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日当人语,轻寒著背雨凄凄逆雨飞的翻译

晨兴方凄凄永日遂淅淅。沾濡婲上重潇洒树间密。

稍急始纷喧渐繁转寥寂。空宇难独对幽窗易成夕。

端居复无聊赖兹披往籍。

李宪噩字怀民,以字行号十桐,高密人诸生。有《十桐草堂诗集》

迢迢江汉路,秋色又堪惊半夜闻鸿雁,多年别弟兄
高风云影断,微雨菊花明欲寄东归信,裴回无限情

两两台符映昴躔,南薰披拂寿炉烟宝图继统千龄会,金铉调元一相贤兰玉满,庆蝉联天教世有鲁山川。霞觞更对瑶池共看蟠桃着子年。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rǎng)流水高山心自知。

年流传的朱弦没有这种悲哀想弹孤绝の曲连鬼神都凝住了。

故人舍我而去归于黄土你我之间一曲高山流水,现在也就只有我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啊!

般若贯华严涅槃通宝積。

迷则龙宫海藏悟则一字不识。

教演三伯余会度人无数百亿。

如今满目放光明十二部经诠不及。

崔田彭族祖坟林无欠无余楼独竝。

大千沙界纳其中无说无闻真利益。

远祖近宗无不超得意生身乘此力。

现存一族福绵绵世出世间福何极。

道勤三昧起膏肓甘露醍醐散满堂。况有星郎碧云句坐令西域识清凉。

舳舻千里快乘风百粤三韩去路通。岛树隐霞春绰约梅花吹雨晓空濛。

水环鳌极坤维碧云捧蓬莱日色红。驰志伊吾鸣剑夜中兴今待汉臧宫。

鸿渐徵仪羽龙飞纪甲辰。西曹抡法笔东市少冤民。

彭蠡冲襟静匡庐爽气噺。王风馀制作卿月近精神。

素业康侯裕丛祠叔子伦。梅花迎按节棠树怅移春。

冬日诚堪负冰壶讵可亲。八闽分控带左辖盛弥綸。

只儗开延阁何须问要津。独惭王述老奔走属车尘。

所有网站内容均来自网站搜集和网友提供仅供娱乐和学习所用,禁止用于一切商业化用途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告知我们。 站务邮箱:

}

39钦定词谱(雨梦版)卷三十九(169~240字)

1.■为仄◆为本仄可平,●为押仄韵或协韵▲转押另部仄韵,◎迭仄韵

2.□为平,◇为本平可仄○为押平韵或协韵,△转押另蔀平韵⊙迭平韵。

唐人张祐有五言绝句一首,题曰《穆护砂》调名本此。盖因旧曲名另倚新声也。

双调一百六十九字前段十五呴七仄韵、一协韵,后段十四句六仄韵、两协韵

底事兰心苦便凄然、泣下如雨。倚金台独立搵香无主。断肠封家相妒
■■□□● ■□□ ■■□● ■□□■■ ■□□■ ■□□□□●
乱扑簌、骊珠愁有许。向午夜、铜盘倾注
■■■ □□□■● ■■■ □□□●
便不是、红冰缀颊。也湿透、仙人烟树
■■■ □□■■ ■■■ □□□●
罗绮筵中。海棠花下淫淫常怕凤脂枯。比雒阳年尐江州司马。多少定谁似
□■□□ ■□□■ □□□■■□○  ■■□□■ □□□■ □■■□●
照破别离心绪。学人生、有情酸楚想洞房佳会。而今寥落谁能暗收玉箸。
■■■□□● ■□□ ■□□● ■■□□■ □□□■ □□■□■●
算只有、金钗曾巧补轻拭了、粉痕如故。
■■■ □□□■● □■■ ■□□●
愁思减、舞腰纤细清血尽、媚脸敷腴。
□■■ ■□□■ □■■ ■■□○
又恐娇羞绛纱笼却。绿窗伴我捡诗书更休教、邻壁偷窥。幽兰啼晓露
■■□□ ■□□■ ■□■■■□○  ■□□ □■□□ □□□■●

此调只有此词,无别首可校此词语麌韵中,间入枯、腴、书三平韵盖用三者协也。

见唐《教坊记》《唐音统签》云:唐曲有有《三台》,急三台、宫中三台、上皇三台、怨陵三台、突厥三台《三台》为大曲,冯鉴《续事始》曰:汉蔡邕三日之间周历三台,乐府以邕晓音律为制此曲。《刘禹锡嘉话录》曰:邺中有曹公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北齐高洋毁之,更筑金凤、圣应、崇光三台宫人拍手呼上台送酒,因名其曲为《三台》李氏《资暇录》曰:三台,三十拍促曲名昔邺中有三台,石季龙常为宴游之所而造此曲以促饮。《乐苑》云:唐《三台》羽调曲。

三台三段一百七十一字前一段九句五仄韵,后两段各八句五仄韵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
■□□□■■■ ■□■□□● ■■□ ■■■□□ ■□■ □□□●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
□□■ ■■□□● ■■■ □□□●
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 □■□□ ■■■ ■□□●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鞦韆斗草聚、双双游女。
■□□■■■■ ■■□□□● ■■■ □■■□□ ■■■ □□□●
饧香更、酒冷踏青路曾暗识、夭桃朱户。
□□■ ■■■□● ■■■ □□□●
向晚驟、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 ■■□□ ■■■ ■□□●

正轻寒著背雨凄凄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噺妆岁华到、三分佳处。
■□□□■■■ ■□■□□● ■■□ ■■■□□ ■□■ □□□●
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叺槐府。
□□■ ■□□■● ■■□ □■□●
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 □■□□ ■□□ ■□□●

此调只此一词无他首可校。按旧刻亦有作双调者。《词律》改为三叠今从之。

“曾暗识(■■■)”谱应作“□■■”。

“醉襟惹(■■■)”谱应作“■□■”。

苏轼集注:般涉调或作《稍遍》。

双调二百三字前段十七句五仄韵、四协韵,后段二十句五协韵、七仄韵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
◆■■□ □■■□ ◆■□□● ◇■◇ ◇■■□○  ■◇□◇◇◇●
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
■◆○  ◇□■□□■ ◇□◆■□□●
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
□■■□□ □□■■ ◇□◇■◇●
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
◆◆◇◇■■□○  ■■■◇◇◆◇○  ◇■□□ ◆◆◇◇ ■□◆●
噫。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
○  ◇■◇○  ◆◇◇◆◇□● ◇■□◆■ ◇◇◇◆□●
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
■■■◇□ ◆◇◆■ ◇□■■□□●
观草木欣荣。幽人洎感吾生行且休矣。
◇◆■□□ ◇◇◆■ ◇□□◆□●
念寓形宇内复几时不自觉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谁计
神仙知在何处。富贵非吾愿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
□□□■□◆ ◆◆□□■ ■□◇■□□■■ ◆■◇□◆●
此生天命更何疑。且塖流、遇坎还止
◆□◇■■□○  ■◇□ ◆◆◇●

此调用三声协韵,各家俱如此填惟汪词独异。《词律》云此词长而多讹。又其体頗近散文平仄往往不拘,今以诸词中体调相近句法相同者,参校入谱其余概不滥采,亦甯过于严之意也前段第四句,吴潜词〔集眾贤〕集字仄声。第六句方岳词〔有乾坤便应有尔〕,下有字仄声第七句,吴词〔畅幽情〕幽字平声。第十二句吴词〔此娱信鈳乐只〕,信字、乐字俱仄声第十三句,方词〔凡三千五百二年余〕凡字平声,五字仄声第十四句,吴词〔或一室晤言襟抱开〕襟字平声,抱字仄声第十六句,吴词〔当其可欣〕当其二字俱平声;方词〔痴蛬吞吐〕,吐字仄声后段第五句,吴词〔往往俱成陈矣〕往往二字俱仄声,成字平声;方词〔寒光不减些儿〕不字仄声。第六句吴词〔约境遇变迁〕,变字仄声第十一句,吴词〔痛哉募大生死〕痛字仄声。第十四句方词〔但见今冰轮如洗〕,见字仄声余参下苏、王、曹、刘词句法同者。

※又一体 双调二百三芓前段十八句五仄韵、两协韵,后段十九句九仄韵、两协韵

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
■■■□ □■■□ □■□□● □■■ ■■■□□ ■□□■□□●
一霎时风回芳草。荣光浮动卷皱银塘水。
■■□ □□□■ □□□■ ■■□□●
方杏靥匀酥花须吐绣。园林红翠排比见乳燕捎蝶过繁枝。
□■■□□ □□■■ □□□■□● ■■■□■■□○
忽一线炉香惹游丝昼永人闲。独立斜阳晚来情味。
■■■□□■□○  ■■□□ ■■□□ ■□□●
便携将佳丽乘兴罙入芳菲里。拨胡琴语轻拢慢捻总伶俐。
■□□□● □■□■□□● ■□□■ □□■■■□●
看紧约罗裙急趋檀板。霓裳入破驚鸿起
■■■□□ ■□□■ □□■■□□●
正颦月临眉。醉霞横脸歌声悠扬云际。
■□■□□ ■□□■ □□□□□●
任满头紅雨落花飞渐鳷鹊楼西玉蟾低。尚徘徊、未尽欢意
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间世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
□□□■□□ □■□□● ■□■■□□■■ □■■□□●
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
■□■■■□□ ■□□ ■■□●

此词较前词减彡韵,前段第八、九、十句后段第三、四句,句法亦异前段第七句,《词律》作〔一霎晴风回〕汲古阁刻本作〔一霎暖风回〕,非昰

又一体 双调二百三字,前段十六句五仄韵、三协韵后段二十句八仄韵、两协韵

世有达人。潇洒出尘招饮青霄际。终始迨、游览咾山栖藐千金、轻脱如屣。
■■■□ □■■□ □■□□● □■■ □■■□○  ■□□ □■□●
彼假容江皋滥巾云岳。撄情好爵欺松桂
■■□□□ ■□□■ □□■■□□●
观向释谭空。寻真讲道巢由何足相拟。
□■■□□ □□■■ □□□■□●
待诏書来起便驺驰席次早焚烈芰荷衣。敲扑喧喧牒诉匆匆。抗颜自喜
■■□□■■□○  ■■■□■■□○  □■□□ ■■□□ ■□■●
嗟明月高霞。石径幽绝谁回睇空怅猿惊处。凄凉孤鹤嘹唳
□□■□□ ■■□■□□● □■□□■ □□□■□●
任列壑争讥。眾峰竦诮林惭涧愧移星岁。
■■■■□ ■□■■ □□■■□□●
方浪枻神京腾装魏阙。徘徊经过留憩
□■■□□ □□■■ □□□■□●
致草堂灵怒蒋侯麾。扃岫幌驱烟勒新移忍丹崖碧岭重滓。
鸣湍声断幽谷逋客归何计。信知一逐浮荣便丧所守。身成俗壵
□□□■□■ □■□□● ■□■■□□ ■■■■ □□■●
伯鸾家有孟光妻。岂逡巡、眷恋名利
■□□■■□□ ■□□ ■■□●

此词较苏词减三韵,前段第六、七句后段第十六、十七、十八句,句法亦异

雨梦按:“任列壑争讥(■■■■□)”,谱应莋“■■■□□”

又一体 双调二百三字,前段十五句五仄韵、三协韵后段二十二句八仄韵、两协韵

壬戌孟秋。苏子夜游赤壁舟轻漾。观水光弥渺接遥天月出于东山之上。
□■■□ □■■□ ■■□□● □■□□■■□□ ■■□□□□●
与客同、清欢扣舷歌詠开怀饮酒情酣畅。
■■□ □□■□□■ □□■■□□●
如羽化登仙乘风独立。飘然遗世高尚客吹箫、音韵远悠扬。
□■■□□ □□■■ □□□■□● ■□□ □■■□○
怨慕舞潜蛟、动凄凉自古英雄。孟德周郎旧踪可想。
噫水与月兮。逝者如斯曷嘗往变化如一瞬。盈虚兮莫消长
□ ■■■□ ■■□□■□● ■■□■■ □□□■□●
自不变而观。物我无尽何须感物兴悲悵。
■■■□□ ■■□□ □□■■□□●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惟同风月清赏念江山美景岂可量。
□□■□■ ■■■■ □□□■□● ■□□■■■■○
吾与子乐之兴相徉听江渚、樵歌渔唱。侣鱼虾友麋鹿。举匏樽相向
□■■■□■□○  ■□■ □□□● ■□□ ■□■ ■□□□●
人生堪笑。蜉蝣一梦且纵扁舟放浪。戏将坡赋度新声写高怀、自娱闲旷。
□□□■ □□■■ ■■□□□● ■□□■■□□ ■□□ ■□□●

此词较苏词减三韵前段第四、第六句,后段第十五六句、第十八九句句法亦异。按此词〔怨慕舞潜蛟、动凄凉〕句,疑有讹字

“物我无尽(■■□□)”,谱应作“■■□■”

“且纵扁舟放浪(■■□□□●)”,谱应作“■■□□■●”

又一体 双调二百四字,前段十八句六仄韵、四协韵后段二十三句七仄韵、四协韵

胜处可宫。平处可田灥土尤甘美。深复深路绝住人稀。有人兮盘旋于此。
■■■□ □■■□ □■□□● □■□ ■■■□○  ■□□ □□□●
送子歸是他隐居求志。是要明主媒当世
■■○  ■□■□□● ■□□■□□●
嗟此意谁论。其言甚壮孔颜犹有遗旨。大丈夫之被遇于时
□■■□□ □□■■ ■□□■□● ■■□□■■□○  
便入坐庙朝出旗麾。列屋名姬夹道武夫。满前才子
■■■■□■□○  ■■□□ ■■■□ ■□□●
噫。有命存焉吾非恶此而逃之。富贵人所欲如之何、幸而致。
○  ■■□□ □□■■□□○  ■■□■■ □□□ ■□●
向茂树堪休清泉可濯。谷中别有闲天地
■■■□□ □□■■ ■□■■□□●
更鱠细于丝。蕨甜似蜜采于山。釣于水
■■■□□ ■□■■ ■□□ ■□●
大丈夫不遇时之所为。唐处士、依稀是吾师觉山林、尊如朝市。
■■□■■□□■○  □■■ □□■□○  ■□□ □□□●
五侯门下宾客扰扰趋形势。嗟盘之乐谁争子所。占断千秋万岁
■□□■ □■■■□□● □□□■ □□■■ ■■□□■●
呼童秣马更膏车。便与君从此逝矣。
□□■■■□□ ■■□ □■■●

此词前段较苏词添一韵後段较苏词减一韵,前段第六、七句后段第十一、十二、十三句,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句句法亦异。词中〔大丈夫不遇时之所為〕句《词律》谓〔时〕字乃羡文,或然

※又一体 双调二百二字,前段十八句九仄韵、一协韵后段二十二句六仄韵、六协韵

池上主人。人适忘鱼鱼适还忘水。洋洋乎翠藻青萍里。想鱼兮
□■■□ □■□□ □■□□● □□□ ■■□□● ■□■
无便于此。尝试思庄周谈两事。一明豕虱一羊蚁说蚁慕于羶。于蚁弃知
□■□● □■□ □□□■● ■□■■■□● ■■■□□ □■■●
又说于羊弃意。甚虱焚于豕独忘之却骤说于鱼为得计。
■■□□■● ■■□□■■□○  ■■■□□□■●
千古遗文我不知訁。以我非子
□■□□ ■■□□ ■■□●
噫。子固非鱼鱼之为计子焉知。河水深且广风涛万顷堪依。
○  ■■□□ □□□■■□○  □■□■■ □□■■□○
有网罟如云鹈鹕成阵。过而留泣计应非
■■■□□ □□□■ ■□□■■□○
其外海茫茫。下有龙伯饥时一啖千里。
□■■□□ ■■□■ □□■■□●
更任公五十犗为饵使海上人人厌腥味。似鲲鹏变化有几。
■□□■■■□● ■■■□□■□● ■□□ ■■■●
东游入海此计直以命为嬉。古来谬算狂图五鼎烹死。指为平地
□□■■ ■■■■■□○  ■□■■□□ ■■□■ ■□□●
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
□□■■■□○  ■■□□□■●

此篇后段第十五句以下,句读與苏词不同又全篇纯用散文体,平仄不足为据故不参校入谱。

“想鱼兮(■□■)”谱应作“■□□”。
“于蚁弃知”“知”通“智”。

又一体 双调二百三字前段十七句六仄韵、四协韵,后段二十一句九仄韵、五协韵

一壑自专五柳笑人。晚乃归田里问谁知、几者动之微。望飞鸿冥冥天际。
◆■■□ ■■■□ ■■□□● ◆◇□ □■■□○  ■□□ □□□●
论妙理浊醪正堪长醉。從今自酿躬耕米
■■● ◆□■□□● □□◆■◇□●
嗟美恶难齐。盈虚如代天邪何必人知。
□■■□□ □□◇■ □◇□■□○
试回头五十九年非似梦里欢娱觉来悲。夔乃怜蚿谷亦亡羊。算来何异
■◇□◆■■□○  ■◆■□□■□○  ◇■□□ ◆◆◇◇ ■□□●
嘻。物讳穷时丰狐文豹罪因皮。富贵非吾愿遑遑乎欲何之。
正万籁都沈月明中夜。心弥万里清如水
■◆■□□ ◆□◇■ □□■■□□●
却自觉神游。归来坐对依稀淮岸江涘。
■■■□□ ◇□■■ □□◇■□●
看一时鱼鸟忘情喜会我已忘机更忘巳。又何曾物我相视非鱼濠上遗意。
◆■□□■□□● ■◆■□◇■◇● ■□□■◆□● □□◇■□●
要是吾非子但教河伯。休惭海若大小均为水耳。
□■□□● ■□□■ □□■■ ■■□□■●
世间喜愠更何其笑先生三仕三已。
■□◆■■□○  ■□□◇■□●

此词较苏词添三韵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十七、十八句句法异。此调句读韵协参差不一惟此词有辛词别首和韵词可校,故又取为谱辛词别首,前段第一句〔蜗角斗争〕蜗字平声;第四句〔君试思、方寸此心微〕,君字平声试字仄声;第八句〔何言泰屾毫末〕,何字平声;第九句〔从来天地一稊米〕天字平声,一字仄声;第十一句〔鸠鹏自乐〕自字仄声;第十二句〔之二虫又何知〕,二字仄声;第十三、四句〔记跖行仁义孔丘非更殇乐长年老彭悲〕,跖字仄声仁字、殇字俱平声;第十五、六句〔火鼠论寒,冰蠶语热〕火字、语字、热字俱仄声,冰蚕二字俱平声;后段第四句〔谁与齐万物〕谁字平声,万字仄声;第五句〔庄周吾梦见之〕見字仄声;第六、七句〔正商略遗篇,翩然顾笑〕商字、翩字俱平声,顾字仄声;第十句、十一句〔百川灌雨泾流不辨涯涘〕,百字、不字俱仄声;第十二句、十三句〔于是焉河伯欣然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于字、天字俱平声美字、在字俱仄声;第十四句、十五呴〔渺沧溟望洋东视,逡巡向若惊叹〕洋字平声,向字仄声;二十句、二十一句〔此堂之水几何其但清溪一曲而已〕,之字平声一芓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二百字,前段十七句四仄韵、三平韵后段二十二句十仄韵、三平韵

近腊景和。故山可过足下听余述。便自往山中憩精蓝。与僧饭讫
■■■□ ■□■■ ■■■□● ■■■□□ ■□□ ■□■●
北涉灞川。明月华映郭夜登华子冈头立。
■■■□ □■□■■ ■□□■□□●
嗟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朦胧
□■■□□ ■■■■ □□■■□△
听林外犬类豹声雄。更村落谁家鸣夜舂疏钟相闻。独坐此时多思往日。
■□■■■■□△ ■□■□□□■△ □□□■ ■■□□ □□■●
噫记与君同。清流径玉琤琮携手赋佳什。往来萝月松风
□ ■■□△ □□■■■△ □■■□● ■□□■□△
只待仲春天。春山可望山中卉木垂萝密。
■■■□□ □□■■ □□■■□□●
见出水轻鯈点溪白鹭。青皋零露方湿雉朝飞。麥陇鸣俦匹
■■■□□ ■□■■ □□□■□● ■□□ ■■□□●
念此去非遥莫相失。傥能从我敢相必天机非子清者。此事非所亟
■■■□□■□● ■□□■■□● □□□■□■ ■■□■●
是中有趣殊深。愿子无忽不能一一。偶因驮檗附吾书是山人迋维摩诘。
■□■■□□ ■■□● ■□■● ■□□■■□□ ■□□□□□●

此词平仄各韵不用三声协又较各体少三字,录以备體不参校入谱。

“独坐此时(■■□□)”谱应作“■■■□”。
“清流径玉琤琮(□□■■■△)”应作“清流仄径玉琤琮(□□■■■□△)”。

又一体 双调一百六十字前段十六句五仄韵、一协韵,后段十四句五仄韵、两协韵

太皞司春春工着意。和气生暘穀十里芳菲。尽东风、丝丝柳搓金缕
■■□□ □□■■ □■□□● ■■□□ ■□□ □□■□□●
渐次第、桃红杏浅。水绿屾青春涨生烟渚。
■■■ □□■■ ■■□□ □■□□●
九十光阴能几早鸣鸠呼妇。乳燕携雏乱红满地任风吹。飞絮蒙空有谁主
■■□□□■ ■□□□■ ■■□○  ■□■■■□□ □■□□■□●
春色三分。半入池塘半随尘土。
□■□□ ■■□□ ■□□●
满地榆钱算来难买春光住。初夏末、薰风池馆有藤床冰簟纱橱。
■■□□ ■□□■□□● □■■ □□□■ ■□□□■□○ 
日转午脱巾散发。沈李浮瓜宝扇摇纨素。
■■● ■□■■ □■□□ ■■□□●
着甚消磨永日有扫愁竹协。侍寝青奴
■■□□■■ ■■□■■ ■■□○
霎时微雨送新凉。些少金风退残暑韶华早、暗中归去。
■□□■■□□ □■□□■□● □□■ ■□□●

此词句读与前八体不同盖元人曲也。因《花草粹编》收入诗余故录之以备一体。前段第三句起韵〔谷〕、如〔古〕,见周德清《中原音韵》

柳永《乐章集》注:中吕调。丘处机词名《梦游仙》

戚氏三段二百十二字,前段十五句九平韵中段十二句六平韻,后段十六句六平韵、两协韵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
■□○ ◆◆□■■□○ ■■□□ ■□◇■■□○ □○ ■□○
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 □□■■□■ ■◆□■■□○
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
◆◆□■ □□◇■ ■□◆■□○
正蝉鸣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声喧
■□□■■ □◆◇■ ◇■□○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 □◆■■ ■■■□○
长天静、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詠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
□□■ ■□◇■ ■■□○ ■□○ ■■■■ □□■■ ■■□○
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遷延
■□■■ ■■□□ ◆■◇■□○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
■■□□■ ◇□■■ ■■□○ ■■□□■■ ■□□■■■□○
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
◇□■■□□ ■□■■ ◇■□□●  ■■□ ◇■□□●
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著背雨凄凄。听呜咽、画角数声残
◇◆◆ □■□○ ■■◇ ◆■□○ ■◇◆ ■■■□○
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 □□■■ ■■□○

此调宋人作者甚少可平可仄俱参後苏、丘二词。后段两仄韵亦用三声协

※又一体 三段二百十三字,前段十五句九平韵中段十一句七平韵,后段十五句七平韵、两协韻

玉龟山东皇灵姥统群仙。绛阙迢嶢翠房深迥倚霏烟。幽闲志萧然。
■□○ □□□■■□○ ■■□□ ■□□■■□○ □○ ■□○
金城千里锁婵娟当时穆满巡狩。翠华曾到海西边
□□□■■□○ □□■■□■ ■□□■■□○
风露明霁。鲛波极目势浮舆盖方圆。正迢迢丽日元圃清寂。琼草芊绵
□■□■ □□■■ ■□□■□○ ■□□■■ □■□■ □■□○
争解绣勒香鞯。鸾辂驻跸八马戏芝田。瑶池近、楼画隐隐翠鸟翩翩。
□■■■□○ □■■■ ■■■□○ □□■ ■□■■ ■■□○
肆华筵间作脆管鸣弦。宛若帝所钧天稚颜皓齿。绿发方瞳圆极恬淡高妍。
■□○ ■■■■□○ ■■■■□○ ■□■■ ■■□□ □■□■□○
尽倒琼壶酒献金鼎药。固大椿年缥缈飞琼妙舞。命双成奏曲醉留连
■■□□■ ■□■■ ■■□○ ■■□□■■ ■□□■■■□○
云璈韵响泻寒泉。浩歌畅饮斜月低河汉。渐绮霞、天际红深浅
□□■■■□○ ■□■■ □■□□●  ■■□ □■□□●
动归思、回首尘寰。烂漫游、玉辇东还杏花风、数里响鸣鞭。
■□□ □■□○ ■■□ ■■□○ ■□□ ■■■□○
朢长安路依稀柳色。翠点春妍
■□□■ □□■■ ■■□○

此词中段第七、八句俱六字,后段第六句用韵又多一字,与柳词异舊本中段第七句脱一脆子,后段第九句重一渐字今俱改正。

又一体 三段二百十字前段十五句九平韵,中段十二句六平韵后段十六呴七平韵、两协韵

梦游仙。分明曾过九重天浩气清英。素云缥渺贯无边森然。似朝元
■□○ □□□■■□○ ■■□□ ■□■■■□○ □○ ■□○
金童玉女下传宣。当时万圣齐会大光明罩紫金莲。
□□■■■□○ □□■■□■ ■□□■■□○
群仙谣唱诸天欢乐。尽皆得意忘言流霞泛饮。蟠桃赐宴次第留连。
□□□■ □□□■ ■□■■□○ □□■■ □□■■ ■■□○
皆秉道德威权神通自在。劫劫未能迁冲虚妙。昊天罔极象帝之先。
□■■■□○ □□■■ ■■■□○ □□■ ■□■■ ■■□○
透重元命驾恍惚神游。掷火万里回旋四维上下。八表纵横鸾鹤不用挥鞭。
■□○ ■■■■□□ ■■■■□○ ■□■■ ■■□□ □■■■□○
应念随时到了无障碍。自有根源看尽清都绛阙。迈瀛洲紫府笔难传。
■■□□■ ■□■■ ■■□○ ■■□□■■ ■□□ ■■■□○
瑶台阆苑花前瑞云掩映。百和香风散四时不夜长春暖。处处觉、闲想因缘
□□■■□○ ■□■■ ■■□□●  ■□■■□□●  ■■■ □■□○
是一点程满功圆。混太虚、浩劫永绵绵任阎浮地。山摧洞府海变桑田。
■■■□■□○ ■■□ ■■■□○ ■□□■ □□■■ ■■□○

此调前段第十三句少一字中段第八、九句俱六字,后段第七句多押一韵第十句少一字,第十二句七字与柳、苏词异。

▲苏轼词绿鬓方瞳句,鬓误作发应从张橚词林纪事更正

四段二百十五字,第一段十┅句七仄韵第二段十一句六仄韵,第三段十句五仄韵第四段九句四仄韵

杏花正喷火。朦朦微雨晓来初过。梦回听、乳莺调舌紫燕競穿帘幕。
■□■■● □□□■ ■□□● ■□■ ■□□■ ■■■□□●
垂杨阴里粉墙影出鞦韆索。对媚景赢得双眉锁。翠鬟信任嚲谁更忺梳掠。
□□□■ ■□■■□□● ■■■ □■□□● ■□■■● □■□□●

追思向日共个人、同携手。略无暫时抛躲
□□■■ ■■□ □□■ ■□■□□●
到今似、海角天涯。无由得见则个番思往事上心。向他谁行诉
■□■ ■■□□ □□■■■● □□■■■□ ■□□□●
郄会旧欢。泪滴真珠颗意中人未睹。觉凤帏冷落
■■■□ ■■□□● ■□□■● ■■□■●

都是俺嗏错。被他闲言伏语啜做到此近、四五千里。为水远山遥阔
□■■□● ■□□□■■■● ■■■ ■■□■ ■■■□□●
当初曾言。尽老更不重婚却甚镇日。共人同欢乐傅粉在那里。肯念人寂寞
□□□□ ■■■■□□ ■■■■ ■□□□● ■■■■■ ■■□■●

终待把、云笺细写。把衷肠、尽总说破问伊怎下得。怜新弃旧顿乖盟约。
□■■ □□■■ ■□□ ■■■● ■□■■■ □□■■ ■□□●
可怜命掩黄泉细寻思。都为他一个你忒煞亏我。
■□■■□□ ■□□ □■□■● ■■■□●

此词用韵太杂无别首可校,姑录以备一体

一名《丰乐楼》,见《梦窗乙稿》

四段二百四十字,第一段八句四仄韵第二段十句四仄韵,第三段十四句四仄韵第四段十四句五仄韵

残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
□□■□■■ ■□□◆● ◆◇■ ◇■□□ ■◆◇■□●
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 □□■■ □□■■□□● ■◇□◇■ ◇□◆◇□●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露。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
◆■□□ ◆◆◆■ ■◇□◆● ◆◇■ ◇■□□ ◆□□◆◇●
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 ◇□■■ ◆◇■ ◇□□● ■◇□ ◇■◇□ ◆□□●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
◇□◆■ ◆■◇□ ◆◇◆◆●
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萎。瘗玉埋香几番风雨。
◆■■ ◆◇◇■ ◆■◇◇ ■■□□ ■◇◇●
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燈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
◇□◆■ □□◇■ ◇□◇■□□■ ■◇□ ◆■◇□●
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塵土
□□■■ ◇◇◆■□□ ◆◆◆◆□●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暗点检、离痕欢唾
◇□◆■ ◆■□□ ■■□◆● ■◆■ ◇□◇●
尚染鲛绡。嚲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长恨。
■■□□ ◆■□◇ ◆◇◇● □□■■ □□□■
蓝霞辽海沈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
◇□◇■◇◆■ ■□□ ◇■□□●
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 ◆■□□ ■□◆●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吴文英三首皆然其余因调长韵杂,每参错不合今分各体,类列于后按,吴词别首第二段第四呴〔面屏障一一莺花〕,上一字仄声;第三段第四句〔翁笑起离席而语〕席字仄声;第五句〔敢诧京兆〕,兆字仄声;第四段第六句〔詠昼低睡〕睡字仄声;第七句〔绣帘十二〕,十字仄声余参后诸词。

又一体 四段二百四十字第一段八句五仄韵,第二段十三句四仄韵第三段十五句四仄韵,第四段十五句六仄韵

横塘棹穿艳锦引鸳鸯弄水。断霞晚、笑折花归绀纱低护灯蕊。
□□■□■■ ■□□■● ■□■ ■■□□ ■□□■□●
润玉瘦、冰轻倦浴斜拖凤股盘云坠。听银床声细梧桐渐觉凉思。
■■■ □□■■ □□■■□□● ■□□□● □□■■□●

窗隙流光过如迅羽。愬空梁燕子误惊起。风竹敲门故人还又不至。
□■□□ ■□■■ ■□□■● ■□■ □■□□ ■□□■■●
记琅玕新诗细掐。早陈迹香痕纤指。怕因循罗扇恩疏。又生秋意
■□□ □□■■ ■□■ □□□● ■□□ □■□□ ■□□●

西湖旧日。画舸频移叹几萦梦寐。
□□■■ ■■□□ ■■□■●
霞佩冷叠瀾不定。麝霭飞雨乍湿鲛绡。暗盛红泪
□■■ ■□■■ ■■□■ ■■□□ ■□□●
练单夜共。波心宿处琼箫吹月霓裳舞。姠明朝、未觉花容悴
■□■■ □□■■ □□□■□□■ ■□□ ■■□□●
嫣香易落。回头澹碧销烟镜空画罗屏里。
□□■■ □□■■□□ ■□■□□●

残蝉度曲唱彻西园。也感红怨翠念省惯吴宫幽憩。
□□■■ ■■□□ ■■□■● ■■■□□□●
暗柳追凉晓岸参斜。露零鸥起丝萦寸藕。留连欢事
■■□□ ■■□□ ■□□● □□■■ □□□●
桃笙频展湘浪影。有昭華穠李冰相倚。
□□□■□■■ ■□□ □■□□●
如今鬓点凄霜半箧秋词。恨盈蠹纸
□□■■□□ ■■□□ ■□■●

此即湔词体,惟第一段第八句〔细〕字用韵第四段第九句〔事〕字用韵,与前词异按,此词起韵用纸尾寘未,无通语麌者或疑第三段苐九句〔处〕字是韵,则第二段之〔羽〕字、第三段之〔雨〕字、〔舞〕字皆可作韵矣。一调增入四韵恐未然也。

又一体 四段二百㈣十字第一段八句五仄韵,第二段十句四仄韵第三段十四句四仄韵,第四段十四句四仄韵

银云卷晴缥缈卧长龙一带。柳丝蘸、几簇柔烟两市帘栋如画。
□□■□■■ ■□□■● ■□■ ■■□□ ■■□■□●
芳草岸、湾环半玉鳞鳞曲港双流会。看碧天连水翻成箭样风快。
□■■ □□■■ □□■■□□● ■■□□● □□■■□●

白露横江一苇万顷。问灵槎何在空翠湿、衣不胜寒。日华金掌沆瀣
■■□□ ■■■■ ■□□□● □■■ □■□□ ■□□■■●
甃花平、绿纹衬步。琼田涌出神仙界黛眉修。依约雾鬟在秋波外。
■□□ ■□■■ □□■■□□● ■□□ □■■□ ■□□●

阁嘘青蜃檐啄彩虹。飞盖蹴鳌背
■□□■ □■■□ □■■□●
灯火暮、相轮倒景。偷睇别浦片片归帆。远自天际
□■■ ■□■■ □■■■ ■■□□ ■■□●
箅蛟幽壑。栖雅古木有人剪取松江水。忆细鳞巨口鱼堪脍
■□□■ □□■■ ■□■■□□■ ■■□■■□□●
波涵笠泽。时见静影浮光霁阴万貌千态。
□□■■ □■■■□□ ■□■■□●

蒹葭深处应有闲鸥。寄语休见怪倩洗却、香红尘面。买个扁舟
□□□■ □■□□ ■■□■● ■■■ □□□■ ■■□□
身世飘萍。名利微芥栏杆拍遍。除东曹掾与天随子是我辈。
□■□□ □■□● □□■■ □□□■ ■□□■■■●
尽胸中、着得乾坤大亭前无限惊涛。总把遥岑月明满载。
■□□ ■■□□■ □□□■□□ ■■□□ ■□■●

此亦吴词体但第四段第四句,吴词二首俱用韵此词不用韵;第十句,吴词二首俱不用韵此词用韻异。按此词两用水字于断句处,第一段第七句吴词一首用韵,一首不用韵;第三段第十句吴词二首俱不用韵,则知前水字犹可作韻后水字不可作韵也。

雨梦按:“栖雅古木”应作“栖鸦古木”

又一体 四段二百四十字,第一段八句四仄韵第二段九句四仄韵,苐三段、第四段各十四句四仄韵

初荷一番濯雨锦云红尚卷。隘华屋、赋客吟仙候望南极天远。
□□■□■■ ■□□■● ■□■ ■■□□ ■■□■□●
还报导、飘然紫气山奇水胜都行遍。却归来领客水昌庭院开宴。
□■■ □□■■ □□■■□□● ■□□■■ ■□□■□●

窗户青红正似京洛。按笙歌一片似别有、金屋佳人。桃根桃叶清婉
□■□□ ■■□■ ■□□■● ■■■ □■□□ □□□■□●
倚薰风、虬须正绿。人似玉、手挼纨扇算风流、只有蓬瀛。画图曾见
■□□ □□■■ □■■ ■□□● ■□□ ■■□□ ■□□●

谁知老子。正自萧然于此兴颇浅。
□□■■ ■■□□ □■■■●
只拟问、金砂玉蕊兔髓鸟肝。偃月炉中七还九转。
■■■ □□■■ ■■□□ ■■□□ ■□■●
今来古往悠悠史传。神仙本是英雄做笑英雄、到此多留戀。
□□■■ □□■■ □□■■□□■ ■□□ ■■□□●
看着破晓耕龙跨海骑鲸。千年依旧丹脸
□■■■□□ ■■□□ □□□■□●

便教乞与。万里封侯奈朔风如箭。又何似、六山一任种竹栽花。
■□■■ ■■□□ ■■□□● ■□■ ■□■■ ■■□□
棋局思量墨池挥染。天还记得生贤初意。
□■□□ ■□□● □□■■ □□□■
乾坤正要人撑住便公能安稳天宁肯。
□□■■□□■ ■□□□■□□●
待看佐汉功成伴赤松游。恁时未晚
■□■■□□ ■■□□ ■□■●

此亦吴词体,惟第三段苐十二句六字、第十三句四字句法异。第四段第十一句〔肯〕字系古韵。

雨梦按:“兔髓鸟肝”应作“兔髓乌肝”

又一体 四段二百三十六字,第一、第二段各九句四仄韵第三段十三句五仄韵,第四段十四句七仄韵

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楼迢递。嗟倦客又此凭高槛外已少佳致。
□□■□■■ ■□□□● □■■■■□□ ■■■■□●
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问青山、三国英雄。六朝奇伟
■■■□□ □■□□ □■□□● ■□□ □■□□ ■□□●

麦甸葵丘。荒台败垒鹿豕衔枯荠。正潮打孤城寂寞斜阳影里。
■■□□ □□■■ ■■□□● ■□■□□ ■■□□■●
听楼头、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渐夜深、月满秦淮烟笼寒水。
■□□ □□■■ ■■■ □□□● ■■□ ■■□□ □□□●

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灯火渡头市
□□■■ ■■□□ □■■□●
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余音亹亹。伤心千古泪痕如洗。
■□■ ■□□■ ■□□■□□ □□■● □□□■ ■□□●
乌衣巷口青芜路认依稀、王谢旧邻里。
□□■■□□■ ■□□ □■■□●
临春结绮可怜红粉成灰。萧索白杨风起
□□■■ ■□□■□□ □■■□□●

因思畴昔。铁索千寻漫沈江底。挥羽扇障西尘。便好角巾私第
□□□■ ■■□□ ■□□● □■■ ■□□ ■■■□□●
清谈到底成何事。回首新亭风景今如此。楚囚对泣何时已
□□■■□□● □■□□ □■□□● ■□■■□□●
叹人间今古真儿戏。东风岁岁还来吹入锺山。几重苍翠
■□□□■□□● □□■■□□ □■□□ ■□□●

此词较吴词减四字,句法亦多与诸家不同在此调最为变格。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落雨轻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