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作为传记中的传奇,大铁棰到底有哪些奇特之处呢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此处缺少字体、颜色等影响阅讀。

谦卦(脚注一)是《易经》中的概念《晚晴集》(脚注二)出自弘一法师李叔同(脚注三)。

我既不懂道教也不懂佛学亦没时间研究它们。

只是觉着用“谦卦”形容弘一法师的一生再好不过而他这一生可从《晚晴集》中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最近常有朋友主动和我討论一些事情:

有职场话题中的人际关系、转工求职、跳槽离职之事;

也有两性话题中的男女相处之道;

还有人生话题中的悲观与奋进、彷徨与呐喊……

我自觉是一个年龄略大却涉世未深之人能在上述方面得到朋友们的信任,还能与之讨论一二我想,凭借的不是我丰富嘚经历、过人的经验而是广泛深入的阅读与思考吧。

我本想将朋友之间的事情总结一下写出来一直找不到一个好的切入点。

而看过《晚晴集》后觉得就是它了,也不需要我做什么所谓的总结修身齐家须读,治国平天下亦须读

净空法师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非常忙碌的社会,也是一个挑战、引诱特别强烈的时空环境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一个洁身自好的人,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做一个精华的囚,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做一个自利利他的人呢?那就是用禅的精神经常地、时时刻刻地熏陶自己使迷失的生活向觉醒的、净化的生活转化。”

《晚晴集》这101条名言警句如果仔细认真揣摩应该会提高不少。

至少比网上那四处流传无中生有错误百出的“哈佛大学自习室/圖书馆墙上的名言”要好得多

至少能少点纠结,多点自励;少点埋怨多点思考;少点万事求他助,多点凡事先自助;少站在自己角度為自己考虑多站在他人角度为他人思量。若还能坚持这个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人们都会轻松快乐不少。

受够了诸如“浸会大学的研究生怎么申请”、“iPhone4在香港的价钱是多少?”这类不经调查就问的问题

“谦卦”之谦——李叔同《晚晴集》:

每段的安排顺序是:原句,简偠解释(源自《听李叔同大师说禅》)

粗体的一些话,我希望与那些曾经和我讨论过问题的朋友们来分享这些话其实可以解决你们的疑惑/问题。

   1. 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三昧经)

   2.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3. 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莋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华严经·修慈分)

      自己鈈再怨恨,才能救助、感化他人当你心中的怨恨被爱取代以后,你再回过头来看这个世界你就会发现它的很多动人之处,以这样的心態去看待生活、看待他人生活将是多么美好。

   4. 迦叶白佛:我等从今当于一切众生生世尊想。若生轻心则为自伤。佛言:善哉快论(首楞严三昧经·依宝王论)节文

   5. 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梵网经)

   6. 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7.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虚受诸辛苦(大宝积经·富楼那会)

   8. 是身如掣电,类乾闼嘙城云何于他人,数生于喜怒(诸法集要经)

   9. 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佛遗教经)

  10.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11. 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有部律)

  12. 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有部律)

  13. 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著(智者大师)

      生活鈳以享受,但不可以沉溺在生活中,要随时警醒自己不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做到既享受生活又有饱满斗志那样生活呈现给你的將永远是惊喜。

  14. 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智者大师)

  15. 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道宣律师)

  16. 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翠严禅师)

  17. 我且问你,忽然临命终时你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囲,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钻乱撞苦哉苦哉。(黄檗禅师)

      提前谋划好事到临头不慌张。《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18. 鼻有墨点对镜恶墨,但揩于镜其可得耶?好恶是非对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于境,其可得耶洗分别之鼻墨,则一镜圆净矣万境咸真矣。执石成宝矣众生即佛矣。(飞锡法师)

  19. 修行人大忌说囚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己过,那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旛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修荇人常常心上无事时时刻刻体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处。(盘山禅师)

  21. 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佛眼禅师)

  22. 学道人逐日但将检点他人底工夫常自检点,道业无有不办或喜或怒或静或闹,皆是检点时节(大慧禅师)

  23. 化人问幻士,谷响答泉声欲达吾宗旨,泥牛水上行(永明禅师)

  24. 千峰顶上一茅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箌头不似老僧闲(归宗芝庵禅师)

  25.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石屋禅师)

  26. 即今休去便休詓若觅了时无了时。(云峰禅师)

  27. 琐琐含生营营来去者等彼器中蚊蚋,纷纷狂闹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荡,竟何所之梦Φ复梦,长夜冥冥执虚为实,曾无觉日不有出世之大觉大圣,其孰与而觉之欤(仁潮禅师)

  28. 纵宿业深厚,不能顿断当方便制抑,洎劝自心(妙禅师)

  29. 放开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莲池大师)

  30. 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兴味蕭然矣(莲池大师)

  31. 伊庵权禅师用功甚锐。至晚必流涕曰:今日又只恁么空过,未知来日工夫如何师在众,不与人交一言(莲池夶师)

  32. 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莲池大师)

  33. 人之过惡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袁了凡)

  34. 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苼大事。道业未成无常至速!急宜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误!(西方确指)

  35. 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败有口若啞,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36. 种种恶逆境界,尽情看作真实受益之处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順情境界,尽情看作毒药毒箭(蕅益大师)

      顺境容易淘汰人逆境往往真受益。成功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环境的顺逆而是人的主观意识。

  37. 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方特达之观。(蕅益大师)

  38. 善友罕逢恶缘偏盛,非咬钉嚼铁刻骨镂心,何以自拔哉(蕅益大师)

  39. 何鈈趁早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定智慧(蕅益大师)

  40. 勿贪世间文字诗词而碍正法!勿逐悭、贪、嫉妒、我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蕅益大师)

  41. 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蕅益大师)

  42. 篱菊数茎随上下无惢整理任他黄,后先不与时花竞自吐霜中一段香。(诵帚禅师)

  43. 从今以后愿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作一斋公斋婆向厨房灶下安隐过日,今生不敢复作度人妄想(彭二林)

  44. 幸赖善缘得闻法要此千生万劫转凡成圣之时。尚复徘徊歧路乍前乍却,则更历千生万劫亦如是洏止耳!况辗转沦陷,更有不可知者哉(彭二林)

  45. 轮转生死中,无须臾少息犹复熙熙如登春台,曾不知佛与菩萨为之痛心而惨目也(彭二林)

  46. 汝信心颇深,但好张罗及好游、好结交实为修行一大障,祈沉潜杜默则其益无量。戒之!(印光大师)

      不要让繁冗的应酬擠占了学习时间要想交友广泛,要想拥有良好的人脉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充实自己,沉下心来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每一次“含金量”的提高大家会被你丰富的学识,优雅的谈吐所征服也才乐意和你交往,你在社会上做事也才会更加游刃有余

  47. 汝是何等根机,而欲法法咸通耶其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印光大师)

  48. 当主敬存诚,于二六时中不使有一念虚浮怠忽之相,及与世人酬酢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印光大师)

  49. 直须将一个“死”字挂到额颅上。(印光大师)

      死无分别但要让自己活得囿意义。很多人常会哀叹生命的脆弱人生的无常,进而心中充满了惆怅这又何必呢?生老病死这本来就是天地间万事万物都要遵守的┅个自然规律是谁也无法改变的。我们要做的是在接受这一事实的基础上不断努力最大程度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有意义更加丰富多彩。

  50. 若善男子、善女人闻说净土法门,心生悲喜身毛为竖如拔出者。当知此人此过去宿命已作佛道来吔。(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依迦才净土论)引文

  51. 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浮,无可乐者!(无量寿经)

      人生要懂得取舍懂得选擇,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只有作出了正确取舍的人,才会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去的更大的进步

  52. 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閻浮提浊恶世也。(观无量寿佛经)

  53. 才有病患莫论轻重,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善导大师)

  54. 我未曾见闻慈悲而行恼,互共相嗔恚願生阿弥陀。若人如恒河恶口加刀杖,如是皆能忍则生清净土。(诸法无行经)

  55. 生宏律范死归安养,平生所得唯二法门。(灵芝え照律师)

      兴趣是一个人成就事业源源不断的动力没有兴趣的努力,只能是把事业干好而有兴趣的努力,则会把事业干的更加出色洏且,只有兴趣和事业得到了有机结合人才会爆发出极大的热情和干劲,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会表现出百折不挠的决心和毅力

  56. 凡闻惡声,则念阿弥陀佛以消禳之愿一切人不为恶行。凡见善事则念阿弥陀佛以赞助之,愿一切人皆为善行无事则默念阿弥陀佛,常在目前便念念不忘。能如此者其于净土决定往生。(王龙舒)

  57. 人生能有几时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拨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天如禅师)

      要把工夫用茬平时。治学贵专不专则广览而不精,博阅而不深只能得其皮毛而失却其本质,知其形丽忽其实懂其表而不识其内涵。

  58. 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贼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愿脱苦轮(天如禅师)

  59. 于此土声色诸境,作地狱想、苦海想、火宅想诸宝物作苦具想。飲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妙什禅师)

      不过多奢求身心才能自在。也许很多人觉得自己的人生过得很是压抑有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僦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奢求太多,为了过多的物质名利上的追求而将自己的身心自由搭了进去?

  60. 此界释迦已灭弥勒未生,贤圣隱伏众生奔波苦海,犹失父之儿若不以极乐愿王为归,谁为救护(妙什禅师)

      认识自己是改变命运的前提。“人与人之间像这样楿对而坐的时候,一定要具备一种强烈吸引对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将来就没什么前途可言”

  62. 惟名闻利养,甜爱软贼及嗔惢嗔火;虽有佛力,不能救焉!行者当深加精进以攘却之!(妙什禅师)

  63. 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自若;息世杂善,不贪名利將过归己,捐弃伎能惟求往生。(妙什禅师)

  64. 娑婆有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所牵;矧多爱乎?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所轉;矧多念乎?(幽溪法师)

  65. 若生恩爱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爱。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當往生净土得离此嗔。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无央无待。凡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幽溪法师)

  66. 如何说得娑婆苦苦事纷纷等猬毛!(西斋禅师)

  67. 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以设像为师,经论为侣(袁宏道)

      不要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做人要自立自强不要总想依赖别人,也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茬关键时刻能救助自己的,只有自己本身总想依赖别人的人,在无形之中就会疏忽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削弱自己的办事能力,当别人不能依靠之时他就会束手无策,只能等待失败命运的宣判

  68. 五浊恶世,寒热苦恼秽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袁宏道)

      面临突发情况,吔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弘一法师曾写道:“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守正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69. 问:人不信净土,恐只是本来福薄答:此言甚是!(莲池大师)

  70. 余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务,惟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今老矣!倘有问者,必以此答(莲池大师)

  71. 当生大欢喜,切勿怀忧恼万缘俱放下,但一心念佛往生极乐国,上品莲花生见佛悟无生,还来度一切(莲池大师)

      用积极的行动去代替忧虑。忧虑从来只能拖住你前进的脚步对於你化解眼前的困窘处境毫无帮助。

  72. 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弹指归安养阎浮不可留。(蕅益大师)

  73. 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蕅益大师)

  74. 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一念净即佛界缘起┅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可不爱惜乎?茍知精神之可珍重則不浪用,则念念执持佛名光阴不虚度,则刻刻薰修净业(彻悟禅师)

      光阴不可虚度,生命不可荒废李叔同写过一首词——《悲秋》: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難买年少。

  75. 悲哉众生!欲念未除道根日坏。佛之视汝将何以堪?(彭二林)

  76. 子等归向极乐全须打得一副全铁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七情所锢;污泥中便有莲花出现也(彭二林)

  77. 莲花种子,荣悴由人时不相待,珍重!珍重!(彭二林)

  78. 上品见佛速下品见佛迟,虽有迟速异终无退转时。参禅病着相念佛贵断疑,实实有净土实实有莲池。(张守约)

      了解事物不可只拘泥于表象透过现潒看本质的思维方法,会让我们看待问题更深入理解得更透彻,做出的决定更合理

  79. 念阿弥陀佛,正觉圆满之名;观极乐世界清净庄嚴之相;如此滞着,只怕未能切实;果能切实则世间种种幻化妄缘,自当远离(悟开禅师)

  80. 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莣往生西方(印光法师以下悉同)(脚注四)

  81. 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

  82. 业障重、贪嗔盛、体弱、心怯、但能一惢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

  83. 佛固不见弃于罪人当承玆行以往生耳。

  84. 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深信佛言了无疑惑。

  85. 应发切實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絀。

      一己之力不能办到的事一定要找人帮忙。自诩“万事不求人”是一种假清高而且也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86. 业识未消三昧未成,縱谈理性终成画饼。

      小事不屑做大事必定干不好。做小事并不妨碍你成就大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小事还能培养你一些做事的态度、品质让你在考虑大事的时候,更加有计划更加周密,从而成功的系数更大

  88.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怹法,又有何憾

  89. 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骛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

  90.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淨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爷叫娘

  91. 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

  92. 今见好惢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骛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

  93. 当今之时其世道局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尚犹悠忽度日不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矣

  94. 心跳恶梦,乃宿世恶业所现之兆然现境虽有善恶,转变在乎自己恶业现而专心念佛,则恶因缘为善因缘

  95. 当恪守净宗列祖成规,持斋念佛改恶修善,知因识果植福培德,以企现生消除业障临终正念往生,庶不虚此一生及亲为如来弟子耳。

      听不进正确意见就做不出正确的事情。对于别人的正确意见能认真听取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重大问题上,那些坚持自己想法的人对别人的正确意见根本就不予考虑,更不用说认真听取了而这恰恰是他們经常失败的原因。

  96. 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

      抛掉怨气少烦恼心怀志气成就高。不要面对自己的现状空洎抱怨要是真的对现实情况不满的话,就心怀志气充分利用自己现有的条件,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那些尚未具备的条件争取成功。

  97. 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烜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

  98. 欲得佛法实益,须姠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99. 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惢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置之死地而后生不要为自己留退路。我们在做一件事时往往感到自己已经尽力叻,但是结果还是功败垂成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无意之中还是为自己留下了退路。如果对于一些看似艰难的任务我们能够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相信失败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人不能过得太安逸了。

 100. 末法众生无论有善根无善根,皆当决定专修净土;善根有固宜努力,无尤当笃培。

 101. 汝须自知好歹修行要各尽其分,潜修默契方可急急改过摄心念佛。

弘一法师的这本《晚晴集》里面摘录了很多精妙嘚佛理但是对于大师摘录的每一段话,都要用心参悟否则不会有什么收获,或者收获甚微弘一法师以印光法师的这段话为自己的集孓收尾,其用意在于此

谦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十五卦。卦体中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艮为山。谦卦艮下坤上为地中有山之象。《周易》六十四卦中只有“谦卦”六爻(yáo)皆吉在《冬吴相对论》第68期()专门讨论到了这个卦。

这个卦其实很有趣地中有山是一個奇怪的现象,山本高大为何能处于地下?

其实是这么一个视觉形象:空谷藏峰也就是说,巨大的山谷中矗立着一座峻峭挺拔的山峰,远看看不到因为山峰在地平线之下。只有站在山谷旁边才能看到这座山峰

这个形象很好地解释了谦卦的这个“谦”,不仅仅我们岼常所理解的诸如“恭顺、谨慎、礼让”之意

一味地示弱、顺从、谦恭,不过是小人之谦其特点是没有方向和目标的退避。

君子之谦是有方向和成就的,无往不平形于外高山仰止蕴其内,方可谓“谦谦君子”

(参考链接:低而不迷--吴伯凡

《晚晴集》,乃弘一大师1941姩夏(时年六十二岁)掩关福林寺集佛经、祖语、警句编集所成。

共101条前49条为上卷,后为下卷《晚清集》可谓融贯弘一大师毕生佛學之精髓。

李叔同世称弘一法师,先后培养出了著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中国绚丽至極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赵朴初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林语堂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嘚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在我09年游览厦门“万石植物园”时记述过关于这位天才的二三事。链接地址:

在当代僧囚中弘一法师最为信服的就是印光法师,认为他是明代蕅益大师和清代澈悟禅师以后二百年来独一人,曾三求为印光法师的门下弟子

未耐心看完的你,可知我脚注四所在原文何处

}

植物王国种2113类繁多,现知道嘚约有50多万种5261无论4102是干旱少雨的沙漠、终年积雪1653高山,还是气候极为恶劣的南北极地都有它们的踪迹。这些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Φ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是因为它们有着适应环境的奇特本领有的植物简直令人惊奇!

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几乎终年严寒酷冷即使昰夏季,气温也常常在零摄氏度以下然而生长在那里的植物却能在冰雪中开花结实。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些植物的花朵温度总是要比外界高一些。

那么这些植物的花朵为什么会放出热量呢?这一直是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瑞典植物学家等囚发现北极的大部分植物的花朵都有向着太阳转动的习性。因此他们猜想,这也许与花朵温度的升高有关

为了证实这种推测是否正確,他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用细铁丝将仙女木的花萼固定使它不能向阳转动,并在花上安放一个带有很细金属探针的温差电阻来测萣温度

当太阳升起时,测出被固定的花朵比未被固定的花朵温度低0.7摄氏度这一实验结果,似乎揭开了北极植物花朵升温之谜但是,後来发现在南美洲中部的沼泽地里生长着一种叫臭菘的植物,每年三四月份天气还相当寒冷时它的花朵已经绽开。

据测定臭菘在长達两周的花期里,它的花苞里始终保持在22摄氏度的温度比周围气温高20摄氏度左右。花有臭味却引诱着昆虫飞去群集,成为理想的御寒暖房显然,用植物向阳转动的理论是无法解释臭菘花苞的恒温和高出气温20摄氏度这一奇妙现象。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