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数学大神帮算中考数学题,实在太难了,

2022年高考数学难住了好多人,甚至连数学学霸都直呼太难了。不过如果让韦神来做这套试卷的话,他能否获得满分呢?

韦神被视为数学天才,他的成就有目共睹,1992年出生的他,在16岁那年就拿到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金牌,并且获得了满分。

2010年,韦神凭借着出色的成绩被保送到北京大学,4年本科之后又开始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2018年,韦神拿到了数学博士学位,并在2019年成为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助理教授,此后还在国际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韦神之所以获得这样的成就,除了自己的勤奋以外,而且还有数学天赋,这两项因素加在一起,帮助韦神一路封神。

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被称作是近十年来,最难的一次试卷,主要体现在创新和发散思维方面,有不少学生表示平时基本上没有做过类似的题目。但是对于数学天才来说,除了多做题以外,他们对一道题能够给出好几种解法,这也是他们跟普通学生的区别。

如果韦神来做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那么基本上可以拿到满分,甚至是降维打击,因为毕竟韦神多次参加国际奥数比赛,而且还拿到了满分,奥数的难度要比高考的难度高,而且奥数除了考察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以外,更主要的是考察一个人的做题思维,而今年的高考就在向这个方向靠拢。

有的数学学霸在平时的考试中可以拿到高分,但是做奥数的试卷就无从下手了,只有天赋高的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要知道韦神是奥数大神中的大神,让他做今年的高考试卷,对他来说估计是小菜一碟,很有可能会拿到满分。

除此以外,韦神在做题时间上也会碾压对手,别人两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够做完,而韦神可能在一个小时之内就做完了,剩下的时间足够韦神检查好几遍。也可以这么说,韦神做高考试卷相当于我们做小学的试卷一样。

}

1984年高考理科数学试卷

我们按时间线来看的话,首先是1984年的全国卷,高考数学卷打破以往的惯例,开始增加试题的难度。出生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辈、且经历过高考的人,他们都非常感慨:1984年的理科数学卷,很多同学考完后立马都哭了,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难”!

不仅仅是考生感觉难,很多数学老师也是叫苦不迭,他们发现,这一年的数学题目,平时很少训练。

我们先看看安徽省针对理科数学卷做的一个样本调查,抽查了750份试卷,结果如下:

这一年的理科数学试卷到底为何让很多考生感到不适应?其中的难度表现在哪些方面?

其一,高考数学成绩的高低,当然不能作为衡量试题出得好坏的标准。但是,这样低的成绩至少可以说明这样的试题,与当前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不适应,恐怕是可以肯定的。

就拿安徽省来说吧,当年年应届和历届高中毕业生经预选合格参加高考的共计6.7万人,省内外高等院校计划在该省招生1.5万多人,平均4.5人中录取一个。数学的考分五分之四的人集中在50分以下,差距不大,这样的考试结果,也是不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

其二,试题安排没有考虑到考生的心理状态,并没有采取由易而难的办法。

比如第一大题选择答案,每一小题均需考生全面认真考虑所学内容,经过推理运算,去伪存真,才能获得正确答案。而试题又明确规定,选择错了要扣分,这无疑给考生的心理上增加了压力,愈怕失分愈紧张,不利于考生思维能力的发挥。

其三,全部试题综合性难度都很大。为了要扩大考查的知识面,命题组采用“化整为零”办法,减少大题,增加小题,但是小题却不“小”。

比如,第二大题中的第3小题,是个三角方程的求解问题,只占4分。类似的解三角方程题在全国高考很少出现。

其四,题目对考生的要求偏高,命题者参考的是标准是成绩优秀水平,由此来制定试卷。

1999年高考理科数学“惨案”

考生哭成一片,全国平均成绩60分

1999年的全国数学卷,在这个特殊年份的一次高考中,也体现除了当时社会的一些进步,21世纪需要创新,该年高考主打创新思维,并且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并且了传统出题的局限性,如果思维不够活跃的话,很难得到高分。

学霸大神们也如此,最后的分数估计自己也都是看不下去的,对于那些考前恶补基础题的学生来说基本上就是直接放弃了。值得一提的是马云就是今年参加的高考而且进入大学的,网传当年的数学平均分只有十几分,估计这些都是蒙出来的成绩,可以说是非常的难了。

99年的同学回忆,考完高考数学直接崩溃,出来之后看到女生们哭成一片,很多人得了100分不到,平均分只有60多分,本人99年数学带给大家的打击太大,导致这位同学10年后仍然做梦高考。那时很多同学考完都抱头痛哭,甚至导致下午的物理没考好印象太深刻了。

很多人说那年的高考直接降低了区分度。简单的说,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最好在0.5左右。一份试卷难度太大,它的区分度就会下降。一般认为,难度和区分度共同影响并决定试卷的鉴别性。就高考而言,试题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题的难度系数范围为0.3—0.7,全卷难度系数在0.5-0.6之间为最佳。

以下是当年高考的经历者回忆:

我特别能理解考生的心情,因为20年前我参加高考,我心情也是这样。

当然和20年前比,到底谁难,我也没法下结论,因为20年已经过去太久了,也许20年前很难的题,20年后非常的容易。

我是说我自己这个人,我这个人脑子有点笨,也不聪明,而且很马虎。一考试就怕太容易的题,也怕太难的题,适合中等难度偏上的题。

我擅长做物理难题,越难越好(别竞赛类试题,就高考大纲内,当然1998年的大盒子里面有个小盒子那类也是手到擒来)。

而数学题一难瞪眼。记得参加某次数学竞赛。没有选择题 只有填空题和问答题,我一道也不会……我就瞪着眼,半个小时后交卷,白卷。

不幸的是,99年高考,题特别的难,反正平常的三次模拟考试都没这么难过,三次模拟考试,我最低也是120,一般在130。

而高考数学。我看着都不会做,选择题难,填空题难,大题更难。

结果数学题特别难。我是选择题不会,填空题不会,大题也不会。最后三道大题,我是一道也不会做,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水平。。我从来没遇到过这类情况……最后三道大题:

不知道说的是啥玩意……以后无数个夜晚我都梦到自己高考数学得0分。梦见自己名落孙山,回家种地……

平常考130,结果高考,估分80分。我自己都不知道那里面的题,我自己会做哪一道……我感觉都不会。都不会……

最后标准分数学单科刚上二本本科线。500多分这是数学单科标准分……

2003年高考数学有多难?

140分的学霸不及格,985变成了211!

最后是2003年高考数学,全国平均分50分,据说当时学生都是哭着走出考场的。当时的数学考分,分为几个等级,预估分数在145以上的学神级别的,实际考分大概是在100分左右,预估分数在130分左右的学霸,实际考分是在80分上下——可见这届考题的难度有多大。(来自:回忆专用小骆驼)

2003年葛军老师参与江苏省高考数学命题工作,导致江苏省高考数学成绩一落千丈,平均分60多,据说连平时140的学霸都只能考个80多,不及格的一大片,造成了近20年来最难的高考数学试题,不少平时估分能考985的同学,最后都只敢报考211!从此以后,“数学帝”的名号传遍全国。

上面这道花坛题,就非常的难!类似于四色问题,被高考生们奉为经典当中的经典,这道题目的答案,是120,但是不少同学,算法都是不一样的,不知道同学你是如何做出来的呢?

上面的第22题,也是特别难做的一道,后来不少高中数学老师,都拿这道题作为例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但是呢,依然有不少的高考生觉得:这道数学题,太可怕了!它不光考查高考生们对于二次函数、数列、不等式等数学基础知识,还考查了高考生们的综合数学能力。但是当看到这道数学题后,不少高考生直接就说:这道题,已经让人失去了解答的欲望,完全不想动笔!

上面这道数学题,也很难解,不少高考生,当年根本就没有得出正确答案,出了考场以后,满脸的沮丧,甚至有些同学,从此患上了数学恐惧症。

不管是1984年、1999年和2003年还是2019年的高考数学,虽然试题大都出乎考生意料的难,但是仔细研究后发现这些题目都紧紧围绕基础知识展开,只不过更加的灵活多变,更加考验考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试题考察的就是考生的水平,基础好、扎实的考生自然考个高分,不认真的、钻空子的自然不能考一个好的成绩,至于难度那么大,说不过去了,检测的是考生的水平,而不是出题人的水平,你怎么看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考数学最后一题有多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