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的潜伏期是多久 小鹅瘟怎么治疗?

【摘要】:中草药防治小鹅瘟笔者用赤桂五瘟散防治小鹅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方剂组成板蓝根250g,银花120g,连翘120g,大蒜18g,黄连20g,黄柏20g,黄苹18g,水牛角15g,桅子25g,生地30g,赤芍30g,鱼腥草30g,丹皮25g,官桂20g,...


万奎武;王淑静;金永君;李耀庭;;[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第十四次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年
潘玉民;于为民;吕雪峰;;[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朱凤霞;连慧;杨晴;;[A];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冯崇伦;金美玲;宁康;王笑言;张大丙;;[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石亚运;张丹阳;钱琨;胡海;张杰;邵红霞;金文杰;秦爱建;;[A];第四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工作者会议论文集[C];2015年
左凤香;;[A];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李华;;[A];“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粪污处理、环保生态”科技论文集[C];2015年
刘岳龙;孙志;李清;孙谦;秦爱建;金文杰;邵红霞;;[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王暖成;鲁承;杜鑫;王中光;杜秋明;;[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王晋;王旭;董建伟;;[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

张振霞 郑玉忠 沈浩铎 施伟斌 陈映东

狮头鹅原产于广东省粤东片潮汕地区,是国内外最大的肉用型鹅种之一,是潮汕地区畜牧业中的支柱产业,年饲养量达到两千多万只。狮头鹅属于短日照繁殖家禽,繁育季节为“每年9月至翌年4月”。这造成了冬春两季雏鹅大量生产,早春至夏初肉鹅集中上市,而夏末至冬季肉鹅奇缺的生产循环格局。另外,冬季育雏成活率低于全年其他季节,大大增加了冬季养鹅的成本。狮头鹅反季节繁育是指通过采取适时留种、控制光照和温度、饲料营养、人工强制换羽等方式使种鹅在正常的非繁育季节产蛋,为市场提供反季节鹅苗。但是随着反季节繁育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及养殖环境的改变,各种疾病不断出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鹅业的发展。


笔者根据十多年来从事狮头鹅反季节繁育的生产经验,概述了一些在反季节繁育时期易发的常见病及其发病特点,并介绍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按照疾病发生原因可将家鹅疾病划分为病原性疾病及非病原性疾病两大类。其中病原性疾病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具有传染性和爆发性,一旦发生难以控制;非病原性疾病是不具有传染性,由不利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农药、重金属等)、不当管理(如限饲、人工拔羽)等引起的机体应激或疾病。


1病原性疾病1.1细菌性疾病
禽霍乱,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multocida)引起的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常呈败血性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水禽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常为散发性,间或呈流行性,后备鹅最易感。临床症状:病鹅精神委顿,不愿下水游泳,即使下水,行动缓慢;羽毛松乱,两翅下垂,缩头弯颈,食欲减少;口鼻流出黏液,呼吸困难,常常摇头;拉稀,排出腥臭的绿色或白色稀粪,混有血液;喙和蹼发紫,翻开眼结膜有出血斑点,病程1-2d转归死亡。群体发病大约35%,发病死亡率大约40%。防治措施:搞好环境消毒卫生,将病死鹅进行无害化处理,连续7d消毒栏舍。病鹅和健康鹅需隔离饲养。病鹅肌注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次/d。对表现健康鹅群在饮水中添加水溶性烟酸诺氟沙星,连用5d。


在家禽养殖中,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可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引起禽类局部或全身性大肠杆菌病的病原。雏鹅患病后表现为拉稀、气囊炎等症状。蛋鹅则表现为卵巢、卵子和输卵管感染发炎,形成卵黄性腹膜炎,故称蛋子瘟。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典型的条件性病,常在肉鹅发生其他病时发生,或是母鹅在产蛋期发生,特别是产蛋高峰期。


临床症状:肉鹅下痢,粪便稀薄恶臭,腹部胀坠。母鹅拉黄绿色粪便,粪中混有蛋清、凝固的蛋白或卵黄碎块,最后病鹅完全废食,严重消瘦,眼眶凹陷,衰弱死亡。公鹅常见阴茎外露,充血或绿豆大小暗红色结节。
防治措施:饲养场地需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对已发病的种鹅应及时淘汰。种鹅开产前30d肌注大肠杆菌灭活苗有一定预防效果。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0.01%或卡那霉素0.01%加沙星类药物0.05%,或用氟苯尼考0.01%加新霉素0.01%饮水。使用两种以上有协同作用的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1.1.3鸭疫里默氏菌病


本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鸭疫综合征、鸭败血症等。发病率达70%,死亡率可达30%,任何日龄都可发生。如感染其他疾病,则极易合并本病。本病已成为养鹅业的主要常见病之一。临床症状:脚软弱、不愿走动或行动蹒跚与共济失调,鼻孔流出浆液或黏性分泌物,如分泌物干涸堵塞鼻孔而引发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摇头,部分病例一侧或两侧鼻窦明显肿大,病程3~5d,长者可达1~2周,过后鹅群发育参差不齐。防治措施:7~10日龄肌注灭活疫苗,预防效果可达60%以上,药物治疗可用氟苯尼考0.01%加新霉素0.01%饮水,庆大霉素0.01%或卡那霉素0.01%加沙星类药物0.05%。使用2种以上有协同作用的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1.1.4小鹅流行性感冒


小鹅流行性感冒主要发生在2周龄后的肉鹅,成年鹅较少感染,由流行性感冒志贺氏杆菌(Shigella)引起。
临床症状:病鹅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缩颈闭目、流泪、呼吸困难,甚至张口呼吸、鼻腔流出清稀黏液,病鹅常摇头,把黏液甩出或擦在前躯羽毛上,使该部羽毛潮湿,病程2~5d,重者死亡,轻者可康复但易发生两脚麻痹。


防治措施: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室温大幅升跌。氨苄青霉素0.02%~0.05%拌料或每千克体重30~50mg肌注。中药“禽康散”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parvovirus,GPV)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烈性传染病,此病毒是感染禽类的主要自主复制型细小病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易感阶段为4~40日龄的雏鹅、仔鹅,随着病情的发展,已发现有50日龄育成鹅感染发病,但成鹅极少发病。该病传染快,死亡率可高达95%以上,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临床症状:鹅群开始发病3d内,部分鹅只初期离群独处、全身羽毛松乱、精神不振、呆立少动。不采食或采食但不吞咽,将食物摆头甩掉,随后食欲、饮水废绝。有些病鹅可见步态不稳,卧地不起、腹泻、粪便如米泔水样,呈黄白色或绿色,并混有汽泡,个别排腊肠状粪便、血便排泄物并带有浓烈味腥臭味。部分鹅病在濒死前出现头颈肿大或头部弯转,眼睑凹陷,脚软不能站立,全身抽搐等神经症状,以手捏鹅颈部呈僵硬感,多数病鹅在废食后1-2d内死亡。


治疗措施:①种鹅在产蛋前1月用小鹅瘟疫苗免疫,隔6个月再加倍剂量免疫一次。②未经免疫母鹅所产仔鹅或发病仔鹅用小鹅瘟蛋黄液1~3mL加黄芪多糖注射液肌注,可有效预防发病或大幅降低死亡率。③将出现症状的病鹅隔离,每只鹅肌注抗小鹅瘟血清2mL,同时在饮水中加入葡萄糖、维生素等药辅助治疗。此外,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预防并发症。④消灭病原传播,切断传染源,对鹅舍内外环境及工用具进行全面彻底清洗消毒。


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AIV)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烈性传染病。禽流感发病情况轻重不一,从急性败血性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极其多样。禽流感的易感动物为家禽及野禽,水禽易感性较差,而且水禽感染禽流感病毒后,多数为隐性感染,是禽流感病毒的携带者和传播者。因此,鹅源性禽流感也是危害养鹅业的一大疾病。临床症状:病鹅精神不振,独蹲一偶,摇头、甩头,鼻流白色泡沫,有的两鼻孔不通气,两眼见有白色泡沫,鹅喙发紫,大部分病鹅出现神经症状,盲目游动、转圈。拉绿色稀粪,体温升高。该病病程不一,雏鹅一般2~4d,青年鹅、成年鹅为4~5d。死鹅颈项呈各种扭曲姿式。


治疗措施:严格消毒、检疫。本病是我国规定的强制免疫病种,所有鹅必须做到100%的免疫。目前国内批准生产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有广东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大华农生物制品厂等7个厂家生产的。由于目前还没有水禽专用的禽流感疫苗,所以免疫的效果比鸡差,故需要增加免疫次数,根据经验,免疫2~3次可以达到较理想的保护效果。


鹅源性鸭瘟又名大鹅瘟,是由鸭瘟病毒(DuckPlagueVirus,DPV)引起的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呈地方性流行。


临床症状:发病种鹅体温升高可达43℃以上,呈稽留热;精神不振,羽毛松乱,不愿下水,走动困难,呆立;双翅下垂,行走无力,卧地不起;饮水增加,大部分病鹅头颈略为肿大,呼吸困难,眼肿大,故俗称“大头瘟”;流泪,有浆液性分泌物,出现湿眼圈现象,部分单侧性角膜混浊;鼻腔有浆液性和黏液性分泌物;食欲减退,甚至厌食;下痢,拉绿色或白色稀粪,腥臭,部分病鹅死前出现全身震颤,发病4~7d后出现零星死亡。产蛋鹅群的产蛋量明显下降,且畸形蛋增加。随着死亡率的上升,可减产70%以上,甚至完全停产。


治疗措施:①种鹅在开产前1个月每只注射鸭瘟活疫苗30~40羽份,6个月后再次免疫,剂量相同,可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②对发病鹅群应进行紧急接种。未免疫鸭瘟的种鹅每只50羽份接种,免疫失败的需每只接种70~80羽份。先注射外观精神良好的假定健康群,再注射已发病的鹅只。③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些对产蛋影响较少的抗菌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强力霉素和敌菌净等,连用3~5d,预防和控制继发细菌感染,有条件的饲养场最好先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性高的药物。


1.2.4鹅副黏病毒病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禽副黏病毒H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任何日龄鹅只均可感染此病,狮头鹅的中鹅(40~60日龄)受感染后常呈暴发性,出现群体中大批发病和死亡,死亡率往往可达40%以上,危害较严重。


临床症状:鹅群食欲减少,鹅只精神不振、呆立或蹲地;眼睑肿大,流眼泪,体重很快减轻,饮欲增多;病鹅粪便呈水样、暗红色、绿色、黄色或墨绿色;有时病鹅只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倒提病鹅口腔流出血色黏性液体。


防治措施:用副黏病毒高免蛋黄液3mL/只和10%西米替丁注射液0.4mL/只,分点胸肌注射,每天1次,连用2d。鹅群按500kg体重计算,先以头孢氨苄10g、硫酸新霉素6g加水100kg混饮,隔8h后再以维生素C25g、葡萄糖2kg加水100kg溶解后让鹅自由饮用,以上给药方式每天1次,连用3d。


狮头鹅鹅痘是由禽痘病毒(Fowlpoxvirus,FP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由于鹅较少发生鹅痘,也没有鸡发生鸡痘那样严重,对该病的防控往往忽略。


临床症状:出现了小白色水疱的患鹅过了1~2周后颜色加深,形成干燥、粗糙及呈棕褐色的大结痂,并突出在皮肤表面或喙。严重的病鹅出现精神委靡、衰弱、排白色稀粪、食欲缺乏和双翅下垂病状,个别雏鹅最后因体况衰弱而死亡。其发病率约40%,死亡率约3%。


防治措施:对轻症病鹅的水疱部分涂上皮康霜、咪康唑交替使用,早晚各1次,连用6d;重症患鹅除去痂皮后,涂上高锰酸钾粉。饲料中添加0.05%土霉素,连用3d。


鹅球虫病是一种原虫性疾病,主要由艾美耳属和泰泽属球虫寄生于鹅的肠道以及肾脏引起,分布广泛,感染率高。大多数情况下,球虫主要通过粪便、饮水、饲料传播。球虫卵囊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继续发育。当它们进到体内以后,处于裂殖生殖阶段的裂殖体内包含数十个(或更多)个裂殖子,裂殖子从裂殖体中释放时,可使肠上皮细胞崩解,血管破裂,引起临床上所见的贫血、消瘦、血痢等症状。临床症状表现为雏鹅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缩头闭目,排白色稀便或水样便,严重的粪便带血。


鹅绦虫病主要由寄生于鹅的小肠内的鹅剑带绦虫引发。鹅剑带绦虫属于膜壳科,剑带属。该虫的中间宿主是剑水蚤,钻入剑水蚤血腔的卵逐渐发育为似囊尾蚴,鹅吞食含似囊尾蚴的剑水蚤而感染。临床症状表现为病鹅精神萎靡,行动迟缓,身体逐渐消瘦,排灰绿色稀便,恶臭,混有黏液和长短不一的孕卵节片,贫血,生长发育不良。


软脚病是鹅特别是雏鹅的常见病,主要是由于鹅饲料中缺乏钙、磷及维生素D而致。其主要症状是:病鹅脚软无力,支撑不住身体,常伏卧地上,长骨骨端常增大,特别是跗关节骨质疏松,生长缓慢。母鹅缺钙时,还会伴随出现产薄壳蛋、软壳蛋或畸形蛋等现象。


预防措施:①鹅饲料钙、磷的含量要丰富,且配比合理;②饲料中必须含有足够的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有利于鹅对钙、磷的吸收;③让鹅多晒太阳,因为阳光照射可以促进鹅体内合成维生素D。④如鹅已患软脚病,每天可给病鹅服用鱼肝油或维生素D30。


在狮头鹅的反季节繁殖技术中,限饲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但是,限饲会导致鹅群争抢食物,激烈的抢食容易造成舌体脱垂等伤害。预防措施:①饲槽要足够,槽距要均匀,投料均匀;②应及时照顾弱体鹅;③对于舌体脱垂患鹅的处理,应先将患鹅的口腔清洗干净,然后用浸过抗菌药液的12号缝合线或一般的尼龙线,将患鹅下颌皮肌扶起;从下软颌左侧骨缘后方进针至口腔,在同侧前方1厘米处出针,此线与左后的线相打结并剪去多余的线头即可。


食道阻塞症是指狮头鹅食道被饲料团或异物阻塞致食道不通而影响正常采食的一种疾病。该病多发生于限饲期,因为狮头鹅体大食量大,限饲使其饥饿感明显,采食时饥不择食,大量的异物(如栗壳、羽毛、麻绳、布条、金属等)被采食,这些都可能会导致其食道阻塞。临床表现为病鹅废食、精神不振、食道隆起、触摸时肿胀坚硬,病症严重时张口呼出气体有酸臭味。


预防措施:①加强饲养管理,经常观察鹅群,饲料干净均匀,定时打扫,及时清理杂物;②病鹅可分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物理治疗是用手将阻塞在脖子上的食团轻轻捏碎,从下往上挤压向口腔,倒提病鹅,把食物分批分量从口腔排出。但此法不适宜异物中含金属或玻璃碎片时。手术疗法是指利用手术将阻塞物及时取出。


3防控总结狮头鹅疾病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狮头鹅疫病防治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①鹅场规划科学,应选择地势高燥、水源丰富、水质好的地方,周围无污染,粪场应设在养殖场的下风向,并应有一定的距离。
②鹅场管理科学,要经常保持鹅舍、运动场、水面的清洁卫生,并经常消毒场地和工具;对引入的种蛋和种鹅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和消毒。此外种鹅场不得饲养其他畜禽及鸟类,以免传播病原。
③结合本场实际,合理制订免疫程序,定期注射疫苗以防制传染病的发生。

}

《小鹅瘟灭活疫苗如何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鹅瘟灭活疫苗如何打(2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小鹅瘟灭活疫苗如何打LOGOYOUR LOGO :010 - 网址: xxxx com邮件:xxxxxxxxx com 地址:某某广告设计小鹅瘟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发病后无特效药物治疗,因此只能搞好预防。种鹅可于开产前1个丿J皮 下或肌肉接种bnL 1 : 100稀釋鹅胚化弱毒苗,于开产前15天进行二次免疫。也可用小鹅瘟油剂灭活 苗于开产前20天每只种鹅肌肉注射ImL。这样免疫的种鹅5个丿J内所产种貳孵化的雏鹅可获得保护。种 鹅未免疫的雏鹅及种熬免疫期超过100d以上緊殖的雏鹅,应在出壳、I平安起见.可每只雏鹅皮下注射抗小鹅瘟血淸进行保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鹅瘟什么药可以治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