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没有大气层,它的表面温度

主词条:地球历史,大陆漂移假说

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地球圈层形成时期,其时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46亿年前诞生时候的地球与21世纪的大不相同。根据科学家推断,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炽热液体物质(主要为岩浆)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的温度不断下降,固态的地核逐渐形成。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物质(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这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

第二阶段为太古宙、元古宙时期。其时限距今Ma。地球自不间断地向外释放能量,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气层---原始大气。随着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再汇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就这样,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第三阶段为显生宙时期,其时限由543Ma至今。显生宙延续的时间相对短暂,但这一时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质演化十分迅速,地质作用丰富多彩,加之地质体遍布全球各地,广泛保存,可以极好的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为地质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建立起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人类科学家已经能够重建地球过去有关的资料。太阳系的物质起源于45.672亿±60万年前,而大约在45.4亿年前(误差约1%),地球和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开始在太阳星云——太阳形成后残留下来的气体与尘埃形成的圆盘状——内形成。通过吸积的过程,地球经过1至2千万年的时间,大致上已经完全成形。从最初熔融的状态,地球的外层先冷却凝固成固体的地壳,水也开始在大气层中累积。月亮形成的较晚,大约是45.3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质量约为地球10%的天体(通常称为忒伊亚)与地球发生致命性的碰撞。这个天体的部分质量与地球结合,还有一部分飞溅入太空中,并且有足够的物质进入轨道形成了月球。释放出的气体和火山的活动产生原始的大气层,小行星、较大的原行星、彗星和海王星外天体等携带来的水,使地球的水份增加,冷凝的水产生海洋。新形成的太阳光度只有太阳的70%,但是有证据显示早期的海洋依然是液态的,这称为微弱年轻太阳谬论矛盾。温室效应和较高太阳活动的组合,提高了地球表面的温度,阻止了海洋的凝结。

有两个主要的理论提出大陆的成长:稳定的成长到现代和在早期的历史中快速的成长。研究显示第二种学说比较可能,早期的地壳是快速成长的,随后跟着长期稳定的大陆地区。在时间尺度上的最后数亿年间,表面不断的重塑自己,大陆持续的形成和分裂。在表面迁徙的大陆,偶尔会结成超大陆。大约在7.5亿年前,已知最早的一个超大陆罗迪尼亚开始分裂,稍后又在6亿至5.4亿年时合併成潘诺西亚大陆,最后是1.8亿年前开始分裂的盘古大陆。

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发生一些天文与地质事件,将事件的时间段叫做地质时期。

在各地质时期,在与地球相关的宇宙空间及太阳系和地球所发生的大事件,在地球自身、地壳运动、地层、岩石、构造、古生物、古地磁、冰川、古气候等多方面都留下了记录。

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地质作用不同,特徵不同。

将地球历史划分为:地球形成时期、地壳形成时期、进入太阳系前时期、进入太阳系时期、地月系形成时期、新生时期,见下表。

这一时期是一颗彗星撞击地球而开始的。
这颗彗星在太阳系裂解,形成绕太阳的小行星带。
彗星的组成物即有岩石又有冰和大气。在冰里存在着各种生物。
在这一地质时期,地球增加了水、大气和新的生物物种。原有的生物发生变异或进化。

这一时期是月球被地球俘获形成地月系而开始的。
月球绕地球转动,使地球的引力场、磁场发生了变化。在月球引力所形成的晃动作用下,地球的外球发生了旋转,形成地极和磁极的移动。
在生物界,动物和植物都发生了变异,形成高大的树木和大型的动物。

这一时期是地球进入太阳系成为行星而开始的。
在这一地质时期,地球有了太阳的光照,形成了绕太阳的公转和自转,有了昼夜的变化。
在地球的内部,地核或内球偏向太阳引力的反方向,不在地球中心。
在地壳,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由两极向赤道的离心力;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地壳形成自东向西的运动。形成高山、高原,形成沟谷洼地和平原。
在生物界,开始爆发式出现即开始复活。
随着太阳系的演化,地球由进入太阳系时的轨道面即轨道面与太阳赤道面夹角大约23°26′,演化到如今的地球轨道面与太阳赤道面近平行,地轴由垂直轨道面变为倾斜在轨道上运行,形成一年的四季变化。
在岩石建造上,出现大量的石灰岩。

这一时期是地壳已经形成到地球进入太阳系前的一段地质时间。
这是一段没有阳光的地质时期。
在这一段的前期,地壳的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强,高山被剥低,在沟谷和坑洼地中沉积了巨厚的原始沉积。
在这一段的后期,地壳活动变弱,地表温度渐渐降低,到了冰点以下,形成全球性的冰川。

这一时期是由地表熔融物质凝固开始到有沉积岩形成的一段地质时间。
熔融物质凝固形成收缩,在地表形成张裂沟谷高山。宇宙天体撞击,在地表形成大坑洼地。
随着温度降低,熔融物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水流动汇聚到张裂沟谷和大坑洼地中,产生的气留在地球表面,形成大气圈。
地核俘获宇宙物质的不均,地表各处温度高低不均产生大气流动。
在这一地质时期,地表形成了沟谷高山、大坑洼地,有了水和大气,产生了风化、剥蚀和搬运作用,开始形成沉积岩。
原始生命蛋白质出现,进化出原核生物(细菌、蓝藻)。

这一时期是由地核俘获熔融物质开始到地表熔融物质凝固的一段地质时间。
在距今约46亿年前,由铁镍物质组成的地核俘获了熔融物质形成地幔。地幔与地核接触部位温度降低,形成内过渡层。地表温度降低凝固,形成外过渡层。
在这一地质时期,形成了圈层状结构的地球。

地球表面的气温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约15℃左右。而在不见阳光的地下深处,温度则主要受地热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地球中心处的地核温度更高达6000℃以上,比太阳光球表面温度(5778K,5500°C)更高。地球表面最热的地方出现在巴斯拉,最高气温为58.8℃。地球北半球的“冷极”在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奥伊米亚康,1961年1月的最低温度是-71℃。世界的“冷极”在南极大陆,1967年初,俄罗斯人在东方站曾经记录到-89.2℃的最低温度。

因为地球自西向东旋转,而地磁场外部是从磁北极指向磁南极(即南极指向北极),所成的环形电流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所以是带负电的。

月食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投射在月球上的地球影子总是圆的;往南或往北作长途旅行时,则会发现同一个星星在天空中的高度是不一样的。一些聪明的古人从诸如此类的蛛丝马迹中就已经猜测到地球可能是球形的。托勒玫的地心说也明确地描述了地球为球形的观点,但是直到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才真正用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椭圆球体,夸张地说,有点像“梨子”,称之为“梨形体”。地球的赤道半径约长Km,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如果按照这个比例製作一个半径为1米的地球仪,那幺赤道半径仅仅比极半径长了大约3毫米,凭着人的肉眼是难以察觉出来的,因此在製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球体。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在最近的一个世纪里,这一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拓展。起初,地球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而当时对宇宙的认识只包括那些肉眼可见的行星和天球上看似固定不变的恆星。17世纪日心说被广泛接受,其后威廉·赫歇尔和其他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发现太阳位于一个由恆星构成的盘状星系中。到了20世纪,对螺旋状星云的观测显示我们的银河系只是膨胀宇宙中的数十亿计的星系中的一个。到了21世纪,可观测宇宙的整体结构开始变得明朗——超星系团构成了包含大尺度纤维和空洞的巨大的网状结构。超星系团、大尺度纤维状结构和空洞可能是宇宙中存在的最大的相干结构。在更大的尺度上(十亿秒差距以上)宇宙是均匀的,也就是说其各个部分平均有着相同的密度、组分和结构。

宇宙是没有“中心”或者“边界”的,因此我们无法标出地球在整个宇宙中的绝对位置。地球位于可观测宇宙的中心,这是因为可观测性是由到地球的距离决定的。在各种尺度上,我们可以以特定的结构作为参照系来给出地球的相对位置。目前依然无法确定宇宙是否是无穷的。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线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

0度(0°纬线叫赤道)—90°N/S

0度(0°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
1、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
2、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S。

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
1、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E,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
2、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E,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E。

因为地球气候从亘古到现在都有发生巨大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将继续演进,很难把地球气候概括。地球上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自然灾害包括龙捲风、颱风、洪水、乾旱等。

两极地气候被两个温度相差并非很大的区域分隔开来:赤道附近宽广的热带气候和稍高纬度上的亚热带气候,降水模式在不同地区也差异巨大,降水量从一年几米到一年少于一毫米的地区都有。

地球总面积约为5.10072亿平方千米,其中约29.2%(1.4894亿平方千米)是陆地,其余70.8%(3.61132亿平方千米)是水。陆地主要在北半球,有五个大陆:欧亚大陆、非洲大陆、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大陆,另个还有很多岛屿。大洋则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五个大洋及其附属海域。海岸线共35.6万千米。

陆地上最低点:死海-418米

全球最低点: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

全球最高点:珠穆朗玛峰8,844.43米

世界人口总数是人类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在地球上生活的数目。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估计,截至2013年1月4日,全世界约有70.58亿人。世界人口在15世纪的黑死病后不断增长,最快的世界人口增长率(高于1.8%)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根据世界人口预测,世界人口将继续增长直到2050年。

世界上共有226个国家和地区,国家199个,地区27个。亚洲(48个国家), 欧洲(44个国家/2个地区) 非洲(53个国家/3个地区) 大洋洲(14个国家/10个地区) 北美洲(23个国家/13个地区) 南美洲(12个国家/1个地区)。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核心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这样,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地球内圈,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着,其次是水圈。

地球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1.6万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份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地球大气圈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21克,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0.86%。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範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对流层範围内。根据大气分布特徵,在对流层之上还可分为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等。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万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地球水圈总质量为1.66×10^24g,约为地球总质量的1\3600,其中海洋水质量约为陆地(包括河流、湖泊和表层岩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幺全球将被深达2600米的水层所均匀覆盖。大气圈和水圈相结合,组成地表的流体系统。

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通常所说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据统计,在地质历史上曾生存过的生物约有5-10亿种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都已经灭绝了。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

对于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态外,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约为100公里。由于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态与现代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有着密切的关係,因此,岩石圈是现代地球科学中研究得最多、最详细、最彻底的固体地球部分。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约占海底总面积的45%,其平均水深为4000~5000米,大量发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态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与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有直接联繫的"全球构造学"理论。

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约100公里的上地幔中,有一个明显的地震波的低速层,这是由古登堡在1926年最早提出的,称之为软流圈,它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即B层。在洋底下面,它位于约60公里深度以下;在大陆地区,它位于约120公里深度以下,平均深度约位于60~250公里处。现代观测和研究已经肯定了这个软流圈层的存在。也就是由于这个软流圈的存在,将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区别开来了。

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约33公里处有一个显着的不连续面(称为莫霍面)之外,在软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内部约2900公里深度的界面处,属于地幔圈。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P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这个界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发现的,所以也称为古登堡面,它构成了地幔圈与外核流体圈的分界面。整个地幔圈由上地幔(33~410公里)、下地幔的D′层(1000~2700公里深度)和下地幔的D″层(2700~2900公里深度)组成。地球物理的研究表明,D′层存在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其不均匀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岩石层相比拟,它不仅是地核热量传送到地幔的热边界层,而且极可能是与地幔有不同化学成分的化学分层。

地幔圈之下就是所谓的外核液体圈,它位于地面以下约公里深度。整个外核液体圈基本上可能是由动力学粘度很小的液体构成的,其中2900至4980公里深度称为E层,完全由液体构成。公里深度层称为F层,它是外核液体圈与固体核心圈之间一个很簿的过渡层。

地球八个圈层中最靠近地心的就是所谓的固体核心圈了,它位于公里地心处,又称为G层。根据对地震波速的探测与研究,证明G层为固体结构。地球内层不是均质的,平均地球密度为5.515克/厘米3,而地球岩石圈的密度仅为2.6~3.0克/厘米3。由此,地球内部的密度必定要大得多,并随深度的增加,密度也出现明显的变化。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而上升。根据最近的估计,在100公里深度处温度为1300°C,300公里处为2000°C,在地幔圈与外核液态圈边界处,约为4000°C,地心处温度则在6000°C以上。

地球存在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人们最早利用地球自转作为计量时间的基準。自20世纪以来由于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地球自转是不均的。1967年国际上开始建立比地球自转更为精确和稳定的原子时。由于原子时的建立和採用,地球自转中的各种变化相继被发现。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地球自转速度存在长期减慢、不规则变化和周期性变化。

地球自转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包括周年周期的变化,月周期、半月周期变化以及近周日和半周日周期的变化。周年周期变化,也称为季节性变化,是20世纪30年代发现的,它表现为春天地球自转变慢,秋天地球自转加快,其中还带有半年周期的变化。周年变化的振幅为20~25毫秒,主要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半年变化的振幅为8~9毫秒,主要由太阳潮汐作用引起的。此外,月周期和半月周期变化的振幅约为±1毫秒,是由月亮潮汐力引起的。地球自转具有周日和半周日变化是在最近的十年中才被发现并得到证实的,振幅只有约0.1毫秒,主要是由月亮的周日、半周日潮汐作用引起的。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27',称为黄赤交角。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逆时针运动,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与春分点相隔180°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太阳分别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通过春分点和秋分点。对居住的北半球的人来说,当太阳分别经过春分点和秋分点时,就意味着已是春季或是秋季时节。太阳通过春分点到达最北的那一点称为夏至点,与之相差180°的另一点称为冬至点,太阳分别于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通过夏至点和冬至点。同样,对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当太阳在夏至点和冬至点附近,从天文学意义上,已进入夏季和冬季时节。上述情况,对于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则正好相反。

地球上出现第一个生物——细菌

地球上出现海洋和其他的水

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命形成

显生宙、古生代、寒武纪

鱼类出现;海生藻类繁盛

鱼类繁荣;两栖动物出现;昆虫出现;裸子植物出现;石松和木贼出现

昆虫繁荣;爬行动物出现;煤炭森林

二叠纪灭绝事件,地球上95%生物灭绝;盘古大陆形成

恐龙出现;卵生哺乳动物出现

有袋类哺乳动物出现;鸟类出现;裸子植物繁荣;被子植物出现

恐龙的繁荣和灭绝、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地球上45%生物灭绝,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出现

21世纪科学家对地球的年龄再次进行了确认,认为地球产生要远远晚于太阳系产生的时间,跨度约为1.5亿年左右这远远晚于此前认为的30-4500万年。此前科学家通过太阳系年龄计算公式算出了太阳系产生的时间为55.68亿年前,而地球产生的年龄要比太阳系晚30亿年到45亿年左右,大约为25.48亿年前左右。在2007年时,瑞士的科学家对此数据进行了修正,认为地球的产生要在太阳系形成的6200万年之后。

科学家一般是通过同位元素铪182和钨182两种放射元素来计算地球和月球年龄的。铪182的衰变期为900万年衰变之后的同位素为钨182,而钨182则是地核的组成部分之一。科学家们认为在地球形成时,几乎所有的铪182元素全部已经衰变成了钨182。仅有极少量存在,正是这微量的铪182才能够帮助科学家测算地球的真实年龄。尼尔斯研究所的教授说道:“所有的铪完全衰变成钨需要50-60亿年的时间,并且都会沉在地核,而新的表明,地球和月球上地幔含有的元素量高于太阳系,而经过测算时间大约为1.5亿年左右”

主词条:地球卫星,月球

地球有一个卫星月球,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在太阳系中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里面都有天然卫星。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1/4。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

}

引言:地球处于太阳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其他星球的影响,尤其是太阳的影响。近期有研究发现,太阳风在不断地将地球大气往外面抽离,而且在地球与月球之间已经形成了一条隐约的气体“通道”,为什么大气层没有变薄呢?

放眼整个宇宙,虽然存在许多和地球类似的星球,有的星球自然环境与地球有着较高的相似度,但是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地球存在生命。而地球能够孕育出生命,与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因素有关。在地球的外部,太阳是重要的因素,它每天都向地球传送充足的热量和光。地球周围的星球充当着“自然屏障”的作用,使地球很少遭遇外来天体的撞击。而在内部,地球自然环境中存在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大气,其中的大气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宇宙中拥有大气层的星球有很多,但几乎没有一颗星球的大气能够像地球这样有着合适的氧气占比。实际上大气层存在许多重要的作用,例如充当地球的屏障减弱各种宇宙射线,尤其是太阳射线。如果有外来天体想要撞在地球上,它首先经过大气层,然后冲击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从而减小给地面造成的伤害。再者,稳定的大气层能够让植物产生的氧气维持在地球范围内,不至于弥散到宇宙中。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地球大气边界就在距离地面大约50公里的地方,然而近期有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距离地表大约60万公里的地方仍然存在地球大气成分,这是怎么回事呢?该报告紧接着指出来这种现象的原因:地球大气在不断地向外扩散,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太阳风的作用。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通过计算发现,每年大约有10万吨大气被吹进宇宙中,而且这种现象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但为什么大气层看起来没有变薄呢?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地球大气流失的情况。据了解强劲的太阳风从太阳表面刮到地球大气外层,然后不断地向外抽出大气成分。有研究指出地球大气每分钟大约被抽出180千克,如果一直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地球大气一年至少损失10万吨气体。而目前被抽出的气体不仅到达了月球的附近,甚至飘散到了月球的后方。然而地球大气并没有变薄,尤其是臭氧层,科学家表示这是因为大气在不断丢失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补充。

总而言之,地球大气虽然在不断地被剥夺,但总体上它还是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

五星连珠,也叫“五星聚”,是我国古代用以表示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同一方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常发生,所以古人曾唯心地认为它是祥瑞。据此回答1~2题。

1.“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属于类地行星的是哪几颗(  )

A.水星、火星、木星B.水星、金星、火星

C.金星、木星、土星D.金星、火星、土星

2.下列有关“五星连珠”中五颗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B.金星距离太阳最近,温度最高

C.木星最大,温度最低

D.绕太阳公转时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

某日凌晨,火星冲日(即地球、火星与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与“红月亮”(月食)同时出现,形成了“火星伴月”的天文奇观,吸引了广大天文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据此完成3~4题。

3.组成“火星伴月”的天体为(  )

A.行星和卫星B.恒星和卫星

C.行星和行星D.恒星和行星

4.下列天体中,距离火星最近的是(  )

读下图,完成5~7题。

5.对比甲、乙两图,乙图中的数字序号与所表示的地理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②——真核生物出现

C.④——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在地球表层

D.⑤——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

6.原始鱼类大量灭绝的时期是(  )

7.如果把地质年代比作一本4600页的书,那么地球演化历史占有页数最多的是(  )

A.太古宙B.元古宙C.古生代D.中生代

“冲日”是天体与太阳分别位于地球两翼的天文现象。2018年7月27日,火星行至近十五年来距地球最近的位置,出现“火星冲日”现象。此时,观察火星的条件非常好。据此回答8~9题。

8.以下行星中可能发生“冲日”现象的是(  )

A.水星、金星B.木星、天王星

C.水星、天王星D.金星、土星

9.科学家推断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主要是因为火星(  )

A.距地球较近B.具有自转和公转现象

C.地下可能存在液态水D.有昼夜交替现象

10.下图为天体系统关系图,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可观测宇宙B.乙——地月系

C.丙——银河系D.丁——太阳系

到目前为止,火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类了解最多的行星,已经有超过3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它们对火星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并向地球发回了大量数据。据此回答11~12题。

11.到达火星附近并围绕火星运动的探测器属于(  )

A.彗星B.行星C.卫星D.小行星

12.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到达火星表面,表明探测器已经离开(  )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13.图中①②③④天体系统分别表示(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B.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C.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D.地月系、太阳系、河外星系、可观测宇宙

A.月球或水星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D.火星或土星

15.下列行星中,与太阳距离小于日地平均距离的是(  )

天文学家研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完成16~17题。

16.“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

17.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可能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该行星(  )

下图为某地区海拔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据此完成18题。

A.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不均

B.莫霍界面以上为岩石圈

C.大洋地壳一定比大陆地壳厚

D.莫霍界面是岩浆发源地

火星上大气稀薄。下图示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据此回答19题。

19.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

A.火星公转速度快B.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

C.火星大气稀薄D.火星的质量小

2017年国际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中存在一对活跃的双小行星。这对小天体一边相互绕转,一边向外喷射气体和尘埃。这是人类首次发现如此活跃的双小行星。据此完成20~21题。

20.双小行星相互绕转的同时,又共同绕转的天体是(  )

21.关于这对小行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能发射出较强的可见光

D.比双小行星天体系统高一级的是地月系

22.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②地球上所有能源的来源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花是红色的,叶是绿色的,天空是蓝色的,葡萄是紫色的。我们赞扬它们,你可曾想过是谁让江山如此多娇?俗话说,“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地球辐射能量,影响着地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24题。

23.下列有关太陽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B.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

D.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不属于太阳能

24.下列说法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B.冰岛有“无烟之国”的美称

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是巨大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5~26题。

25.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量来自放射性元素衰变反应

B.“万物生长靠太阳”

C.不同纬度地区有不同的植被带

D.中纬度地区夏季午后的暴雨

26.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

27.2017年2月,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在距地球仅40光年外发现围绕单一恒星运行的7颗系外行星。推测该天体系统属于(  )

A.地月系B.银河系C.太阳系D.河外星系

据报道,科学家预计2023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完成28~29题。

28.如果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29.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A.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B.地球上各地地震频繁

C.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或衰减

D.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读下面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30~31题。

30.图中太阳大气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

A.光球、色球、日冕B.光球、日冕、色球

C.色球、日冕、光球D.色球、光球、日冕

31.一般情况下,可以用肉眼观测到的是(  )

2017年9月4日至9月11日,太阳表面爆发黑子群。下图为某校同学在天文台望远镜中观察黑子后绘制的黑子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32~34题。

观察时间:9月11日11:30

C.日冕层D.太阳内部

33.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

B.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黑子的周期约是11年

C.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太阳活动具有差异性

D.黑子是出现在太阳表面的黑色区域

34.这次太阳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⑥印尼爪哇深海发生6.5级地震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②④

2017年9月6日晚19时53分(北京时间),太阳爆发X9.3级大耀斑,这是自2005年以来,太阳最强的一次耀斑爆发活动。据此完成35~36题。

35.本次太阳活动爆发于(  )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

36.本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是(  )

C.野外考察中指南针失灵

D.对流层大气密度变大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頂”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回答37~39题。

37.上海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  )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C.地面裸露,比热容大

38.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主要是因为(  )

A.上海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39.下列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

A.行进中的赛车B.煤球

C.太阳能电池D.地热能

下图为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图。据此完成40~41题。

40.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是总体上(  )

A.由高纬向低纬递减B.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C.由低纬向高纬递减D.由平原向高原递减

41.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

A.季风的形成B.山地的形成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2~43题。

42.据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是(  )

A.由南向北增加B.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C.四川盆地较贫乏D.整体分布较均匀

43.图中Ⅰ区域较Ⅳ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下图为日全食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44~45题。

44.图中日全食发生时,我们能看见平常用肉眼看不到的太阳大气层是(  )

A.光球层和色球层B.色球层和日冕层

C.日冕层和光球层D.大气层和日冕层

A.太阳黑子增多B.小行星位于日、地之间

C.月球位于日、地之间D.大气中云层厚度大

在2017年7月22日至8月1日期间,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不向其火星轨道探测器和火星车发出任何指令。NASA有关人员解释道:“这段时间通信会明显变差,谨慎起见,我们不会和我们的火星设备交流。我们不想冒险让航天器执行错误指令。”据此完成46~47题。

46.这次通信变差与火星、地球、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该时段火星最可能位于上图中的(  )

47.干扰通信的太阳活动是(  )

A.日冕物质抛射B.光球层的耀斑

C.光球层的日珥抛射物D.色球层的太阳黑子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读图,回答48~49题。

48.我国东部的M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原因是(  )

A.纬度高B.海拔高C.降水多D.晴天多

49.年太阳辐射总量N大于P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B.海拔高C.降水多D.晴天少

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示意图。据此完成50题。

50.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是(  )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B.降水少,晴天多,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多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

51.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实验室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不大

B.太阳黑子比日珥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大

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大

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实验室的安全及地—空联系

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此,完成52~53题。

C.北纬60°地区D.赤道地区

53.由图可知,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下图示意我国某三省区日照时数一年中逐月变化情况。读图,回答54题。

54.影响①省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C.天气状况D.昼夜长短

2015年2月,人类向太空发射了一枚人造天体。该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下图为該人造天体的空间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55题。

55.对该人造天体运行特征及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绕地球运行,能观测地球上的极光现象

B.绕太阳运行,可提前获知太阳风的强度

C.绕地球运行,可以监测到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周期

D.绕太阳运行,能拍到金星和火星从日面经过的照片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据此完成56题。

56.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

A.云量B.海拔C.下垫面D.正午太阳高度

下面图1为我国台湾岛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2为我国台湾岛地形图。据图,完成57~58题。

57.影响台湾岛年太阳辐射总量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

58.影响台湾岛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

C.海陆位置D.太阳高度

“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59~60题。

59.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

A.塔里木盆地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

60.“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

A.降低大气温度B.提高水体温度

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D.增强地面辐射

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下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1~62题。

61.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

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

62.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的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63.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

A.平均温度过低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D.昼夜温差过大

太阳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下图为贵州贵阳和新疆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读图,回答64~65题。

64.导致塔中春、秋季太阳直接辐射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春季(  )

A.风沙天气多B.白昼时间短

C.阴雨天气少D.正午太阳高度小

65.塔中和贵阳太阳直接辐射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在大庆石油科技馆生物进化展区,有一段专题片循环放映:在一片风景秀丽的浩瀚湖区,鱼虾成群,水龟出没,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湖岸上,银杏、松柏等高大乔木形成大片森林,体长十几米的蜥脚类恐龙正昂起长长的脖子,漫不经心地吞食高处的树叶,一只体长1米左右、身披绒毛、前肢很短而后肢长的兽脚类恐龙正疾奔追赶一只拼命逃跑的蜥蜴,忽然一声巨响,大气中尘土弥漫,不见天地……待尘埃渐去,已不见恐龙……据此,完成66~67题。

66.专题片描述的地质年代是(  )

A.元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67.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物种大灭绝时期是(  )

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读下面地质年代图,回答68~69题。

68.图中②~⑥的地质年代依次是(  )

A.古生代、元古宙、中生代、太古宙、新生代

B.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C.古生代、元古宙、中生代、太古宙、新生代

D.中生代、新生代、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

69.出现在⑤时期的生物是(  )

①三叶虫 ②恐龙 ③蕨类植物 ④原始鱼类

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物种的生存和发展,读某地质时段全球气候距平变化图,回答70题。

70.图示五个时段中,最有可能出现物种灭绝的是(  )

A.Ⅰ、ⅡB.Ⅰ、ⅢC.Ⅲ、ⅤD.Ⅰ、Ⅳ

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71~72题。

71.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总体比较寒冷B.总体比较湿润

C.冷暖干湿交替D.温暖干旱明显

A.被子植物繁盛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海平面高于现代D.水稻、小麦等频频歉收

下图为距今2万—1.5万年前(属新生代)亚洲东部海岸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73~74题。

73.图示时期,全球气候正处于(  )

A.地质时期的冰期B.历史时期的温暖期

C.地质时期的间冰期D.历史时期的寒冷期

A.海生藻类时代B.哺乳动物时代

C.爬行动物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

75.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下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读地球内部结构图,回答76~77题。

76.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內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当c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表科研人员测得地震波在经过f界面从下往上时的变化是(  )

A.均加快,且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速度

B.均加快,且纵波速度小于横波速度

C.均减慢,且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速度

D.均减慢,且纵波速度小于横波速度

77.一般认为,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来自(  )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78~79题。

78.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横波传播速度快于纵波

B.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C.横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D.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均随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

79.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圈层海洋厚度较陆地大

B.B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A圈层最可能为熔融状态

D.B和C圈层共同构成了岩石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球大气层为什么不会离开地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