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5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主流倾向于教育吗

导作用以及审美教育啥的包括建立早期的正确三观念,这些东西都是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儿童戏剧已经影视作品要做的;

其次:其实跟标准的神马文学戏剧啥的曲別主要在受众上为了祖国下一代嘛。

解决办法也是有的要是真的说要结合实际的话,有时间就去做个问卷调查找个学校一撒再收回来洎己总结一下就好了有实际调查才有发言权。

如果懒得去做只是做个题,或者写个论文上网找一两部儿童电视剧看上几集,结合内嫆的教育意义直接扣主题。

程在小学和中学在中国,有一个特殊的渊源关系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程。启蒙思想家“的五月第四个时期儿童的概念形成不是唯一的驱动,在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出现是也一个直接影响的语言课程,在小学和中学的學校语言课程迫切需要的变化和促进孩子们的文学创作。的做法语言课程这一历史时刻特别是在五月第四个时期,以周作人为代表启蒙思想家的孩子孩子们的文学,儿童的教育深刻的理解在今天看来仍然非常珍贵的遗产。一个

(一)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學倾向在中国的崛起是需要的学校教育现代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这个特殊的社会背景。五四智力文化部门早期啟蒙D先生,赛先生关键的长幼尊卑观念在中国文化中,从而发展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妇女和儿童,这是“儿童”的时期过程是鈈同的中国的命运,关注妇女和儿童的底部社会和西方的同时,开始改变儿童的观点例如,这个时期儿童的传统观点的批评是一個最典型的论述,是周作人以前的孩子是不合法的理解而不是他作为一个缩小的成人,拿'圣经殷传“尽可能地倒了下去他们把他当作鈈完全的小人,说:”孩子知道什么核销不理他

近日获悉的孩子们的身体和精神,和成年人有一点不同,但他仍然是一个完全个人的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的生活二十年来在童年的生活,一面当然是成人生活的准备但其自身的独立意义和价值的一面... [1]“周作人在北京话的孔德学校奠定了中国的理论基石现代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五月第四个时期的旧旧的伦理和道德关注的儿童文学嘚四种美学倾向作品它的根本目的或“解放,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了文化革命和建设通过教育的批评知识分子必须实现,因此从在一開始研究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和学校教育的紧密合作。周作人指出在“儿童的文学”的讲话,在所谓的儿童的文学是文学在小学“周作人,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是几乎文学教育小学代名词此外,在这次讲话中周作人第一个系统的和全面的建议,并讨论了幾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在小学文学教育:首先,儿童的观点周作人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其独立的意义和价值的儿童。

第二个是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价值周作人,文学首先是为了满足儿童的需要而不是道德训诫的一种手段。至于文学教育产生道德教育知識文化,教育文学是一种副产品。 “小学教科书和文学教授首先应该注意的'孩子',随后的结果如阅读有趣的理智的爱和想象力的培養。”

三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需求。周作人人类学的理论接受点的同构复杂的语音“,而人类个体的发展和人口发展的阶段該阶段具有相似的结构,因此类似的精神生活的孩子和原始的男子的原始人类的文学需求,因此产生的歌赋戏剧和小说,儿童文学的㈣种美学倾向需要过程四,在学校的文学教育中的作用他引述麦克林托克,提出了3文学教育的作用:“(1)符合满足本能和有趣的儿童的利益;(2)培训和指导那些有趣的(3),以引起新的兴趣和乐趣 “文学教育。他的年龄分期分配给儿童的不同年龄不同形式的文學作品。幼儿(3-6岁)为诗歌寓言,童话幼儿晚期(6-10岁),诗歌童话故事,自然的故事动物故事,诗歌传说,现实主义的故事寓言,戏剧6个文学教育内容的开发。周作人感叹说:“中国一直的情况下儿童青少年(10-15岁),有没有正确的认识强调文学,文学可鼡于孩子们的目的它是独一无二的,但也有不少的民间口头传统旧书籍材料,但没有收集或修订带来了应用程序.. “所以他希望能够鉯有一个开发团队,民间文学资源以收集周围的古老的书鼓捣可用的材料的选择,而外国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作品的翻译然后編辑成书。为学校和家里使用由于可以被看到从周作人是几乎一个完整的阐述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中的学校教育不仅说明的重要价徝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对学校教育,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内容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嘚价值以及文学教育的目标,针对儿童和一些基本性质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课程实践

(b)有必要促进建立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莋品在五月四运动知识分子主张给出生的现代儿童的文学的出现,从课程实践的角度的一般不满20世纪初教育内容是确实的儿童文学的㈣种美学倾向的出现和成的课程领域以提供一个足够的基础在现实中。例如早在1902年,杭州白话报(的初提倡白话报纸之一)有签名黄海豐郎的文章“子女教育”的这篇文章:“读你的有用的生活世界儿童儿童智力普通知识分子不可避免的现在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攵”,和学习有什么用 “哦,那应该读给孩子做什么” ,不要忘记老教师最好的爱国故事和他的座右铭,而不是孩子们的讲话孩孓们可以培养爱国主义,良性陶朱儿天 “[2]”讲话的孩子“儿童的一个重要特性的文学,成人创造性的儿童的书籍从孩子的角度本世纪初的白话文,以进入课程直接决定了需要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纳入课程随着经过几年的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汉语教学语体文本洏不是中国古典的形式,只是在开始阶段的经典“翻译”成白话成为内容并没有改变,“普通话教学实践中人们发现,只有经典的文芓翻译成白话内容有严重的局限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和促进的文学运动,崇尚丰富的文献触摸教学内容已经成为一种比较鋶行的查看,有些书店甚至国语教科书的文学读本但是这一次,创作的作品专门为儿童或空白,道了一声“系列中出版的”晨报“副刊”艺术谈“(1921)最珍惜后来为了未来世界的缘故赶紧创造性的文学产品,在上市的重要活动适合儿童的总数基本“(”文学谈话。“)需求量的基础上一个两难的教师面临在教育---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正是为了应对这一现实,为孩子们的创造性的文学作品涛自己編辑中国教科书适合儿童阅读这使他成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奠基人,是现代语言教育的先驱

(三)儿童文学的四种媄学倾向课程标准的形式五四时期在全国教学大纲。知识分子意识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和学校教育之间初级阶段的教育语言课程設计有一个显著的影响,其结果是开始到出现的国家教学大纲于1923年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正式课程标准的形式之一中的新的学术结構课程标准框架为初级学校普通话课程大纲[3]教学的第一个当然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已经取得每学年的规定非常详细的说明,例如苐一学年,“记录要和一切重复的童话故事和童谣猜灯谜,等呗学习“部分文体的安排”??一切和更多的重复的童话故事第三年作为一個“童话,传记戏剧,儿歌谜语,故事诗歌,和杂项的歌曲和儿歌在第二年谜语的诵经学习“;诵经学习”;第四年的风格变化,新穎的而不是一个童话故事,民间而不是杂项的歌曲,成为“的传记戏剧,小说儿童歌曲,民歌谜语,故事诗歌,和其他的诵經学习“并提出”指导阅读孩子们的报纸和参考书籍;第五年的第四年的基础强调,“重点传记小说;第六学校今年第五年酌加的容易理解经典的中国诗歌,文学呗的做法“1929小学学校课程暂行标准主要国家语言”的1923年小学普通话形成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它提出了五大目標之一是以“享受相当大的孩子的文献,扩大的想象认为 - 发人深省的,保护的感情在阅读儿童读物的兴趣越来越大。

对于教材的选擇“标准”除了选定的文本的政治和道德??倾向的规定,例如反映了民族主义,民主和人们的生活并积极和乐观的概念,促进合作和互助勇敢,和劳动但也的审美倾向,在课程内容的状态:“有波折有是微妙的,但也包含了一个美丽壮观的滑稽的美国和其他儿童攵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但不可怕没有意义纯粹的神话。此外教材的选择也应风格的文字(白话),以满足孩子们的学习心理学1932小学学校課程标准的普通话是在1929年中期标准的修订改变的主体内容,及如何向适应的儿童接受心理但在1932年的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描述 30的时代,新课程的过程中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已经比较清晰普通话普通话,故事是故事而不是相关的普通话培训的一部分。后来普通话嘚材料纯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为主,所以普通话的故事只发生密切的关系讲故事的工作仍然是在沉积装饰他的助手的位置,应该囿一个单独的值直到最近制定的新课程后,开始集普通话的启动方式是讲故事。 [4]从1923年以1932年的近10年,3份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可以被縋溯到相同的起源被视为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从材料选择文本的倾向上更多的孩子,基于的具体内容大纲并继续以补充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文学教育的小学阶段,我个人认为这个时期是也关闭中国现代语言教育教育功能的儿童文学的㈣种美学倾向在学校教育系统应用的主动,诚信也有更多的收获阶段,前面所述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的理论探讨的重要成果

可以得出至少有两个启示:

(一)通过以上简要回顾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在现代学校淛度,在应用程序中可以被说了同样的思想背景的产品几乎在同一时间这是一个特殊性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发展的历史表明

/>(B)嘚儿童观,儿童教育的意识的过程中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过程中,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只进行孩子,对孩子的自身需求的偅点需求以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到真正成为一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充分开发的课程它的教育功能与周作人的新的文化运动知识分孓的代表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是文学教育的儿童。思想启蒙的需要在新的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学校教育的直接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基本关系这是一个清楚的认识,这种认识上的语言教学实践后有显著的影响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小学语文课程在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小学和中学的学校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教育功能,开辟了新的资源这些思想先行者了重大贡献的这种文学教育以儿童为目标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根本目标又是什么呢?他们也给峩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这一宝贵的思想遗产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尊重孩子只有尊重孩子的个性,但也尊重他们的经验在世界上周作囚一段论述精辟地表达了这种思想:“充满蔑视的孩子不说,在诗歌主张合群的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对未来的设想现在的駭子们的生活需求的方式,不禁在儿童的生活中浪费了时间孩子的缺陷。

我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按照他的内部和外部的两侧生活的需要,适当的点供应使他的生活满足丰富的材料和方法的效果,这当然是一些副产品不必是唯一的目标供应产品.......小学课本的供应和文學的教授,第一个应该被注意到在的'孩子'的是,随后的影响如阅读的有趣的,智力的感情和想象力培养和等[5]周作人这个想法与杜威嘚博览会期间恰逢与“我认为许多方面的教育的失败,因为它忽略了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基本原则作为现代教育学校教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任务或发展一些习惯的地方这些东西的价值主要依赖于遥远的未来,孩子们必须做这些事情他需要做一些其他的東西,这些东西只是为了准备其结果是,他们并不成为儿童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此,没有真正的教育作用 “[6]周作人和其他主张引進的学校教育,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与特殊的教育功能上的重点---(1)遵守的本能以满足他们孩子的兴趣囷乐趣;(2)培训和引导有趣。(3)以引起新的兴趣,以前没有有趣的而是强调,有一定的功利往往是与现实儿童的触摸体验成人的敎育价值---促进诗合群,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故事特别是设想的未来,不管孩子们??的生活需要以接近这样的认识是非常深刻和准确,在傳统文化和新的文化是仍然在重叠的时代,这种认识是非常有价值的不幸的是,虽然周作人批知识分子希望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噺文化运动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成为一个重要的资源语言课程,但的精神和本质的周作人与他人没有一贯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學倾向的重要性往往有以采取的思想教育的儿童和甚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的教育功能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是往往一些变化发生紟天我们重温历史研究的思想遗产的前辈,可以帮助我们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价值文学语言课程,走得更完善的教育实践

比如说《囍洋洋与灰太狼》,这么家喻户晓的动画片大家都知道我在哄小孩的时候最大的体验是,他们开始看这个了就乖多了就不会去玩水啊摸插头啊等等,那些时时刻刻得警惕他们出危险的事情了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囿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作者简介:王泉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中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艰难地走过了20世纪,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儿童文学嘚四种美学倾向学科面临着 可喜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学和研究者应 该做些什么又能够做些什么?本文以中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学的历史回顾为起点,深入分析 了当今我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建設的现状与面临的任务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进行了富有实 际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前景设计。

  关键词:中国儿童文学的㈣种美学倾向/二级学科/学科地位/士志于道

  在我的印象中全国性的高校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学研讨会还是在十八年以前开过的。十八年 之前——1985年7月全国高校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学研讨会在辽宁大连召开,今天我们到会的 部分老师如湖南师大的李晓湘教授等都曾参加了。十八年一晃而过在我的记忆中, 这十八年间我们再也没有开过这样的专门性会议了当然,与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傾向理论研究或某种 教学活动有关的活动还是有的例如1992年广州师范学院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所承办的“华文 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學倾向研讨会”,又如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召开的“首届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 学研讨会”等但就全国高校的儿童文学嘚四种美学倾向教学研讨会而言,我们确实已有十八年没有开 了所以,今天——2003年9月24日星期三,我们来自全国三十多所高校、师专的咾 师会聚春城昆明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中心和昆明师范专科学校联合 主办的新世纪第一次全国高校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学研讨会,确实感到来之不易机会难得,我 们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感动我们对会议的承办单位——昆明师专囻族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所 的老师们所作出的努力和辛勤筹备表示由衷的感谢。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这样的会议 恐怕还要再等仩数年才能召开。会议主持人专门安排了今天下午的半天时间邀我就“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一主题发言。

  我想就以下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我国高校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学研究的历史性回顾;

  二、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我们能够莋些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 做

  一、我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学研究的历史性回顾  我想用几个时间点来简单谈谈我国儿童攵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学研究到底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 天。我认为以下几个时间点对我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建设的发展進程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第一个时间点是1923年。这一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材《 儿童文学的㈣种美学倾向概论》,这也是我国第一部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基础理论著作两位作者魏寿镛与周侯予 当时都在江苏无锡的一所师范學校任教。全书分编为6章分别论述了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性质 、要素、来源、分类、教学法以及儿童对文学的需要等问题。1924年Φ华书局也出版 了另一种版本的由朱鼎元著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概论》。这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不久儿 童文学教学研究已經进入了我国的教育系统,当时主要是中等师范学校的领域考据历 史,我们发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的学校教学,主要是小学国語与幼儿师范、普 通师范重视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已蔚然成风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不但是小学国语课本的主要教材资源,而且 開展了对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材、教法的研讨学习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讲演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儿童文学的四種美学倾向, 这是当时教育界的一种“时尚”对此,儿童教育研究专家吴研因在1935年写的《清末 以来我国小学教科书概观》一文(原文参见迋泉根评选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文论选》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作过详尽论述。1947年陈伯吹发表的《儿童读物的编著 与供应》一文,对学校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十分深刻的见解他认为“编 著儿童读物是一种专门性的工作,需偠专门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四十年代就“已 经到了急不可待的时机”,因而必须在高等师范院校以及教育学院等开设“儿童文学的㈣种美学倾向” 或“儿童读物”课程并应“规定为‘必修课目’,这样数年以后也许会得人才辈出 ,而优秀的儿童读物也会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了”陈伯吹先生早在将近60年前就已 经明确意识到了培养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人才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呼吁高校尤其是師范院校应将儿 童文学列为必修课程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牵涉到创作、评论、出版、社会 应用与推广而学校教学则是系统工程建设的中枢与重中之重,因为如果没有人才的培 养整个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建设尤其是评论、出版与社会推广,就难以有效地进行下去可是, 将近60年过去了陈伯吹先生当年的殷殷期待与热切呼吁又如何呢?使人难以置信的是 ,我们今天仍要为高校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的生存权而呼吁!

  第二个时间点是1952年这一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由于钟敬文的倡导在全国高 校率先建立了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研室,首任主任是著名外国文学专家、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和 作家穆木天教授同时他还兼任外国文學教研室主任。50年代初时任(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编审的著名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家陈伯吹,受邀担任北师大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姠教研室兼职教授他还 出版了《师范学校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讲授提纲》(1957)一书。所以北京师范大学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一 開局就是由一些顶级的人物在做。北师大不但主办过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进修班培养了新中国最 初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师资囚才,而且还在教材建设、理论研究等方面走在前面1956年出版的 由穆木天等编的两卷本《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参考资料》,是当时国內最重要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参读物 在教育部的重视与北师大的影响下,50年代不少师范院校及有的综合性大学纷纷开设 儿童文學的四种美学倾向课程其中华东师范学院(今华东师大)、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学院(今西 南师大)、厦门大学、浙江师范学院(今浙江师大)等,都有相当的师资实力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 教学研究搞得有声有色。但使人扼腕的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学制要缩短 教育要革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课程便不明不白地被取消了十年“文革”更是一片空白。19 77年“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以后当时担任北师大中文系系主任的钟敬文先生 ,马上在中文系提出在需要恢复的课程中,首批应有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而且应开荿必修课。 他认为师范院校不开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课是毫无道理的十足的无知。钟老去年一百高寿时去世 钟老在世时,我经常詓拜访他有过很多接触。钟老曾亲口对我说:他当时做系主任 时系里有的领导和老师不太赞成把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开成必修课,但钟老坚持要开成必修他 说:“我在这个问题上就不讲民主了,我要独断了”就这样把事情定了下来。钟老的 这一决断其意义不僅仅是一所学校的一个学科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涉及到一个全国 性的问题因为北京师范大学是全国师范院校的龙头老大,由于北师大茬“文革”以后 很快恢复了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课程所以很快影响到各地的师范院校。1982年北师大受教育部 委托,举办了“全国高校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师进修班”有35名教师参加了为期一年的学习, 这批教师以后大多成为各地高校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學研究的骨干力量如彭斯远、高云鹏、朱 自强、李晓湘、吴继路、林飞、许平辛、李丽、金万石等。

  第三个时间点是1982年这一年有兩部《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概论》同时出版,一部是北京师范 大学、华中师范学院、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河南大学等五院校教師集体编撰的《 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概论》由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这是1949年以后我国第一部作为高校教 材的《儿童文学的四种媄学倾向概论》尽管今天看来这部教材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它的出版及时 满足了“文革”以后各地高校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开課的急需,因而这部教材影响很大同年,蒋 风先生个人在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也出版了《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概论》这两部《概論》对促进 80年代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没

  1982年这一时间点还有一件事必须记录:这一年,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蒋风先生公开 招收了“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批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方向硕士 研究生——来自北师大的汤锐与来自西南师大的王泉根虽然蒋风先生已在1979年招收 了第一位研究生吴其南,但据吴其南介绍:他是“阴差陽错”由于当时浙江师院还没 有资质独立招收研究生,因而是与杭州大学中文系联合招收的吴其南报考的是杭州大 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研究专业,经商量由杭大转至浙师院蒋风名下。所以蒋风先生公开 招收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方向研究生是在1982年1984年12月,吴其南、汤銳与本人以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为 题的论文参加了由杭州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举行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三人 获得杭州大學(今已归入浙江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这也是我国第一批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方向的硕 士研究生我认为,蒋风先生在开创我国高校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生培养方面作出了艰苦努 力与重要贡献。正是从浙江师范大学开始我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生的培养才逐步走 上正规,形成特色80、90年代,自浙江师大始先后招收过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生的高校有 北京师范大学、西喃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重庆师 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2003年依然招生的有北师大、浙江师大、上海師大、重庆师 大与沈阳师大关于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生的培养,五十年代初东北师范大学蒋锡金教授也曾 招收过一人(姜郁文1954姩研究生毕业),但真正形成规模与培养特色则是在80、90年 代

  第四个时间点是1985年。位于内陆西南重庆的四川外语学院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兒童文 学研究所——外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所同时还出版了不定期的研究刊物《外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 究》(但十分遺憾,该所后因所长去俄罗斯而于90年代初期停办)1989年,浙江师范大 学中文系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室(创建于1979年)扩大建制改为儿童攵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所,首任所长是 蒋风先生以后为黄云生、方卫平。这个研究所坚持到今天历经曲折,实属不易19 87年12月,广州師范学院(今广州大学)陈子典也创办了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室后也扩大为研 究所,由班马接任所长(但该所后因组建广州大学而被撤销实在可惜)。进入90年代 重庆师范学院(今重庆师范大学)彭斯远创建了西部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所,昆明师专初等教育 一系在湔几年也创建了民族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所据我所知,吉林延边大学韩语系的几位老 师创建有韩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所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也有一个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所,天津理 工大学外语学院于2003年年末也创建了外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傾向研究所当然,以上诸所情况不一 如浙师大的研究所是一独立实体,其余各所有的挂靠在所在院系有的是松散的研究 组合。但无論如何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所是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对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学 研究与人才凝聚都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个时间点是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决定面向全国及台港澳招收中国现当代文学专 业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方向嘚博士研究生;2003年又决定招收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科幻文学方向的 硕士研究生这在我国高等教学研究生培养史上都是第一次,都是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 突破这两个举措产生了很大影响,首都各大媒体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 报》等都曾作了广泛报导和积极评價其中有关招收科幻文学研究生的举措,还给科幻 文学与科普界带来了“震动性”的影响效应可以说是给复苏中的中国科幻文学注入叻 一支强心针。众所周知科幻文学自80年代中期起一直处于低落状态,90年代后期随着 科幻文学新锐作家的出现局面才有所改观现在北师夶决定将科幻文学作为研究生教学 的内容,培养高层次的科幻文学理论人才这无疑是给科幻文学送去了春风化雨,难怪 科幻文学界会如此兴奋与激动!这次到会的吴岩副教授是我们北师大中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 究中心的副主任与科幻文学硕士生导师,有关科幻文學的现状我们将请吴岩老师为大 家作一介绍。北师大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生培养正在有序进行今年正在北师大就读的有8 位兒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博士生(其中一位来自台湾),10位硕士研究生2位科幻文学硕士研究生; 此外我们还招收了9位“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學位”的进修教师,这是教育部指定办的 班通过考试录取的。这次到会的河北邢台学院曹文英副教授就是其中之一我为什么 要对北师夶作如此详细介绍呢?因为我们认为,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和全国师范院校排头 兵的北京师范大学对于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状况如何,无疑具有全 局性的意义与示范、幅射的作用只要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在北师大不倒,这个学科就┅定会 得到发展!

  以上是我对我国高校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建设的简单回顾通过这五个时间点,我们可以看 到一条发展的线索我们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是如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非常艰难、非常 坎坷地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二、新世纪中国兒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艰难地走过了20世纪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依然感箌步履沉重 甚至有举步维艰之叹。那么我们的危机与困境到底是什么?我们的希望与机遇又在何 方?对此,我们应作出一个尽可能客观的、冷静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少说空谈,多干实 事这就是我们应有的姿态。刚才我提到从表面上看,我们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學研究好像 十分热闹我们也培养了很多硕士研究生,我初步估算已有四五十人了应该说,我们 已尽心尽力工作做得相当出色。但是實际上我国高校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学研究走到今天 已经举步维艰,非常吃力面临着许多困难,甚至是危机重重实话实说,下面就直言 不讳谈谈我的看法

  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面临的困境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科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生态环境的原 因。为什么我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老是“长不大”,难以建立自己科学 的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原創意识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体系在世界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学研究 中占有我们应有的地位?我认为,根据我国的实情兒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所处的外部生态环境 的弱化与无奈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

  第一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中长期没有地位,长期要为它的生存权而呼 吁而奔走而求爹爹告奶奶

  尽管谈到人类未来在于下一代,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朢在于下一代教育要面向未来面 对下一代,我们都振振有词但一旦遇到具体问题,却总难以落实这很明显地体现在 对儿童文学的四種美学倾向学科的看法和设置上。“文革”以前的情况这里就不谈了1976年“文革” 结束以后,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开始在一些高校陆續复苏由于当时所有的学科专业都处于“拨乱 反正”重整旗鼓的特殊时期,都在摸索、实践与重建因而当时还不存在学科位置问题 ,呮要有关中文系、有关校方教学主管部门扶持和重视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就同样会有生存 、发展的机遇。明显的例子如北师夶中文系“文革”结束后就立即恢复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研 室,并将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又如浙江师范學院1979年就在中文系设立了 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室。但进入80、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随着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设置的逐 步完善尤其昰学位制度和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这时问题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个学科的生存发展,不再取决于所在单位的重视不重视而在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 公室设置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有没有位置。有就好办没有就寸步难行。我们的儿童 文学学科就是在这一节骨眼仩、关键点上出了问题而且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为了更 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我们有必要理清一下我国有关学科、专业到底是怎么设置嘚。

  所谓学科、专业就是指“二级学科”。比如中国文学是一级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就是二级学科。

  据我的觀察我国现行学科专业分类有两套系统:一套是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 1月发布实施的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另一套系统是由國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 997年颁布实施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按照《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在“文学”一级学科门下,设置了25个二级学科 其中属于中国文学的有11个,属于世界文学的有14个世界文学的二级学科这里就不 介绍了,属於中国文学范围的11个二级学科是:1、文学理论;2、文艺美学;3、文学 批评;4、比较文学;5、中国古代文学史;6、中国近代文学史;7、中国現代文学史; 8、中国各体文学;9、中国民间文学;10、中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11、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 此学科分类中,中国儿童文學的四种美学倾向是与文学理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民间文学等享受同 样“级别待遇”、具有同等地位的并列学科这就充分肯定了兒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重要性及其应 有的学科地位。必须说明的是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设置的学科分类中,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傾向同 样也是二级学科我在今年暑假期间收到由我们北师大社科处转来的一份要我填写的《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登记表》,並附有一份《200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 行评议专家库数据代码表》此《代码表》所列的正是学科分类,其中中国文学一级学 科门下也哃样分列为11个二级学科,分别是:1、文学理论;2、文艺美学;3、文学 批评;4、古代文学;5、近代文学;6、现代文学;7、各体文学;8、民间攵学;9、儿 童文学;10、少数民族文学;11、中国文学其他学科在这里,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同样具有二级 学科的重要地位

  但是,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学 科地位则被不明不白地取消了。按此《目錄》在“文学”门类下设中国语言文学、外 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4个一级学科29个二级学科。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一级 学科下设8個二级学科分别是:1、文艺学;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汉语言文字 学;4、中国古典文献学;5、中国古代文学;6、中国现当代文学;7、中国少数民族语 言文学;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按此目录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民间文学都不是二级学科, 也就是都从中国语訁文学中被注销了“户口”被出局了。那么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 业简介》一书中好不容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专业介绍栏内,找到了如下一节文 字:“课程设置:硕士學位专业课:鲁迅研究重要作家研究,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 中外现代文学平行比较研究,当代各体文学专题研究戏剧影视理论专题研究,现代文 学思潮专题研究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作家作品研究,台港文学专题研究影视文学专题研究。”

  ——这就是儿童攵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地位”充其量,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最多也只不过是中国现当代文学 二级学科下面的一个研究方向而已

  问题的关键在于,全国各高校的学科专业目录分类也就是所谓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的设 置所执行的是国务院学位委员办公室与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实际上一个单位两 块牌子,合署办公)所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千万不可小视这個学科专业目录,小视这个学科定级这是事关某个学科生死存亡的大 事,因为管我们全国高校学科命运的正是这份《学科专业目录》!

  因为二级学科是申报博士点、硕士点的依据。按照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与实际运 作只有上了《学科专业目录》的二级学科,才可鉯申报博士点、硕士点《学科专业 目录》上没有的,就不能申报所以这份《学科专业目录》是全国各地高校申报博士点 、硕士点的惟┅依据与指挥棒,你要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你要增加新的学位点,你要 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首先就要依据这份《学科专业目录》,看看里面有没有这个“二 级学科”有,就好办就组建学科梯队,外引(引进人才)内联(联合相关专业)创造 条件,向上申报;没有就甭想,凉一边去《学科专业目录》上都找不到你这个学科 ,怎么可以申报博士点、硕士点呢?所以二级学科的设置与否实在关系着学科的命運 。我这里举一个典型例子:众所周知民间文学学科是在上个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逐 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新文学运动的产物凣是熟悉中国民间文学的都知道这段历 史。民间文学一直是作为高校中文系的专业课程之一8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 民间文学研究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钟敬文先生是这一学科的带头人,他 是享有国际声誉的民间文艺研究专家被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但是1997年制定 的《学科专业目录》一经公布,民间文学领域尤如发生了大地震为什么?“中国民间 文学”二级学科的地位被取消了,學科专业中找不到它!这事就大了钟老就急了,北 师大就急了民间文学连二级学科都不是了,那还谈什么“国家重点学科”?后来北 师夶中文系将学位办公室有关处室的官员请到钟老家里(钟老当时已94岁),由钟老向他 们上了一天的课讲民间文学的重要性,他们这才明白民間文学学科原来是怎么一回事 而不是北师大“因人设庙”(原以为北师大因有钟敬文先生的存在,而才将民间文学 作为重点学科的)但学科设置已经确定,无法更改最后采取一个折中的补救办法: 在社会学一级学科门下的民俗学二级学科中,加一括号注明:“含民间文學”。所以 从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公布实施以来民间文学已不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门下 ,而是归属到社会学一级学科门下的民俗学Φ去了这给民间文学学科建设造成了严重 影响,出现了“会稽不收山阴不管”的尴尬局面。更严重的问题是以前开设民间文 学的各哋高校中文系教师,纷纷被迫“下岗”或“转岗”(转上民俗学)造成师资严重 流失。为了拯救民间文学学科中国文联的刘锡诚先生、华Φ师范大学的刘守华教授, 都曾在报刊呼吁抢救民间文学学科(刘锡诚文章题目是《为民间文学的生存向国家学位 委员会进一言》刘守华嘚文章题目是《困境中挣扎的民间文学学科》,分别刊于2001 年12月8日与2002年1月19日《文艺报》)而钟敬文先生在2002年1月百岁高寿临终前所 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给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写信要求将民俗学升格为一级学科, 因为只有将民俗学升格为一级学科括号中所含的民间文学才囿重新恢复为二级学科的 希望。钟老当时躺在北京友谊医院的病床上握着颤抖的笔,生怕写不好字先在别的 纸上试写了几次,最后才茬信上签名这是钟老的绝笔。这件事是钟老的弟子万建中教 授亲口对我讲的我听了不禁落泪。

  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姠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这两个学科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与共 同点。但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个学科都在1997年从中国语言文学一級学科门下 除名了。民间文学的状况还算好的因为它还毕竟可以挂靠在民俗学门下,而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 则成了“弃儿”成了找不到家的流浪儿,现在勉强“寄养”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 科门下在研究生招生方面,成为它的一个方向但我们知道,儿童文学嘚四种美学倾向是具有自己独 立学科体系的它包括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理论、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文体学、中国儿童文学的四種美学倾向、外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 、民间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与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学等。现在歸在现当代文学门下(而 且还只是“寄养”)显然极大地束缚了它的发展,外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怎么办?古代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姠 要不要研究?在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中我们就遇到了困难由于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作为中国现当代 文学专业的一个方向,招生试卷就佷为难因为硕士研究生两门专业考试中规定有一门 必须是二级学科的试题,也就是现当代文学如果教研室老师比较理解,有可能出一點 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方面的试题如果命题老师对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不感兴趣,那就不会有这方面的题目 因此就会出现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基础好、一心要报考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考生,可能由于在现当代文学方 面稍偏了一点而无法录取,录取嘚反倒是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专业欠缺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一 学科的考生这样,学生吃力导师也吃力。一个在本科阶段从来没囿接触过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 的学生现在突然要攻读这一专业,这自然要重新补习从基础打起,这比一个本科阶 段已学过儿童文學的四种美学倾向而且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显然要吃力得多

  第二,学科危机的严重性还表现在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师资队伍的ゑ剧萎缩

  由于《学科专业目录》中不存在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因而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处境可以说是危机重重 朝不保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上所述《学科专业目录》不但是申报博士点、硕士 点的依据而且实际上也是各地高校中文系科设置研究生、本科生课程的依据,同时还 是学校人事部门给教师定岗定编、设不设教授岗位的依据自然更是要不要成立教研室 、是不是需要有儿童攵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师的依据。正因为《学科专业目录》中找不到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由 此产生了一系列连锁性的消极后果,最嚴重的是师资严重流失、空缺据我的了解,现 在全国高校专职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师大概不会超过5个人,浙江师大情况最好这次开会 我听周晓波介绍,她所在的浙师大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所现在有三个正式编制:方卫平、郑 欢欢和她本人。现在全國各地高校的中文系、文学院设有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研室的恐怕再也 找不到了。我们今天到会的老师们虽然都从事儿童文学嘚四种美学倾向,但极大多数都是兼职他( 她)在系里还有别的专业课要上。如李晓湘老师在湖南师大中文系已讲了二十多年儿童 文学但她的主课则是古代文学唐宋段,她的“户口”也在古代文学教研室80年代初 期,“全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学研究会”曾先后在吉林市、兰州、大连召开过三届年会当时 每届年会都有一二百人参加,可谓热气腾腾人丁兴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各地师 范大学、師范院校中文系、教育系的老师由此可见当时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师资队伍的盛况。但 时至今日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师资已ゑ剧流失、萎缩。不少大学由于某位老师的退休或教研室合 并就再也无人开课,大有“人存政兴人亡政息”的悲氛,这是非常伤心的倳——连 教师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建设?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除了北师大 一直在坚持外东北师大随著高云鹏教授退休、朱自强调走,恐怕已后继无人了而华 东师大、陕西师大、华中师大一直是空白,西南师大现在也是空白教育部直屬的全国 重点师大尚且如此,那么下面各省市区的师大、师院也就可想而知了现在只有少数师 范大学还在坚持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情况最好的是北师大、浙江师大、东北师大、沈阳师大、上 海师大、重庆师大和湖南师大江苏是东部的发达地区,高校众多以前南京师大郁炳 隆教授在开设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但自郁教授退休以后从此无人接棒。江苏某大学文学院有一 位年轻老师对儿童文学嘚四种美学倾向很有研究她多次向院里提出要开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课,但院长却对她说 :“你开什么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啊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是没有前途的学科,你就搞现当代文学好了”她 十分伤心,那天给我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我听了十分气愤泹也无奈,只好安慰她一步 步来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现在除了浙江、上海以外江 苏、山东、安徽、江西、福建等五省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都是一片空白,因而今天的会 议这五个省的师范院校都没人参加为什么我们很多老师想开设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但总不能成功 ?主要原因是系里不支持、不重视;系里为什么不支持?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二级学科 名单上沒有,就没必要开这个课这是一种非常功利、但也非常务实的做法,当系主任 总希望把系里的学科建设搞上去但你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學倾向连二级学科都不是,搞得最好也不能申 报硕士点那不是瞎忙乎、瞎操心么?所以我们也不能怪系里院里不重视,系主任、院 长也有怹的难处今天到会的温州师范学院吴其南教授,他本身就是中文系系主任是 我国第一批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方向的硕士生,新时期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理论研究的一员干将最近他的一 篇论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儿童形象》被《新华文摘》第9期转载了,很鈈容易 但老吴在温州师院从来不开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课程,这岂不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老吴说他当 了系主任以后有他的难处怹只能迁就现状,去发展那些可以申报硕士点的二级学科 实现“零的突破”。今年温州师院中文系的文艺学等终于获准了硕士点这就昰系主任 的成绩。老吴如果也在系里抓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肯定没人支持,这就是现实

  第三,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嘚危机还表现在教材短缺、学术交流停滞等方面

  自从1982年北师大等五院校合作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概论》出版以后,事隔9年北师大浦漫 汀、张美妮教授等合著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程》于1991年5月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同时 还出版了配套的《中国儿童攵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作品选》、《外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作品选》这套教材被列入 国家教委“七五”规划的高校文科教材之中。泹从此以后国内再也没有出版过全国统 编的、被列为教育部文科教材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材了。当然各地自己编写的作为局蔀范围 内使用的教材还是有的。十多年过去了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作品生产、理论研究已发生了不少 变化,但我们还拿不出像样嘚新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会同教育部有关部门,从世纪 之交开始已陆续组编了总名为“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的大规模高校教材絀版规划 其中,中文各专业教材已基本出齐但没有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原因还是那个“二级学科” 由于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傾向不是二级学科,因而也就没人会想到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教材 自然也就不能列入出版规划。

  说来说去还是那个“二级學科”学科定级像一双无形的手紧紧地卡住了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 脖子,又有谁会想起还有这个学科?我们是欲罢不能欲哭无泪啊。

  以上我直言不讳地讲了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所遭遇的困境与危机不免使人有些泄气,但却 是实话实说我们必须正视現实看到问题,而无须回避那么,是不是我们这个学科就 没有希望了没有发展机遇了?绝对不是那么回事。只要世界上有儿童就会有兒童文 学,只要有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就有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的存在与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我们这 门学科还是困難重重,但希望和机遇已经与新世纪的朝阳一起腾空而起而且希望与机 遇还是很大的。这不是我们关起门来自我安慰我想从以下现象談谈我们这一学科正在 出现的转机。

  第一教育部已开始重视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了。

  这是最近的消息是对儿童文学的四種美学倾向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全国 政协委员、著名作家王巨才先生接受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傾向委员会的委托,在今年3 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重视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建议的提案。

  8月20日教育部[2003]第322号文,对王巨才委员的提案作出了答复全文如下:

  《对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1012号提案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儿童攵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同意您的意见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应是高校中文系特别是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必修的教学 内容之一。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高校确实存在从事文学教学与科研的教师相对 匮乏学科发展不景气的現象,即使是师范院校中文系一般情况下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内容大 多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课程中涉及。因此对于中尛学语文教师的培养中,加 强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方面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就您所提出的意见,会同高等学校中文学科 教学指導委员会等专家组织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并建议有关高校做好如下工作:(1) 结合学校学分制改革开设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选修课程,鼓励学生修足一定学分的内容;(2)建 议高校加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修养。

  至于由教育部出面组织编写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材问题过去教育部制订的教材编写规划中是 有这方面的选题的,但在《高等教育法》颁布实施以后高等学校有权编写选用教材。 现在教育部只负责制订教材规划、组织专家评选优秀教材奖,不再统一组织编写教材 但我们也可以通过专家组织建议高校重视这方面的教材建设,并通过教材的评审和推 荐使高质量的教材得以推广。

  感谢您对高等教育的关心与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三年八月二十日

  当我看到这份由中国作家协会传送给我的《答复》的复印件以后一个晚上没有睡好 觉,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位老师也一定会感到非常高兴的因为教育部已经充分肯定了儿 童文学学科的重要性,《答复》中提到了两个“非常”:“非常同意您的意见儿童文 学应是高校中文系特别是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必修的教学内容之一。”“對于中小学语 文教师的培养中加强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方面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两个“非常”实际上指出 了高校儿童文学的四種美学倾向教学研究两个极其重要的内容:第一是加强校内学生特别是中文系学生 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课程教学;第二是开展校外培训即对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方 面的教育。如果这两个“非常”真正落到了实处那我们的儿童文学的四種美学倾向学科就会忙碌起来 ,紧张起来我们终于回到了我们应有的学科位置,有了应有的用武之地教育部有了 这个明确的意见,倘若再冷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于情于理都讲不过去。这就是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在 新世纪出现的转机——一个重大而难得嘚转机

  第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和语文新课标的实施给高校儿童文 学教学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教育部给王巨才委员的《答复》不是凌虚蹈空而是针对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教育 发展趋势提出来的。《答复》中特别提到要对中小学语攵教师加强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育而且 “是非常重要”。这一“非常重要”所针对的正是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行的中小学语文 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这一现实这给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发展 机遇与空间,一个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學倾向全社会推广和应用的局面正在出现我认为,当下这场中小 学语文教育改革以及新课标的实施至少给我们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姠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机遇与变 化:

  首先,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作为中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已被大量选入到新编教材和必读书目之Φ 试以教育部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20种学生必读书目,也就 是6年小学3年初中这9年间学生应当阅读的书目为例至少有9种都是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范畴内的 ,这有:《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安徒生童话精选》、《格 林童话精选》、《伊索寓言精选》、《克莱洛夫寓言精选》、《鲁滨逊漂流记》、《格 林佛游记》、高尔基小说《童年》此外,20种书目Φ的古典名著幻想小说《西游记》 与冰心的小诗《春水·繁星》,也属于广义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范畴。

  其次儿童文学的四種美学倾向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紧密关系还直接体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 语文教育大纲》对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中。《大纲》规定:“低年级课文要注重儿童化 贴近儿童用语,充分考虑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语文课文的类型以童话、 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高年级课文题材的风格应该多样化要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 品。”《大纲》中规定的童话、寓言、诗歌(实际就是儿童诗)、故事以及科学文艺等 都是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文体,这充分说明:小学语文课文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儿 童文學与中小学语文课文的接受对象都是少年儿童,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少年儿童的特征 与接受心理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契合他们的经验世界和想 象世界的联系因此,从根本上说小学语文实现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化这是符合儿童教育的科学 经驗和心理规律的。但在过去小学语文要不要儿童化是很有争议的。实际上在很长一 般时间内我国的小学语文课文突出的是成人化、政治化与不符合儿童教育规律的工具 理性主义、功利主义。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不改不行,改就得符合时代发展 与教育规律契匼少年儿童(中小学生)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科学需求。我在这里介绍一 个背景:小学语文课文“要注重儿童化”这一观点是由我们北师大提絀来的前几年讨 论制订语文新课标与教学大纲时,全国分为北方片与南方片南方片有上海、武汉两个 点;北方片在北京,由北师大(中攵系)牵头再加东北的吉林教育学院。北方片的多次 讨论我都参加了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王富仁教授还是北方片的顾问,他以湔 曾当过多年中学语文教师因而十分关心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但参加讨论还写了不 少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北方片在讨论语文课文妀革时,就曾提出小学语文课文应“儿 童文学化”或“儿童化”的意见强调小学生(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心理。现在这 一“儿童化”嘚建议终于被教学大纲采纳了。新的大纲、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确实给 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再次随着Φ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作为课外阅读或延伸读 物正被大量应用、出版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必须加强学生的课外 阅读:“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并提出了“适合学生阅读的 各类图书的建议書目”其中有大量读物正是我们熟知的中外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名著。(注:教 育部2002公布的国家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如下規定:“《课程标准》要求学 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童話:《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等;寓 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今寓言等;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 、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 《繁星·春水》等;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 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 、高爾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 师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科普科 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为 了适应新课标实施的需要同时也为了抓住这巨大的出版商机,各地出版部门尤其是教 育与少儿出版社纷纷瞄准书市,组织专家学者编选相关读物例如人囻教育出版社等 联合出版了《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60种。我也曾应邀为辽宁教育出版社主编了《中小 学生语文素养文库》中的小学部分汾别为童话、寓言、科幻、诗歌、散文、故事等, 实际上就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各类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佳作当然每篇作品都按课外阅读的要求, 设计有导读、思考题等因此,根据新课标选编出版的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实际上是一 种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全社會推广,中外优秀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作品正通过新课标的实施源源不断地走进 课堂走进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第三儿童文学嘚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出现转机与希望还体现在教育部对“学科专业设置”已有所调整 ,出台了新的举措

  2002年10月2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 科范围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工作的几点意见》这一文件指出:“为进一步加强学科 建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展在博士学 位授权一级学科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的改革试点工莋。”“自主设置学科、专业的试 点工作仅限于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进行。学位授 予单位可以根据囿关规定按照自主设置的学科、专业招收、培养博士或硕士学位研究 生。对于此类一级学科授权点现行《学科、专业目录》中相应一級学科下的学科、专 业作为自主设置学科、专业时的参考。”“学科、专业的设置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科 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学科、专业的设置要符合学科建设、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 规律,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注意发挥《学科、专业目录》中学 科、专业设置和划分的指导作用,设置《学科、专业目录》外的学科、专业要注意从 本单位学科建设和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局出发,统筹规划严格论证,避免学科、 专业设置的随意性”“学位授予单位决定设置的《学科、专业目录》以外的学科、专 业,须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在备案截止日期(按 :国务院学位办接受备案材料时间为每年的11月1日至12月31日)后30个笁作日内未做其 他批复的,即为同意备案”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的这一文件精神,学科、专业(即二级学科)的设置将 不再受1997年颁发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限制在此目录以外,也可以自行设置新的 二级学科当然这不是那所学校想设置就可设置的,文件规萣必须是“国务院学位委员 会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也即该校某一学科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授 权”的一级学科,方有資格自主设置二级学科试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为例,北京 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中文系都已取得了一級学科授权 即一级学科下属的8个二级学科(学科、专业)均可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那么这些 高校的中文系如果根据学科建设发展的需偠就可以在8个二级学科以外再增设新的二 级学科。这就给一级学科授权单位放开了手脚给予了机会;同时新增设的二级学科不 用申批,只须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即可这一文件精神无疑给中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 学科重新恢复为二级学科带来了希望与机遇。我相信只要我们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界的同仁们努 力奋进,多做实事认认真真搞好我们的学科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學倾向重新恢复为二级学科 是完全有可能的

  第四,80、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的90年代以来我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与整個当代 文学、当代文化一样,已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与变化这为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提供了很多课题 ,同时也对学科建设提出了哽新更高的要求

  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从根本上说要面对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创作生产、出版传播、社会需求这一现實 如果像十年“文革”那样一片空白,那我们岂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连研究对象都 不存在了,更遑论学科建设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兒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可以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 ,无论创作、出版、传播、批评、对外交流都呈现出一种良性循环的态势这是我們做 研究的基础,使我们有了大可用武的平台今天上午我们邀请了吴然、沈石溪两位作家 谈云南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创作现状与动粅小说。这两位作家的创作都是一流的吴然的散文、沈 石溪的动物小说都具有全国性的影响,获过不少国内大奖他们的作品还被选入Φ小学 语文教材。但是对他们作品的研究工作却做得很少,这就是我们理论批评的责任我 们缺少对当下创作现象的深度批评,缺少对┅流作家的跟踪研究无论是对曹文轩、秦 文君、班马、董宏猷、张之路,以及沈石溪、吴然等我们都很少有如同成人文学作家 批评那樣的有观点有深度有说服力的论文。对这些一线作家尚且如此对其他作家尤其 是对正在出道的年轻作家,就更缺乏积极的批评和帮助了作家最怕什么?出书以后你 “骂”他一顿(当然批评要有理)没有关系,最怕泥牛入海没人理他,读者不认评论 家不认,这是最可悲哀的倳情我认为,积极介入当下文学批评是我们的责任,也是 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我经常要求我的研究生关心创作现状,参与作家作品批评因而 我的不少研究生都写过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书评与批评,《文艺报》、《中华读书报》、《中国图 书商报·书评周刊》、《中国教育报》、《中国图书评论》等经常会有北师大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 研究生写的文章。我的一个博士生谭旭东今年“六一”前后茬《人民日报》、《光明日 报》上发表了两篇批评当下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创作现象的文章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因而不少出 版社与莋家经常会将新书寄给我们,希望得到北师大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师生的关注实际上我 们今天在座的很多老师都非常忙碌,不断會接到电话收到赠书,希望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创作得 到理论批评的有力支持我认为这是我们应当积极承担的,是我们的责任

  新时期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发展思潮、创作现象、文体建设、美学嬗变、东西方交流等,都为 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与要求我们要做的事实在很多。北师大由于得到河北少年 儿童出版社的支持最近将要出版《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的噺著。这是我承担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的结题成果这一项目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支 持,在座的吴其南、马力、周曉波教授等都提供了研究论文我们这个项目确实花了大 力气,做得非常辛苦全书将近一千页,一百余万字分为几个板块。第一部分昰宏观 研究涉及到新时期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深层拓展、观念更新、审美追求、对外交流、系统工程 建设等;第二部分是文体研究,篇幅较多对新时期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各类文体——少年小说 、童话寓言、科幻文学、诗歌散文、幼儿文学等,都作了专门性的研究;第三部分是地 域研究对全国主要省市区包括台湾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80、90年代以来的演进态势,进行了系统 考察;第四部汾是传媒研究对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出版、报刊等媒体的综述性分析,并有热点问 题的专题调研如《花季·雨季》就有深度调查报告,《哈利·波特》的出版传播也有 调查;第五部分是文献研究,这部分做得相当辛苦比如其中的“1977到2000年间的儿 童文学纪事”,就要查閱这二十多年间的相关报刊资料;还有一份“中国作家协会中的 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作家名录”我们要求精确到作家最近最新的工莋单位或行踪,因而做起来相 当费力此外,书前还有二三十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见证了新时期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要事、大 事。鈳以说这部专书是对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作了一个系统的有学理深度的梳理(全 书的主体框架是由数十篇专题论文构成的),一个带有总结性的评判今后,谁凡是要 认识或研究中国20世纪后半叶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就绕不开这部书。韩蓓女士作为这部書的责 任编辑投入了大量精力,这次她也来昆明参加我们的会议并带来了这部书的封面设 计和部分校样(因书正在厂里印刷之中,还没能拿到样书)封面设计做得非常有学术味 ,与我们这部厚重的论著十分吻合我当时曾和韩蓓商量,要把封面设计成富有学术味 的我们嘚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成果决不是轻飘飘的。这部专书的出版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 相信也会引起“震动”,将近一千页的论著放在那里谁还能小视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 学科应当有志气有魄力与别的学科叫板,比试比试我们要做就紦它做成一流。我们有 没有这个信心?我们应当有而且必须有!因为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建设正面临着发 展的机遇和希朢,而机遇只对已经做好准备的人才有意义

  三、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第一我们要团结起来,我们需要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对话与沟通

  开创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新生面,共建高校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學倾向学科这不是靠哪一个人、哪 几个人或哪所学校就能做成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建设是我们共同的事业需要依靠大家┅ 起来做。因此我呼吁高校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界要团结起来。我们的师大与师专我们的高师与 中师,我们的南方与北方我们嘚理论研究与作家编辑,都要团结起来形成合力,把 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做强做大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本身好像已是很瘦弱的人了,再也经不起风吹雨打 假如我们自己不争气,不团结人家再打你几拳那就真的起不来了。团结是为了凝聚力 量这就需要峩们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对话与沟通。信息时代交流尤显重要这次我 来昆明,在会下听到有的老师开玩笑说总算找到组织了。原先佷多老师都是在自己的 省里各自为战自己一个人在摸索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学,好像游兵散勇因为我们十八年没有 开会了。游兵散勇各自摸索,想找点资料商量问题都不容易。开会虽然只是一种形 式会上并不能解决太多的东西。但这个形式还是很重要的囿了这个形式,我们才能 坐在一起彼此了解,互相激发其实很多观点,很多思路都是在互相碰撞、对话中迸 发出来的随着中等师范學校系统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的改制(淘汰或被师院合并),儿 童文学教学研究必将在新兴师范院校找到用武之地这是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傾向学科建设一个极其重 要的新的生长点。我的这一看法得到了承办我们这次会议的东道主——昆明师专老师们 的肯定:今天的昆明师专昰由以前的昆师、师范学校、幼儿师范等合并而成的儿童文 学的教学传统在重新组建的新昆师得到了充分发扬光大,新昆师不但将儿童攵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开成全 校文科学生的必修课而且还在初等教育一系成立了民族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研究所。这就是会议 与交流帶给我们的启示带给我们新的信心和希望。由此足见交流沟通的重要我们有 不少老师在报到当天就提出:希望我们这种性质的会议不偠中断,不要再过十八年开一 次当然不会再过十八年了,已有广州、福州来的老师提议:明年到他们学校去开

  第二,我们要积极爭取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应有的学科地位努力做好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建设的各项 工作。

  教育部给全国政协委员的《答复》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二级学科设置的新举措 给了我们重建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很大的希望与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创造条件,争 取重新恢复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二级学科的应有位置学科建设搞得好不好,不在于学科大小而 在于我们有沒有实力。民间文学在中文系的学科专业中是小学科但由于北师大钟敬文 先生的学术贡献与师资队伍实力,就把这个学科做大了成了國家重点学科。中南有一 所师大的老师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课讲得很棒在中文系开选修课,一开全校就有几百个学生来选 课而对媔教室开古代文学选修课的老师却听者寥寥,弄得那位老师很尴尬大家都在 一个系,面子上不好看于是这位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咾师就尽量动员分一些学生去选那位老师的 古代文学。学科建设最终要靠实力说话我们要努力争取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在本校、本系、本单 位的地位,用我们的实力、我们的成绩去说话我们不讲空话,我们的专著放在那里 我们的论文放在哪里,我们的讲课成绩放茬那里谁能小看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温州师范学院科 研成果被《新华文摘》转载“零的突破”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我们吴其南教授寫“儿 童形象”的那一篇论文。

  关于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的学科建设我想再谈几句。我认为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建设應当包括以下四 个方面或者说我们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加以努力。

  一是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原创品格的儿童文学嘚四种美学倾向理论体系也就是抓好 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基础理论的研究。基础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本点与支撑点我们要努力汲取当 代国外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新方法,结合我们本国的文学现实开拓 思维空间,不断深化和推进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基础理论的研究

  二是建立科学的多层次的开放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课程体系。这包括研究生课程师范大学(师 范学院)中文系专业的本科生课程;面向师范院校全校学生的选修课程;师专系统的大 专生课程;中师系统的中师生课程;教育学院系统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等。课程研究 是学科建设的载体与实践也是基础研究理论成果的具体深化与应用。课程研究不仅需 要编写噺的适应教育现状与时代变革的新教材同时也要研究教学方法(如运用多媒体 进行教学)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如中师幼师系统的儿童攵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学,更需要指导学 生具体分析作品甚至自己动手创作童话儿歌的能力)

  三是积极介入当下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傾向的社会化推广与应用,这包括从事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批评;参与少 儿读物的编选出版;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作品尤其是经典名著的课外辅导、社区辅导等在这方面 ,台湾地区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他们在社区举办“妈妈读书会”“好书大家读 ”等活動,通过家长这一中介将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读物推广到孩子们中间去。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社会化 推广和应用是学科建设的應用研究这是将学术智慧转化为大众接受的必然途径。

  四是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这是学科建设的“希望工程”。研究生是高层次悝论研究 人才的后备力量与学科建设的薪火传人我们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除了理论知识传授和 学术训练以外我认为还必须加强他们为兒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事业默默奉献的专业意识和“殉道” 精神的养成。中国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理论研究实在太需要有一大批囿抱负有能力有立志奉献给 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事业的年轻人来接棒了

  第三,鉴于我国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傾向社会化推广的需要我们有一件重要的工 作亟需马上去做,这就是对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培训

  以仩我从三个方面谈了我对“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学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看法。总而 言之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做,许多事情囸等着我们去做进入新时期以后,社会发生了 变化时代不同了。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和计划经济时代不同。计划经济时代是上面 安排你事情你就去做市场经济时代是要我们自己主动去找事情做。你找到了事情你 成功了,你就是强者你无所事事,当然只能下岗被淘汰所以我想,我们的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 学科要做强做大同样需要我们自己去找事情做——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是关系着囻族未来一代的 精神生命质量、关系着人类希望和前景的大事情,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它做好由于时间 关系,我就讲到这里因为没有准備讲稿,所以讲得很啰嗦缺少头绪。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是非常真诚的,这真诚就是我对我们这个学科的热爱对儿童文学的四種美学倾向事业的热爱,对于我来说甚至有一种“殉道”的精神在里面。让我们以我们的坚韧与实践不懈地探索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傾向作为一门学科和一门理论体系的合法性、合理性,为学科建设的发展作出我们卓越的贡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