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吧塔罗人生解析怎么样 值得学吗?

曾经将广告布满整个望京地铁站的开课吧,如今正面临着“下课”的风险。

近日,开课吧的负面消息扑面而来,不少媒体报道显示,开课吧不但已经连续数月拖欠员工工资,而且最近还在未通知员工的情况下,“断缴”了在职员工和部分刚离职员工的5月社保,甚至还有人被迫离职。

随着事件逐渐发酵,6月29日下午,负面缠身许久的开课吧创始人方业昌在给全员的信中公开承认公司正处于亏本状态,“每个月的现金缺口都在一个亿左右”,开课吧的窘境已经清晰可见。

开课吧还能继续开课吗?

虽然直到近几日开课吧的“家丑”才公之于众,但它陷入困境已经多时。

去年7月刚高调宣布完成6亿元B1轮融资的开课吧,在今年春节前后就开始蠢蠢欲动的进行裁员了。

相关报道显示,在今年春节前开课吧就以“业务变动”为由进行了小规模化裁员,且明确表示告知被裁员工没有“N+1”。

直到今年5月,越来越难以维持的开课吧终于开启了大规模的集中裁员,裁员范围大概在30%左右,其中几乎所有处于试用期的员工都领到了“毕业证”。

然而这次裁员并没能在短期内带开课吧脱困,反而还因为过快过大的裁员导致公司内部动荡,效率降低;加之外界的负面舆论不断,公司收入更是骤减,陷入更大的困境。

在开课吧进行裁员之后,拖欠员工工资也随之被爆出,有员工表示,自己自2022年2月入职开课吧,工作4个月却只收到了1个月的工资;还有离职员工表示,公司在裁员时,甚至没有给缓冲时间,而自己拨打离职证明上的薪酬电话也一直没人接。

短期内大规模裁员和拖欠员工工资只是开课吧目前最突出的两个问题,除此之外,开课吧还面临着拖欠供应商金额和拖欠学员学费等问题。

在供应商贷款问题上,据界面新闻显示,目前开课吧拖欠的课程推广供应商金额约2亿至3亿,且因拖欠款已被法院冻结数千万元。

在学员学费方面,自2020年开学吧为了吸引学员推出了奖学金班,学生报名时先缴纳费用,学完后机构会给退费,但目前来看,这句宣传已经变成了一个幌子。

有学员反映,开学吧从今年3月就开始大规模且长期拖欠学员学费,虽然公司表示会在6月内结清所有逾期欠款,但直到6月30日,很多人都还没有收到退还的学费。

据黑猫投诉显示,截止7月5日,开课吧共收到9119条投诉,其中大概八成都是针对其拖欠学费的投诉,金额普遍高达万元以上。

随着负面消息不断被爆出,6月29日方业昌发布一封致员工的内部信,承认了目前公司正处于巨大亏损中,并表示自己也在积极拯救公司业务,并已经通过个人信用借款等方式已负债10个多亿。

看得出来,现在开课吧很难,而想要开课吧活下去的方业昌更难。

2013年正式上线的开课吧爆发期很特殊,在双减政策下的这两年,教培机构相继倒下,而开课吧却迎来了快速发展。

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8月,开课吧获得高瓴创投、高榕资本5.5亿元的融资;2021年7月开课吧再次获得6亿元融资。同时,从2021年年初到2021年年底,开课吧的员工人数也从1000人迅速上升到6000人。

然而,回顾开课吧的发展,从找准定位之后其实它就走上了K12的老路,企图通过多领域课程覆盖以及疯狂扩张和广告投放出道,但多次的事实证明,这样的急于求成显然行不通。

自2019年初,开课吧决定砍掉线下机构并开始全力发展线上后,就开始将拿到的大量的融资投入到业务扩张上。在以往开展职业教育、兴趣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开发、进军新的教育领域。目前,开课吧覆盖了成人、职业、银发教育,甚至还有财商、塔罗牌、周易等多门课程。

在覆盖多领域课程的同时,开课吧也疯狂召入员工,并在2021年一年间就将公司人员从1000扩张到6000,各部门员工数量极速倍增。而有意思的是,即便目前开课吧已经不堪重负,但据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在今年5月正式规模化裁员的前一天,开课吧还在疯狂招人,并原计划于8月将人数扩张到1万人。

在多方位拓展课程、大规模招人的同时,开课吧的广告投放更为疯狂。

在K12的各大玩家逐渐退出市场、让出广告位之后,开课吧继承了多个广告位,开始疯狂投放,从电梯到地铁站,从线下到线下,开课吧的广告无处不在,甚至还曾布满整个望京地铁站。

相关报道显示,开课吧每个月的广告投放费用达到数千万元,而这些费用的来源除了融资就是学员的学费。

前期开课吧通过“学完返现、退费”的宣传疯狂拉新,将学员的高额学费投入到营销中,但粗放的投放却使其收益甚微,也使得开课吧一直处于亏本状态。不过即便如此,开课吧也并没有收手,而是继续不断拉新学员,企图补上窟窿。

但很显然,持续拉新导致开课吧资金链成熟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但自己捉襟见肘,还拉上员工和学员一起下水。

企图通过烧钱扩张,这招对谁用都不管用,但无奈开课吧确定线上教育后就开始走偏了路。在新领域的发展中,相比于追求大跃进式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前期巩固好基础。而开课吧地基还未打好就开始盖高楼,再加上“双减”政策的外界影响,本就不稳的开课吧更容易轰然倒下。

而开课吧能学新东方通过直播的方式自救吗?

事实上,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整个教培行业都处于低迷状态,机构想出圈并不是件容易事,在新东方通过直播出圈后,直播授课也几乎已经已经与新东方捆绑在一起,直播平台中很难再崛起另一个教培机构。想要逆境重生,开课吧还需尽快想出一个不烧钱的新玩法。

目前,留给开课吧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21年双减之后,K12教育公司暴雷的消息,层出不穷。

很多不甘一死的K12公司,都转型做了成人教育。

最风光的一家成人教育,一年融资11.5亿,员工数翻了6倍。

但戏剧性的是,距离最近一次融资,只过了半年,它就突然资金链断裂,暴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家公司就是 ,一家为腾讯、阿里等大厂输送人才的头部教育公司。

为了隐藏暴雷事实,它以疫情密接为由,强制员工居家办公,还必须带走个人物品。

为了防止知情员工维权,它用铁皮封门、大巴车堵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背地里将一部分员工的社保减员,连公司的法人代表都被换成了保安和保洁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是封锁,消息扩散的就越快。

到如今,开课吧的老板 已经欠债10亿,连一家老小的财产都抵押出去了。

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开课吧,到底是怎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会搞钱的“成人补习班”

开课吧的创始人方业昌,是典型的天才热血。

他年轻时做过两件事,一是在1999年,美国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方业昌和其他学生一起上街游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件,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未院士到美国访问,他陪同拜访了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10多家国际顶尖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件事让他认识到中国与美国的差距,根本在教育。他也因此决定自己未来的创业方向,成人教育。

2010年,美团、小米等大厂初创,国内互联网人才奇缺,方业昌抓住机会,开办了自己的教育企业, 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年后上线的开课吧,是慧科教育的一个重点项目,它的使命,就是为大厂培养人才。

1、拉大厂入伙,定制IT人才

职业教育的用户有两大诉求,一是提升专业能力,二是升值加薪。

为此,开课吧从一开始就与华为、百度、阿里等300多家企业合作,研究企业的人才需求,甚至直接到企业里去挖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原金山词霸的CTO王海明,是开课吧的CTO;爱奇艺首任产品总监高玮,是开课吧的产品运营学院院长。

老师是从企业来的,课程都是按照大厂需求定制,开课吧受到很多毕业生的青睐。

据统计,8年时间里,开课吧与全国2000多所高校都有合作,合作方向,就是帮学生就业。

今年4月,它还与阿里在常州大学共建了一所大数据学院,为的就是把专业门槛提得更高,含金量更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全国找老师,扩大影响力

2018年8月,开课吧裁撤了所有高投入的线下课,把钱花在线上课的推广上。

为扩大影响力,方业昌用慧科教育为开课吧融资开路,一时间全国的电梯里都是开课吧的洗脑视频,北京望京地铁站被开课吧包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开课吧还有一套自己的玩法。

2020年,开课吧发起“出山吧,教师”招募计划,在全国寻找JAVA架构、Web前端等专业的老师,以及表达能力强的班主任,承诺不仅薪资优越,还能借助千万流量,帮助打造个人I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正是双减过后,很多教育行业从业者都失业了,开课吧的招募计划正中他们的下怀,关注度极高。

到2021年,在资本作用下,开课吧员工数量在半年里从1000多人增长到3500人,到年底达到6000多。

课程内容也从成人职业教育,逐渐扩展到了各个年龄层,甚至小孩的素质教育和老年人的兴趣教育都上线了,连塔罗牌、周易都不在话下。

然而令所有人都意外的是,在烈火烹油的发展背后,开课吧危机重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课吧用户被“当猴耍”

虽然承包了很多职场新人的专业课,开课吧却掩盖不住自己连培训资质都没有的先天不足。

早期的开课吧,因为课程扎实,有实践环节,还能有机会凭实力进入大厂,受到了很多学员的认可,用户快速达到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它却栽在了课程服务上。

被吐槽最多的,就是“退费难”。

为了吸引用户付费上课,开课吧设计了一系列“退费福利”:

按规定看完直播课,反1/6学费;大部分应试类课程,考不过按比例退费,甚至全额退;所有课程,7天内无理由退费。

很多年轻人就是奔着“0元购课”的口号,上了开课吧的贼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实际上,所谓的“退费”就是一个幌子,用户想退费,开课吧就耍赖。

比如一般的7天无理由退费,开课吧不拖上几个月是不会退钱的。

对坚持退费的学员,一些老师坚持打太极,比如报班后,如果考试两次不过,退全款;一次不过退一半。但一半不到1万元,不退,学员只能再考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做法也被一些网友吐槽:“把用户当猴耍”。

不仅退费难,开课吧还经常诱导没有支付能力的大学生,分期付款交学费,搞“培训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障学生的贷款自由,开课吧甚至搞出了自己的培训贷平台“芝士未来”,是母公司慧科教育的100%控股子公司。

用退费等方式吸引用户,根本原因还是课程质量,与动辄上万的价格不相符。

据内部人士透露,开课吧经常会开天窗,9.9的引流课都上了一星期,正价课还一点都没有准备。

但这些影都看不见的课程产品,到了销售嘴里,就成了大神主讲+直播 ,其实学员最终学到的,大多是大神站台一两节课,全程录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参与维权的开课吧班主任说:“开课吧采取这种先缴费再退款的经营模式,承诺学生学满退费、课程每月返现等,因为它课程质量不是特别好,只能以这种模式为卖点。”

花了高价,商品却不符合预期,用户自然意难平。

到如今,开课吧暴雷,老师拿不到工资,根本就不上课,很多学员没课可上,贷款却没还完,惨得就像买了烂尾房,有人甚至只能到网上各处发帖寻求帮助。

黑猫投诉上,开课吧累计投诉量7898条,投诉主要集中在虚假承诺和退费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费者报道》曾梳理有关开课吧的历史,发现开课吧的投诉解决率,最低时只有5.38%。

因为维权的人多,有网友还把自己研究的全套维权流程都整理出来,声明只要按照流程来,退费指日可待,开课吧也曾原本的“职场神助攻”变成了猪队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课吧为何败得这么惨?

手握巨额融资,老师的水准也很高,开课吧为什么还是把自己玩坏了?

开课吧确实在花钱搞建设,马不停踢地搭建课程体系,丰富师资、客服系统。

但它的步子迈得太大了。

比如2020年A轮融资5.5亿后,不到三个月,开课吧就成立新平台米堆学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堆课堂是一个面向所有成人的素质教育平台,理论上来讲,潜在受众体量是原本开课吧的很多倍。

而它又在大众化课程的基础上,让明星授课、站台、带货,比如它请奥运冠军陈一冰推出《轻松减脂》课程,请胡海泉开设《跟海泉学唱歌》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将明星效应用到极致,米堆学堂没少砸钱。

据内部人士爆料,米堆学堂的《性格色彩》课程,光给乐嘉的推广费就有50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却事与愿违,它不仅没有反哺开课吧,还要借助开课吧的流量为自己输血。

从很多用户的反映来看,米堆学堂的口碑连开课吧都不如。

在产品方面,米堆的课程基本和市面上的其他免费课程没有太大区别,实用性、性价比到极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体验上,为了让平台的财商课看起来更高端,米堆学堂经常把老师包装成投资人,500万的项目手到擒来,粉丝吐槽“一眼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米堆学堂,开课吧在2020年后推出的平台,还有中老年兴趣平台“明椿学社”。

但到现在为止,明椿学社的课程都不成体系,多数课程连基本的课程介绍都没有,宣传的老年消费品,也只有一款年轻人送长辈的“孝亲礼盒”。

新业务开展的太多太快,成果却不好,是开课吧手握融资却依然缺钱的根本原因。

其实早在2017年,方业昌就坦承过自己的急功近利。

他说,自己创业以来最大的一次错误,就是在2016年8月,同期并购了3家教育机构,无限互联、莱茵教育、美好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两个月后方业昌就得到了C轮融资,解了资金链上的燃眉之急。

有了这次经历,方业昌不可能不清楚,回报越高的投入,风险就越大。

但如今贪多、贪快,再次给了开课吧一记背刺。

快速发展不是不行,至少产品得对得起花的钱。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

曾经将广告布满整个望京地铁站的 ,如今正面临着“下课”的风险。

近日,开课吧的负面消息扑面而来,不少媒体报道显示,开课吧不但已经连续数月拖欠员工工资,而且最近还在未通知员工的情况下,“断缴”了在职员工和部分刚 员工的5月社保,甚至还有人被迫离职。

随着事件逐渐发酵,6月29日下午,负面缠身许久的开课吧创始人方业昌在给全员的信中公开承认公司正处于亏本状态,“每个月的现金缺口都在一个亿左右”,开课吧的窘境已经清晰可见。

开课吧还能继续开课吗?

虽然直到近几日开课吧的“家丑”才公之于众,但它陷入困境已经多时。

去年7月刚高调宣布完成6亿元B1轮融资的开课吧,在今年春节前后就开始蠢蠢欲动的进行裁员了。

相关报道显示,在今年春节前开课吧就以“业务变动”为由进行了小规模化裁员,且明确表示告知被裁员工没有“N+1”。

直到今年5月,越来越难以维持的开课吧终于开启了大规模的集中裁员,裁员范围大概在30%左右,其中几乎所有处于试用期的员工都领到了“毕业证”。

然而这次裁员并没能在短期内带开课吧脱困,反而还因为过快过大的裁员导致公司内部动荡,效率降低;加之外界的负面舆论不断,公司收入更是骤减,陷入更大的困境。

在开课吧进行裁员之后,拖欠员工工资也随之被爆出,有员工表示,自己自2022年2月入职开课吧,工作4个月却只收到了1个月的工资;还有离职员工表示,公司在裁员时,甚至没有给缓冲时间,而自己拨打离职证明上的薪酬电话也一直没人接。

短期内大规模裁员和拖欠员工工资只是开课吧目前最突出的两个问题,除此之外,开课吧还面临着拖欠供应商金额和拖欠学员学费等问题。

在供应商贷款问题上,据界面新闻显示,目前开课吧拖欠的课程推广供应商金额约2亿至3亿,且因拖欠款已被法院冻结数千万元。

在学员学费方面,自2020年开学吧为了吸引学员推出了奖学金班,学生报名时先缴纳费用,学完后机构会给退费,但目前来看,这句宣传已经变成了一个幌子。

有学员反映,开学吧从今年3月就开始大规模且长期拖欠学员学费,虽然公司表示会在6月内结清所有逾期欠款,但直到6月30日,很多人都还没有收到退还的学费。

据黑猫投诉显示,截止7月5日,开课吧共收到9119条投诉,其中大概八成都是针对其拖欠学费的投诉,金额普遍高达万元以上。

随着负面消息不断被爆出,6月29日方业昌发布一封致员工的内部信,承认了目前公司正处于巨大亏损中,并表示自己也在积极拯救公司业务,并已经通过个人信用借款等方式已负债10个多亿。

看得出来,现在开课吧很难,而想要开课吧活下去的方业昌更难。

2013年正式上线的开课吧爆发期很特殊,在双减政策下的这两年,教培机构相继倒下,而开课吧却迎来了快速发展。

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8月,开课吧获得高瓴创投、高榕资本5.5亿元的融资;2021年7月开课吧再次获得6亿元融资。同时,从2021年年初到2021年年底,开课吧的员工人数也从1000人迅速上升到6000人。

然而,回顾开课吧的发展,从找准定位之后其实它就走上了K12的老路,企图通过多领域课程覆盖以及疯狂扩张和广告投放出道,但多次的事实证明,这样的急于求成显然行不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19年初,开课吧决定砍掉线下机构并开始全力发展线上后,就开始将拿到的大量的融资投入到业务扩张上。在以往开展职业教育、兴趣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开发、进军新的教育领域。目前,开课吧覆盖了成人、职业、银发教育,甚至还有财商、塔罗牌、周易等多门课程。

在覆盖多领域课程的同时,开课吧也疯狂召入员工,并在2021年一年间就将公司人员从1000扩张到6000,各部门员工数量极速倍增。而有意思的是,即便目前开课吧已经不堪重负,但据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在今年5月正式规模化裁员的前一天,开课吧还在疯狂招人,并原计划于8月将人数扩张到1万人。

在多方位拓展课程、大规模招人的同时,开课吧的广告投放更为疯狂。

在K12的各大玩家逐渐退出市场、让出广告位之后,开课吧继承了多个广告位,开始疯狂投放,从电梯到地铁站,从线下到线下,开课吧的广告无处不在,甚至还曾布满整个望京地铁站。

相关报道显示,开课吧每个月的广告投放费用达到数千万元,而这些费用的来源除了融资就是学员的学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期开课吧通过“学完返现、退费”的宣传疯狂 ,将学员的高额学费投入到营销中,但粗放的投放却使其收益甚微,也使得开课吧一直处于亏本状态。不过即便如此,开课吧也并没有收手,而是继续不断拉新学员,企图补上窟窿。

但很显然,持续拉新导致开课吧资金链成熟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但自己捉襟见肘,还拉上员工和学员一起下水。

企图通过烧钱扩张,这招对谁用都不管用,但无奈开课吧确定线上教育后就开始走偏了路。在新领域的发展中,相比于追求大跃进式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前期巩固好基础。而开课吧地基还未打好就开始盖高楼,再加上“双减”政策的外界影响,本就不稳的开课吧更容易轰然倒下。

而开课吧能学 通过直播的方式自救吗?

事实上,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整个教培行业都处于低迷状态,机构想出圈并不是件容易事,在新东方通过直播出圈后,直播授课也几乎已经已经与新东方捆绑在一起,直播平台中很难再崛起另一个教培机构。想要逆境重生,开课吧还需尽快想出一个不烧钱的新玩法。

目前,留给开课吧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塔罗牌可以自学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