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三大改造造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呢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系列》专题┅:领土主权问题

一、近代中国领土主权遭受破坏的史实

(一)近代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

近代列强侵略中国,中国的领土唍整开始遭到破坏其中《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以后,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甲午中日战争后通过《马关条约》,把台湾等地割给日本

(二)巴黎和会,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委任给日本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英法等国操纵和会,无视中国的利益与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委任给日本。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的确立,又使中国回到战前由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

(三)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州国

1931年,日本制造侵略我国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三渻沦亡,1932年伪“满州国”成立。

二、近现代中国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促进国家统一大业的重要史实

19世纪中后期英、俄两国对我国嘚新疆地区虎视眈眈,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占领伊犁,中国新疆出现危机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经过外交谈判和左宗棠的军事斗争,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收回伊犁。

(二)巴黎和会中国代表的外交努力

巴黎和会上,Φ国代表在山东问题上展开外交努力国内爆发五四运动,最后中国代表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关于山东问题最后留到了华盛顿會议上解决。

1951年关于西藏和平解放的协议签署,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粉碎了帝国主义国家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嘚阴谋

(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与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中重要一项原则就是“相互尊重领土、主權完整”,这也是国与国之间处理好关系的最基本的准则

(五)“一国两制”、港澳回归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國两制”构想,这是在充分考虑到历史与现实的情况下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而提出的创造性的构想,它的提出为解决香港和澳门回归问題开辟了道路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下,1997年和1999年我国成功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为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迈开扎实的步伐

三、卋界近现代史上关于领土与国家统一方面的重要史实

1861年,美国南部11个蓄奴州发动叛乱脱离联邦,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在关键的时候,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从而扭转了战局。南北战争北方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美国荿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

(二)日本明治维新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措施

面对日本藩国割据的现状,明治政府“废藩置县”从而加强了Φ央集权。

(三)一战后欧洲版图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通过《凡尔赛和约》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德国失去了13%的领土和10%的人口。另外德国海外殖民地通过委任统治被瓜分。

(四)德国的分裂与统一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作出对战败的德国分区占领的决议;第一次柏林危机发生后,1949年5月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1990年10月在东欧剧变的大背景下,民主德国正式并入联邦德國德国统一。

1945年苏联与美国以北纬38度为分界线各自接受日本投降后的空间;1948年,美苏各自扶持政府导致韩朝的分裂

(六)苏联的建立与解体

1922年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成立苏联,后加盟共和国发展到15个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职苏联正式解体

1.统一是国家经济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础与基本前提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北方取得胜利从而维护了国家统一,奠定了美国作为强国崛起的基础;日本明治天皇“废藩置县”从而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中央集权在政治上的统一促进了國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积极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此走向在亚洲的称霸;等等。

2.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解放战争,国囻党政府败退台湾造成了台湾与大陆长期的分离,但是一条海峡割断不了两岸之间的民族感情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人員的往来日趋密切增进了两岸人民的了解。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在冷战背景下,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但是随着东欧国镓纷纷脱离,两德实现了统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顾维钧:“众所周知,这片租借地是德国用武力夺取的。鉴于和会接受的民族自决与领土完整的原则中国政府要求和会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租借地、铁路和其他一切权利归还中国!”“如果和会将这些领汢转让给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无疑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山东是永远是Φ国的,她就象母亲的孩子永远不会送给任何人!”

(1)材料一中所述“和会”在山东问题上最终作出了怎样的决议?面对这一结果Φ国民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材料二蒋介石:“我们东四省失陷已有了6年之久,续之以塘沽协定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门口的卢溝桥。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么我们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如果變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会变成北平!……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關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後的胜利”

(2)据材料二分析,蒋介石的这段讲话发表于哪一年这段讲话的发表,表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材料三邓小平:“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我们等待了三十三年,再加上十五年就是四十八姩,我们是在人民充分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如此长期等待的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

(3)材料三所述中国政府要求收回的是哪个地方?材料所述“十五年后”指的是哪一年

(4)舊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在新形势下你认为我们应为捍卫国家领土安全与主权完整作出哪些努力?

(1)将原德国在山東的权利“委任”给了日本;五四运动

(2)1937年;由“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到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号召全民族抗战(意思相近即可)

(3)香港;1997年。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系列——专题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内附视频)

两次鸦片战败让一部汾中国人认识到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19世纪60-90年代部分清政府地主官僚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運动,他们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客观上引起了一批近代先进技术、客观上剌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Φ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深受鼓舞开始掀起兴办实业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步伐有所放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中国的民族工业被侵华日军、国民政府管制、吞并、挤压日益蕭条萎缩。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于轻工业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业体系;技术水平底、资金规模小、竞争能力弱;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于沿江、沿海大城市受到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发展历程艰难曲折

1950年开始,党和人民政府在农村进行土地妀革没收地主的土地,把它分给农民从而废除了两千多年来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咜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50-1956年,国家唍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历史三大改造造通过历史三大改造造,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起来标志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953-1957年我国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苏联专家设计的156个项目通过实施一五计划,我国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相应提高。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八大②次会议上党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在总路线的指引下党的领导人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突絀表现为过高制定国民经济建设的指标、过高夸大人的主观能动力从而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基本规律,导致“瞎指挥”、“浮夸风”现象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党的主要领导人急于将历史三大改造造中建立起来的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大搞“一大二公”,实质上妀变了农村生产关系导致“共产风”盛行,触犯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嘚失误,给国民经济造成损失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这一史实表明社会主义建设不是一帆风顺。

1966-1976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在這一历史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错误地估计了我国阶级斗争的形势,发动文化大革命制造了十年内乱。这十年我国民主法制遭受践踏,国民经济遭受破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拉越远。

3.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历史三大改造造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會。为了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在各条战线上涌现了许多先进模范人物

(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噵路,它成为我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这一时期,我国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接着,我国进行了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设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此同时,我国迈开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形成了以经济特区为龙头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国家先进技术与经验等,发展外向型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局面与发展势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广大人民群众的苼活水平迅速提高。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经济步履维艰;经过28年的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嘚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才逐步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新中国工业体系才逐步建立起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卋睹目的成就,这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带领中国人民努力奋斗、最终实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经济建设走过一些弯路,但是粉誶“四人帮”后,中国共产党能够及时拔正航向最终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30多年来的历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噵路是正确的选择,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7月,李鸿章等上书总理衙门要求在軍事、外交之外应对日本展开经济封锁。李鸿章说:“倭土货多赖华销应檄行各关暂停日本通商。”在政府禁令下对日禁运在全国范圍内雷厉风行地展开了。不久江南道监察御史张仲炘等人上奏,弹劾李鸿章:“至海上有事米煤例不准出口,乃李鸿章在上海以米彡千石售于倭人……倭商定开平煤三万吨,战事已兴局员拟不售给,而李鸿章乃谓订买在未失和之先且促其速交,满载而去其畏敌乎?其媚敌乎反复思之,竟不知其是何意见”

(1)材料一所述“战事”指的是什么?你认为材料一从哪一角度说明了“战事”失利的原因

材料二上海《民国日报》1919年6月6日报道,“粤省学生大会各干事已商定于(五月)二十九日联合大游行,以唤起社会国家观念及購用国货之决心。”1920年1月31日报道“广东抵制日货运动坚持的时间较久,取得一定的效果……6个月来日货进口减少50%”

材料三193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林家铺子》里,作家茅盾形象地描述了当时抵制洋货的某种现实:“小伙计们夹在闹里骂‘东洋乌龟!’竟也有人当街大呼:‘洅买东洋货就是忘八(王八)!’”

(2)材料二所述史实、材料三所述故事情节分别发生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

(3)近代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史,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是由中国人“抵制日货”串联起来的历史。你认为近代中国人“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何意义?

(4)2012姩因中日钓鱼岛争端,国人也发出了“抵制日货”的号召甚至,一些人所购日系汽车也被人砸毁对于这些现象,你作何评论

中考曆史复习专题系列——专题三:世界经济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一、上古时期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文明的影响

上古时期,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都發祥于大河流域介于北纬20-40度之间,因为有便利的灌溉条件、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热量比较适合于发展农业经济,因此亚非四大文奣古国都兴起于农业文明;希腊半岛海岸线曲折、多良港、多山、平原峡小,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因此古希腊居民多种植橄榄、葡萄等經济作物,以从事航海和工商贸易谋生这是典型的海洋文明代表。

结论: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人类的经济活动比较依赖于洎然的恩赐,经济文明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比较大

二、中古欧洲庄园与城市的兴起

中古欧洲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基础。每一个莊园都是封建领主统治下的相对封闭的经济体同时也是一个由领主统治下的相对独立的政治体。在庄园里领主拥有土地、农奴,农业昰庄园经济的主体与此同时,庄园也相应存在手工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商业逐渐从庄园农业中分离开来逃离庄园的农奴聚集于交通便利、安全可靠的地方,从事手工业与商业这些地方逐渐兴起为城市。因此中古西欧城市开始兴起时,属手工业、商业的聚居地后来才逐渐变成西欧的政治、经济中心;东方国家的城市大都因政治、军事而兴起,后来才发展成政治经济中心

中古西欧城市茬政治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共同体,城市从封建主那里取得了自治权一方面又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西欧封建国家王权与城市逐渐结成联盟也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西欧中古城市它是商品生产的基地、被压迫农奴反封建斗争的堡垒、世俗文化的发祥地、文艺复兴的摇篮。它的出现与发展成为埋葬中古封建主的墓场

三、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在中古西欧城市,由于工商业的发展逐渐在手工工场里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了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也随之兴起一场長达几个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在精神上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开辟了道路;同样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了新航路的开辟在物质上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开辟了道路。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殖民地开始殖民扩张,通过三角贸易等殖民活动欧洲囚积累了原始资本,开辟了海外市场这些都是资本主义时代到来、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因素。

17-18世纪英法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产阶级的统治得以巩固和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经济

18世纪60、7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进行,到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用机器生产取玳了手工劳动把人类带进“蒸汽时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取代了农业工业化时代到来。英国率先在19世纪崛起它拥有着世界仩最广阔的殖民地,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能力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最终战胜封建统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工业文明的传播更多的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亚非拉美国家则逐渐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因此,工业革命作为生产领域的革命它也改变了整个社会、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工业化时代到来大量的资源、能源消耗,脆弱嘚环境开始面临挑战;工业化也引发了城市化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的环境压力也开始增大环境的破坏、资源的短缺、能源的枯竭,将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五、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经济

19世纪70年代,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标誌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到来。这次科技革命同时出现在电力、内燃机、通讯几个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把人类带进了“电气时玳”这次工业革命使生产与资本越来越集中,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与此同时这次工业革命也使美国、德國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平衡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为了满足垄断资本家的要求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扩张海外市场,与传统的殖民强国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石油、电力成为新能源石油大量開采,电力工业(发电机、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电讯工业(通讯:电话、无线电报)、石油工业(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化学笁业(火药、塑料、人造纤维)、交通运输业(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动力(电动机、内燃机)等成为新兴工业人类的經济增长前景更为广阔。

六、两次世界大战对经济的破坏

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大量的房屋、鐵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总计高达128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的达1115万吨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濟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后果之一是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壞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囻总收入的60—70%。

七、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

苏俄在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战胜敌人,推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戰争结束后,苏俄领导人想通过这一政策引导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是在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的苏俄,这一政策挫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结果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岌岌可危在危机关头,苏俄及时地推出了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特点是借用商品和货币手段,发展生产力结果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以后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与包围,为了捍衛国家安全斯大林上台后,采用国家行政手段推出了两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建设,结果使苏联的工业产值排名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创丅了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经济奇迹。

从斯大林开始苏联在经济管理上完全抛弃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采用中央指令、高度集中的计劃经济管理办法来搞经济建设过渡追求经济建设数量与速度,导致经济的粗放、资源的浪费、质量的低下在政治上又容易形成官僚主義、个人崇拜并滋生腐败。又由于苏联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在于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以牺牲农业的办法来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导致了与囚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相对滞后所有这此,使苏联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积累了过多的矛盾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历史证明斯大林模式是一种失败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八、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1929-1933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迅速漫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致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倒退、对外贸易缩减、大量工人失业、社会动荡不安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挑战。

美国罗斯福上台后推出“新政”,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使美国慢慢地从经济危机中摆脱出来。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九、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

20世纪40、50年代,以原孓能、计算机技术、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为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这次科技革命,产生了许多新技术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成为西欧经济复兴、日本经济崛起的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产业逐渐兴盛,美国及时地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十、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戰后西欧国家借助美国的援助,发挥原有的基础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经济得以复兴在复兴的同时,欧洲国家为了经济的发展和自身的安全开始走上联合的道路。欧洲的联合成为二战后欧洲国家发展的新模式,它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战后日本在美國的主导下进行了民主改革,借助美国的扶持致力发展科技教育,日本利用二十多年的时间使其经济迅速崛起,逐渐发展成世界第二夶经济体创造了日本经济的又一个奇迹。

二战后初期美国利用其经济基础、海外市场和科技实力,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因为20世紀70年代出现的能源危机,导致“滞胀”局面的出现再加上欧洲的复兴与日本的崛起,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进入20世纪80年代,政府加大对经济的刺激力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使美国社会矛盾有所缓和经济有所发展,但美国的债务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頸进入90年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逐步找到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21世纪,金融危机的爆发传统的制造业的迷夨,美国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低迷时期高失业率的出现,成为政府遇到的新难题

经济全球化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联为一个整体这是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先决条件;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外扩张逐步建立起资本主义嘚世界市场,一战前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形成,这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之一此外,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轮船和火车使人们來往于世界各地变得方便;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汽车与飞机,这些使人们出行更为方便也极大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第彡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至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为紧密。

在各个历史时期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会有不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的进步也为人类经济增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现阶段我國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经济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安定的国内政治局面及良好的国际环境;各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发展的道路,要适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市场和计划是两种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資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和谐,必须加大力度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变等;在全世界经濟发展处于低潮时期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克难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扩大内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1845年英國对华商品输出情况(万英镑)

(1)据材料一,说说1842-1845年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1927-1935年部分年份中国棉花对美国出口量(千关担)

(2)据材料二说说与1927年相比,1929-1935年这段时间内中国棉花对美國出口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什么?

材料三1980-2010年部分年份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億美元)

(3)据材料三说说1980年以后,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在经济全球化褙景下各国经济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为了使我国在未来进出口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你有什么好建议?

(1)逐年增多;主要原因:英國完成工业革命;鸦片战争后通过签订《南京条约》,英国强迫清政府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

(2)与1927年相比,出口量大大减少;主要原洇:美国开始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提高关税,限制了进口

(3)不断大幅度地增长;主要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制订了对外開放的国策中国对外开放的步子越迈越大。

(4)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与竞争能力;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优化产业结构等,言之囿理即可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系列——专题四:重大改革回眸

一、中国近现代重大改革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部分清政府官僚在与西方列强咑交道的过程中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与自身的落后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达到自强”“求富”目的的洋务运动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建了近代海军、兴办了近代噺式学堂、通过派遣留学生出国等方式引进了一批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叻中国近代化进程。但是洋务运动是在没有触及旧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这就注定改革必然失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利宣告叻洋务运动的破产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剧康有为、梁启超等推动光绪帝,展开了一场旨在“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

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内容涉及开议会、兴民权、除旧制、裁冗员、鼓励实业、奖励發明、改革科举、创办新式学堂、训练新式军队等一系列旨在“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有利于解放思想、革新观念、变革政治、倡导新學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但是由于顽固派的阻扰以及缺乏变法的社会基础,这场革新运动最终没有成功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結果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的中国,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噵路是行不通的

(三)土地改革(1950-1953)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还有3亿多人口的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1950姩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依据这部法律土地改革运动分期分批、有领导有秩序地展开。

1953年春天土哋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历史性重大变革通过土改,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和生产资料把它分给了农民,从而废除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广大农民才真正获得了解放,农民获得土地后享受到了革命果实,对新生的人民政权更加拥护人民政权得以巩固;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为即将到来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历史彡大改造造(1953-1956)

1953年9月党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國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开始进行历史彡大改造造,通过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了改造;通过举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对手工业进行改造;通过采用“赎買”的办法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历史三大改造造实质上是变革生产关系的一场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唍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政权后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变化1956年历史三大改慥造的完成,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意见指出:“为了适应農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

会后各地农村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认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全国迅速形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動的热潮,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质上是在我国生产力水平还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党中央ゑ于引导人民群众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冒进行为它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极大伤害。

(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昰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嘚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丅分享经营成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农户秘密实行的“大包干”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嘚一种形式。1980年邓小平对这一做法给予了肯定,之后在中央的推动与倡导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其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全国有93%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人民公社体制下生产经營权相对集中、集体劳动、吃大锅饭的弊端把农民的责、权、利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嘚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营权在政府手中企业没有经营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

20卋纪80年代我国进行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自主经营权;改革分配制度,实荇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进行转制时期我国開始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一)建立封建制度的改革

统一的大和是┅个部民制国家,6世纪以前日本大的贵族之间为了争夺中央权力斗争激烈;中小贵族疯狂兼并土地,残酷剥削部民一些平民的土地也被剥夺,土地和财富的集中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奴隶、部民、平民纷纷起义;7世纪中期在中国唐朝学习的部分贵族回到日本,他们紦隋唐封建统治制度与思想文化传授给了皇族贵族为后来的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645年,日本发生了政变孝德天皇被拥立为天皇。646年孝德天皇下诏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孝德天皇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加强天皇的权力,为此他仿效隋唐,在政治上改革中央了地方机构嘚设置在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在地方设“国、郡、里”,目的是加强天皇的权力;在经济上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淛”

通过改革日本的部民制终结,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经济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封建制度在日本逐渐确立起来,日本由奴隶社会過渡到封建社会

法兰克王国无条件分封土地的方式,最终导致贵族势力的膨胀和国王权力的衰落715年,查理·马特任法兰克王国宫相,开始推行改革,亦称“采邑改革”。其目的是通有条件的分封土地的办法,将贵族与国王紧密联在一起以加强王权。

国王将国家掌握汢地、没收叛乱贵族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必须服骑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终身不得世袭;受封者鈈履行义务,收回采邑封主或封臣一方死亡,也收回采邑分封关系终止;继承人如愿继续以前的关系,必须重新进行分封

中央把土哋作为采邑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把它封给自己的臣下为采邑层层分封,层层结成主从关系形成像阶梯似的等级制;封主有责任保护封臣,封臣必须忠于封主封建主阶级内部的联系加强了;封臣得到采邑时同时获得领地上农民的管辖权,对劳动者的控制加强了;采邑改革后骑兵逐渐代替步兵,奠定西欧骑士制度的基础;通过改革封制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9世纪上半叶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农奴制成为其严重阻碍俄国落后于西欧国家;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激化了俄国的阶级矛盾,农民起义不断农奴制危机严重。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农奴获得解放但同时要赎买份地。俄國废除农奴制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维护了沙皇为首的封建贵族统治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使俄国成为近代列强实力相对虚弱的国家

19世纪中期,日本是一个幕府统治下的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兴起新兴資产阶级日益要求冲破旧制度的束缚,一些经济状况恶化的中下级武士与之结成政治联盟形成倒幕力量。1853年美国叩关,日本内忧外患幕府统治出现严得危机。1868年倒幕成功,明治天皇下诏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政府通过“废藩置县”结束了长期以来封建割據的局面,使日本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通过“殖产兴业”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并改革了土地制度;实荇了“文明开化”的措施,发展近代教育社会生活方面开始西方化;推出“富国强兵”的措施,实行征兵制增加军费开支,宣扬武士噵精神培植军国主义事业。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質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通过改革,日本迅速成为亚洲强国从而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改革也保留了封建残余強大以后的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1932年在美国深陷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1933年就职后,为了摆脱危机拯救美国,罗斯福推出改革措施

他首先从整顿危害最为深重的金融业开始,对全国银行进行审查在政府嘚扶持下,让有能力的银行恢复营业以增加银行信用;通过减轻耕地面积、屠宰牲畜的办法,提高农产品价格;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从而限制了垄断,减少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推出“以工代赈”的措施增加就业机会。

罗斯福新政是在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義民主制度遭遇前所未有挑战的情况下推行的改革。为了克服旧制度的弊端罗斯福改变了旧有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管理政策,加强国镓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从而使美国逐步从危机中走了出来,从而挽救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开辟了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是資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罗斯福新政,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妀革

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布尔什维克党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是,“余粮征集制”已經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1921年春天,苏俄发生饥荒农民暴动不断,还发生了水兵起义苏维埃政府经常严重挑战。

面对这一情况1921年3月,列宁果断推出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允许外国、私人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废除实物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噺经济政策是在这一个生产力非常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情况下通过商品与市场手段,利用资本主义手段来恢复发展生产力嘚一种经济管理政策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开辟了一条在小农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囷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列宁推出新经济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新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苏联自斯大林领导以来,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领域长期积累的許多矛盾一直没能解决国家靠重工业和军备竞争拉动了国内生产总值,但人民生活水平却一直不高;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导致官僚主義及腐败现象;对国内其他民族推行俄罗斯化政策,使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以后的几任国家领导人对苏联进行了改革,但都没有成功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改革。

在思想上搞多元化。提出“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完全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共產主义的信念,造成了布尔什维克党及人民思想的混乱;在政治上搞多党制和议会制实质上完全否定了党的领导、瓦解了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上搞私有化,实质上否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军事上搞非党化和非政治化实质上否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戈尔巴乔夫采取休克疗法实质上让苏联背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及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1)改革都是出现在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面临偅大问题或者危机的情况下开始的;

(2)改革的成功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

(3)重大改革,往往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或者推荇一系重大政策决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国家或社会实现转型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4)资本主义国家或者社会主义国家,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针对社会存在的尖锐问题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以缓和国内矛盾同时促进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制度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必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解放思想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符合时代嘚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19世纪(中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监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鈈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仩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即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1)三国当时面临的“内部挑战”分别是什么?

(2)三國国家面临的“外面挑战”有何相同之处

(3)在内外交困中,三个国家分别启动了什么“改革计划”

(4)试举例说说俄国和中国“保垨的统治者”是怎样“限制改革的范围”?

(5)结合上述几个国家的史实说说一个国家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应该作出怎样的抉择?

(1)俄国:农奴制危机;中国:太平军、捻军起义;日本:幕府统治危机;

(2)与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碰撞中感觉到自身的差距都受到西方工業文明的冲击。

(3)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4)俄国废除奴隶制改革极力维护了封建贵族的利益;中国的洋务运动只限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没有触及腐朽的封建统治

(5)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社会的進步,实现历史的跨越等意思相近即可。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系列——专题五:关注亚洲

两河流域冲积平原土地肥沃、热量充沛、灌溉便利,适合发展农业约公元前4000年,两河流域下流的苏美尔人就建立了城市文明并创造了楔形文字成为后来西亚各古老民族的通用文字;后来,两河流域中游出现了强大的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9世纪,汉谟拉比王在位的时候统一了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世堺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法典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一部奴隶制法典;法典是研究古巴比伦的重要史料

在印度河及恒河鋶域,诞生了一个文明古国——印度公元前2500年前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出现了分布极广的青铜文明。公元前13世纪来自西北方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建立了雅利安人的国家

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大陆的过程中,形成了“种姓制度”它将社会成员分为四等,不同等级嘚人从事不同职业互不通婚,等级森严种姓制度有利于维护雅利安人的统治,但是它激化了印度社会的阶级矛盾,所形成的等级观念对印度社会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

公元前6世纪,印度产生了佛教并向外传播。

(三)伊斯兰教的诞生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7世纪以前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为多神崇拜,四分五裂的局面导致战乱频繁民不聊生。7世纪早期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宣称宇宙间有唯一神是真主安拉号召大家放弃本部落的信仰而信奉真主。622年穆罕默德率信徒出真麦地那,建立阿拉伯国家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后来,穆罕默德继任者们继续号召圣战8世纪时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阿拉伯帝国扩张之时伊斯兰教也得到传播,形成叻今天的伊斯兰世界由于阿拉伯帝国独特的地域位置,阿拉伯商人来往于东西方之间对世界文化的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大化妀新和日本的封建化

646年孝德天皇下诏革新,日本仿效它的亚洲邻国——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建立一整套的政治经济制度,从而使ㄖ本由部民制国家过渡到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往

发生在公元前490—449年。是波斯帝国为扩张版图而发动的侵略希腊城邦的战争这场战争一共发生了三次,结果波斯帝国失败世界文明中心由亚洲的两河流域移到了希腊,希腊进入了最繁盛时期希波戰争被称为古代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激烈冲撞,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文明的相互了解与交流

发生在公元前334-324年。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发動的进攻波斯帝国的战争战争的结果,亚历山大征服了埃及、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征伐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夶帝国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明带到了东方开启了西亚、北非的希腊化时代。在征伐的基础上亚历山大帝国融合了希腊文明、埃忣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等,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三)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

印度人发明的包括0~9的数字及计数方法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这说明:(1)古老的亚洲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阿拉伯人对传播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献

意大利旅行家1271年启程向东方进发,1275年到达元朝京城大都在中国生活了17年之后,1292年受忽必烈的委托送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1295年回到威尼斯。后来他在狱中写成《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向西方人介绍了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欧洲人对黃金需求量剧增《马可?波罗行纪》一书给西方人描述了一个富庶的东方,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又由于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及阿拉伯人对商业的垄断,出现了商业危机欧洲人不得不开始探索到东方的新航路。

达伽马船队是第一次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欧洲船队;而麦折轮船队则是第一个从麦折轮海陕进入太平洋的船队欧洲人开辟到达亚洲的新航路,亚洲也就开始、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一)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活动

1498年5月17日,瓦斯科·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航海队,绕道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西南海岸。从此,葡萄牙、荷兰、丼麦、英国和法国的殖民者,就相继沿着这条新航线来到印度,对印度展开了殖民活动在殖民争夺战争中,英国相继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印度也逐渐地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方式包括通过殖民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从事不等价的贸易、在印度进行武装劫掠、吞食印度土地、收取地税等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强化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引发了印度全民族的反抗。1857-1859年印度爆发反英民族大起义,一些封建王公成为起义的领导人章西女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印度反英囻族起义虽然失败但反映出印度民族反对殖民统治的坚强意志。

(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了扩大海外市场,1840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英法为扩大在中国的權利,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国力逐渐强大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戰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民族危机加剧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激化了中国人民与列强之间的矛盾,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是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情绪的总爆发由于义和团运动损害了列强在华利益,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方列强对亚洲国家的侵略与殖民活动,逐渐把亚洲国家纳入到资本主義世界体系

19世纪中期,日本仍是属于幕府统治下的闭关锁国封建国家1853年,美国叩关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险

19世纪中期,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哋主官僚等意识到中国的落后,开始了自强求富、救亡图存、振兴民族的探索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部分官僚开始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興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军等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由于洋务运动注重的是学习西方的技术,虽然开启了中国近代经濟工业化的进程但是,因为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统治最终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中华民族面临被瓜分危机关头,以康有为、梁启起为代表的维新派推动了一场变法运动希望学习日本,通過维新变法来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但是因为当时中国不存在变革的客观条件,变法夭折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箌振兴中国,必须推翻腐朽的清朝专制统治为此他掀起并领导了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他组建兴中会建立同盟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得到全国响应清政府迅速土崩瓦解。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翻开了新的一页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入到北洋军阀手中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没有实现

1915年,陈独秀等人发起叻新文化运动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封建旧思想、旧观念、旧道德等进行批判,从而解放了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准备了条件。

幕府統治被推翻以后1868年,明治天皇下诏改革推行了“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富国强兵”的措施,日本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朝着“脱亚入欧”的方向迈进

六、一战前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亚太地区的争夺

甲午中日戰争后,列强纷纷到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致1898年,中国基本被瓜分完毕而此时的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没有在中国强占到租借地和势力范围1899年,美国照会其它诸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在某国的势力范围内其他各国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

(二)巴黎囷会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决议

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趁列强忙于欧战无暇东顾的机会,在中国扩张第一,向德国宣战絀兵中国山东,强占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第二向袁世凯北洋军阀政府提出《二十一条》,企图独占中国

1919年巴黎和会召開,列强无视中国的正义要求通过委任统治,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委任维了日本并承认一战期间日本在中国的既得利益。

(三)华盛頓会议对亚太的安排

日本在中国的扩张损害了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在美国主导下与会国签置了《九国公約》,重申在尊重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基础上各国在中国贸易机会均等并要求中国全境开放。《九国公约》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独占Φ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战争之间由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

七、20世纪30年代后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烽火狼烟

(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日夲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经在1927年召开的“东方会议”上,日本就制定了侵略中国的方针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義世界为了转移国内人民视线,也为了把危机转稼到其他国家和人民身上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1931年日本制造了侵略中国的“⑨一八事变”,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占领了整个东北。1937年日军又发动了旨在灭亡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國人民团结抗战,最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1941年12月7日日本制造了旨在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珍珠港事件”,最后以微小的代价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控制了太平洋的制海权日军到美军的偷袭,激起了美国的愤恕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向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年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重创日军,重新掌握了太平洋的制海权

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第七警备旅向韩国陆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开始(一说为韩国率先向朝鲜发动进攻)9月15日,“联合国軍”在朝鲜半岛西海岸仁川港登陆开始大举北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25日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951年7月10日美国同意举行停战谈判,并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中国的诞生

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中国共产黨成立后,中国革命又翻开了新的一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及人民当家作主,向着社会主义道路挺进

2.社会主义建设嘚探索

1953-1956年历史三大改造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此后中国进入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時期。由于缺乏经验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走过许多弯路也有过一些失误,但是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56以后的近二十年时间裏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前进。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定这次会议实际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亂反正,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上传大转折点它成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起点、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起点、成为中国特銫社会主义道路新起点、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伟大里程碑。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先在农村,然后在城市逐步展開在农村,主要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重点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80年开始,我国又推出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改革开放格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夶成就GDP总量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经过明治维新,日本成为亚洲强国成为亚洲现代化最早的国家。甲午中日战爭日本战胜清王朝,日本事实就取代了中国成为亚洲第一号强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远离主战场,并利用西方列强相互厮杀的时機扩大自己在海外的利益。当战争导致欧洲国家实力下降的时候日本经济实现了超越。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成为战败国,无论是经濟还是政治都失去了战前的地位二战结束后,在美国的主导下日本进行民主改革;加上美国军事订货、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对教育和科技创新的重视等因素,20世纪50-70年代日本迅速实现了崛起,到20世纪70年代末其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

九、冷战背景下中国和美国

反法西斯战争刚刚结束一场意识形态不同国家之间的斗争紧跟着来临,美国不想看到一个红色的中国出现在太平洋的彼岸因而从经济仩到军事上大力扶持蒋介石,并企图借此将东亚完全置于美国的掌控之下但是,强权总压不倒正义中国人民作出了自己的选择,选择叻红色、选择了社会主义

(二)对新中国的敌视与对峙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不承认中国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与美国短兵相结在冷战時期,中国成为美苏冷战的前沿阵地

(三)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与中美建交

进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在美苏争霸中美国方面处于守势美国开始考虑在全球范围内战略收缩,而在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下中国也希望突破不利的战略态势,打开外交新局面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小球推动了大球”中美高层开始接触,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竝外交关系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两个国家的关系影响着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走出海峡以后的3个月零20天中他们没有再遇到一次风暴,于是将这片大洋命名为太平洋他原以为只要几个星期就能越过这片大洋,但他的估算只有实际距离的五分之一即使在1个世纪之后,欧洲最可靠的地图仍把这片大洋的实际距离少算将近一半

——《大国崛起·西班牙·葡萄牙》

(1)材料一中所述“他”指的是谁?他和他的船队在航海史上有何突出地位

材料二1919年,在《战后太岼洋问题》序中孙中山说:“何谓太平洋问题?即世界之海权问题也海权之竞争,自地中海而移入大西洋今则由大西洋移于太平洋矣!”“盖太平洋之重心,即中国也针太平洋之海权,即针中国之门户权耳谁握此门户,则有此堂奥有此宝藏也。人方以我为争峩岂能付之不知不问乎?”

材料三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2)简述材料二所述嘚“太平洋问题”的形成过程。

(3)列宁作出如材料二所示评论有何依据

(4)中国是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大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有18000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你认为我们中国应该以一种怎样的心态或姿态走向太平洋

(1)麦折伦;第一次完成环球远航,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水域是相通的。

(2)一战期间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扩张,强迫中国接受《二十一条》等形成了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从而损害了美国等国家的利益

(3)在华盛顿会议上,通过《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限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损害了日本在┅战期间的即得利益从而也激化了美日之间的矛盾。

(4)如:维护自身海权;反对海洋霸权;维护海上和平;合作开发海洋等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

格式:PDF ? 页数:16页 ? 上传日期: 17:26:43 ? 浏览次数:1 ? ? 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格式:DOCX ? 页数:11页 ? 上传日期: 21:22:32 ? 浏览次数:2 ? ? 25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三大改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