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数为什么那么难推翻了吗?

数学的学习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学生往往不清楚问题是如何产生的,但是知道该如何解答问题,这不正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吗?在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纯粹的、洁净的、逻辑上可靠的、只有清晰线条而没有肮脏角落。先看两个小故事。19世纪80年代,线性微分方程专家富克斯在海德尔堡授课。富克斯课前不怎么备课,习惯于在课堂上将自己置于险境:对要讲的内容,现想现推。因此,他的学生们得到了一个机会,可以瞧一瞧最高超的数学思维的实际过程。希尔伯特在哥廷根大学执教时,由于准备不充分,这导致到一堂课的最后没有什么可讲,只好临时来凑,进而常常走入迷途、瞎摸一气。柯朗回忆道,希尔伯特也会时常地犯些错误,被困在他的证明中,所以你有机会看到他花很大力气去解某些十分简单的数学问题,从中发现他的思维方法,似乎这种课堂更能引人入胜。中学阶段不大现实能听到数学大师的课,当然也不是鼓励老师不备课。相比于课堂像在一个孤立的小岛上,学生感觉到的是封闭、呆板、冰冷无情、一切都已发现好了的。学生需要知道的更多。数学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再发现学习,课堂上需要对数学家当年的发现有一定的还原。要想知道数学家的思维过程,以及为什么这么想,有一种途径就是数学史的学习!数学大师的“数学史观”就数学本身而言,数学是一门历史性或积累性很强的科学,重大的数学理论总是在继承和发展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仅不会推翻原有的理论,而且总是包容原先的理论。同时,数学是高度抽象的学科,追求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式,表达上追求简洁。这使得数学的内容脱离了具体问题,也掩盖了其方法的背景,学习数学概念和方法有必要了解其发展历史。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5%所属专栏作为中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到底应该如何做?作者:究尽数学专栏简介:如果你一直想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却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或者你学习数学一直很刻苦、努力,成绩却不怎么...展开49元 立即购买本专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等数学太难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