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鹅店起名大全最新?

秦栏镇位于天长市的最东部,濒临高邮湖畔,西距天长市区20千米,东距扬州市区35千米,345国道、滁扬高速、宿扬高速穿境而过,全镇镇域面积116.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4万人,另有外来务工人员1.1万人。秦栏镇历史悠久,因秦始皇曾在此围栏养马而得名。后因朝廷在此设关收税,故又称秦关。

这里是"安徽东大门",位于滁州市最东端,伸入江苏腹地。

这里是中国孝子之乡,二十四孝之宋朱寿昌的故里。

这里是全民创业之镇,被誉为安徽的“温州模式”。

说到秦栏,总会想到秦栏老鹅,秦栏老鹅也称为秦栏卤鹅,在天长,你可以在所有的大街小巷看到卖老鹅的摊店。卖老鹅的人称之为“剁老鹅”。剁这个词很形象,为了保证老鹅肉的整体性,通常老板要摆上厚厚的大砧板,中间凹进去一点,然后拿着大刀找准位置,迅速剁下,“剁剁剁”的声音在巷子里此起彼伏。到了饭点,如果家里来了客人。父母便会交给孩子一个盘子,说到:“去,剁两个熟食去。”小孩便手足并跳的跑到巷口,回来的时候,嘴里还要啃着一个鹅爪,不亦乐乎。

天长的“全鹅宴”以秦栏卤鹅为主打菜肴,选用上等整鹅,加入秘制调料经慢火卤制,是一种集美食养生、传统滋补、民间食疗为一体的菜肴。鹅肉皮糯肉耙,具有独特的风味,令人常食不腻,一年四季都能食用。2002年,鹅肉作为绿色食品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鹅肉蛋白质的含量较高,同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矿物质,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做法:保密,正宗的做法没几个人知道。

文字上的美味留人念想,现在却很难能吃到正统的老鹅,但那一口伴着花生米充满鹅肉香的老鹅,依然是无可替代的。这里还有一个关于秦栏老鹅的故事。

在宋朝,秦栏出了个朱大官人,叫朱巽,他官至工部侍郎。当时他与其妾刘氏育有一子,名唤寿昌。在朱寿昌年幼时,刘氏被弃,母子分离50年。朱寿昌成年后,仕途得意,官至朝议大夫。这时他想起了与被弃母亲生活在一起的三年时间,由于思母心切,而茶饭不思,身体每况愈下。他家侍从联想起寿昌幼时与母亲生活时牧鹅的情景,侍从苦心钻研,制出了卤制熟鹅。朱寿昌食后食欲大增,身体逐渐康复。但思母之情并未因此减轻,最终朱寿昌弃官寻母,历经磨难的这对母子终于团聚。团聚后,朱寿昌吩咐侍从每天煮制特制卤鹅与其母共享。

因自己是秦栏人,遂给卤鹅起名秦栏卤鹅。经过千年时间,制鹅工艺虽未有太大改变,但今天人们习惯称它为秦栏老鹅。其弃官寻母之孝行被列为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宋史·朱寿昌传》有专门记载,宋朝大文豪苏轼、政治家王安石为其撰写数十首诗词予以赞颂。有诗咏道:“人生百善孝为先,寻母何辞路万千,留得一本《孝义传》,好教后世仰前贤”。

朱寿昌年70而卒,他弃官寻母一事,历代广为流传。天长秦栏有朱孝子墓,明弘治年间,曾立碑于墓侧,嘉靖年间,建孝子祠。今墓、祠均废,仅存清嘉庆二年(1797)所立石碑,秦栏因孝而闻名天下,被誉为“中国孝子之乡”。

目前,秦栏镇已成为全省四大电子产业集群之一,被列为“安徽电子产品出口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秦栏镇也是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全国“弘扬中华孝道示范基地”,安徽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和滁州市经济强镇,“秦栏电子”荣获人民网发布的“享誉中国的100个安徽品牌”。

来源:天长网、秦栏镇综合文化站(王长勤)

编辑:天长网新媒体中心

}

10年品牌卤菜师傅告诉你学做鸭脖要多久,卤菜摆摊生意真的很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名卤鹅店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