布物流、天津朗誉科技、北京智行者科技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展出了不少物流相关机器设备。而与消费者接触最紧密的配送机器人颇受关注。
其中,行深智能展出了多功能性末端物流无人车。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无人车除了可以解决末端配送方面的需求,还可根据场景自行转换使用功能,如外卖配送、快递配送、移动便利店等。
据权威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即时物流订单量为124亿,同比增长39.01%,传统物流行业的人工分拣模式无法对订单进行快速响应;其二物流行业土地、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涨,让企业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2012-2018年中国即时物流订单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当下,无人配送是物流企业研发机器人时重点研发的领域。据悉,京东物流成立了京东机器人教育学院,并在展会上展出了无人机、无人车、配送机器人等多个设备。
美团在展会中首次推出新版美团中型无人配送车“魔袋”。据了解,新版魔袋设计了动态货柜,支持从2个出餐口进出餐箱,还支持人脸识别、语音交互等多种交互方式。在安全性上,强化了行人交互。“魔袋2”车身四面都设计有提示屏和提示灯,以便于行人正确判断行驶路径。
无人化初体验
随着互联网和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这些高科技产品与现实场景结合,正在成为便利人们生活的重要工具。
物流机器人,是指应用于仓库、分拣中心、以及运输途中等场景的,货物转移、搬运等操作的机器人。目前,我国物流业正努力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升级,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和普及。当下,具备搬运、码垛、分拣等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已成为物流行业当中的一大热点。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AGV机器人销量仅为2439台,2015年中国AGV机器人销量突达4300台。之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截止至2017年中国AGV机器人销量首次突破万台,达到了12900台,同比增长超103.47%%。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AGV机器人销量将达1.8万台左右,同比增长超39%
2013-2018年中国AGV机器人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6年销量增速为47.44%)
以外卖行业为例,适龄劳动力减少与日益增长的外卖配送需求相矛盾,机器人的出现或许能解决外卖行业人力短缺的难题。
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好地提升以外卖为代表的服务效率,提高用户体验,美团将无人驾驶技术与外卖配送场景相结合,用无人车在不同场景下配合外卖配送员,补充配送运力。
美团无人配送围绕美团外卖、美团跑腿等核心业务,通过与现有复杂配送流程的结合,形成了无人配送整体解决方案。方案包括快速分发订单的交易平台、基于大数据优化的调度系统、利用自动驾驶技术构建的物流路网、多种人机协同的末端配送模式、形式多样的智能配送终端等。
智能配送方案发挥了无人机、高/低速无人车、特种机器人等不同产品优势能力,满足在楼宇、园区、公开道路等不同场景下的外卖即时配送需求,提升配送效率和用户体验。
全无人场景尚远
实际上,除了外卖领域,物流行业早就在B端运用上了无人或半无人技术。在2017年,申通快递分拣机器人的视频就在网络疯狂传播。而在去年“双11”前夕,菜鸟与圆通速递的超级机器人分拨中心在圆通杭州转运中心正式启用。
在分拨中心内,机器人可自动根据包裹不同的流向,将包裹运到对应区域格口。包裹到达指定位置后,机器人会将包裹倒入格口,顺着通道从二层滑到一层包裹装运区,完成整个过程仅需十几秒。
2018年2月,京东智慧配送站也在西安落成并投入使用,货物在“无人配送站”内部经过中转分发后,由配送机器人完成自动装载,驶出无人配送站并送至指定地点。除了末端配送环节,京东还在西安建设高智能化物流中心——亚洲一号。
业内专家表示,把人力分拣的工作交由机器人操作,人工负担大为降低,分拣效率和准确率大幅度上升,提高了消费体验,降低了企业成本。但无人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还无法应对复杂场景,例如暴雨天气引发的路面积水,无人车就难以完成配送。不过随着政策的开放和技术的成熟,无人技术在未来或将部分代替人工运输。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物流机器人:普及应用尚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服务机器人,重在服务。服务只有施加于人才会让我们感受到价值,服务一端是提供服务的机器人,一端是享受服务的人。生活中,人需要服务的地方都可以出现服务机器人的场景,按照场景不同可以叫不同的名字。比如,按摩场景,结束一天的劳累,关掉电脑,揉揉肩膀、伸伸腰,眺望远方,在来个局部按摩,或颈椎、或后背、或足底,赶走一天的疲劳,如果有一个按摩机器人该是多买惬意的事情。陪伴机器人,当今大龄青年愈来愈多,老家孤独的老人也不少,儿女常年在外奔波,不能时刻陪伴老人身边,如果有一个背板机器人,陪老人说说话,适当时候智能提醒一下老人该吃饭了,该休息了,该出去晒太阳了,老人多半不会太孤独。最理想的是帮助父母检查孩子作业,比如带领低年级的孩子写作业,检查,讲解,这样父母就不会出现平时父慈子孝,一到辅导作业就鸡飞狗跳了。当然,父母也不要偷懒,平时要多谢陪伴给与孩子,增进亲子关系和谐。这三个场景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让老百姓能感受到实惠的,不是吗?ridgeback+baxter集成的服务机器人流水作业示意图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个人机器人实验室工作的一对研究人员已经教机器人将手术服穿在仰卧的人体模型上。在他们发表在《Science Robotics》杂志上的论文中,Fan Zhang 和 Yiannis Demiris 描述了他们用来教机器人为人体模型穿上部分衣服的方法。Júlia Borràs 与 CSIC-UPC 的 Institut de Robòtica i Informàtica Industrial 在同一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焦点文章,概述了让机器人处理软材料的困难以及研究人员在这项新工作中所做的工作。随着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不断改进机器人技术的状态,一个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使用机器人协助医疗保健。在这种情况下,重点是帮助医院环境中失去四肢功能的患者。在这种情况下,穿衣和脱衣就落在了医护人员身上。事实证明,由于用于制作衣服的柔软材料的性质,教机器人给病人穿衣服具有挑战性。它们以几乎无限的方式变化,因此很难教机器人如何处理它们。为了在明确定义的环境中解决这个问题,Zhang 和 Demiris 使用了一种新方法。场景是一个模拟的病房,一个人体模型面朝上躺在床上。附近有一个挂在墙上的钩子,上面挂着一件手术服,通过将手臂向前推过袖子并系在后面来穿。机器人的任务是从钩子上取下长袍,将其移动到最佳位置,移动到床边,识别“患者”及其方向,然后通过一次抬起每只手臂将长袍放在患者身上并以自然的方式将长袍拉到每个人身上。为了教机器人执行一系列任务,研究人员将序列分解为一系列步骤,其中一个步骤涉及教它如何抓住单层长袍,而不是将长袍作为一个整体,这可以折叠时有多层。他们还创建了多个模型作为教学元素,向机器人展示如何区分颜色和纹理。然后,他们使用这些模型通过反复训练机器人在不同选项之间进行选择,向机器人展示所需活动的模拟和视频之间的差异。在测试他们的方法时,他们发现在 200 次试验中,他们可以在大约 90% 的时间里教机器人正确穿着人体模型。https://www.zhihu.com/video/1498984287520776192原文:F. Zhang and Y. Demiris, "Learning Grasping Points for Garment Manipulation in Robot-Assisted Dressing," 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2020, pp. 9114-9120, doi: 10.1109/ICRA40945.2020.919699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配送机器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