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亚铁的化学符号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的现象为什么是白色沉淀先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红褐色沉淀.请回答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的现象为什么是白色沉淀先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红褐色沉淀.请回答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不是马上全部被氧化,变灰绿色是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混合的颜色

}

【考点】制取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

【分析】1.由于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能迅速被氧气氧化成氢氧化铁,所以应先挤胶头滴管A,反应生成氢气排掉反应装置中的空气;

2.(1)A装置内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此时打开止水夹,氢气进入B装置,排除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关闭止水夹,A内压强增大,将生成的硫酸亚铁压入B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

(2)Fe(OH)2遇到氧气会被氧气氧化成Fe(OH)3,所以在制取氢氧化亚铁时,要隔绝氧气.打开止水夹时,装置A中产生的氢气通过导管进入装置B中,当装置B中的空气全部排出时收集到的氢气为纯净的氢气,此时装置B中不含氧气对反应生成的氢氧化亚铁不再产生影响,据此分析解答;

3.(1)连接原电池正极的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2)根据电解的原理和实验的目的,选择的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不能在溶液中到电子,在碳极析出;

(3)Fe(OH)2遇到氧气会被氧气氧化成Fe(OH)3,需选用一种有机物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该有机物的密度需比水小,且与水不反应不互溶.

【解答】解:1.氢氧化亚铁不能与氧气接触,装置中含有空气,所以须先滴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04=FeS04+H2↑,生成氢气排掉反应装置中的空气,从而达到防止被氧化的目的,

2.(1)若要在该装置中得到Fe(OH)2白色絮状沉淀,先打开止水夹,A装置内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把导管中的空气排入B中,并且通过出气口排出,使氢氧化亚铁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达到防止被氧化的目的,关闭止水夹,A内压强增大,将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能够进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且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亚铁,同时通过出气口排出,所以试管A中加入的试剂是稀H2SO4、Fe屑,试管B中加入的试剂是NaOH溶液,

故答案为:稀H2SO4、Fe屑;NaOH溶液;

(2)此题涉及气体生成与检验,所以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完毕在装置中加入试剂并塞上塞子,打开止水夹,A中生成氢气进入装置B,要检验装置B中空气是否排尽,要在装置ⅡB管口检验气体的纯度,待气体纯净,关闭止水夹,A中气压增大,使A中的药品进入B中,与B中的药品反应得到氢氧化亚铁,

故答案为:打开;检验试管B出口处排出的H2的纯度,当排出的H2已经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3.(1)利用电解法制取氢氧化亚铁,电极材料是铁棒(Fe)和碳棒(C),需将单质铁变成+2价的铁发生氧化反应,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A接铁棒,

(2)利用电解法制取氢氧化亚铁,阳极铁电极失去电子,阴极水中的氢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同时生成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若选用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得电子,在碳棒上析出,得不到氢氧化亚铁,

(3)苯和煤油密度都比水小,且与水不反应不互溶,浮在溶液的上方,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防止Fe(OH)2被氧气氧化,

故答案为:苯或煤油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分析判断,电解原理的应用实验方案的判断,掌握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以及注意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

高一化学方程式总结 人教版

1、氯化钡与硫酸钠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2、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4、木炭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7、钠在空气中燃烧:钠与氧气反应: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

10、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11、铁与水蒸气反应:化学方程式: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13、氧化钙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化学方程式: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26、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化学方程式: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化学方程式: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化学方程式: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化学方程式:

35、氯气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36、次氯酸光照分解:化学方程式: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化学方程式: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化学方程式: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化学方程式: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47、浓硫酸与铜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化学方程式:

49、浓硝酸与铜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50、稀硝酸与铜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51、氨水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化学方程式:

53、氯化铵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化学方程式:

57、氯气与氢气反应:化学方程式:

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59、SO2与NaOH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60、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一、取代反应1、甲烷与氯气反应

5、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

二、加成反应1、乙烯与氢气加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氢氧化亚铁的化学符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