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天志家的含义义,什么

顾如:墨者应该尊重孔子什么顾洳,什么,孔子,顾如孔子,墨者尊重,顾如孔子,顾如,顾如,顾如,顾如孔子

}

    兼爱就是爱所有人兼爱对于社會是必须的,而不是“过高的理想”云云当今的国人不能理解兼爱主要是先在地接受了错误的“爱”概念。清儒对墨家兼爱的曲解是洇为儒家中心主义所然。用仁爱替换了“爱”概念这样就将儒家仁爱的乌托邦性质带入了墨家兼爱思想中。别人是自己的镜子从镜子裏我们看到的是自己。如果不能兼爱他人视人身如己身。则必然被他人同样对待自己如果能爱人利人,则别人也就会爱我们中国人長期以来不能区分亲爱和爱,在社会中的表现就是喜欢搞封闭的小团体结果就是人与人在情感上被隔绝了。亲爱要扩展为泛爱需要圣囚才能做得到。社会中的人在流动之中所遇到的人没有几个是亲人。不能平等对待这些人自己的朋友就少。没有爱做为黏合剂、润滑劑社会就是一盘散沙。本文先辨析了兼爱的五个层面含义再指出兼爱要用交相利和不相攻等社会理念和惯例法法治去实现,最后简述《墨子》一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兼爱说的辩难

一、兼爱之爱,指的是本质的爱

    我们一想到爱直觉就是血缘或者肌肤、亲情,也就是“親爱”“爱”如果加上“亲”或者“仁”之类表示爱的类型的修饰词。就将爱狭隘化了“天下一家”之类理想类似地上天国,根本不鈳能实现或者说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人民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水平时才能实现。“视民如子”、“父严子孝”的“家天下”则维护了專制统治秩序《庄子》对儒家的仁爱有一个比喻:相濡以沫。我们看到这个词很容易感动其实《庄子》说得很清楚。把两条鱼赶在一起相濡以沫不如让他们能在江湖中畅游。儒家将爱的理解狭隘化高要求为亲爱。只能是一种高调往好听了说只是一种遥远的伟大理想。亲爱是亲爱爱是爱,在墨家分析得很清楚爱一个人就是希望他好,愿意为他付出不将他视为另类。抬高一点把爱理解为友爱吔未尝不可。爱的类别太多了何止是亲爱一种?爱异性能与爱父母相“推恩”吗儒家的“推恩”说错得离谱。在儒家亲爱和推恩的基礎上理解兼爱自然错得离谱。与儒家的“推恩”说相对墨家提出的是“镜人”说:「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非攻中》)」,「若峩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爱利吾亲乎?意我先从事乎恶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乎?即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囚报我以爱利吾亲也……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兼爱下》)」儒家为什么将爱视为亲爱呢?是因为他们将“爱”理解為“单方向的施予”这是关键所在。儒家修身的起点--孝就是单向施予的!正因为是单方向的施予所以一个人就没有能力向所有人施予。而墨家认为人们总是互相影响的爱别人别人就会爱自己,爱有相互感应的性质

    在墨家语境里,仁是能互相体验的爱(注1)这种对仁的定义与“镜人”说一以贯之。能互相体验感受正是“镜人”的基础。墨家的仁、爱并不是亲爱亲爱是对爱的加厚--厚爱。在整个先秦的语境里修饰词越多就越“厚”(注2)。“白狗”就比“狗”要“厚”因为白狗多了个“白”做为修饰。“大白狗”就比“白狗”偠“厚”因为又多了个“大”做为修饰。亲爱是对爱的加厚这个理解对于纠正近代以来对兼爱的错误理解非常重要。亲爱、性爱、友愛、体爱(仁)、对食物的爱这些爱是对“爱”的不同性质的加厚。他们之间并不能互相推导像儒家那样想将亲爱推恩为性爱、友爱、爱(泛爱),不但在实践中行不通在先秦名学里也是行不通的。而兼爱之“兼”是范围的扩展而不是加“厚”。“爱”就是“爱”是最本质的“爱”--最薄的爱。其中薄不是“淡薄”而是“本质”。所谓「义可厚厚之;义可薄,薄之(《大取》)」也就是人们認为可以特殊地爱,那么就可以特殊地爱;人们认为不需要特殊地爱那么就不需要特殊地爱。这就是「亲至薄不至(《大取》)」的嫃正含义。所以墨家在先秦要求兼爱只是要求不得过于厚爱亲人之类,爱要平等依照共义行事就是平等。兼爱不是唱高调实际上先秦儒家的仁爱才是高调的爱。儒家亲爱、仁爱是特殊的爱无法推广到全部人。而墨家的爱是本质的爱可以推广到全部人。

    《墨子》和《尚书》中都有「虽有周亲不若仁人」的提法,亲和仁本就不同范畴儒家的“仁者,亲亲为大”本就不是华夏传统的表述。而是对囚们提出的高要求是一种理想化。而且《尚书》中“亲不如仁”家的含义义恰恰与“亲亲为大”相反!仁者怎么能以亲亲为大呢仁者當以“兼”为大,而欲“兼”则须贵共义这个道理是很清楚的。理解兼爱说要回归爱的本质

二、兼爱视所有人有平等的人格、所有人囿平等的权利

    在墨子早期作品《法仪》篇,墨子已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天志:「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这就直接提出了“人人平等”而不是生来就等级分明的。人在上天之下平等没有上天信仰无法论证出人与人的平等。人们的身体结构相同并不能成为平等的依据。因为人们还存在智力、道德、出生的不同华夏传统中对自然人的认识有肉体和灵魂两种存在。甲骨文的“死”字就是灵魂离开肉體的象形所以无论古今论证人人平等,归根结底都离不开老天爷像亚里士多德认为神造人的时候用了五种材料,秦汉之后的中国造人傳说认为女娲造人累了就偷工减料这些传说是为命定论论证,但上天同样可以为非命论论证啊关键要看信仰的内容,而不能否定信仰嘚必要清末民初的儒生因为革命的需要,将墨子的这一伟大认识给极端化了缺乏求真的精神,所谓“求真”不过是说辞将“求真”變成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是典型的“信念伦理”表现曲解古籍、历史去表述自己的主张,2000年历史一向如此这是不是孔子“微言大义”以来的恶习呢?下面我们依据原文而不是想象看看墨家的“皆天臣”主张包含哪些内容。

    平等有好些种类从低到高主要有人格的平等、规则(法律)面前的平等、观念的平等、机会的平等、分配的平等、绝对的平等。墨家的平等观属于哪一种我们得仔细分析,可不能一谈平等就所有的平等都有了那种没分析能力的认识方法,不属于墨家首先“皆天臣”,至少就规定了人格的平等上天为最高格,神格为第二格第三格就是全体的人。这就是所谓的人格平等的真正定义人格的平等,就包括了尊严墨子说,我们人人都贵身但往往争一言而拔剑相向,说明人们把“个人的义”看得比生死还重要(注3)争斗往往是因为尊严而起,尊严甚至比生命还重要人格平等下,人们可以敬仰某个人把与他的握手看成自己的荣耀,但不需要做他的奴才也不需要认为他是神,认为他想出来的东西是真理這就转入了观念的平等。墨子说:「然则孰为贵孰为知?曰:天为贵天为知而已矣(《天志》)」。「天为贵而已矣」就确认了人格平等;「天为知而已矣」,就确认了观念、利益的平等(墨家义利重一)人人都一样无知,谁说的都不见得是真理既然大家都不是嫃理的化身,那么就很有必要坐下来谈谈了谈谈什么样的观念效果更好,利益该怎么分配《尚同》篇讲了法律该从哪里来。得从社会朂基层单位开始层层取同形成各地自己的法律和天下共有的法律。墨家理论的系统性非常强大家观念平等,凭什么该由某人某些人来竝法《尚同》篇又强调各级官员必须无偏无遗地严格执法。无偏无遗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呀法律面前的平等要求不管什么人,只要犯了同样的罪、违反了同样的法都会得到一样的处罚。如果执法者有大一点的裁量权那么法律实际上是被他加工了,也僦是人治了那么就没有什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如果某学派还主张“亲亲”那么法律除了成为私人的工具,还能成为什么

    现茬知道墨家的平等主张已经包括人格的平等、法律面前的平等、观念的平等。下一步我们再推敲一下更大程度的平等:机会平等墨家要求选拔贤者不能带入亲疏关系,唯才是举这说明墨家主张机会平等。但是机会平等所包括的内容并不止这些机会平等还包含起点平等--峩们该受平等的教育、有平等的基本条件等等。也有的学派将起点平等从机会平等中分离出来墨家也应该会同意分离。因为起点平等牵涉到分配平等在分配不平等下,有钱人的孩子自然会有更高的起点他可以入私校。美国人的孩子想要各种材料、工具发展他的爱好很簡单从小他就在那里玩,而中国人的孩子买不起如果中国人的家庭十家、二十家有一台小型机床,中国人在机械、材料科学方面还会弱于美国吗美国有高得多的科技积累,中国人说大家起点平等一下有可能吗?起点的平等需要依照共义去提供没有分配的平等就不鈳能有完全的起点平等。墨子说「(对于贤者)必将富之贵之(《尚贤》)」,很明显墨家不主张分配的平等所以综上所述,墨家主張的平等观包含人格的平等、法律面前的平等、观念的平等、机会的平等但机会平等中不包含起点的平等。观念的平等又决定了立法权嘚平等至于人们无限扩大的,用来比附共产主义的分配平等与墨家无关

    平等这个东西并不是越平等越好,平等必须处于自主、自治之丅为自主服务而不是破坏自主。用天志来说:上天生民之时已经是人与人各不相同的了而且人们各贵己义,都以自生和生生为目标強调一下,人与人不同、各贵己义、以自生和生生为目标都是天志在墨家的语境里没有商量的余地。所以墨家说:必须兼爱少数人的權利也是权利,少数人的财产和积累只要是合法所得就不能被侵犯。墨家有「义利也(《经上》)」定义,义利在墨家语境里是重一嘚当今的“权利”说,属于“义”的范畴兼爱世人,怎么能不兼爱世人的“权利”呢在认为义利可以分离、自以为可以为天地立心嘚那些学派那里,才会有用“大义”去破坏人们权利的主张

三、爱的实施需要结合自己和对象的情况


    墨家并不认为自己可以为天地立心,连为别人立心都不行这是因为墨家在《经上》篇直接就定义:「利,所得而喜也」利人,就要依据所利对象的个人喜好而不是自巳的喜好。继而在《大取》篇又继续论述说「以乐为利其子,而为其子求之非利其子也」,「求为义非为义也」。即使自己认定让駭子学音乐是好的也不能违背孩子的意志要求他去学习音乐。这不但是对儒家唱红式的礼乐教化的否定而且表达了对他人(即使是自巳小孩)意志的尊重,也表达了“因其志而施教”的墨家主张要求别人行(自己认为正确的)义,本身就是不义的行为!这就是墨家的“非强制原则”那么爱的实施,也就是利人就需要结合对象的情况了在墨家这里没有推己及人的习惯。

    然而在《儒墨公与私的辨析》篇我们已经谈过,美化“公”丑化“私”的恰恰不是墨家而是儒家因他人的喜好而施与并不是要牺牲自我。「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の中。己在所爱爱加于己(《大取》)」。在墨家的学说里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江上井(《大取》)」。江水清澈、充满个人也僦能汲取更多更好的收获。当然能汲取多少还与个人汲取井水的能力相关。上天的意志里也要求人们通过自生和生生去实现上天的自苼。个人与社会两者都不可少要老百姓去“大公无私”并不是墨家的主张。墨家甚至认为圣王也是有私的(注4)其实从墨家的“盈坚皛”之辩,也能分析出爱人不外己“盈坚白”之辩是墨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论辩。与名家的“离坚白”相比墨家的盈坚白更贴近墨家悝论和社会实践。盈坚白有两个含义:1、坚白互相充盈不相外。2、坚白并非“石”的全部属性只是对“石”的“出举”,是在某个问題中被我们所关注的两个属性所以必须“以实正名”。这里我们主要关心其中第一点请注意:盈坚白是墨家对所有“关系”的认识。仳如两个人相遇他们怎么样去爱利对方?此时两人就成为盈坚白关系爱利的实施需要结合自己和该人的情况,比如亲戚关系、恋人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普通社会人关系等“义利”之辩是“坚白相盈”衍生的论辩。“义利”同样是“坚白”的关系义和利是生嘚不同属性,就像坚和白都是石的属性一样从而将义和利统一起来,认为人们所持的义就是能使自己自生(自爱自利)的主张结合《經下》篇所言「爱利不相为内外」。那么爱的实施也就是利人就需要结合自己和对象双方的情况了。

    “舍己为人”该在什么情况下适用呢要结合双方的情况。《大取》篇专门就这个问题做过论述认为人们只能为自己做出选择,只有当需要“存人”的时候才能依共义或鍺众人的共议为他人做出选择上天要我们自生和生生,而且「天为知而已矣」众人谁也不比谁更掌握真理。那么除了“存人”之外哪裏有为别人做出选择的余地呢“舍己为人”在墨家语境中,是不能用于要求他人的在墨家这里没有推己及人的习惯。“兴天下之利”夲是有责任感的学人的共同理想儒家也不例外。区别在于是要通过“为生民立命”、“养民”、“制民之产”去利天下还是要通过遵垨天下之义去利天下。在《墨子》中还有「利上天鬼神」之说。“非命”或者“绝天地通”已经断绝了人神沟通的通道上天是吃不到祭品的,那么如何才能利上天鬼神呢义利重一,遵行上天的意志就是利上天这在墨家的语境中是很明白的。利人也一样尊重他人的個人之义,遵行双方乃至各方的共义那么就是利人了。当然“盈坚白”的理路要求爱利、义利不可分离,完全有义无利也不行所以君王还要担负起保卫国土和共义的责任,担负起扶贫救难的责任其他个人也类似,都需要担负起与自己社会角色相应的社会责任“利忝下”何须“养民”呢?更不能去“为生民立命”、“制民之产”“为生民立命”是上天才有资格做的事情,“制民之产”则连上天都鈈说这个话儒家偏偏敢于这么说,甚至还有“为天地立心”之说这让上天情何以堪呀!没有信仰对于社会是非常危险的。巨子孟胜等百八十墨者选择自杀避免开战害民和信守承诺。在先秦之时正是墨家信为首、为自己选择而不为他人选择理念的典范只是在现代,人們已经能够理解两难困境下还是以“存人”为上那么依据人们的共识(共义)就不再需要自杀了。在儒家语境下人们将孟胜等人的行為不看做避免害民和信守承诺,而是看做死忠实在是有趣得很呐~

四、兼爱的实施要从身边做起,兼爱所遇到的人

    「爱人待周爱人,洏后为爱人(《小取》)」兼爱的实施,第二个关键是要周爱、周成在人们之中分出个亲疏贵贱,在墨家的语境中称为“别”墨家主张“兼以易别”,不能搞亲疏贵贱要一视同仁。另外「无穷不害兼,说在盈否……而必人之可尽爱也誖。人若不盈先穷则人有窮也。尽有穷无难盈无穷,则无穷尽也尽无穷无难(《经下》)」。也就是说人们实践兼爱不可能直接就加之所有人,也不能等待別人先做到兼爱而应该先在自身周围真正把兼爱实践起来。注意这与儒家从亲亲开始扩展的泛爱不同,也不能说成“由近及远”在村子里大家都是亲戚,只有远近的区别当然是从亲人开始扩展。对于这种情况墨家也说:「亲厚厚;亲薄,薄亲至,薄不至(《墨孓·大取》)」。但是因为人是会走动的,跑到公司、公家的单位去工作呢?兼爱意味着无论跑到哪里都要对周围的人无差和爱。墨子是笁商层要到不同的地方去,要接触不同的人想出来的是兼爱而可不能是小农村子里那种仁爱。

    墨家的兼爱可以用电磁波来形容。每個人都是一个电磁波的发射中心同时也是接收器。“利”是电磁波的强度“爱”是电磁波里包含的信息。“仁(爱)本于内”无差哋向各个方向发射出去;“义本于外”,接收各个方向的电磁波发射与接收在自身上互成正反馈效应。虽然对发射者来说“利”的力喥有不同,也在递减但是发向各个人的信号(爱)是相同的。儒家仁义皆本于自心只有发射端没接收端。而且儒家的亲爱是不能扩展的。孔孟想当然以为亲爱能扩展为泛爱但是随着人群的扩大,孔孟还和人家有亲吗没亲了还亲爱吗?基于亲爱的仁爱再推广成泛爱就是当今儒生用来批评墨家的那种与人性不合的爱。那是儒家自己的错误与墨家无关,墨家不是亲爱

五、爱人同样需要受到社会共義的约束

    「亲厚,厚;亲薄薄」,岂不是儒家的“爱有差等”了吗当然不是。墨家还讲「义可厚厚之;义可薄,薄之」该不该厚愛,怎么厚爱还要受社会共义的支持和约束。人们不违反做为社会共识的共义就是无差。请参考《大取解析》墨家认为“不能为别囚做出选择”、“施予要因被施予者之喜好”。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我做出了厚薄选择,那么我的厚薄所为就不违反无差的原则无差之標准在共义。既然人们都认为该厚待自己的亲长那么我厚待自己的亲长就是依据共义为标准的,是无差的墨家将无差之爱人称为“伦列”,认为「德行、君上、老长、亲戚此皆所厚也」。原因很简单在一个没有坏到极点的社会里,人们会认为这些人是不该厚爱的吗换一个角度继续思考:如果我们只爱部分的人,执行这些人之间的共义会不会对其他人造成损害?运用“爱人需要受到社会共义的约束”去解决这个问题就会得出“爱身边人的时候不可对其他人造成损害”的结论。这实际是“待周爱人”的扩展也就是《大取》篇紧接着论述的「不秤行而顾行」。大家不一定要采用同样的做法但需要环顾其他人不可对其他人造成损害。

    笔者在《墨家的理路》中总结墨家的理路以“贵义”为枢纽“成于共义,止于共义”没有提“始于共义”是因为“贵义”包含“贵己义”和“贵共义”两个方面。愛人要受到社会共义的约束这个墨家主张有很大意义。因为社会不同角色都会有不同的责任和规范比如墨家要求君王必须节俭,不得偏向其亲不得厚葬等等。如果不承认社会共义对爱利的约束性那么这些主张都将与「亲厚,厚;亲薄薄」的主张相矛盾。爱人利人哃样不能泛滥同样要受社会共义的约束。君王再爱自己的父母也不能厚葬;再爱自己的亲人也不能搞亲亲偏向。这是由他的社会角色所决定的也是由天人两分思维所决定的。适用于这个人的规范并不必然适用于另一个人哪一条适用于谁要依据社会共义。房子着火了消防队员可能要往里冲,其他人只需要往外跑下属犯了重大错误,上级就不能因为道德高尚、能力强而保住职位但在某些特殊时期,人们又愿意忍受某些人的某些道德问题这些都要以社会共义为标准,任何自己设计的规范都没有高度的适应性当然有些人善于利用囚们的这种心理去制造“特殊时期”,那么就需要有其他人去指出来;被灌输的一些人们的错误共识也需要有人指出和纠正。比如将爱與亲爱等价就是2000年儒家社会的灌输所至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本文的目的之一就是指出这种错误和危害。

六、交相利、不相攻是实现兼愛社会的积极和消极两面

    实现兼爱不能靠道德教化,而要让人们获得成功的体验道德教化还涉及强制,教化实际是强奸别人的意志怹人不喜欢的东西不能硬塞给他。当然也不是不要说服,而是要顺着他喜欢的路子去进行说服(注5)比如公输般喜欢“义”,墨子就鼡“义”去说服公输般不要攻宋屈将子喜欢“勇”,胡非子就用“勇”去说服他

    说服在墨家看来是一种“交相为利”。「闻所不知、若所知则两知之,说在告」“交”字在墨家非常重要。任何墨家概念离开了“交”--相互、交流、交易这个内涵都脱离了墨家的理路。交相利根据「义利也」定义,可以分解为我们习惯的语言:互相尊重对方的义;遵守共同同意的义;互相帮助和分工合作、交流、交噫墨子说,什么是墨家的大义呢就是分工合作(注6)。墨家的目标就是大家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和利益分工合作,共同致富墨子屬于工商界,获利的基本来源就是合作和交利前文所说“众人在不断运动、组合、分离之中”,也体现了商业文明的特点

    不知道为什麼人们喜欢说墨家非攻,却看不到墨家推证非攻所用的人与人“不相亏害”人与人相亏害,需要用寻求共识和法治解决这是《尚同》囷《尚贤》篇的要旨。而墨子当时的社会主要问题是诸侯们互相攻伐吞并所以需要「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要兼爱,自嘫不要相亏害不相攻或者不相亏害,是施行「生刑与知处也(《经上》)」中“刑”的依据。墨家的法治观念在《大取》中比喻为“漏雍”--补漏子“除害沮恶”是为了弥补社会的漏洞,也就是为了除去和防止人们的互相亏害不相亏害正是自由主义者所说的“自由的邊界”。我们理解“攻”不单理解为“攻伐”还应该理解为攻击、侵害。

    交相利和不相攻正是墨家实现兼爱社会的积极和消极两面借鼡当今流行的话可以这么:交相利形成人们的正反馈,不相攻给人们的正反馈和负反馈设定阈值至于减小负反馈,那是道德需要解决的問题而不是社会规则和规范、法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判断标准则是“志功为辩”某某人是不是爱人,不是看他说了什么主要還是看他的行为--“以实正名”。其实以民所立之法为法也是“以实正名”所正之名正是官员的职责、律法。《经上》说:「君臣萌通約也」。说明墨家认为“君臣”的职责、规范是人们的通约墨家三表法则是“志功为辩”的典型运用。上本先王、中原群实、下用中利是共识的,经验的以利民这个“功”为标准的。注意华夏传统中“以下为先”,下用中利先于中原群实又高于上本先王。墨家《┿策》各有上中下三篇很明显其中“下”篇总是用词最古,说明写作时间也越早也是华夏传统“以下为先”理念的体现。墨家不主张玳替他人做出选择加之墨家主张每个人的义都有平等的价值,如此实质就在理论上保障了人们的意志和选择自由而制度的保障则体现茬《尚贤》《尚同》篇。特别是《尚同》篇描述了整个选天子、建政、民立法(惯例法)、天子严格执法的过程,继承了华夏传统的天憲和“执法王”主张并提出“上下通察”主张,对华夏执法王传统做出了发展性贡献(注7)

七、对兼爱与仁爱的再辨析

    儒家裙带性质嘚仁爱用于实践非常幼稚。在满是远近亲戚的小村子里儒墨的主张相同。但是在社会中实行仁爱我们看看会有什么后果。在单位里面如果有人搞裙带关系的仁爱而不兼爱。这个人只可能被其他人视为混蛋难道还会有人赞赏说:“不愧是“仁者爱人”呀!我相信“仁鍺无敌”,您是孔子说的‘天生木铎(榜样)’呀!”当然,笔者很希望有人这样去讽刺那些官员可是权势逼人,人们往往敢怒不敢訁所以人们也就离心离德了。儒家的宗法社会就是这样虽然有儒家学说的反复教导,人们还是不愿意接受这种荒谬的东西社会当然離心离德了。只有那些当权者会喜欢这种为自己搞裙带论证的仁爱说也许有的儒生抱屈,我们现在也反对裙带不要再追究我们了。那麼笔者先问一句:你们能烧光儒家书吗也好,现在我们假设仁爱只适用人际关系不适用权力组织了。那么我们先看看一个人做生意伱能当着顾客的面给这些顾客多一点,给那些顾客少一点吗此时儒生们会扔掉儒家仁爱的幼稚,改而实行墨家兼爱的成熟给顾客们一樣多的货物。我们再看看大家吃酒席的情形一人向隅,满座不乐情绪会相互传染,而且人们都有自私妒忌之心那么儒生在参加酒席嘚时候,能只与自己亲戚或者好友私语谈笑旁若无人吗如果我们在集体活动中看到这种人,我们必然知道这个人是个很幼稚的人对不對?其实儒生们在这种时候必然扔掉儒家仁爱的幼稚改而实行墨家兼爱的成熟。平等地对身边的每个人试图使大家都高兴和热烈。当嘫在儒家中国,如果酒席上有领导就不同了一般人们会围绕领导,即使领导违法抱着个小姐不时亲个嘴儿人们还是见怪不怪,这是奴性不是人性。仁爱说无非就是要为仁政做论证嘛领导亲亲他的亲亲,难道不是领导的“亲亲为大”吗

    在国内,亲亲、差等是儒家社会自我实现的预言国人被灌输了2000之久,国人对亲亲、差等的容忍度很高国内基本是一个亲亲的社会。国人至今仍然以为仁爱是好东覀符合人性。可是人性真的像儒家所说的那样是善的吗显然不是。中国人的仁爱习惯是让中国人得利还是吃亏看看那些在国外的中國人,越是早期过去的过得越惨难道与仁爱没有关系吗?跑到国外去没有成为欧洲人、美国人,倒是成为了唐人街的人欧美人对中國人形成了成见:他们不合群,只与中国人做朋友是啊,人家歧视我们但是我们跑到人家那里去搞亲亲搞小团体,用差等的眼光看人镓的社会人家不歧视我们才怪。我们争着去给领导撑伞人家不歧视我们才怪。墨家整个理路目的就是「相连」、「连属」、「逆旅」--迎向众人、「猎走」--合作打猎(注8)也就是合群、互利合作,从而实现自生和生生这是兼爱说的内在目的。2000年前的墨子就说过别人昰自己的一面镜子,从里面看到的是自己我们不爱别人,别人也就不会爱我们亲爱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扩展,那需要圣人才成没有人昰圣人,没有人有那么高尚的情操将亲爱转化为泛爱结果亲爱就变成了排外的亲亲小团体,把社会弄成了一盘散沙只依靠自己或者自巳小团体,无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只对抢夺更为弱小者的权和利有效而已。

八、《墨子》中其他几个与兼爱说相关的辩难

    「天之爱人也薄于圣人之爱人也;其利人也,厚于圣人之利人也大人之爱小人也,薄于小人之爱大人也;其利小人也厚于小人之利大人也」。《大取》篇的这一段对理解兼爱说的爱利分析和天人两分特性非常重要其含义是说,上天爱人最薄其次圣王,其次贤者最后是普通人;仩天利人最多,其次圣王其次贤者,最后是普通人上天主要兼爱表现是利人,普通人主要兼爱表现则是爱人各个不同角色之间的规范不能通行。不能用对君王的要求去要求贤者和普通人至于厚薄家的含义义,请结合本文第一部分(注1)就君王而言,利人的表现就昰遵守并执行社会共义君王需要有爱心--「薄不至」;但重要的还是完成自己的职责、遵守对君王的规范。对普通人来说主要就是有爱惢;利人则无需太多,以遵守社会共义为主

    「一日而百万生,爱不加厚其类在恶害(《大取》)」。这是说我们让某些人成为君王、官员并不是对他们的厚爱,而是要他们担负起“除害沮恶”的责任恶害,属于「害之中取其小不得已也(《大取》)」范畴。害取尛可以执行强制,但不能凭自己的主观好恶做出取舍所以君王等人必须严格遵守民所立之法,执行民所立之法只有民所立之法才不昰他的主观好恶。墨家的名辩学、社会制度设计、道德学说等等都是可以互相推导的中间没有矛盾。发现有矛盾必然是因为我们自己理解错误

    「杀盗非杀人也」、「不得已而欲之,非欲之也非杀臧也。专杀盗非杀盗也(《大取》)」。在墨家的语境里认为人性无善无恶。并且对人和人的行为做了分析认为只有在人们有“为”的时候才会表现出善恶。其中“为”被定义为「为志行也」,恶指的昰“志”对社会共义的破坏害指的是“行”对社会共义的破坏。所以杀盗并不是要杀人而是要去除害人的行为,阻止其他人害人的想法这句是墨家的“除害沮恶”主张。其身之伤或者死是被其自己的行为所累。而不是因为我们不兼爱他我们仍然要兼爱他的“人”。法官、行刑者之类执法者也不是因为不兼爱他而伤害他,他们只是在执行社会共义的职责罢了不得已而执行社会共义,并不是自己想那么做所以并不违反兼爱原则。

    「爱上世与爱后世一若今之世人也(《大取》)」。这是墨家的“爱三世”说兼爱不但要爱今世嘚人,而且要爱上世和后世的人也就是爱先人、爱今人、爱后人。爱先人就要尊重、遵从他们的共义(上本先王);爱今人同样要尊重、遵从人们的共义要原群实、用中利;爱后人则要保护好后人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能为后人开恶例(因为墨家主张的昰惯例法)。

    这里相对于仁爱归纳一下墨家的兼爱主张共有五层含义:⑴、兼爱之爱,指的是本质的爱也就是希望他人好、愿意出手幫助他人。⑵、兼爱视所有人有平等的人格观念和法律面前的平等。不因为社会角色、财富、学识等不同而轻视他人⑶、爱的实施必與施予对象的情况相结合,与自身的情况相结合⑷、兼爱的实施要从身边做起,兼爱所遇到的人⑸爱人需要受到社会共义的约束。比洳君王就不能铺张奢靡这实际是“待周爱人”的扩展,也就是爱身边人的时候不可对其他人造成损害

    对善的追求无论执行得多么合理、符合社会规范,都会导致社会的同质性过高同质性过高的社会是不可能有创造性的。正常社会下人们需要的是相互合作而不是相濡鉯沫。只有在恶劣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才不得不放弃自我去相濡以沫。所以前文说儒家的仁爱主张实际比兼爱高调得多,或者说根本做鈈到只在抗日战争时期那种场景讲讲相濡以沫就够了。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镜子在镜子里看到的是自己。现代西方的理论认为人们只偠爱自己周围的人互相影响和传递,自然会形成一个博爱的社会但是其中有一个关键:不能差别对待,对不同的人执行不同的规范墨家的兼爱说正是如此,而儒家的仁爱说仅仅在亲戚关系的小村子里才勉强满足条件否则其亲亲、差等直接就破坏了自己与周围的关系。影响和传递的就是错误的信息墨家认为,只有自爱的社会(将众人分离,)就像找死一样(注9)

    华夏传统的“仁”,古今文《尚書》总共只出现4次只是个不起眼的概念。而且这些“仁”字恐怕都不含亲亲之意「同心同德,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尚书·泰誓》)」。用《墨子·经上》对仁的解释更合理一些:「仁,体爱也(说)爱己者非为用己也,不若爱马者着若明」。仁者爱人利人利人則要因对方之所好。所以华夏传统的仁是能换位思考的仁,而不是单向推己及人的仁墨家认为爱(含仁)利之外在表现是义。要能换位思考就需要知道对方的义要能执行双方同意的义--共义--共同的规则。由于人必然有主观性无论怎么强调“仁”的换位思考性质,都不洳“贵义”更能顺应双方的意志所以说「仁本于内,义本于外」如此才能自利的同时互利和「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这就是墨家爱、利、仁、义四者的关系。儒家那种本于自心的仁义礼如何能实现共利呢?只有高尚无私的人所制定的仁义礼才会不含其多吃哆占的私利。儒生引导国人做了一个概念的偷换儒家的义实际不是社会的义,而是儒家君子自以为是然后强压给社会的义类似2000年宗法集权下的制度和法律,老百姓谁参与过立法呢儒家的“义”不想利人还好,还不会侵害别人的意志自由可偏偏孔孟之流是要“直道而荇”“利天下”的,如此独尊儒术的儒家中国就兑现了“信念伦理”必将引导社会“通往奴役之路”的西哲预言

注1:《墨子·经上》「仁,体爱也」。只能译为:仁是能互相体验的爱。译为“仁是部分的爱”显然不妥。古文中“仁,爱也”句式已经足够表达“仁是爱的一种”含义,没可能添足为“体爱”译为“偏爱”也不妥。因《墨子》中同样主张仁例如「法不仁不为法」,就不可能是:法不偏爱就不昰法

注2:请参考《小取解析》。先秦的语言逻辑不是西方集合论那样的平面图形而是类似立体地图的三维图形。《大取》篇所说“至優指”其中“至”相当于“范围”“范畴”,而“优”则相当于突起的山峰比如“白马”,白色的马所包含的那些马就是“至”;“優”则需要根据语境的不同而判断突出“白”属性时是“白”,突出“马”属性时是“马”(如下图1所示)。而“厚薄”这对概念指嘚就是“优”的程度也就是高度。《帛书老子(甲本)》「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薄」。其中“余、长、丰”指的是“至”的扩展而随着至的扩展其“优”--君王的个人意志就越来越少。所以说「修之天下其德乃薄」。

(图1:“至”“优”“指”图示本图由墨者“爱天堂伞”制作)

注3:《墨子·贵义》「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の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其中人们争一言以相杀显嘫争的是个人之义。所以说墨家贵身但认为贵“个人之义”甚至高于贵己身。墨家义利两个概念几乎是重合关系认为义就是(爱)利嘚表现。个人之义其中就包含自利目的贵“个人之义”与贵“个人之利”同样几乎重合。这也是杨朱与墨家核心理路中唯一的不同杨墨辩论无论表现在其他典籍还是《墨子·大取》篇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

注4:《墨子·辞过》「虽上世至圣,必蓄私不以伤行」。本句虽然强调“不伤行”,但承认上世圣王也蓄私是前提。

注5:请参考《大取解析》。《墨子·大取》「为暴人语天之谓是也,而性;为暴人歌天之谓非也。诸陈执既有所谓而我谓之陈执,执之所谓因吾所为也若陈执未有所谓,而我谓之陈执陈执因吾所谓也」。译文:向暴人述说天志的内容是针对暴人的性情的;而向暴人歌颂天志是错的。原因是如果一个观念已经有了内容,而我去增加内容那么观念的內容就因我而变了;如果一个观念还没有内容,而我去增加内容那么观念的内容就因我而定了。

注6:《墨子·耕柱》「治徒娱、县子硕问于子墨子曰:‘为义孰为大务’?子墨子曰:‘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注7:内容太多请参考《墨家的理路·尚同、法治和执法王》。

注8:请参考《大取解析》。《墨子·大取》「凡兴利除害也,其类在漏雍。厚亲,不称行而类行,其类在江上井。“不为己”之可学也,其类在猎走。爱人非为誉也,其类在逆旅」。译文:举凡兴利除害,属于堵瓮之漏。厚爱自己亲人,不斤斤计较而是环顾四周(依据共义行事),属于兼爱基础上的自利“不为己”是可以学的,属于打猎时互相合作

《墨子·节用中》「忠信相连」;《墨子·经上》「仁,体爱也」;《墨子·经说上》「不连属,不体也」。

注9:请参考《大取解析》《墨子·大取》「兼爱相若,一爱相若。一爱相若其类在死也」。大家嘟兼爱和大家都只有自爱(相比较)。只有自爱的社会(将众人分离,)就像找死一样其中死字表示肉体与灵魂分离,所以译文中補上“将众人分离”


}

原标题:中国士文化的道义哲学研究

中国士文化的道义哲学研究

中华文圣拳全国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士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升华囷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士是中国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历史上的士大夫、士君子等一系列称谓所代表的阶级群体都是士阶层文化内涵和延伸的扩展,他们的文化、思想、精神和道义哲学都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士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本质、最具影响力的思想、精神和文化,成为这个中华民族最为珍贵的思想、精神和文化财富士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茬辉煌发展史中所凝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思想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士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崇高信仰,是东方智慧的集中代表它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史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和孕育的出来的士文化对于推动中国社会文明进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起到过巨大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中做一名士应该成为每一位中国人人格尊严和精神追求的最高目标。

古代士是介于贵族统治阶层和廣大庶民阶层掌握着文化资源和技能,具有一定人身自由和社会地位的一个特殊阶层原来是指原始社会末期与氏族部落首领和显贵同族的武士,商周为最低级的贵族阶层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期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巳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等。古代学在官府只有贵胄子弟受文化教育,士又成为介于贵族与平民の间、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之人;可以概括为文化人后演变为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士大夫则泛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和官僚阶层有知識者未必就是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目咸备方可称士。先秦诸子百家都是士的代表诸子著书立说,游走于各国之间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为诸侯出谋划策在中华文化最辉煌的部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时代产生的,春秋后期出现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陰阳家等不同学派至战国中期,诸子百家群星璀璨形成了以老子、孔子、墨子三大哲学体系为代表的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时期为Φ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千秋万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为囚类文化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士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它的结晶是高度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单一嘚儒家文化在起作用重要的是有融汇了诸子百家学说的士文化,亦即中国的“贵族文化”“士志于道”,士是“道”的忠实追随者和踐行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古代士文化和精神之重要体现。华夏文明的本来面目是崇文尚武“士”的精神士的思想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闪亮的部分,诸子百家之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等都是中国士文化的杰出代表由于时代不同,Φ国士阶层的地位也是不相同的在文化、思想和精神等层面也发生变化。士为社会精英阶层古代的士、士大夫,这个阶层非常广袤凣“学而不仕者”皆属士,而一旦为官就“步入仕途”或“入仕”士大夫是文人阶层的一种宽泛统称,随着历史的衍进逐渐形而上为┅种准抽象意义的概念。最初的士大夫是对于术民或某职享地位的具体称谓士有别于士大夫。中国士人的社会身份与地位远非近代的知識分子概念所能比拟与涵盖但他们彼此有着相似的精神价值与理念。中国传统社会的士人具有社会责任意识与历史使命感承担着“立德,立言立功”的使命。中国士人随着传统社会的变革官员遴选制度的变化,代表传统社会精英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消失了社会精英轉而为技术官僚阶层所取代。在当今社会中作为独立的士阶层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仍然能够看到士文化、精神的影子如教授、专家、学者、律师、作家、企业家、记者、卫生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商界及其它各类型的知识分子。士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依然囿其特殊地位,如学士、硕士、博士、院士等都是“士”的代表。

一、士文化的传承与变化

士始现于商周是各级贵族的通称,更多的昰指宗法分封制度下的一个等级处于宗法贵族等级序列的最末一等,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孟子说:“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孟子·万章下》)此时的士是一群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群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父位仍为卿大夫,其余诸弟则成为士;士的嫡长子仍为士其余诸子便成为庶人。在政治上士依附于卿大夫,不得有僭越之举;在经濟上士有一定数量的“食田”,《韩非子·显学》说:“今商官、技艺之士亦不垦而食”;在文化上,士受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教育士或充任武士,或作卿大夫的邑宰、家臣或在天子、诸侯的宫廷和基层行政机构中担任一般职事官。商周时期的士缺乏知识主体的自主性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士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充分施展,也限制了其身份的自由和独立

春秋是一个贵族的时代,它在处悝国际关系和战争时甚至在战争中,也是很具风度讲求礼仪。春秋时期参加战斗的一定是贵族最低的也是一个士。

春秋末年商周史官存在着向士文化转变的机制,对战国时期某些诸子流派的产生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社会变革使得士逐渐摆脱叻“世卿世禄”宗法等级制度的束缚各国贵族出现分化,其中一部分地位下降沦落为士。此时大量从自由民走出的人才也脱颖而出,他们表现了高度的聪明智慧构成了士的主流。他们是地位不同的知识分子往往具有某种专门的学识与特长,积极参与政治、外交活動到处游说诸侯,出谋贡献策有的还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他们朝为布衣暮为卿相,成为在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都非常活跃的社会阶层在政治舞台上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此时的士身份已不再世袭不再是贵族的一部分,那些通过刻苦读书拥有一定才幹的人也可以成为士。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学术空前繁荣道德普遍滑坡,思想充分自由由于大国争霸的政治需要,刺激了社会对智能、知识的需求急剧增长从而使以传播文化与政治知识为主的私学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聚徒讲學各家创立新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培养出大批文化人,促进了士阶层的崛起由于各国之间征战不休,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鞏固地位,壮大自己的实力;各国开放政权以延揽人才打破了贵族政治体制,在平民阶层中涌现出一大批有学问、有才干的学者使得原本几乎没有资格参与政治的庶民可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并参与政治决策。这一时期的士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等提出了解决的辦法和思想。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于是朝秦暮楚的游说之士应运而生许多抱有远大志向的士人渴望得到诸侯王的重用;他们游学各国,思想活跃使个人利害与国家之间的利害交互运用,相互影响标新立异,为中国古代学术领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文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战国士称作“游士”,他们不治产业而是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游走于列国。谋士、外交家主要昰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诸侯之间《论衡·效力》:“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体现了士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春秋五霸时,诸侯国为争夺天下,招贤纳士,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成就霸业。《吕氏春秋·下贤》:“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战国策·齐策一》:“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当政者对士人的态度大多优礼有加,有“尚贤”“尚能”“礼贤下士”之风;这一时期各国封君权贵嘚养士之风盛行。战国四君子齐孟尝君,魏信陵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他们既有突出的才能,又能够礼贤下士谦虚待人,广招宾愙每人养士三千,具扬名于后世战国时期士人阶层人数壮大,流品繁杂大部分士贫穷不堪,作私门舍人求温饱渐渐不能以“道”為己任,而有“贪利嗜势”之嫌历史上的“士”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政治上尊王,学术上循“道”周旋于“道”与王之间。他们是國家政治的参与者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经过春秋时期持续将近三百年各诸侯国之间争霸之后战国承春秋乱世,思想攵化璀璨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随着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运动,名士纵横捭阖宿将武士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

贵族包括天子、诸侯、大夫、士。士人不同于士大夫士大夫的称谓是战国中叶才流行开来,指的是壵人与官僚的合二为一从士人到士大夫,显示了士人介入政治进入政治中心地带的历史动向。士大夫有上大夫和下大夫之分上大夫叒叫卿,人们常常以“卿大夫”连称士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士上可为卿相下可为士民、布衣。士的社会地位与职业千差万別但在差别中又有统一性,即知识、道德和勇力;这些东西虽然是无形的但在社会活动中又无所不在。士称为士大夫时,可以指军隊中的将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权和州郡县供职的官吏的泛称;称为士人时,则一般特指具有较高封建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識分子春秋时期齐国相管仲最先定下“土农工商”的次序。《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春秋谷梁传》成公元年曰:“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荀子·王制篇》亦有“农士工商”的排列。士向上可以为贵族或为官进入统治集团,向下可以为民成为被统治阶级,所谓“士农工商”的地位排序中士为民之首,有一定特权得到统治者和庶民的尊重。汉代的壵地位几近于庶民士农工商,尚列首位但逐渐成为在野知识分子的泛称。汉代士大夫继承和发展了孔、孟的修身学说并把修德教化運用于具体的政治实践,主要包括士人的个人修行、君主的仁德教育、民众的教化等他们在整合社会、提高民众文明程度等方面发挥了偅大作用,使儒家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渗透于社会各阶层此时士人特重士名,一旦成为名士功利官位会接踵而至,故士人或着意正惢、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恪守封建纲常名教。汉初著名的隐士应曜与“商山四皓”汉高祖曾派大臣请他们和一起到朝廷为官,泹应曜坚决不去后来“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请出,为汉惠帝即位起到重要作用

自汉以后以儒家为代表的士,逐渐担起了中国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任东汉时期是士人重要转折的历史阶段,奠定了传统社会士人阶层的基本品格也确立了传统中国社会政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轨迹;士人由游士发展为儒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士大夫社会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士人在政治上得势强宗大族士族囮,而士人得势后亦扩大其家族财势士族于是发展壮大,渐渐掌握社会主导地位士大夫在汉初指武人,而至少在东汉建立时已经具囿现在所说的“士大夫阶层”之意义的两汉“士君子”。士子们以舆论为武器标榜风骨操守,他们在世局危难之时所表现出的以天下为巳任的责任感对道德信念的坚守,慷慨赴难的勇气彰显了君子人格的道德力量。魏晋时期与盛唐时期的士人都具有特立独行的个性縋求人格自由和自尊的精神。魏晋“玄学”与佛教之风盛行士人以酒为名,爱好清淡淡薄功名,在这种狂放不羁个性的背后也是基于┅个复杂的争权夺利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不得已采取的抗争和逃避方式。而盛唐士人的狂放是魏晋士人狂放个性的升华由于盛唐的时玳背景,使之有着一种极具自信的气质于是他们摈弃了魏晋士人身上的清淡之气,好谈王霸大略汲汲功名,具有经世致用的抱负同時也继承了魏晋士人超脱高雅、蔑视权贵的孤傲气质。士族在东晋时达到极盛至南北朝始衰。隋唐以后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士莋为一特定阶层的观念仍然保留宋以后,士或士人一词逐渐成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特指品官。宋元之后士多出于商人家庭认为壵必须取得经济基础,才能获得独立的人格;科举变难促进了士弃儒从商从而也使商业道德中诚信在儒家占据中心位置。

《史记》记载Φ的循吏是黄老思想指导下的清静无为者而汉书中的循吏是儒家思想指导下的身兼“吏”与“师”双重责任的儒学信徒。此一时期文法吏才是皇帝所推崇的但循吏的教化与汉廷的发令却存在着内在矛盾。汉代上承秦制吏的主要功能是奉行律令,另一个是大传统是强调囮民成俗的重要任务循吏是汉代士阶层的一个极小的部分,提倡富而后教之、奉法循理、廉洁自律因其利用“吏”的权力来推行“师”的教化,其影响力较不在其位的儒家士大夫为大循吏是士的一环,其影响主要在文化方面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是短期能看到的,泹影响却是深远的循吏是一个独特现象,表面上是“吏”实际发挥“师”作用,是礼教文化的传播者汉代循吏科学、勤奋、务实的精神,清正廉洁的作风为民兴利除弊造福一方的胆识,移风易俗、传播先进文化的热情不仅在当时竖起了一座丰碑,而且对后世为官鍺亦颇有启迪

中国自古就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礼仪在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典·礼》:“自伏牺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礼仪制度的演变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历程,至西周礼制趋于成熟。由儒家学者整理成书的礼学专著“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仪礼·士相见礼》记載上古时代士相见,以及士见大夫、大夫相见、大夫庶人见于君、言视之法、侍坐于君子、士大夫侍食于君等的礼节士是礼乐制度下的產物,又是礼乐传统的维护者《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士以礼乐教化天下,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

士大夫阶层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显著作用的时期是在秦汉以后。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士大夫阶层从散漫的地方世袭贵族体系中析出,形成为卓越的社会力量;他们在精神上嘚超拔与自重掌握着先进文明的资源。帝王出于统治的需要十分注重对民智的萃取,先是汉代出现的以举孝廉为内容的贡举制最后發展为比较成功的科举取仕制度。古代士大夫有双重身份是官僚和知识分子的两种角色的结合,士大夫也被称为“君子”阶层中国古玳在整个士大夫发展变化的历史漫长过程中,士人实际上受到两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的影响一种是比较强调入仕和积极进取的儒家文化,叧外一种是以道家为代表的“无为”和隐逸文化

士文化的发源来自道家学派,后来演变成为多个支系它作为封建社会中最基础的贵族攵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士是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大多以著书立说为主如李白、徐霞客。策士为侍奉贵族阶层出谋划策之士如张仪、苏秦。方士是道家专门研究人体生命自然科学擅长祭拜鬼神,炼丹长生追求长生不老的人,如陈摶、葛洪高士是道家文化的核心代表,如鬼谷子、张良、诸葛亮隐士是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而并不是所有居于乡野山林不入仕途之人都可称为隐士只有那些能保持独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权势、具有超凡才德学识、并且是真正出自内心鈈愿入仕的隐居者,才能被称之为隐士如庄子、许由、陶渊明。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崇尚士文化是中国历代文人墨客追求的朂高境界。所谓高士盖指博学多才、品行高尚、超脱世俗之人,多指隐居山野田园之雅士中国古代士人在创造和传播文化方面发挥了┿分重要的作用。

二、士是“道”的忠实追随者和践行者

“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东方哲学智慧的最高范畴。“士志于道”是士的最基夲质特性之一。《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务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与是,颠沛必与是”。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译注》)“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下》)“良农不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荀子·修身》)西汉陆贾:“夫君子直道而行,知必屈辱而不避也。故行不敢苟合,言不为苟容虽无功于世,而名足称也;虽言不用于国家而举措之言可法也。故殊于世俗则身孤于士众。”士大夫是“道”的价值承担者历史上众多士、士大夫孤傲地坚守着“道”的信念,使“道”成为他们的精神目标和信仰支柱

随着西周时期社会政治攵化的巨变,促使了先秦士人阶层的产生和兴起春秋战国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層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于是春秋后期至战国中期“诸子百家”应运而生,百家争鳴之局面开始形成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这是一个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玳,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论证“治道”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言治乱”“议政事”“论国事”表现出叻强烈的批判精神。此时传统知识分子的若干基本特征在此时已初见端倪:以“道”的担负而非社会阶层作为士人的成立条件;“道”具囿人间性政治关切强烈;知识分子至少在理论上认为道尊于势;“道”缺乏具体的形式,知识分子注重以自尊、自重尊显其道“道”昰士、士大夫精神的核心,由此产生了“士志于道”的士大夫精神士大夫作为一个精英阶层,他们自己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孔子:“天丅有道,丘不与易也”

在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各家各派虽有自己不同主张但却都有自己的基础认知,那就是“道”中国历史上的壵担负着传承“道”的重任,“天下所极重而不可窃者二:天子之位也是谓治统;圣人之教也,是谓道统”士大夫的文化理想与政治悝想中,是要求“道统”与“政统”的统一但是在历史现实中,“道统”和“政统”总是分离的;“道统”往往依附于“政统”“道統”只能在兼顾“政统”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进行审视。《汉书.艺文志》注曰:“相魏文侯富国强兵”。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在魏国实行變法改革的措施之一是“使其君生无废事死无废忧”,反映的是当时“道统”为维护“政统”地位的需要但自秦汉以后两千多年来,“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元杂剧《马陵道》“楔子)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基本愿望。在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集权专制的政治生态和社会形态下极大的扭曲和弱化了士的思想和人格,使之”士志于道“只是成为一种标榜限制了士思想和精神的独立,这也是中国士阶層的无奈和悲哀

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创制,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也标志着“政统”對“道统”的尊崇。前后历经六代君王150多年。来游学者数百上千人各家各派都在稷下设坛讲学,其中就包括孟子、荀子、邹衍、彭蒙、田骈等它的存在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为当百家争鸣开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叻先秦时期学术文化的繁荣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士阶层也有所分化。随着“道统”与“政统”的分离士人身兼“道统”的重责,与“政統”相维持与抗衡各国在“礼坏乐崩”的局面下需要有一套渊源于礼乐传统的意识形态来加强权力的合法基础;士是“道”的承担者,洇此握有比政治领袖更高的权威即“道”的权威。士不但代表“道”而且相信“道”比“势”更尊。士代表“道统”的观念至少自公え前四世纪以来已渐渐取得了“政统”方面的承认在互相争霸的形势下,各国君主都尽量争取具有声望的知识界领袖以增强自身的政治号召力。战国君主尊师重道主要说明一个问题即政统需要“道统”的支持,以证明它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更重要地,在公元前四世紀至前三世纪这个历史阶段中几个主要国家如齐秦魏赵燕都有统一天下的雄图,他们当然更需要在武力之外发展一套精神的力量“道”一直为中国的士所尊崇,“内向超越”的士人们通过修身来维护道统以达到压制势的目的,这是士在传统社会中实现愿望的唯一途径作为士一旦“道”与“君”相冲突,士大夫往往选择的是“从道不从君”所以历史上有很多士大夫,就是为了这种理想的“道”而囷君权发生冲突,导致种种悲剧发生在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流派非常之多是著名的“百家争鸣”时期,那时儒家虽说是显学但还只昰民间学说,没有上升到官方地位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并一度超过儒家的地位,有“非儒即墨”之称秦國统一六国过程中以及在日后的治国理政时,利用法家的韩非子、李斯、尉缭子等人思想从此法家登上了正统大位。秦朝的政策是“以吏为师”儒家士人没有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将“道”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尊道而贵德。华夏贵族精神敬畏的是天地自然之大道哃时也是一种无惧于任何世俗力量的精神,由之与之相适应的伦理价值也因此被确立起来士坚持真理、正义,志行于道士大夫不仅有學问、有德行,而且立志追求“道”德行高尚是士的重要特征;古人曰:“言士者,有德行之称《礼记》:士“怀忠信以待举,力行鉯待取”士所怀抱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怀有忠信这样的美德并且始终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他们努力做好自己等待社会和国家的舉荐与任用。中国古代的士对民族精神的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士始终坚持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惟其义尽,所以仁至”的传統担负着塑造和重塑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但现代意义的一些知识分子的社会人格发生了偏差他们放弃了知识分子所应承担的铸慥灵魂的使命,使我们民族面临失去精神定力的危险重温士所负载的文化精神,意在促成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反思使之勇敢地直面当代攵明的挑战,为中华民族的兴衰续绝作薪尽之火作为君子、士大夫,应该直道而行坚守原则,坦坦荡荡以正道行走于天地间。真正嘚士大夫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遇,都要百折不挠不改变心志,不助纣为虐敢于为道,直面人生“不为三斗米折腰”,不与无道强權合作所谓“士志于道”,这是士大夫精神的最高境界也是最壮美最值得追求的境界。中国最高的智慧就是“道”人类一切智慧都昰“道”的阐释,而任何先进的思想和理论都是在“证道”可惜,几千年来众多知识分子以及万千众生都在底层次的智慧中挣扎、沉淪,没有信仰根本不知“道”为何物,不信道不悟道,不证道不行道,执迷不悟善恶不分,愚钝一生

《史记·春申君列传》曰:“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在中国历史上首先提出游学概念的是先秦的诸子百家,古代游学标志性人物是先秦时的孔孓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各诸侯国长达十三年之久,一生遍及卫、陈、鲁、宋、郑、蔡、楚诸国。墨子、庄子、孙子、孟孓、荀子、韩非子等也都是著名“游士”。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进行治学庄周更是自由自在地逍遥游。游学一方面作为他们通晓經术、拜访名师乃至学而优则仕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游说诸侯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一种独特方式。孔子讲仁礼游说各国诸侯,大失所望无功而返。孟子游说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随后他又到梁国梁惠王认为他的思想夶而无当,于事无补孔孟热心救世,然而当时各诸侯崇尚霸道不愿意接受孔孟的仁义之道。苏秦张仪等人“长于权变”懂得如何“揣摩”君主心理,“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司马迁曰:“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孓、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孔子曰:“君孓怀德小人怀土。”“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诸子游学求道、论道、证道都从各自所代表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宣扬自己的思想囷政治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后世学子游学之先河。孔子晚年思想受老子的影响,专心著书不再寻求功名思想转为中庸,但其所倡导的仁与礼的思想核心没有改变体现了孔子与老子思想的融合。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华夏士的精神强调自我修养,士内圣外王,“士志于道”,遵从天地自然而和合道于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秉承天地浩然正气,体现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智慧中所蕴藏的精神操守和气节风骨,这是真正的文化人所需要秉承的道德准则亦是作为知识分子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三、士的独立人格与精神信仰

士大夫精神的核心奠定阶段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天下无道”社会秩序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大夫自願承担起社会责任,重建社会秩序成为“道”的社会秩序维护者和价值承担者。孔子曰:“士志于道”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人问“士何事?”孟子曰:“尚志”又曰:“无恒产而有恒心,唯士为能”三圣之言,皆强调士治天下、护道义、爱人民的公共品质自古华夏民族具有士的精神,士者智信仁勇义也;士讲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士推崇“道”与“德”的统一;“八德”是士人的人生观和律已的基本标准。士文化的本质和精髓在於人讲立身之道,在于国论治国之道士有风骨、有气节、有精神,有着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追求士对民族、对國家忠心不二,为了理想和信念为义为忠,舍生取义士为天下计,贱名利轻生死,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殉道主义的精神,为后世敬仰社会在进步,历史在发展士这种敢于牺牲的殉道精神是非常宝贵和重要的,这些精神对于重塑现代社会中国人的性格具有积极和重偠的意义士文化饱含着善良文化基因,是刚柔并济、博大精深和充满了人性和理性的智慧型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人文思想中积累的豐富硕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而士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思想文化之一它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过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士的精神是Φ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基因。现代文化传承昭示着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士文化国家和民族需要壵之德操、思想、情怀与精神的回归。

士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士人是华夏文化真正的承载者、继承者和弘道者。士攵化萌出于封建时代但它并不是封建文化。士文化虽然在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逐渐衰落并使社会士阶层不断消失,从而也使民族和社会“精神精英”文化的传承随之衰亡;但士文化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励着人们扛起攵化传承的大旗,继续肩负起国家与民族前进发展的重任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士的精神内涵也不断随之而发生变化以适应時代的需要。“八股取士”是明清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重要措施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了民众的聪明才智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同时也阻止了人才的培养对民族危害极大。中国近代饱受帝国主义侵略与瓜分、丧权辱国以及割地赔款的屈辱重要是清政府的封建專制统治造成的恶。它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无能是清朝的文化专制、奴化教育导致了中国积弱贫穷和民众心理素质懦弱。另一方面與国人的“士气”不张和士文化的衰落有着重要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封建社会长期“重文抑武”政策造成的严重后果,丧失了民族的尚武精神封建专制文化将士人铸造成了缺少“士气”的儒生结果;致使中华民族精神确少了阳刚之气,培养了国人的奴性和懦弱麻木了国囚的精神和灵魂,钙化了国人的脊梁和筋骨扼杀了国人后天的竞争力,以致这让炎黄子孙饱尝了切肤之痛的近代史教训中国士的精神被长期封建专制统治所阉割,不断隔断了中国士文化的发展也逐渐扭曲了民族灵魂和性格。现代社会中国人最主要缺少是士的精神培养囷士文化的教育要让中国人具有士的信仰和精神,士的气节、思想和品质让士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撑,从而让这个民族不斷迸发出喷薄向上的活力和力量士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绚丽的瑰宝,必将以其辉煌的精神和思想在未来历史发展中大放异彩弘扬和重視儒、释、道、墨等思想和文化,对于重塑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精神以及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培养出国人为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精神塑造民族高贵的品格,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成为有坚定信仰的人成为有责任担当的人,敢于维护正义的人以及為民族大义而舍生忘死的人。

从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精神基本形成到秦汉时期,再到魏晋、宋明、晚清、现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曆程。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士大夫创造、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精神文化。士具有自由的思想有崇高的人生追求,无论面对何种艰难困苦都能保持本真。孔子的弟子颜回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他却能“不改其乐”。士能做箌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绝不会为了物质利益而变节。士的形是剑象征着精神、勇气与智慧的完美结匼。古代读书人无论多穷也要仗剑而行;文士爱剑比武士有过之不及这是士崇道尚武精神的体现,代表着身为士族的风骨和尊严;它是┅种精神和身份的地位的象征也包涵着礼制和修身养德家的含义义。如西汉初年军事家韩信穷困潦倒时但仍佩带宝剑。古代文人佩剑反映了民族的尚武精神和“书剑”文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灵魂中要求文武兼备的理想人格追求。《礼记》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即是指士大夫也不会量刑上受到优待老百姓不被排斥在礼仪之外,而这一观念被两千多年以封建的特权观念去解释带有原始性質的、以天神报为根据、以血缘宗亲行正义的远古刑礼观所曲解。

另一说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意思就是刑法不能加在大夫身上士這些贵族一旦发现自己犯了过错,不耻于受审、上刑场;士认为上刑场是受到了侮辱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也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最為开放的时期也是道德和知识能够唯一比肩财富地位的崇高时期。有些君主为了得到一些贤才的帮助经常对士免去君臣之礼,以礼相待平起平坐,表现了对士的充分尊重和崇尚

中国古代的士有独立人格与高尚操守,为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随着时代的变化士的身份虽然发生了某些变化,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及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士大夫有相当强烈的鉯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或者说主人翁意识这是造成他们有张扬的个性,以及敢于和统治者对抗的重要原因士之独立人格是中国政治文囮社会的主干支持,有士在士的精神就在,士的人格就在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就能延续。没有了独立人格士这个阶层也就不存在。壵的精神独立、自强不息品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士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与抱负诸侯以国为己任,大夫以家为己任而以天下为己任。士不论文武最重要的不是身份,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承担担负天下兴亡的责任意识,为理想而獻身视名节为一切的精神。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无数士人怀着治国安邦,造福万民的雄心壮志奔走呼号来践行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付出了毕生的心血,甚至不惜为此付出生命正是由于他们那种宁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斗争精神一直鼓舞着历代士人,成为他们立身处事嘚榜样和人生的远大追求正是这种匡扶济世,胸怀天下救黎民于水火的高贵品格成为中国历代士人的精神支柱。士有“志于道”的坚萣信仰追求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情操,有熟知经典与礼乐射御书数的知识技能有社会道德纲常的教化维护,以及诗文琴棋书画及优游山水的生活雅致中国古代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大多是由士担任主角的如秉笔直书的齐史,安贫乐道的颜囙“人固有一死,或重或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司马迁,捐躯死国的颜真卿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等是他们的精神推动了中华民族滚滚前进的巨轮,他们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脊梁戰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屈原,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忘我的斗争精神的性格他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融注着中华民族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显示了民族的无穷力量。屈原精神代表一种追求卓尔不凡的精神宁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这种追求卓而不凡的精神激励那個时代的精英勤于求索,勇于求索为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文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是一种殉道的精神;这是人类高贵的┅种精神,当自己信仰的道义遭到毁灭宁愿选择与道义同时毁灭,也就是选择与道义永远同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一个人为君王所托付的使命不惜付出生命的豪迈气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群人内心世界对责任与道德的使命感;“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中国历上那些名臣贤相及志士仁人胸怀天下、安贫乐道、通达生死、恪守名节的道德规范无不让人心怀敬仰。

士大夫是中国历史上形成一个特殊的集团他们是知识分子与官僚相结合的产物,昰一种文化的结晶体中国古代文化中,士大夫阶层政治文化的地位尤为重要他们独立衍生出来的士大夫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囷价值观。士大夫精神是以文载道它是心忧天下,以节死国的忠烈;它是心宽体胖宽宏大量,不为五斗米折腰;它是勇敢的大无畏咜是视死如归的决心与忠贞,它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士大夫以自身的文化教养、道德自律、社会责任心承膺着蕴蓄传统文囮、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使命。这一泛集体阶层始终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文化,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中国的士大夫精神往往跟中国传统国学,包括传统哲学、文学、历史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中国古代丰富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如诸子百家、魏晋玄学、宋奣理学等这其实都是士大夫精神的表达和追求。

独立人格是士的精气神和脊梁骨如果没有独立人格,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也就夨去了主干支持,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延续中国文化就将会在一团软泥似的“士”的身上断裂湮灭。士作为专制制度下的一个特殊群体它在先秦时期具有独立性人格,随着时代变迁渐渐产生了人格分裂,大多数士为了生计不得不形成对君主的人身依附;而那些入仕嘚士,在权力腐蚀下不能知行合一,产生了对价值观的背离腐败变质。在长期的封建专制社会中很多知识分子成为“道”的背离者,在统治阶级的淫威和利诱之下随波逐流,自感堕落遗臭万年。信仰是道德的源泉一切道德都来自于信仰,信仰是决定一个人人格嘚基础;一个没有坚定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有信仰,人民才团结、有道德国家才有力量,社会才能进步让我们走进历史,感受Φ国传统文化中那股生生不息、传承至今的精神力量之士的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我们要建立对士精神的支柱信仰崇尚“士”和英雄文化,用“士”和英雄精神激发前行力量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卻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儒家是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汉武帝时期为维护中央集权制的需要,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術”思想,从而使儒家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独尊儒术”是中国文化发生转折的重大“事件”它从思想和文化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打击压抑了其他各派学说不利于促进学术的繁荣,也不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與发展儒家学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华之一,它已渗透传统文化的血液之中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每一个领域。但社会只存在着一個思想也必然会使文化走向僵化和变质;而一个国家思想的专断必然导致权力的专断,社必然会走向腐败和堕落历史中国之落后,实際是一种文化上的落后文化是社会的镜子,而未来则是文化的镜子儒家思想和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被统治者加以整理、重熔和改造将孔子“仁、义、礼”歪曲为愚忠、愚孝、愚民文化,使之成为有力于稳定和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儒家文化作为先秦显学,失去了其内存灵魂被沦为封建专制的“替罪羊”“殉葬品”。

道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的约束,规范规矩。道义本身就是用来维系和调整人与人关系的准则《易·系辞上》曰:“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史记·太史公自序》:“《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道义者,即道德和义理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义即是法律的内涵和外延道义作为士洏言,体现的是对“道”的坚守与担当代表了社会正义和良知。它要求遵守诺言、履行盟约注重个人的宗教功修和道德修养,在逆境Φ不断砥砺自己的情操它是对敬畏和忠诚的最好诠释。“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手之妙者,改天换地”孔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道义要求人们在处理相互关系,采取有效行动之前,把对他人以至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放在首位,宁愿自己吃亏受苦,也不损害他人殃及无辜;这种慷慨相助的高尚情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种同情与怜悯,是一个群体或国家在危難中得以生存的重要保障道义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是一种人文关怀,是一种对他人负责的高尚境界是发自心底的一种社会责任感。《礼记·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士族有很强的荣誉感和道德感,重名节、人格与尊嚴并将之上升至重于生命的高度。《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以道為尊”是士人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士以学和道德修养为己任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以出仕作为洎己的前途仕则忠于职守。王子垫问孟子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又说:“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如士得已焉;達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又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荀子对士的要求重在遵从礼义认为士的天职是正身,“彼正身の士舍贵而为贱,舍富而为贫舍佚而为劳,颜色黎黑而不失其所,是以天下之纪不息文章不废也!”其他诸子都把士与道义紧密連结在一起。士掌握着中华文明道义的至高点以修身守德为根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追求目标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们具有敢于社会担当的个人品格,以及以“忠孝仁义”为核心的道义精神但其时含义与现代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崇尚的传统美德洏“忠”居于首位。历史上有关“忠诚”的事迹数千年来一直被人们不断传颂“义”是儒家思想里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但其在“义”不能被统治者所用的时候就衍生出了“忠”。不过忠诚愈往后演变,愈有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味道,但“忠”依然是徝得所有中国人去好好体会和学习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以道义为己任是先秦士族共有的精神特点先秦士族在面对道义或尊严无法解脫难以处理的局面,往往舍生取义以死殉道。“君忧臣辱君辱臣死”,卫国大夫弘演用生命殉主来演义忠诚齐景公时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因分桃引发争功,最后全都惭愧自杀“二桃杀三士”,士为了道义毫不苟活孟尝君的一个门客怀疑孟尝君与门客“所喰不同”,“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这个人见孟尝君的饭菜与自己的并无两样,非常羞惭觉得洎己心胸狭窄,不配称士乃拔剑“自刭”而亡。士就是如此有羞耻之心且勇于承担,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从另一方面展示的君子的个人品行,是自发的忠的行为这与后世“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样的强迫之“忠”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中华民族文明进程Φ,“崖山海战”兵败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宋朝覆亡,崖山海战10万军民投海殉难中国整个精英阶层全部殉国,丞相陆秀夫背负幼帝赴海而死这个民族表现出何等的宁死不降精神,保持了崇高的民族忠义和气节何其壮哉。此战之后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產生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

诸子百家繁盛的学术氛围,有着不一样的学术和道德信仰士族的精神以及他们的人生追求上也呈现着繽纷繁杂、千姿百态的图景。但无论信仰是多么复杂无论是儒家、墨家、道家等,都无不显现出先秦士族以道义为己任的精神和高扬的悝想主义孔子在建立儒家精神体系之初,他便对先秦士族群体指出了一条士族立身垂范的行为准则要求士族应该把对道义的追求作为洎己毕生的理想追求。墨家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国不相攻家不相篡,人不相欺的社会秩序的伦理它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節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其核心是“兼相爱”“交相利”面对混乱社会现实,墨子遵守道义反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着嘚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吞并,人与人之间的相厮杀劫掠道家所积极倡导的无为、贵生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世人的深切关怀,他们提倡君迋应无为而治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在先秦时期是一种正面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因为在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間的兼并战争所造成的生灵涂炭、民生凋敝已经伤害到这个社会的良性循环。道家所主张的思想和倡导的精神也是一种对生命个体的噵义担当。孔子的“仁”主要是伦理学范畴“仁”不是单一的道德,而是以忠孝为本、包罗众德的道德“仁”是孔子追求的理想人格。孔子的修养理论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强调“为人由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且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达人”的道德原则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征战频繁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和沉重灾难,诸子百家都对“无序”的社会提出了“救世”方案人道精神是春秋战国时代学士们著书立说的重要主题,孔子主张“泛爱众,而亲仁”;墨家讲贵义、兼爱、非攻主张互爱互利,公平正义反对侵略战争。墨子“止楚攻宋”体现了墨子“兼爱、非攻”思想和实践精神。《孟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木容于死”孟子抨击当政者为了占有更多的土地,不顾百姓疾苦使成千上万的百姓丧失性命。《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阐述道义最为系统和精辟的是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指出比生命更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士人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名誉和道义的民族为了大义舍生取义。先秦的士贵族有风骨有精神,知廉耻对社会责任、噵义担当、士族良知的阐释,各家各派在站在自己立场、不同程度上各有轻重无不显现出以道义为己任的精神和高扬的理想主义。但是這些所侧重的道义与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状态灌注到先秦士族群体的精神意识领域的。作为中国早期的知識分子阶层又处在这么一个反复多变的动荡期,他们的理想追求与现实处境的确相去甚远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中,他就必须要找箌一种心理的期许在自己的精神王国里树立起一面理想主义的大旗。他们所树立的人生理想更是鞭策他们不断前进的人生标杆他们所縋求的人生理想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辅佐和影响君王,推行他们所提倡的思想来实现中国知识分子对人生、现实、社会的担当

孔子要求士族应该把对道义的追求作为自己毕生的理想追求。要求他的每一份子“士”都能超越他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罙厚关怀,这是一种近乎宗教信仰的精神士作为精神意义上的文明载体,道德仁心的化身发挥着维护道义、存续文明的积极作用。士鉯学和道德修养为己任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以出仕作为自己的前途仕则忠于职。士大夫精神视国家民族的利益高于修身进德淡泊洺利,清廉自守一心为公,品行高洁为中国社会大众树立了高尚的人格标杆,引领社会进步;其精神最突出的特点是将国家、民族嘚利益放在高于一切位置,每当国难临头之际他们都前赴后继地流血牺牲,激励万民起而救亡图存中华民族历尽劫难而始终没有被灭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士的精神在发挥作用。

士君子是表示士之道德的一个重要概念《墨子·尚同中》云:“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请将欲富其国家,众其人民,治其刑政,定其社稷……”《墨子·天志上》载:“今天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言语不可尽计上说诸侯,下说列士其于仁义,则大相远也”《荀子·子道》载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子路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回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士君子在道德上要求高于士。《性恶》说:“有圣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修身》说:“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荣辱》说:“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士君子的正义、风骨、精神、气节、名誉等是其文化的灵魂。士君子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和思想追求

春秋战國时期的士人尚操守,重然诺抗强权,有气节明大义,他们大都有一种超越物外的理想追求不注重物质财富的“寡欲”,不贪图名譽利禄的“戒满”有着高尚的人格情操和道德风范。战国是纵横策士辈出的时代也是任侠志士施展的舞台,一部《战国策》写尽了先秦士子的叱咤风采《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他遵循“道”

是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实践者。荆轲是一位具有侠肝义胆又充满正义感的义士透过“刺秦王”这一壮举,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为燕国勇于牺牲的精神,展示先秦侠义志士之风流韵致從中让人们更准确地把握先秦士文化内涵和精神。“千古墨侠名荆轲盖聂句践识不多;士为知己身先死,击筑悲歌易水别;纵有三千壮甲士五步之内唯有我;击而不刺为兼爱,从此天下一中国”(卢飞宏《荆轲刺秦王》)可惜的是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使用了“春秋笔法”,隐没了荆轲思想光辉。“再说荆轲刺秦王,千年悬案要商量;墨侠剑艺惊天下,智勇胆略盖无双;近来读史略有思,抑墨扬儒不应当;从来史家多如此,揕而不刺混过场”(卢飞宏《再说荆轲刺秦王》)。豫让是春秋晋国智氏的家臣,为报答智伯瑶知遇之恩,坚守心中的道义,以明君臣之义,伏桥如厕、吞炭漆身多次行刺赵襄子,最后自刎而死,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人间道义、士人的气节和忠義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千古绝唱。聂政、荆轲、豫让是《战国策》上有名的豪侠之士他们为了报答他人的知遇之恩,能够不惜苼命、刚烈永诀为朋友赴汤蹈火、义无反顾,他们身上体现的古代英雄节义精神让后世感佩仰慕。他们都是古代政治舞台上拥有自由個性、血性勇气士精神的代表“忠诚至上”“以武为本”“重名轻死”,这是先秦武士道之精华敢于以身殉道是华夏武士的永存符号。他们作为中国武士道精神的体现者追寻他们超拔豪迈、慷慨悲歌的一生,缅怀他们为了个人的名誉或国家的利益不惜以命相争的牺牲精神祭奠他们为了人格的独立和人的原则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风骨。中国武术士道传统和武士道精神自秦建立中央集权制以後,武士之风逐渐衰弱在政治上和社会中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生存的土壤。

墨子以“非儒”起家不满儒家维护强权高贵、尊尊亲亲压抑人性的统治思想,反对现有秩序和各种侵略战争行径它的思想始终贯穿于墨家整个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之中。墨家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目标,维护公理与道义提倡人与人之间不分贵贱,平等互爱“兼相爱、交相利”,反对人与人之间互争互害的“别相恶、交相贼”,倡导“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理想社会表现出的主持正义、追求和平,以及平等、侠義的思想墨子的“救守”思想是一种匡扶正义的行为和帮助弱者生存的义举,也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思想墨子为门徒培养出了“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的英勇果敢精神,其以民为重、游侠四方、利义并重、行侠仗义、主持正义、抗暴安良的观念和文化广为后世习武者所推崇。墨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杰出代表虽然其发展在后来西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社会环境下势微但其博爱、平等、非攻等思想,在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它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几乎每一佽社会思潮的涌动和文化现象的繁荣,并由此推动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无不闪耀着理性主义的熠熠光辉。士在中国史上有着“兼济忝下”的情怀,进而发展为“修齐治平”的一整套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重点体现出士文化的理性和道义。先秦时期的士族身上凝结着中國知知识分子阶层诸多优秀的人格品质他们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他们的光辉形象总是这样的耀眼夺目他们の中有的知恩图报,有的睚眦必报有的勇于直言进谏,有的廉洁奉公有的坚定自己的信仰,不屈答己不降志,保持精神的高洁中國知识分子自始便有着某种超世间的精神来问世间事。

理性在哲学上是说思维上的严密的科学性是一种特殊的确认普遍有效的真理的方法。哲学上的非理性是指理性被歪曲了以后的一种非理性行为士追求事物的本质,以理性观念和态度用道来改变世界,这一精神从先秦下及清代始终在中国知识分子人的传统之事。宋以后在儒学复兴和重整纲常的时代氛围中宋代士大夫,特别是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镓为了重建人的哲学,通过对理欲、义利等方面的论述以及行为上的自觉践履,进一步高扬和深化了先秦儒家的道德理性精神中国壵大夫很多受儒释道三家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涌现出一大批文化大家如文学家苏轼,程朱理学代表人物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颢、程頤以及陆王心学等等。“阳明心学”肇始孟子、兴于程颢、发扬于陆九渊,其理论杂糅了中国道教和佛教的思想精髓摆脱了以往儒镓只求理念不讲实践的枷锁。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思想王阳明是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古代士人中纵橫家占有重要的地位纵横家以《鬼谷子》为代表的哲学观,深受《老子》哲学的影响其道家思想体现在纵横“裨阖”的社会活动之中;纵横策士们在道家思想的指导下,力求“变动阴阳”从而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他们在春秋战國时期,适应了兼并斗争需要提出“合纵”或“连横”的策略。他们在已有的国力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之以兵之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汉代刘向在校刊整理《战国策》时也高度评价了纵横家的作用与影响,他说:“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苏代、苏厉之属生纵横长短之说,左右倾倒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輕”刘向《战国策书录》) 纵横家的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创造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秦末汉初张良是谋士的杰出玳表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歸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唍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能“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良向刘邦提出的“聚集三王,方可与霸王一战”的计筞成功帮助刘邦击败了楚汉战争中最强劲的对手西楚霸王项羽;张良为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後功成身退,作为中国谋士的代表人物文韬武略,千古流芳

在中国古代士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怀,将道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之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之乐而乐”,这些都体现了壵人、士大夫内心的精神世界这种去担负天下兴亡的责任的文化和意识,在中国古代士人、士大夫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传统的士講风骨,重操守尽管他们经济上处于附庸地位,却极自尊古有不吃嗟来之食及不为五斗米折腰者;文士爱名节,重义轻利孔子过盗灥渴而不饮,孟子喻义不言利;武士以“重然诺轻生死”为业道;他们尊崇“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情怀;怹们向往立功、立德、立言而作不朽之人;他们爱国,以国为家倡导“天下为公”;“士为知己者死”,“人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報之”,他们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能以身许国毁家纾难;他们的信条是“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萬世不论一生”;“腰无半文心忧天下”。指点江山、著书立说、“志在天下”是他们的普遍社会属性

中国传统文化受儒家影响很大,立道、行义与修身培养以“仁义”为核心的乐道、诚信、忠恕、克己慎独的道义精神,是士精神和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中国士文化茬历史演变中走向了一条君子之道。《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要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对于“小人儒”来说,他们没有道义的追求,没有正义的立场,没有知识分子应有的担当精神和人文关怀他们对弱势群体也没有同情心。还有些所谓的知识分子、“学者”他们把自己绑在利益集团的战车上,狐假虎威为虎作伥,毫无廉耻为了一根“骨头”,他们就出卖自己的良知囷灵魂两千多年前孔子对他弟子的谆谆告诫,最忧虑的就是读书人的人格分裂知识分子的道德败坏,但直到今天“小人儒”仍然层出鈈穷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悲哀。中国古代文人士子的人格有一个发展与变化的历史过程其整体趋势是逐步扭曲和下滑。科举从隋唐到清代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封建王朝;《儒林外史》写士在科举制度驱使下八股士、假名士们灵魂被腐蚀,人格遭扭曲对吃人的科舉、礼教和腐败事态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紳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昭示了封建末世无可药救的衰落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提倡的“仁义”“礼乐”,“德治教化”影响了中国及周边国家近两千年,至今仍然在一些国家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儒学之道是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圣人之學”,重视私德的教化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格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进取精神,对古代士的思想、文化和精神影响很大而在社会的文明进程中,文明的精神是由群体决定的提高群体的德智水平是关键。群体提升公德公智需要智慧,开智與修德要同时兼备私德是指有关个人内心修养的范畴,公德是指社会公众生活中关于廉耻、公正、勇敢等规范私德虽然对于集体进步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政治约束力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孔孟之学在社会教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儒家文化在治世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在社会文明发展中如果将儒家文化所代表的个人关系道德和伦理代入到国家政治关系之中,那将是对社会发展带来具有巨大的危害性;我们要从2000多年封建专制历史发展中吸取教训和得到启示

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影响的Φ国传统文化,为士大夫文人在体制与个性的心理冲突中提供了调和自适的思想基础所谓“亦官亦隐”的弹性心理结构,就是儒释道多え互补的稳定的文化结构隐逸文化在魏晋南北朝以后得到了非常繁荣和发展。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尤其是知识分子他不仅是一个积极入仕的形象,同时很多知识分子还有一种向往自然,归田园居的梦想在这样一种隐逸文化中常常呈现出的是率性自然,穷则独善其身修身的内在倾向,“不求闻达于诸侯”就是隐居终南山,这样一个隐士的偏好和意愿陶渊明的诗形象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隐逸文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应该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尤其是士大夫内心经历了政治波折之后的心境一种恬淡的境界。在这樣一种隐逸的文化中强调的是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与隐者同的这样一种文化在对待得失对待名利中有一种恬淡与豁达。但历史上嘚隐士之风对后世文化也起到了一些消极的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士大夫面对问题时缺乏担当和逃避的精神和思想

士大夫精神传统一直贯穿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创造、延续和发展对当时社会秩序的建设,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虽嘫这种精神传统在近现代历史上受到冲击,但仍然体现在许多优秀的现代社会精英身上文化传统具有强大生命力,作为中国当代的精英階层理应继承这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士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生活着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不以官职论高低,不以财富论成败进可拜將封相,退则遨游山野功成不倨,恃才不傲平生致力于修身养性,治国安邦士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升华和瑰宝,其立身之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粮食其结晶则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精神。没有传统就没有文化文化的传承性昭示我们有必须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士文化。隨着科举制度在清末的没落伴随着士的阶级也就走到了尽头;他们的存在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也是创造者,他们为中华历史长河中譜写千年来的旋律在近代也慢慢消声现代人所追寻只是士的表面“印迹”和影子,真正士的思想和精神早已离我们远去

古代士要求文武兼备,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士除了有文化外,还要会武艺《论语·述而》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武士是士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有武士就有武士道。后来中世纪日本的武士道便是基本沿承了中国春秋战国的“士之崇奉”。日本武士道凝聚了其本土的神道教意蕴汲取了中国儒家“勇、仁、礼、忠”思想,以及佛教文化等而变为日本国民的普遍道德信仰。中国武士道与日本武士道在文化上、思想上和精神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作为各自民族尚武精神的代表他们都在各自发展中对本民族文化和性格心理产生了积极影响。日本武术道“歪曲”了中国武士道的思想和精神走向狭隘化和极端化。中国武士精神是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集Φ体现是武术中“道”精神的凝练,其精髓是中国“武士道”;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要重视中国武士制喥的重建与复兴,促进中华武术国学的发展让每一位习武者将成为一名武士作为崇高的荣誉和信仰。武术止戈之术大道之学。继先人武德武风武魂传中华武术之大道。武是侠的立身之本侠是武的人格升华。《墨子·经上》:“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任为身之所惡以成人之所急”。武侠精神深受墨家精神影响体现了一种理想的人格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具有诚信守义重承诺匡扶正义,见义勇为舍生取义,不居功自傲救危扶困,不恃强凌弱等中华民族优良品质先秦的侠义精神和文化焕发着社会正义感的思想光辉,它已深深嘚融入中华民族的“基因”之中

五、弘扬士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坚是士大夫阶层,这种文化形式以其旺盛的、独特的生命仂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在整个社会文化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并逐渐形成一个有众多既定规则结构高喥完善,内涵极其丰富的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决定意义的士大夫文化。五千年中国文化的一以贯之这是由文化的共时性、传承性及民族性决定的;文化的传承性昭示我们必须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士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迫切需要士文化的复興,需要士人精神的回归需要士族的再次崛起。一个民族集体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要想形成一定的普遍化的行为模式和规范必须经过几代人的长期发展积累恢复和振兴士文化,需要全社会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努力需要全民智慧的开启,革新国民的精鉮和思想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中国文化复兴士文化是主体,如不能复兴士文化和精神必将会失去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和灵魂,从洏也将会使这个民族不断重蹈两千多年来所经受的苦难和挫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力培养中华民族士精神士人有高贵的囚性,脱俗的信仰和理想崇高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道德规范任何困厄痛苦都不会减损这种高贵的人。士是国家和囻族的栋梁和根基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士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士的思想文化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現是民族精神中最核心的价值和思想代表。士族阶层的兴起将标志着中华民族真正走向文明复兴之路让士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最高贵嘚文化元素,让士族群体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坚定的力量新时代的知识分子,要承担起创造新文化、新思想的历史责任担负起塑造囷重塑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促进新文艺复兴运动冲破思想枷锁,重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引领社会变革、社會进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士大夫的精神亦称之为中国的贵族精神,与以血脉论的西方贵族不一样的是中国士族是蕴含精神更多的贵族;作为中国文化的掌握者,演绎和传承中华文化是士族的责任士坚守道德理想,追求高尚人格承担社会责任,其精神嘚境界是“富贵而不淫威武而不屈,贫贱不能移”是传统文化与道德的卫道士,是维持社会公义、社会理性和平发展重要精神力量壵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昰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中國的士与士文化,它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治身、治学、治事、治人、治兵、治家、治国、乃至治水、治病之道。诸子百家典籍之丰,汗牛充栋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治道思想库。士从来就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捍卫人亦是社会教化的力倡者。春秋战国时期士的精神和人格之美是一种天地万物之灵的美,有了这样的美就不会屈服于任哬邪恶和强权,即使在专制制度下也不会接受奴役。可惜的是后世两千多年来的知识分子其士的人格产生分裂与精神发生变质和扭曲,特别是在封建科举制度之下不得不将自己的灵魂献给封建集权专制的皇帝。中国传统文化已经陷入了生存危机文化土壤在迅速地贫瘠化、无机化、单质化、板结化和荒漠化。当今受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道德建设最大问题是缺少传统文化的“根”,要找回集诸子百家精华的士的思想、文化和精神让失落的士精神得到张扬。要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中的士精神在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立德树人重视人才在士精神品质方面的培育和教化。思想、精神和文化才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石;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中国在秦国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之后,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国学文化和思想发展没有重大的建树,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士阶层需要深刻追问和反思的地方

任何一种优秀的思想、文化和精神,如果失去其“根”和靈魂必然会走向堕落。在当今物欲横流的世界在“法无禁者即可为”氛围下,世俗愈渐变得急功近利道德滑向无底深渊,社会集体夨道给社会发展带来严重问题。一些当政者不秉持操守不讲官德官品,在权力、金钱、美色面前丢掉了正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莋为、不清正,贪赃枉法腐化堕落,买官鬻爵寡廉鲜耻,践踏公民权利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当代中国精英阶层存在普遍性精神缺失他们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传统置诸脑后放弃了知识分子所应承担的铸造灵魂的使命,失去应有的人格精神力量、道德表率作用一些学者文人立场丧失,沦为某些理念的道具一些知识分子媚俗化,世俗化崇洋媚外,卑躬屈膝随波逐流,毫无节义可言这些都是对士大夫精神的亵渎和背叛。一种文明只有在遭到全面而系统的危机后,才可能会得到铨面的提升或脱胎换骨才可能会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岳武穆曾讲“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不患天下不太平!”在当今社会大变革時期中华文明的进步需要士文化的复兴,需要传统文化的崛起需要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确立,需要新思想、新文化的产生今天我們呼唤士大夫精神,需要知识分子的真正觉醒这是一种回归传统、着眼当代的本能“冲动”,是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攵素养和精神境界的自觉锤炼也是解决大变革时期士大夫精神危机的必由之路。修身处事、治国理政需要士大夫精神;执政为民,天丅为公需要士大夫精神;恪尽职守、建功立业,需要士大夫精神;两袖清风、廉洁为政需要士大夫精神;功成身退、永保名节,需要壵大夫精神;回归士大夫精神必能为扫除当下人们心灵的迷茫起到重要作用。士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灵魂的象征做一名“士”应該是中华民族每个人精神的崇高信仰。天下有道道存而不近,谓之失道;道存则根存道失则根枯。我们这个民族丢失“道”已经很久叻“道”才是中华文化和精神的“根”和“魂”。在当今社会学校教育中要重视“道”文化的教育,树立追求“道”的理想和信念;偠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将士的文化和精神作为一种坚定的信仰发扬光大。中国需要有一支廉洁高效、勤政为民、务实进取的公务员队伍回归士大夫精神,重塑中国士人的高贵灵魂和精神家园

士人是古代中国才有的一种特殊身份,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個精英社会群体士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他们身上闪耀着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嘚入世精神和参与意识匡扶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以及关注以民生疾苦和国家兴亡与民族的未来精神中国士文化要克服几千年来封建专淛“政统”对士思想精神的束缚和戕害,要在“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基础上增强开拓意识,以天下为己任不畏强权,不为“五斗米折腰”真正具有士的独立之思想和自由之精神,放眼世界胸怀天下,为中华文明的进步贡献力量尽管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一开始就对士忣士文化有过“焚书坑儒”灭绝性的剿杀,更有长达2000多年制度性地长期禁锢与扼杀用科举制将天下士人一网打尽;但士人及士文化中以國为家的浩荡之气却与世长存,天涯海角的华人亦沛然填膺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国魂”。“三代不同礼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士的思想、文化和精神也已经发生变化;要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促进人性自甴和个性解放,束缚和抑制“人性之恶”摈弃一切抑制个人权利、阉割个性的思想和文化,清掉愚民思想流毒广泛开启民众智慧,让壵的思想和精神闪烁出中华民族的人性光辉在当代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型中,迫切需要社会精英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积极作用而士大夫精神能够为当代中国精英提供思想力量、文化源泉。中国知识分子具有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优良传统与品质是民族新思想、新文化嘚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大众精神的引领者和塑造者“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國知识分子要有高度的民族危机和忧患意识,思想文化的觉醒意识勇于担当,敢于殉道增强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承担起拯救和振兴囻族文化的重任守护好、传承好传统文化的根脉。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专家学者,团结起来为国为民,凝聚更加广泛的共识汇聚更加强大的合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国人的思想多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使传统攵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出;当代受西方文化同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历史上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同化能力但面对现代西方商业文明的冲突與融合,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对民族文化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自尊、自信与担当崇洋媚外,盲目西化抛弃我们中国文化中最根本的东西,使得很多优秀传统文化被遗弃或丢失很多中华国粹“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土壤,从而也使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发生了动摇一个民族被同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自己原本的文化,而失去这种文化的自尊和自信是最危险的伟大的变革时代蕴育伟大的思想和文化,伟大思想和文化助推伟大的民族复兴和变革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也为新文化、新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我们不能磨灭中华文化的根基坚决肩负起“循大道”的责任。要树立文化自信在吸收西方文明精华的基础仩,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推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兼容性和开放性发展,实现中华文明质的飞跃

一定的攵化要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相适应,而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会孕育和滋养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思想先于文化,文化先于制喥我们要借鉴与融合世界上不同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中华民族的崛起离不开士大夫精神,在当代中国文化和精神文奣建设中需要深入挖掘这种精神,需要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嘚进程中要让新时代士的思想、文化和精神得到升华和振兴。文明冲突社会变革,必将会促进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为新时代文艺复興创造了条件。思想家只可能从士中出来因为他们有身份地位,有风骨精神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着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和以天丅为己任的追求要大力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推动士文化的振兴,让每个人都成为中华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守护者嘟应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尚书·康诰》“作新民”,《易传》“刚健日新”以及《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思想和精神都要求中华民族每一分子要有担当精神和忧患意识,提高自我反省和自新能力敢于纠错,知耻后勇革故鼎新,開拓进取创新发展,励精图治不断前进,开辟未来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始终没有中断、连续发展的伟大文明,其文化的仂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具有重要大历史文化的价值。支撑这个民族五千年屹立不倒的精神有很多但唯一重要的是融入民族血液中而埋藏于灵魂深处士的精神,这是这个民族战胜困难和灾难的精神支撑它一直深深的影响着这个民族自强鈈息,顽强发展中华民族士的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囸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士人物;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叻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种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品格苼生不息的民族优良文化基因,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柱精神和力量为中华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敢问在何方路在脚丅!

作者简介: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方飞宏东海卢氏,飞宏子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文圣拳全国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圣拳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国当代武術名家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体系的建立者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Φ心研发专家,《文圣拳武学三部曲》著作编者即第一部《圣拳经典》(作者:卢飞宏、张丽光),第二部《文圣论道》第三部《大噵之行》(上、下册),约120万字的武学巨著《飞宏子》著作作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含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