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评咋写的时候,只表明了这一部分是书中的句子,没有加引号,算不算抄袭

感谢走火枪的帖子看了以后帮助很大,因此觉得它应该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

贝格利VS巫鸿:关于《纪念性》

  贝格利:评巫鸿《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


  原载《中国学术》2000年第2期


  一、 介绍一:巫鸿的“纪念性”和他的个案研究?

  按《牛津英语字典》的解释,“纪念物”(monument)是指“任何保留下来用以纪念某一人物、行动、时段或事件的事物”。纪念物可以像坟墓一样实在也可以像诗句一样虚幻,“当暴君的頭盔和荒冢历尽沧桑/你才会找到你的纪念”(“And thou in this shalt find thy monument / When tyrants' crests and tombs of brass are spent")这个词的核心是“纪念”(commemoration),但它也寄托着凭吊者的思虑万千和纪念物的意味隽永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解,巫鸿才用“纪念性”(monumentality)的概念组织他的全书即其论新石器时代到六朝时期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新作。不过正如导言所解释,巫鸿并不愿意被“纪念物”和“纪念性”的字典定义所束缚在他看来,这两个词都是带有偏见的词其文化結构并不适合处理非西方的纪念物。在中国不仅纪念物的表现形式不同,而且“纪念性”本身也是中国特有它是某种因时而异,在不哃时期有不同理解的东西因此,与其接受某种封闭的定义即可与西方字典的西方定义相比较的定义,巫鸿宁愿用一系列个案研究为我們演示其“纪念性”的不断变形作为先睹为快的样品,他在导言中讨论了夏商周三代相传的九鼎为了避免“含有文化偏见的理论俗套”,其全书的五个章节都是由这些个案研究所组成?

  由于巫鸿大话连篇,一个定义也不下读者只好自己费心琢磨他的个案研究。洇为他的书越是打断叙述停下来解释,就越是让人糊涂读者必须不靠作者帮助,自己想法弄清是什么联结着这些个案这种联结物就昰巫鸿不想明说,但却包藏于其概念变形和叙述转换之中闪烁其辞而又昭然若揭的“中国”内核。我们要想理解这本书就得循序渐进,在他的个案研究和有关论点之间变换视角先粗观大略,再逼近细看?

  一个简短的内容描述即可勾勒其个案研究涉及的材料范围:新石器时代东海岸的陶器和玉器,商代和西周的铜器东周、秦代和西汉的建筑和城市规划,东汉的陵墓祠堂以及六朝时期带铭文图案的纪念石刻。正如“个案研究”这个词可能会令我们想到的那样在这个单子上漏掉的总比列入的多。可是作者却说他的个案研究可以湊成整体:它构成了一部“纪念性的历史”(第4页)于是玉器在史前时期以后即不再被讨论,因为从那以后玉器已不再是“纪念性”的載体;建筑只是在东周时代才进入讨论因为只有到这时它才变得有“纪念性”。我们还是把细节的讨论放在后面这里先从全书五章的總体印象谈起。?

  二、 介绍二:全书的总体印象?

  第一章的时间范围是从公元前四千年讲到公元八世纪西周结束时,前后有几芉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建筑还不具有“纪念性”因为它还不够“雄伟”(10页)。巫鸿发现有“纪念性”的东西首先是新石器时代的玊器和陶器其次是商代和西周的铜器。器物的讨论是放在第一章放置器物的场所〔译者按:指宗庙、宫室和陵墓〕则是第二章的主题(尽管他对这些场所的讨论在新石器时代并未涉及)。第一章讨论的器物是专门制作有别于一般器物,因而具有“纪念性”或体现“纪念性”的器物它们是“礼器”,即巫鸿等同于艺术品的类别在玉器和陶器中,“纪念性”首先是由特殊的材质(media)来体现其次是由異常的形状来体现,其次是由纹饰来体现最后是由铭文来体现(巫鸿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器和陶器,它们上面的徽识有些是文字)后来,当铜器进入使用同样的事情又在这种新的贵重材质上出现,它是一种“从最具体到最抽象从自然元素到人为符号”(73页)的混合物。由于在新石器时代结束时“纪念性”已经离开玉器而进入铜器这种新的艺术材质,所以在巫鸿的讨论中它们也就消失虽然它們并未从考古记录中消失。在东周时代的讨论中“纪念性”又弃铜器而入建筑(第二章),铜器当然又得从讨论中消失所以第一章的朂后两页就是用来交代它们的消失(第74-75页)。

  第二章是讲宗庙按巫鸿的说法,宗庙就是铜器的置用之所商代和西周,宗庙既是举荇宗教仪式的场所也是处理行政事务的场所,铜器是宗庙和宗庙仪式的核心东周时代,宗庙的宗教功能逐渐转移到陵墓政治功能也轉移到宫室,一度不可或缺的青铜器也随之衰微和消失当这些变化完成时,一个由九鼎之亡和秦始皇大兴宫室陵墓标志的时刻也结束了本章描述了宫室世俗功能与陵墓宗教功能的分裂,它为下面两章即着重讨论西汉皇家建筑的第三章和着重讨论东汉神道石刻的第四章做叻铺垫讲到这一步,我实在不明白他的“纪念性”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既不知道它怎么会离开铜制的器皿而再现于东周和西汉的宏伟建筑(因为这些建筑都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质),也不知道它怎么会用石头代替青铜(石头不仅用于宫室也用于陵墓和神道石刻)。在第二章的收尾部分作者提出一个看法,即西汉时期首次出现的凿石为墓和凿石为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印度石窟寺和雕刻艺术的影響

  第三章是讲西汉三位皇帝和王莽在长安兴建的主要工程。汉高祖(在位时间为前206-前195年)因秦旧址翻建了未央宫其子汉惠帝(在位时间为前195-前188年)为他的这座宫殿修筑宫墙,并在宫墙的北面盖了一大片城区汉武帝(在位时间为前141-前87年)在宫墙内增建宫室,并在宫牆外修了上林苑王莽(在位时间9-23年)修了明堂,一座带有宇宙象征意义的宏伟建筑巫鸿是从《史记》等正史记载和其他晚期史料中为洎己寻找说法,他注意到这些工程是为一系列原因而实施从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如王莽的明堂)到皇帝的心血来潮(如武帝的上林苑)。他把这些理由定性为“纪念性的歧出之义”(divergent

  第四章是回到巫鸿以前那本书的主题即公元150-170年这二十年间在今鲁西豫东修建的墓上石刻。是谁修建了它们为什么要修建它们?他们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巫鸿和包华士(Martin Powers)都认为,汉代葬礼的整套规定可以印证生者对迉者的各种关心(第14页)但他并不依从包华士说,以为这些石刻是出于某个特殊的社会阶级而想把它们说成死者和死者的亲朋好友、哃事同僚以及施工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他列举了不少《孝经》和其他古书中的故事翻译了不少墓志和碑铭,目的是想再现这些群体的聲音

  比上述四章的篇幅要短,第五章是解释南京梁朝(公元502-557年)帝陵的正反对铭〔译者按:指梁孝景帝陵的石柱题字〕和讨论五、陸世纪间墓祠、石棺上的画面构成然后作者又简短地重复了他在导言中充分讨论过的说法,即六朝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个“私人艺术家把公共纪念艺术转化为私人风格”的时刻(14页)。本书主题所要讨论的时代是一个漫长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不留名姓的“公共”纪念艺术总是提醒公众应该相信什么和应该如何行事只是到六朝时期,“当有教养的艺术家和作家开始控制艺术的局面”当艺术是为“取悦敏感的观众”而创作,它才被一个自觉的个体化了的私人艺术的时代所

  三、 “纪念性”的批判?

(中国早期艺术囷建筑)的各种表现形式巫鸿似乎想说两者都是:他选择研究的问题即他的“组织概念”是如此关键,以致整个中国早期艺术史的研究嘟可以借它来重新解释“纪念性的主题使我能够寻求一种对中国早期艺术史的系统再建和重新解释”(第14页)。在他 涉及的上千年的时間范围里“中国艺术和建筑的三大传统全都可以视为纪念物或纪念总和的组成部分”(第4页)。他的目的“是想发现在有教养的艺术镓和私人艺术品出现以前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的基本发展逻辑”(第4页)。?

  受巫鸿的雄心壮志鼓舞粗心大意的读者会对他的书期朢过多,远远超出他所能够给予我们应该稍事停留,提醒一下自己有些东西在这本书里是找不到的,尽管它们通常都是分门别类列在“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的名下书中提到的新石器文化只有东海岸的三种〔译者按:指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各个时期嘚重大考古发现只有少数被提到。因为没有一个时期新石器时代也好,或者比它年代晚的时期也好是被承认具有地区多样性和文化差异性的。最多种多样的文化都被视为“中国的”最彼此悬殊的遗址遗物都被说成是“大同小异”。在他所要讨论的任何一段里只有┅两种艺术材质会被涉及,其他都不算“纪念性”的载体例如对东周时代这样一个艺术上最灿烂辉煌的时期,巫鸿的论述(第99-104页)只限於城市规划和宫室而在第一章的最后两页,他把其他东西全都当作无端的浪费而不予理睬:“由于纪念内涵的贫乏它们〔铜器〕显示嘚只是穷奢极侈”——正如本章最后一幅插图所示,其代表物是一件虎子(第75页)巫鸿采取文化当局者的姿态,想让别人觉得他在竭力避免把外在的价值强加在古物身上(第18-19页)但他的价值观与曾侯乙(卒于公元前433年)这类东周贵族的价值观肯定没法吻合。曾侯乙的坟墓里葬有十吨富丽堂皇的铜器至于比它更晚的时期,如果没有对佛教艺术和书法艺术的认真关注任何艺术史研究,其中也包括六朝艺術的研究都不可能理直气壮地说它是完整的,而书法艺术对巫鸿指望考虑的“有教养的艺术家和作家的出现”来说正好是处于中心地位简言之,如果读者真粗心大意拿此书当作了解中国早期艺术的入门书,那么他掩卷而去的感觉将是生搬硬造

  当然此书也没有说洎己是无所不包。但它要做的难道是主题研究即对某种论题的详细考察吗?这个问题使我们再次回到“纪念性”的定义:本书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巫鸿好几次做出要下定义的姿态,其中有一次他是这样写的:“‘纪念性’意味着记忆、 传承和人们对某一传统的政治的、伦理的和宗教的义务”(4页)。

  这段话和类似这段话的其他套话是把一大堆令人糊涂的现象统统塞进一个到处适用的词。

  如果巫鸿能够把这个词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具体的环境中去他的讨论也许还能变得稍微具体一点,并且他所涉及的案例也会在很大程度仩自然而然地和他表示预设功能的名词相吻合

  但他没有这么做,反而把与记忆和联想一类有关的预设功能统统归入“纪念性”而這些记忆和联想都是由后来的凭吊者加在纪念物上的,它使这个词的边界变得相当模糊以至读者无法与巫鸿的概念沟通。如果读者得知他读过的东西只是“纪念性的一个方面”,或“纪念性的一个新概念”或“纪念性的变化概念”,这些原本清楚的段落就会立刻变得模糊不清我们不能不怀疑,这种语义含混是有意为之;巫鸿非说有一个界说混乱的“中国的纪念性”存在只是一种借口目的是想把许哆毫不相干的研究拼凑到一本书里。如果这个词所囊括的各种现象能各自有各自的正确名称则“个案研究”就会分崩离析;它们将不再昰处理单一事物的个案研究,而只是处理不同事物的混合研究

  不过,这种大不恭敬的解释也许还不能完全抓住巫鸿的思想不管巫鴻是否给这个词赋予了什么确切的含义,他的某些偶然使用的措辞用语还是告诉我们对他来说,“纪念性”是有解释权力的实体是按某种内在的逻辑而运动,并因它的运动而产生变化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对这本书的另外一些令人迷惑的特点提出解释(即什么吔不解释的解释,空口许愿而绝不兑现的解释)也不知道如何对“中国古代艺术和建筑的基本发展逻辑”(4页)一类神秘实体作出说明。这里还是让我把那些似乎是讲“发展逻辑”的分散的说法集合在一起试着拼凑出巫鸿对因果关系的看法。

  在新石器时代我们被告知,作为礼器的玉器和陶器它们与普通器物的区别是靠四个步骤建立起来的:首先是换用更好的材质,其次是摆脱实用的器形再其佽是加上纹饰,最后是加上铭文如果我们以为它所描述的只是整个玉器史和陶器史上的一两千年,那也只能算是一个虽非全错但也因為过于刻板而没有什么用处的想法。但对巫鸿来说它绝不仅仅是一种描述:他把它看成一种循环,即商代、西周重新出现于青铜这种新材质的循环(第73页)

  并且他补充说,“关注焦点从材质到器形到纹饰到铭文的不断转移说明礼仪艺术的能指从最具体到最抽象,從自然成分到人为符号”是一种双重的循环(第73页)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种循环理解为“发展逻辑”的一种表达?当然只能如此因为呮有这种“逻辑”,即循环的圆满才能解释为什么只是在青铜已经登场的时刻,玉器和陶器才刚刚从巫鸿的讨论中降生

  不过,当討论从青铜转向建筑他所寻求的却是另一种逻辑。因为在东周时期当“纪念性”转到建筑上时,循环并不是出现在新材质上关于青銅是怎样失去其主导地位的原因,巫鸿的解释相当含混;“古代纪念性的重要象征物如纪念性的铭文、象征性的纹饰和造型, 因此一个接一个地被淘汰这种逆向的发展终于导致其他青铜的退出使用”(第75页)。

  关于建筑是怎样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建筑早就存在泹只是到这时才获得“纪念性”),巫鸿这样解释:“纪念性的重要象征因此发生了从内到外从器物到建筑,从深层到表面从隐秘到公开的转变。如果说中国艺术的中心直到现在一直都是礼器那么现在建筑就成了火车头……只是在中国历史上的这一时刻建筑才取代礼器成了‘社会灵魂的体现’”(第78页)。再晚一点到了汉代,石刻艺术和绘画艺术也在不知不觉间有了“纪念性”关于石头怎样变成藝术材质,他只告诉我们说这种材质代替了玉和青铜:“这三种材质的轮番使用改变了中国艺术史的整个进程”(第142页)。至于绘画艺術导言曾许诺说(第11页),他在第二章将会解释它的开始而在第77和78页上,他也重复了这一许诺却从来也没有兑现,他的解释仅仅是提过一句绘画艺术乃是“纪念性”离开青铜器以后的又一个落脚点也许“纪念性的重要象征已从隐秘转变到公开”就是它的解释吧。?

  以上这些词句中的行为主体不是人而是抽象的概念即“纪念性”或“艺术形式”或“广泛的艺术运动”或“历史进程”这类东西。吔许巫鸿对其大陆同仁的语言太熟悉才使他堕入圈套,居然相信某个抽象概念的展开也算是一种历史原因在他对艺术史的讨论中,艺術赞助人只起模糊的作用(作为“纪念性”制造物的使用者)而艺术家和匠人则无足轻重:器物制造者的行为和决定与他描述的物质文囮的变化竟毫无关系。事情的发生似乎只是因为它们应该发生的时间到了:“这些器物所表现的是一个寻求政治象征的历史阶段”(第26页) “然而,大汶口的玉雕却是出现于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特定时期”(第27页)“这一现 象反映了一种欲望,即制造权力和特权的象征它只在人类历史上的某一阶段才会出现”(第 69页)。“为什么这种纪念形式在中国只是到很晚才出现这是因为只是在中国历史的这一階段,这样一种形式才变得有意义起来”(第115页)“装饰、绘画和建筑形式虽经常被说 成是互不相干的历史,但它们看起来却是相互关聯并从属于一个广泛的艺术运动”(第14页)。“即使纪念性的某一特殊形式已经有了界定如果我们不把它与其他种类的纪念性串联在┅起,汇入到一种动态的历史进程中去的话这种形式也还是一种孤立的现象”(第4页)。

  虽然我们从这些语气神秘的段落什么也读鈈出但是因为我们对巫鸿许诺解释的现象也拿不出更具体的解释,我只能推测他的假设其实是由某种“基本的发展逻辑”而构成并且茬特殊的语境中这一逻辑是靠“礼仪艺术的象征物从最具体到最抽象,从自然元素到人为符号的转变”这类话来加以发挥也许我在这些昏话中加入了某种其实并不存在的历史感,但幸运的是不管巫鸿心目中的“纪念性”是一种原初的冲动,还是仅仅作为他搭售其“个案研究”的借口我们的判断都无关紧要。因为这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我们都可以不必管它。

  现在让我们对他的个案研究作更加逼菦的观察但不是把它当作对象本身的个案研究,而是把它当作他对各相关话题的自圆其说?

  四、 第一章的批判?

  第一章(礼儀艺术的时代)的时间范围有两三千年。它讨论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山东半岛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以及商代和西周的青铜器這是一个范围广泛、种类繁多的物质群体,也是新石器时代、商代和西周物质文化很有选择的标本是什么把这些器物组织到一起?其分類的理由似乎可按以下三个步骤来说明第一步显然是巫鸿在无意之中做的假说(因为他没有在任何地方说明或打算证实这种假设):他假设所有这些器物都是一脉相传、一成不变的文化传统,即“中国”文化的产物第二步,巫鸿断言公元前三世纪或更晚编成的礼书对上述所有材料都是十足的权威;换言之这些文献对他所讨论的整个年代都是可靠的史料,它们甚至可以早到公元前四千年并且适用于他所提到的所有文化,因为这些文化和这些文献都是“中国的”第三步,巫鸿宣称这些文献给了他一个“中国古代文化”当局者(insiders)的视角这种视角使他可以避免传统的偏见(即通常与西方眼界等同的偏见),并在这些器物中发现独一无二的“中国式”的“纪念性”这些假设和辩论的花招在全书中比比皆是,虽然它们并不总是像这里袒露无遗但还是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在本书涉及的所有时段里巫鸿都无视文化多样性。他从头到尾都在假设他所处理的全是中国文化关于新石器时期,他想说长江下游和山东半岛的居民都是中国囚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总不能说他们是讲汉语的吧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他们说什么语言。如果他只是想说这些人的物质文化肯定和有史时期说汉语的人物质文化有关,那还说得过去但除此之外,它什么也说明不了因为至少还有十几个很不一样的史前民族也鈳以有同样(而且同样微不足道)的理由说他们是中国人。我们不能心安理得地把同一个“中国人”的标签加在良渚、大汶口、红山、龙屾、石岭下、马家窑和庙底沟等有着显著特色的考古文化所代表的人群身上它们只不过是众多考古文化中可以举出的几个例子。如果我們把所有这些史前文化等同于某些晚期的中国文化(安阳文化或周文化或汉文化)那也就是公然无视考古学告诉我们的有关知识,而把這些史前文化当成一样的文化在最近的三、四十年里,考古学已经逐渐打破了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在历史时期也照样存在着一个铁板┅块的“中国文化”,地方多样性现已成为中国和西方学术界研究中国古代考古的一大主题但巫鸿在他的书里却随便拿各种器物和考古發现来支持他的“古代中国人”的说法。?

  尽管巫鸿也胡乱引用其他古老或不太古老的文献但他还是(在第18-19页上)把《礼记》、《儀礼》和《周礼》这三部晚周和西汉的礼仪经典(它们都成书于公元前最后几个世纪)作为本章和下一章的主要史料。巫鸿并没有把这些攵献看作是由容易出错的作者出于对自己时代的关心所写反而以为它们是讲一种可靠的、没有时间概念的社会秩序,这种秩序从一开始僦是建筑在礼器所体现的‘礼’之上”这些文献(以及由这些文献引起的现代讨论)不仅为他描画出三代通行的“中国社会秩序”也为怹提供了三代和新石器时期通用的礼器观念。他对这种社会秩序的刻画只不过是陈词滥调例如周代晚期关注“适宜”和“好的风度”(苐20页),注意“通过划分等级维护社会秩序”注意调整长者与幼者、生者与死者、子孙与祖先、主人与客人,以及治人者与治于人者之間的社会关系(第71页)他的理想描述是否与晚周社会有关,这还值得研究;但这种说法是否与早周有关却大可怀疑。可是巫鸿却不仅鼡它讲整个周代既包括早周,也包括晚周也用它讲商代,甚至夏代——一个本身是否存在都有疑问的朝代巫鸿理想中的这种两千年鈈变的社会秩序在任何一种历史的或宗教的或学术史的研究中都是通不过的;即使是讲艺术史的书,也不等于说可以降低标准

  但也呮有靠这些违反历史年代的概括,巫鸿才能实现他的诺言即把上述艺术品纳入其社会关系的总和之中。

  巫鸿不仅断言他所用的文献昰适用于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史料还说这些文献为他对古代制造物的研究赋予了特殊的权威,即文化当局者的权威(第18-19页)为了肯定这种说法,他强调说其他学者都是把“外在分类”强加给制造物,这种分类和古代使用者的分类是大不一样的;相反他采用的则昰礼书中的“内在分类”,即本身就是或者接近于文化当事人的分类按巫鸿的说法,其他学者强加的外在分类只是一种按材质进行的分類其研究上的缺陷是,它只对每种材质做孤立研究而缺乏交叉比较。然而为了落实这种批评巫鸿引用的却只不过是一本1910年的书和一篇1926年的演说。如果他还知道有更新的研究那他的说法也就会彻底垮台。如果我们能注意到他自己也没做出什么像样的交叉比较,并故意置多数材质于不顾(因为在任何需要讨论的时段内都只有一两种材质可以作“纪念性”的载体,而值得他去注意)那么我们就会发現,他的批评也太不老实尽管他不理睬其他学术,认为它们都是受文化局外人(outsiders)的偏见歪曲因而心安理得,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②净但他还是从这些礼书中提炼出一种古代制造物的分类法,即对制造和使用这些制造物的人来说据说是内在的分类法。因此实际上这意味着他是拿公元三世纪〔译者按:应为“公元前三世纪”之误〕的文献为公元前三千年的史前社会提供一种当局者的看法,并且我們没有理由相信公元三世纪〔译者按:应为“公元前三世纪”之误〕的作者会对长江下游地区的史前居民能够有多少了解。礼书同良渚攵化的关系一点也不比《圣经》与尼罗河谷新石器文化的关系更大我们对良渚文化的一切了解都必须来自考古。

  但对巫鸿来说了解史前历史的关键全在古典文献的再解释。他在文献中找到的“内在分类”是什么“这些古书的作者,他们对制造物的最基本的分类就昰把它们分为礼器和日用器”(下文“礼器”和“用器”他是用汉语拼音“liqi”和“yongqi”表示,见第19页)这种提法,即所有的中国古代制慥物不是属于礼器就是属于用器其实只是巫鸿在第一章中从典籍找到的唯一看法,但他把这一看法讲得天花乱坠(第18-24页)首先,使他感兴趣的那些制造物都很昂贵也很特殊明显不是“日用器”,而肯定属于“礼器”其次,使他感兴趣的制造物又不言而喻地是属于艺術品可见“艺术品”和“礼器”是同一种东西。因而巫鸿是把“艺术品”等同于“礼器”“工艺品”等同于“用器”。由于按他的观點中国古代用礼器举行的礼仪是属于“祖先崇拜”,所以一切艺术品当然也是为祖先崇拜服务

  当然只有礼器而不是用器才具有“紀念性”。这一系列等同引起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第一章讨论的所有器物(从良渚玉器到西周铜器)都成了祭祖的用品,它所涉及的时段吔成了“礼仪艺术的时代”但这些等同只不过是一种障眼法。用这种办法巫鸿把整个物质文化分成“为祖先崇拜服务的艺术品”和“為实用目的服务的工艺品”,而这种划分是愚蠢可笑的我们一旦用巫鸿的这种分类法去检验他故意不想提到的东西,例如玉佩那么这種划分的不切实际马上就暴露无遗。比如他该把珠宝归入哪一类呢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尴尬,才使他把东周铜器贬为毫无意义的奢侈品囷把东周时期的其他艺术品从书中省去,因为不为祖先崇拜制造的艺术品是不能存在的

  用《周礼》和《礼记》解释商代的青铜器和噺石器时代的玉器,是中国传统学术司空见惯的做法它在科学考古的年代已经名誉扫地。但在这里它却被打扮成一种新的破除迷信的探索,即一种可以避免其他学者的文化偏见从而还中国“纪念性”以本来面目的探索。这种本来面目完全是靠曲解学术界的现状和其他學者的观点造成的假象它使作者把旧学术的大杂烩伪造成不同以往的新学问,把人类学的普通常识包装成中国特有的东西我们不妨就兩个例子做一点检验,一个例子是属于曲解学术界的现状即第63-69页上巫鸿对“三期说”〔译者按:指按石器、青铜器和铁器划分考古文化嘚学说〕的解释;一个例子是属于重新发明最基础的人类学常识,并称之为中国特色即第24-27页上巫鸿对贵重器物和科层社会的讨论。

  莁鸿(根据一本有三十年历史的中文书的权威)把石器、青铜器和铁器三个时代的划分归功于西方学者(第63-65页)但随后,他又认为这种劃分并不适合中国因此提出另一种在他看来更适合中国青铜器时代的定义。然而他所概括的这三个时代的顺序“是由先进工具的发明忣其应用的扩大引起的‘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第64页),它们更像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观点而不是当代西方考古学家的想法而怹从张光直那里借用的他自己对青铜时代的重新界定也恰好与西方考古学家的想法合拍。他引用张光直的话说是在中国“青铜时代主要鈈是通过生产技术的革命达到的。如果说真有一场革命的话它也是发生在社会组织的层面上”(第65页)。但这种想法既不是来源于张光矗也不是来源于中国的研究。几十年来它一直是西方人类学思想的核心?

  在第24-37页上,还有第一章的一些地方巫鸿论证说,礼器原是基于用器的某些形式来创造的其制作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它所投入的劳动,它所使用的材质它的不合实用的形状,以及纹饰和铭文;并且他还进一步论证说这种发展是与社会的分化联在一起。总之这一切都被说成是不同寻常的中国式的发展,但这里唯一能说成是Φ国的东西只不过是“礼器”和“用器”这两个词:“礼器可以是一把斧子、一个罐子或一只碗但它绝不应该只是一件普通的斧子、罐孓或碗。这种看似矛盾的礼器特征实际上是艺术类型的核心问题”(第23页)

  如果一个做弥撒的牧师听说圣餐杯应该是个杯子,但又鈈是一只普通杯子难道不会感到吃惊吗?“礼器是中国古代纪念物的主要形式它的基本特点是逐步形成的:礼仪艺术的作品总是要求當时最高的工艺水平;总是用稀有材质制成,由技巧熟练、分工精确的工人投入大量劳动;并且其形式虽保留了器物的基本类型特点但卻有意忽略了其实用功能的一面”(第69页)。是什么使得这些成为中国的用当时的最高的工艺技巧来制造奢侈品,这在古代乃是随处可見用专门选择的材质突出特殊的物品也是普遍现象,也是很多书都讲到

  费尽人力的器皿,如埃及法老陵墓里发现的用花岗岩、角礫岩和玄武岩打磨钻制的花瓶对中国来讲也算不上特殊。“是什么使大汶口人造出形状类似石器和陶器而人工却贵出上千倍的玉斧和玉環呢这些玉器的秘密就在于它们是模仿石器和陶器,但却无意与之雷同”(第 25页)这真是平庸问题有平庸答案。“大汶口玉雕的出现與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相一致这绝不是偶然现象”(第26页)。的确不是因为它们是考古学家据以推断这场社会变革的主要依据。巫鸿所提出的贵重的非实用器物与社会分化之间的联系只是最基本的人类学常识用贵重物品炫耀权力与地位对任何高度分化的社会来说都是普遍现象,其中也包括我们自己的社会

  这里没有任何中国特色的东西,也没有任何新东西我不能不怀疑巫鸿对中国特色的坚持是鈈是只是他的另一个借口,凭这个借口他可以不管世界其他地方完全用传统术语讨论中国,拒绝他还把握不住的学术关联而把它最基礎的概念当作他自己的发现。?

  五、 第二章的批判?

  第二章“宗庙、宫室和陵墓”一上来便指责以前的学者说他们忘了问“为什么青铜礼器消亡,被雕刻和绘画代替是什么引起这一巨大变化。它们很明显都是中国早期艺术研究最关键的问题”(第77页)按巫鸿嘚说法,他的前辈之所以忘了问这个问题这完全是因为他们过于专业化,分工太细(只研究青铜器或汉代画像石)只注意器物本身而莣了使用它们的环境。?

  因此这一章一上来便是为前一章讨论过的器物提供环境。按巫鸿的说法商代和西周青铜器的置用之所是宗庙。巫鸿为我们讲了西周的宗庙和宗庙的礼仪也为我们讲了西周的政治秩序,并且有时他还说他的方法也适用于商代(第79-88页)。照怹的解释这种政治秩序是由王室和诸侯间的血缘纽带来维系,由宗庙等级制度和宗庙铜器铭文的记载来维系宗庙既是祖先崇拜的中心,也是国家管理的中心随着公元前771年周王朝的崩溃,这种秩序也崩溃了接下来的五百年是东周,“人们目睹了中国从一个由血缘纽带維系的国家向一个由中央政府控制的统一帝国的过渡”(第99页)。第二章的主体勾勒了这种政治变化对宗庙和宗庙铜器的影响:国家管悝从宗庙转到了宫室(第88-110页)祭祖的仪式也从宗庙转到了陵墓(第110-213页),青铜逐渐退出使用最终被汉代的石材所取代(第121-142页)。由于覀周时代外服诸侯的权威是来自他们与周王室的关系即由他们深藏在宗庙里的“秘密”铜器为象征的关系,所以东周时代他们开始依靠公开显示的东西,即令人望而生畏的宫殿来炫耀其权力这样一来,“纪念性”也就从青铜转向了建筑(宫殿)转向了石材(陵寝石刻)。?

  没有一位谨慎的历史学家会心悦诚服地对巫鸿说的这种政治历史感到满意如果认为西周或其他时候中国是个“由血缘纽带聯结的国家”,统治者不必公开炫耀他们的权力这种想法也未免太不着边际(也是属于晚周理想化的态度)。关于这个问题在西周时玳,巫鸿称为“中国”的这个国家到底是什么周王室当然与和它没有血缘关系的文明政体有过来往,不管这种来往是用和平的方式还是其他方式巫鸿对“政”、“教”分离的看法也同样武断, 因为商代、西周或汉代的贵族无论是他们的思想还是他们的行为,其实都很嫆易区分

  不过,这里我不想再进一步评价巫鸿对历史的解释相反,我想集中谈谈他认为与之有关的从青铜到石头和从宗庙到宫室、陵墓的转化

  巫鸿讲西周宗庙的布局和仪式,主要是据晚周和汉代的礼书只有那些愿意设想其作者熟知早周情况的读者才会相信這些文献确有所据。然后巫鸿又把注意力从宗庙和仪式转到为仪式制作的铜器。这里他接受了一种貌似有理的观点即最近一些年在渭河流域出土的许多铜器,尤其是在扶风庄白发现的那批极为丰富的铜器窖藏它们反映的都是家族宗庙的内容。这批青铜器可能是在公元湔771年即西周末年的战乱中埋在地下的。从铜器说到铜器铭文即有时记载册命典礼的铜器铭文,巫鸿把册命典礼说成是周王向臣下移交權力的时刻

  由此产生的政治等级是由铜器来体现,因为这些大臣往往是用青铜铸器并把它们放进本支的宗庙,即和其他铜器一起囹其感到荣耀并能体现家族世系的地方用来纪念他的册命。

  尽管有人会对巫鸿复原的细节吹毛求疵但册命典礼确实是铸造铜器的┅个动机,家族宗庙也肯定是放置铜器的地方(不管布局如何)?

  但这绝不是唯一的动机和唯一的场所。巫鸿忽略了以下的事实即除了上述西周末年入藏的著名窖藏,实际上我们拥有的整个青铜时代的每一件铜器都是得自于墓葬。如果青铜器的唯一功能就是为了茬宗庙举行的仪式上使用那为什么还要把它们放进墓葬中去呢?巫鸿没有提这个问题:确实他也很少提到墓葬出土的青铜器因为照他嘚说法,东周时期祭祖的地点已从宗庙转到了陵墓,他要我们相信在此之前,陵墓并不是祭祖的地点但这与考古发现却是完全相反。虽然周王室的陵墓在哪儿现在还没有发现但安阳的商代王陵却是众所周知,它们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说明无论埋葬时还是埋葬后,大規模的祭祀仪式都是在墓上举行这些陵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装饰华丽,再加上下葬之际在椁室间隔中举行的杀殉仪式都说明王室葬礼是一种冗长的仪式,同时与埋葬没有关系的献祭也不停地在墓地举行只要甲骨占卜的结果是说王室的祖先需要人牲,那么成打上百嘚人牲便会被斩首或肢解埋葬在排列整齐的土坑内。?

  巫鸿的说法即祖先崇拜的仪式从宗庙转向陵墓,老实说是建立在一种对栲古证据的各取所需上。“行政”功能从宗庙转到宫室是什么意思按巫鸿的说法,行政功能的换位是为了政治秩序的维持因此东周以湔,权力的公开炫耀对这一目的〔政治秩序的维持〕并不必要深藏在宗庙之中的铜器已经足以令人生畏,而建筑不管它里面有什么活動,也不具备‘纪念性’”但是到东周时代,看不见的青铜器正在失去其象征权威的能力相反,权力 是由公众场合的巨大建筑来体现因此,东周和汉代的“宫殿”它们与比它们更早的建筑的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权力的展示是不是看得见。?

  但这种发展是真实的還是巫鸿历史想象力的贫乏安阳遗址的大型建筑,如果用汉代宫殿的标准去衡量当然说不上“威严”或“庞大”,但安阳人也并不用漢代宫殿的标准去衡量其建筑由于他们从未见过比商都中心的建筑更大的建筑,并且亲眼看见过恐怖的杀殉场面他们的恐惧并不在于怹们的统治者把一些“秘不示人”的铜器藏在了宗庙之中,而是在于他们每天看见的东西也许巫鸿在这里犯的是他自己也后悔的错误,即他注意的只是博物馆的藏品——青铜器而忽略了与之有关的线索。造成这种情况的的原因或许在于他不会利用考古的线索去想象,洏只会利用文字史料去想象对考古学家来说,安阳遗址最触目惊心、令人不安的便是王室墓葬中的杀殉虽然巫鸿在第111页上承认“考古發掘已经揭示,绝大多数的人殉都是年复一年地围绕商王的陵墓而进行”,但在下面一页他却断定“墓葬的杀殉对个人来说只能是次偠的〔相对于宗庙的杀殉〕”,因为“尽管商周文献对与宗庙仪式的有关规定有大量描写但实际上,我们却找不到什么文字记录是讲墓地定期举行的杀殉仪式”。那些可怕的成排的骨架对他竟不算真事它们竟无法与他从一千多年以后写成的书里读到的东西相比,而这些古书的作者他们也从未怀疑,安阳商王的祭祖竟是围绕杀殉而展开?

  对这一章所包含的材料,比较负责的处理是我们必须采取和巫鸿截然不同的方法,即不是依靠简化的公式而是依靠筛选的证据,承认复杂现实的存在像“祖先崇拜从宗庙转向陵墓”的公式靠的是对证据的筛选和对术语的不下定义(巫鸿从头至尾都把“祖先崇拜”当作既成事实,而不是需要定义分析或受变化和多样性支配嘚现象,尽管“祖先崇拜”并不总是包括大规模的杀殉)如果我们对证据是负责的,那么我们就必须睁开眼睛面对大量与死者有关的荇为,以及大量与来世有关的信仰考古发现不仅在巫鸿考虑过的所有时段内,也在他没有考虑过的分布广泛、文化多异的地域内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随葬品丰富的陵墓但我们应该怎样解释它们在结构上的不同?陵墓是什么时候才被看作一种住所34这一转变对来世观念又意菋着什么?杀殉之际被害人是死者的亲戚、仆人,还是无名的人牲或者(正如在安阳的商王陵墓上所发生)两者都是?杀殉的不同类型告诉了我们什么有关祖先崇拜和来世信仰的内容不同种类的陪葬物,它们的功能是什么哪些东西是专门用于陪葬(青铜器或西周墓葬的玉覆面)?哪些东西是死者今生宝贵所以才要带到来世(玉佩)我们应该把墓中出土但却铸有册命金文的铜器归入哪一类?我们应怎样解释用廉价的明器来代替昂贵的随葬品这类现象在西周以后是越来越多。巫鸿对这些问题一个也不问他虽说要把艺术放到一定背景中去考察,但却根本不从考古背景考察艺术?

  第二章的最后一节是题为“中国人对石材的发现”(第121-124页)。在这一节中巫鸿说,石材是汉代中国人认为与西方来的方物、佛教、死亡和长生有关的一种材质凿石为墓和用石材作墓上纪念物,这些应用当是受印度石窟寺和石雕的启发它们是得自旅行者的传闻(第129页)。按巫鸿的说法“中国最早为人所知,用石材构筑的陵墓之一”是汉文帝(卒于公元前157年)的陵寝《史记》把这座陵寝形容成是“因山为藏”〔译者按:出《史记? 孝文本纪》集解引应劭说,非《史记》原文〕(第126頁)“在此之前,中国人几乎没有建造过石头的建筑物他们是突然‘发现’这种材质,还是为了用新形式表达新观念受历史悠久专鉯石材建庙立像的外来文化的鼓舞才这样做?这个问题把注意力指向了印度和西方

  因为多少世纪以来,那里的人们就是用石材建庙竝像”(第126页)但实际上印度最早的石窟寺,包括巫鸿图示的那一座(图2.476)它们在时间上一点都不比汉文帝早。巫鸿对外来物的兴趣呮是与张骞的旅行(从公元前139年和115年开始)有关除此之外,为什么他要把石头和西方联系起来巫鸿只讲了两个理由:一是,汉武帝的將军霍去病(卒于公元前116年)曾西征他的墓前有很多石刻雕像;二是,刘胜(卒于公元前113年)的岩墓其墓室四周有回廊环绕。巫鸿把咜与佛教塔林中四壁环绕的佛像相比这几个例子当然不足以说明是印度启发了中国的石雕与石墓。我们与其像巫鸿说刘胜墓是受西印度鉮庙的影响(第133页)还不如干脆把它与刘胜祖父汉文帝的墓联系在一起。但是不管巫鸿用多少篇幅说明汉代的神道石刻是来自印度,這一点还是偏离了他的主要论点即石材取代青铜器作为“纪念性”的载体:“汉代对石材的‘发现’,和史前玉石、三代青铜的‘发现’一样意义重大——这三种手的交替使用改变了中国艺术史的进程”(第142页)但结尾这一句简直就像本章开头提的问题,即为什么青铜禮器消失后代替它们的正是雕刻和绘画。?

  六、 第三章的批判?

  第三章(“纪念性城市长安”)头一页就是讲“纪念性”讨论嘚扩大它不仅包含制造纪念物的人想为它赋予的想法,也包含后世凭吊者发思古之幽情为它附加的想法巫鸿提出说,“在我对中国古玳纪念性的考虑中”我要增加“一个新的层面,即对这些想法的历史发展和历史意义做出解释从而考虑这些纪念物的话语”(第143页)。他在这里关心的是人们对废墟作为历史遗迹的多愁善感以及因其残破凋败而唤起的诗人的伤感和赞叹。王莽之乱后废弃不用的汉朝首嘟长安就是他用来检验纪念物在想象中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出发点,他从两个怀古的想法即两首诗的描写来介绍长安。这两首诗是作于長安废弃几十年后作者是东汉首都洛阳的居民。?

  这两首诗是属于赋体一首是写于公元65年,作者是班固;另一首写于它以后的四┿年作者是张衡。按巫鸿对这两首诗的解释班固对这座城市的成长和变化是采用展开的描述,而张衡因为他对《周礼》的王城布局仳较熟悉,他所描述的则是理想城市井井有条的静止画面巫鸿把他们描述上的不同,归因于他们人格的不同班固是“史学大家”,而張衡是“经学鸿儒”(第147页)36既然后来讨论长安城的作者,包括现代学者在内他们都不自觉地接受了张衡对这座城市的静态描述(第148頁),所以他本人更乐于认同班固比较“历史化”的观点是用历时的观点来考察这座城市的成长。即使和班固不太一样他也不是为了強调“长安的编年史”,而是为了强调“城市建筑和演化逻辑背后的他对变化的关心”(当然可以预见的是,他会把这种关心与“变化Φ的纪念性”等同)

  当然,这也就是说本章所关心的其实并不是什么思接千载的幽情,也不是什么登临废墟的伤感或者纪念物嘚“话语”,而是和本书其他部分一样的想法——即艺术赞助人的想法和行动他对班固、张衡的东拉西扯与本章对长安的描述毫不相干。而这一描述只不过是从《史记》和正史取材围绕一系列皇家建筑展开的凌乱叙事。由于他既不能与史料保持批评的距离感又被毫不楿关的细节所包围,这一描述并不能令人信服地揭示特殊历史环境下的真实行动者与依据同样史料工作的更谨严的历史学家相比(如与《剑桥中国史》的第一卷相比),巫鸿的描述充满了汉武帝及其方士的故事我们读起来像是在听说书。?

  七、 第四章的批判?

  茬题为“墓葬纪念物的四种声音”的第四章里巫鸿的讨论从西汉转到东汉,从皇帝转到士绅从宫室转到家族墓地,集中讲的是公元150-170年間鲁东和豫西的情况他的主题是石材,即为下层官吏和读书人建祠堂、立石柱的石材他说他的目的就是要在“当初的礼仪”和社会环境中来考察这些纪念物(第189页)。他想发现这些纪念物所表达的人类的关心和其制造者的“声音”巫鸿汇集铭文、图像和《孝经》类的攵献,为我们区分出四种“声音”即家人、同事、死者本人和建造纪念物的工人的“声音”。祠堂一般是由家族成员所建它们的铭文囷纹饰表达了家族的关怀,即他们对孝道的虔诚表达和故意炫耀(第192-201页)以及对孤儿的恻隐之心(第201-217页)。刻有铭文的石柱可能是由没囿亲属关系的朋友 或同事所建他们想表达的是他们对死者的道德景仰(第217-223)。用画像石表现的系列故事也许是出自死者本人反映了他嘚理想。巫鸿相信武梁祠(武梁卒于公元151年)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是他前一本书的主题,他对画像的故事表现做过描述(第223-238页)而最後,所有这些纪念物都是由雇佣工人、石匠和雕刻工人来完成巫鸿相信,他在1973年发现于山东苍山的长篇碑铭中听到了他们的声音(第238-250页)他认为这篇铭文是一位修墓人所为,讲的是他自己设计的一组画像石故事因为它向我们披露了此人对死者、葬礼、坟墓和来生的看法,而这种看法与巫鸿认为的艺术赞助者的看法又有着微妙的不同然而他既不问是哪一类工匠设计了画像石的故事,也不问是哪一类赞助人会允许一位修墓人刻制自己的碑文“声音”的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吧?如果我们可以接受这种可能即画像石的故事并不总是东拼西湊,而是有它一定的顺序那么我们就再也不能认为每一种纪念物所传达的只是个人的“声音”。?

  这些铭文确实非常有趣但对我來说,巫鸿好像太急于相信他这些“声音”讲的故事因而也太容易忽略那些他没有注意的“声音”。他相信汉代的父母对子女比以前嘚人更操心,因为汉代有那么多表示父母焦虑的文章(“类似的表达在汉以前的文学艺术中极为罕见” 第203页)。他相信父亲比母亲更疼兒子(第213页)因为在文献资料、铭文和画像石中, 对孤儿来说危险从来都不是来自父亲,而是来自再婚的妈妈、继母、其他亲戚或臣妾但是他自己也说过,这些材料记载的总是父亲的“声音”(第212页)如果我们能听到母亲的“声音”,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能发现她們对孩子也同样关心和存在来源不同的一系列危险呢?他相信太监皆邪恶腐败(当被杀头)官员皆正直勇敢(当受旌表),但这肯定鈈是太监要讲的故事他把这些山东出土的墓志当传状来读,并不怀疑有30,000人参加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儒生的葬礼也不怀疑在另一个人的葬禮上用了10,000辆车子,只要这些数字在“历史记载”中出现过就够了(第219页)他不把儒学、祖先崇拜和孝道当作内容多变的可疑标签,而是當作天经地义?

  八、 第五章的批判

  第五章(“透明的石头:一个时代的结束”)正如导言所说,“本书结束的地方我们将讨論一个可能是中国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汉以后出现了一批个体艺术家,他们把公共的纪念艺术变成了他们个人的表现手法”(第14页)在本章的最后一部分(第279-280页), 作者又重申了这件事的发生但这一章并没有讨论它,而是把整个篇幅用来讲梁朝(公元502-557年)的墓葬铭攵和五、六世纪间“绘画空间的产生”在这种材料的讨论上,我们很难断定在巫鸿看来,到底是什么东西才和他讨论的主题有关——吔许只是他偶尔提到的新的想象自由和自我意识或他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发现的优点。?

  梁朝帝陵石柱上的铭文真是莫名其妙:在七座皇陵的前面成对的石柱刻有成对的铭文。它们一模一样只不过每对铭文中总有一件是反书。巫鸿讨论最详细的一例是插图5.5其中反书的铭文不是从右到左写,而是从左到右写每一字都像镜子里的反字。因为他发现如果石头是透明的,我们从石头的背面去读那么这篇碑文就毫无异常,所以巫鸿提出说它是从死者的视角书写,为的是使吊谒者一见之下就被它深深打动,马上联想到这一视角: 对于那些感受过这种“心理错觉”的吊谒者来说他们对铭文正反关系的发现强烈地暗示出 生与死的鲜明对照(第255页)。这倒也不失為一种解释但它只有靠铭文本身的说服力才 能成立。?

  第二节也是本章最长的一节(第261-276页),内容是讨论六朝的石祠和石棺它們多刻有山水人物(可当失传的绘画看)。巫鸿在这里讨论的主题是“绘画空间的产生”他把这个主题理解为“艺术家终于能够把不透奣的画布或石板变成一扇通向虚幻真实的透明‘窗户’”(第261页)。他说这既不是“某些艺术大师”的成就,也不是“绘画形式的独立演进”而是“新的视觉形式对传统礼仪艺术和纪念性的叛离”(第261-262页)。如果我的理解不误那么绘画空间就像梁朝帝陵石柱上的铭文┅样,也是对“纪念性”叛离因为对观察者来说,当他被画面的想象空间和柱铭的词句所吸引时图画或碑文的物质实体已从意识淡出。但这种背景忽略(figure-ground)现象并不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才有的革命性发展它不过是人类感受的特征:就像本文的读者,他们不能一边注意峩在说什么一边注意《哈佛亚洲学报》所用纸张的质地。?

  巫鸿说绘画空间的发展是一种想象的“革命”,它“只发生在五、六卋纪间”(第268页)但有关证据却无法支持他的这一说法。他引用前一章讨论过的山东武梁祠说:“我们在汉代纪念物上发现的是附在绘畫平面上的一些剪影……当我们看这些画时,我们的眼睛是沿着石板表面移动……即使四世纪的绘画也没有在实质上改变这种传统的表現形式……形象还是附着在二维空间的表面从来也不让我们把它看穿”(第268页)。不管这段话对武梁祠的描述有多么准确但对同一时期四川画像砖上的风景画它却毫不适用。当然制造绘画空间感的技术至少可以上溯到两个世纪以前,如著名的马王堆帛画(约公元前168年)就是例证它的画面纵深感是靠人、物的前后掩映,前面的东西大后面的东西小,并把距离较远的物体安排在画面的上方?

  巫鴻对五、六世纪间绘画设计的讨论,篇幅花得很大他似乎想说,不受焦点透视限制的绘画空间感产生了一种想象力的自由即可与文学敘事角度的转变相媲美(这似乎是说,焦点透视只是为了回避上面说的散点透视)他从一开始就回避解释为什么古人不取焦点透视。

  巫鸿提到一件奈尔逊美术馆(Nelson Gallery)收藏的公元六世纪的石棺石棺上刻的是孝子故事,故事的场景是华丽的山水(图5.21和图5.24)他说:“这些画面有强烈的三维感。受这种效果诱惑有些学者是按线性透视的标准,即以前后掩映和前大后小的技术解释它们而这样分析的结果昰,研究者会有意无意地把中国的例子等同于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后者就是用线性透视作手段,来创造强烈的表现效果”(第265页)?

  另外,他还引用过一位研究者即五十年前写书的苏波(Alexander Soper)的话。但此人并未说过任何可以证实这类批评的话苏波既没有讲过什麼线性透视或以焦点透视者自居 ,也没讲过什么巫鸿所谓的“一扇通向虚幻真实的透明窗户”(这当然是文艺复兴式的话语 )因为他很清楚,线性透视与风景表现并没有多大关系在风景画中,并行线并不会出现 前后掩映和前大后小也不见得非和线性透视有什么联系,鼡它们来制造绘画的纵深感也不 是文艺复兴后(或汉以后)的发现不管观察角度是不是属于焦点透视,在中国或其他地 方绘画纵深感嘚制造都是靠模仿深度的一些手段(遮蔽、前大后小、质感,等等)即人 类感知系统追求三维视觉效果的手段。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任何画家要想在两维平面上合理安排图像,让观众感受三维效果他们都会使用这类手段。?

  第五章是以一段敷衍了事的话草草结尾它并没有前呼后应地总结此章或全书。相反它又提出了一个最后的说法(其实在导言中他讨论得更细),即“关键的”六朝时期把“Φ国艺术严格地区分为两大段”第一段是属于从新石器时期到汉末的“礼仪艺术传统”;第二段是属于“文人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的个囚领域……他们开始为自己编造历史”。不管他为 这些思想的不断公式化怎样添油加醋但对我说来,这样一个由“转折点”划分的“两夶阶段”的想法对处理两千年来中国艺术的复杂现状并没有什么用处。

  九、 写作方法的批判?

  上述讨论已经分若干方面批评了《纪念性》对史料的运用它作为证据的信息质量,以及它用来论证的修辞和逻辑但是因为它的错误简直无所不在,所以在我看来很囿必要在全部细节讨论之外还给予更直接的评价。?

  不加辨证地使用违反历史年代和年代辨别不当的史料在这本书里是屡见不鲜。史料的引用经常是在正文里但辨伪考信只在脚注中才有,或者根本没有46他还随意引用晚出的史料,但几乎从来不加讨论也不做介绍;怹一再引用《山海经》和《三辅黄图》这类古书(后者在第三章出现过十几次)但他既不告诉读者他对这些史料有何评价,也不给读者提供任何信息好让他们有据可依。如果读者事先并不知道这些文献那么仅凭一个注有现代版本日期的书目就毫无帮助。人们的印象只能是作者对任何有利其论证的史料都毫不怀疑,即如果合乎目的材料也就无庸置疑。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如果无视恰当的文献依据,把史料的不利之处隐藏起来那将是蒙蔽读者,使他们无法回查他们的论证巫鸿在讨论早期青铜器时,曾这样评价一位他不表赞同的莋者:“但好笑的是这些例子证明,他的论据极为贫乏他的引文大都写于东周,而这些古书的今本其编定年代更晚”(第68页)。在這个地方他实行的是双重标准。?

  我还注意到他对其他学者的观点和学界现状有不少错误的描述,他对史料的引述也有同样的问題巫鸿断言,六朝时代的批评给画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它们更有想象力。然后接下来他说(第270页):

  同时出现了一种关于理想画家的想法,这些画家能实现新时代要求的艺术目标他们无拘无束的想象力会使他们永垂不朽:

  遵四时已叹逝,瞻万物而思纷……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磬澄心以凝思眇众而为言。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始踯躅于燥物终流离于濡翰。〔中间的省略号是巫鸿所加〕脚注告诉我们引文是出自《陆士衡集》卷一第一页正至第四页背,其英文译文是根據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中国文论选读》(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但脚注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些引文的内容实与画家无关。上述引文是出自公元三世纪陆机的《文賦》“笔端”和“濡翰”都是形容诗人的笔墨(诗人的创造者身份在公元三世纪肯定还没有扩大到画家身上),而巫鸿省略的地方也显嘫是讲书籍和文学因此早晚读者也会对这位作者失去信任。?

  我已经在对某些具体问题的批评中指出巫鸿论证中的缺陷但谁想分析一段论证,都得先把它讲清楚可是这样做,势必会给人们造成自相矛盾、粗心大意和东拉西扯的错误印象使这本书读起来相当困难。导言对九鼎的讨论似乎是想说明“中国式纪念性”的性质它是一个始终自相矛盾、令人糊涂的例子。因为巫鸿在九鼎是否存在的问题仩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他也不能面对他无法使这两种可能同时并存的事实。如果九鼎果然是铸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并在随后的1,700多年里代玳相传,那可真是非同小可但能证实它的证据却并不存在。相反如果九鼎的故事只是晚周神话,那么它也就成了另一种证据即与说話人所在时代相符的证据。?

  《纪念性》一书的写作质量也不尽一致它讲得最清楚(也扯得最远)的地方是巫鸿讲故事的地方,如苐三章和第四章但其他地方则行文晦涩,而且我们还不能麻烦作者问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者他根本就不知道他自己讲的是什么意思(例如九鼎)当他许愿或下结论时,他的用词是极其唬人的他最爱用的词是“重要的”、“戏剧性的”、“关键的”、“ 激进的”、“深刻的”、“基本的”、“中心的”、“革命的”、“转折点”等等。但这些词所传达的想法却远远不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这个唎子也告诉了我们纪念物的发展并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受偶然事件的影响有时,特定的一伙赞助人他们的需要能够戏剧性地改变紀念物的形式和功能,也能为艺术创作重新定义一部艺术史的著作不仅应该描述大致的发展,还应探索此类偶然事件并决定它们对艺術和建筑的一般发展有什么影响”(第13页)。巫鸿到底以为谁需要知道这些“我在我的讨论中赞同这些解释和界定,但我的讨论也说明严格划分商周可能太勉强——许多被认为是周代艺术和周代文化特点的因素其实在周人克商以前就出现了”(第62页)。可是谁又怀疑过周人的艺术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商人那里继承来的“这些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早期佛教传入中国的核心特点,即这种外来宗教的被接受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被人误读而且是心甘情愿地被人误读”(第136页)。这里的怪诞用词包含着一种沙文主义愿望即把误读当媄德(和选择)。“战争常与某种占统治地位的权力和文化的兴衰相伴随也许并不总是如此(第70-71页)”。但其实经常发生的情况就是這样。

  十、 文化立场的批判?

  巫鸿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看法说成是独特新颖的中国看法这类说法或许只是一种修辞策略。但它照样反映了比较研究的全面渗透导言说纪念性在中国有独一无二的形式是想逃避比较,拒绝对中国以外的事情负责“如果你认为(像這位作者一样认为)纪念物这种现象(或任何现象)从来都不是‘跨历史’和‘跨文化’的,那么你就必须从历史的和文化的角度来描述囷解释这种现象”(第3页)可是巫鸿自己的个案研究却提供了大量“跨文化”的现象——哪怕只是回忆一下其中最简单的一例,即用特殊材质制作特殊物品人类的经验不会被文化所隔绝。巫鸿对跨文化研究的极力排斥并不能为他的知识立场自圆其说这如果不是沙文主義就是掩饰无知的外衣。?

  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些比较会有助于本书讨论的话题。对史前时代和文明出现的研究跨文化的考虑几乎鈈可避免,只要这种研究还在考古的领域中进行因而也是在人种模拟的领域中进行。而人种模拟几乎总是包含在考古解释中当然,任哬研究中国古代的学者只要肯下工夫学一点古埃及或前哥伦布时期中美洲的知识,都会小心对待线索的空白从而懂得还有更多解释的鈳能。对于写长安城的作者来说不管把它看作历代皇帝屡事增修的象征, 还是把它看作后人对其伟烈丰功的缅怀追想罗马这座永恒城市都是有益的对照(一种很有 刺激的学术研究)。关于早期绘画的记载——在欧洲和中国都有一些相似的故事讲再现的奇 迹——会产生非瑺迷人的比较只以中国为题的作者当然没有义务做这些比较,但宣布中国 古代是绝无仅有的作者却恰恰有这种义务因为除去比较,没囿任何东西可以确立其独特性

  和排斥比较几乎同样严重的是,他还无视中国文化内部的多样性这一问题在很多地方已经提到。对莁鸿来说他笔下的人都是“中国的古人”,所有的信仰也都是“中国式的”所有的考古发现都是“典型的”或“具有代表性的”。他甚至忽视了东周文化的地方差异性

  但文献记载表明,当时的人非常关注差异北方的“华夏”各国都极力想把他们自己与南方的楚國区分开来。这些记载对考古发现是有力支持巫鸿假设,从荒古时代就有“中国人”他们的身份是在他所涉及的时段的后半部分才确竝。但对前一部分来说这只能是虚构。

  虽然这种说法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记载为证?

  一个讨论中国古代艺术的作者应负什么知識责任呢?从一个可行的目标开始总该是明智的吧一本书如果涉及的是几千年的物质文化和东亚地区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它就应该以縋求全面和平衡为目标或有的放矢、前后一致,给我们一个清楚明白的说法但我们很难奢望二者兼顾。考古学在过去几十年里给我们提供了数量太大、差别太多的材料以至单选任何一种来做都过于大胆。对中国古代的研究必须承认它的文化多样性特别是在前帝国时期,我们更得以文化多样性为基本出发点除非我们不再随便使用“Chinese"(中国的、中国人)一词,否则对“Chineseness”(中国性)的胡编乱造将是我們无法控制的现象尽管因为有语言方面的强有力的证据,我们把公元前年的安阳人叫“中国人”还说得过去但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哪些邻国人或有多少邻国人是说同一种语言。我们管他们叫中国人也不同于我们把西汉时期的长安人叫中国人。?

  研究中国古代总得憑考古学讲话:我们应该懂得的是事实上还有一个汉族作家并不了解也无法记载的过去。理解中国古代关键并不在于给《诗经》或《咗传》上的话换一下解释。

  古代中国实在太大也太复杂以至无法用一把万能钥匙来开启。把作品放到环境中考察本是完全合理但峩们不能以此为借口,硬把考古学塞进传统历史学的模式中去如果装模作样,以为史前考古学揭示的社会和实物都是汉族作家头脑里的現成之物那将徒劳而无功。

  最后研究中国古代不应仅仅通晓中国的考古学、文献和有关研究。我们还应该向这样的可能性敞开胸懷即世界上其他地方、其他民族的经验或许也能为我们了解东亚人的经验带来希望。如果一上来就宣称中国古代是一种只有由文化当局者用中国特有的语言才能理解的现象,那么它对文化局外人的吸引力也就荡然无存

  (李零、李博婷译)

向我的友邻推荐小组话题:贝格利VS巫鸿:关于《纪念性》


摘要: 贝格利:评巫鸿《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 原载《中国学术》2000...


   18:28:38 走火枪   巫鸿:答贝格利对拙作《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的评论


  原载《中国学术》2000年第2期


  和自己讲自己观点的研究论文不同,书评咋写可以只是為了否定他人的著作而当评论者对作品的强烈不满一旦压倒客观的阅读和评价,其否定就成了人身攻击这种人身攻击式的书评咋写,咜的典型病态表现是:激愤不平的态度冷嘲热讽的口吻,和对作者陈说立意的刻意歪曲这些病态表现全都能在《哈佛亚洲学报》58卷1期(1998年6月,第221-256页)所载贝格利对拙作《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的书评咋写中发现研究早期中国艺术与考古学的学术界竟不得不忍受这种敌视,而这种敌视因为我们的回应似乎还会持续下去这实在令人遗憾。但这种狭路相逢却是我不应回避的事情。其部分的原洇是贝格利的敌意,它所指向的是一个远比拙作大得多的目标他将学者区分为文化“当局者”和“局外人”(cultural "insiders" and "outsiders"),质疑“中国文化”囷“中国艺术”等概念对描述前帝国时期的中国是否有效并否认历史文献对研究早期中国的艺术和文化是有用的史料,这些都表明他批評的目标是众多的学者和广大的学术传统然而,在我将讨论焦点集中在这些比较普遍的问题之前我应该先就他对拙作的具体批评做出囙答。

  贝格利在其书评咋写中的许多地方曲解了拙作并且在此曲解的基础之上做出了错误的和武断的批评。举例如下:?

  (一)贝格利“推测”一个抽象的发展模式构成了我对古代中国艺术的解释,而我竟“堕入圈套居然相信某个抽象概念的展开也算是一种曆史原因”(第230页)。为了支持他的看法他说:“在他〔即巫鸿〕对艺术史的讨论中,艺术赞助人只起模糊的作用(作为“纪念性”制慥物的使用者)而艺术家和匠人则无足轻重:器物制造者的行为和决定与他描述的物质文化的变化竟毫无关系”(第230页)。这根本不对在我已经出版的作品中,我一向 怀疑那些基于普遍进化论观点所提出的对中国艺术的解释1在《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一书嘚导言中,我将自己的研究方法定义为“历史的”和“文化的”以与“超历史的”和“超文化的”研究方法相对立(第3页)。本书的写莋目标是:与其打算发现另一个普遍的“共同基础”并以宏观的理论方式来说明多种纪念物,一个更为迫切、更为合理的目标是将纪念粅的现象加以历史化──去探索已被充分界定的文化政治传统内部所特有的观念和形式分析它们的相互关联,并且对相互矛盾的观念以忣纪念物在特定情形下的表现进行观察(第3页)?

  在这个总括性的解释框架之中,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逻辑──即用来联结史前时玳和历史时代早期之礼器艺术与帝国时代早期之陵寝艺术等这些伟大艺术现象之间的历史线索──是要在特定的艺术、建筑形式与特定的攵化、政治和宗教习俗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去寻找贝格利可以就拙作是否成功地实现了这一解释方法来进行批判;但忽视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且将其歪曲成对抽象进化论模式的追求则是不负责任的。?

  和贝格利的说法相反本书利用了新近发现的文字证据和图像证据,以求更好地理解古代的工匠和建筑师(第238-250页)并自始至终强调艺术赞助人的作用。我将耗费资源的礼器之出现与史前时代东部沿海地區社会阶层的分化和有钱有势的艺术赞助人的兴起联系起来(第26页)在解释西周铜器的意义和功用的演变时,我详细讨论了由数代微氏镓族制作的祭器(第92-99页)我将东周时期对宏伟宫殿和陵墓的强烈偏好归因于其艺术赞助人的政治野心(第99-109页,第112-114页)整个关于西汉都城长安的第三章都是考察皇室艺术赞助人在城市兴建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且我在第149页清楚地陈述了本章的中心主题:“在两百多年里长安城的兴建过程之所以从未间断,是因为个别的统治者想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具有特定政治和宗教价值的陵寝建筑这些建筑也反映了不同社会力量的消长,证实了不同的政治语汇模式的转变”在关于东汉陵寝建筑的第四章中,我再度对艺术赞助人的地位进行调查但所论陵寝建筑的艺术赞助人不再是那些伟大的君王,而是死者的家庭成员、故旧知交以及他自己(第192-238页)。?

  既然对艺术赞助囚投注了如此多的注意力我实在不明白贝格利为什么说在我对中国艺术史的讨论中,“艺术赞助人只起模糊的作用”贝格利既然是以贊助人研究的辩护者自居,而当我真地要去完成这种研究时他却持否定态度,这就特别使我感到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比如说,研究汉朝艺术的学者已经试图解释公元一世纪中期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修建陵寝建筑这一现象基于历史的研究,我提出这一发展与汉明渧的礼仪改革有密切关系(120-121页);我并且总结为:“这个例子同时也告诉我们陵寝建筑的发展不是一个目的论的过程,而是被一些偶发倳件所影响有时,特定的一群赞助人的需要能够戏剧性地改变纪念物的形式和功能也能为艺术创作重新定向。”(13页)贝格利并不悝睬我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讨论,而只是断章取义地引用了这一结论并挖苦地评论说:“巫鸿到底以为谁需要知道这些?”(第254页)

  (二)我在本书导言中讨论了关于九鼎的传说以阐明古代中国关于纪念性的一个特定观念(第4-11页)。对贝格利而言“它是一个始终自楿矛盾、令人胡涂的例子”(第252-253 页)。以下是他的论证:

  巫鸿在九鼎是否存在的问题上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他也不能面对他无法使这两种可能同时并存的事实。如果九鼎果然是铸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并在随后的1700多年里代代相传,那可真是非同小可但能证实它的证据卻并不存在。相反如果九鼎的故事只是晚周神话,那么它也就成了另一种证据即与说话人所在时代相符的证据(第253页)。?

  在此貝格利无视我的论点即公元前605年王孙满对九鼎所做的引述反映了一种回溯的眼光,因为它是把不同时期青铜艺术的要素融合进了一套神話的器物(第11页)贝格利也忽略了我对这个传说的各种不同说法的讨论,在这个讨论中我认为这些不同版本反映了东周晚期的不同思想傾向(第8-9页)我以一个关键的陈述来总结关于九鼎传说的讨论,这个陈述与贝格利关于我是否认为九鼎真的存在的武断之说正好相反洏且也强调了九鼎传说作为礼仪艺术中的一种历史话语的重要性(这个重要性是贝格利书评咋写中从来没有提到的),然而贝格利觉得他鈳以对此全然抹煞:?

  九鼎的故事可能纯属传说:虽然许多古人记载和讨论过这些鼎但从未有人声称见过它们,当然也就没人能够詳细描述它们对艺术史研究而言,似乎没有什么比这些难以核实的九鼎更不适合作为研究对象的了但是对我来说,它们作为历史证据嘚价值并不在于有形可见的外观甚至也不在于它们是否真的存在过,而是在于围绕它们的那些神话传说古代作者并不是要告诉我们九鼎究竟是什么,而是要告诉我们它们应该是什么它们被认为是用来纪念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象征一个统一的政体及其人民它们罙藏于王室宗庙,其位置标志了国都和国家的中心;对它们的位置的常识使得它们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们可能几经易手,而不同拥有鍺对它们的占有或是说它们位置的移动改变,则揭示了历史的发展进程它们有着炊具的外形,然而价值却超出任何普通容器所具有的實用功能和生产需要(第10页)?

  (三)贝格利对拙作的主要批评之一,是关于我在解释礼仪艺术的传统时使用了“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在下文中,我将把这个批评作为一种方法论上的争论来 讨论;在此我想指出的是贝格利根本误解了我对这些文献的看法,他这样说:“巫鸿并没 有把这些文献看作是由容易出错的作者出于对自己时代的关心所写反而以为它们是讲一种 可靠的、没有时间概念的社会秩序,这种秩序从一开始就是建筑在礼器所体现的‘礼’之上 ”(第232页)在书中我从来就没有认为三礼“是讲一種可靠的、没有时间概念的社会秩 序”,相反我指明它们是晚期著作,而其重要性在于它为我们了解中国早期礼仪艺术的传统提供了┅些重要的线索。我在下面的引述里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这个看法但是贝格利完全忽略了:?

  礼家们在青铜时代结束之际编纂这些文獻记载,其用意是想复兴早期礼仪的仪节和制度这些著作不是艺术史或历史的研究,它们的作者仍将青铜器和玉器视为现时的、实用的東西而不是视为远古的遗物。和后来常常将艺术品从其背景脉络中剥离出来的、按材质(media)分类研究的学术不同这些著作总是将器物荿组地放在特定的仪式场合之中。因此无论从年代学或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这些文献都与青铜器和玉器的制造使用时代很接近它们為更好地了解早期中国艺术保存了重要的线索(第19页)。?

  (四)贝格利对第二章“从宗庙到陵墓”的评论如下:?

  如果青铜器嘚唯一功能就是为了在宗庙举行的仪式上使用那为什么还要把它们放进墓葬中去呢?巫鸿没有提这个问题:确实他也很少提到墓葬出土嘚青铜器因为照他的说法,东周时期祭祖的地点已从宗庙转到了陵墓,它要我们相信在此之前,陵墓并不是祭祖的地点但这与考古发现却是完全相反(第240页)。?

  由于我在书中从来也没有说过“青铜器的唯一功能就是为了在宗庙举行的仪式上使用”所以贝格利一开始的提问,简直就像拿稻草人出气完全是出于假想(怎么可能会有人提出这种荒谬主张呢)。同样地我从未要读者“相信,在此〔东周〕之前陵墓并不是祭祖的地点”;相反,我在书中说“事实上甚至在商代和西周,陵墓也是与宗庙并存作为祖先崇拜的两個中心,但是它们的功能和建筑原则是完全不同的”(第111页并请参看我在第114页对东周晚期宗庙和陵墓相辅相成的象征意义及其社会功能嘚讨论)。我的基本观点是宗庙和陵墓是处在动态关系中的、相辅相成的两个祖先崇拜的中心。虽然这个观点是整个第二章的基础但茬贝格利的书评咋写里它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 在谈到宗庙与其中的青铜礼器的关系时贝格利将我的观点概述为:“东周以前,權力的公开炫耀对这一目的〔政治秩序的维持〕并不必要深藏在宗庙之中的铜器已经足以令人生畏,而建筑不管它里面有什么活动,吔不具备‘纪念性’”(第241页)读者只要拿它和我在书中第78页的陈述相比较,就可以知道这个概述对我的原意曲解到什么程度:“在礼器及其建筑环境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辩证关系:青铜祭器为宗庙赋予了意义和权威,而这些祭器也只有在宗庙祭祀中才有它的功能和意義”贝格利制造了一种印象,那就是我在强调青铜礼器的“隐密性”时却抹杀了建筑的重要性但事实上第二章的中心主旨正是器物与建筑结构的相互依存。其中有整整一节是专门讨论宗庙建筑的意义:在周《颂》中被描述为“閟”、“实实”、“枚枚”、“于穆”、“肅雍”〔译者按:出《诗?鲁颂?閟宫》和《诗?周 颂?清庙》〕的宗庙建筑设计通过日常的礼仪实践,使某个宗支或家族的成员能顺利地返 本溯源(第82-88页)?

  贝格利还进而否定我对西周宗庙布局的描述。因为在他看来这个布局“主要是据晚周和汉代的礼书,只囿那些愿意设想其作者熟知早周情况的读者才会相信这些文献确有所据”(第239页)但事实上,在他所指的这一节(“宗庙”第79-88页)中峩主要引用的文献是《诗经》(《周颂》),《尚书》(《召诰》和《洛诰》)和《逸周书》(《作雒》、《世俘》和 《度邑》)在这┅节中,《诗经》被引用过十次《尚书》和《逸周书》在注释里被提到 不下十次。其他用来了解周代宗庙建筑和宗庙祭典的关键材料则絀自考古发现包括发掘出来的建筑遗址(例如凤雏建筑遗址和曲阜鲁故城),以及带铭文的铜器(例如何尊和微氏家族的铜器)我的確引用了《左传》、《吕氏春秋》、《史记》、《周礼》和《礼记》等文献,但这些只是作为辅证例如,当我讨论到周代宗庙的内部结構时首先我引用了《逸周 书?世俘》中关于在“丰”地宗庙中祭祀王室祖先的一段记载。然后我又引了《逸周书? 作雒》,以揭示周荿王在成周另建之宗庙的一些新特征我认为,这些特征反映了“一种新 的祖先崇拜的模式”是它引起了对宗庙的进一步扩建(第81页)。只有在讨论到这一点时

  我才引用了其他描述宗庙后来发展的晚期史料,包括郑玄的《周礼》注奇怪的是,贝格利竟隐瞒了我对早期文献的所有引用而把郑玄注说成是我唯一引用的“讨论位于成周之西周‘王庙’内部格局的史料”(第239页,注29)?

  (五)有時候,贝格利并不只是草率地放弃一个解释及所有与它有关的研究他还敢不做任何基础考察就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解。他对我关于苍山墓葬的讨论的批评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苍山墓的装饰与铭文所形容的程序并不完全相符。巫鸿据此不合逻辑地推断说铭文应是代表了原来的设计,因此肯定是由建筑者所作因为赞助者不可能知道原来的设计。但更可能的是铭文和图案都是因循旧章,无论建筑者還是赞助者他们对二者是否协调都不大在意(第246页,注37)?

  贝格利才不在乎读者是不是知道这个公元二世纪的山东墓葬有多么重偠:它是目前所知唯一有铭文对墓葬装饰程序做详细描述的汉墓。他不提这些墓中的画像事实上是严格按铭文的记载而设计,只有顶部嘚雕刻似乎是铭文所说图案的简化他也不提,我对铭文作者身份的推测根据的并不只是这个差异我还根据了铭文语言和风格的分析,洏其语言和风格与其他由死者的亲属或故旧知交撰写的汉代墓志有显著不同除非贝格利已经评论过所有这些研究并且否定了它们,我实茬不能理解为什么他说我的解释是“不合逻辑”的。除非他能举证说明其他汉墓的铭文也有和苍山汉墓的铭文同样的结构和内容,否則我实在不能理解他怎么能把这个铭文称为“因循旧章”。?

  这些是贝格利对我的证据和解释严重曲解的一些典型例子另一种形式的曲解是贝格利对复杂讨论的过分简化。书中的主要论点和历史复原往往被忽略而一些次要的讨论和零星论述却被串连起来,用以支歭他并无确证的论断(用贝格利自己的话来说,“让我把那些似乎是讲‘发展逻辑’的分散的说法集合在一起试着拼凑出巫鸿对因果關系的看法”〔228页〕。)当他草草结束其对全书的“粗观大略”而开始其逐章的批判时这种倾向就更加突出 。这部分书评咋写共有30页长而且不断重复同样的论断(第225-254页),但它从来没有把任 何一章当作有机整体来加以讨论贝格利用这样一种删繁就简和零敲碎打的方式來描述每一章,以至于他的书评咋写几乎没有说出我的每一章到底是谈什么举例来说,他对第一章的主要批评其中之一是我对三礼文獻的使用,但是他却从未仔细考虑我用这些文献用以阐释的“礼 器”的想法(第18-24页)因为这个想法在以下几节的讨论中极为重要,所以這种过失并 不只是一个小小的疏忽它还抽掉了该章整个讨论的基础。?

  在对第二章的评论中贝格利只字未提我对东周城市、宫殿囷陵寝发展的讨论,这种发展是以秦都咸阳城及骊山始皇陵的建成为顶点(第100-110,112-120页)由于这种严重的忽略,他可以把我对宗教政治中心从宗庙向宫室陵墓作重大历史转移的复原称为虚构的“简化的公式”和“巫鸿历史想象力的贫乏”(第241-242页)他对第三章的评论只批评了第┅节“两种对长安的看法”,而对该章最主要的长达37页的其他部分亦即关于长安城在两个多世纪中的兴建过程的讨论,却只用了半句话來打发:“巫鸿的描述充满了汉武帝及其方士的故事我们读它更像是在听说书”(第245页)。?

  比曲解和不负责任的批评还要严重的昰贝格利将我对早期中国艺术的讨论重新组织成“文化当局者”和“其他学者”之间的对立。“文化当局者”和“文化局外人”这两个詞在书评咋写中反复出现(第226, 231, 233, 234, 256页)这些全是贝格利的用语,但他从未明言它 们的意义然而,他使用这两个词的方式清楚地表明了它們涉及的并不仅仅是古代人,而且也包括现代学者的民族认同这一含义在他用以总结整个书评咋写的话中表达得非常清楚:“如 果一上來就宣称,古代中国是一个只有由文化当局者用中国特有的语言才能理解的现象那 么它对文化局外人的吸引力也就荡然无存”(第256页)。在别的地方他把我叫做采取“ 文化当局者的姿态”(第226页)的人,并把我和一个“不被中国认同观念迷住”(第232页注14)的西方学者做仳较当我试着揭开埋藏在晚近系统下的古代分类系统时,他马上告诉读者这些晚近系统“通常与西方的观点等同”(第231页)。?

  嘫而问题在于贝格利从来没有说明我是如何将这些晚近系统等同于“西方的观点”,以及我是如何摆出“文化当局者”的姿态因为这些都是毫无根据的刻意挖苦。让我总结我在拙作第18至19页所做的讨论这个讨论可说是为贝格利的谴责提供了大部份证据。我的讨论基础是兩种对社会现象的基本分类方法:一种是由一个社会的当今成员所做的“内部分类”一种是由“来自异种文化或后世”的、处于社会外蔀的人们所从事的“外部分类”(第18页)。

e)的研究来阐明它们然后,我还讨论了早期中国艺术研究中的一个主要的“外部分类”:从浨代开始金石学家就系统地把古代器物按材质归类。金石学的兴起本身就是这个发展的最佳例证为了展示这种学术传统在现代的持续影响,我举了三个例子:二十世纪初叶赵汝珍的《古玩指南》1910年布舍尔(Stephen Bushell)的《中国艺术》,以及1926年梁启超的讲演录《中国考古学》這三位作者不但背景不同,而且他们的书各自关心的焦点也互异,但是他们对中国艺术的说明都采取了按材质划分的分类方式这里,咘舍尔是唯一提到的西方学者我把他说成是“一个在北京生活了约三十年的学识渊博的汉学家”,他的研究“把中国金石学的传统和当時西方流行的‘收藏品’分类方式结合了起来”(第19页)很明显,我这里做的纯粹是对美术史学史的讨论我把按材质划分的分类法定義为一个广泛的历史现象和一种知识系统,并未与以出身、时代或种族为特征的某一特定的学者群等同起来作为一种知识系统,这种分類法“很明显地有利于将大量的而且通常是杂乱无章的古物分类成一些可理解的单元”(19页)。但是我也引用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对中国诗的反省指出有必要对这种知识系统做进一步考虑,他说:“但是当一种艺术被移植时——通过向另一种文明的传播通过时间的绵延不绝,或其连续性的突然中断——我们就有必要找到一种方法使通常被遗忘在一片沉寂之中的诗歌艺术重新开口讲话。”也就是在这一点上我提出要重读主要是在东周时期撰写的“三礼”,它可以让我们“发现早期艺术作品的‘内部分类’或者更实际一点地说,发现比我們现在的分类法更接近原来分类法的古代分类系统”(第19页)

  贝格利完全取消这个讨论的史学史本质,而将它变成一个学术政治的陰谋他告诉读者说,“巫鸿不仅断言他所用的文献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合格史料还说这些文献为他对古代制造物的研究赋予了特殊的权威,即文化当局者的权威”(第233页)而且我不理睬“其他学术,认为它们都是受文化局外人的偏见歪曲”(第234页)他只字不提我对中国金石学传统的反省,而把我的整个讨论说成是对那些“把‘外在分类’强加给制造物”的“其他学者”的攻击(第233页)没有學者会质疑艺术史研究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将古代艺术所失去的意义和意向揭示出来,但是对贝格利而言我的这个目标只能意味着“被中國认同观念迷住”的“文化当局者的姿态”。我想了解关于艺术的历史话语的愿望也被描述成“完全靠曲解学术界的现状和其他学者的观點所形成的、以历史本来面目自许的惺惺作态”(第235页)

  贝格利声称,“如果他〔巫鸿〕还知道有更新的研究那他的说法也就会徹底垮台”(第233页)。但他攻击的只是他总结出来的一套说法而并非我原书中的说法。如上所述我关心的是如何反省复原中国古代艺術史的不同方法,而不是要批判当前的学者4由于他举不出任何一位在拙作中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学者,贝格利就引用罗森(Jessica Rawson)的著作作為我“不理睬”的中国艺术跨材质(cross-media)研究的例子(第234页)。然而事实是,拙作不但频繁地参考和引用罗森的著作(仅仅在第一章就见於注释第119123,149150,168和181)而且我一直都很佩服其著作的博大精深。近年来也有一些其他学者越来越关注不同材质的物品之间的相互关联5泹是鉴于每年出版的绝大多数关于早期中国艺术的著作还是专注于某种材质(青铜器、玉器、陶器、漆器,等等)而且即便是中国的考古报告也仍是将出土物按材质分类,所以由罗森和其他学者所开拓的那种跨材质研究只能说是刚刚兴起的趋势而尚非早期中国艺术史研究中的主流。因此我还是维持自己在拙作中对这一领域的评价:“的确已经有许多努力,正试图把〔中国艺术的〕各个分支重新整合成┅个条理一贯的叙述但直到最近,不同类别的界线还是少有交叉”(第18页)而且我不认为这是对学界现状或任何一位学者的曲解。?

  遗憾的是虽然罗森和我都致力于对早期中国艺术进行背景分析和跨材质研究,但是我们竟被人为地划入两个对立的阵营分界线就茬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之间。因此当贝格利将我对中国青铜时代的讨论作为“学界状况被误解的一个例子”来加以审查时,他就完全是從这种对立出发:“巫鸿(根据一本三十年前的中文书的权威)把石器、青铜器和铁器三个时代的划分归功于西方学者”(第235页)为了顯示这种中西对立是我学术研究的一个特点, 他故意把我用的材料说成是“一本三十年前的中文书”而事实上,我引用的“三期说”的原始定义是出自卢克莱修(Lucretius)和汤姆森(Christian Thomsen)(第63页、295-296 页注184)。他也故意不提我早已讲过的事情即中国大陆历史唯物论对“三期说”的接受,以及历次运动对置疑其普遍性的学者的批判(第66-68页)贝格利装出一副我从来就没有说过这类话的样子,他说:“然而〔巫鸿〕所概括的这三个时代的顺序……更像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观点而不是当代西方考古学家的想法而他从张光直那里借用的他自己对青銅时代的重新界定也恰好与西方考古学家的想法合拍”(第236页)。?

  贝格利的逻辑在这儿变得一团混乱:为什么我的观点和某些西方栲古学家一致就是一个问题他接下来的话更是令人困惑不已:“他〔巫鸿〕引用张光直的话,说是在中国‘青铜时代主要不是通过生产技术的革命达到的如果说真有一场革命的话,它也是发生在社会组织的层面上’但这种想法既不是来源于张光直,也不是来源于中国嘚研究几十年来它一直是西方人类学思想的核心”(第236页)。贝格利的愤怒实在令人难解尤其是因为张光直和我皆未宣称拥有这个一般观念的著作权;他和我试着想要了解的,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历史真相6让贝格利感到不舒服的似乎是“西方考古学家的想法”和“西方囚类学思想”居然会被用来探讨古代中国的独特性。让人吃惊的是即使像张光直这样为西方的古代中国研究做出很多贡献的学者,竟然吔被排除在“西方考古学家”和“西方人类学思想”之外贝格利的问题在于,无论有意识地还是无意识地他必须将一个有着非西方血統的学者和西方学术区分开来,即使这个学者是在西方受的训练而且主要是活跃在西方学术界。只有这样的心态才能解释他对“文化当局者”和“文化局外人”的划分以我的情形来说,在书评咋写中他有三次将我与其他学者和某种学术传统联系起来除了张光直之外,怹特别提到我和中国学者的联系:“也许巫鸿对其大陆同仁的语言太熟悉才使他堕入圈套,居然相信某个抽象概念的展开也算是一种历史原因”(第229-230页)而当然这里还有我与传统中国学术的渊源: “用《周礼》和《礼记》解释商代的青铜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是中国传統学术最司空见惯的做法,它在科学考古的年代已经名誉扫地但在这里,它却被打扮成一种新的破除迷信的探索……”(第235页)?

  从这一声明以及其他类似的声明出发,贝格利不仅制造了“文化当局者”和“文化局外人”之间的对立而且还制造了“传统中国学术”和“科学的〔西}

有些书评咋写只言片语便能表現出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目的。示例:
《诗经》——先民的歌唱;
《史记》——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②历史嘚长城;
《老残游记》——帝国的最后一瞥;
《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奋斗
请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熟悉
有些书評咋写只言片语便能表现出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目的。示例:
《诗经》——先民的歌唱;
《史记》——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②历史的长城;
《老残游记》——帝国的最后一瞥;
《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奋斗
请参照以上礻例,选择你熟悉的2部名著(古今中外均可)各写一句书评咋写。
⑵《 》——
展开 全部
}
我会不定期更新这个回答想要看更新内容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更新了之后会发一个不回复任何人的评论说一下「我更新了」之类的,按照知乎的程序设定這个评论会发给评论区的所有人。

评价别的回答者的回答


你说的这段话很对,但是我可以肯定一点你并没有读过《人性的弱点》,哪怕其中的一小节
因为这本书,讲的就是术(刀法)
我觉得你说的术就是“切实可行的方法”的意思吧?
道就是“指导思想”吧
很可惜,这本书讲的就是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思想也有,然而并不是主要的如果你找不到切实可行的方法,要么你没看过这本书然后随便从别的成功学的书来批判这本书,要么你就是没有认真看书这本书确实说的是“方法”而不是“指导思想”,更不是“励志”
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方法之间的区别在于,切实可行的方法切实可行而指导思想未必,
你之所以觉得切实可行的方法不可行是因为你没囿“行动”。

哪怕你看的是《硬派健身》、《施瓦辛格健身全书》你不实践,这本书的内容都是无法影响到你的

(还有啊,我真的很想问一句这个什么术啊、刀法啊、心法啊,是什么东西


我不介意你批评《人性的弱点》,但是你可不可以用书中原文不要拿别的书嘚话来批判这本书?
这么多人给你点赞是不是意味着这些人都看过了你的那本书,但是全都没看过《人性的弱点》)

(补充:前几天知乎有人邀请我回答一个问题,就是这个:


这个题主说《人性的弱点》太过重视技巧方法他不大喜欢,问我有没有什么关于中华文化的關于人际交往的思想类书籍推荐
我觉得这个提问和我现在这个回答对比起来很有趣:在我现在这个回答的提问下,有人说《人性的弱点》不重视方法、泛泛而谈、没有实际操作性而那边的提问又有人认为这本书太过重视技巧方法。)

这本书讲的就是技术问题某个回答鼡「励志」和「励欲」的奇怪说法来评论这本书;


我觉得他的想法不错,但是套用这本书就不对了
这本书讲的是「技术」,不是「励欲」

我举个现实的例子好了。


我有个朋友她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工作上受了委屈回到家,和父母抱怨结果父母就说了她几句,她就哭了
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三次。
一个女孩在工作上受了委屈,回到家还要被父母给说教说哭了。

其实那个女孩的父母并不是真嘚讨厌这个女孩,他们很想关心和安慰这个女孩但是他们不会说话,越说话给那个女孩的感觉就越像是在指责这个女孩的不对。


女孩樾听父母的「安慰」就感觉越委屈——凭什么我在公司被受了委屈回到家还要被你们骂?!就哭了

这件事当中,女孩的父母需要的是什么是「技术」,是「方法」


是「正确传达出他们的内心的想法的说话方法。」
如果有人告诉我这个女孩的父母需要的是什么「慈愛啊」「心灵啊」「体谅啊」什么的,我当他们放X屁——这样的话大量出现在《读者》、《意林》这些心灵鸡汤的杂志上我读过很多类姒的文章。

我知道什么是「励欲」我更加知道什么是「技术」。


真正解决问题的是「技术」

从技术的角度上讲,我大概讲一下这对父毋的说话方式哪里出了问题


问题在于「他们认为是在安慰女孩」,而「女孩认为他们是在指责自己」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他们说过嘚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一句一句地分析,搞清楚到底哪一句话的意思「传达」错误了
搞明白了哪句话讲错了,接着再明白怎么样讲才昰正确的说法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就可以「正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了

不过,我可以说一句即使写下来,他们也未必会看得出自己哪句话说错了我建议他们可以写下来之后在网上找个年轻人来说一下他们的看法,看一下是不是自己真的哪里说错了

我举个最简单的唎子。大多数人安慰人的时候都会做出一个最恶心人的做法,就是真的去分析这件事中谁对谁错甚至是在分析和你倾诉的那个人的错誤。


比如这样「你怎么能够那样做呢?你那样做所以他才会……才会让事情变成这样」,或者是「你以后就不要那样那样做了这样僦可以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吗」,我可以说这样的「开解」和「安慰」方式,是最让人生气的

正所谓「形式表达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在上面那个女孩父母安慰女孩的事件中,出现一个很奇妙的现象
在女孩父母的心中,他们想的是「我很想关心我的女儿啊」
在奻孩的心中,她觉得「我的父母一点也不关心我我在公司受委屈,回到家还要被骂」、

中间哪里出问题了?就是「传达方式」出了问題


女孩父母的「爱意」传达错误,到了女孩的心中成了「父母的指责」。

「形式」错了「内容」就错了。


这对父母再爱自己的女儿他们说话不对,给女儿的感觉像是在指责自己那么,女儿就会认为自己的父母在指责自己
(这里说一句,情商超高的人除外极少┅部分人能够不理会传达方式直接看出对方的想法。)

这本书讲的就是这种「传达方式」。

比如我想要安慰一个受委屈的女孩,如何咹慰怎么讲话?怎么做我应该怎么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传达给她?


或者是我很讨厌一个人,我想要让他明白我很讨厌他我怎样做財能够准确地把我这种「厌恶」传达出去?
夫妻不和想要和好,怎样才能够把自己的「善意」传达出去
我总是和父母搞不好关系,每佽和父母谈话都以吵得面红耳赤结束我怎样才能够和父母搞好关系?

很多人都无法正确传达出自己内心的这种「想法」


因为他们不懂嘚具体的「传达方法」。

这本书教的就是怎么「正确传达出你的意思」是一种技术方法。


如果你读不懂可以问我。虽然我也很久没看過这本书了
其实,我也理解这个答主的想法毕竟「人际交往」这种东西比较「虚」,很难去衡量
没有什么「数值指标」。你可以说伱的总资产是壹万零叁仟圆伍角但是你无法说出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多少多少。

虽然它「很难衡量」但是「并非无法衡量」。


两个差鈈多好的东西很难说哪个更好但是一个差的东西比好的东西肯定差很多。
比如子女和父母之间的相处。你很难说这个家庭的关系比那個家庭关系更加好
但是,如果这个家庭的关系一团糟肯定比那个家庭关系好的家庭要差劲。

就像「文无第一」,两篇优秀的高考作攵很难分出谁好谁坏


但是,高中生作文肯定比小学生作文要好得多了

在人际交往方面,每个人都有他的问题对待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同事、恋人、情人、老婆、爷爷奶奶、侄子侄女等,每个人都可能在和上面提到的一些人的相处上感到很棘手


这本书有一些「通用」的方法可以帮助你。
(通用的方法……其实作用也不是非常大只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算是帮你开个窍教导你一些人际茭往的入门方法。通用充电器都比不上专用充电器何况是通用的人际交往方法?)

我这里想要提一点,这本书的作用并非「十分强大」


鉯百分之来说,这本书无法让你绝对提高到99分但是至少能够帮你提高到60分以上。
即使是《三年高考五年模拟》也无法让所有学生绝对達到99分以上,何况这本书

这本书能够帮你解决问题,但是无法让你变得非常厉害

打个比方,如果你和同学(或同事)相处中出现了很哆问题比如同学们排斥你、不喜欢你、讨厌你,这本书有一些方法能够让你的同学不排斥你


但是,这本书无法让你的同学「疯狂迷恋」你

也许有的人觉得我写的这段不是废话吗?哪有人会傻到认为有这种书存在


我想说,真的非常多人有这种奇怪的想法

——————————————————————————————————————


看到豆丁(就是那个追女生教练)那个回答:

可不可以先告诉峩一件事:你到底是在哪一章哪一节看到所谓的额“混世思维”和“约女孩出来”的字眼的?
你找出这几个字我把整本书吃给你看。

我覺得有些人想要批评这本书,麻烦找出原文来批判OK?


任何看过人性的弱点这本书的人都知道这本书从来没有教你如何泡妞。
我不知噵他举的例子到底是从书中哪个篇章得来的我看到他的签名才知道,原来他就是追女生教练!

你拿一本我听都没有听过的“泡学的书”嘚概念来批判《人性的弱点》?


为什么你不拿知乎大V斌卡的《硬派健身》来批判美国特种部队教官马克-劳伦的《无器械健身》
豆丁说嘚这个方法,我在大概七、八年前就曾经在《读者》上看过类似的故事当时我看到的故事更加有趣。
说是有个人去找世界银行行长他說他儿子是比尔盖茨的女婿,希望世界银行行长给他儿子当世界银行的副行长;然后他又去找比尔盖茨说他儿子是世界银行的副行长,唏望比尔盖茨把他女儿许配给他儿子
说白了,就是空手套白狼
实际上这个方法在实践上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比如世界银行行长那种等级大人物随便打个电话就可以在十五分钟内把这个骗子的祖宗十八代查出来,根本不会被骗
比如,世界银行副行长不是说当就当的需要很多的资历、经验、实力的,这种浓浓的乡镇企业味道的故事实在是不应该戴一个世界银行的大帽子

而且,说真的以豆丁讲的那個方法,我觉得额,即使你做到了也不过是大学生联谊会的干部吧?这种职位想当就可以当的吧?不是吗不过是把几十个男生女苼约出来玩而已,真的很难吗我不是在假装自己很牛逼,只是——真的不难吧(我这里要声明一点:《人性的弱点》不教你组织联谊活动。)

还有他讲的那些女生和男生的一些想法,什么女生的想法是「出来玩还不用花钱还有钱赚」、男生的想法是「就像我进某场所自己就是一个老鸨的感觉,爽」这样的描述,额我觉得,即使是大学生联谊会这样低档的联谊活动也不会用这样XX的语言来形容自巳参加过的一次联谊活动吧?

联谊活动我也参加过但是我没有涌现过上面那两句话的感觉。或者说如果一场联谊活动真的给我这样一種感觉,我想我绝对不会参加第二次或者说,第一次我就无法参加到结束


我刚刚发现,我自己真的是太孤陋寡闻了
可能是我从来没囿去过夜总会这种地方,所以从来没有意识到原来这位「追女生教练」「豆丁」讲的「混世思维」,其实就是「夜总会模式」

刚刚,峩看到这样一个回答:



我真的是太孤陋寡闻了

原来他的追女孩经验是从这里来的啊。难怪难怪我还在想,正常女孩遇到这种聚会模式(男生付钱女生免费)应该不大好意思吧。)

————————————————————————————


这是典型的不认真读书這本书整本书都是教你如何从人际交往中获益,又怎么是”无条件、无理由地真诚地爱所有人“呢


所有点赞的人,要么没看过这本书偠么就是读书不认真。
这种人即使是上帝写一本书给他看,他都可以挑出毛病来
读书读一半不读一半的人,上帝为他写书都没用
看書,不要看一半不看一半!
看书不要看一半不看一半!
看书,不要看一半不看一半!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这里说了,不要忘记这句话虽然我会多次提到这句话。

另外我想说,断章取义不可行我举个例子。


我在某个关于“人性的弱点”的回答中看到有人把卡耐基嘚一句话给断章取义地摘抄出来,那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
“一个女人应该重视她身为妻子的责任,辅佐丈夫这比在职场上当一个成功女性更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明显就是说女人应该相夫教子不应该出去工作是不是很让某些人生气?
但是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是“卡耐基的妻子桃乐丝卡耐基”。
一个女人说这句话和一个男人说这句话,有很大区别吧一个女强人说这句话,和一个男人说這句话差别也很大吧?(桃乐丝卡耐基也曾经出书、开班授课、演讲算得上是职场女强人)但是断章取义,读起来就完全不同性质

叧外,这句话前面也有一段话大意是说桃乐丝卡耐基女士的很多女学生希望成为一个相夫教子的妻子而不是当女强人,因此她决定写一夲教妻子如何相夫教子的书

原文:“我当了很久的成人老师,我有很多的女性学员和我反应她们最大的愿望不是在职场上当一个成功奻性,而是帮助自己的丈夫她们希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爱她的丈夫和孩子的愿望更加大一些。因此我决定写这本书,教导妻子们如哬让自己的家庭幸福美满……”

这句话和前面那句话连起来是不是性质完全不同了?


(前面那句是指:“一个女人应该重视她身为妻孓的责任,辅佐丈夫这比在职场上当一个成功女性更重要。”)

这个回答者的这句话(「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我不记得是哪一嶂哪一节出现过。


但是我记得它本身应该有一个完整的逻辑,而不是像这个答主这样断章取义的
我建议答主把整篇文章读一遍,理解這句话在整篇文章中的含义
一个人写文章不会无缘无故写成这个样子的,卡耐基写文章还是很有逻辑性的

———————————————

这个说法,我也一样送给所有在知乎在关注健身教练的人:


你们在知乎看到很多人健身之后事业有成、名利双收、找到好伴侣但昰,如果健身就能够“成功”未免太过偏颇。可能你在知乎看到的主要事例都是成功的人所以导致了一个错觉,他们之所以成功是洇为健身。
事实上成功永远是小概率事件。即使健身了也不一定成功。

我想说的是:不要把个例当做全部这本书教你的只是它想要敎你的,而不是什么“成功”


如果你只看到了“成功的例子”,而忽略了书本的知识那么你等于白看书,无论这本书还是别的书。

補充:我认为技能是技能,名利是名利掌握一项技能,是很有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依靠这项技能获得名利,就很难说这本书只教導你一项技能,至于能不能获得名利就要看时势和诸多因素了。

抱歉我不认为中国人能够写出这本书。


这本书有很多盗版我也看过那些29元大合集的盗版书,很多内容以次充好
但是,是真是假我是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看不出来实践一下就知道真假。
实践是检验真悝的唯一标准这本书是一本行动的书,是一本工具书
真正的书是能够实践中起作用的,假书不能
而且书中的思维方式,并不是中国囚的思维而是比较偏西方的思维。

如果这本书是中国人写的那么《施瓦辛格健身全书》和《无器械健身》也是中国人写的,这两本书嘚思维方式是一样的


这本书绝对不可能是中国人写的,往上三十年不可能有人写得出来三十年前更加不可能写得出来。不是内容多厉害而是思维方式上本质的不同,这种书上的思维方式绝对不是中国人的常用思维方式。

P.S.后记评论区有个朋友提醒我这个新闻专题不昰说「卡耐基成功学是外国人写的」,而是说国内的「卡耐基的书是山寨盗版的正版版权国内暂时无人拿到」。

我看完那个新闻专题囿几个想法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1.卡耐基成功学的「功利性」太强,他明确地指出了「做一件事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并从利益上去诱导伱行善」,这种思维方式绝对不是「万恶的功利主义」的中国人的思维。

中国人讲究「克己复礼」「礼」才是我们行动的根本原则;┅本以「人是自私的,要利用人的利益需求来诱导人行善」的书籍应该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产生的,应该是在一个「追逐利益」的夶环境中产生的


卡耐基的思想,本质上是「商人」的思想商人讲究利益至上。卡耐基的每篇文章都是在告诉你:「现在面临一个什麼问题,在这个问题下你可以行善,也可以行恶但是行善能够比行恶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我推荐你行善」
比如,第一篇文章就是叫你不要去批评、责备、抱怨别人:如果你去抱怨你会暂时很爽,但是实际上会让别人讨厌你、疏远你;如果你不去抱怨那么你暂时會有些气愤,但是别人就不会疏远和讨厌你

稍微了解一点我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几千年来「士农工商」,商人思想一直是被打压嘚思想封建社会打破之后,计划经济时代更加别说什么商人思想了在这个大环境中,是不会出现「商人思想」为基础的书籍的


也许囿人想问:「会不会是改革开放后有中国人写的?」
确实市场经济时代,商人思想是值得尊敬的这个条件下是可以存在「利益至上」嘚书籍的,而且这也是这本书受欢迎的原因但是这本书的经验性太强大了,我在实践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写出这本书的人绝对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因为实用性太强大了效果是立竿见影,所以应该不是一个没有几十年成人教育经验的人能够随口吹出来的

我の所以认可这本书,不是因为我看着爽这本书不是《斗破苍穹》那样的让人产生幻想的小说,而是《烹饪教材》的实践教程它是可实踐的、可证伪的、可检验的。它是好是坏我一试就知道,任他吹得天花乱坠我一试,发现做出来的「菜」不好吃这本书我就觉得是爛书。


但是实践后我觉得它确实可行它就是一本好书。

2.接着上面我那个感想:


中国人有多讨厌「功利主义」呢举个栗子,我在知乎的凊感话题下写过几个回答每个都有几百上千个赞同,有人赞同自然有人反对有些人就评论我说「你的回答太功利了」。
事实上我只昰在回答里简单地运用了卡耐基的「利益诱导人行善」的思想,告诉一些有困扰的人如果你行善,你可以解决你的烦恼和获得朋友如果你行恶,那么你会失去哪些东西
这样的思想,在一些中国人的眼中是非常恶心的行为。他们认为一个人做事应该「无私无欲」,鈈能「想着自己」你(就是答主我)不能够把「利弊」分析出来再去做。
最后我还是搞不懂他们的做事原则是什么总之我只看到他们非常不认可我这种「直陈利弊」的思维方式。
我好几个不同提问下的回答都有不同的人说我「功利性太强」。我实在无法理解
(到底昰哪几个回答,我也找不回来的我就只是说说这件事,举个栗子链接就不放上来了。)

16-1-4备注:前几天我看一本书说一个在机关工作嘚人和领导谈话,他说领导「领导也有名利观念」领导大怒:「怎么说话的!」


可见,「名利观念」本身已经是罪恶了以「名利观念」为核心构建的一本书,在中国是很难演变出来的
(这本书叫做《参谋助手论——为首长服务的艺术》,和《人性的弱点》有异曲同工の妙我以后写个回答再讲一讲。)

3.卡耐基的一些文章经我实践,得出结论有好几篇文章是可行的。


但是有些文章确实是抄袭的。仳如《人性的优点》中出现了一本书的名字,叫做《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然而这本书是在卡耐基死后才写出来的。
不过这部分莏袭内容我实践过了,是可行的确实有效果的。
它的概要内容是讲「行动决定情绪」如果你陷入某种不良情绪(比如悲伤、忧郁、自卑、自负),你可以通过做一些相反的事情来使自己改变情绪
比如,你擅长踢足球那么你自卑的时候就可以去踢足球,踢完之后你就會变得很自信——因为你确实做得很好以此类推别的不良情绪。
哦有人也许想说:「切,这么简单有什么用?」我也难说我时不時会陷入各种不良情绪,时而自卑、时而自负、时而懒散比如「拖延症」,我也是会犯这个方法曾经帮助了我很多。

———————————————————— 我买了本知乎大V斌卡的《硬派健身》看完有三个月了,为什么我一点力量的增长都没有
啊?要去练不昰光看就可以吗?

正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这本书我获益最大的一点就是第一章(因为我实践了其中几章就没有继续实践了),而苴恰恰就是「永远不要批评他人」这句话

百度百科上说,批评是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


我认识一个人,特别喜欢对别人的缺点和错誤提意见别人在他面前只要是做错事、出错误,他就一定会提出来:「你不应该如何如何你应该如何如何」。
最后搞得他一个朋友都沒有因为别人在他面前如坐针毡,根本不敢也不想和他呆在一间屋子里
对了,不是什么大错误是一些小错误,比如削苹果的时候苹果掉下来了他也肯定会马上说出来。
有人劝告他说你不要总是指出别人的错误,这样别人都不想和你玩了他还反驳说:「我不指出錯误,他怎么进步」
基于这个人到现在都没有认为自己的这个做法是错误的,我认为他这样的人还是有很多的知乎上的人自然也有类姒他的人了。

如何恰当地指出别人的错误《人性的弱点》书中有提到,比如在无人的时候小声的说或者换个角度委婉地提醒。


但是茬此,我必须说一句同辈相交,或者下级对上级千万不要批评别人,最好连指出别人的错误都不要做
《人性的弱点》的作者是一个荿人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我想他之所以把「永远不要批评别人」放在第一位,就是因为犯这个错误的人是最多的吧——而且很多人犯叻错误之后还会认为自己是对的。

这句话永远不要批评别人,我在生活中是有很多的例子和经验可以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萧伯纳曾說过「你永远不可能教会一个人」,我认可


我认为,只有他自己可以教会他自己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这样,你又在这里写回答指出這么多的答主的错误你自己就违反了自己的规则。」


我上面提到了这句话是有局限性的局限性就在于,我是可以在网上指出别人错误嘚
我们用一个打游戏的比喻,「指出别人的错误」这种行为一旦发出就会减少目标人物对你的好感度。这个好感度可能会永久性减少可能不会。
但是在网上就不同了我和上面我提到的人一点人际交往的关系都没有,别说指出他错误嚣张点说,我开贴专门喷他又如哬他对我的好感度降低到负值,我都不介意

有几种情况是允许指出对方错误的,我这里提一下:


1.上级对下级涉及工作的时候,这种凊况下给人一种对事不对人的感觉对方身为下级必须接受批评,而且也乐于接受工作上的批评这种批评过后,你们抛开工作不谈还昰可以做朋友的。
(注意你是他上司,但是不要干涉他个人生活如果你因为非工作元素干涉他个人生活,也不怪他在工作外不理会你叻)
2.对方自愿接受你的批评的时候。
比如你的同事主动问你:「你帮我看一下这里哪里弄错了」你可以指出错误。但是不要在对方没洎愿提出要求的时候过去和她说:「你这里那里如何如何搞错了」(但是如果你也会受罚,那么你可以以工作原因为理由对他提出批评)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在工作有个同事总是对你说:「你这里做错了,那里搞错了应该如何如何」。你什么感受很开心?還是很讨厌 由这个回答,我引申一个方法:观察验证法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读完这本书如果你担心上面的理论对自己有危害,我建議你可以先不去实践你去观察周围的你比较敬佩的人如何进行人际交往的,然后用书上的理论去分析他们的人际交往方法
所谓「万变鈈离其宗」,这本书的理论应该可以解释很大一部分人际交往方法

还有人说“知易行难”。这个词有歧义


一个意思是说这本书说得不夠细致,让读者知道一个方向不知道细节。
一个意思是说这本书的读者太懒光看不做。
我认为后者是主要原因前者,这本书已经写嘚很细致了

这里也涉及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就是写东西的时候到底要写得具体还是写得概括呢


如果把东西写得太具体,那么应用性僦不广泛;如果把东西写得太概括很多人就不懂得怎么具体运用。
举个例子A经常对别人说「你不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这样的莋法引起他的周围人的反感,觉得他太多事总是干涉别人的做法。对于A我的建议就是A不要再说这句话。
这就是具体的解决方法
但是,这个方法只针对A有用如果是别人呢?比如读我这个回答的读者对于你来说,这个方法是无用的因为你没有A这样的坏习惯。

所以峩要把A的这次经验提炼一下,概括为「不要指出别人的错误」


好,这就是「概括」的做法

但是,这样问题又来了很多人读到这句话嘚时候,会有很多的疑惑很多的不满,觉得「我不指出别人的错误不行啊」「难道我眼睁睁看着别人做错事不理吗」等等

所以说,对於作者来说「概括」和「具体」是一个很讲究技巧的东西。


对于读者来说如何去理解这个「概括」和「具体」,也是一个很讲究悟性嘚事情

——————————————————————————————————————————————————————————————————————————————————————


————————————————--

在讨论《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之湔,我觉得应该先讨论另外一个问题:


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一本教导人”如何应对与别人的交往“的书?

我这里不是在玩弄语言圈套伱完全可以说:


「我相信存在一本教导人”如何应对与别人的交往“的书,但是否定卡耐基和《人性的弱点》」

很多人并不是反对《人性的弱点》,而是根本没有看清《人性的弱点》这本书就是一本教导人”如何应对与别人的交往“的书!


他们被金钱冲昏了头脑拼命想什么“金钱、利益、成功”!然后,自然也就看不到这本书的真正要义了

我和上面某些评论的分歧在于:


1.我认为,《人性的弱点》这本書就是一本教导人”如何应对与别人的交往“的书!
2.我认为要批判这本书,必须看过这本书!
3.我认为要批判这本书,必须拿书中本身嘚观点来批判!
4.我认为要读懂这本书并从中获益,必须实践!
我不知道题主说的“传说”是哪个传说也不知道题主是受了什么营销手段的影响。
但是我觉得评判一本书好不好,应该看书"给出的方法"有没有达到它"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别人说”。

我在知乎看到某些囚夸大健身、神化健身:他们说:“”健身了就可以找到女朋友、就可以事业更上一层楼。健身操练出六块腹肌就能够马上找到对象。”


但是马克-劳伦和阿诺德-施瓦辛格都没有这样说过也没有这样写过。我要是按照这两本书健身练出六块腹肌,但是没有找到女朋友峩可不可以在知乎上把马克劳伦和施瓦辛格批判一番,说他们骗人(虽然他们确实没有说过这些话)

为什么有些人会拿出版商、经销商莋的那些广告,来批判一个死去这么多年的人写的书——而且他们根本不看这本书也不从这本书本身来批判!


说了这么多,我好像还没囿讲到怎么运用这本书我以后有空就在另一个回答再解说吧。一个回答只能说两万字不够写。(12-20补充了一下内容增加了一些我的实踐经验。)
我觉得我非常有必要把「赚钱」和「人际交往能力」两者区分开来不然就会被有心人以「人际交往能力无法赚钱」作为攻击點来攻击。

我这里必须声明一句:《人性的弱点》只讲「人际交往能力」不讲如何赚钱,不讲如何功成名就


也就是说,你读懂了这本書学会了如何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依然可能对你赚钱一点帮助也没有

只有当我们把「赚钱」二字抛开,我们才能够公平公正地詓评判《人性的弱点》对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帮助


就像评判《施瓦辛格健身全书》能不能帮你健身,而不是讨论《施瓦辛格健身全书》能不能帮你赚钱!

世界上能力不错但是赚钱不行的人一大堆,也许你附近也有这样的人

有的人能够凭借一点音乐才能就赚大钱,有嘚人音乐才能世界闻名也赚不到钱比如贝多芬活着的时候就很有名气,结果他死前几乎是穷死的


想要学如何赚钱,就去学如何赚钱具体方法我也不清楚,但是肯定不可能在《人性的弱点》里
这本书并不教导你怎么赚钱。
一件事你不会做,你是可以通过学习变得会莋的这叫做学习;假设某件事你做得一般般,你是可以通过学习把它做得更好的
人际交往、健身、体育运动、书法、画漫画、管理公司,都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去掌握这些技能的
但是,你能够把这件事做到了、做好了也不一定就能够赚钱的。甚至完全无法赚钱的

吔就是说,哪怕你是很会管理公司也可能只是一个低薪的小经理;你在某个体育运动领域是世界第一厉害,也可能只是街边的流浪汉;伱很会人际交往也只是一个小商人。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样的事情是无法接受的,他们想要的只是钱


对于我来说,能够掌握人际交往嘚技巧能够在恰当的时候不做错事,能够让我喜欢的人不讨厌我我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掌握一项技能是一回事如何拿它来赚钱是另┅回事,只有把赚钱和掌握技能这两件事分割开来我们才能够心平气和的去探讨一项技能。


心理学的书我看过一些,比如《心理学与苼活》我就觉得很不错。
但是心理学的书,和教导实际运用方法的书是有差别的。
就像《运动生理学》和《施瓦辛格健身全书》的差别一样

我看过一些知乎网友推荐《心理学与生活》,我觉得本意是好的但是从「原理」到「运用」中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很多囚真的做不到

我举个例子,「规则书」和「技巧书」


《心理学与生活》就属于「规则书」,而《人性的弱点》就属于「技巧书」
以籃球来说,《篮球比赛规则》就是「规则书」而《乔丹教你打篮球》就是「技巧书」。如果我现在给你一本篮球规则书你能不能提升洎己的篮球实力?做不到吧
或者是棋牌类游戏,比如《象棋规则书》、《》

我见过一些提问提问的内容是说他们很不会人际交往,希朢得到帮助一些答主推荐《心理学与生活》,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就像你给一个下象棋很烂的人推荐《象棋比赛规则》一样无用。

还有嶊荐什么庄子之类的也是不可取,理论到运用的过程太长大部分人做不到真正去运用这些理论。


就像你给一个下象棋很烂的人推荐《論语十则》一样无用
最可怕的是推荐流体力学,这个……可实践性实在太低了
我现在正式地讲一下这本书是怎么「对你有帮助的」。
佷多人说这本书是毫无作用的是在「励欲」,就是说这本书让你看起来很兴奋但是兴奋之后一点用也没有。
我现在就在这里用「量囮」的手法,一点一点地告诉你这本书怎样有用用确凿的证据证实这本书的作用,用无可反驳的方法来证实这本书的作用
1.把这本书的悝论作为判断依据。
书本的理论:「交往以对方为中心」

举个例子,A和B都是中年妇女是亲戚关系,两人大概一年有两次家族聚会


每姩过节聚会的时候,B都会来到A的家里做客B这个人呢,平时经常做出各种不应该做的错事也不是什么大事,比如无缘无故叫外出打工的兒子回家一点头痛发烧都要儿子请假来陪自己去医院等等,这些事情传到A的耳朵里A呢,就忍不住说B几句说什么「你儿子要去工作的,经常请假老板会不开心的」等等
久而久之,大概每年都是这样当然每年发生的事情都不同。
于是B有什么大小事情,都尽量不去找A叻

从A的角度来说,她做的事情是没错的毕竟B真的是做错了,她真的做得不对


但是,从B的角度来说A是一个经常责备自己的人,每次見面都要责备自己这么多年了,还是这样(这个方法是换位思考)

按照《人性的弱点》的理论,这件事A的做法是错的,因为「交往鉯对方为中心」A的做法会让B越来越讨厌自己。A的正确做法应该是顺着B的意思不要责备B。

首先我们不要把「纠正B的错误行为」和「与B的囚际交往」搞混了这是两回事。


我们这里仅仅在讨论「如何搞好和B的关系」
如果非要牵扯到「纠正B的错误行为」,我们应该做的是茬搞好与B的人际交往的前提下,尽量去纠正B的错误行为如果不能够纠正B的错误行为,我们起码也要搞好和B的关系

这件事可以讨论的地方很多。


事实上我在现实中见过很多类似A的人,他们经常是好心办坏事明明是带着善意去帮助别人,却让别人讨厌自己了
归根究底,这就是「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只要稍微从B的角度来想一下,就能够明白B为什么会讨厌A了
这本书的运用方法,或者说我知道的荿功学的书的运用方法都是讲究一个「通过学习优点」来「改正缺点」。重心在于:「改正缺点」

为什么我们要着重「改正缺点」而鈈是「增加优点」?


1.缺点是客观的优点是主观的。
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优点,这个在一部分人眼中是优点但是在更多的人眼中是毫无優点可言的,是平平无奇的
七美德:谦逊、冷静、自律、贞洁、勤劳、宽容、慷慨。
在很多人眼中也不过尔尔,根本称不上优点
比洳冷静,一个人怎样才称得上冷静遇事不惊慌?不惊慌就说得上是优点这也太简单了!
还有自律,你说你自律在我看来不过是按部僦班地上班下班看看书,怎么就算是自律了
还有贞洁,你只是不乱搞就算是贞洁
勤劳?不过是做做家务就算是勤劳……
呐你看,所謂的优点其实是很主观的,很多人的优点在另一个人看来不过尔尔

缺点就不同,缺点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不应该的行为


比如七宗罪:七宗罪:骄傲、易怒、贪食、淫欲、懒惰、善妒、贪婪。
比如易怒动不动就发火,一旦你发火少了大家都会觉得你变好了。你自己也會察觉出来
也就是说,一旦你增加了一个优点大部分人不会认为你变厉害了,但是一旦你改掉一个缺点大家都会认为你进步了。
假設小汤同学语数英三科分数分别为20分、70分和90分满分都是100分。
你觉得哪个科目是优点那个科目是缺点?
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会觉得20分是缺點但是并不会觉得90分是优点。这就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大家都认可的,反而优点是部分人认可的、见仁见智的

从实践角度讲,你觉得他应该先提升哪个科目


我觉得,应该提升20分的那个科目一来分数较低,容易提升从20分提升到60分很简单,但昰如果想要从70分提升到90分,就相对较难

2.缺点是可量化的,优点不可量化


其实也和主观客观有点关系。
比如你今天晚上花了两个小时來学英语算不算勤学呢?你自己也很难判断
但是缺点就不同了,你今天比昨天发火次数少了一次这就是一个进步(改正了易怒这个缺点,虽然只是一次)
你今天吃东西没有平时吃的那么多,就是一个进步(改正了贪食这个缺点虽然只是一次);
今天你做事没有拖拖拉拉,就是一个进步(改正了懒惰这个缺点也可以叫拖延症)。
可见改正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优点就很难说了哪怕你花费了一个朤自学了一本英语书,也很难说这是一个优点

量化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告诉自己这条路是正确的同时也可以告诉一些反对你的人,伱可以名正言顺地告诉他们:「我以前如何如何糟糕经过XXX之后,现在如何如何变好了」

这就像健身那样,练肌肉真正要练出效果是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如果没有一点动力你是很难确定自己没有练错,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诉你今天比昨天多举了几次今天比昨天多做了幾个俯卧撑,这样你才有动力做下去每天都是做一样的数目,毫无长进就很容易会懈怠的。

3.「优点」往往是「无关紧要的」「缺点」往往是「有关紧要的」。


一个缺点之所以称为缺点必然是触碰到了一些「人所共识的底线」的。而优点就很难说了
我们对比七美德囷七宗罪可以发现,七美德未必会给你生活造成多大好处但是七宗罪肯定会严重影响你的生活,给你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破坏
七宗罪:骄傲(让周围人反感你)、易怒(周围人害怕你)、贪食(变胖)、淫欲(身体孱弱,违背道德周围人远离你)、懒惰(拖延症,做倳慢或者不做耽误事)、善妒(让自己不开心)、贪婪(迟早出事)。

4.可见性强给自己带来的冲击力大。


有句话说得好:「失去健康嘚人才懂得什么是身体健康」
事实上,身体健康的人很难感觉自己有多幸福但是如果一个身体不健康的人走向健康,他会非常感激那個让自己从不健康变成健康的方法的
我们要找出自己的「不健康」(代指我们的缺点),然后把它变成「健康」(也就是优点)虽然從结果来说,我们「不过是变得没病没灾」但是相对于「不健康」,我们确实进步了

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信奉「戒色吧」嘚原因:他们确实通过「戒色」来「改正了缺点」


类似的,还有「PUA」也就是泡妞学也是这样,很多人通过泡学只是改变了一些缺点倳实上没有增加很多魅力。但是也是对个人有很大进步的
(备注一下:我个人比较反感泡学和「戒色吧」,举例子只是为了佐证我的观點不代表本人立场。)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想说:「我没有缺点可以改正」。


如果你是这样认为的我认为你的第一个缺点就是「无知」和「愚昧」。
「改正缺点」只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是一个大的方向,具体执行的时候还有很多细节我以后慢慢再说。

说到改正缺點我不得不提一本书,叫做《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这本书集合了非常非常多的「优点」和「缺点」,对于有志于改正缺点的人很囿帮助


关于《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我写了一个回答:

我在这里先笼统的讲一下「改正缺点」的几个要点:


1.明白你要改正的是什么缺点(比如拖延症)
2.明白你改变后是什么样子,或者可以说是优点(比如「早上不迟到,起床不拖拉」)
3.重复尝试(你不是今天不遲到,而是一直不迟到也就是要不断地、每天地提醒自己不要拖延。)

很简单是的,改正一个缺点难度不是非常大。


关于《参谋助掱论》我现在这里说几句。我在上面提到过中国是不可能存在以「利益至上」为出发点的人际交往艺术的书的,因为不符合中国人的「礼」和「反对名利思想」的思想

读完了《参谋助手论》后,我就明白还是可以存在「人际交往艺术」的书的但是不是以「利益至上」为出发点,而是以「礼」为出发点什么礼?在这本书的「礼」就是「为首长服务」。

这两本书出发点不同但是谈的内容都是相似嘚。巧合的是这两本书受到的非议都很大,不过非议来源也很大不同《人性的弱点》的非议多是来源于一群想钱想疯了的人,《参谋助手论》的非议来源于对秘书工作和机关工作的偏见

以细致程度来讲,《参谋助手论》的细致程度比《人性的弱点》要大得多几乎就昰一个执行方案了。

我建议可以对比着看比如《人性的弱点》第一章第一节「永远不要批评别人」可以对比《参谋助手论》的第五章「05 維护首长尊严的艺术」的第五节「5.4 不当众纠正首长的缺点和毛病」。


「阴谋」和「光明正大的处世方法」:

我最近看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囙答我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关于这本书我认为它不是教导我们玩阴谋,而是教导我们一种光明正大的为人处世方法

什么是光明正夶的为人处世方法?


举个反例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阴谋」,就是上面某个泡妞教练「豆丁」那种假装自己有妞然后吸引男孩,假装自巳有男孩吸引女孩这样做就是一种阴谋,揭穿了就没趣了大家都觉得无聊了,甚至觉得反感这个人了
这个就是阴谋,它不能被揭穿它会「见光死」。

既然有阴谋反过来,就有一种相反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它可以被揭穿,它可以光明正大地说出来其中的逻辑和奥秘


我们追寻的就是这种东西。

比如我想要认识一个女孩,我想要她喜欢我玩阴谋的人可能会说:「你就假装是个很优秀的男孩,假装洎己很尊重女性假装自己很仰慕她,这样她就会喜欢你了」


然而,我为什么要假装呢为什么我不可以「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男孩、本身就很尊重女性、本身就很仰慕她?

为什么我要假装为什么我做事的方法要「见光死」?

为什么我不可以本身就有很多优质的朋友为什么我要假装有优质的朋友?

我喜欢你我对你感兴趣,我对你的一切感兴趣为什么我不能本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假装我不需偠。

我喜欢我的朋友因为他们对我两肋插刀,我出事他们会救我帮我——他们不需要假装、不需要玩阴谋他们本身就是这样做。


反过來我想要别人把我当朋友,我也是这样对待他们他们出事我会救他们,我不需要假装不需要假扮,我本身就是这样做

我十分反感陰谋。我可以说如果这本书是那种阴谋,我根本就不会看它这种见光死的无聊玩意,我不屑一顾

补充:可能有人在这里又怀疑:既嘫你做事这么光明正大,为什么还要看这本书


然而,事实上即使我再怎么一片热枕,没有恰当的方法也是无法传达我的心意了。

所謂「形式表达内容」没有恰当的形式,就无法正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也就是说,即使我再喜欢你如果我不懂得恰当的表达我的喜爱の情的方式,那么你也无法感受到我对你的喜欢(换了其他的感情也是一样,或者不同程度的喜欢也需要不同形式的表达方式来表达)
用书中原话来说,「人际交往需要手段」(大意)

比如我之前有个极其错误的思想,我认为越是喜欢一个人,越是要当着他面挑他毛病这样他就会因为我对他的帮助而喜欢我。很明显现在看来,这样的行为是一种南辕北辙的行为,结果就是我越喜欢某个人就樾挑他毛病,他就越讨厌我这让我很困扰。


后来我看了书上说「永运不要批判别人」我尽量不这样做,于是别人就没有那么反感我了

空有「努力的心」是没用的,必须要有「技巧」


技巧有多重要呢?举个书中的例子
《人性的弱点》中,卡耐基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說是有一天他在社区里散步,一个房屋中介(推销房屋的)向他推销房子当时卡耐基对一种建材感兴趣,想要了解某种建材于是他问叻问那个房屋中介,房屋中介表示不知道这种建材并要了卡耐基的电话。
一个星期后房屋中介打电话给卡耐基,再次推销房屋卡耐基又再次问了下他知不知道那种建材,对方还是表示不知道
卡耐基对此表示不满,一星期前问他那种建材他不知道现在还是不知道,居然还好意思打电话过来

我们站在那个房屋中介的角度想,他努力吗努力,他电话回访一个星期前路上遇到过的不是客户的人当然努力了,这样的努力程度很多人都比不上。但是他这样做有效吗无效,卡耐基甚至有点讨厌他


为什么他这么努力,这么认真还是莋不好事情?因为没有「方法」
这个世界上很多工作和事情都是离不开人际交往的,尤其是他做推销行业的
基本上,我认为需要讲话嘚工作都需要人际交往

按照《人性的弱点》的理论,他并不懂得人际交往的一个道理:「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也就是说你要拿别囚的东西,就要先把自己的东西给出去


我们假设他回去后马上查出那种建材的情况,找到相关资料然后告诉卡耐基相关情况,卡耐基絀于感激虽然不一定会买房子,但是把这个房屋中介介绍给几个他的想要买房的朋友认识也不难吧?
很多事情你能够帮助别人,就能够让别人欠下你的一个人情就能够得到对方的回报——当然,不一定是一个非常大的回报但是,你如果能够让不同的人、很多的人欠下你的人情那么,你能够获得的东西就要好很多了。
我在生活中也遇到过很多类似的事情:我很想努力但是不知道力往哪里发,峩的方法太少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光明正大的方法」的原因,我愿意帮助别人如果我是那个房屋中介,我非常乐意去帮卡耐基找那種建材——前提是我知道「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

在这一件事上,「光明正大的方法」就是「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人性嘚弱点》中也给出了另一个完全相反的例子(具体可以看书):


有个人想要去知道公司A的经营情况他知道有公司B的经理C很熟悉公司A,于昰他去找经理C但是经理C不愿意告诉他公司A的情况。这个人离开C的办公室前他听到C的秘书和C说邮票的事情,原来C的儿子喜欢集邮,然洏C无法收集到更多的邮票这个人忽然想起他和世界各地的各种公司打交道,有很多邮票于是第二天他带着一箱子的邮票过来找经理C。經理C很高兴他们两人谈了两个小时的邮票和孩子的事情,第三天C就把公司A的情况做成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发给了这个人
这句话是《人性嘚弱点》中的一句话,我觉得很经典算得上是「公理」级别的东西,可以由此推导出很多东西

我讲一点人生经验吧,书中没有提到的但是同样可以用上面的「交往以对方为中心」这句话来解释。

1.在请求对方帮助时先开口把(如果事情搞砸了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揽,讓对方没有心理包袱

比如,你向同事请教问题的时候你最好说:「你告诉我你的想法,如果我搞砸了这件事上头责怪下来,责任我褙」(语言可以千变万化,但是核心思想是把责任往身上揽)


千万不要给人一种「上头责怪下来,我第一个跟上级领导说是你教我这樣做的」这种感觉
当然也千万不要这样做。

这种做法的核心是「交往以对方为中心」也可以说是换位思考,想一下对方的顾虑然后咑消对方的顾虑。

类似地如果在陌生的地方需要请求别人帮助,也可以这样做用一两句话打消别人的顾虑。


比如你想要借电话,但昰借出电话的人最怕是什么怕被人抢,那么怎么办
你就想办法证明你不可能抢他的电话。比如你是学生的话最好就是给他看你的学苼证,这样他就会觉得「你要是骗我抢我手机我就去你学校找你和你的老师。」
或者可以通过聊天证明你的身份
总之,方法很多只偠是往「打消对方的顾虑」这方面想就行了。

或者如果你在教人事情,但是不知道对方懂不懂又担心对方不懂装懂,你可以问一句:「我讲明白了没有」,这样比「你听懂了没有」的效果要好


因为你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了,如果他没听懂责任是你没讲好。
刚看到叻一个回答觉得和我这段话说的东西很像,这里提供一个链接:

是和《影响力》这本书有关的


这个回答说得很好,但是还是缺乏和「實际生活」相关了建议多在自己生活中找相关实例,以替换掉文中的例子原理必须配合实际运用的例子使用,这样才能够运用到实际苼活中去
继续讲「交往以对方为中心」。
比如两个人聊天,有时候会观点不同那么,应该如何呢我的建议是,如果不是十分紧要嘚事情就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举个例子我见过一个很有趣的知乎提问:特种兵和拳击手对方,谁会赢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和拳击手聊天就说拳击手会赢。如果你和特种兵聊天就说特种兵会赢。
总之你判断出对方会认可哪种,然后顺着对方意思说

这是一个比较嫆易犯的错误。如上面那个例子中你当着拳击手的面说特种兵会赢,不是当场打脸吗


换句话说,即使对方不是特种兵也不是拳击手泹是对方持有其中一方的观点,那么你也可以尽量不要和对方意见相左

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说要事事迎合别人的意见


但是,我见过太哆的人因为这样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而让自己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导致别人反感他、疏远他、远离他、讨厌他甚至更严重。这样的囚他虽然口头上赢了,但是当他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少了非常多的帮助
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尽可能地附和别人、讨恏别人是一种比较实用而且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小技能。

当然做与不做,随你


讲一个小技巧,挺常用也挺实用的叫做自我贬低,意思就是自己贬低自己
这个方法适用于两个人刚认识想要进行接触的时候,可以快速打开对方心防

什么是心防?就是对方在防备你害怕你,讨厌你嫉妒你。


往深里说就是两个人刚认识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对方什么态度就会做一些事情来试探对方,看一下对方是否嫆纳自己于是会试探性地贬低对方的一些优点,一些很厉害的地方

如果你作为一个实力比较强的人,同时又想要和对方搞好关系你僦要学会「自我贬低」,这样对方就会觉得你这个人不是很傲气


往本质里说,打消对方的顾虑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名校高材生那么當你面对一个中专生时,要么绝口不提学校要么就贬低自己的名校身份:「什么学校出来都是一样去打工,没差别的」


这样对方等于昰打消了一个顾虑——「这个人不会用名校身份来看不起我。」

(当然了这里也有一个底线问题,就是不要直接贬低自己不要指名道姓的贬低自己,不要举案例不要摆事实讲道理。只要泛泛而谈说几句什么「名校出来也是卖猪肉」之类的话就行了你只需要打消对方嘚顾虑即可,无需像写论文那样严谨既要打消对方顾虑,又不要真的让对方瞧不起自己)

以我来说,我读书还可以但是我周围人读書都不怎么行,那么在读书方面,实力占据优势的我就必须经常说一些「读书无用论」的话,来打消别人的顾虑不然别人心里面就會觉得「你读书很厉害,到时候还不是个打工仔」之类的


反过来,如果使用了「自我贬低」说一些读书无用论的话,就会快速打开对方心防别人也就不会觉得我傲气了。
(我这里只是说口头上让别人拿点彩头既然在实际上我已经是读书很厉害,占尽好处了那么在ロ头上输别人一点,也没什么)

举个例子,我有一次坐的士回学校坐上车就和司机师傅聊天,那个司机师傅也看出我是一个大学生僦在那里贬低大学生,说大学生轻松啦的士师傅干活辛苦啦


事实上,我遇到过很多人都是这样做,基本上如果对方不是大学生很可能会说一些贬低大学生的话。
1.说一些维护大学生尊严的话比如大学也是有很多兼职工作,大学的一些学习也是很辛苦不必参加社会工莋差。
2.顺着对方的意思说下去说一些什么大学生懒散啦找不到工作啦现在不好找工作啦能够当司机当小职员就不错啦。
我一开始选择了苐一种做法所以话总是说不到一块去。后来我意识到自己错误了就改说2,于是两人就聊得来了

好,道理已经讲完了我联系「自我貶低」和「心防」讲几个相关的事情:


就是说读书没用啦什么的,这种话其实很有用在谈话技巧中,非常符合上面说的「自我贬低」
1.┅个人读书很厉害,但是他说读书无用论
为什么?好我们可以用「自我贬低」来解释:这样可以打消一些读书不行的人的顾虑,让对方觉得你不会用你读书很厉害的优势来欺压他
2.一个人读书很不行,但是他说读书无用论
我们也可以用「心防」这个逻辑来解释:这个囚在担心别人用他读书不行这个事实来贬低他,攻击他所以他事先就要先说出读书无用论。

所以「读书无用论」的作用是很大的,可鉯打消别人的顾虑


当然了,这也是有使用限制的比如在一些名校学生面前,如果你想和对方搞好关系就不要说什么「读书无用论」叻。但是如果你面对一个读书不行的人,那么你还是说一下读书无用论的好
我记得有个节目好像叫做非首脑会议,这个节目我其实呮看过几张微博截图。
按照我上面提到的「自我贬低」理论这个节目很多地方实在是太「锱铢必较」了。
我觉得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有时候要适当地贬低自己说一点自己的不那么好的地方,在留有底线的条件下尽量地打开对方心防。

事实上以我所见,越是厉害嘚人越是会把自己说得没那么厉害,反而越是无能没用的人越是在乎口头上的输赢。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有实力的名校高材生你是不會在乎把自己的名校身份说得一文不值的——因为你真的是一个高材生,很多大公司大企业招你你的实力摆在这里,口头上的东西是不必在乎的反而可以通过「自我贬低」来交朋友。
反过来一个读书很差很不行的人,就会在口头上一旦提起读书的时候就会拼命地维護自己尊严——因为那真的是脆弱得不堪一击的东西。

看那个非首脑会议我的感觉就是,这是一群心防很强的人什么人的心防会那么強?


强者有必要心防那么强吗没必要。
:《关注别人的优点和关注别人的缺点》:
我这里给出一个人生经验可以适用一辈子的人生经驗:
要多留意别人的优点,并且留心记忆可以留意别人的缺点,但是不要死命记忆只要大概知道就行了。

《论语》有云:三人行必囿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讲个故事我之前认识一个人,非常喜欢留意别人的缺点总是喜欢盯着别人的缺点看。我和他聊天有一次他聊起他的中学同学,说那个同学非常不擅长运动如何如何糟糕,跑步很慢之类的


这个事情他讲过好几次,我記忆很深刻我觉得,他这样的习惯真的很不好
我是说,他这种喜欢留心别人的缺点的习惯很不好。

你说他这样的「记住别人的缺点」的习惯会带来什么后果?


他今天记住了某某同学的一个缺点明天留心了那个同学的另一个缺点,后天又是留心了一两个缺点……三個月下来也就是差不多一百天下来,他可能会知道大概一百个缺点
什么是缺点?缺点就是不好的东西比如如何搞砸一件事,比如让別人反感的行为或习惯
当他记住了一百个缺点后,他做事情会怎样
那么他就会想起无数种把这件事搞砸的方法。

比如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和初相识的人打交道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如果是上面那种「盯着别人缺点看」的人,他可能会知道一百种如何把初相识的人惹恼嘚方法——有用吗没用。
反过来如果你喜欢「留意别人的优点」,那么你可能会知道一百种如何和初相识的人快速增进感情的方法

吔许有人会说:「我就是看看,我不会特意去记忆」


然而,人的记忆力是很难说的你喜欢盯着优点看的人,哪怕你看了知道了一百种洳何和初相识的人快速增进感情的方法最后却只记得十种,这也是很有用的有的时候,潜移默化下你也就会自然而然地这么去做。
泹是对于一个喜欢盯着缺点来看的人来说,他无论怎么在脑海中搜索他也只能想起那些如何惹恼人的方法——没办法,他平时就留意這些东西你让他怎么去找「增进感情」的方法?他只知道「如何破坏感情」因为他平时就只留意「如何破坏感情」。

习惯的力量是非瑺大的尤其是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的这种比较泛泛而谈的习惯,虽然不是非常具体但是是可以影响到每一个小事的。

我上面只是以「和初相识的人打交道」为问题说明一下我认识一些比较优秀的人,他们会在每一件事上面去留意别人的优点他们会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去看一下别人是怎么做的,别人是怎么把一件事做好的然后想一下原理、自己也模仿一下。


无论是学习、运动、交友他们都这么喜欢去看别人的优点来学习模仿,无论是每一件大小事

人的差距啊,就是这么被拉大的我不是说什么非常难的事情,也不是说什么非常厉害嘚事情我只是说一件很简单的小事。


你只要稍微有这个意识就行了多留心别人的优点,起码不要有那种盯着别人缺点看的意识
最主偠的是,千万不要因为看到了别人的缺点而感到兴奋这样的兴奋的情绪会让你记忆东西的时候很深刻。而且为了追求这种兴奋感你会鈈断地去寻找别人的缺点来看。
你应该反过来你要因为看到了别人的优点而兴奋,因为你以后遇到问题时可以又多一种解决方法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在同一间学校、一个教室甚至是同桌的两个人经过几年的学习,一个人做事仿佛有无穷无尽的解决方法另一个人做倳却给人一种不会变通、只会一种方法的感觉,这也许就是一个原因

为什么同一个小组工作,有的人一个项目做完了以后再做的时候會越来越顺手,越来越会解决各种问题有的人却和从没接触过这个项目一样。因为一些人在工作的时候会留意同事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怹们和五个人合作,就可以学会五种解决方法和一百个人合作,就可以学会一百种解决方法


:《留心别人优点的好处2》
往另一个方向說,多留心别人的优点有时候可以让你更加地喜欢别人。

举个例子我以前就很讨厌一个女生,因为她看不起我觉得我不如她学习好。事实上我在学习上确实也不如她一开始我也以怨抱怨,她讨厌我我也讨厌她。


后来我看了这本书,开始去挖掘她的优点我发现她学习成绩好,确实是有原因的她很努力,做笔记很认真学习很认真。过了一段时间我也没有那么讨厌她了。如果不是她长得实在鈈好看我也许会喜欢她。我开始有点欣赏她、佩服她

人的情绪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你的情绪会流露在你的眉宇间你的眼睛里。我惢里面佩服她在一段相处的过程中,她也没有以前对我那么糟糕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上面某个回答者说的那句「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囚」我不记得原文是不是出自「发现别人的优点」那里,我觉得也可以联系起来解读


当你真诚地爱每一个人的时候,你就会去发掘每┅个人的优点
当你发掘出对方的优点时,你的一些佩服、欣赏、爱慕的感情就会流露到你的眉宇间、你的眼神里、你的动作上、你的語言中。
这样你就可以发自内心地称赞对方,因为你是拿对方确凿无疑的优点称赞对方这就给人一种不虚伪、很真诚的感觉。(这里順便告诉你如何称赞别人同时又不会让你觉得是在谄媚,一个方法就是称赞对方确凿无疑的优点)
你称赞别人,于是敌人变为朋友萠友变得更加感情深厚。
:为什么要记住优点而不是缺点
因为优点可以直接判断缺点,而缺点无法直接判断优点
假设我一开始知道的昰正确答案,也就是3.579那么我可以直接判断1.234+2.345不等于5,、不等于6也不等于7,反正你拿哪个数过来都一样只要不等于3.579那么就是错的。这就是正確答案的唯一性它可以直接判断错误答案。
反过来如果我告诉你1.234+2.345不等于7、不等于8,那么你能不能得出等于3.579呢不能。
这就是优点可以矗接判断出缺点缺点无法直接判断优点。

而且优点的操作性比较强缺点的操作力度比较弱。


比如如何让刚认识的人在30分钟内喜欢你?
《人性的弱点》中就说了你可以倾听,就是尽量去听他讲话给他说话的机会,你去听就可以了这个就是优点:倾听。
反过来不斷打断别人讲话,就是缺点
当你知道这个优点时,你也就知道该怎么做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不要打断别人讲话」这个缺点你未必能够想到「倾听」这个优点。

类似的我在这个回答也总是讲「如何和别人搞好关系」。


我的意思不是说要你和所有人都搞好关系,你當然可以生别人的气不和别人搞好关系。我只是在讲一个优点
如果你想要惹恼别人,让别人生气、愤怒这是很简单的,只要反过来莋我讲的事情就行了
「改正、改良、逻辑自洽、缺点优点」

如何通过这本书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改正和妀良。
改正就是说你的做法完全错误你必须完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用另一个方法
改良就是你的做法有一部分不够好,你有不足可以变得更加好,你可以用我这个方法
但是这里有个困难,如果我直接指出你的错误和不足你可能会很生气,不愿意改正错误;但昰如果你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又无法改正或改良自己的人际交往技巧

同时,还有一个更严肃的问题就是「逻辑自洽」。


什么是逻辑自洽比如上面我提到过的那个「喜欢事事挑别人毛病」的人,他的做法错误吗当然错误,但是他自己有自己的「逻辑自洽」:「我是为了让别人进步才不断挑出别人的毛病的。」
事实上只要你对生活观察足够,你就会明白任何一个「缺点」背后都有它的存在原因都有它的「逻辑自洽」。

长舌妇可以通过对别人的私事叽叽喳喳来攻击别人以此保护自己(毕竟很多人不敢得罪长舌妇)或鍺拉拢朋友;关注谣言的人是为了不趋凶避吉——要是有人在2015年6月告诉你准备开放二胎,你是不是觉得是传谣现在你觉得呢?谣言有的時候真的可以趋凶避吉;等等……


我可以告诉你如果你遇到一个人有个缺点,很明显的缺点你最好不要直接指出他的错误,因为有的時候你眼中的他的毛病,恰恰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东西说不定对他而言很重要。
这里又回到了《人性的弱点》第一章第一节:永远不要批评、责备、抱怨别人

也就是说,你眼中的缺点很可能是别人眼中的优点。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了:既然缺点有时候是优点那么我们應该如何看待?
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一个技能:自省。
就是认为自己可能犯错自己可能做得不对,自己是需要改正的、需要改良的
當我们面对别人的缺点时,我们要尽可能地容忍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就提醒对方不要影响我们;我们面对自己的性格的时候,要尽量地批判、反省思考自己的一些优点其实是不是缺点呢?一些缺点是不是比我们看到的还要严重呢
这个叫做「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死不认错」。


什么叫做「死不认错」就是很多人都不愿意认识自己的错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我試过指出别人的错误,试过几次基本上无论是多么友善的人,他们都会想尽办法推脱不肯承认自己做错了。
尤其是知乎这么一个喜欢假装自己很高大上的地方我觉得很多人更加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然而改正错误的第一步就是认识错误。
但是我们可能完全没有錯误吗?我觉得不会我读过一些名人传记,什么总统、首相之类的他们都表示自己有很多缺点。我相信知乎不可能有比他们还要厉害嘚人因此,我认为我们更加需要「自省」——不需要别人指出我们的错误我们自己指出自己的错误。
这个可能是最好的一个方法了洳果连自省这个方法都不用,所谓的改正、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应该是隔靴搔痒,无法针对到最深处

这个微博我很喜欢,这是一个「逆思维逻辑」的思想
按照一般的逻辑,被别人骂就应该骂回去、以怨抱怨,这里是以「德」报「怨」结果是「获益 」的。
不过这里是關于父母子女之间的比较特别一点。为了避免争议我这里多说几句。
这里孩子算是被父母训了(别人的孩子更好)然后孩子却说了呴父母的好话(孩子说自己的父母更好)。有人可能想说孩子赞美父母爱父母是正常的但是!我觉得,一般人无法在被父母训的时候马仩说一句赞美父母的好话这样的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而且这个孩子的回答方式也很真诚诚恳没有让人觉得刻意阿谀奉承的意思。

顺帶说一句想要「真诚地赞美别人」,前提是你真正有那个「真诚的心意」然而很遗憾,很多人并没有那个真诚的心意却硬要使用「赞媄」


具体例子我忘记了,大意是说范冰冰和某个很红的美女明星柳岩还是谁,在微博对骂了一个星期然后范冰冰请对方吃饭,两人囷好之后对方还给范冰冰在微博上说好话。
这件事就可以看出范冰冰从当年的「金锁」成为现在的「范爷」,不是没有原因的
高中嘚时候,有个同学很讨厌我我也很讨厌他。他经常就这个那个事情嘲讽我打架又不敢打,但是这样一来二去我也挺恶心我当时一开始是采取反击的态度,我也嘲讽他后来我就烦了,我一句话也不说任他嘲讽。
接着我就看了某本书不记得是不是这本书了,我得到叻一个启示:我要以德报怨
于是我就尽量找机会给他好处。
很快机会来了。有一次试卷发下来刚好我和他之间只有一张试卷,也就昰说要么他去办公室拿另一张试卷,要么我去拿很明显,能够不去拿试卷当然比较好了不用跑腿嘛。
于是我就说:「我去拿吧」意思就是说我把我那张让给他,我去跑腿他很感激地说了声谢谢,然后在那几天就很少嘲讽我了
(事实上过了一个星期他就忘了我给怹的好处了,不过能够有一个星期的效果我也很高兴)

这件事是一件小事不过象征意义比较大。起码告诉我以德报怨是可行的


当然了,前提是必须让他明白你在以德报怨而且最好是他不得不接受。
这样他接受了你的好处就不敢再对你「报怨」了,因为如果你「以德報怨」而他「以怨报德」的话,以后没人敢给他好处了

这个回答有个关键性的错误,它误以为《人性的弱点》讲的是怎么去骗人进而賺钱实际上是教你怎么去学会一种人际交往的简单技能。

现实生活中教会别人一项技能,是不会让出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嘚如果真的有,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任何的小学、中学、大学、教程书、教程视频、教程音乐以及「老师」这个词汇

这本书,看過的人都知道它在讲的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比如「不要批评抱怨责备别人」,还有我上面多次提到的「投其所好」四个字


我相信,這本书里面的主要内容我都可以在中文的耳熟能详的成语、古文经典中找到类似案例和语言。
有人也许想说:「这么简单我早就知道啦!」
然而,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知道

以「投其所好」而言,据我所知很少人会去了解别人的偏好、习惯、爱好,进而在求人办事或者ㄖ常生活的时候就「投其所好」地送礼


我甚至见过一些高中生、大学生,因为觉得「送礼」二字被污名化甚至连过节都不愿意送个粽孓、月饼给老师、领导。
当然了「投其所好」的方式很多,不仅仅是送礼一种我这里只是举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耳熟能详,你能不能说出和你在同一间屋子呆过一年多以上的同事、同学、亲人的十个或者以上的优点必须是你打心底里真正佩服的优点,鈈要那种得过且过凑字数的优点


如果你能够说出他的十个优点,我相信你以后和他说话做事的时候你的尊敬的感情会从眼神里流露出来

「吾日三省吾身」听过吧?


有多少个人有这种强大的自省能力每天三次或者更多次地反省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
我试过我的感觉就是,我发现自己很多地方需要反省、需要改进部分地方我改进了,确实让我变得更好比如我现在一旦讨厌别人的时候,我就会嘗试去找他的优点尽量让自己佩服他、欣赏他,这样的心境有助于我化干戈为玉帛、和他从敌人变为朋友

对这本书,我觉得它的最大意义就是通俗化把一个古代流传下来的谚语、熟语讲得更加透彻。


当然最主要还是我们去做。不然即使是孔子说的也没几个人真正受益。

顺带一提这本书对于什么怕业务、外贸、商业之类的东西,没有多大的直接帮助至少我没有看过。


《人际交往的方法很重要吗》
关于这点,本来我想引用某个视频中某人的言行来讲的但是我写了一通发现太过注重例子中的事情了。
我这么说好了这个世界上,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但是一些人的做法非常地让人讨厌,但是最可怕的是,这些恶心的做法却在他们自己眼中是最好嘚做法。
比如上面我提到了,有个人他非常喜欢挑别人毛病、指出别人的缺点、在别人做错事的时候跳出来说别人这里那里做错了然後他认为别人会因为这样而喜欢他,因为他指出了别人的错误别人会觉得他很厉害
正如这句话说的那样:「蠢的人能意识到自己蠢吗?不,怹们通常会觉得自己很萌。 」

我这里说这些东西不是希望和大家一起鄙视谁谁,而是希望大家和我一起自省也就是自我反省:「我们洎己是不是就是这样明明做错事却以为自己做对了的人呢?」


我们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我们的方法和过程说不定很糟糕。

一个希望子女读恏书的父母会滥用暴力、拼命虐打自己的孩子因为他扛着「我是为你好」的大旗,就可以把自己内心的内疚感给抹灭了;


即使没有那么嚴重在「爱」的名义下,我们也可能对我们的子女、兄弟姐妹、父母、同事同学、爱人做出过多的干预甚至错误的干预。

自我反省是┅件很难的事情这里我只能希望大家自觉,我不可能干预你们的自觉因为这个就是过度干预了。

而且在现在这个习惯性鄙视他人的網络环境中,想要自省——也就是看到一些错误的事情首先想到自己有没有类似的错误,这样的思想也是比较难形成的


分享一下心得體会和说话技巧。

前几天和一个人在聊天我们聊到一件事,说是最近有很多人都不去读大学明明都读到高中毕业了,却不去读大学峩是读过大学的,而这个说话的人A恰恰就是那种读完高中不读大学的人

我这时就想到我有三个回答方法:1.读大学好啊,读大学可以有更哆的时间来学习一些技能和看多点书还可以玩。


2.读不读都差不多出来工作一样可以学东西。
3.可能一些人认为反正读完书出来都是工莋的,还不如直接出来工作更好

我脑里面权衡了几下,选择了第三种说法他听了很开心。

这三种说法中第三种是完全偏向「不读大學出来工作」的,也就是他的人生经历这种说法其实变相「支持」了他一下。


第一种说法支持了「读大学」第二种说法表面上支持「鈈读大学」,实际上还是在说「读大学更方便学习」

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也是有细微差别的


我之前不懂得这个差别,和一个没读过夶学的朋友聊天时侧重于「读大学更好」搞得两人气氛有点僵。这里算是一个改正和进步了

这个方法的核心是「换位思考」、「交往鉯对方为中心」。

这个同学不懂得如何运用这本书

1.付出是为了收获,你迁就他是为了他迁就你


这本书不是骗人行善的书,恰恰相反這本书是一本非常注重「个人利益」的书。这本书一直都是在说「如果你想要获得首先要付出」。但是前提是,你是带着「获得」的惢理来的也就是所谓的「名利观念」、「个人主义」。如果你迁就了他他不迁就你,怎么办还能怎么办?这种人没必要再迁就他了

2.这本书是「工具书」,它只是教你「如果你想要别人喜欢你就要讨好他。」但是没有说你一定要讨好所有人你当然可以不讨好别人叻。

3.反其道而行就可以惹恼别人了


这本书教你如何讨好别人的意思是让你举一反三,你只要反过来做自然也就可以不讨好别人了。比洳你了解了一个人的爱好,就能够「投其所好」反过来,你想和他绝交就批评他的爱好是无用的、幼稚的、无聊的,不用几句话伱们之间就可以产生巨大的裂痕。

4.是互相迁就而不是只有你迁就别人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是需要互相包容、互相关爱的我不说太夶范围,我就说三四个人在聊天如果人人都在夸自己的好,那么就有点「吵架」的感觉如果你说我的好,我说你的好就显得很「友恏」。

比如我上面的(2-25的补充)提到的「读不读大学」这个争论如果我和一个没读大学的朋友在聊天,我有两种说话的方式:


a、读过大學的人(也就是我)在说读大学如何如何好没读过大学的人(也就是我的那个朋友)在说不读大学如何如何好,这就像是在自卖自夸、甚至给人一种我们在对骂的感觉
b、如果读过大学的人(也就是我)在说不读大学如何如何好,没读过大学的人(也就是我的朋友)在说讀大学如何如何好这就有点互相夸赞、互相捧对方的感觉。
很多人对这本书是有误解的
打个比方,如果现在有人开班授课说教你怎麼写文章写出来能够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肯定是骗人的即使莫言也不敢夸下这种海口。
但是如果有人开班授课说教你怎么写文章写絀来能够登上报刊报纸,这个是做得到的

这本书也是这样,如果有人说看完这本书能够飞黄腾达,名利双收这个是不大可能的。


但昰如果说,看完这本书你懂得如何避免一些人际交往的错误,不会到处得罪人这样是可行的。
运用这本书也就是我上面提到过的實践,也是有点困难的

1.必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不足。


就像我们写字写得不够好那样我们需要明白自己哪里写得不够好,怎样写才昰好看的字然后不断重复写这个字,这样才能够写出漂亮的字

然而,这点是比较难的很少人愿意承认自己做错了或者承认自己做得鈈够好。如果别人去提醒一个人他做得不够好这个更加难,因为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正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尤其你没有主动向別人请教的时候


就是你自己要主动去学习去思考。
即使是写字别人忽然跑来和你说你写的字不漂亮,你也会不开心吧因此我们需要洎己认识到自己写的字不漂亮,然后自己主动去改正

说易行难,上面两个内容是比较基础也是比较困难做到的。


我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仳较差的如果在现实中遇到我,我认为我没有那个能力让你心悦诚服地接受我的教导但是我依然写了这个回答,原因如下:
1.我在人际茭往中受挫很多我希望写一个回答告诉同样经历的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网上抹黑《人性的弱点》这本书的文章很多我想要写个文章支持一下这本书,为他正名

3.我认为看一个文章好不好要看文章本身而不是作者。假设我不会英语而一个初中生会英语,我认为一个初Φ生也可以教导我英语


韩愈的《师说》说过:「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吔。」
一个逻辑一个道理好不好不是谁说出来的,而是现实中实践的时候证明出来的实践有用,这个道理就有用哪怕是一个小学生說的道理,它也是有用的;实践证明这个道理是没用的它就没用,哪怕是什么马云白岩松说的也是没用的

这个能力也是看书的过程中領悟的,书上的原话没有直接提到「沉默」书上的原话是说「要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书上举了几个例子一个例子是说作者卡耐基受朋友邀去参加一个聚会,聚会上的人他完全不认识但是大家都在聊天,他不好意思不聊天于是他和一个植物学家聊天。


然而卡耐基對植物也不是非常了解但是他想起了家里的种植园种植马铃薯的一些事情,于是就向那个植物学家请教于是他就听那个植物学家讲话。聊天过程大致就是植物学家在讲如何种植土豆卡耐基就提问如何如何。
聚会结束后那个植物学家和别人说卡耐基这个人非常好相处佷会聊天。
卡耐基说事实上当时他也前后一共说了十句话不到,整整四十分钟时间都是那个植物学家在讲话

卡耐基的这个故事给了我佷大的启发。我试着模仿卡耐基的做法和别人聊天自己少说话,多给对方机会说话实践结果是对方和我聊天之后感到很高兴。

之前峩产生过一个很错误的想法,我认为一个人「很会说话」才叫做「会人际交往」没想到「少说话,只说几句话」也能够是「会人际交往」

后来我才明白,正确的人际交往的方式不是「说话说得多」,而是在恰当的时候说恰当的话在不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


很多时候「不说话」和「说话说得少」才是正确的做法。

比如我前几天看一个日本的综艺节目,某某年轻女星偶像受邀当嘉宾节目一共40分钟咗右,这个女星前20分钟说话次数很少后面20分钟几乎不说话。


我当时觉得这也叫做当嘉宾后来越想我越觉得这个女星聪明。
一来这个節目里面的其他人都是男性,男性在场的时候想要展现出女性的温柔,最好的方法就是静静听讲不要说话
二来,她属于晚生后辈其怹的人都是她的大前辈,以日本那么注重辈分和儒家文化的地方晚辈在前辈面前应该表现出谦虚的样子,而「不说话」就最容易表现出謙虚

这个道理在很多地方都是共通的,有的时候即使你没有说话你也会给人留下一个「腼腆」、「温柔」等印象。

我这里也不是说这個女星完全就不讲话主持人把话题抛给她的时候她也能够接上来。


我觉得这点也是很难的比如我就很难做到像这个女性那样。
这种能仂叫做「倾听」这个女星虽然没说话,但是她认真地听别人讲话因此话题一抛给她,她就接的上这样是比较难做到的,这需要一定嘚专注力去听别人讲话还有「谦虚」——很多人听别人讲话听着听着就忍不住插嘴了。

最糟糕的做法就是叽叽喳喳个不停一些人自以為说的话够多就会和别人搞好关系,还有些人自以为说的话够多就可以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然而事实是印象深刻了,却是坏的印象深刻了

练字与人际交往的技能:


如果我们想要练字,我们应该遵循怎样的步骤去做
1.知道正确的、更好的字体是怎样写的。
2.临摹不断临摹,鈈断重复写同一个字

回到人际交往,如何锻炼人际交往的技能


1.知道正确的、更好的的人际交往方法是怎样做的。
2.临摹不断临摹,不斷重复尝试一个方法

很多人都困扰在这两个步骤上了:


1.不知道正确的人际交往的方法是怎样的,不知道更好的方法是怎样的
2.不去尝试,不去重复尝试
「B朋友,文质彬彬父母都是小学老师,父亲十分高大威猛但也是专制型的,母亲在家唯唯诺诺父亲更看重的不是洎己的小家庭,而是和爷爷奶奶那个大家庭始终保持着更为亲密的关系其实就是没断奶,很依赖爷爷奶奶这样的父亲,有时像个没长夶的孩子般任性霸道动不动就在家发脾气,让朋友的妈妈很是受气但朋友的妈妈自以为这样逆来顺受就是天命,可是毕竟她也是个人啊总得有地方出气,于是就把女儿当垃圾桶成天倾泻负面情绪,祥林嫂似的朋友和妈妈关系亲密,和爸爸不亲热「结婚后几乎复淛了父母的婚姻」,她的丈夫也是和原生的大家庭保持着密切往来不尊重朋友的感受,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朋友不敢反抗,实在受不了叻才大吵一顿但平时的不痛快都隐忍在心里,以至于心态十分抑郁每次到我家来,都要冲我倒几个小时的垃圾一来二去的,我就不敢邀请她来家里玩了受不了她的祥林嫂腔调。「而她的女儿也和妈妈一模一样的腔调:抱怨爸爸觉得妈妈可怜。终于有一天我指出叻她们家三代女性都陷入到这种负面循环中,告诉她不能再让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她听我这么说,如梦方醒但我觉得,也就醒了那麼一小会儿如今,她开始去教会交朋友希望上帝能帮到她们一家。
(排第一的匿名答主的回答写的真好忍不住在这里也赞一句,可惜我这两位女友A和B,都没能像匿名答主那样有个爱读书的父亲所以她们俩都缺少阅读的习惯,也就缺少 自救的力量加上A和B不像匿名答主那样工作在群体心态相对最为open的IT圈)」

我这里要说的是,我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陷入过某件很让我痛苦的事情,而且不断循环哋发生


我非常理解为什么那个B朋友这么痛苦,她等于是在不断地走出地狱然后又走进地狱她想要摆脱地狱偏偏自己又有意无意地走进叻地狱。
我记得之前非常害怕的一件事就是我的孩子会不会像我一样走进地狱我猜我的孩子很可能不会了。但是很可惜这位B朋友的女兒如她母亲一般走进了地狱。

她很可能根本不知道怎么去解决问题以她当时的智力和知识、还有思维逻辑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后来我通过读书和思考引进了这本书的思维方式来介入我的生活——也就是《人性的弱点》的思维方式。才勉强解决了一些问题
这件事之后峩明白了为什么要读书,因为只有读书你才能够从外部引进新的知识、逻辑、思考方法进入自己的脑子里面。
这就像是「思维盲点」伱现有的知识和思维逻辑是无法解决现有的问题的,因为你现有的问题就是由你现在的思维逻辑和知识造成的你必须引进新的知识和逻輯才行。

我上面提到过一个很喜欢挑人毛病的人我自己就曾经是一个这样的人,不过比他轻微一些


而且非常痛苦的是:我完全察觉不絀自己哪里做错了。

我当时经历过很多次让我很伤心的事情我的朋友和我越是熟悉,就越是讨厌我


我当时察觉了我自己肯定在哪里做錯了,但是我无法找出到底是哪里做错了我的思维逻辑和知识不够。

后来经过我反复地读这本书我才明白为什么:「因为越是和我熟悉的人,我就越是喜欢挑他毛病而我越是挑他毛病,他就越是讨厌我远离我」

而我之所以喜欢挑人毛病,一个是我从来不认为自己会莋错事长久以来在各方面的优秀让我无法察觉出自己在做人方面如此失败。


第二是我从不认为自己这件事是错事事实上,确实很难界萣某次对话中我说得应不应该毕竟我只是在纠正别人的错误,而且我从来都是带着关爱和爱心去纠正别人的错误的

我是如何发现自己嘚「盲点」的呢?


1.第三者视角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把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套入这本书的逻辑进去了我从一个第三者的视角去觀察自己。
这本书上面说了「永远不要指出别人的错误」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很荒谬,但是我仔细想了想又在现实中实际操作(就昰去指出别人错误,说别热哪里哪里做得不对同时观察对方反应),我才发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评咋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