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判断函数怎么用?

第1章 公式与函数基础 1
1.1.2 数据类型及其相互转换2
1.1.3 运算符及其优先级3
1.1.4 普通公式与数组公式5
1.1.5 单个单元格公式与多个单元格公式5
1.1.6 Excel对数字精度、公式与函数等方面的限制5
1.2 输入与编辑公式6
1.2.6 改变公式的计算方式13
1.3 在公式中使用函数14
1.4 在公式中使用名称18
1.4.5 将名称应用到公式中21
1.5.1 单个单元格数组公式与多单元格数组公式23
1.5.5 扩展或缩小多单元格数组公式26
1.5.6 选择数组公式所在区域27
1.6 创建跨工作表和跨工作簿引用的公式28
1.6.1 创建引用其他工作表中的数据的公式28
1.6.2 创建引用其他工作簿中的数据的公式29
1.6.3 创建对多个工作表中相同单元格区域的三维引用30
1.6.4 更新跨工作簿引用的公式31
1.7.1 使用公式错误检查器32
1.7.2 定位特定类型的数据33
1.7.3 追踪单元格之间的关系33
1.8 处理公式中的错误36
1.8.3 空白但非空的单元格37
1.9.1 在多个单元格中输入同一个公式42
1.9.3 查看公式的中间结果42
1.9.5 复制公式但不使用相对引用43

第8章 统计函数252
8.1 统计数量与频率255
统计会议未到场人数 259
8.1.4 COUNTIF——计算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的
统计销量大于800的员工人数 260
计算两列数据中相同数据的个数(COUNTIF SUM) 260
8.1.5 COUNTIFS——计算满足多个给定条件的单元格的个数 262
统计销量在600到1000之间的男员工人数262
8.1.6 FREQUENCY——以垂直数组形式返回数据的频率分布 263
统计不同销量区间的员工人数263
8.2 统计均值和众数264
8.2.1 AVEDEV——计算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绝对偏差的平均值 264
计算零件质量系数的平均偏差264
计算某商品的平均价格 265
8.2.4 AVERAGEIF——计算满足给定条件的所有单元格的平均值 267
8.2.5 AVERAGEIFS——计算满足多个给定条件的所有单元格的平均值 268
计算销售业绩的平均增长率270
计算从第一天开始到第五天每天的平均
计算销量的中间值 273
统计投票次数最多的选手(一)274
提取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MODE.
8.2.11 MODE.MULT——返回数据中出现频率最高或重复出现的数值的垂直数组 275
统计投票次数最多的选手(二)275
8.3 统计极值与排位276
8.3.1 MAX——返回一组数字中的最大值276
统计男员工中完成的最大销量276
8.3.3 MIN——返回一组数字中的最小值278
显示一个不超过限定日期的动态时间(MIN TODAY) 278
计算销量前3名的销量总和
计算销量后3名的销量总和
8.3.7 RANK.EQ——返回一个数字在一组数字中的
对员工销量降序排名(一)282
计算两列数据中相同数据的个数(RANK.
8.3.8 RANK.AVG——返回一个数字在一组数字中的
对员工销量降序排名(二)283
计算某个销售员在所有销售员中的销量百分比
根据员工销量计算四分位数286
根据员工销量计算指定百分点的值287
重复)的排列数 289
8.4 统计数据的散布度290
计算零件质量系数的偏差平方和290
8.4.2 STDEV.S——估算基于样本的标准偏差,忽略文本和逻辑值 290
计算员工工龄样本的标准偏差291
8.4.3 STDEVA——估算基于样本的标准偏差,包括文本和逻辑值 291
计算员工工龄样本的标准偏差
(含未统计者) 292
8.4.4 STDEV.P——估算基于整个样本总体的标准偏差,忽略文本和逻辑值 292
计算员工工龄样本总体的标准偏差293
8.4.5 STDEVPA——估算基于整个样本总体的标准偏差,包括文本和逻辑值 293
计算员工工龄样本总体的标准偏差
(含未统计者) 294
8.4.6 VAR.S——计算基于给定样本的方差,忽略文本和逻辑值 294
计算员工工龄样本的方差295
8.4.7 VARA——计算基于给定样本的方差,包括文本和
计算员工工龄样本的方差(含未统计者)296
8.4.8 VAR.P——计算基于整个样本总体的方差,忽略文本和逻辑值 296
计算员工工龄样本总体的方差 VARPA——计算基于整个样本总体的方差,包括文本和逻辑值 297
计算员工工龄样本总体的方差
(含未统计者) 297
计算商品在一段时期内价格的峰值298
计算商品在一段时期内价格的不对称度299
8.4.12 SKEW.P——返回某一分布相对其平均值的
8.5 统计概率分布300
计算没有不合格产品的概率301
8.5.2 BINOM.INV——返回使累积二项式分布小于或等于临界值的最小值 301
计算允许不合格产品的数量302
计算谈判成功的概率 304
8.5.5 PROB——返回区域中的数值落在指定区间内的
8.5.6 GAUSS——返回比标准正态累积分布函数小
计算比标准正态累积分布函数小0.5的值 305
8.5.7 PHI——返回标准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值306
计算标准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值306
计算概率密度函数的值 307
8.5.9 NORM.INV——返回标准正态累积分布的
计算累积分布函数的反函数的值308
制作正态分布表 309
计算标准正态分布函数的反函数309
计算正态化数值 310
计算对数累积分布函数的值312
计算对数累积分布函数的反函数的值313
计算没有不合格产品的概率314
计算产品不发生故障的概率315
计算在经过指定期限后,产品在两家公司
发生故障的概率 316
计算产品的不同故障发生的概率317
计算伽玛函数值 318
计算伽玛分布函数的值 319
计算伽玛分布函数的反函数的值320
计算伽玛函数的自然对数值320
计算伽玛函数的自然对数值321
计算β累积分布函数的值 322
计算β累积分布函数的反函数的值 323
计算平均视力的95%置信区间 324
8.6 检验数据的倾向性325
计算x2分布的单尾概率 326
计算x2分布的单尾概率的反函数 327
检验电脑用户与患颈椎病的关系328
计算F分布的概率 329
计算F累积分布概率的反函数 331
计算t分布的概率 332
计算t分布概率的反函数 334
检验空调和冰箱耗电量的方差336
检验空调和冰箱耗电量的平均值337
检验2009年度与5年前商品销量的平均记录338
8.7 统计协方差、相关系数与回归338
8.7.1 COVARIANCE.P——计算总体协方差,即成对偏差乘积的平均值 338
计算以年龄和视力为样本数据的协方差339
8.7.2 COVARIANCE.S——计算样本协方差,即成对偏差乘积的平均值 339
计算以年龄和视力为样本数据的协方差339
计算年龄和视力的相关系数340
计算年龄和视力的皮尔生乘积矩相关系数 342
8.7.7 RSQ——返回皮尔生乘积矩相关系数的平方343
计算年龄和视力的皮尔生乘积矩相关系数的
8.7.8 FORECAST——根据现有的数据计算或预测
预测特定年龄的视力 344
8.7.9 GROWTH——根据现有的数据计算或预测指数
预测未来月份的销量 345
预测回归线上的视力 347
根据年龄和视力求线性回归线348
根据时间和销量求指数回归线349
从年龄和视力中求回归线的斜率349
从年龄和视力中求回归线的截距350
8.7.15 STEYX——返回通过线性回归法预测每个x的y值时所产生的标准误差351
从年龄和视力中求回归线的标准误差351

第9章 财务函数352

第14章 在数据验证中使用公式489

第15章 在图表中使用公式496

1.工作簿基本操作的快捷键518
2.在工作表中移动和选择的快捷键518
3.在工作表中编辑的快捷键519
4.在工作表中设置格式的快捷键521
4.数学和三角函数523
6.查找和引用函数529
7.日期和时间函数529
10.数据库函数533
11.多维数据集函数534
13.加载宏和自动化函数534
14.兼容性函数534

}

内容提要:Excel中text函数的用法、text函数日期格式、text函数转换文本、text函数转换时间、补零等等在本篇Excel教程中都有讲解.

  在Excel的函数里有一个神奇的函数,这个函数就是TEXT函数。函数的结构非常简单,只需要两个参数:TEXT(数据,格式代码)。今天为大家分享excel中text函数的用法以及这个函数的六个妙用。

  有这样的一个销售明细表,现在需要将周六周日的数据筛选出来做分析:

  可能有些童鞋想到通过自定义格式将日期变成星期然后筛选,这样是很简单,对这一列设置自定义格式,代码为aaaa:

  确定后日期就显示为为星期了,可是当你筛选的时候发现并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因为设置自定义格式只是改变了数据的显示效果,实际内容还是日期,这时候就需要TEXT函数出马了。

  在日期后面插入一列,标题为星期,然后输入公式=TEXT(A3,"aaaa"),就可以按星期筛选了:

这个公式里的代码”aaaa”就是星期的效果,大家不妨自己再试试代码”aaa”、 ”ddd”和”dddd”的效果是什么,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再来看Text函数第二个妙用:

  在公司的员工名单中,原来的工号都是按部门排列的,每个部门的工号都是从1开始,现在要求工号前面带上部门名称,同时工号统一为三位数,不足三位的前面补0,此时我们就可以使用TEXT函数来得到新的工号,B2单元格公式为:

  这个地方用到了代码”000”,0在TEXT中是数字占位符,一个0就代表一个数位。这个方法可以用在很多需要前置加0的地方,这也是TEXT最常用的代码之一。

  接下来要看的这个妙用就更加奇妙了,使用TEXT来完成IF函数的工作,是什么问题呢?一起来看看:

  根据收入和支出数据设置盈亏平衡判断。收入大于支出设置为盈利,收入小于支出设置为亏本,收入等于支出设置为平衡。通常这类问题我们会用IF函数来处理,其实TEXT也有这个功能,公式为:=TEXT(A2-B2,"盈利0.00万;亏损0.00万;平衡;")

  这里的格式代码就与之前的例子不同了,利用的是分段设置的方法,TEXT函数可以将数据分为正数、负数、零和文本四种类型来分别指定显示方式,类型之间使用分号隔开,标准格式为"正;负;零;文本",在本例中A2-B2得到的数字会出现正数、负数和零,不会有文本的类型,按照对应的类型进行设置就是"盈利0.00万;亏损0.00万;平衡;",文本的位置留空即可。

  有时候我们需要根据表格的数据来编辑一些信息,例如:

  可能有些朋友会说,直接用&连起来啊,如果直接连起来的话,结果是这样的:

  在格式代码前增加了[DBNum1],就可以将阿拉伯数字变成中文数字,这里的1还可以用2、3、4来代替,自己试试都是什么效果吧。

  有时候会遇到对时间求和的问题,例如在计算加班时间合计的时候,直接用sum函数得到的结果显然是不对的:

  因为时间在累计超过24小时的时候,会进位到天,并不是直接在小时数累加,这时候又该TEXT函数大显身手了,只需要在SUM的外面加个TEXT,公式修改为:=TEXT(SUM(C2:C20),"[h]:mm:ss")

 求和结果正确,因为代码[h]就是将数据锁定到小时这一级,不会向上进位了。

  最后再来看看TEXT在遇到身份证号码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

六、提取身份证号码中的性别和出生日期

  如何从身份证号码中提取出生日期,这是很多人都在问的一个问题,借助TEXT函数可以很容易的实现,C2单元格公式为:

  首先使用MID函数从身份证号码中的第7位开始提取8个数字出来,这部分就是出生日期,再用TEXT将这个8位数字以"0-00-00"的格式显示,此时得到结果只是表面像日期,并不是真正的日期格式,还需要在TEXT函数前加上负负得正的运算,将文本字符转换为日期字符,最后设置单元格格式。

  在身份证号码中,除了含有出生日期之外,还能判断性别,倒数第二位表示性别,男性为奇数,女性为偶数。

  首先用MID函数提取18位身份证号码中的第17位,MID(B2,17,1);

  再用MOD函数判断奇偶,简单来说一下MOD函数,这个函数有两个参数,格式为:MOD(被除数,除数),而结果是余数,本例中被除数是身份证号码的第17位数字,除数是2,当被除数是偶数时,余数为零,反之余数为1,利用TEXT的四段分类显示规则"正;负;零;文本",将正数定义为“男”,零定义为“女”,就实现了提取性别的目的。

  今天的教程就到这里咯,大家到qq群:下载课件进行练习才会理解更深刻哟!

  需要学习更多的,请关注部落窝教育Excel微信公众号,每天和小编一起学原创。

}

关于身份证,每位亲并不陌生,不就是18位的字符串吗?其实,并非如此,身份证号码中包含着大量的秘密,今天,小编带大家逐一解析。

一、身份证技巧——判断重复

思路:利用Countif函数计算指定列中身份证号码的个数,然后利用IF函数判断Countif函数的返回值,如果>1,则表示重复,否则就是不重复。

在Excel中,数值的精度为15位,而身份证号码为18位,所以在利用公式=IF(COUNTIF(C$3:C$12,C3)>1,“重复”,“”)计算时,Countif函数只统计前15位的值,如果身份证号码中前15位的值相同,则返回“重复”,这明显和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所以必须在Countif函数的第二个参数,即“条件”的后天添加“*”(星号),将数值型的值强制转化为文本型,达到比较的目的。此坑,你是否也踩过?欢迎在留言区留言讨论哦!

二、身份证技巧——计算年龄

思路:常规思维中,年龄就是今年的年份减去出生的年份,其实也没有错,但是不够精准,因为日期除了具体的年份之外,还有月份和日的影响。

1、计算年龄时除了年份之外,还要考虑月份,所以建议使用Datedif函数,而不是用当前的年份减去出生年份。

2、第二个参数为什么用Today()函数,而不用固定的日期值?年龄是随着日期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用Today()函数获取最新的当前日期,计算最新的年龄值。

3、如果基础数据表中没有出生年月列,可以用Text+MId函数直接在身份证号码中进行提取。

三、身份证技巧——判断性别

思路: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后,就已经知道,身份证号码中的第17位代表性别,如果为奇数,则为男性,否则为女性。所以利用Mid函数提取第17位的值,然后利用Mod函数求余数,最后用IF函数判断,如果余数为1,则为男性,否则为女性。

四、身份证号技巧——提取出生年月

思路:身份证号码中从第7位开始,长度为8的字符串代表出生年月,所以可以用Mid函数进行提取,但如果不进行处理,提取的就是8位数字,所以要用Text函数将其处理成日期格式。

五、身份证技巧——退休时间

思路:退休年龄就是当你达到年龄到达指定的岁数时,进行退休,如果男60,女50岁退休,就是在出生日期的基础上加上60(720个月)年或50年(600个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f函数判断三个条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