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难题,帮下忙好吗?

复工;复工!复产;复产!

农田里,药材飘香,收获时不我待;车间里,人机协作,生产开足马力;工地上,掘机隆隆,施工有条不紊……4月的谯城,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

一个多月前,谯城区就吹响了复工复产的“集结号”,发起了誓夺双胜利的攻坚战。谯城区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推进重大项目,破解企业难题,增添发展动能,从农业生产到餐饮旅游,从工业制造到重大工程,复工复产形势红红火火。目前谯城区17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175家,复工率达98.3%。

一年农忙始自春,春之好景在于农。

4月22日,在谯城区牛集镇、十八里镇、华佗镇等中药材片区,记者看到,药农们正在收种药材,处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我今年种植20多亩紫丹参,按目前市场收购行情,亩产可卖到5000多元,比去年的效益高。”谯城区牛集镇大权村药农郭利表示,疫情虽然尚未结束,但并不影响他们的收获进度,“现在全国都在复工复产,药农也得动起来,一年都过去三分之一了,庄稼活可耽误不得”。

药材好,才能卖上好价钱。药农们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建立种苗基地,培育优质种苗,扩大无公害药材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快推动中药材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进程。记者了解到,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作物种植业有一定的影响,但今年部分地产中药材价格稳中略有上涨,采收的中药材卖上了好价格,迎来了开春的好收成,“我今年准备再扩大种植面积。”郭利说。

从春节过后,谯城区赵桥乡焦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焦魁就一直没闲着,为村里义务消毒的同时,他还组织了植保机开展春耕春管工作,“前几天在忙着防治小麦赤霉病,都是机械化作业,疫情不耽误咱干活。”

为减轻疫情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做好春季农业生产,谯城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开展“点对点”指导服务;积极动员农民加强田间管理,开展施肥打药、大棚蔬菜育苗、大田移栽等农业生产活动;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力促粮食生产耕、种、管、收机械化率达80%;确保在田小麦一、二类苗占97%以上。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3家及农资生产企业9家复工复产,697家农资经营门店开门营业。

农田里一派繁忙景象的同时,工业企业里也是机器轰鸣。

清洗、风干、切片、称重、包装、装箱……在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着各自的工作。该公司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韩国、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现在中药材需求量加大,我们从大年初二就逐步复工了,现在已经全员到位。”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维和介绍,今年1至3月份,公司总销售额达到2.45亿元,同比增长了8%。更让人欣喜的是,外贸销售额达到了750万元,环比增长6%。

赵维和说,疫情开始后,公司除了国内市场的销售形势变好,国际电话也是不断,都是前来咨询或订购中药材的客户。而且,有部分海外客户此前曾质疑中药材的治疗效果,现在却主动前来咨询采购。“这说明这次疫情期间,我们中药材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肯定,中医药产业的前景是越来越好。”

协和成药业的忙碌景象是谯城区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缩影。

在亳州市永刚饮片厂有限公司,工人们也正加紧生产,赶制客户的订单。“疫情发生后,大家对养生的需求大大提高,药食同源的养生产品目前很受欢迎。”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市场需求新变化,近几年公司开发了以药食同源为主的参茸贵细、茶饮精品饮片等系列中药保健产品,现在销量很好。“疫情给我们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也带来了机遇。我们要迎难而上,抢抓机遇,才能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永刚饮片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谯城区中药材种植面积快速发展,到目前已发展稳定到85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10以上,位居全国之首。2020年,谯城区现代中药产业将进行转型升级,打造健康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链,确保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防疫物资紧缺,用工短缺、配套企业复工不足、员工进出小区困难、物流运输不通、销售不畅……疫情期间,各行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这些在以前很容易解决的小问题,都成了复工复产不小的“梗阻”。

“如果不是区农业农村局的同志帮我们联系销路,蘑菇就真的要烂在大棚里了!”谯城区益康食用菌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张会玲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本是蘑菇销售的黄金期,但受疫情影响,交通不畅,今年种的蘑菇销售量下滑。

该种植基地占地120余亩,有40个大棚,能带动周边农户68户就业,其中稳定脱贫的贫困户15户26人。这样的企业可不能垮掉!谯城区农业农村局赶紧“出手”,通过“平价菜进社区”“农超对接”等方式,畅通了蘑菇的销售渠道。

“我们‘熬’过来了!现在基地的工人们全部复工,蘑菇的销售情况也是越来越好。”张会玲笑着说,有了政府的帮扶支持,他们以后发展也更有信心了。

据了解,截至目前,谯城区为辖区内已开工企业协调解决非医用应急口罩55500个,并协调13家企业生产劳保口罩;与浙江宁波江北区政府协调解决济人药业供应商开工及员工出行问题;帮助千草药业协调产品输出通行问题;协助百岁堂办理麻黄草经营许可证。

一项项举措,打通的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堵塞点”。企业动起来了,社会才能恢复活力。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谯城区对全区重点企业实行全面包保制,组织企业申报各级政策扶持。目前,谯城区纳入国家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的企业有35家,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27家,上报储备企业30多家。此外,该区还举办“政银企”对接会,签约金额达3.749亿元。

4月21日,福派园(亳州)食品产业园及总部项目在谯城经开区启动奠基仪式。

项目总投资16亿元。项目投产后,年营业收入7亿~10亿元,年纳税600万~1000万元,用工约2000人,致力在五年内打造成安徽省糖果出口龙头企业和省内最大的单体食品产业园。

这样的大项目为何选择落户亳州谯城?“我们看中了亳州地杰人灵和千年古都的风韵,亳州是中药材之都,我们的食品工作在这里可以研发药食同源的新产品。而且,谯城区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于企业的帮扶支持力度,也让我们更放心地在此‘安家落户’。”福派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李可 吴珍杰 记者 李锦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起名太难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