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高锰酸钾离子方程式有两个非羟基氧为什么是弱酸?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随堂测验

1.2 共价键理论随堂测验

1.3 共价键的性质及断裂方式随堂测验

1.4 有机化学中的酸碱理论随堂测验

2.1 烷烃的简介及命名随堂测验

2.2 烷烃的异构现象随堂测验

2.3 烷烃的结构与性质随堂测验

2.4 环烷烃的简介与命名随堂测验

2.5 环烷烃的结构与性质随堂测验

2.6 环烷烃的立体化学随堂测验

第二周 饱和脂肪烃单元测试

3、丁烷四种典型构象内能大小顺序为 ( )

3.1 烯炔烃的命名随堂测验

3.2 烯炔烃的构型异构随堂测验

3.3 烯炔烃的结构与性质(上)随堂测验

3.4 烯炔烃的结构与性质(下)随堂测验

3.5 烯炔烃的性质随堂测验

3.6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与性质随堂测验

3.7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讨论课随堂测验

第三周 不饱和脂肪烃单元测试

4.1 单环芳烃的命名随堂测验

4.2 苯环的结构及性质随堂测验

4.3 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随堂测验

4.4 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机理随堂测验

4.5 苯环的加成及氧化反应随堂测验

4.6 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随堂测验

4.7 稠环芳烃随堂测验

4.8 非苯系芳烃随堂测验

第四周 芳香烃单元测试

5.1 同分异构现象与分子手性随堂测验

5.2 旋光活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随堂测验

5.3 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随堂测验

5.4 旋光异构体构型的表示方法和标记方法随堂测验

2、下列Fischer投影式的构型相同。

5.5 其他类型的旋光异构随堂测验

5.6 有机立体化合物的研究与应用随堂测验

1、手性化合物的获取方法主要有( )、( )、( )、( )。

第五周 旋光异构单元测试

6.1 卤代烃简介和命名随堂测验

6.2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随堂测验

6.3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随堂测验

6.4 消除反应随堂测验

6.5 和金属反应随堂测验

6.6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随堂测验

第五周 卤代烃单元测验

7.1 醇简介和命名随堂测验

7.2 醇的酸碱性、酯化和卤素取代随堂测验

7.3 醇的脱水和氧化随堂测验

2、关于醇的脱水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低温有利于醇的分子内脱水反应,高温有利于醇分子间脱水反应。

7.4酚简介和命名随堂测验

7.5 酚的酸性、显色、成醚和酯化随堂测验

7.6 酚芳环亲电取代反应及酚氧化随堂测验

7.7 醚简介和命名随堂测验

第六周 醇酚醚单元测验

8.1醛酮简介和命名随堂测验

8.2 亲核加成反应随堂测验

8.3 和水、醇、格氏试剂的加成随堂测验

8.4 加成-消除反应随堂测验

8.5 α-H的反应随堂测验

8.6 氧化还原反应随堂测验

第七 周 醛酮醌单元测验

第八周 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羧酸

9.1 羧酸简介及命名随堂测验

9.2 羧酸的酸性及衍生物生成随堂测验

9.3 羧酸热分解、a-H卤化和还原反应随堂测验

9.4 羧酸衍生物简介及命名随堂测验

9.5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氨解随堂测验

9.6 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随堂测验

9.7 取代羧酸随堂测验

第八周 羧酸、羧酸酸衍生物和取代羧酸单元测验

10.1 硝基化合物随堂测验

10.2 胺简介及命名随堂测验

10.3 胺的碱性及烃基化随堂测验

10.4 胺的酰基化和磺酰化随堂测验

10.5 和亚硝酸反应及苯环上的亲电取代随堂测验

10.6 重氮、偶氮化合物随堂测验

10.7 酰胺随堂测验

第九周 含氮化合物单元测验

12.1 杂环的定义、结构随堂测验

2、噻吩、吡咯、呋喃、吡啶都具有芳香性。

3、单取代的噻吩中的α位,如果用数字编号,应该是 号。

12.2 杂环的电子特性随堂测验

2、吡咯结构中有 个π电子。

12.3 杂环的化学性质随堂测验

3、喹啉结构中,由于吡啶环芳香性比苯环差,所以在氧化的时候优先被氧化开环。

12.4 生物碱入门随堂测验

2、生物碱通常源于植物,但也有少数源于动物。

第十周 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

11.1 含硫化合物随堂测验

11.2 含磷化合物随堂测验

2、磷元素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之一

第十周 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单元测验

2、许多农药都含硫或含磷元素。其中,有机磷杀虫剂杀虫力强,残留较低,但是对哺乳动物毒性较大。磷酸酯类是其代表性结构之一,其被施用时,以下措施不正确的是

5、低级的硫醇的挥发性比相应的醇更差,沸点会更高些,是因为其形成氢键的能力较强,同时分子量也更高。

6、“膦”和“磷”的区别在于,“膦”是指烃基直接和P相连,而“磷”指烃基经O与P相连。

7、写出这个结构的中文名称:

第十周 杂环和生物碱单元测验

5、只含一个杂原子的简单杂环的命名中碳原子编号的规则是,和杂原子距离最近的碳原子编号为1,然后序号依次增加。

6、吡啶是一种杂环结构,其芳香性比苯差,容易发生D-A反应。

7、生物碱试剂是指可以和生物碱发生反应,具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如变色、沉淀等现象的试剂,如苦味酸、碘化汞钾等。

8、杂环的催化氢化比苯 。(填“难”或“容易”)

9、生物碱通常首先用 溶液浸出。(填“酸”或“碱”或“中性”)

第十二周 类脂、萜类和甾体

15.1 油脂随堂测验

1、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 酯。

2、油脂的碱性水解又叫 反应。

15.2 萜类随堂测验

1、萜类是指 链节首尾相连的结构。

2、单萜含 个异戊二烯单位。

15.3 甾体随堂测验

1、甾体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根据A环和B环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正系和异系两种。

2、典型的甾体化合物中有 个环。

第十二周 氨基酸和蛋白质,类脂、萜类和甾体单元测验

4、蛋白质腐败发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组成结构氨基酸脱羧后生成胺类,胺类具有难闻的气味。

5、油和脂的区别在于,油是单纯甘油酯,而脂是混合甘油酯。

6、氨基酸和 在碱溶液中共热,可以得到蓝紫色物质,常用于检验氨基酸。

7、油脂的碱性水解又叫 反应。

13.1糖类概览随堂测验

2、所有的糖类都有手性碳原子。

13.2葡萄糖的结构随堂测验

1、关于葡萄糖的结构,下列 表述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分子既可能形成五元环状结构,也可能形成六元环状结构
    B、从葡萄糖的开链结构只能形成一种呋喃式结构和一种吡喃式结构

2、葡萄糖形成的呋喃式环状结构中,是 号碳原子上的羟基进攻1号碳原子上的醛基形成的。

13.3葡萄糖的哈沃斯式画法随堂测验

1、葡萄糖的环状结构以五元环为主,是因为五元环能量更低。

2、葡萄糖的六元环状结构也被叫做 式。

13.4糖类的还原性随堂测验

2、果糖可以还原土伦试剂,得到银镜。

13.5糖类的化学性质随堂测验

2、醛糖和过量苯肼作用得到的结构叫做 。

2、麦芽糖和纤维二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1、一般的多糖可以分为还原性多糖和非还原性多糖两种。

2、直链淀粉遇 显深蓝色。

第十一周 糖类单元测试

7、葡萄糖的高碘酸降解会产生一分子二氧化碳。

8、水溶液中葡萄糖一般以五元环存在。

9、碱性环境下,葡萄糖会发生异构化,得到醛糖、酮糖的混合物。

10、单糖环状结构中的半缩醛羟基可以和醇、酚等结构脱水,得到缩醛结构,称为 。

11、淀粉遇 变成蓝色(填元素名)。

12、又称动物淀粉,可以调节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13、单糖可以被氢气催化还原得到多元醇,又被称为 ,某些这种类型的物质有甜味且不被人体吸收,是良好的蔗糖替代剂。

第十二周 氨基酸和蛋白质

14.1 氨基酸随堂测验

1、天然氨基酸都具备手性,且至少有一个手性碳。

2、天然蛋白质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主要是β-氨基酸。

3、天然氨基酸的构型基本上都是 型(填D或L)。

14.2 氨基酸的性质随堂测验

2、已知某氨基酸的等电点大于8,在电泳分离过程中,缓冲溶液pH为6.8时,该氨基酸将向 极移动。

3、氨基酸和 在碱性溶液中共热,可以得到蓝紫色物质,常用于检验氨基酸。

14.3 蛋白质随堂测验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以肽键联结,二级结构主要靠氢键,三级结构主要是疏水键。

3、含两个及以上肽键的多肽可以和铜离子络合,得到蓝色物质,这一反应常用于检测蛋白质,又被称为 反应。

}

SA)是一种从中药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中提取的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是抗H5N1型禽流感特效药“达菲”的合成原料,同时它本身有抗血栓和减轻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这种3-位选择性酯化保护的SA在手性药物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抗H5N1型禽流感药物的作用靶点神经酰胺酶,其天然底物唾液酸(2-脱氧-N-乙酰神经氨酸)的构型与3-位手性不变,4-和5-位构型翻转了的转氨化SA相吻合。以3-棕榈酰莽草酸或其他脂肪酸酰化莽草酸为合成中间体,可以合成一系列“达菲”结构类似物;在方法学上,选择性保护莽草酸3位羟基的一步法合成为以莽草酸为中间体继续合成其他药物提供一种简便方法。与SA相比,3-PSA在结构上完好保持了SA所具有的三个手性中心,且选择性的酯化保护了其中的3-位羟基,因而在体内可能具有与SA相类似的抗血栓和减轻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等生理活性;单酰化修饰会使3-PSA的脂水分配特性与SA相比得到改善,脂溶性和血脑屏障的穿透能力得到增强。综上所述,3-位选择性保护的SA在手性药物的合成与改善SA本身的生理活性两个方面很重要。 本文首先借助液质联用建立莽草酸及其单酰化产物的薄层分析法,包括展开系统及显色方法的选择。 在合成方面,首先对莽草酸脂溶性衍生物的酶法合成进行初步研究,证实Novozym 435可以对莽草酸的羟基选择性的催化酰化,而对莽草酸的羧基无催化活性。相对化学催化剂浓硫酸,二氯亚砜,酶催化不会发生消旋,聚合等副反应。比较了两种酰化剂,乙酸酐和乙酸乙烯酯,它们酰化活性过强,不利于酶催化体现其优势。 酶活研究表明酶催化莽草酸棕榈酰化时可以得到单一的单酰化物,而无酶催化时此反应不能进行。将合成产物经硅胶柱纯化并作进一步结构鉴定,发现Novozym 435可以选择性的催化莽草酸的3位羟基。由于这种合成方法反应生成的水不能及时除去,造成合成转化率不高,增加分离纯化的负担。为解决除水问题,利用溶剂叔戊醇可以与水形成最低共沸混合物这一性质,用减压蒸馏和流加叔戊醇的方法,在反应过程中除水。新的合成方法在莽草酸与棕榈酸比例为1:1.24时将莽草酸的转化率提高至95%。根据反应后混合物的组成,设计了新的分离纯化方法,避开了使用硅胶柱色谱这种限制分离量,污染又严重的分离方法,最终形成制备及分离纯化可达10g级的工艺。 最后,将非水相酶促酰化方法的适用范围的推广,证实饱和脂肪酸-月桂酸、豆蔻酸、硬脂酸、花生酸;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棕榈油酸可以适用这种催化方法,棕榈酸甲酯也可以替换棕榈酸进行酰化反应。


苏正定,姚汝华;[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3年01期
孙旭东,马林,刘伟,黄仲立,董爱武,丁忠田,唐玉秋,孙天霄,由德林,程玉华;[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4年04期
马林,孙旭东,董爱武,黄仲立,由得林,程玉华;[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5年01期
李泳宁;石贤爱;孟春;董亚琴;郭养浩;;[J];药物生物技术;2006年06期
高修功,曹淑桂,章克昌;[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9年03期
庄英萍,许建和,张嗣良,周利;[J];药物生物技术;1997年04期
夏仕兰,田为成,邵锦海,顾云,黄昌建,邵茹辛;[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王莹;魏杰;郭瀚;刘昌胜;;[J];无机材料学报;2006年06期
杜伟,宗敏华,郭勇;[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1年01期
周成;王安明;王华;杜志强;祝社民;杨明;张俊;沈树宝;;[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年05期
孙阳;汤鲁宏;;[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年05期
庄英萍,许建和,张嗣良;[J];中国药学杂志;1998年04期
李慧青,宗敏华,刘森林;[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酸高锰酸钾离子方程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