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的专转本计算机考85分难么,但计算机还没过,考三月份的计算机来得及吗?

1.专升本计算机考什么内容

计算机及应用专升本有统招专升本、自考专升本、网教专升本、成考专升本四种形式。

计算机及应用统招专升本考试科目:统招专升本应届毕业生只能选择与专科阶段所学专业想对口的本科专业,通常只能报考本省内设有相关对口专业的高校,不允许跨省报考。就考试科目而言,各省情况不一,但通常有3门考试科目(文科/英语/艺术: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大学计算机;理科: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艺术专业根据所报考学校规定可能会增加术科专业加试。具体省份具体学校每年统招专升本的专业设置,都不尽相同,有意于报考的在校专科应届毕业生,可以及时关注、查询所在省份教育机构网站(如教育考试院、省教育厅等)所提前发布的当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的院校及专业设置等相关信息。

计算机及应用自考专升本无入学考试,考生直接报考课程考试即可,由于自考分省市进行考试,因而各省市的计算机及应用自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也不仅相同,中山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C+ +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原理。

计算机及应用网教专升本考试科目为,网络教育报考时考生需通过入学考试方可开始学习,专升本的入学考试分为文理科,文科考试大学英语和大学语文,理科考大学英语和高等数学。考试难度与题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有所不同。

计算机及应用成考专升本考试科目:成考同普通高考形式差不多,考生需要通过入学考试后才可以就读,成考专升本考试科目有两门公共课政治和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

(1)哲学、文学(艺术类除外)历史学以及中医、中药学(一级学科):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2)艺术类(一级学科):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3)工学、理学(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等四个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一)。

(4)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除中药学类外)等六个一级学科: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二)。

(5)法学类:政治、外语、民法。

(6)教育学(职业教育类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7)农学类: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

(8)医学(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医学综合。

注:(1)外语开设英语和日语两种语种。

(2)专科起点升本科统一考试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3)专科起点升本科统一考试科目试题均由教育部统一命制。除统考科目外,是否再加试专业课,由招生院校自行确定。如需加试专业课,由招生院校向社会公布并自行组织命题和考试。

2.专接本计算机内容大概都考什么

⒈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起源与发展,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以及它们各自的发展,计算机硬件的五个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各自特点;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的基本概念;字、字节、位的概念;不同进制数的表示,不同进制整数间的相互转换;ASCII码,汉字编码的基本常识;多媒体的有关概念。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微机的硬件组成;CPU、内存、RAM、ROM、CACHE、适配器、总线的含义;磁盘驱动器与磁盘;常见输入、输出设备;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分类、危害、防治等概念,软件知识产权的有关常识。

⒉ 操作系统的初步知识与应用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常用微机操作系统及各自的特点。

Windows的特点、运行环境、安装方法、Windows 启动与关机;Windows 的桌面、开始菜单、应用程序,鼠标的基本操作,剪贴板的使用;窗口、对话框和控件、快捷方式;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回收站及其应用;文件、文件夹的有关概念及操作;控制面板、附件及多媒体功能。 中文输入法的选择;汉字输入;中、英文输入的切换;各种常用符号的输入。

⒊ 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 的基本使用方法 Word的启动和退出,窗体组成及各部分使用;视图、文档、模板、段落、样式、域、公式域、对象、浮动式对象、嵌入式对象、图文框、环绕排版、软回车、硬回车等基本概念。 文档的基本处理方法:建立文档、为当前文档命名,把当前文档另存为其他类型的文档;用模板来建立文档,设置打开文档的路径,选择被打开文档的类型;插入点的移动、选定正文的方法、对选定的正文进行编辑;查找和替换操作。

文档格式化的基本方法:字体、字型、字号的设置;文字颜色的设置、字符间距和缩放比例的设置等;段落的概念,段落缩进,段落间距;对齐方式,行距、固定行距和最小行距;样式的概念,更改和建立新样式的方法。 表格处理的基本方法:建立表格,表格线的格式化处理;单元格,单元格的合并、折分,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插入删除行和列;编辑表格的数据,设置数据的格式,设置数据在单元格中对齐方式,设置和修改单元格的计算公式;单元格地址,单元格地址范围;公式域的组成;三个方向指示词在公式中的作用。

对象处理与页面设置:图表、数学公式、图片的插入与修改;图片制作;对象的插入、选定、编辑,对象格式的设置,为对象加题注、边框、底纹;交叉引用与超级链接的实现;页面设置;分栏排版;页码编制;打印预览与打印。 ⒋ 电子表格系统Microsoft Excel 的基本使用方法 Excel的启动与退出,窗口的组成及各部分使用;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的概念及各自的关系。

创建工作表,各种数据类型的输入和显示;公式和函数的使用,运算符的种类,单元格的引用;批注的使用;工作簿的打开、保存及关闭;工作表的管理;单元格行高和列宽的调整;编辑、移动和复制单元格中的数据;单元格、行、列的插入和删除;列、行的隐藏、恢复和锁定;查找与替换。 设置工作表中字体和数字格式,数据的对齐方式,工作表标题设置;底纹和边框的设置;格式、样式、模板的使用。

建立Excel数据库的数据清单,数据编辑;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数据的分类汇总及透视图。 图表的建立与编辑,设置图表格式;在工作表中插入图片和艺术字;页面设置,插入分页符,打印预览,打印工作表。

超级链接与数据交换。 ⒌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初步知识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计算机网络的拓朴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局域网、组建寝室对等网;Internet的起源与发展、Internet提供的服务;IP地址、域名、Internet

衡量计算机通信质量的指标,调制与解调的概念;WWW中的术语(超文本、超文本传输协议、主页、浏览器);几种常见的连接Internet的方式。 四、题型 题型 分值 单项选择题50题 50分 多项选择题10题 20分 判断题10题 10分 填空题10题 20分 五、参考教材(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 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 98) 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指导与上机实验(Windows 98) 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 2000) 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指导与上机实验(Windows 2000)。

3.专转本计算机考什么啊

2008年专转本计算机考试大纲 一、概述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硬件) 三、计算机软件 四、数字媒体及其应用 五、计算机网络 六、信息系统与数据库 七、Windows、Word、Excel 、PowerPoint、Frontpage 一、概述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 2、划分计算机时代:主要元器件 电子管->晶体管- >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类型:巨型、小巨型、大型、小型、工作站、个人计算机(微型机) 4、应用领域: 科学运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功能(CAD、CAT、CAM、CAI)、5、摩尔定律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版本": 1、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

( 较普遍 ) 2、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倍。 3、用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

以上几种说法中,以第一种说法最为普遍,第二、三两种说法涉及到价格因素,其实质是一样的。三种说法虽然各有千秋,但在一点上是共同的,即"翻番"的周期都是18个月,至于"翻一番"(或两番)的是"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是整个"计算机的性能",还是"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性能"就见仁见智了。

"摩尔定律"的由来: "摩尔定律"的"始作涌者"是戈顿·摩尔,大名鼎鼎的芯片制造厂商Intel公司的创始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至用年代初半导体制造工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摩尔定律"的出台。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 1、计算机的逻辑结构:掌握计算机的5个组成部分(CPU、主存、总线、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及其功能。 2、CPU的组成 掌握按拓扑结构、覆盖范围对网络的分类。

4、数据通信基础:了解数据通信的概念、通信模型、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常用的有线传输媒体。 5、调制解调器:了解调制解调器的作用。

6、网络协议:了解什么是网络协议。 7、因特网:了解因特网是什么,它所提供的主要服务,局域网接入因特网的常用方式、个人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常用方式。

1、计算机组成 若干个主机(host) 一个通信子网 一系列的通信协议及相关的网络软件 2、计算机组网的目的 数据通信 资源共享 实现分布式的信息处理 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网络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分: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简称MAN) (2)按照使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 有线网,无线网 (3)按照网中各种设备互连的拓扑结构可分为 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混合型 (4)按照所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可分为 以太网、交换式局域网、标记环网、FDDI 4、数据通信系统性能的衡量指标 信道容量 数据传输速率 误码率(error rate) 端-端延迟 5、多路复用技术:频分、时分、波分 6、传输介质 (1)有线信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2)无线信道:无线电波、卫星、微波、红外线、激光 7、计算机局域网 以太网:总线结构、广播方式、CSMA/CD 8、广域网类型 X.25网、帧中继网、SMDS、ATM 9、常用网络英文 介质访问地址( MAC )48位二进制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ADSL) 电缆调制解调技术(Cable MODEM) 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网络扩展与互连所使用的设备 中继器(Hub) 网桥(交换式集线器) 路由器: 10、因特网 (1)IP地址的分类及格式: (2)网址分类方案: A类地址:用于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只有少数几个网络可获得A类地址。IP地址的特征是其二进制表示的最高位为“0”(首字节 0~127) B类地址:用于规模适中的网络(主机台数≤65534)。

IP地址的特征是其二进制表示的最高两位为“10”(首字节 128~191 ) C类地址:用于主机数量不超过254台的小网络,IP地址的特征是其二进制表示的最高3位为“110”(首字节 192~223) (3)Internet在美国分为三个层次: 底层为大学校园网或企业网,中间层为地区网,最高层为全国主干网(如NSFnet,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P0P3:邮件接收协议 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标记语言) 12、网络信息安全 (1)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 (2)数据加密 对称密钥加密:n个用户n(n-1)/2个密钥(DES、AES、IDEA) 公共密钥加密:n个用户n个私钥n个公钥(RSA)。

这有更全的 , 从诞生开始

1、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及其特点

2、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其相互联系

5、计算机中的数的表示

6、计算机网络及安全基础知识

9、收发电子邮件(OUTLOOK)的相关设置

10、构成计算机主机板的主要部件

12、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

13、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量子计算机

14、二进制及十、八、十六进制数

15、二进制与十、八、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16、位、字节和字及内存容量

19、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0、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21、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22、多媒体技术发展现状

23、多媒体计算机的配置

24、多媒体应用领域及前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转本计算机考85分难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