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络上吹捧特斯拉?上过学的人都知道是假的。为什么还有人相信?

一个多月前,智己汽车正式诞生,上汽×浦东×阿里,这波号称史上最强联名造车行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然,大多数人都争先恐后地看热闹。

近日,在智己汽车召开的发布会上,其两款新车正式亮相(更何况,这一进展相当快,看来富人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其中,量产版智能纯电动轿车将在2021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接受全球预订单,2021年底上市,2022年交付车主;另一款智能纯电动SUV将于2022年正式上市。

在这个电动车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时代,本以为财大气粗的智己汽车车能在外观上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但也许期望值太高了,智己的两款车型还是比较传统的,千篇一律的设计没什么新意。这让我想到了如今全面屏时代的智能手机,几乎的设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让我想起了今天的智能手机在全屏幕显示时代,几乎相同的屏幕形状确实缺乏新鲜感,目前的电动汽车似乎正面临着这个问题,完全没有百花齐放的燃油车市场热闹。

我们先看看这辆车,封闭式前脸配有细长的灯带、滑背式车身和贯通式灯组,以及直接突出在前挡风玻璃上方的设备,熟悉的外形与前段时间发布的蔚来ET7高度一致,我不是说谁在抄袭谁,而是固化的设计理念实在有点累,另一款SUV车型的外观比较模糊,前脸与轿车相似,对开式车门不知未来能否保留,至于尾部,阿斯顿·马丁DBX笑笑不说话。

包括内饰在内,智己轿车简洁的布局和透屏的确显得科技感十足,但在2021年见到它们并不少见,更有趣的是,车顶的高清4K摄像头已经达到了1.5亿像素,但其主要功能是拍摄图片和视频以及延时摄影等高清素材,强大的摄像功能似乎毫无意义,行为相当混乱,有网友甚至开玩笑说:智己汽车的到来解决了燃油汽车不能当作相机的痛点。

不过,智己在智能驾驶部分也有自己的努力,新车采用了视觉感知解决方案,内置了英伟达Xavier处理器,并配备了15台高清视觉摄像头、5毫米波雷达和12台超声波雷达,它还将配备V2X技术,此外,官方表示,到2021年底,车辆将具备点对点零接管能力。

动力方面,智驰轿车配备前后双电机,最大功率400kW,峰值扭矩700N·m,全系列标配93kWh电池,高配配备115kWh电池,全球首创的掺硅补锂技术可实现单次能量300Wh/kg,密度,就电池续航时间而言,新车可以支持近1000公里的电池续航时间,哦是的,它还支持无线充电,此外,新车还宣称,20万公里的电池没有衰减,符合从不自燃的安全标准,且不说将来能否实现,就目前的技术发展而言,这太不负责任了。

这个操作难免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发生的蔚来NIO事件,NIO用其所谓的“固态电池”蔚来凭借自己所谓的“固态电池”秀了一波肌肉,但经过业内专家的指正,蔚来官方才承认此前推出的150kWh电池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固态电池,而是固液电池,即半固态电池。

从蔚来到智己,在感叹国产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持谦虚,毕竟,盲目的骄傲可能会毁掉我们的未来,此外,智己汽车在各种网络渠道上铺天盖地的新闻也降低了不少好感,量产车落地后再吹还来得及,如今一个半成品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

结论:也许内燃机领域的落后太多了,所以国产车渴望在新能源领域取得成功,但一口吃不成胖子,反而会被噎死,另一方面,特斯拉未来将推出更多入门级车型,进一步降低门槛,与许多“画饼”的新势力相比,这是非常务实的,当然,我也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纵观目前国内汽车的发展,在电气化时代走在世界前列绝对不是问题。

}

对狗狗币先吹捧后打压:马斯克是怎样把你当韭菜割了?

看好数字加密货币,并将其作为交付和理财手段之一的马斯克,在狗狗币和比特币之间施展乾坤大挪移,随时准备收割韭菜——题记

数字加密货币之一的狗狗币被看好它的特斯拉CEO马斯克带沟里了。

美国当地时间5月8日晚,马斯克在参与录制NBC热门深夜喜剧秀《周六夜现场》(SNL)时,被问到狗狗币是否是一种“诈骗”时,他肯定地回答:“是的,诈骗。” 这个诚实的回答使得狗狗币应声下跌接近40%,追随者被踩踏无数。

事实上,马斯克是数字加密货币的忠实拥趸,他不仅允许自己的两家主要企业,做新能源汽车的特斯拉和做太空项目的Space X分别可以用比特币和狗狗币来进行结算,而且将比特币作为理财手段,今年年初一次性大手笔买进15亿美元。

就在节目之前,马斯克还是狗狗币的狂热追捧者,为其唱着高调的赞歌,不厌其烦地在自己的社会媒体上呓语般地说着溢美之词,为其吆喝,称“我们不需要成为亿万富翁就能拥有狗狗币”、“狗狗币才是人民的虚拟货币”、“我没喝多,也没情绪低落,心里只有狗狗币”……

然而,在这次综艺节目上马斯克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如何来理解他对狗狗币先吹捧后打压呢?

马斯克是从骨子里面看好数字加密货币的,也在不遗余力地为其吹捧。他这种狂热,甚至让美国人都看不下去了,美国曾有人以操纵市场为由,扬言将马斯克告上法庭。显然,这次马斯克出尔反尔是违背马斯克的初心的。

马斯克为什么要这么做?当然也是为了利益,为了从中获得更多利益。

我们都知道,年初马斯克曾经追加了15亿美元重仓比特币,他没有理由不看好数字货币的。比特币和狗狗币,都是主流网络虚拟货币,两者却是竞争关系。市场上投资数字加密货币的资金是恒定的,向狗狗币投入多了,向比特币投入就少了,反之亦然。

打压狗狗币,理论上可以致其资金流出。如此一来,流向比特币的资金就多了,炒比特币的自然而然多了,价格就上来了,马斯克就可以通过抛售比特币尽可能地获利。有消息称,马斯克已经正在逐步从比特币中套现出来,据说已经套现了10%以上。

当然,这是左右手的互搏,也许从比特币中出来的钱,马斯克还是要将其投资到数字货币上来,这恐怕就是狗狗币了。把狗狗币的价格打下来,正好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吃进去,然后坐等价格涨上来。狗狗币今年以来已经上涨太多了,如果要大规模吃进,确实需要将价格打下去——相对于比特币的虚高价位,狗狗币的增长空间将来更加可期。

这些不是高飞锐思想的无理臆想,无据推测。看看马斯克的行为,我们就不难得到结论。据财联社5月10日报道,马斯克的Space X正在将接受狗狗币作为独家支付方式,用于发射月球卫星DOGE-1。DOGE-1将在2022年第一季度搭载“猎鹰9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马斯克极有可能用其将“狗狗币”投放到月球上——他在推特上曾经这么说过。

这个动作是一个很妙的炒作办法。如此一来,到时候,在马斯克一系列新闻话题操作下,狗狗币的价格势必水涨船高,迎来一个难得的高光时刻。如果现在把狗狗币的价格打下来,大量吃进,届时再出货,你说是不是一笔很绝妙的生意呢?届时,马斯克就要毫不留情地割“韭菜”了。

也许,那时候,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另一个姓马的德国先贤的那句名言:资本来到世界,每个毛细血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所以,对于马斯克的话,我们要有逆向思维,且听且看,不能被资本家牵着鼻子,成了他想割就割的那棵“韭菜”了。

2021年5月10日 北京右安门内

(来源:高飞锐思想的财富号 09:08)

}

  [汽车之家 ]  “让司机边开边玩游戏”、“再遭监管调查”、“涉及58万辆车”……前不久,特斯拉因为“Passenger Play”(乘员游戏)遇到了麻烦。该款游戏虽然是为乘客所准备的,但是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认为可能会让司机分心,存在撞车的风险,开始对2012年之后售出的58万辆车进行了调查,甚至有可能让特斯拉召回涉事车辆。


  表面上看,这是继多起自动驾驶事故之后,特斯拉又一次被曝出的重大安全隐患。细细思量,在有了这么多“前科”的背景下,为何特斯拉还如此倔强,屡屡挑战汽车安全的底线?一次又一次的触碰红线,特斯拉究竟是在谋划什么?

■ 为何允许乘员行车时玩游戏?

  当特斯拉把选择权交给用户的时候,不排除有部分用户缺少足够的理性,容易被引诱、误导。比如,有司机在开启所谓的“自动驾驶”后就撒手不管在车内睡大觉,也有司机可能会以“乘客”身份玩游戏。

  如果追溯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其原因大体不会逃脱两个:一是特斯拉的夸张吹捧,把辅助驾驶吹成了自动驾驶,从而误导了消费者;二是技术本身的成熟度不足够高,比如摄像头、雷达对障碍物的识别、感知出现偏差,导致决策失误。

  而此次“玩游戏”带来的安全隐患其实跟技术并无太大关系。特斯拉的Passenger Play是基于特斯拉Arcade(车载游戏平台)专为乘客开发的游戏功能。车内的中控屏可以分割为两部分,一半用于提供驾驶所需的行车信息,另一半用于显示游戏画面,同时后排也有单独的显示屏,让副驾和后排乘客都可以在旅途中玩游戏打发时间。


  但是,在启动游戏时,系统会要求使用者确认自己为乘客,没有针对驾驶员的防止机制。换句话说,驾驶员也能点击屏幕“确认”自己是乘客,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漏洞。

  据悉,NHTSA已经对特斯拉2017年以后售出的58万辆车进行了调查,涵盖车型包括特斯拉Model 3、Model S、(|)以及Model Y。机构认为,该功能会让司机分心,增加车辆碰撞风险,最终还有可能让特斯拉召回相关车辆。

  可见,特斯拉的初衷是在行车途中,给乘员提供游戏服务。这本没有问题,但错在产品设计环节漠视了安全原则,埋下了让司机分心的安全隐患。那么,特斯拉为何要在行驶时允许乘员玩游戏?手机不能取代吗?玩游戏是乘客的车内场景刚需吗?车机屏玩游戏体验真的好吗?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游戏”,而是特斯拉在探索车内的场景化服务。无人驾驶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加之汽车上开始整合丰富的生态服务,如音视频服务、智能社交、本地生活、数字支付等等,汽车将成为所谓的移动出行空间,或者是第三生活空间。司机将被从驾驶任务中完全解放出来,车上的所有乘客在车上充分自由,又该干些什么?是社交,是工作,是冥想,是购物,还是玩游戏?如何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给用户提供场景化服务,这是车企、出行服务商所要思考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纠结于特斯拉在车上该不该提供游戏,其实主要矛盾不在于此,在车上玩游戏,或者是购物,对于探索未来商业模式来说是一个相同的逻辑,没有本质区别。至于是不是刚需、体验好不好、手机能不能取代,其实这些都需要持续性的去提升,未来智能座舱可能会实现手机车机的无缝融合,而当前来说是要想办法让用户能够在车内先“玩起来”,先要养成用户习惯。

■ “移动出行空间”与传统法则的平衡

  现如今的汽车智能化主要集中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通过从辅助驾驶到完全自动驾驶的演进,实现人车解耦,而智能座舱侧主要侧重的是车内的个性化体验。

  目前,多数的智能座舱创新还是偏向于信息娱乐层面,比如影音服务等等,当然也包括多模感知交互、生命体征监测等等,但主要还是在屏上。其他车企也严格遵循着行业底线,不会做出任何影响安全驾驶的出格事情,毕竟作为交通工具的属性对安全有着苛刻的要求。

  特斯拉可以说是先在玩游戏这件事上对传统规则进行了一次挑战。与以往特斯拉推广自动驾驶技术有着类似的逻辑,都是在技术没有将人彻底解放的时候,把超前的体验提早地提供给了用户,但却没有未然机制。


  比如,有司机在开启所谓的“自动驾驶”后就撒手不管在车内睡大觉,也有司机可能会以“乘客”身份玩游戏。那么,这次对特斯拉的调查能阻挡游戏不再上车吗?当然是不能,甚至是越来越多。就如同相关部门对多起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进行多次调查一样,现如今自动驾驶已经掀起全球热潮。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进阶,类似于玩游戏、车内购物、车内娱乐等场景化服务肯定是趋势所在,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朝这个方向实践。这必然会对汽车行业现有的规则造成冲击。创新很大程度上是需要敢于打破规则,不守规矩的思维更容易实现突破。

  不过,问题在于如何在创新和行业规则之间取得巧妙的平衡。要么超前的个性化体验不要触碰安全的红线,要么在技术足够成熟之后再考虑把更好的服务提供给用户,其实都离不开建立严格有效的保护措施,将维护乘客人身权益放在最高优先级。

  很多智能座舱的场景服务其实还是手机的延伸,智能座舱的同质化也越来越高,五花八门的功能陆续上车,可是用户用的最多的还是导航和音乐这些基础功能。用户在车内空间的刚需究竟是什么,其实值得思考,不可能仅是玩游戏,丰富多彩的人-车-家-智慧城市互联互通的生态服务有足够多商机。从现阶段而言,其实产品设计者还没有想清楚究竟让车客在车内做些什么最有价值。


■ 用户应具备理性的判断能力

  物欲横流,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诱惑。

  不管是从车市告别高增长的角度看,还是从“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趋势来说,卖车不赚钱了是行业共识。因此,有理由相信,用户在买车、用车的过程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服务”,说到底无非是让用户为软件埋单,车企才能建立“卖车+卖软件”的全新商业模式。

  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运营玩法,如何刺激用户掏钱包的各种手段会逐渐在车上出现。但用户有足够的理性判断能力吗?显然用户的意志是很容易被攻陷的,他们会很快被“企业的宣传广告”、“身边人的推荐”、“车机上反复的弹窗”中迷失。

  况且,当汽车变成一个复杂的移动智能产品,其本身已经成为多领域技术的综合体,要让用户去完全了解智能汽车,已经不像以前了解发动机变速箱那么简单。

  不过,对于用户来说,有一条准则或许是可以永远遵守的,任何对安全有风险的事情都要规避,再智能的机器都存在随时掉链子的可能。


  鼓励创新,但要给用户带来真正的益处,解决用户切实的痛点,而不是单纯的通过造“噱头”博得资本。要坚守原则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尤其是在大环境剧变的情况下,谁也不想掉队,谁都想争第一。当利益筹码足够大的时候,也许道德的准则、行业的规矩、用户的安全都变得能够商量。(文/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 拙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斯拉4g网络连不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