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学院代码是多少?

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英语(English)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也是事实上的国际交流语言。英语(文字称为英文)属于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支,由古代从欧洲大陆移民大不列颠岛的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部落的日耳曼人所说的语言演变而来,并通过英国的殖民活动传播到世界各地。由于在历史上曾和多种民族语言接触,它的词汇从一元变为多元,语法从“多屈折”变为“少屈折”,语音也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根据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数计算,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第二语言,但它可能是世界上第三大或第四大语言(1999年统计为380,000,000人)。世界上60%以上的信件是用英语书写的,50%以上的报纸杂志是英语的。上两个世纪英国和美国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和科学上的领先地位使得英语成为一种国际语言。英语也是与计算机联系最密切的语言,大多数编程语言都与英语有联系,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形成,使得英文的使用更普及。与英语最接近的无疑是弗里西语,这种语言现在仍然在荷兰北部弗里斯兰省中使用,大约有50万个使用者。一些人认为低地苏格兰语是与英语接近的一个独立语言,而一些人则认为它是英语的一个方言。苏格兰语、荷兰东部和德国北部的低地撒克逊语与英语也很接近。其他相关的语言包括荷兰语、南非荷兰语和德语。诺曼人于11世纪征服英格兰,带来大量法语词汇,很大程度地丰富了英语词汇。

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知识技能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英语(国际商务管理)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于外经贸各部委、贸易公司、涉外机构、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金融国贸等单位的文秘、翻译、业务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等工作,同时也适合于各级政府涉外部门、各类外向型企业或公司以及银行、保险、海关、边防、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工作等工作。

入世后,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化,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英语人才,尤其是既懂商业贸易、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紧缺,商贸英语人才已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骨干人才、通用人才。

目前英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言。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英语指定为官方交流语言。在世界性国际会议、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贸合同文本,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工作中,英语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国更加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与英语专业有关的行业如外贸、外交、海关、旅游、管理等涉外工作部门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得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

据劳动人事部统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即使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就业前景乐观。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都能发挥他们的外语优势,受到学校、外事部门、公司企业等用人部门的重视和欢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加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英语专业仍会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就业前景。

除了就业,英语专业的学生出国的机会也相对较多。不仅如此,学生如果在学习期间有了新的兴趣点,也凭借英语专业的基础,轻松地转到别的专业或考取其他专业的研究生。

经贸及翻译方向毕业生能在国家机关、外事、外贸、外企、各类涉外金融机构、商务管理公司、专业翻译机构、出版、新闻、旅游、高级宾馆酒店等部门,承担商务管理、商务翻译、外贸洽谈、经贸文秘、英语编辑、英语记者、驻外商务代理、涉外公关、涉外导游等工作;也可在中学、中专、职高、技校和英语语言培训中心、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部门等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英语(国际商务翻译)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涉外机构、外资企业、银行、保险、海关、边防、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同时也可以选择留学、考研或国外就业。

中国加入WTO以来已经迈开了国际化步伐,慢慢向国际接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会与年俱增,就业前景是乐观的。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国与世界经贸接轨并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对于外语尤其是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包括英语翻译、英语教育、英语日常运用方面的人才。而且,一方面从师资来源看,各大院校的英语教师在知识水平和教学综合能力等方面大都是英语专业的精英;另一方面从教学目标要求看,各大院校在英语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发挥专长,种种因素也在促进外语专业人才和国际交流类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Test for English Majors-4),全称为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自1991年起由中国大陆教育部实行,考察全国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旨在检查各校执行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的情况,促进各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及为教育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关信息反馈。考试内容涵盖英语听、读、写、译各方面。笔试形式考核,无口试。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是由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非教育部主办),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英语水平进行衡量的一种外语水平考试。是目前我国体现最高英语水平的等级考试。它在每年的三月份举办一次,考试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上午做听力、阅读、改错 ,下午做翻译和写作。对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随着考试的日益正规化,参考人数的不断增加,专业八级考试(TEM-8)的权威性及社会影响也在不断地提高。考试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但市面上帮助学生了解TEM-8考试的书籍却不多,谈到TEM-8考试应试技巧的书籍就更少,为此新东方课堂针对TEM-8考试的各种题型编写了应试技巧,旨在帮助广大学生全面地了解TEM-8考试的性质、目的、内容所测试的语言能力等,从而做到知己知彼,顺利通过TEM-8考试。

参加本科专业英语四级统测报名对象为:

(1)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的高等院校中英语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2)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的高等院校中修完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规定课程的二、三年制最后一学年的大专生。

(3)教育部备案或批准有学历的成人高等教育学院中四年制即脱产学习的英语专业(第二学年)本科生;五年制即不脱产学习的、修完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规定课程(第三学年)的本科生。不脱产的三年制大专生,必须在第三学年时方可报名参加专业英语四级测试。

(4)重点外语类院校中,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中当年参加英语六级考试且成绩在425分以上,可参加当年专业英语四级考试。

(5)参加四级测试的考生只有一次补考机会。

参加本科专业英语八级统测报名对象为:

(1)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的高等院校中英语专业四年级本科生。

(2)经教育部批准有学历的成人高等教育学院中完成四年制即脱产学习的英语专业(第四学年)本科生;五年制即不脱产学习英语专业(第五学年)的本科生。

(3)非英语专业六级考试通过的学生可报名参加专业英语八级考试。

(4)参加八级测试的考生只有一次补考机会。

凡未通过基础阶段(TEM-4)统测的考生,也可参加高年级阶段(TEM-8)的统测。

英语专业的专升本学生因超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TEM-4)统测规定的考试年限(祥见报名对象),一律不得参加英语专业基础阶段(TEM-4)统测,但可在英语专业专升本学习的最后一学期参加高年级阶段(TEM-8)统测;因各种原因未在规定的考试年限参加TEM-4(第四学期)或TEM-8(第八学期)统测的专业英语考生,不得以补考名义参加次年的TEM-4或TEM-8统测。

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英语专业主要面向外事、外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领域,从事商务、翻译、研究、开发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知识技能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高级英语、英语写作等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 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4]

第二专业:大三开始选修,可选日语、韩语、德语、法语和俄语。据学校具体情况而定。

授予学位与英语语言文学相同

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外事、外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领域,从事商务、翻译、研究、开发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抛开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之外,其他28个省和行政区,有多少以省会/首府命名的高校呢?我把这些省/行政区分成五类,来介绍总共20所大学

一、国内顶尖名校(三所)

江苏省的南京大学、湖北省的武汉大学、甘肃省的兰州大学,这三所大学都是教育部部属院校,都是本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都是985工程大学,也都入选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A类,无愧国内顶尖大学。

巧合的是,这三所大学都是人文社科和基础理学比较强大,并不太擅长工科

二、省内顶尖大学(四所)

福建省的福州大学、江西省的南昌大学、河南省的郑州大学,这三所大学都是211工程大学,都不是教育部部属院校,而是省属院校。南昌大学和郑州大学是本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福州大学的综合实力却略逊于省内的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和南昌大学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郑州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B类。

这三所大学在近两年都得到了所在省份的强力支持,福建省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表态支持福州大学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江西省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江西省财政统筹安排30亿元资金支持南昌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至少新增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力争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河南省将在“十四五”期间投入50亿元支持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力争让郑州大学全国高校综合排名进入前30。郑州大学2021年经费预算超出70亿,与深圳大学相当(但生均预算只有深圳大学的一半多一点)。

在这一档里面,还有台湾省的台北大学。这所大学的情况比较特殊,它的身上没有“985”和“双一流”的标签,我们只能拿这所大学在台湾省各所大学当中的地位来进行衡量。它不是台湾省综合实力比较强大的大学(如台湾大学、清华大学、阳明交通大学、成功大学),但它的法学实力特别强,有点像内地的华东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所以把它放在了省内顶尖大学这一档。

三、省内知名高校(五所)

广东的广州大学、山东的济南大学、辽宁的沈阳大学、吉林的长春大学、四川的成都大学都是省内的知名大学,都不是所在城市最优秀的大学,但它们都是“大学”而不是“学院”,所以它们被我排在第三档。它们都不是985、211,也没有入选双一流。前三所大学有博士点,后两所大学没有,五所大学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广州大学和成都大学

广东省上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前辈高人”,下有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后起之秀”,广州大学看似不起眼,实则不一般

你想想,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都是深圳市的高校,广州大学可是广州市的“亲儿子”啊。2021年广东省地方院校预算经费排名中,广州大学仅仅排在深圳大学之后,领先南方科技大学和老牌211华南师范大学。

山东是人口大省,也是高考大省,但它的高等教育整体上处于“高等院校数量多、顶尖高校数量少”的尴尬之中。

山东省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三所顶尖大学,但后两者都在青岛市办学,山东大学在济南、青岛、威海三地办学,济南市把发展重点放在济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身上,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川省的双一流大学比较多,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都挺不错,在众多大学里面,成都大学似乎不起眼

但是别忘了,成都大学是成都市的“亲儿子”,除成都之外的四川各市州,没有任何一个GDP能达到成都的五分之一。再看看2021年四川省内非部属院校的经费预算排名,成都大学可以说是“一骑绝尘”,比四所双一流大学都“富裕”。

四、这里只有学院(八所)

河北省石家庄学院、山西省的太原学院、湖南省的长沙学院、云南省的昆明学院、安徽省的合肥学院、贵州省的贵阳学院、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学院,这八高校都是以省会/首府命名的“学院”,而不是“大学”。

这八所高校中,距离“更名大学”最近的是合肥学院,这所高校目前已经全面达到了“升格”的软硬件标准,通过了省一级的审核,等待最终批示。其他高校也都奔跑在更名“大学”的路上。从2020年到2021年,它们争先恐后地表态“誓要更名大学”。

2020年6月,哈尔滨学院公开表态,研究和制定“十四五”规划,以建设哈尔滨大学为总目标。2020年10月,贵阳学院公开表态,奋力实现在“十四五”期间更名“大学”的目标。2020年10月,石家庄学院公开表态,把更名“大学”作为2021年工作计划中的重点。

2021年4月,昆明市“十四五”规划提到,加快昆明学院更名为大学的步伐。2021年5月,长沙学院公开表态,力争在2025年软硬件达到更名“大学”的标准。2021年5月,广西“十四五”纲要提到,推进南宁学院创建南宁大学。2021年9月,太原学院公开表态,要在2025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五、这项数据挂零(八省)

浙江省、陕西省、青海省、海南省、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八个省级行政区,目前没有以省会/首府命名的本科高校(省会/首府名称+专业方向+“大学或学院”的不算)。

浙江省曾经有杭州大学,不过这一所颇具知名度、有实力进入211工程的大学,最终“回归”了浙江大学。但杭州人民似乎一直都想要让这一块“金字招牌”重现于世。

陕西和青海的情况比较类似,陕西省会西安曾经想支持西安文理学院更名为“西安大学”,实际上,西安文理学院的英文名就是Xi’an University;青海省的西宁大学已经在建设之中,由原青海大学昆仑学院转设为基础建立。目前没有任何公开信息证明,其他五个省、自治区有兴建以省会/首府命名高校的打算。

成立以省会命名的高等院校,对省会城市和大学本身都有益处。对省会来说,有了一张“如雷贯耳”的教育名片,对大学来说,有了一个“休戚与共”的强大靠山。以上提到的20所大学,你最看好哪一所?8所学院中,你认为哪一家将率先更名“大学”?来评论区聊聊吧。

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我是“大学活地图”缪登峰。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和关注。

声明:郁金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b/61009.html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尔滨广厦学院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