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什么把坝建在入海口?

地貌与经济建设教学设计

地貌与经济建设是现行教材高中地理上册第二篇岩石与地貌的收官之作,对本篇内容有画龙点睛之功。教材选取了地貌对经济建设中的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城市布局、旅游开发领域加以展开,为下册的农业生产布局、城市与城市化、工业区位以及中国地域文化等专题内容作一定的铺垫。

课标要求:讨论地貌形态对农业、工程建设、旅游、城市布局等经济建设。本节课旨在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重点在“关系”,从地与人的关系看,不同的地表形态会制约人类的活动。从人与地的关系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学生高中地理学习一个多月,总体学习态度端正,课堂互动比较积极,但是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对于地理图表的阅读能力、综合思维方面有待提高。

高一的学生来自新疆、上海等不同区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传统课堂更注重知识本体的讲授,学生对人类活动和地貌相互关系的体验较少关注不足。因此,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有待进一步针对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做进一步开发。

目前,我们的地理课堂在行动文化上的表现为,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分析和解释地图、阅读分析统计资料和图表的技能较弱,探究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针对以上学情,结合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杨浦区学校课堂文化转型中“课堂行动文化”等文件,笔者认为,教师教学设计时应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以提升地理技能和核心素养为目标,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行为。

1.阅读视频、景观图片,识别上海、新疆的主要地貌类型。结合上海和新疆的专题地图,从农业、城市布局、交通能方面进行区域比较,总结地貌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2.阅读相关图文资料,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体会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对城市地貌环境演化的作用。

3.通过模拟地质研究员,绘制《上海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区划图》,形成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地貌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分析地面沉降的形成因素。

目标1 任务一:浏览教材P67-70,1.观看景观图片,学生连线,分析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结合景观图。写出地貌从哪2.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

些方面影响人类哪些经济建设活动。

任务二:探究地貌对农业的影响。

阅读教材、补充图文资料,从海拔、地表起伏、坡度、物质组成等方面体验地貌对农业的影响。

任务三:探究地貌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1.阅读教材图文材料、补充资料评价地貌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2. 阅读图文资料,观看视频体验地面沉降的成因。

3.分小组绘制《上海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区划图》,形成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4.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

对应教学学生、教师口头评价

对应教学目标2 上海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区划图绘制过程性评价量表(表2)

* 1 理解地貌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2 理解地面沉降的原因、危害和措施

3 分析影响某地区地貌与人类活动的辩证关系

上海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区划图绘制过程性评价量表

管控区域划分准确率科学性

管控区域划分准确率达60%以上

管控区域划分准确率达60%以下

只有50%的组员能积极投入

70%的组员能积极投入

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知逻辑性

识论证本组的观点,且逻辑性强。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论证本组的观点,但是论据不够充分,逻辑性不强。

不能够利用本节课所学地理知识论证本组的观点,且有逻辑性错误。

五、学习进程(活动设计)

(学习任务) 任务一:浏览教材P67-70,结合景观图。写出地貌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哪些经济建设活动。

任务二:探究地貌对农业的影响。

1.阅读教材、补充图文资料,从海拔、地表起伏、坡度、物质组成等方面体验地貌对农业的影响。

2.分小组展示,交流。

任务三:探究地貌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1.阅读教材图文材料、补充资料评价地貌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2. 阅读图文资料,观看视频体验地面沉降的成因。

3.分小组绘制《上海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区划图》,形成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1.指导学校阅读资料。

2.引导学生分析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成因、阶段。

3.指导学生团队合作,绘制《上海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区划图》

对应教学目标3 指导学生读景观图、地理统计图

引导学生构建地貌对农业影响的分析思路

通过连线的形式,分析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引导学生阅读视频、图片,用规范的地理语言描述地貌景观。

对应教学目标1 学生活动

1. 下列旅游景点的形成与喀斯特地貌有关的是

A.苏州园林 B.桂林山水 C.承德避暑山庄 D.周庄水乡

2. 内环、中环、外环、郊环……上海城市空间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这种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3. 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钙、磷并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多见于

A.流水地貌 B.黄土地貌C.喀斯特地貌D.海蚀地貌

4.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5.塔里木盆地的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

6. 青藏铁路在建设中采用了“以桥代路”(下图),主要目的是

7. 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是为了

8.下列地区容易发生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问题的是

9.港口的建设和海岸地貌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杭州湾以北均为海积地貌,不利于港口建设

B. 我国杭州湾以南岸线平直,坡陡水深

C.长江入海口处,泥沙淤积,不利于深水港的建设

D.东海深水港岸线开阔,坡度小,利于深水港的建设

10.下列有关地貌与经济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喀斯特地貌区适合建设水库大坝

B. 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有利于大型船只泊靠

C. 坡度超过25°的山地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D. 黄土地貌区的黄土富含钙磷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2009年9月,川藏铁路正式动工。该线全线贯通后成都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康定、林芝到拉萨,全长1629千米。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的地域差异组成了一条色彩斑斓的彩带,既有无限魅力又考验着这项伟大的工程。读图回答问题。

1000 江金沙怒江澜江江沧

图2:西宁至拉萨地形剖面示意

图3:成都至拉萨地形剖面示意

修建川藏铁路与青藏铁路共有的困难是:

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的地貌景观有 。

与青藏铁路相比,建设川藏铁路的难度更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任务一:浏览教材P67-70,结合景观图。写出地貌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哪些经济建设活动。

任务二:探究地貌对农业的影响。

1.2组:根据以下图文资料,分析海拔高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完成表1

表1 海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注:农业生产部门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3.4组:阅读教材p68和景观图片,分析地表起伏和地形的坡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完成表2

表2 坡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6组:阅读教材p68和景观图片,分析地貌物质组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完成表3

表3 物质组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任务三:探究地貌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1.地貌影响工程建设的

2.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自然原因:

读以下图文资料,填写下表

上海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高层建筑有40幢;建于80年代的有650幢;而90年代十年间就兴建了2000多幢,其中百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有100多幢。自1993年以来,上海平均每天“站”起一座高楼,目前高层建筑已有七八千座。

上海累计地面沉降量变化图

上海地下水开采与回灌图

4.假设你是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的研究员,请和你的团队共同绘制《上海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区划图》。(友情提示:参照量规,并进行组内自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加坡到海口要飞多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