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平江路离柴园有多远哪个高铁站最近?

2023-06-23 00:00
来源:
地方故事小课堂
转自苏州发布
好消息
这条经过苏州沿江三市
张家港、常熟、太仓的铁路
再次迎来重大进展
就要开通运营啦
9月开通运营!最新航拍来啦!
6月15日9时29分
随着首趟检测列车从南京南站开出
一路向东驶往太仓站方向
沪宁沿江高铁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沪宁沿江高铁联调联试结束后,将转入运行试验阶段。
沪宁沿江高铁
线路全长279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全线共设南京南、句容、金坛、武进、江阴、 张家港、常熟、太仓8座车站,其中南京南、张家港、常熟、太仓站为既有车站,句容、金坛、武进、江阴站为新建车站。
铁路开通在即
张家港站、常熟站、太仓站
正做着最后的准备
翘首以待首趟列车呼啸而来
一组航拍大图来看
张家港站
张家港站位于张家港市塘桥镇区新204国道东侧,车站总建筑面积10980平方米,站房主体2层,局部3层。沪宁沿江高铁接入张家港站后,张家港站将有两条铁路接入,张家港的小伙伴除了可以通过沪苏通铁路到达苏北,还可以通过沪宁沿江高铁直达南京,出行更加便捷。
常熟站
常熟站位于常熟市新世纪大道北延1.8公里处。2020年7月1日,伴随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常熟站同步启用建筑面积10998平方米的南面站房。随着沪宁沿江高铁的接入,常熟站进行了改扩建,新增站房面积7799平方米。
太仓站
太仓站位于太仓市S339省道苏州东路附近,站房总建筑面积10998平方米。2020年7月1日,伴随着沪苏通铁路的开通运营,太仓站同步启用。随着沪宁沿江高铁的接入,太仓站铁路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
对于张家港、常熟、太仓来说
沪宁沿江高铁开通后
不仅大家去南京、上海更加方便
三地的交通地位更将进一步提升
城市发展越发可期
5条高铁线+4座高铁站!苏州“丰”字铁路网来啦!
从近年来的苏州交通建设来看
铁路建设无疑是一个重头戏
苏州抢抓铁路建设新机遇
成为江苏铁路建设“主战场”
东傍上海、南接浙江
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苏州已从过去沪宁线上的一个节点城市
日益成为长三角和中国东部地区
重要的区域枢纽中心城市
区位优势正越发突出
目前,苏州有 苏州站、苏州新区站、苏州北站、苏州园区站、昆山南站、张家港站、太仓站、常熟站、阳澄湖站、太仓南站、花桥站11座高铁站,其中,经过改扩建的 常熟站2.0版本即将正式亮相。
再加上在建的常熟西站、苏州南站、盛泽站3座车站,苏州将拥有14座高铁站。
同时
随着去年通苏嘉甬高铁开工
苏州市域内国铁项目
全部建成或开工建设
在建铁路里程439.3公里
一大批新建线路正继续支撑
这座经济强市的“硬脊梁”
5条在建高铁线
不断传来好消息
↓↓↓
沪宁沿江高速铁路
正在建设的沪宁沿江高铁,是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骨干线路,与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共同构成长三角地区向西辐射的高铁大动脉,将进一步拉近苏南地区县市与上海、南京的时空距离。
沪苏通铁路二期
正在建设的沪苏通铁路二期,是沪苏通铁路的延伸,向西经过苏州市,在苏州境内设太仓站。
通苏嘉甬高铁
正在建设中的通苏嘉甬高铁,向南经过苏州市,在苏州设有张家港、常熟西、苏州北、苏州南4座车站。
沪苏湖铁路
正在建设中的沪苏湖铁路,途经苏州市,在苏州新建苏州南(汾湖 )站、盛泽站。预计明年开通运营。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
正在建设中的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共设16座车站,其中经过苏州太仓站。
苏州“丰”字形国铁干线网
开始从“线”到“网”的跨越
即将成型
苏州“丰”字形国铁干线网, “第一横”是已经运营的沪苏通铁路和正在建设的沪宁沿江高铁及沪苏通铁路二期; “第二横”是已建成的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及京沪高速铁路; “第三横”是在建的沪苏湖铁路; 纵向的“一竖”是南北向的主动脉通苏嘉甬高铁。
坐着高铁
在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中
感受古韵今风
这样的苏州
太值得期待啦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中国铁路、长三角铁路、苏州交通运输等,苏州发布综合整理
高质量打造苏州轨道交通全市域图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加快推进“四网融合”,建设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苏州轨道交通历经十多年建设与发展,正在从建设城区地铁网向发展全域轨道网转变,从建设运营轨道向经营城市和产业转型,着力打造经营能力强、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现代化轨道交通企业。后续,我们将立足城市发展大格局,持续优化线网布局,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及市域一体化发展机遇,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2007年开工建设1号线至今,苏州轨道交通已完成三期建设规划,建成投运5条线路,在建8条线路,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年度公共交通分担率已超过50%。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MOPES指标统计,苏州轨道交通2022年线网列车运行图兑现率(100%)、线网列车正点率(100%)、有效乘客投诉回复率(100%)等五项指标行业排名第一。2022年以来,在苏州市资规部门的带领下,苏州轨道集团积极参与新一轮线网修编,预计到2035年前后,苏州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将达到18条线路1141公里,建成30/45/60分钟的快速通勤交通圈。
由于历史原因,苏州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郊铁路的建设、运营主体不统一,客观上制约了市域线和城区线的统筹建设、长远规划,且无法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为提高轨道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效率,真正实现城轨、市域线“一盘棋”发展,2022年,苏州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果断决策,进一步完善市域线管理体制,明确由苏州轨道集团承担苏州首条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轨道交通11号线的运营管理职能;2023年,苏州轨道集团承接苏州首条市域郊铁路——苏虞张线的建设、规划职能,至此,苏州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一体化管理机制初具雏形,有望打造“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发展格局。
为切实加强市域线统筹管理,苏州轨道集团立足既有组织架构,持续优化市域线管理架构,逐步增强市域线公司人员力量,在原市域一号线公司的基础上,组建成立苏州市域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市域十号线公司,并不断完善运营管理方案,为后续新建市域线、市域郊铁路运营管理提供参考和经验。
11号列车正在试运行 图/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市域线建设是构建市域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苏州轨道交通牢牢把握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动市域一体化的战略需求,不断优化线网布局,持续推进轨道交通滚动建设。
完善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加快上报获批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方案,按照“区域融合、临城互通;市域一体、内聚外连;枢纽衔接、引领发展;聚焦骨架、快线成网;人岗聚集、客流优先”的原则,推进城区和四个县级市的直达联系,实现中心城区与各板块以及各板块之间更好联动发展。目前,已规划5条线路,促进苏州主城区、太仓、吴江、常熟、昆山、张家港之间的互联互通,兼顾各市(区)内部客运交流,其中,苏州轨道交通10号线(苏虞张段)已于2023年1月开工,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建设过程中。
通过轨道交通建设巩固放大苏州的区位优势,按照“区域融合、一体联动;引领发展、中心直连;枢纽锚固、便捷换乘;以人为本、品质服务”原则,加强与上海及省内城市的交通衔接,进一步促进要素流动、发展互动。轨道交通11号线起于苏州工业园园区唯亭站,终于昆山市花桥站,对接上海11号线,是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示范工程,也是中国县域经济首条全城穿越的地铁线路,目前正在试运行,将于今年年中正式开通运营,到年底与3号线实现贯通运营,实现苏州主城区—昆山—上海之间的便捷通道联系。未来,还将积极强化苏州市中心与上海的快速联系,深化研究与无锡及硕放机场的连接方案,在助推上海苏州同城、苏锡常都市圈建设方面发挥作用。
绿色城轨的发展除依托绿色装备、绿色建筑建设,离不开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与绿色低碳业务的深度融合。近年来,苏州轨道交通不断探索智能运输、智能运维、智慧乘客服务,全面加快BIM(建筑信息模型)、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在新线建设运营中的应用。目前,已完成生产网、管理网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初期建设,投用线网级指挥中心,轨道交通11号线全程应用BIM建造技术,采用视频集中云存储,实现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智慧化运维,以数字赋能实现降本增效、低碳排放、服务升级。
轨道交通是推动市域一体化的重要交通支撑,也是提升市域郊居民对“大苏州”全市域图景认同感的重要载体。苏州轨道交通一方面着眼于市域郊乘客的出行需求,借鉴学习大站快车+站站停的快慢车模式,进一步提升出行时效性,并加强公交轨道衔接,提前对接谋划10号线、11号线的公交换乘方案,建立顺畅的绿色出行链条;另一方面持续深化“江南雅韵、精致服务”品牌,积极探索“地铁+文旅”融合的新路径,推出“乘着地铁游苏州”系列活动,被纳入第四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环节中,轨道交通对市域郊居民的出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轨道交通11号线智慧车站车控室 图/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年来,随着运营里程及在建项目的不断增加,财政出资压力日益加大,轨道交通的筹资模式面临新转变,建设运营资金来源需拓宽。为形成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苏州轨道交通一方面积极研究后续新建线路的融资模式,探索“以地出资”筹资模式,坚持统筹规划发展、属地财政保障、分期实施三个原则,由属地政府与轨道集团对轨道交通沿线优质土地进行联合开发,提升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取得的收益支撑项目建设及后续运营。
为进一步提升站城融合水平,以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综合开发反哺建设、运营。从地上与地下商业融合出发,大力推进地下商业经营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打造“出地铁即是住宅,下地铁就是商场,从家到办公室快速抵达,不用为堵车烦恼”的TOD生活场景,让“24+1”的增值服务成为消费者衣食住行游购娱的新选择,让客流成为商流,不断增强自我造血能力。目前,苏州轨道交通TOD项目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车辆基地上盖项目,共有桑田岛、胥口、莫阳等5个项目,土地规模约125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规模超过200万平方米。到今年底,桑田岛车辆段TOD项目工程将基本完成,具备系统联调条件,镬底潭车辆段TOD项目一层盖板将全部完成建设。二是轨道站点开发项目,共有悬桥巷、品汇左岸等5个项目,其中,悬桥巷项目地处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内,将于今年底开工建设,结合城市更新打造成古城旅居TOD新地标。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金铭
来源/《经济》杂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平江路离柴园有多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