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规定的是不可以用公款买月饼发给职工吗

核心提示:10月31日中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这是继叫停双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之后,中纪委反四风的又一具体要求。

凤凰卫视11月2日《新闻今日谈》,以下为文字实录:

刘珊玲:在10月31日中纪委发出了,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这是继叫停双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之后,中纪委反四风的又一具体的要求,相关话题,我们今天请到了时事评论员纪硕鸣先生,来为我们做分析点评。

我们注意到,其实往年中纪委都是大概在春节前,才会发出这一些禁令,但是刚过去的中秋,还有国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纪委又发出了禁令,您是怎么看的?

纪硕鸣:其实这个禁令是很具体,但是从大的方面看,他是十八大以来,党总书记从严治党,从党风抓起的一个总体一个部署,而且这个部署,我们看到,一阵一阵的紧锣密鼓,他是从去年12月4日就提出八项禁令,对那些要求领导干部从本身抓起,要轻车简从,迎送高级领导不能铺红地毯,不要让群众来欢迎,不要参加那些开幕、揭幕仪式。

就规定的很具体,然后前一阵习总书记又说,要纠正四风,包括形式主义,包括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一次中纪委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禁令,我觉得体现了一步一步,抓到具体,落实对党风,实际上这个,从严治党,我们看到习总书记是两手抓,一个在反腐败上,不断加大力度,既要抓老虎,还是拍苍蝇,这个是对整治党内腐败的一种力度。

但是这样的腐败,毕竟他还是有些是个案,有些个别的,但党风问题就关系到整个党的一个集体,一个党的健康,一个执政党长治久安的这么一个大问题,所以他是两手抓,在抓这么一个党风的问题。

刘珊玲:这次不但是抓早,我们还注意还抓小,因为你刚刚提到说,过去中纪委通常都是抓大老虎,这次管到送贺卡,送明信片,年历等等,会不会有点小题大作?

纪硕鸣:其实说小,应该也不会小,虽然他管得很具体,从贺卡,从挂历年历,讲得很具体,但每个单位,中国这么多单位,如果说每个单位都花一定的钱财在这个上面,结合起来的数量是不少,这个就是一种,本事意义也没有很大的意义,都是一些形式主义,当中也可能产生一些腐败。

如果说你要说大,也会大到什么程度?他还牵涉到邮寄、运输、人情的往来发放,这个我记得前段时间,老百姓有微言,就是在中秋的时候,光送月饼造成了北京的车辆堵塞,就是很多人觉得老百姓不满,所以小的反映出一个大的一个党风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老百姓对你这个党的执政的信任问题,再加上我们也看到,很多大的老虎也好,那些苍蝇也好,他怎么会走上腐败道路,就是从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小事情,一步一步开始的。

所以中国有一句古话,不要以善小而不为,不要以恶小而为之,不要看这些是小事情,但是这些小事情,你是一个形式的,是一个官僚的,是一个奢靡的,你都会慢慢慢慢会侵蚀党的集体,会影响整个党的形象和党的作风,所以我觉得不要看他是抓一个小事情,但是他背后是一个党风,党的纪律和党怎么有一个好的形象的一个大问题。

刘珊玲:关于这个作风的问题,这次由中纪委发出这样一个禁令,你认为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纪硕鸣:我是觉得,我记得以前我在内地时候,逢年过节,党都会发出通知,希望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这个通知都是往往是谁发呢?中共中央办公厅发比较多,这届政府,我看中纪委不但在加大力度,从管大的老虎要抓到小的党风、细节都要抓,往往我们说有的时候魔鬼是在细节当中。

从抓细节的效果,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为什么会中纪委来抓这个事情?我就觉得中纪委他有一个执行力,而且在通知里边,他最后提了一条,要求各级的纪检检查机构要持之以恒,不断的对这些问题进行打击,进行纠正,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要来监督和做好这些工作。

中纪委他一层一层,他有这样的执行力,这个事情虽然是有,中纪委来做他不是一个表面上的一个,好像一种告示,他会花力气来进行,来诊治,而且我觉得是一节一节来加大力度。

另外,他这个通知,用新华社文告的新闻的一个告示,其实也告诉了,不仅是告诉全党,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你要记住现在整风,整党,进行共产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活动过程当中你不要顶风作案,其实也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告诉我们媒体,我们可以为党做好这个监督,因为你有中纪委的通知在,每个人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监督员,可以去举报。

这样的话,就会抓到一个时效,我觉得习总书记抓党风,从严治党,实际上最重要一点,老百姓是看,不仅看你抓多少老虎,打多少苍蝇,老百姓还看你做的事情,是不是实实在在在贴近老百姓,是不是老百姓他所需要说想得。

这样的话,老百姓才会拥护你,你的执政能力才会有时效,实际上在十八大前,我们也听过很多党内,党风之正的这种情况很多,请客送礼是一个。

还有一个,本身由于党风不整的话,工作作风的问题造成了很多政令出不了中南海,造成了很多中央的决定,落实到基层,大概要五十天,从北京坐飞机大概只要到一个基层,比如到上海只要两个小时。

但是他到基层,这个活动,这个决定落实要五十天,一个文件送达到基层要七十天,这样的一种拖拖拉拉的这种作风,使得共产党一贯的形象,他的雷厉风行,他在联系群众,他的廉洁这种形象都被破坏掉了。

所以,我看到习总书记,十八大到现在还不到一年,将近一年,在整顿党风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在加大力度,然后从小抓起,我也觉得,只有从小抓起才能防患于未然。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很多人会认为,你这么做是不是有效,发一个通知是不是行,其实我是这么觉得,就是来香港前,我也在大陆生活一段时间,共产党执政六十多年来,我记得说过一句话,叫做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任何事情只要你认真,相信都能做得好,后面他又讲了一句话,共产党是最讲认真的。

就是说,只要共产党讲认真,共产党认真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可以做得好,我们也知道,共产党这个组织系统,虽然我们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经济取得成就以后,腐败现象也层出不穷,官不像官,党不像党的情况也很多,曾经我也写过一篇文章,叫共产党要身份认同,很多时候都不讲为人民服务。

现在我们讲要克服四风,我觉得隐喻当中已经讲,你不能形式主义,你不能官僚主义,你不能享乐主义,你不能奢靡主义,你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你当官,你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

所以,只要认真,有能把事情办好,所以我看这一年来,这一届的中共中央,他反腐倡廉,从严整治党风是认真的,我相信虽然不可能一天两天就把党风完全整好,但只要共产党认真,他一定可以做到。

《新闻今日谈》节目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日17:30-18:0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凤凰周刊》封面报道,解密报告中的精彩故事,以及与中央反腐进程有关的要点,同时解密的还有王岐山与八位政协常委的互动。目前反腐败、“打老虎”形势是怎样的?中央反腐有无治标和治本的时间表?推进反腐过程中,一些官员不作为怎么办?党纪与国法的关系怎样划界?诸多尖锐提问王岐山均不回避,开诚布公地回答。

王岐山带头遵守中央的规定,在一些事情、细节上甚至苛刻到“不近人情”的程度。甚至中秋节朋友们送来的月饼都坚决不收,他的夫人姚明珊也将朋友夫人相赠的月饼退回去了。为了避免老友生疏,或是被认为官大了不好相处就成了难题。王岐山夫妇更愿意邀请朋友们到家里做客,开伙煮饭。

十八大以来,中共执政新风不胜枚举,件件大事迅速铺开,令人目不暇接。中纪委的工作尤为引人注目,其工作节奏被总结为:“一年一年抓,一个节一个节抓,一件事一件事抓”。时间推进到中秋、国庆双节,整治公款送月饼节礼、公款吃喝自然成为中纪委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2014年8月25日的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七次会议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其所做的政协反腐报告中专门提到了一个关于月饼的故事:

“在今年八月份到来之前,我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提出了月饼问题,得到总书记很好的呼应。月饼是个小事儿,但困扰我们大家很久的一个问题是,我在北京当市长的时候就发现,月饼已经和交通有联系了,从东城送西城,西城送北城,转圈儿送。而且,送来送去,发现篮子里变得无奇不有。月饼篮子里有手机、有钱、有金银首饰。我还专门去天津走访了月饼厂,他们反映,月饼越做越贵,鎏金的、包金的,里面放这放那的,越来越不像话。”

中秋是传承着民族优秀文化和情感的传统佳节,国庆节更是举国欢庆的日子。王岐山不止一次强调:不能让不正之风浸染节日文化、不能让公款购买节礼侵蚀党风和社会风气。像中秋、国庆以及春节等传统节日,正是遏止不正之风,抓党风促民风的重要节点。

早在2013年11月21日,中纪委就下发了《关于严禁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的通知》, 此时距离春节尚有两个多月。知情人士透露,中纪委提前两个月下达中央精神文件,意在防止一些行业企业开始为公款购买烟花爆竹等礼品准备原材料甚至下单,避免浪费。这表明此类规范绝非作秀之举。通知强调“严禁用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烟酒、花卉、食品等年货节礼”,旁边特别用括号注明:慰问困难群众职工不在此限。称得上用心细致。

治理公款消购买月饼、购买烟花年货、寄贺卡年历等一次次中纪委持续反“四风”,抓八项规定、党风建设的规范行为和以往中央规定下到地方以后“一阵风、刮过去就完”就不了了之的行为相比,显然具体了许多,严格了许多。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入手,抓得住同时还要抓得牢。这其中反映出中央高层关于反腐的一些深层和缜密的思考。

在政协十二届常委会七次会议开幕式上,王岐山还介绍说:“习总书记在提出八项规定之后,开始提出公私要分明。有很多事情很具体,比方说要出差,走哪就在哪儿吃。总书记说,我们要不要交钱?交多少钱?你八项规定这么细致,就是要求公私要分明。政治局常委的工作也越来越细,2013年常委开始联系省一级,到2014年常委开始联系县,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总书记说,我们八项规定的落实,应该是作为一个名片(业绩),是本届中央委员会向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的一个交代。总书记说完之后,我听明白了,这事儿我得抓五年。”

十八大以来,中共执政新风不胜枚举, 反腐倡廉、深化改革,件件大事迅速铺开, 齐头并进,让人目不暇接。全国政协和地方政协也开始有一些变化,如各地方政协主席均已不再担任省(区、市)委常委职务等。同时,地方纪委相当一部分职权已经与省、市剥离。这都被认为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法治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的表现。

今年8月下旬,全国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史无前例地讨论了一个“局部项目”——传媒改革,引起舆论界高度关注。坊间还在消化此件大事,中共中央纪委书记前往全国政协做报告,谈反腐倡廉,一下又成舆论热点。大事、新事接连发生,也许可算作中国政经体系最新词汇“新常态”的浅显解释吧。

有理由相信,王岐山在政协的报告,标志着目前中国反腐已进入“新常态”。

}

中秋节到底能不能发月饼?反腐不是反正常福利!

中秋将至,中纪委早早发文提醒,要严防月饼腐败“死灰复燃”。同时,全国总工会发通知,逢年过节,有些慰问品可以有。那今年,单位这月饼发还是不发呢?来看看中纪委给出的答案。

中纪委为何盯住月饼不放?

——反腐要抓小抓细,节日节点更要紧

一到中秋节,高档月饼、奢华礼盒依然琳琅满目,一些月饼礼盒买出“天价”(资料图)

今年8月21日,距离中秋节还有五周的时间,中纪委网站即刊文《严防花样翻新的高价月饼“死灰复燃”》,与前两年相比,部署得更早了些。

有人会问,中纪委咋就非要跟这小小月饼“死磕”?

对于作风问题,习近平曾有这样的论述,“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延伸来看,“月饼”虽小,但是违规收送月饼节礼等不良作风却是大问题。

中央深入推进改作风就是要抓早抓小,从细节入手、从小处着力。中纪委监察报报道,调查数据显示,70%至80%的贪官曾在节假日收礼,这为其日后的大贪大腐埋下了伏笔,正所谓“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今年以来,王岐山在多次讲话中都提到,反腐要“抓早抓小”。抓住“月饼”不放手,其实就是守住最初的防线,扣好第一粒扣子。在这里,“月饼”只是一个象征符号,代表着那些容易滑跤的小处,比如说人情节礼、天价烟酒、高档会所等。只有在不良作风露出苗头时就堵住“蚁穴”,才能防止“溃堤”。

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年节”已成为考验党员干部是否廉洁的“试金石”。

但从市场的反应看,一到中秋节,高档月饼、奢华礼盒依然琳琅满目,不仅如此,还有电子礼券在电商、微信的隐蔽下“暗度陈仓”,这些都充分说明如今的“四风”问题更加隐蔽,更加狡猾。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醒全党,“四风”问题“树倒根存,有些是在高压态势下取得的,仅仅停留在‘不敢’上,‘不想’的自觉尚未完全形成。”

基于中央这种认识,紧紧咬住中秋等重要时间节点,严查落实八项规定情况,“一把尺子执纪到底、一寸不让”,中纪委就是要明确,执纪必严、越往后越严!

——中央有纪律,员工有期待,“反四风”的深入起到震慑作用

中纪委网站开通中秋国庆“四风”问题举报专区

自2013年9月中纪委重申“严禁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之后,这两年,栽在这小小月饼上的领导干部,还真不少。

单单2014年8月一个月,中纪委就公布三起违规购买月饼案例。吉林省白山市商务局原局长公款购买发放月饼等福利,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安徽省一镇卫生院院长利用职务便利,向本单位及多家卫生院推销了自家生产的月饼,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

四川某村违规用村集体资金为村社干部购买月饼进行慰问,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等到了同年9月,中纪委在其网站公布了各地177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其中就有20人是因为违规发放月饼、福利、补贴遭到处分。全国各省区市的“反腐禁令”上,“月饼”亦成为标志性物品。

在反“四风”的高压态势下,中纪委“组合拳”可谓震慑作用明显。但同时,不少领导干部也纠结在心头,一方面,是职工有期待,“以往过节发月饼的惯例,已经成了节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则是中央三令五申,禁令当前。

有媒体报道,一位国企员工说,去年中秋节前,他们单位给每位员工发了10个食堂自制月饼,第二天就向每人收了20元钱,以此证明这些月饼是员工自购而非单位福利。

有网友说,其实发多发少无所谓,发什么也无所谓,都是单位的心意,大家也图个过节的气氛。公款月饼送礼应该制止,但给员工自己吃的月饼,怎么也没有了呢?

——月饼背后的“奢华”、“公款”才是重点,反腐不是反职工福利

  平价月饼渐成主流。在郑州市一家超市内,商家在显著位置摆放着售价7.8元的盒装月饼。新华社记者李安

我们不妨以“月饼”为关键词,检索一下中纪委近几年关涉“月饼问题”的几次通知中的表述:

2013年9月3日,中纪委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通知中提到,节日期间,严禁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

2014年8月10日,中纪委开通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同时恢复每周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

今年9月6日,中纪委宣传部发出通知,强调中秋国庆即将来临,以奢华高价月饼为代表的高档礼品花样翻新,形式隐蔽,“四风”问题出现了新情况,要求各级纪委宣传部门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坚决防止中秋国庆期间“四风”问题反弹,确保“两节”风清气正。

不难发现,这里所谓“月饼问题”,其实都加了“公款”、“奢华”“高档”等特定关键词。正如中纪委监察报一篇报道中提到的:月饼本无辜,但“天价”却让其“变了味”,成了搞不正之风的媒介和掮客,必须和公款、权力划清界限,严防打着月饼旗号背后的歪风邪气。

去年中秋节,人民日报客户端就曾刊文《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文中提到,中央的八项规定,反的绝不是职工的正常福利。一年就那么几个节假日,单位这时慰问基层员工,发一点福利,全体员工捧着节日福利喜气洋洋,这是多么体贴民心的好事,和腐败有多大关联?一些单位中秋节的二斤简装月饼没了,这岂不是歪曲了中央的反腐本意?

由中纪委职员开通的微信公号“学思浅语”还曾为不发月饼的领导画了个像:对中央精神不理解的糊涂一刀切者,宁可不发也不惹事的胆小保乌纱帽者,害怕有“事儿”暴露的惴惴不安者,漠视群众利益的自私者,以及歪曲中央本意、误导群众的别有用心者。

其实,早在去年7月,全国总工会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表示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以向全体员工发放少量节日慰问品。

今年1月,全总又发布了补充通知,对“逢年过节向全体会员发放少量的节日慰问品”这句话作了详细解释:年节是指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即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节日慰问品”原则上为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一些生活用品等。(凤凰安徽综合财经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秋节单位给职工发月饼违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