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中国社会划为9个阶级与下层劳动人民阶级分开服务的教育制度类型是?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7、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    )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9、“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11、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    )

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2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马克思主义的(   )

C.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30、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     )

3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精神是物质的主观映象   D.精神不能代替物质

38、(  )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

39、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

4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   )

4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论是(   )

43、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这说明真理具有(  )

4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具有(    )

45、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B.资本家节约出的成本创造的

A.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间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矛盾

D.生产资料的分配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49、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54、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说明(  )

B.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唯物论的根本标志

C.历史唯物论的反映论区别于现实唯物论反映论的根本标志

D.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唯物论反映论的根本标志

56、“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深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    )

57、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就是(   )

A.“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认识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B.“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认识世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C.“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D.“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创造世界”

59、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诸要素中起的是(   )

60、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列宁对阶级的定义表明,阶级首先是一个 (  )

61、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   )

62、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   )

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B.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

C.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

D.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4、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以年为单位)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就是(   )

6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垄断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是一种新的资本形式,它是(   )

67、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68、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   )

70、“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意识”,这句话强调的是 (  )

71、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垄断资本主义大体可分为(   )

A.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A.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

B.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

C.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

D.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

7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7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

75、共产主义阶段将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因此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   )

A.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条件和根本

C.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前提     D.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77、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十九世纪产生的世界上第一个(    )

78、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C.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D.可以对经济周期进行一定的调节与控制

79、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规定的,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是(   )

80、在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

A.生产技术水平的物质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B.生产技术水平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D.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之间的比例

A.属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序列    B.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序列

8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

8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它的发展是一个(   )

86、真理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它是(   )

87、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  )

88、在中国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  )

A.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B.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直接答案

C.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现成的公式裁剪历史事实

D.一切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

89、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A.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B.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C.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D.中国共产党基层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91、作为商品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   )

92、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是(    )

93、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属于(   )

94、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认为,一切物质的共性是(   )

95、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   )

96、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   )

97、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   )

A.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人民民主国家     B.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人民共和国家

C.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社会民主国家

98、19世纪初欧洲产生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是(  )

99、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

100、资本是在不断的循环周转运动中实现价值增值,生产阶段是(   )

A.流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   

B.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

C.不变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

D.可变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

101、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为商品,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一般不包括(   )

103、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错误   

B.客观唯物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错误

C.传统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错误

D.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错误

104、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认为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  )

105、事物的现象是复杂多样的,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种(    )

106、人们常说的“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    )

107、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其对立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109、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  )

110、有的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这句话说明(   )

A.仅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不一定是真理     B.只要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

C.只要观察事物的外部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D.只要观察事物的偶然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111、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凝练的是(  )

1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分工协作、经济管理和预测决策等属于(  )

11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物质利益的对立是(   )

114、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当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   )

116、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所谓“对外援助”,实质上是(   )

C.比较缓和和隐蔽的新殖民主义做法    D.比较缓和和隐蔽的新垄断主义做法

117、资本主义“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它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是生产先进的机器设备,这句话的提出者是(    )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为: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

A.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 历史唯心主义认为历史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

C. 历史唯心主义否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都是英雄史观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4、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

5、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是:

6、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必须:

7、意识的本质包括的内容是:

8、当前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9、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主要有:

C.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D.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E.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是:

A.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B.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

1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关系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

C.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理论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2、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B.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C.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13、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二者间关系的表现是:

1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具体劳动: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    B.抽象劳动: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C.具体劳动: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D.抽象劳动: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

15、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的手段是:

16、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A.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

B.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C.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的比例

D.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动时间的长短

1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主要:

C.上层建筑方面的原因   D.经济基础地方面的原因

18、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

A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B.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C.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

D.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1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

A. 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时就要看清楚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就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

B. 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
C.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地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地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内在统一的。两点论中内在地包含重点论,重点论中内在地包含两点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

20、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现实意义是:

A.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方针

B.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C.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略支流

D. 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要抓住支流

21、马克思主义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在于:

A.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D.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E.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2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

C.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在理论实践中都会导致错误

2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者的统一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导致的错误是:

2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A.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B. 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C. 商品的价值由销售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D. 商品交换以使用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5、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是:

A.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

B.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D. 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趋同

26、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表现在:

A.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
B.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既有的共同性、普遍性
C. 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
D.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既有的特殊性、普遍性

27、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表现在:

A.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
B.各国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
C.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度形式各有特点
D.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个社会形态

28、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

A.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C.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D.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

F.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29、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后果是:

A.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B.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
C. 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灾难
D. 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停滞

30、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因为:
A.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B.政体上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C.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D.社会主义民主是原则和手段的统一

1.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3.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有什么不同?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5.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6.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7.简述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8、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

1.试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并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3.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自考复习题三答案

1.答:含义: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 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 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 第一,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是二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第二, 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反应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第三,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能动地改造和认识客体,客体对主体又有制约的作用。

2.答: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 (1)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是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3.  答:在竞争的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而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则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巩固和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在竞争的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以战胜对手;而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
    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的;而在垄断时期,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4.答:(1) 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社会发展有决定性。人类社会这方面也像自然界一样,实质上服从同一运动规律。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就体现了社会规律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人的自觉活动可以认识社会规律、利用社会规律,在社会主义遭受挫折时经受锻炼,坚定信心,促使社会主义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一,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即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同样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虽然人类社会总趋势是上升的,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过程中出现过多次王朝复辟,社会主义出现的严重曲折,都充分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二,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在事物发展中都起作用。任何偶然性背后都有必然性在起作用,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实现和开辟道路,某些偶然事件会造成社会发展的曲折性。所以,人类世界的历史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还会出现大幅度的倒退。第三,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因为这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新事物辩证否定旧事物,继承其优点,克服其缺点,并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所以更有远大的前途和生命力。
社会主义是新事物,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经历一个长时间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新陈代谢原理的具体表现,但社会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同旧事物的斗争有一个由弱到强、反复较量、逐步取代或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总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前进和曲折性相统一这一历史辩证法的通俗表达,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的思想都深刻地揭示了这个道理。

5.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即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谁先谁后、谁产生谁、谁离不开谁(谁依赖谁)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在这两方面内容中主要的是第一方面的内容,因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它们的对立和斗争是哲学世界观中最根本的斗争,是哲学党性的识别标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6.答:(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2)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3)这三项内容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7.  答: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职能有五个: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8.  答:和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也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1.答: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既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具有“又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它是基本矛盾的表现。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有赖于主要矛盾的解决,而一定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所以,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与根本任务实质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首先,改革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因为当具体制度和具体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就需要通过变革体制完善基本制度,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改革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而是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革总的目的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再次,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2.答:客观规律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包含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思想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于随心所欲,违背规律最终要受规律的惩罚。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必须通过探索才能了解,所以就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时,要尊重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忽视现有条件,忽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大干快上,搞大跃进式的发展,只能造成严重损失,欲速则不达。同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要积极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3.答: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人的感性认识与动物的被动感知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感性总是渗透着理性的感生,是在理性指导下的感性. 感性认识的理性渗透,具体表现在:第一,主体理性的价值观念、目的要求影响和制约着感性活动的方向。第二,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或水平。第三,感性认识的结果必须借助于理性形式来描述,感性经验只有通过理论解释才能成为人类科学知识的构成要素。

      人的理性认识同样渗透着感性认识,具体表现在:第一,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它将感性认识的丰富内容包摄于自身。第二,理性认识总以一定的语言、符号作为其物质手段。  

现实意义: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以实践为基础.认识是来源于实践的,这是从劳动创造人类意识谈起的,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不能纸上谈兵、异想天开和信口开河,所有的认识都来源于实践,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或不真实地能动的反映,它总反映主体对客体的以客观存在为基础的主观感受,一切认识都能够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原型.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和性质,就是它的实践性.主张一切工作要从实践出发,一切理论也都来源于实践工作,理性认识要返回到实践中,是说真理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并且这是个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循环往复过程,通过这个形成真理.在中国特色中,就是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和邓小平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

中产阶层:“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它——西方关于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

要:关于中产阶层的研究是社科研究和政策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门课题。但是,国内对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认识并不全面,普遍简单地把中产阶层认定是社会的“稳定器”。而实质上,中产阶层的社会政治功能是多元而可变的。在系统阐述西方学术界关于中产阶层的“稳定器”理论、“颠覆器”理论、“异化器”等理论的基础上,作者指出,全面科学认识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多元性和可变性,对于引导我国中产阶层朝着“稳定器”的方向发挥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产阶层(中产阶级)社会政治功能 理论流派

classes)[3]的研究历来是政治社会学研究的重镇,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以中产阶级或新中产阶级为主题就可以写出“一部完整的政治社会学史”。[4]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政治社会学作为主要探讨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现代化、国家长治久安的社会科学,客观上都离不开对中产阶层的研究。不过,我国学者对中产阶层的研究起步很晚。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日趋分化特别是中产阶层的逐步发展,人们对中产阶层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在逐步升温。但是,这些研究往往都寓于一个所谓统一的共识性前提,即将中产阶层肯定地视为社会的“稳定器”,似乎中产阶层是一个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力量。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学家主要有李强、陆学艺、孙立平、周晓虹等人。周晓虹等人认为,“中产阶层是现代社会稳定的基石”,我国的中产阶层是维护政治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普通都有一种强烈拥护既有政治体系的倾向”[5]。孙立平认为,“中产阶层在政治上被看作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经济上被看作是促进消费和内需的重要群体,在文化上被看作是承载现代文化的主体,这在国内外学术界已经成为一种基本共识。”[6]陆学艺等人认为,中间(中产)阶层规模大的社会是“最稳定、最可持续发展的”;否则,中间阶层规模小,社会就不会稳定,甚至会发生革命;我国中间阶层有促进经济发展、缓冲社会矛盾等多方面的积极功能。[7]李强是国内从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对中产阶层“稳定器”功能进行最系统阐述的学者,他十分肯定地指出:“在任何社会中,中产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 [8];其原因在于,一是中产阶级是介于社会上下层的缓冲层,极大地缓和了社会矛盾,降低了社会冲突的可能性;“这是社会稳定的政治原因”;二是中产阶级往往有广泛的社会交往,这为不同群体通过温和妥协的方式协调利益冲突提供了交往基础;三是中产阶级代表一种温和、保守的意识形态,这使得极端激进的思想很难有市场;“这是社会稳定的思想原因”。四是中产阶级是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群体,中产阶级收入的稳定性使得他们的消费非常平稳,特别是当中产阶级占社会的多数时,一个稳定而庞大的消费市场就有了保证;“这是社会稳定的经济原因”。[9]我国经济学界也普遍对中产阶层的功能持积极肯定态度,吴敬琏等经济学家认为中产阶层“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是相当好的”,“一国的兴起和强盛有赖于中产者队伍的壮大和中产者社会作用的发挥”;这个阶层“比较温和”,“最希望稳定”,“有利于稳定”[10]。

那么,中产阶层(中产阶级)是否就是国内学者众口一辞的社会“稳定器”呢?回答是不能肯定的,即中产阶层不一定是“稳定器”。总的来看,西方有关的理论研究和世界上有关国家的历史实践都表明,人们对中产阶层发挥“稳定器”功能的认识并未达成共识,相反到20 世纪前中期,人们对中产阶层的社会政治功能的多元化的认识却已比较完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新中产阶级在西方的迅速崛起,一批后工业社会学者和现代化学者在理论上又有了一些新的拓展或实证研究,但总体上并未突破“稳定器”、“颠覆器”、“异化器”等三种多元化功能的基本框架。本文主要是综述西方学者关于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相信透过这些论述,将有助于人们全面而科学地认识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多元性和可变性,这不但对深化中产阶层问题的研究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引导中产阶层的健康发展和发挥“稳定器”的积极功能更有突出的现实借鉴意义。

西方关于中产阶层(中产阶级)的“稳定器”理论由来已久。主张该理论的学者较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者包括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西美尔(Georg Simmel)、科恩豪泽(William Kornhauser)、李普塞特(Seymour Martin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在本性上为一种政治动物”,而“惟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中产阶级比任何其它阶级都较为稳定”;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政体是“各政体中最为稳定的类型。” [12]实际上,他是从人的政治理性和社会结构平衡的角度来阐述中产阶级“稳定器”功能的。他认为,国家“以正义为原则”,“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 [13];而正义是一种“适度”,要求社会财富在各阶级之间适度均衡成比例地分配,“过多和过少”都是不符合正义原则的。[14]一切国家的公民都可以分为极富、极贫、中产阶级等三个部分,其中极富和极贫的人们都不愿顺从理性的引导,他们或者狂暴放肆,或者懒散无赖;而惟有中产阶级的人们“最能顺从理性”,最能遵循正义即中庸适度的原则行事;“他们既不像穷人那样希图他人的财物,他们的资产也不像富人那么多得足以引起穷人的觊觎。既不对别人抱有任何阴谋,也不会自相残害”;他们既不像极富阶层“只能够专横地统治”,也不像极穷阶层“不懂得如何指挥”;他们既是一个国家中最安稳的阶层,又是最适宜担任治国理政职责的阶层(包括也是产生最好的立法家的阶层)。[15]他更特别强调,中产阶级是“占有一份适当而充足财产”的中间阶级;惟其财产“适当”,所以不致为富不仁;惟其财产“充足”,所以不会觊觎他人;更重要的是,惟其人数较多,所以能充当极富阶级与极贫阶级之间冲突的缓冲力、仲裁者和协调人。一个国家凡是中产阶级强大的,其内部就少党争无内讧。以中产阶级为主的政体是最符合正义原则的,是最稳定的,也是适宜于一般国家的。[16]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1835 年和1840先后发表的《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书中主要以美国为例对中产阶级的“稳定器”功能进行了阐述。他认为,(1)在所有阶级中,中产阶级对财产所有权所带来的激情“表现得最为坚定和执拗”,他们把损失全部家产视为“最大的灾难”,他们是最反对动乱和革命的天然力量。很富的人财产多,并有其他许多需要得到满足的激情,财产对其的魅力下降;穷人财产本来就少,往往对拥有的少量财产并不大关心,甚至寄希望于动乱或革命改变这一状况。但是,“既不豪富又不极贫的小康之家(中产阶级),却对自己的财产甚为重视,因为他们离贫穷并不太远,深知贫穷的痛苦,并害怕这种痛苦……他们时时刻刻都希望家产更多一些,所以对家产给予不断的关心;他们通过日以继夜的努力使家产增加,所以对家产更加依恋。”[17]设法增加财产是他们永不满足的追求,因而没有心思、时间和精力去想什么造反、革命之类的极端事情。(2)中产阶级对物质享乐的爱好不但是推动消费增长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精神动力,而且也对社会安定提出了直接要求。“追求物质享乐的激情,本质上是中产阶级的激情。”不但如此,这种激情,还从中产阶级向社会的上层和一般老百姓扩散。而为了满足这种爱好,就“需要秩序”。[18](3)中产阶级对基督教的普遍信仰,既为他们对现世物质财富的追求提供了规范和慰济心灵的良药,又强化了其保守性。虽然没有哪个国家比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美国人更“爱钱如命”,“但宗教却阻止他们想入非非,禁止他们恣意妄为”。[19]不但如此,在美国,“利益是宗教本身用来指导人的行动的主要手段”,“美国人不仅是基于利益而信奉宗教,而且往往是把他们从信奉宗教当中的可能获得的利益放在现世。” 这反过来又强化了中产阶级追求物质财富和享乐的激情,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强了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4)中产阶级以职业为天职、勤奋节俭、知识水平较高、理智的爱国主义、权利观念强、平等自由民主意识突出、信守法律、热心公共事务等人格特点,以及其社会分层中的中介地位和流动性,都在不同层面增强了其物质创造力和精神影响力,在社会上扩散了人们对现行社会制度的信任。[20](5)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美国公民建立了繁多的社团组织,在国家与个人之间建立了中间地带,能够对上下两个阶层都起到缓冲和制衡作用,既可以防止社会成员的原子化和一盘散沙,又可以防止政府专权以及对个人自由的不当干预和直接侵犯。[21]其中最大量的一般性社团的作用特别突出:“一般社团不是指导人们去关心国家大事,而是把公民的注意力从这方面拉走,使公民逐渐埋头于自己的全靠国家安全才能实现的活动,从而可以阻止公民发动革命。” [22](6)最后,还有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原因,即“在文明国家,只有没有什么可失的人才会起来造反”[23],而中产阶级拥有的东西甚多,害怕失去既得利益是他们的天性,因此他们是不会去造反的,是希望并维护社会稳定的天然力量。

意大利学者加塔诺·莫斯卡在1896 年出版的《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中认为,中产阶级提供了一种用来测量社会力量平衡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的标准,一个社会中产阶级越强大,社会就越容易保持稳定。主要原因在于:(1)中产阶级是统治阶级的人才甚至是最优秀人才的储备库和主要供应商,统治阶级可以从中产阶级中吸收其可利用的人才来加强和巩固政治统治。(2)中产阶级是相对独立其家族和政府的人力资源,其经济地位独立于掌权者,他们依靠教育和科学知识获得职业并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库。(3)中产阶级的文化是相互容忍的进步文化,这使得不同宗教和政治思潮能够共存,彼此平衡和制约;同时他们也有足够的手段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文化,自尊自豪,效忠国家、为公众谋福利的精神和特点突出,有助于促进完善的政治组织之形成和发展。(4)中产阶级是对统治者行为进行公共讨论的践行者,处在各种强大利益的日常冲突之外,有公民权意识,是独立舆论和无私的公共精神的“最大储存库”。(5)中产阶级是联结上层统治阶级与下层大众的中介,上层阶级正是通过中产阶级才能实现对下层社会大众的统治和领导;否则,统治阶级上层就难以实现对茫茫社会大众的领导和指导。[24]

美国制度经济学创始人凡勃伦在1899 年发表的《有闲阶级论》等著作中认为,中产阶级作为富裕阶级(有闲阶级)的一部分,生来就是保守阶级,其保守性天然地有利于社会稳定。这主要是由于:(1)富裕阶级“反对文化结构上的变化是出于本能”,生活习惯和思想习惯的任何变化总是尤其令富人生厌。(2)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复杂性也加强了富裕阶级对改革的阻力,他们对改革的反感,大部分是出于对任何一种改革必然引起的重新调整时产生的那种骚扰和混乱的反感,其对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才能完成的改革之反感程度则更加严重。(3)由于保守性已成为中产阶级、上流社会等富裕阶级的特征,因而也就有了相当的“荣誉价值和炫耀价值”。凡是要过这样富裕生活日子的人,凡是要保持声望的人,非抱着这种保守态度不可,从而加强了富裕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整体的内部保守性。(4)富裕阶级的示范作用,也使其保守主义的影响力向外扩散,大大加强了对其他一切阶级对任何革新的阻力。(5)中产阶级对宗教的基本教义“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持有一种相当愉快的同情和赞同态度”,还会为了荣誉上的理由而信仰宗教,这都加强了其保守性。[25](6)最后最基本的方面在于,“让一切事物保持现状这一点本身对有闲阶级就是一种实际利益”,“这一利害关系格外加强了这个阶级的本能倾向,使它的保守态度更加牢不可破。” [26]总之,中产阶级等“有闲阶级”奉行的哲学是“不论什么,凡是现有的总是好的”;他们是“社会结构中保守主义或复归倾向的代表者或媒介物”,是维护现行社会制度稳定的主要力量。[27]

德国学者西美尔在《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1908 年发表)等著作里对中间等级(中产等级)的“稳定器”功能特别是矛盾缓冲功能作了最明确的阐述。他认为,一个以中间等级占多数或优势的社会是“可持续”的社会,并且是一个具有“自由主义性质”的社会;在该社会中,“中间等级起作缓冲地带或者防震垫的作用,缓冲地带和防震垫不知不觉地接受、缓和和分散在事态迅速发展时不可避免地引起对整体的结构的种种震荡。”[28]中间等级之所以能够发挥这种稳定社会的功能,主要是因为中间等级介于社会上、下两个等级之间,它天然地就是一个中间斡旋阶级;同时中间等级又是一个流动的阶级,下层阶级的人可以通过个人努力上升到中层,上层阶级的人退化不合格后也可以滑落到中层,这样表现为中间等级“不断地与其他的两个阶层进行交换,并且由于这种不间断的上下波动,就产生界线模糊和种种持续不断的过渡”。[29]这种流动性不但保持了各阶层的活力,也不断地充实了中间等级,保持了社会既有弹性又相对稳定。中间等级还是防止上层对下层阶级进行直接侵犯的平衡力量,“掩护着软弱的单一个人不受国家政府的毫无法纪的和不公正的侵犯”。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分化的现实社会中,如果有较强的中间等级作缓冲过渡,社会变迁就往往会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而不会动摇社会的整体结构和根本制度;相反,如果没有中间等级的存在或中间等级弱小,社会变迁一旦发生,其形式往往是迅猛激烈的,甚至发生急风暴雨式的暴力革命,从根本上动摇甚至摧毁社会的整体结构和根本制度。[30]

美国学者科恩豪泽在1959 年发表的《大众社会的政治》是“大众社会理论”的权威之作。他关于中间组织在社会稳定中积极功能的阐述也被视为中产阶级(作为一种介于社会上层与下层之间的特殊中间组织)有着“稳定器”功能的重要论述。他认为,(1)社会中间组织,既能承担首属群体(如家庭)所不能或很难承担的许多社会任务,又能承担国家所难以或不能承担的许多社会任务,从而能够更广泛地切合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帮助国家完成难以完成的社会管理任务,有利于社会的稳定。(2)中间组织的大量存在满足着不同人群的不同利益需求,它们既能促进利益和认同感的多元化,又能防止社会不同冲突的重叠和强化,从而有助于社会在多样性基础上实现一体化。(3)中间组织是沟通意见、展开讨论的有效工具和平台。各种不同层面的中间组织的沟通与讨论不但有助于的矛盾与冲突的解决,而且更有助于在事前有效地防止矛盾与冲突的产生。(4)中间组织是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重要源泉。正是通过自由地出入中间组织、完成中间组织的任务、展开制度化经常化的沟通讨论,人们会获得很多关于国家、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新信息,并从中生产出更多关于认识事物和解决事件的新思想新观点。(5)中间组织是国家与民众之间的政治桥梁,在中间组织发达的国家,民众主要与中间组织打交道,国家则主要与中间组织打交道。这就可以约束国家或任何一个民间权力源头,避免其垄断全部政治资源,既能使民众对国家的政治精英进行组织化和民主化控制,保护民众免受政治精英的操控,防止“政治专制”的发生;又能防止政治精英为大众压力所左右,防止“民粹主义”的产生,保障政治的程序化和制度化稳定。(6)最后,中间组织是学习政治事务的“免费大学”,训练人们的政治技巧,帮助人们提高关心政治和参与政治的能力。[31]总之,中间组织在稳定社会中作用重大。相反,如果中间组织缺乏或弱小,那么精英与大众之间很容易陷入处于面对面的紧张状态和直接冲突,最终不是导致“极权主义”,就是导致“革命”。[32]而更为重要的是,中产阶级不只是一般的社会中间组织,其富裕化、职业化、专业化的特点更决定了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有着比一般的社会中间组织更大的积极作用。

美国学者李普塞特在1960 年发表的《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1963年再版)等书中对中产阶级“稳定器”功能作了有侧重的分析。他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使越来越多的下层民众进入富裕的中产阶级行列,中产阶级在社会分层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呈多数时;那么,这个强大有力的中产阶级就能发挥调节、缓和、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功能,特别是可通过支持温和的政党、反对极端主义组织、组建和参加民间组织等种种方式,阻止激进的社会变革,保持社会政治制度的稳定。[33]他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形式对中产阶级政治功能的影响,“财富的增加,会通过使社会分层结构由以巨大的下层阶级为基础的高大金字塔形,向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为主体)的菱形的改变,从而影响中产阶级的政治角色。” [34]他还强调,财富的增加,中产阶级的稳步成长,有利于弱化社会上、下层阶级的差别特别是心理感受差距,不但会影响下层阶级的政治态度,通过对现实政治的长时间观察,有利于其逐步走上接受渐进主义的政治改良道路,增强抵抗激进主义政治影响的免疫力;而且会影响上层阶级的政治态度,使其逐步改变对下层阶级的轻视、傲慢等政治偏见,愿意与其分享一定的权力,从而消减社会上下层阶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促进社会的稳定。[35]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理论的首创者之一。他在《意识形态的终结》(1960 年)、《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年)等著作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美国以至西方世界正在进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在阶级意义上的特点是,从事体力劳动和非技术工作的蓝领工人阶级不断缩小,而以专业知识为武装的中产阶级占据优势的多数地位(1956年美国的白领工人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的数量);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医生以及各种管理服务人才等中产阶级成员成为了各个领域的实际领导者和管理者,并与政治统治集团结成同盟。[36]他断言,“我们(美国)不仅是一个白领社会,而且完全肯定是一个中产阶级社会。” [37]随着社会进入富裕的中产阶级社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冲突虽然仍然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的社会问题了,且冲突已经被控制在制度化的调节轨道上,所谓“革命”理论、“激进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已失去了动力,没有了市场。在西方世界,意识形态的“共识”已经产生,即“对福利国家的接受,对分权的期望,对混合经济体制和政治多元化体制的肯定。从这个角度讲,意识形态的年代已经终结。” [38]后工业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成就自赋的中产阶级流动社会,社会等级的分隔线从来不是封闭的,人们更多的是寻求通过个人奋斗去谋求地位的改善,而较少诉诸成本高昂、前景未卜的集体政治斗争手段。后工业社会是一个中产阶级的群体社会,其中的社会单位是团体组织而不是个人,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功能性经济团体、象征性地位团体、文化表意性团体、功能性政治协会等各种社会中间组织不断分化增生,使社会在利益多元化和分歧多元化的基础上,不能在某一个单独问题特别是根本的政治问题上形成统一的两极对立意见,从而有利于保持社会根本制度的稳定,防止社会被撕裂成两极。后工业社会是中产阶级“务实政治”主导的社会。政治斗争注重的是物质利益上的讨价还价和妥协容忍,而很少为了“激进”意识形态和社会理想进行殊死搏斗。“后工业社会的新型‘阶级斗争’,与其说是经济企业里劳资之间的冲突,倒不如说是各种有组织团体为了影响国家预算而进行的拔河比赛……政治问题就变成了金钱分配和税收令”。[39]正是由于中产阶级存在这些稳定社会的功能,以致于在很多西方学者眼中,中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已经成为意识形态终结的一种标志和资本主义制度永恒稳定的一种保证。”[40]

概括来说,西方对所谓中产阶级(阶层)“稳定器”功能的论述虽然千差万别,对于其发挥“稳定器”功能的原因的论述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都认为中产阶级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是在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之间的一支主要的社会平衡力量,他们的发展壮大将阻止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他们是劳资之间的缓冲器,是跨越阶级对立的桥梁,是缓和阶级冲突的中介;他们是协调和平衡不同阶级利益的“平衡器”,是社会的和谐剂,归结到一点是社会的“稳定器”。[41]

西方关于中产阶级的“颠覆器”[42] 理论也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说是同“中产阶级”与生俱来。“中产阶级”(middle class)一词源自近代英国,是当时的贵族阶级用来指代和贬称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市民阶层)的一个贬义词。其时,“中产阶级”还有一个更具讥讽意味的同义称呼,这就是“暴发户”(nouveaux riches)。在当时的贵族眼中,中产阶级是与“唯利是图”、“斤斤计较”、“市侩”、“庸俗”、“脑满肠肥”、“冷酷”等特性联系在一起的贬义词。[43]不但如此,“中产阶级”一词也是与“不安分”、“反叛性”、“颠覆性”联系在一起的。中产阶级“来自无钱、无权亦无文化教养却也乐天知命的下层社会,但因手头有了钱,就开始不安于政治上的无权。它的财产也没有使它跻身于有教养者之列,反倒使它失去了下层社会的纯朴,显得更粗俗了。” [44]这些新兴的中产阶级并不满足于自己的地位,而是越来越借助于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去谋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不但引起了贵族阶级的不满、恐惧和仇恨,而且也引起了下层阶级的不满,对传统的社会等级秩序和社会政治稳定构成了日趋严重挑战。[45]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社会秩序而言,随意新兴的中产阶级的逐步壮大和崛起,它已经越来越成为传统社会秩序的“反叛性”力量,并逐步发展成为颠覆性的“革命”力量,最终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以中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统治政权。不但如此,在现代和当代世界的不少发展中国家,将不满政府当局的社会下层群众组织起来的往往是新兴的中产阶级,他们不但是现行社会的颠覆性力量,而且更是颠覆性力量的领导者。这一点,即使是最倾向于强调秩序与稳定的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罗伯特·默顿等社会学家也不得不承认:“然而正如经常表明的那样,将憎恨的和反抗的人组织成一个革命群体的不是最受压迫的阶层,而是典型的新崛起(中产)阶级的成员。”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 年)等著作中对法国中产阶级在推翻法国旧制度中的“革命”功能作了阐述。在这里,他并不是象对美国中产阶级的极度赞誉那样对待自己国家的中产阶级,因为在他看来,法国当时的中产阶级不是“稳定器”,而是一个“革命”的“反叛阶级”。他认为,法国封建时代的传统社会是由第一等级(王权)、第二等级(贵族)、第三等级(平民)组成的三级结构。法国贵族在传统社会中不但拥有许多特权,而且承担着大量管理地方事务的功能。但是,路易十四在法国推行了中央集权改革,把原来由贵族行使的权力大部分地集中到中央手中,同时为减少改革阻力又给予贵族免税等特权。这样,贵族就沦为了只有特权而没有社会管理功能的寄生阶层,并逐步没落腐朽,这样到“18世纪末期,法国贵族只不过徒有虚名;它既丧失了对君主的影响,也丧失了对人民的影响”;而第三等级中的中产阶级(城市资产阶级)却日益发展壮大,并由贵族的“竞争对手”,“过后就成为其(贵族)敌人,而且最终成为他们的主人”。[47]贵族制度被摧毁之后,一方面人民日益原子化,并且变得越来越政治化,一方面中产阶级的力量迅速崛起,且其中的文人作家占据了原由贵族占领的精神领域的统治地位,他们祟尚“空谈”,热衷于以简单化、理想化、绝对化、普遍化的方式对现实进行批判、对未来进行空想,大肆鼓吹所谓“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抽象而普遍的观念与理论,鄙视改良道路,鼓吹用简单统一的“普遍理论”和“统一方案”对法国社会进行根本彻底的改造,导致“政治生活被强烈地推入文学之中,作家控制了舆论的领导,一时间占据了在自由国家里通常由政党占有的位置”,“作家们不仅向进行这场革命的人民提供了思想,还把自己的情绪赋予人民 ”。[48]这样,人民的政治热情被大规模地煽起,社会的不满情绪则日益直接指向中央政权,最终必然导致革命的爆发,新兴的中产阶级就自然成了法国封建政权的最有力的“ 掘墓人”。托克维尔还认为,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特别是中产阶级的兴起和其文人的“革命”宣传鼓动、以及贵族制度的消亡,使法国“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得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49]“人们耐心地忍受苦难,以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旦有人出主意想消除苦难时,它就变得无法忍受了”,“成为这场革命主要发源地的法国那些部分,恰恰正是进步最明显的地方。”[50] 新兴的中产阶级特别是其文人作家提供的“消除苦难”的“革命”话语权在推翻法国旧制度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最后还需强调的是,托克维尔对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参与掌权的法国中产阶级也没有多少好感,他非但没有讲其具有“稳定器”功能,相反却对其功能持消极态度,认为法国中产阶级软弱无力、自私陕隘、腐败,缺乏对公共利益和公共精神的关怀,因此甚至对他们“颇为鄙视”。[51]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年)等著作中,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期间中产阶级的“颠覆器”(“革命性”)功能进行了突出强调。亨廷顿指出,“在大多数处于现代化进程的社会中,真正的革命阶级当然是中产阶级。这是城市中反政府的主要力量之源泉” [52]他认为,现代化过程中的中产阶级之所以是颠覆性的“革命”阶级,主要原因在于:(1)新兴的中产阶级往往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他们希求从政治上保护自己的财富或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愿望强烈,但愿望往往落空。(2)新兴的中产阶级无法有效地在现行社会政治制度中寻求实现参与政治的渠道和方式,他们感到自己是被现行社会政治制度排斥在外的社会集团。(3)新兴的中产阶级往往会创造和利用自己的“现代价值观”等意识形态话语权来影响和动员社会大众,除了追求“ 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和平”、“富足”,“清廉”,“反独裁”、“反专制”、“反贫困”、“反饥饿”、“反腐败”等意识形态话语及其理想完美的“新社会制度方案”之外,民族主义往往也是中产阶级屡加利用的重要的意识形态工具。(4)新兴的中产阶级在参与政治的愿望落空和参与政治的渠道堵塞的情况下,往往会设法谋求其他社会集团(包括农民、城市无产阶级、军队)的支持;一旦这些社会集团特别是农民的经济社会状况(如贫穷及对贫穷的主观意识、对政府的不满)达到一定的限度,中产阶级诉诸“革命”的可能性及“革命”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53]他还指出,不仅在军人和其他各种社会势力都干政的“普力夺社会”,而且在几乎所有类型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城市中产阶级的全面政治要求往往是激进主义的“乌托邦”,迎合城市中产阶级激进分子的改革往往难以安抚他们,却会导致成为“革命的催化剂”;因此,政府要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就不但不能迎合中产阶级激进分子的改革要求,而是要设法削弱中产阶级激进分子的“数量、力量和内聚力”;否则,“改革”就可能演变成“革命”。此外,他还强调,在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中产阶级中追求全面彻底改造社会的“乌托邦”目标、惯于“空谈”的“理想主义者”(如激进的知识分子)往往能提供“革命”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常常是最活跃的“反叛者”和“革命者”,其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不同程度的挑战。

美国学者古尔德纳在《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1979 年)等著作中,对新中产阶级颠覆现行社会结构和统治制度的“革命”功能进行了论述。他认为,新中产阶级主要由人文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构成,它已同控制社会经济的旧阶级(商人和政党领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新中产阶级是精英主义者,以其专业知识来获取自身的利益和权力,其力量正在上升和不断增长之中(而旧阶级却在衰落之中)。虽然新中产阶级有其缺点,追求个人利益,但无疑它是“一个有瑕疵的普救阶级”;从长远来看,随着新中产阶级的加速壮大,社会将发生 “革命”变革,新中产阶级终将会取代旧阶级成为社会的领导阶级。[55]古尔德纳认为,无论是20世纪初的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还是20世纪初越南等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作为知识分子的“新中产阶级”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毫无疑问,老布尔什维克的高层中绝大多数人是知识分子,他们出身于中产阶级”;越南的知识精英在革命中“也扮演着领导角色”。[56]在古尔德纳看来,新中产阶级的“革命”力量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新中产阶级正在取代旧阶级成为经济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新阶级不单对资本投资有影响力,而且在生产管理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旧阶级已由实际掌权者蜕变为只拥有‘贵族’名号,但在具体生产和管理上却没有影响力的一群人。” [57]二是新中产阶级发展出了有效保障自己物质和精神利益的战略。其中基本战略就是“与广大工人阶级、无产者及农民结成联盟,激化群众与旧阶级之间的矛盾,然后再领导这个联盟去反抗旧阶级及其在旧的社会秩序中的霸权地位。” [58]三是新中产阶级是一个文化资本家阶级,拥有多种文化、语言和技术,特别是拥有能有效扩展自己利益的“专业主义”意识形态。这样,新中产阶级就“既有专业技术,又有为社会整体利益奉献之心。专业主义是新阶级悄然地削弱旧阶级的权威,树立自己的合法性的呼声的集中反映。” [59]四是新中产阶级是一个有着批判式言语群体的新阶级,它更进一步确立了新中产阶级的精神权威,并促进了其阶级内部的团结。“批判式言论文化反对以言者的个人权威或社会地位等来判断其说法的正确与否。所以,批判式言论文化使所有基于传统社会权威的言论失去了权威性,同时将自己树立为所有‘严肃’言论的标准。” [60]以上这些方面的特性,决定了新中产阶级将会象传统的资产阶级那样逐步崛起,他们将通过较长时期的成长壮大来不断巩固自己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优势地位,加速推动旧阶级的进一步衰亡,从而最终完成新中产阶级的“革命”进程,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看得出来,古尔德纳是以一种非常积极的态度来看待新中产阶级对现行社会结构和统治秩序的“颠覆性”的“革命”功能的,他对新中产阶级这个充满瑕疵的“普救阶级”对旧阶级的“革命”充满了期待。[61]

西方关于中产阶级的“异化器”理论的提出,较早时主要源于20 世纪初人们研究提出的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在1871—1912法国选举中支持极端主义运动的理论发现,到20世纪30年代则更多地体现在人们对中产阶级走上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道路的理论研究上。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新中产阶级“白领”迅速崛起,在一部分西方学者盛赞新中产阶级“稳定器”功能、高呼“意识形态终结”的时候,另外一部分西方学者则看到了新中产阶级的日益普遍的政治冷漠、疏离等政治异化现象。这样,关于中产阶级的政治异化,主要分为两支,一支是研究中产阶级走向政治偏执狂热的法西斯主义等政治极端主义异化现象的,一支是研究中产阶级走向政治冷漠、政治疏离等异化现象的。[62]对中产阶级之“异化器”理论作出贡献的西方学者也为数不少,其中以戴维·萨泊斯(David

戴维·萨泊斯在1935年发表的《中产阶级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论文中明确指出,中产阶级的基本意识形态是民粹主义,而法西斯主义是民粹主义的极端表现,或者直接称法西斯主义就是“中产阶级主义”(Middle—Classism)的极端表现。[63]他认为,中产阶级来源于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中产阶级实际上就是那些拥有少量财产而又想成为独立阶级的商人、机械师、农场主等小资产阶级人员,他们“提倡一种承认私有财产、利润和竞争的制度,但其基础又与(大)资本主义的构想完全不同”;中产阶级“从一开始就反对‘大企业’,或者说反对现在所谓的(大)资本主义”。[64]他们的经济不安全感使其希望国家保护他们免遭大资产阶级的挤压。与此同时,中产阶级也反对社会主义和工人阶级运动。于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困难和社会紧张的大背景下,德国中产阶级一方面面临着大资本主义的压力,另一方面面临着社会主义的压力,这样中产阶级就感到了强烈的“地位恐慌”,他们很自然地就选择了民粹主义的道路,既反对(大)资本主义,又反对社会主义。也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发现此时的“民粹主义象它过去一样是一支可怕的力量”,“而中产阶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满身武断”。[65]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中产阶级选择支持法西斯主义的极端主义道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产阶级已彻底异化,沦为了法西斯主义的最肥沃的社会温床和阶级基础。

李普塞特认为,历史上的德国、意大利及奥地利的纳粹主义、法国的布热德主义(商人和手工业者保障联盟运动)、美国的麦卡锡主义等政治极端主义运动,都反映出了法西斯主义是一种中产阶级的极端主义运动。[66]“法西斯主义基本上是一种既反对资本主义又反对社会主义,既反对大企业又反对大工会的中产阶级运动”;“来自许多国家的数据资料证实,典型的法西斯主义是一种有产的中产阶级运动”。[67]他强调,走向法西斯主义的中产阶级多是城乡自营职业的“自由主义”中产阶级,他们作为小资产阶级特别是作为正在没落的阶级,对现代化大工业社会所遭受的经济和社会压抑心存不满,寄希望于用法西斯主义和民粹主义等非理性的激进意识形态方式和制度来直接接管国家以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削弱大资产阶级集团和大劳工组织的力量,恢复和提高早先中产阶级拥有的经济安全感和较高的社会地位。“随着中产阶级相对地位的下降,以及它对前进中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继续仇视,它支持个人权利反对(政府)大规模权力的‘自由’的意识形态,已经从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转变为反动阶级的意识形态。” [68]在他看来,呼唤和参加极端主义政治运动,是不同阶级对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一种反应。作为中产阶级的极端主义运动的法西斯主义,往往最容易“在既有大规模资本主义又有强大的劳工运动这类特点的国家中出现”。 [69]

年发表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中对美国中产阶级主要是新中产阶级因政治无力感导致的政治异化作了较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自己关于中产阶级社会政治功能的与众不同的新观点。米尔斯指出,自从新中产阶级在人数上开始超过老中产阶级之后,它的政治角色就一直是人们疑问和争论的对象;而在他看来,新中产阶级既不是能承担平衡和缓冲作用的“稳定器”阶级,又不是能接受社会主义主张的“革命”阶级,也不是能承担领导作用的统治阶级,而是普遍异化、冷漠疏离、消极无为的“政治局外人”。[70]他认为,“今天美国社会结构的有代表性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系统地形成了并维系着对社会和自我的异化。” [71]因为一方面那种以个体公民为中心、希望增加参与政治活动的机会、扩大政治权利的自由主义政治意识形态正面临极大的挑战,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大大下降;另一方面,那种以阶级斗争为基础、希望无产阶级政治觉醒、由“自在阶级”变为“自为阶级”,从而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意识形态在美国的影响也在式微;人们所能感觉到的,往往是在巨大而复杂的现实世界中,个人离政治权力中心的距离很远,并且越来越远,以致于个人的政治无力感越来越严重。“在政治希望与政治现实之间,横亘着两大政党和联邦政府的科层体制,作为政治行动的手段,它们似乎常常在割断直接的政治兴趣的神经。因此,对无权感的冷漠就不难理解了。” [72]在这种背景下,政治冷漠是美国政治的最切合实际的表现形式,有法定选举权的人只有一半多一点参加投票,而且其中参与投票的人很多只是走形式而并非真的关心政治。实际上,美国大众普遍政治冷漠,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及自己生活于其间的世界没有什么意义,他们回避政治上的失望或满足;政治符号对他们失去了有效的行动动力,也不能成为政治机构存在的合法理由。而新中产阶级的政治冷漠和疏离与其他阶层并无多少区别,他们与其他普遍冷漠的美国大众一样 “既不是激进派,也不是自由派;既不是保守派,也不是反动派;他们是逍遥派”,是“政治的局外人”。[73]“ 无论是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其新老两翼,中产阶级都无法在忠诚、要求和希望方面形成共同的符号特征”;作为新中产阶级的白领,“政治消极就是他们的职业意识形态;除了在极为分散和零散的意义上,他们从未参加过任何经济斗争;他们甚至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缺乏最起码的意识;他们没有感到自己面临了任何尖锐的危机。不能向他们提出诸如政党、工会和阶级关系这类问题,因为他们不是一个同质的阶级”。 [74]在米尔斯看来,新中产阶级一方面缺乏团结,也没有机会成为独立的集团或政党登上政治舞台,明显的中产阶级运动在美国政治舞台上并不存在;另一方面,新中产阶级也没有公共地位,只是作为个人在摇摆不定和犹豫彷徨,在政治上缺乏热情、漫无目的,如果参与政治斗争,他们也只是站在大局已定的胜利者尾巴之后的“政治后卫”,他们“不可能成为政治上的‘平衡器’”。[75]

综上所述,西方关于中产阶层(中产阶级)的众多研究表明,中产阶层(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元的,并且是随着社会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功能是不尽相同的,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中产阶层(中产阶级)既可能成为一个社会的“稳定器”,不断地增强社会稳定的力量,有效地缓冲和调节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又可能成为一个社会的“颠覆器”,影响现行社会制度的稳定,轰然或悄然地危害现行国家政权,变成现行社会政治制度的“掘墓人”;也可能成为一个社会的“异化器”,或政治冷漠,成为消极无为而游离于政治之外的局外人;或政治偏执狂热,沦为法西斯主义等政治极端主义的社会温床甚至中坚力量。因此,那种简单地将中产阶层(中产阶级)认定为社会“稳定器” 的说法,在理论上是片面的以至错误的,并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以至有害的影响与后果。

那么,人们自然最关心中产阶层(中产阶级)在“稳定器”、“颠覆器”、“异化器”这三种功能之间的转换机制是什么?或者说最根本的,人们最关心中产阶层在什么条件下发挥“稳定器”的积极功能而不发挥其他两种消极功能呢?

要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实则是一件很难的事。总的来看,西方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也很欠缺,相关的文献很少,即使涉及到的少量文献也大多相当原则,很不系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一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理论上把中产阶层预设或认定是社会的“稳定器”,根本没有去考虑还存在其他消极功能的问题,因此自然就不存在分析研究它向“颠覆器”或“异化器”等功能转换的问题;二是对于那些把中产阶层视为是“颠覆器”或“异化器”的学者而言,他们中的一部分由于只是把中产阶层看作是“颠覆器”或“异化器”,因此也没有去分析所谓中产阶层在这三种功能之间的转换机制问题;三是对于认识到中产阶层可能存在着“稳定器”、“颠覆器”、“异化器”这三种可变功能的那些学者而言,他们对于中产阶层在这三种功能之间的转换机制的论述和研究大都也语焉不详,只有塞缪尔·P·亨廷顿等极少数学者有过很明确的简单的部分论述,而托克维尔、李普塞特等人也在意识到中产阶级可能存在两种不同方向的社会政治功能时,简单提及或暗含了一些分析。

例如,亨廷顿认为,中产阶级(中产阶层)的政治功能是随着现代化的时间推移而逐步从革命走向保守的过程,强调随着时间的变迁,中产阶层会从最初的激进的“颠覆器”(“革命者”),慢慢钝化为后来的保守的“稳定器”。“事实上,追溯起来,中产阶级的进化可以分为好几个阶段。…… 首批出现的中产阶级分子是最革命的;但随着中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它也变得较为保守。”“实际上,中产阶级与稳定的关系,颇似富裕与稳定的关系一样,一支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犹如普遍富裕一样,是政治上的一支节制力量。然而,中产阶级的形成却也象经济发展一样,常常是极不稳定的因素。”[76]最早出现的中产阶级往往在政治是激进的,后来出现的中产阶级成员则带有更多的官僚性和技术性,更注重商业,因此也就趋向保守。简而言之,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功能“经历一个渐次保守的过程,其队伍每扩大一次,就越趋于从革命转向稳定”。 [77]此外,亨廷顿认为现行政治体制对待中产阶级的策略也非常重要,对于温和的中产阶级力量及其改革要求要有策略地善于吸收,但对于中产阶级激进主义则不但不能迎合,相反“最恰当的办法乃是镇压而非改革”。[78]在托克维尔看来,中产阶层可能成为“稳定器”,也可能成为“颠覆器”,但是他并没有论及这两种功能的转换机制。从他关于美国和法国中产阶级不同功能的论述中,人们可以认识到的是,由于国情不同,中产阶级的品质也会不同,从而导致中产阶级的功能迥异。在美国,中产阶级酷爱财产所有权,追求财富增长,同时富有职业伦理和公共精神,以职业为天职、勤奋节俭、爱国、权利观念强、平等自由民主意识浓厚、信守法律(“爱法律如同爱父母” )、热心公共事务和民间社团活动,并有基督教这一“教条性”的普遍信仰的规范和约束,因而本能地信守社会秩序,自然地希望社会安定,是社会的“稳定器”。而在法国,中产阶级祟尚“空谈”,大肆鼓吹“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抽象而普遍的观念与理论,热衷于以简单化、理想化、绝对化、普遍化的方式对现实进行批判、对未来进行空想,鄙视改良道路,鼓吹彻底的改造和“革命”,因此中产阶级最为激进,自然就成为社会现行制度的“颠覆器”。在李普塞特看来,中产阶级既可能是“稳定器”,也可能沦为“异化器”。如果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能够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而稳步地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占据多数时,即形成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菱形(橄榄形)社会结构,那么,这个强大有力的中产阶级就能发挥调节、缓和、化解矛盾与冲突的功能,从而发挥“稳定器”的功能;而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力量弱小时,如果它既面临大规模资本主义的压力,又面临强大的劳工运动的社会压力,中产阶级就可能产生很强的“心理恐慌”和“地位恐慌”,这时候该国的中产阶级就很可能沦为社会的“异化器”(如支持法西斯的中坚力量)。此外,还有不少把中产阶级视为“稳定器”的学者(如亚里士多德),在高度肯定中产阶级在稳定社会中发挥的积极功能的同时,也认识到中产阶级的人数和力量的重要性,认为惟有当中产阶级强大到足以抗衡其它两个阶级(极富上层、极贫下层)而有余,或至少要比其它两个阶级中的任何单独一个更为强大时,社会政治的稳定才真正有切实保障;否则,一个国家中产阶级人数少,力量薄弱,中产阶级就会被压迫,自然难以发挥“稳定器”的功能,国家的稳定也难以政治保障。[79]

虽然人们对中产阶级(中产阶层)在“稳定器”、“颠覆器”、“异化器”这三种功能之间的转换机制的认识还是很粗浅的,但是从中产阶级存在这三种可变的功能以及可能发生功能转换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最基本的启示和借鉴。

首先要全面而科学地认识到,中产阶层(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功能是多元的,并不一定是社会的” 稳定器”,它有可能成为现行社会制度的“颠覆器”或“异化器”。对于中产阶层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因为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做到在政治上清醒,也才能制订出正确科学的政策来促进中产阶层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国际上一些国家因对中产阶层(中产阶级)的政策失误(如放任自流或错误打压)而导致社会不稳或社会停滞或“改革不当从而引发革命”的历史教训必须引以为鉴。[80]

其次,要充分认识到中产阶层(中产阶级)是一个处于社会上层与下层之间的成份复杂的社会阶层,在它内部又有不同的层级(如中产阶级的上层、中层、下层等)和不同的群体。这些不同层级的人们在价值观上是互有差异的,他们的社会政治态度是不尽相同的。他们要形成统一的中产阶级意识,发挥统一的阶级(阶层)政治功能,虽然并非不可能,但一定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功能也是不尽相同的甚至是迥然相反的。对于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认识到这一点尤其重要。如果说一个成熟强大的中产阶层是稳定社会的积极的中坚力量,那么在这个成熟强大的中产阶级的形成过程中,却往往充满了各种变数和风险。中产阶级政治属性很可能是随着现代化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走向保守,但这种保守化的过程,也并不是一个完全自然形成的过程。

最后,最为关键的是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对中产阶层的扶持引导对于中产阶层发挥“稳定器”的功能非常重要也极为必需。为此,第一步必须大力扶持和推动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只有中产阶层的人员数量和比例壮大到有相当力量时才有利于发挥其“稳定器”的作用,一个弱小的中产阶层很难发挥较大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很难在社会上下阶层之间发挥调节和缓冲矛盾与冲突的平衡作用),尽可能地创造有利于中产阶层发展壮大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并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向中产阶层倾斜,尽可能地减少中产阶层成员可能产生的经济不安全感、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注意防止和减少其产生“地位恐慌 ”,并利用政策(如保护合法的财产所有权、打击违法犯罪)和社会舆论强化有利于公平合法创业致富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引导中产阶层通过合法手段大胆致富,将新增的财富更多地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扩大社会财富总量,促进社会更多的人进入中产阶层行列。与此同时,对于这个新兴的中产阶层(中产阶级),一方面现行社会政治体制应当进行相应的改革,增加政治体制的有效弹性,以便有选择地为新兴的中产阶级开通参与政治的制度化的合法渠道,拓展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的合法机会(而不能简单地将他们排除在现行政治体制之外),并依法规范参政的程序和机制;另一方面,必须对中产阶层进行整合引导,对其政治诉求要进行科学分析和合理选择,特别要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速度和改革方案的周全、稳妥,尤其要重视加强对不同类型的新兴中产阶级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用主流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去规范、形塑和整合他们(而不能自由放任他们去侵蚀现行社会的根本政治体制),支持其组织各种职业性、功能单一的民间组织,适当转移他们对政治的过度注意力;保障宪法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发挥宗教自我约束行为、净化心灵、鼓励施惠从善等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努力培养中产阶层的良好的职业伦理、公共精神、法律素养和务实作风,增加他们对现行社会政治体制的认同,使新兴中产阶层真正成为现行社会政治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引导其在社会上发挥积极作用,真正成为社会的“稳定器”,坚决防止其成为“颠覆器”或“异化器”,沦为危害社会的消极力量。

(胡联合 胡鞍钢 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100084)

原文刊于《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和《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7年第6期。

[1]感谢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的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FANEDD,200467)。

[2]胡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法学博士,特约研究员(北京 100084),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内刊》、《政治学研究》、《欧洲(研究)》,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光明日报》、《法制日报》和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东方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等发表出版著作一百多万字;曾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授予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曾获得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胡鞍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中心博士,特聘教授,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 100084);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管理世界》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上百篇,出版著作48部(其中英语著作6部)。

[3]middle class或 middle classes,译为中文时,有的译为中产阶级,有的译为中产阶层。国内学者有时也将其译为“中等阶级”、“中等阶层”,“中间阶级”、“中间阶层”、“ 中间等级”、“中层阶级”、“中等收入阶层”等。此外,英语中的中产阶级有时也用middle stratum(strata)、intermediate class(classes)或middle- class stratum(strata)等词语来表示。在西方这些词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不过,考虑到国内的习惯用法,在标题等处仍主要采用“中产阶层”的表述,在行文中为了尊重各个学者的意思,则经常可能混用。

[5]周晓虹主编:《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28、299—324页。

[6]孙立平:《中产阶层与社会和谐》,引自。

[7]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61—75、254页。

[8]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9]同上书,第300—301页;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鹭江出版社,2000年,第13页。

[10]陈冠任、易扬《中国中产者调查》,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385、426页和;。

[1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35、206、235页。

[13]同上书,第9页。

[1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26-147页。

[1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204-211页。

[17](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800页。托克维尔认为当时美国的中产阶级(小康之家)已成为美国的主流,“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是小康之家”。引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8页。

[18](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第660-663页。

[19](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1997年,第333-349、521-678页。

[2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第648-649页。

[23](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第276页。

[24](意大利)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15-16、198-210、482-507页。

[25](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0-29、138—178、261-281页。

[28](德)盖奥尔格·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48、428页。

[39](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70页。

[42]人们对于何谓“颠覆”的看法并非完全一致,本文取中性的含义,即旨在推翻(颠覆)现行社会制度和政权统治的行为,主要指“革命”(包括非暴力革命)。本文所指的“革命”主要取“根本变化”之意,指社会政治制度或国家政权发生“根本变化”(尤其是诉诸暴力手段),暂不涉及政治正义性等价值判断问题。这种释义也与英语中的“revolution”(革命)的通常意思是一致的。参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24页中关于革命的第三种释义和《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295页中“revolution”单词的第一种和第二种解释。

[43]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37-138、267-268、461-462页。

[46](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贾鹤鹏译,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96页。

[47](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64—156、275—312、170—171页。

[49]同上书,第64页。

[51]参见(法)托克维尔《回忆录:1848年法国革命》,周炽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思想与社会》编委会:《托克维尔:民主的政治科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5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263-264页。

[54]同上书,第339-343 页。需注意的是,亨廷顿以上分析的立足点是处于现代化过程中国家的中产阶级。对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或已经成熟的中产阶级,他则认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参见(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264-275页。在最后的小结中还将对此进行简要阐述。

[55](美)阿尔文·古尔德纳:《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杜维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序言第1-7页,正文第5-9、90-102页。

[57]同上书,第12页。

[58]同上书,第13页。

[59]同上书,第15页。

Press,1935.需指出的是,认为中产阶级是法西斯主义的社会温床的学者(如Harold Lasswell,Samuel Pratt,Daniel Guerin)为数不少。在萨泊斯看来,德国整个中产阶级走上支持法西斯主义道路是中产阶级对20世纪30年代德国经济困难和社会紧张的一种极端主义反应。而拉斯威尔(Harold Lasswell)等学者则强调的下层中产阶级是德国法西斯主义的肥沃的社会土壤,且这种支持法西斯主义的倾向是源于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即使是中产阶级经济地位改善了也仍然会存在。而与拉斯威尔的观点相异的是,普拉特(Samuel Pratt)通过对城市民众投纳粹党的选举支持票的研究发现,一方面无论是上层中产阶级还是下层中产阶级都表现了投德国纳粹党的支持态度,另一方面上层中产阶级比下层中产阶级对纳粹党的支持态度更彻底一些。顾莱尼(Daniel Guerin)则认为不但城乡小资产阶级而且白领雇员都是“法西斯部队的中坚”。See Harold Lasswell, The Psychology of Hitlerism,

[70](美)C.莱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9-281页。

[76](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264页。

[79]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206-209页。

[80]亨廷顿认为在历史上的伊朗、摩洛哥、利比亚、韩国、哥伦比亚、多米尼加、苏联、波兰以及其它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往往成为主张对社会进行全面彻底改造、追求“乌托邦”目标的激进的反政府力量,而政府的改革则变成了中产阶级进行“革命”的催化剂。参见(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339-343页。

}

17、“三个代表”这一思想加深了对下列哪些问题的认识( )
    D、什么是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 )

2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是( )
    A、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E、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1、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前两个时期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制定和执行了一整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政策和策略。党制定和执行这些理论、政策和策略的基本原则是( )

14、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学说,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 )
    D、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8、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3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4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 )
    D、它有了新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44、在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 )
    A、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国民党统治集团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他们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决定其不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促进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路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0、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之后,中国还存在的国内主要矛盾是( )

11、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之后,中国还存在的国外主要矛盾是( )

31、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方针,对于“赎买”的含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D、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35、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
    C、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36、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 )的制定及颁布施行,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和保证,为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7、为什么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过渡时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落后,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为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所必要的经济和文化来创造前提
    D、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在国际上受到帝国主义的打压和封锁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 )
    D、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探索自己的道路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下面的表述哪个符合该文的思想( )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以往社会的基本矛盾性质一样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分为对抗性的和非对抗性的两类

6、根据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论述,以下哪个矛盾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
    D、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11、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当时“四个现代化”是指( )
    A、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
    C、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1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 报告中指出要“以苏为鉴”,这意味着( )

1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其含义是( )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得到解决

15、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17、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主要原因是( )

21、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毛泽东讨论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他认为( )

4、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深刻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一步论述了邓小平对这一理论的创立做出的独创性贡献,并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形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

5、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

6、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 )
    D、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8、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时机来制定规划。”这一论述( )
    C、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

13、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所谓第二次革命,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相对而言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是( )

16、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所以能够明确地把简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这个重大突破就是认识到( )

25、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B、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D、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26、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之所以处于初级阶段,最根本的原因是( )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0、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一次重大突破。这一重大突破的主要依据是( )

3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个结合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主要表现是( )
    B、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32、立时代潮头,开改革之先。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民意,,挽狂澜,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吹响改革开放好觉,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

34、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其中,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 )

3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党的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其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 )

39、1987年召开党的十三大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拓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党的十三大( )
    D、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有( )
    B、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8、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初步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有( )
    A、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D、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B、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
    B、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
    B、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基础是( )
    B、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 )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2、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 )
    B、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C、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
    D、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

18、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全面”是指( )
    A、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D、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21、关于科学发展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B、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C、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思想基础

2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 )
    A、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B、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C、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5、坚持统筹兼顾,必须( )
    A、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B、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各群体利益要求
    C、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能力

26、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解正确的是( )
    B、“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C、“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D、“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30、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正确的表述是( )
    C、科学发展观是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D、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6、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转变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
    C、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D、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7、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其内涵包括( )
    A、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B、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C、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D、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24、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内容包括( )
    A、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C、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包括哪些方面( )
    A、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B、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固本开新,重塑钢铁长城
    C、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20、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后再乘势而上(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2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有( )
    D、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6、《复兴之路》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习近平引用三句诗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生动叙说,请问是以下哪三句诗文( )

3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的重大意义有( )
    A、我们党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之后作出的重大决策
    D、它是对我们党关于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战略的继承和发展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5、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关系上要讲辨证法、两点论,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C、善于运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6、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改革,其根本目的是( )

7、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

15、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内容不包括( )
    A、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B、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C、彰显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脱贫体系
    D、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17、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 )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
    B、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
    D、保障少数民族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力

7、党的十八大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是( )

10、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整个修改过程,始终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反映人民的需求和愿望,严格遵循宪法修改的法定程序。这体现了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战略任务是( )
    C、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

12、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力因素。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在现阶段党和国家民族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的是( )

14、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说法正确的有( )
    A、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

15、2018年3月28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标志着( )
    B、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

1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科学构想。其具体含义是( )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三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4、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抓好舆论工作,以下表述不当的是( )
    C、要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充分彰显

8、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突出核心要素、更加注重凝练表达、更加强化实践导向

10、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概括的( )
    A、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B、伟大爱国精神、伟大创新精神、伟大奉献精神、伟大斗争精神
    C、伟大爱国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创新精神
    D、伟大创造精神、伟大斗争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伟大奉献精神

16、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就要( )
    A、努力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C、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提炼与阐释,提高其国际知晓率和认同度
    D、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17、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总的要求是( )
    A、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
    B、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
    C、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D、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20、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要( )
    C、加快构建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D、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四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6、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尤其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是保持社会安定团结良好局面的关键。习总书记指出:“对人民内部矛盾,要善于运用法治、民主、协商的办法进行处理。”我们国家独特的( )被西方社会誉为“东方一枝花”,老百姓对这种便捷高效的解决纠纷方式有很大需求

10、( )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个领域的国家安全任务进行了明确界定,共7章84条,标志着中国的国家安全工作步入了法治轨道,为统领国家安全各领域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17、十九大报告首次阐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民生三感”,反映出民生发展发生的深刻变化有( )
    C、需求层次的深刻变化,从物质、精神层面到心理、情感层面的升华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并提 “四个全面”,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集结号”,不仅让人回味无穷,而且令人热血沸腾,“四个全面”是指(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实现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反腐倡廉

1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探索新实践的重要成果。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是( )

1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探索新实践的重要成果。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的是( )

1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赋予“小康”更高的标淮、更丰富的内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规划和设计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其中在经济方面提出的一项新要求是到2020年实现( )

1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6、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期间,于2016年4月25日在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最近几年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是( )
    A、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 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

1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 )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改革
    B、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改革

24、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是指导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纲领和总遵循。总要求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在这个总体布局中,贯穿其中所有建设的是( )

3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主要有( )

35、党的十八大以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拓展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通过了360多个重大改革方案,出台了1500多项改革举措,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如此重视全面深化改革,是因为全面深化改革( )
    D、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36、全面深化改革要攻坚涉险,涉及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这就要求必须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重大关系,包括处理好( )

37、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 )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5、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 )
    B、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
    C、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30、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为( )
    A、到202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4、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通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 ),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5、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 )

21、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 )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22、关于民主集中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
    B、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之一
    D、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民主集中制表现为: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2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坚持党的领导,是( )

2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 )
    B、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C、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5、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 )

26、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论断是由( )

27、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是因为( )
    B、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
    C、党以自身优势引领和锻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D、党的自身优势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有效发挥

1、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敏锐地把握住时代的发展,并以世界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中国问题,指出了( )这个时代的趋势。

52、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是(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B、B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确立为三大基本目标

53、党的十七大后,来自国际国内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界的严重困难和挑战接连不断,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冲击最猛烈、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国际事件是( )。

82、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力量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体现,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策核心的是()

83、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机制是( )。

8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
    A、A.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
    C、C.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发展进程的必然结果,其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
    D、D.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

8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 )。
    A、A.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C.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8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

9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 )的问题。
    D、D.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8、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B、B.人民幸福、民族振兴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和保障;国家富强是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C、C.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民族振兴的基础和保障;民族振兴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D、D.社会公平、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社会公平、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00、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是( )。

103、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其中第二步是实现小康,在( )。

10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就是( )。
    B、B.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D.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6、党的十九大对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总体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作出了具体安排。要按照这些部署和安排,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

145、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C. 第二步 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172、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其历史方位已经发生变化( )。
    A、A. 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B、B.从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C、C.从受到外部封锁背景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背景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177、党的十六大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明确定位是( )。
    B、B.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179、关于“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B、B. 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C、C. 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185、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186、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 )
    A、A.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B、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C、C.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D、D.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我国各方面发展水平总体较好。

187、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得我们做出如下判断( )
    A、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C、C.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18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这主要体现在( )
    A、A.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B.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C、C.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D、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进程看,我国已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89、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是( )。
    A、A.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
    B、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
    D、D.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

190、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 )
    D、D.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19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 )
    B、B.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19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 )。
    A、A.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B、B.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19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 )
    A、A.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B、B.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C、C.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19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是因为( )
    A、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毛泽东思想新境界。
    B、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C、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D、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放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起点,必将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19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主要体现在( )等方面。

196、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是( )

197、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是( )
    A、A.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B.第一个阶段,从2000年到202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2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C.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D.第二个阶段,从202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2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8、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具体体现为( )
    A、A.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经济发展实现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根本转变。

199、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这些目标要求具体体现为( )
    B、B. 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大为增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基本建成。
    D、D.依法治国得到全面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局面基本形成。

200、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这些目标要求具体体现为( )
    A、A.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愿景,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B、B.我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口预期寿命和国民受教育程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5、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 )。

20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 )各个方面体现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任何人违反宪法法律都要受到追究。

207、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应该( )。

211、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农民阶级。

212、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我国以重工业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已初步建立。

213、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21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15、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216、新中国建立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实行依附于苏联的“一边倒”外交政策。

217、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

218、我国的对外开放仅仅是对发达国家的开放。

219、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220、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错

2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

222、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提出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

22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224、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

225、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体现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

226、习近平曾引用三句诗生动诠释了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代表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其中代表明天的诗句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227、中国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2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229、中国所倡导的新型国家关系,“新”在强调“多边合作”。

23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但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大概括为“四个全面”。

231、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232、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主张“城市中心论”。

23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

23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从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

235、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应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36、法律的规范作用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37、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238、军民融合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239、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秋收起义,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240、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到2020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241、思想工作是我军的看家本领,是我军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是我军同一切其他性质军队的最大区别。

242、面向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不断推进思想建军。

243、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其基本内容包括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权威。

244、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力量基础。

245、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应该做到坚持全国一盘棋。

246、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等同的,国家治理体系越完善,国家治理能力就越强。

247、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

248、改革开放后一个很长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249、党的十四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250、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我们党的基本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251、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的斗争主要表现为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发展生产力与破坏生产力的斗争。

252、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5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54、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体现,是最基本的民生。

255、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256、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社会划为9个阶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