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槟榔哪个品牌比较好吃?

中国网财经4月20日讯(记者 胡靖聆)第25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4月15日-2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本次宣传周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湖南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灿华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湖南口腔癌高发,与本地居民嗜好嚼槟榔有关,“我们科里,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和国家疾控中心的领导,现场来考察,科里50张病床,一个个问,结果50个病人,有45个是口腔癌,其中44个有嚼槟榔的习惯。”

蒋灿华主任表示,作为医生,他宣传“槟榔有害健康”是基于医者的良心,“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经把槟榔定为一级致癌物,槟榔致癌已经是有定论的了”,世界卫生组织评定槟榔致癌时取的是槟榔鲜果,湖南槟榔厂家说经过了加工,说(干槟榔)不致癌了,我们认为这是“狡辩”。

蒋灿华主任认为,“不存在一种吃槟榔的健康的方式。这个也是有很多人揪着不放的观点,比如有厂家说这些人(得病是因为)不会吃,要怎么吃(才健康),但是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我觉得槟榔的制作工艺再好,也改变不了(嚼槟榔会致病的)事实,就像烟一样,焦油含量有高中低的,整体来说,变来变去还是改变不了吸烟致癌这个本质问题。(槟榔)制作工艺再怎么去制作,要完全把它的损害性消灭掉,这个没有可能。”

此外,蒋灿华主任认为,嚼槟榔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成瘾行为的标准,应该参照香烟的标准来管理槟榔行业,应当明确注明“槟榔有害健康”,而现在槟榔厂家在包装上的提示写“长期”、“过量”的嚼槟榔有害健康,是在玩弄“文字游戏”——万一健康出了问题去找他(生产厂家),他就说你(嚼)过量了。

受访者简介:蒋灿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湖南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以下为中国网财经记者对蒋灿华主任的采访实录,实录文字已经受访者审定:

Q:本周是全国第25个肿瘤防治宣传周,您是口腔癌方面的专家,您觉得口腔癌发病的最主要原因有哪些?

A:口腔癌发病原因和全身肿瘤的原因分类是一样的,一个是个人本身的遗传易感性,更重要的是和环境有关系,除了口腔卫生不良生活习惯、口腔里面有残根残冠、制作不好的假牙,这些会长期刺激口腔黏膜,有些牙齿烂掉一边以后,剩下的牙齿,牙冠很尖锐,像刀一样,长期刺激可能会引起癌变。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和全身的肿瘤原因差不多。

Q:口腔癌又被称为“湖南特色肿瘤”,您觉得这主要跟湖南的什么特殊情况有关?

A:对湖南来说,有一个特殊情况是吃槟榔。

槟榔的流行有一个过程,我印象中,湖南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开始流行起来吃槟榔。70年代文革时期槟榔几乎没有,改革开放之后才流行起来,最开始在湖南是槟榔摊,在盆里散装着,用卤水卤好的槟榔果子,现场切开,点上卤水,塑料袋打包带走。这种方法携带不方便,不容易保质。后来槟榔的工业技术改进,真空包装,自动化,添加各种防腐剂、添加剂。槟榔流行的第一个原因,槟榔的商品化,包装的可携带性。

第二个是人口的流动性,湖南人走出去,外地人到湖南来,人员的密集流动,这个习惯就带动了,很快传到江西、湖北、广东,湖南人到广东去打工,带一些槟榔过去,当地人尝试后也有槟榔的需求。外地人到湖南来上学、工作,也慢慢学会了吃槟榔。

近几年来,流行的原因是广告宣传,以前报纸、电视、网络、高铁、高速公路、户外的广告牌上,还有很多活动冠名都是槟榔品牌,更多人去试着吃槟榔。

湖南不产槟榔,为什么湖南人嚼槟榔,这个原因众说纷纭。有一个传说是湘潭一个地方有瘟疫,让人们吃槟榔,病就好了,这个习惯保留下来,这是个民间传说。

我们科里,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和中国疾控中心的领导,现场来考察,科里50张病床,一个个问,结果50个病人,有45个是口腔癌,其中44个有嚼槟榔的习惯,这个当时都有媒体现场跟着报道。

Q:从医学角度看,吃槟榔与得口腔癌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吗?槟榔导致口腔癌的原因是什么?是主要跟槟榔的成份有关,还是跟槟榔食品的制作工艺有关?

A:致癌原因分物理原因和化学原因。

物理原因是,槟榔很硬,尤其是放在嘴里嚼的槟榔壳很硬,就像拿一个木块,放在嘴里嚼一样,这种粗糙的纤维,每次都会对口腔黏膜产生一些微小的损伤。

化学因素,槟榔产品里有各种添加剂,各个厂家还不一样,都号称“秘制槟榔”,有一些配料没有写出来。因为槟榔没有国家食品的强制标准,就像在菜市场买卤菜一样,这家放盐放的多,那一家放酱油放的多,这种调料没法说谁的好谁的不好,这种调料没有国家强制性标准,吃这些槟榔,你也不知道吃的是些什么东西。

还有一个因素是个人机体的原因,槟榔行业协会老是反驳我们医生群体,说嚼槟榔得口腔癌都是因为病人个人的机体原因,我们认为都是狡辩、诡辩。槟榔行业协会认为吃槟榔没问题,也确确实实有很多人嚼槟榔没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易感性不一样,有的人吃的很少量,就有症状了,有些人可能长期吃也没关系。比如嚼槟榔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这种病跟免疫因素相关,跟人们打青霉素一样,有的人打青霉素不过敏,有的人很容易敏感。但这只是单独的、个体的概念,从整体、群体来看,我们从医学来看,嚼槟榔人群中有多少人得口腔癌,有多少人不得,要这么算致病概率,不能拿特定的个人来说事,说这个人长期嚼槟榔不得病,就拿这个人举例来说明嚼槟榔没问题。

Q:从医学专业的角度看,有没有一种健康的吃槟榔的方式?或者说,有没有一种制作槟榔食品的工艺,能够让消费者在较高频率吃槟榔之后,不比正常人得口腔癌的风险更高?对于槟榔这样一种食品,您觉得是应该完全禁止作为食品出现,还是可以允许受限制的少量食用?

A:不存在一种吃槟榔的健康的方式。这个也是有很多人揪着不放的观点,比如有厂家说这些人(得病是因为)不会吃,要怎么吃(才健康),但是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嚼槟榔致癌是否和制作工艺有关,这个不好讲。就像香烟一样,吸烟导致肺癌,大家都已经达成共识了,是不是说这个厂家的烟(制作工艺改善了)就会好一点?我觉得槟榔的制作工艺再好,也改变不了(嚼槟榔会致癌的)事实,就像烟一样,焦油含量有高中低的,整体来说,变来变去还是改变不了吸烟致癌这个本质问题。(槟榔)制作工艺再怎么去改进,要完全把它的损害性消灭掉,这个没有可能,但是能不能降低一点,这个也不好说,也有人提出过绿色槟榔的概念。

槟榔生产完全禁止是禁止不了的,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湖南省有这么大的产值,槟榔在湖南有400多个亿的产值,解决几十万人的就业,

我认为,作为医务工作者,或者作为政府部门,他应该持的一种立场是,让公众知道咀嚼槟榔是有害的,消费者有知情权,就和香烟一样,告诉大家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吸不吸烟是你的事。我们医生要做到的一点是告知大家咀嚼槟榔有害口腔健康。

在嚼槟榔有害口腔健康这个问题上,不要玩弄文字游戏。这几年生产厂家也在包装上写消费警示了,但写的是“长期过量食用有害健康”,什么叫做长期,什么叫做过量,这个就不好说了,一天嚼5颗还是嚼10颗叫过量?这就是在玩了一个文字游戏,万一健康出了问题去找他,他说你过量了。不过我想这(在包装上写消费警示)也总算是一种进步。

Q:湖南本地大约有几成人有嚼摈榔的习惯,这个有没有统计数据?

A:行业内统计的不是非常准确,有的人说30%-40%,但这个不好讲,不能确定。

Q:吃槟榔致癌的患者,在病发前有什么前兆,怎么识别自己已经处于口腔癌的前期?

A:致癌有两个步骤,首先是形成一种病,叫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在这种病的基础上再发生癌变。那么导致这种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病人,它首先表现为口腔黏膜会变硬,再次就是嘴巴张不开,正常的黏膜很有弹性,他们的就很硬,像皮革一样,第三个就不能吃辣椒,吃辛辣的食物会很痛。在此基础上,再发生癌变,局部出现溃疡,疼痛加剧,黏膜会溃烂,形成肿块,出血,烂穿整个脸上的皮肤,转移。

嚼槟榔的人得了癌症,到了口腔科来的,都是比较偏晚期的。他长期咀嚼槟榔,最后嘴巴张不开,吃辣的东西,很痛,但他意识不到这是发生了癌变,嘴巴张不开,看也看不见,不知道里面发生了癌变,以为只是吃槟榔引起的一种口腔的不舒服,很多病人意识不到。

我建议,那些已经得了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病人最好是3个月来医院检查一次。

Q:较高频率吃槟榔,除了最严重的得口腔癌,其它对人体有什么不良影响吗?比如说得其它口腔疾病,这个比例从您接触的病人来看,会有多高的患病风险?

A:这方面我做过研究,为什么这些人要嚼槟榔,因为他们都是要熬夜加班的人,精神压力大的人,而且相对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少,比如长途客运司机、长途货运司机、的士司机,尤其像的士司机,不能抽烟,只能嚼槟榔来提神,还有一些公安干警,可能要长途半夜里办案,来提神。还有一些打工的劳动者。另外年轻人也比较多,可能是受广告的影响。

嚼槟榔会上瘾的,它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于成瘾行为的标准,我们认为咀嚼槟榔符合成瘾行为的标准。

成瘾行为有物质成瘾和行为习惯成瘾两种,吸烟吸毒属于物质成瘾,依赖于某种物质;看手机上网是行为习惯成瘾。那嚼槟榔是一种行为习惯呢还是一种物质成瘾,我们也不好界定。你比如说,他也知道咀嚼槟榔可能会得病,甚至嘴已经开始痛了,他还要嚼,他觉得嘴里没味,做事没精神,这可能是习惯性的,是不是也有物质层面的成瘾?

嚼槟榔除了得口腔癌,对牙齿有磨耗,牙齿磨光,牙周病,这些都要高一些,我们认为长期咀嚼槟榔,口腔里的卫生会差。

Q:最近我们关注到,湖南有关部门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停止槟榔食品的广告宣传,您如何看待这一举措?您认为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槟榔产业,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A:湖南省槟榔行业协会发这个通知,不是一个政府行为,是行业内部的行为。当时我也怀疑过槟榔的厂家会不会执行,执行力度有多大,因为它没有法律的约束力,现在看来执行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无论如何,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进步,香烟不打广告,槟榔也不打广告,香烟包装盒写吸烟有害健康,槟榔的包装也写上咀嚼槟榔有害健康,这个就是告诉大家,这个有害,你可以自己选择,另外舆论也不会去误导青少年,对于槟榔应该是和香烟类似的管控的措施。

Q:对于普通民众,除了禁止食用槟榔外,在饮食和生活中还要注意什么,来预防口腔癌?

A:吸烟饮酒也和口腔癌有关,口腔卫生问题,残根残冠及时去处理掉,不好的假牙早点去掉。

Q:目前口腔癌的治疗手段有哪些?痊愈率和复发率有多高?

A:口腔癌和全身的肿瘤没有什么原则上的不同,都是以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为辅,三把宝剑,有些病人做了手术就可以了,有些病人还要辅助放疗化疗,这个没有特别的方法。

经过正规的治疗之后,活过5年的治愈率大概是65%左右,还有1/3多的病人在5年内死于肿瘤的复发,或者是转移。

Q:您所在的医院大约一年接待多少口腔癌患者,有多少台口腔癌手术?手术成功率是多少?

A:接待的门诊更多一点,口腔癌手术一年大概是七八百台。不好说手术成功率,评价效果还是说5年生存率,特别是肿瘤手术。很多病人问我,手术成不成功,我们只能说住院期间,基本上都能成功,要是说肿瘤3个月后复发,你说我这个手术成功吗?

Q:这些口腔癌患者在痊愈后,会有什么后遗症吗?

A:口腔癌病人是很痛苦的,因为口腔癌发生在口腔,上面临近一些重要的器官结构,脑袋、眼睛、鼻子。一旦发生的话,我们要做手术,这种往往是非常大的手术,不但会引起一些颜面形态的改变,而且会对咀嚼吞咽语音都会造成功能障碍。

而且口腔癌很容易转移到颈部,颈部有淋巴结,我们现在做手术的话,还要做颈部淋巴结的清扫,病灶的扩大切除,切这个肿瘤,我们要在肿瘤的边界外1.5公分左右切除。所以你可以想象,假如病灶只有3公分,那么一边加1.5公分,就切掉6公分,这个(切除)面积(放在面部),是一个非常大的缺损,要从全身各个地方做皮瓣转移的修复,从身上其他地方切一个皮瓣,把脸上的缺口补起来。

这种手术,我们通常要进行6个小时,长的可能8-10个小时,是一个大手术。

病人除了(身体器官)功能的影响外,有时很难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讲话讲不清,外貌有改变,会有些自卑。

Q:您这边有没有近年全国和湖南省口腔癌发病率,死亡率的统计数据情况?

A:湖南没有一个明确的肿瘤的流行病学的调查,或者是死亡率的调查。槟榔行业协会经常跟我们讲的,发病率增加死亡率增加了,但这个数据在哪里,我医生个人拿不出数据的。我能看到的只是我临床上的深切的体会,口腔癌病人增多了。

像我们医院正常的一个口腔科,在其他省份,我早几年看到,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他们的口腔癌病人只占他们整个手术病人的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二十,而我们医院占了80-90%。我们跟其他省份的专家交流,我们做的口腔手术明显增多。

十年以前,我们口腔癌的病人大约是1/3,还有1/3是一些唇腭裂,还有1/3是一些外伤,现在基本上是被肿瘤病人占满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数据的统计,2018年湖南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发布的数据,口腔癌占全省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一般来说,其他省份口腔癌都是排在十几位,所以也算是湖南的特色肿瘤。

口腔医疗界有些人大代表交过相关提案(延伸阅读:全国人大代表呼吁槟榔食品标识“致癌风险” 广告营销全面下架),有一年央视报道一说槟榔致癌,马上导致海南的槟榔滞销,没过多久,中央二套发布新闻又说槟榔致癌没有直接的证据,槟榔产业又上来了。这个是多方利益的博弈过程。

作为医生我们只是治病救人。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是全国的临床重点专科,全国只有12家临床重点专科,就是因为我们癌症病人太多了,我们同行认可我们的技术水平。

医生呼吁禁止槟榔完全是出于良心,但是我们呼吁的效果可能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体现。我们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很多判断只是一种直觉,就象吸烟,不可能拿一个人群过来试验,看吸烟到底是不是导致肺癌。

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经把槟榔定为一级致癌物,槟榔致癌已经是有定论的了。但是槟榔的吃法有两种,湖南是吃干槟榔,像海南、台湾、南亚一些国家,他们以吃鲜果为主。世界卫生组织说的槟榔致癌是槟榔鲜果,我们这边(的槟榔厂家)说经过了加工,说不致癌了,当然我们认为这也是狡辩了。

}

3月7日,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发布通知,要求所有槟榔企业即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且必须在3月15日前全部完成此项工作。这份通知引起社会舆论热议。

如今,1个月过去了,《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槟榔广告确实大幅减少,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值得追问的是,槟榔协会为何突然叫停槟榔广告?这种行业协会的叫停行为是否合法、合理、长效?槟榔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及消费者对此有何反应?槟榔行业如何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有业内人士呼吁,须尽快升级、优化相关制度规章,从整体上促进槟榔行业健康、长远和持续发展,而不能总依靠临时性的行政指令。

虽然不是原产地,但多年来,湖南省一直是槟榔的生产、消费大省。有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9441家从事生产、加工、销售槟榔的企业,其中湖南省有4058家,位居全国第一。

同样,槟榔广告在湖南也十分常见。不仅有“槟榔加烟,法力无边;槟榔泡酒,永垂不朽”等各种广为流传的民间段子,一些大型槟榔加工企业更是投入大量资金,在电视台、户外平台等各种媒介平台媒体投放了海量广告。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从2017年开始,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赞助商,连续3年都是湖南口味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槟榔一度成为主持人口中“一下子就让你精神抖擞、返老还童,找回年轻状态”的灵药。“口味王槟榔”还多次在热播网剧中“露脸”。张新发等一些品牌的槟榔广告,在诸多场所和平台更是屡见不鲜。

然而,这一切在今年3月突然改变了。3月7日晚,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发文称,为落实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槟榔)行业相关企业的行政指导会议及常务理事会特别会议精神,所有企业即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停止发布的媒介平台包含且不限于报纸、电台、电视台、高速公路、机场、铁路列车、地铁、公交车、网络平台、电子屏、店招、影院、出租车顶等。未按要求落实相关工作任务的企业,市场管理部门将取证并采取相应措施。

“主要目的是规范产业发展,加强行业自律。是否长期实施暂时还无法确定。”3月8日,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是行业发展中的问题,也能规范产业发展、促进企业升级。”

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叫停槟榔企业广告宣传的行为,迅速引起各方关注和讨论。

“长期嚼食槟榔对口腔有危害,槟榔广告早就应该叫停了。”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马贤兴对《法制日报》记者称,一颗槟榔危害的是个体,槟榔广告危害的则是全社会。虽然目前槟榔企业做广告不违法,但媒体不能为了广告费放弃社会责任。因此,他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广告管理,禁止槟榔做广告。

长沙市民潘先生吃了多年槟榔,已经有了适合自己的口味。他则认为,不论有无广告,自己都会照旧买槟榔吃。

不过,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却明确提出,虽然协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涉嫌矫枉过正。以一刀切的方式全面禁止会员做广告,涉嫌侵犯企业依法享有的广告权,应属无效。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会员是否选择做广告或做什么内容的广告,都属企业自主经营范畴,行业协会无权干涉,更无权强制要求。若企业发布的广告内容不当,行业协会以及行政主管部门则可以进行监督监管。

在采访中,也有不少市民纷纷提出这样的疑问——“槟榔究竟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为什么是湖南省槟榔协会下发叫停广告的文件,而不是市场监管部门下达?”

对于上述问题,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宣传应急处负责人对《法制日报》记者称,近期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槟榔广告等问题进行解答。然而,截至记者发稿,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并未召开新闻发布会,也未就此事进行任何回应。

“作为协会成员单位,没有办法,我们必须接受协会要求,全部叫停广告投放。但这也确实影响到了销售。”湘潭一家槟榔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此前企业已和湖南一些媒体签了协议,投入了资金,如今突然叫停,媒体那边不好交代,还有一系列后续事情需进一步处置。

湖南一些电视媒体人也对《法制日报》记者称,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行业协会突然一刀切地叫停槟榔广告,对媒体而言其实也是巨大损失。如今电视媒体的广告逐年下滑,槟榔广告全面叫停让他们完成今年任务的压力明显加大了。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协会叫停通知下发后,各媒体上的槟榔广告明显减少。

4月6日,《法制日报》记者驱车从邵阳赶往长沙,在沿途高速公路的广告牌上,没有看到一个槟榔广告。而此前在高速公路旁边,各种槟榔广告不时会跃入眼帘,特别醒目。

4月7日,记者在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都市等多个频道及其网站,也没有看到槟榔广告。而此前,湖南卫视的一些栏目冠名,甚至新闻联播的报时广告,都是槟榔广告。

“槟榔广告本身没有错。存在争议和问题的,其实是槟榔行业本身的一些问题。”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纷纷告诉记者,近年来,围绕槟榔行业的是非,各方一直存在激烈争议,缺乏权威的第三方声音。

一方面,是源源不断的槟榔致癌致病的质疑和声讨:

今年2月,一篇题为《千亿“软性毒品”槟榔,和正在上瘾的6000万中国人》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文中将槟榔描述为“软性毒品”,指其“有百害而无一利”,这篇文章引起网友对槟榔危害口腔健康的热议。

也是在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健康口腔行动方案(年)》,提出在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以长期咀嚼槟榔对口腔健康的危害为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口腔健康检查。

去年4月14日,湖南湘雅医院官网发布了一条消息:“在口腔颌面外科46病室,现50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长期、大量咀嚼槟榔病史。”

2014年,湖南省口腔医学会会长、中南大学口腔癌前病变研究所所长翦新春发表论文《槟榔致癌物质与口腔癌》称:“咀嚼槟榔可引起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以下简称OSF),OSF是一种癌前病变,经过长期的慢性病理过程可恶变为口腔癌。”

另一方面,则是槟榔产业快速、迅猛发展的一路凯歌:

2017年8月,槟榔产业主阵地湘潭出台了《湘潭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槟榔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打造中国槟榔文化名城,做大做强槟榔产业,确保槟榔产业销售收入3年后实现300亿元,5年后实现500亿元的目标。

湖南口味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官网则介绍,其创始于2000年,是以加工生产槟榔为主体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主导产品为“口味王”等食用青果槟榔与“和成天下”食用青果精制槟榔,年度纳税过亿元,10年间纳税额增长了60多倍。

此外,有业内人士对媒体透露,近20年来,湖南省槟榔产业不断扩大,目前已有30万名产业工人,形成了包括加工、物流、仓储、营销等环节的全产业链。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院长边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次湖南槟榔行业协会出台相关措施,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这种对行业的自律我们是欢迎的。但并不希望这是在一个敏感时期的缓兵之计,这个行为能不能持久,有没有效果,需要经过长时间考验,但长治久安还是需要立法。”

继去年向两会提交关于槟榔立法的建议后,边专称,他今年再次将此建议丰富后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引起了许多代表的共鸣,得到很多联合签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湖南的全国人大代表丁小兵也明确建议,企业在槟榔包装上添加标识,提醒消费者食用槟榔会有致癌风险。

马贤兴认为,湖南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叫停槟榔广告的做法值得称道,但各级政府及市场监管、新闻舆论传播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对槟榔生产、销售加强引导和监管,对广告宣传严加查处,而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失察失职。

上述湘潭槟榔生产企业的负责人也有点委屈,他对《法制日报》记者称,广告长期全面停放,无论是槟榔销售、品牌宣传,还是媒体收入,都将受影响。目前,无论是湖南省还是国家层面,都还没有制定槟榔行业标准。对于槟榔行业的认识和管理,也明显有些滞后,难以满足整个行业迅猛发展的需求。他同时呼吁,鉴于槟榔行业在拉动经济、增加税收、提供就业等方面的实际作用,有关方面对此应高度重视,尽快升级、优化相关的制度规章,促进整个行业长远、持续、健康发展。

4月8日,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黄捷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称,根据行业协会章程,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的法律属性是行业性的、自律性的社会组织,其对行业内各个企业发出的通知,是行业自律属性的活动,对各企业产生的效应亦应当属于“软约束”性的,不具有国家行政执法或司法执行意义的强制性。但其可以具有本行业内各入行企业应当尊重所加入行业协会的伦理约束。

此外,黄捷分析,叫停通知显然是在行政执法机关的“指导会议”精神氛围中发布的,暗涵了行政执法机关后继而来的权力支撑,从而对各个企业产生压力,接到通知的企业须认真服从。

黄捷认为,槟榔对食用者产生的严重危害正在被揭露,各槟榔企业及其行业协会如何自处已面临重要考验。地方政府同样面临是继续贪恋槟榔企业带来的巨大税收利益,还是严加管理控制其可能带来危害的选择。

原标题:大量咀嚼槟榔有害口腔健康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停止槟榔企业做广告

}
  • (1)吃槟榔是什么反应

    很多人第一次吃槟榔会觉得天旋地转、心跳加速,像喝了假酒,其实是因为槟榔本身的植物碱和添加剂中的麻黄,会刺激人的神经中枢,让人处于兴奋状态。

    此外,部分人吃槟榔会觉得很甜,或者口腔内壁破损,都是因为槟榔在加工过程中,大量添加如甜蜜素、糖精、石灰水、碱面等添加剂的原因。

    根据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科在《中国牙科研究杂志》上发表的关于湖南口腔癌研究论文显示,从2006年到2016年,十年间因槟榔导致的口腔癌患者所占比例从23.94%飙升至85.53%,人数翻了将近20倍。其中长期咀嚼槟榔的患者比例也在逐年增高,近年达到8成以上。

    由于槟榔导致的口腔癌患者,往往面部肿大,无法说话、进食,甚至需要切除舌头来治病。

  • 我们将医学报道、联合国报告和各类新闻报道中的槟榔危害总结,大致如下:

    槟榔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下属机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定的一级致癌物,与它并列的是砒霜和甲醛等。由槟榔引发的口腔癌,带给人无穷无尽的折磨,患者的舌头和口腔黏膜往往会出现溃烂,剧痛使他们连咽下食物都成为一种奢望。

  • 槟榔本身含有一些使人麻痹、兴奋的槟榔碱,同时在后期加工中,厂商们为了让槟榔的口感更符合人们的喜好,会添加大量添加剂,除了上述的甜蜜素、糖精、石灰水、碱面等,还有使人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兴奋的麻黄。而长期食用槟榔,习惯了这种兴奋之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久而久之,便会形成槟榔上瘾。

    经过复杂加工的槟榔比较硬,加上槟榔里自带的粗糙纤维,长期咀嚼,容易造成牙齿和口腔粘膜受损,引起牙龈疾病、口腔溃烂、牙齿变色等,病情严重的患者连张口嘴巴、打个哈欠都觉得很困难,基本上一动嘴巴就疼痛难忍了。

  • 槟榔渣会刺激胃壁,造成胃黏膜损害或溃疡,导致胃粘膜发炎,妨碍消化机能。

    长期咀嚼槟榔,会造成咬肌肥大,简单来说,就是让瓜子脸变丑国字脸。同时,长期吃槟榔也会使嘴巴变小。之前就有报道,一名逃亡十三年的嫌犯因为吃槟榔变成了樱桃小嘴,给警察的抓捕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新鲜的槟榔果汁是红色的,部分吃槟榔的人吃完之后随地乱吐,导致污染环境,地面随处都是红色的汁液,极度影响城市美观。此外,即使是成品槟榔吃剩的槟榔渣,丢得遍地都是,也非常影响城市形象。

  • 根据《槟榔的药用价值》研究,槟榔可以使人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刺激人体兴奋,令人产生愉悦的感觉。

    槟榔碱可以麻痹虫体神经系统,将牛绦虫、猪绦虫、肝吸虫、曼氏血吸虫、蠕虫等驱除至体外,达到驱虫的目的。此外,槟榔的一些提取物还有杀螨的作用。

  • 槟榔中的槟榔碱是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激动剂,具有拟交感神经的作用,使人产生愉快感、舒适感。另外,槟榔次碱也可以发挥去抑制的生理作用,类似抗抑郁的作用。因此食用槟榔可以使人产生兴奋感,同时缓解精神紧张,再加上槟榔加工中添加的麻黄,长期食用,会使人离不开这种感觉,导致一定的成瘾性。

    和其他成瘾物质一样,嚼食槟榔可出现耐受、渴求及戒断症状,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物质依赖的诊断标准。槟榔戒断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疲乏。

  • 在湖南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封杀槟榔广告之前,槟榔广告塞满了湖南大大小小各种节目,而且出现在电视台和户外的突出位置,轮番轰炸湖南人。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和行为,吸引着没尝过槟榔的消费者去买,诱惑着习惯嚼槟榔的人去试试其他品牌和口味。

  • 湖南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槟榔加工、消费基地。全国一共有9441家从事生产加工或销售槟榔的企业,其中湖南省有4058家,位居第一;海南省以3732家,位列第二。

    根据《湘潭日报》报道,2017年,湖南湘潭从事食用槟榔加工的规模企业30余家,年产量20余万吨,就业人员近30万人,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 根据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发布的《湖南地区食用槟榔流行病学研究》,湖南人槟榔咀嚼率达到38.42%,上至71岁,下至3岁都会吃槟榔。

    在湖南不少地区的婚丧嫁娶中,一般都会有包槟榔作为回礼。而湖南的市场就更不用说了,批发市场、超市、便利店、餐馆,甚至内衣店、学校周边,都在卖槟榔。

    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吃槟榔致癌”,但是很少有人会因为知道这一事实而停止吃槟榔,大多数人认为这一病症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另一部分人认为致癌的说法太夸张了,还有部分人认为吃槟榔有驱虫的好处,可以功过抵消。

    事实上,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系教授的介绍,槟榔在用作驱虫目时,用量非常之少,而且也并不需要长期食用。

  • 口腔癌与槟榔的关系早己被医学界认定,百姓和企业都不应该存在侥幸心理。为解决和预防槟榔导致的口腔癌问题,应加强对老百姓的宣传教育,使其认识到槟榔的危害。

    戒掉一种上瘾物质通常比想象中难,因此不要羞于寻求亲友和专业的帮助。在戒除槟榔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抑郁、焦虑等戒断反应,所以最好寻找一些槟榔的替代物,如口香糖、绿茶等。

  •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与槟榔致癌、成瘾、引发口腔疾病和变丑等危害相比,它驱虫、除螨的优点实在微不足道。因此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吃槟榔的必要。

    政府报告中曾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反复指出,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政府要有所为。

    同时,吃槟榔会给子女作出不好的榜样,槟榔引发的疾病也会增加家庭的医疗负担。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戒掉槟榔都是刻不容缓的。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什么槟榔最出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