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的支点到作用线的距离怎么可能永远是20厘米?如果让作用线无限接近与杠杆平行重合,距离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想必这句话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

这句话就是浮力的阿基米德原理的阿基米德本尊说的,那么这句话蕴含着什么样的物理知识呢?

我们把一根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注意:这个硬棒并非一定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

那个固定点叫做支点,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很多同学分不清动力作用线动力作用点的区别,动力作用线就是动力所在的那条直线,动力作用点就是动力作用在杠杆上的点。阻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点的区别也是如此。

中考经常考的重点就是杠杆力臂的画法,记住画力臂的三要素,支点到力作用线距离(可用实线)、垂直符号和大括号

这部分知识也涉及到一个“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器材就是一个水平的杠杆,还有钩码和弹簧测力计。

实验之前应该先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便于测量力臂,二是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这个实验我们最终可以让杠杆平衡的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个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的结论。

什么是杠杆的平衡状态呢?一是杠杆静止时,二是杠杆匀速转动时。

当动力大于阻力时,此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此时的杠杆是费力杠杆

当动力等于阻力时,此时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此时的杠杆是等臂杠杆

当动力小于阻力时,此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此时的杠杆是省力杠杆

生活中应用到杠杆的地方很多,比如扫帚、拖布、钓鱼竿、镊子、筷子、面包夹和理发剪刀等都是费力杠杆,钳子、扳手、刹车闸、剪树枝大剪刀、撬棍等等都是省力杠杆,托盘天平和定滑轮这些都是等臂杠杆

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杠杆这块有一种很重要的题型,那就是杠杆的动态平衡问题。做这种问题一定要仔细分析杠杆的五要素,去判断五要素中的哪些要素发生了变化。

然后去比较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大小,哪边大杠杆就会向哪边倾斜。

有的时候还可以用极限法的概念,就是把杠杆增加的力无限放大或者杠杆移动的距离无限放大,然后去判断杠杆向哪边倾斜。

还有一种题型就是寻找作用在杠杆上的最小力的题型,同学们只要记住一点即可,连接支点杠杆上离支点最远的点,把这个线段当做力臂,再根据平衡条件,就可以做出最小力了!

讲到这,我们现在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阿基米德会那么自信地说出那样一句话了,那是因为只要杠杆够硬够长,他能找到合适的支点,确实是可以撬动地球的!

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他撬动地球1厘米,动力端移动的距离会是一个天文数字,可能没等地球移动1厘米,阿基米德已经不在了!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关于初中物理杠杆的知识,你看懂了吗?

}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节的作用是支点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