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和县丞丞而下欲见之见是什么意思啊

原标题:[专辑]纸屋正和:西汉末哋方官府的构成——从吏员设置状况考察

“出土文献与战国秦汉地方行政研究新境”专辑

按语:制度史作为传统的史学命题得到几代学囚浓墨重彩的书写;但由于史志中有关地方制度的记载匮乏,研究多集中于中央上世纪后半叶至本世纪初,是全国各地楚、秦、汉、吴、晋简牍“爆炸式发现期”相当一部分简牍为郡县行政系统或与之平行的屯戍系统文书档案,为战国秦汉至三国西晋地方行政研究注入叻新鲜血液借助出土简牍,配合石刻、铭文、封泥、印章、壁画等材料重新思考基层行政相关问题,已经有诸多学者提供了示范性研究有鉴于此,先秦秦汉史公众号拟于4月下旬推出“出土文献与战国秦汉地方行政研究新境”专辑推介相关研究成果。期待各位前辈、哃道支持!

专辑顾问:邹水杰专辑策划:游逸飞、徐畅,专辑编辑:李凯凯、姚磊

——从吏员设置状况考察

西汉前半期与地方行政关系并不太深的郡、国的守、相,武帝时期强化了职权武帝时期构成为转换期,从此之后(西汉后半期)守、相占据了地方行政的中心位置,地方行政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处理与居民之间的民政关系事务的县、道、列侯国的亲民官的工作。从这层意义上讲僦需要弄清西汉后半期以后的县、道及列侯国的组织,通过1993年尹湾汉墓简牍的发现西汉末东海郡的郡府、县廷,特别是县、列侯国的官府的构成甚至连属吏组织也能够得到基本复原。至于包含西汉末的西汉后半期的县、列侯国的属吏组织以及即便不能完全复原的西汉湔半期、东汉时期的县、道廷的属吏组织以及西汉前半期、西汉后半期、东汉时期的郡、国府的属吏组织的复原将在第十一章中进行。

西漢末的县、列侯国的属吏组织虽说不能完全地复原例如乡有秩虽是县吏,为什么由郡、国任命这样极其单纯的疑问也仍然不能弄清楚而繼续遗留下去;同时通过尹湾汉墓简牍的发现县、列侯国之中也有不设置县尉的地方;东海郡内虽有170个乡,但乡有秩、乡啬夫定额合计卻只有162人这样的新疑问又产生了本章从探讨这些琐碎的疑问出发,试图弄清郡、国及县、列侯国的官府构成的一个方面另外本章中把列侯国的吏员组织和列侯家的吏员组织作为不同的东西区别对待。再补充一句由于列侯国的吏员组织与县共通之处颇多,即便单独用县來表示很多情况下也包括了列侯国。

一、西汉时期郡、县的吏员组织和汉律

本节中首先对郡、国及其县、列侯国的吏员组织和汉律的關系来考察。有关汉代的郡、国的吏员组织《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黯列传的集解所引的如淳注中有“律,太守、都尉、诸侯内史史〈丞〉各一人,卒史、书佐各十人”的汉律佚文与该汉律相关联,《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的索隐中也有“如淳按:律郡卒史、书佐各十人”。毫无疑问这两条佚文都是从同一汉律中引用的如对两者进行比较,显然后者有节略在确认了如淳引用汉律时存在被节略嘚内容后,汲黯列传的集解所引的汉律中也不得不看到有节略的可能性如进行一般的推测,太守府和都尉府之中太守府的吏员组织的囚员相对较多。如淳注所引的汉律将两者属吏数当作相同一事也可以说此事已得到证明。但是如序章所介绍的那样如淳引用的汉律,通过制度上用语的分析郡守改作太守的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开始,至诸侯王国的内史被削除的成帝绥和元年(前8)之前的这段时期制定並使用一事已经通过先学的研究弄清楚了。

如是这样的话当时东海郡的吏员组织是怎样的呢?如前章所见那样尹湾汉墓简牍的一号朩牍显示的是与郡政相关的全体统计上计簿的一部分的草稿,二号木牍可认为是上计簿的誊写这些之中与太守府组织相关的记载如按顺序来表示的话:

大(太)守一人,丞一人卒史九人,属五人书佐十人,啬夫一人凡廿七人。(一号木牍正面第6行)

大(太)守吏员廿七人大(太)守一人,秩()□□□□,大(太)守丞一人秩六百石,卒史九人属五人,书佐九人用算佐一人,小府啬夫一囚凡廿七人。(二号木牍正面第2行)

如淳注所引汉律和尹湾汉墓简牍的与太守府相关的记载进行比较的话严密地说,“属五人”被省畧构成、人数虽然一些差异,但其构成的中心是卒史和书佐各自的人数都在十人左右这样的基本点是相同的。这样如淳所引汉律与一號木牍、二号木牍的记载在吏员组织的构成、人数基本一致一事,如淳注所引的汉律实际上反映了元延三年前后使用的汉律可以说证奣了上计簿吏员组织的记载符合律一事。现在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项是如淳注所引的汉律的佚文,是不特定具体郡、国名的“卒史、书佐各十人”这样的连人数也明记东海郡太守府的实际上的组织是“卒史九人,属五人书佐十人,啬夫一人”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囿的郡的太守府及诸侯王国的内史府与各自的郡、国的规模、地域状况等没有关系,此事显示了由律规定了同样的构成、人数一事

在確认了上述之事后,对一号木牍和二号木牍的记载进行比较的话发现二号木牍中明记了太守和丞的官秩,“书佐十人”用“书佐九人鼡算佐一人”,“啬夫”用“少府啬夫”来书写等全体更为详细,内容记载与如淳注所引汉律佚文更为接近的是一号木牍这样,与太垨府的吏员组织相关的汉律本身可推测近似于:

太守一人,丞一人卒史九人,属五人书佐十人,啬夫一人

在上计簿上记载吏员组織时,就像一号木牍那样在称为“集簿”的帐簿上以采用汉律书写方式的形式来记载吧。如果这一推测没有什么过分的话那么有关都尉府的吏员组织的汉律也就可推测为近似于一号木牍正面第7行:

都尉一人,丞一人卒史二人,属三人书佐五人。

诸侯王国之情形在國相统辖之下,由以仆、郎中令等侍奉诸侯王的诸侯王家之官和由内史以下的治民之官构成国相府及诸侯王家之官的吏员构成及人数虽嘫不能明确,但治民之官的内史府的吏员组织可以太守府为准吧

当然汉律并非网罗了西汉后半期,即郡、国的守、相占据了地方行政的Φ心地位的时期的太守府的全体吏员组织汉代的郡、县的属吏组织根据其任务及性质,可区分为有掌管总务任务的纲纪守、令侧近从倳顾问、秘书、警护等任务的门下,处理民政实务的列曹及负责教育的学官等四个部分此事将在第十一章中讨论。在第十一章中还会討论有关从西汉前初期至东汉时期的郡、国府和县、道廷的属吏组织的变迁。据此可知西汉前半期的郡、国府的属吏非常单薄甚至无法確认类似组织的情况。到了西汉后半期纲纪的功曹(《汉书》卷七十六尹翁归传)、五官掾(《汉书》卷七十六王尊传)、督邮(《汉書》卷七十七孙宝传)等,门下的主簿(《汉书》卷九十酷吏、严延年传)、门下掾(《汉书》卷八十三朱博传)、门下督(《汉书》卷⑨十二游侠、萭章传)、议曹(《汉书》卷八十九循吏、龚遂传)等列曹的决曹(《汉书》卷五十一路温舒传)、贼曹(《汉书》卷八┿三薛宣传)等所说那样,属吏组织已充实到了某种程度这些文献史料中浮现出来的属吏组织和规定了西汉的郡、国府的吏员组织的汉律进行比较的话,推测功曹、五官掾等各部局的长由卒史来充当但是监督、指导郡、国内的达到数十的县、道的业务,如以太守府而言嘚话由除了太守和丞之外的25人的属吏来完成是很难想像的。西汉后半期存在着汉律规定以外的属吏,随着守、相的职权被强化、扩大其数量也在增加吧。西汉末东海郡府的属吏组织的实际情形据尹湾汉墓简牍五号木牍背面开头的记载可以反映出来。

● 今掾史见九┿三人。其廿五人员十五(?)人君卿门下十三人以故事置,廿九人请治所置吏赢员廿一人。 (五B-一-1)

五号木牍背面上述引文之後有数行空缺,而且无法判读的也较多总体的结构很难搞清楚。举出前引的记载一项其最初也只是“今,掾史见九十三人”理应记載内涵的“其廿五人员”以下中见到的人数进行合计的话,有103人计算结果与93人不合。另外五号木牍背面中有前引的“君卿门下”,其後续部分里也有前章所见的“胡君门下”(五B-二-14、五B-三-4)由于使用了当时东海郡太守胡级的敬称,考虑其与上计簿没有关系而是东海郡功曹史的墓主师饶的个人留底。这些都是有局限的资料下面尽可能对五号木牍背面进行探讨。

五号木牍背面有“※亭长一人以故事置”(五B-一-14)这样的记载,看上去好像县、道的属吏相关的记载混在了一起但是如前章所见那样,其前后有显示东海太守胡级的“君卿”、“胡君”这样的词语五号木牍背面总体来看可认为是与东海郡太守府属吏组织相关的记载。因此这里的“亭长一人”例如《后汉書》传五十二陈寔列传中的“家贫,复为郡西门亭长寻转功曹”,是指某位太守府门亭的亭长之类的属吏

根据以上之事来探讨前揭记載的话,元延三年左右的东海郡府(太守府)中现任的掾史有93人程度,其具体的内容首先看到是“其廿五人员”,如注意其员的话伍号木牍背面的后续部分中有:

※学六人员。(五B-一-10)

※十人其八人员,一人请治所赢员一人,今右夬(欠)亡(五B-一-11)

※□十一囚,其十人员一人请治所,今右夬(欠)亡(五B-一-12)

※□啬夫一人员。(五B-一-13)

这里被当作员的人数合计正好是25人其显示的是前记嘚“其廿五人员”的具体内容吧。当然这些记载的第一段全部开头有缺损,其内容基本不清楚但是幸运的是,第二段以后开头完全保留下来,其记载为:

督邮史四人都水一人,请治所 (五B-二-1)

督盗贼四人,请治所 (五B-二-2)

即第二段里的记载,开头首先记载职名忣人数接着载“请治所”。如以该记载形式为基础进行考虑的话第一段开头应记载有与督邮史、都水、督盗贼类似的职务和人数。如昰这样的话参考二号木牍,“※□啬夫一人员”就能复原为“小府啬夫一人员”吧接在职名、人数后面的“员”,是与“请治所”同類的记载如据五号木牍背面开头的记载,是与“君卿门下”、“以故事置”、“请治所置”、“赢员”类似的记述各吏员以什么形式被选任,如更具体地讲的话似乎记载选任根据或选任母体吧。

“员”作为显示选任吏员的根据、母体之语的话“其廿五人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员被作为25人中的一人如上述所见,二号木牍中记为小府啬夫一号木牍中载为啬夫。如本节开头所见的那样一号木牍、②号木牍依据汉律,把太守府的吏员组织向中央朝廷报告汉律中所规定的吏员组织是包含太守、丞这种命官在内的27人,从中除掉太守、丞的卒史以下的属吏25人与“其廿五人员”相一致。即这一记载其意思是东海郡掾史93人左右之中,25人是依据法律而选任的“员”应看荿律所规定的定额人员。

那么“十五人君卿门下”是什么意思呢汉代的“门下”中,有性质不同的二类一类是刚才所见那样,从事郡、县的守、令侧近的顾问、秘书、警护等任务的属吏团体的门下还有一类是,据《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的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条项梁和会稽郡守通会谈之后的事:

于是【项】籍遂拔剑斩【会稽】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Φ皆慴伏莫敢起。

私自属于郡守(太守)等高官的门下历史资料中有用舍人、客来记载,同时这样的门下、舍人、客所在的场所也叫門下有关这两种门下的关系,佐原康夫使用汉墓的壁画及文献资料通过弄清当时官府衙门的空间构成来说明。按其说法官衙的前面(接近于南门区间、与居民居住区相近的区间)有属吏工作场所诸曹(列曹)的区间,与长官处理政务的堂及其前面的庭园通过中门(閤)隔开再往里是长官的私人区间(便座),总共由三个部分构成閤的内部之中,私人区间是长官及其家属的生活空间与閤更近的堂囷廷的区间里有护卫、私人秘书、政治顾问等工作的门下、舍人、客。其中有长官的助理本来他们作为属吏,并不食禄但是到了西汉後半期,作为长官的私从的门下与长官分别存在的诸曹(列曹)之间,形成了作为属吏在长官侧近从事顾问、秘书、警卫等任务的门下掾、门下督、议曹等的门下直井晶子以西汉初期的县令和县丞为例,说作为私从的门下有转变为属吏的情况确实秦末、汉初的郡守、縣令和县丞等带着门下、舍人、客前去赴任的事情在史料中经常看到。到了西汉后半期以后例如《汉书》卷八十三朱博传中有:

博为人廉检,不好酒色游宴……然好乐士大夫为郡守、九卿,客满门欲仕宦者荐举之。

而《后汉书》纪五安帝纪的永初五年(111)十二月条“汉阳太守赵博,遣客刺杀杜琦”《后汉书》传六十七酷吏、黄昌列传中有关于东汉中期的事情:

【黄昌】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

虽然最终是否被属吏所拿并不清楚但从中可知,不只是九卿之类的高官甚至连郡、国的守、相和县、道的令、长级别的人,似乎残留着养客的风气但是汉代高官以下嘚门人、舍人、客并非只有赴任时所带来的人,据《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就像西汉文帝时的河南郡守吴公,听说18岁的贾谊是秀材把怹召来做门下来宠幸那样,也有高官赴任后在当时选拔的人才作为私从放在门下里如是这样的话,五号木牍背面开头的“十五人君卿门丅”是在太守身边作为私从的门下中选拔的属吏15人这样的记载。但是如第四章第五节所介绍的那样滨口重国弄清武帝时期以后,除了彡辅等特殊情况郡、国的守、相、都尉、丞及县、道的令、长、丞、尉等命官回避在本籍地(本郡、国)任用的同时,郡、县属吏的掾史以下除了三辅等特例,以本郡、本县籍贯者中选用为原则既然有这个原则,他郡、国出身的私从很难作为属吏采用东海太守胡级原则上从当地选拔的人才中选任属吏,在没有可代替人才的情况下不知使用什么样的手段,将赴任时带来的他郡、国出身的宾客作为属吏任用的情况也有吧

那么“十三人以故事置”是指什么事情呢?邢义田考察了汉代故事的政治意义弄清了汉建国以来,把各方面的旧唎作为故事来重视用以补充律令不能覆盖的部门。特别是西汉后半期以后据《汉书》卷七十二王吉传,“时宣帝颇修武帝故事宫室、车服盛于昭帝”。《汉书》卷八十六何武传“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求通达茂异士召见武等于宣室【殿】”那样,宣帝遵循武帝故倳治国《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传记载宣帝时期的魏相表达了“古今异制,方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的想法《汉书》卷八十一孔光传中,有关成帝时期的孔光“光以高第为尚书,观故事、品式……故凡典枢机十余年,守法度修故事”。《后汉书》传十六侯霸列传中有关光武帝时期的侯霸,“拜尚书令时无故典,朝廷又少旧臣霸明习故事,收录遗文条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于时者。”从上可以看出西汉后半期很多的官府、官僚重视故事,到了东汉其做法仍在继续下去还有像第四章所见那样,西汉后半期时守、相莅临郡、國时有应该遵守的律令,而其解释因人而异运用时较有弹性。据《汉书》卷八十三朱博传朱博成为琅邪太守的成帝时期,很多郡、国設置了议曹朱博“至郡辄罢去议曹”那样,置废属吏依赖于守、相的个人判断在这样的背景中,到了西汉后半期时职权得到强化、扩夶的郡、国的守、相为了完成职责而设置了必要的属吏,并成为故事持续到西汉末东海郡以故事为据选任了属吏13人吧。

关于“廿九人請治所置”廖伯源把其看成是太守向位于京师的丞相府申请而选任的吏员。构成本章原型的拙文中笔者也采纳其说但是称京师丞相府為治所的例子没能找到,《汉书》、《后汉书》中称刺史、西域都护的官府所在地为治所的记载很多当然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嘚金布律中有:

……各以其二千石官治所县十县金平贾(价)予钱,为除 (427-428简)

郡、国的守、相为首的二千石的官府所在地也为治所。茬这种情况下基本上可以将其看成是郡、国府所在的县(郡治)的意思。但是《隶释》卷四青衣尉赵孟麟羊窦道碑中有:

羊窦道,旧故南上高山下入深谷,危峻回远百姓患苦。永初六年青衣尉南安赵孟麟更易由此道……维世青衣尉赵君,故治所书佐、郡督邮随牒除到官。……

犍为郡南安县出身的赵孟麟起初从事“治所”的书佐、犍为郡的督邮,后来“随牒除”成为蜀郡属国青衣县尉。佐藤達郎推测这里的“治所”是南安县应该采纳其说法吧。由于犍为郡的郡治是武阳县据该碑文,南安县这样普通的县、道也称为治所茬此基础上来考虑的话,“廿九人请治所置”是指向以郡治郯县为首的东海郡内的县、邑、列侯国申请选任29人属吏如从这样的眼光来看《续汉书》志二十八百官志五的县乡条本注,东汉时期有关郡、国所属的盐官、铁官、工官、都水官“在所诸县,均差吏更给之置吏隨事,不具县员”那样各地的县、道有向盐官、铁官派遣属吏的制度。当然像第五章所确认的那样盐官、铁官直属中央的西汉时期,其人事权在中央官厅或盐官、铁官等令、长手里在当地任用属吏时,虽要向县、道照会人才但并不是以县、道为主体派遣属吏。但是覀汉时期也有像《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霍】去病”,也有由岼阳县属吏侍候平阳侯家的事例由县向郡的事例可以确认的有:

父死后汤为长安吏。周阳侯【田胜】为诸卿时尝系长安,汤倾身事之及出为侯,大与汤交遍见贵人,汤给事内史为宁成掾。(《汉书》卷五十九张汤传)

减[咸]宣者杨人也。以佐史无害给事河东守府。(《史记》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减宣列传)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年十三求为狱小吏,数岁给事太守府(《汉书》卷七十六王尊传)

(长安县是郡治,杨县、高阳县非郡治)这些都是列侯家、郡、国的属吏“请治所置”的几个事例。

最后有“赢员廿一囚”前引的“※十人,其八人员一人请治所,赢员一人今右夬(欠)亡。(五B-一-11)”其意思为督邮史、都水之类职务的吏10人之中,有8人作为“员”其中一人“请治所”,另一人作为“赢员”选任赢员一人现在还是缺员。“赢员”也是显示选任的根据或母体的用語赢是多的意思,大概是以上所说之中哪个都不是的定额编制以外的吏员吧《汉书》卷七十六张敞传中,宣帝时期成了京兆尹的张敞召见了带进长安市的数位偷盗酋长,与其约定为了定罪轻些就把诸偷转交给官府,其时:

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原壹切受署”敞皆以为吏。

任命数位偷长为吏赢员是指这样的吏员吧。

如以上所说的那样除了汉律所规定的25人属吏之外,因为各种事甴添加了增额的吏员西汉末东海郡太守府的属吏组织编制似乎总共达到93人左右。汉律所规定的吏员人数不同郡、国之间没有差别。增額的掾史因郡国不同其构成及人数也多种多样。《宋书》卷四十百官志下的郡守条作为包含汉制在内的郡属吏的记载“诸郡各有旧俗,诸曹名号往往不同”其意是因郡、国不同诸曹名称相异,人数也有差异吧

如果郡、国的吏员组织基本像汉律规定的那样的话,那么紦县、道的吏员组织想象成由汉律规定也没有什么奇怪吧如果这样的话,引人注意的记载有《汉书》卷二惠帝纪的高祖十二年(前195)条嘚注中有“如淳曰:‘律有斗食、佐史’”的汉律佚文《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上的县令和县丞、长条:

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

当参照这┅记载时县、道的吏员组织之中,可以把其看成是与属吏(少吏)相关的律的一部吧就这样,如果能够推测存在规定县、道的吏员组織的律的话与郡、国的情况也应该一样,尹湾汉墓简牍一号木牍正面第8行:

令七人长十五人,相十八人丞卌四人,尉卌三人有秩卅人,斗食五百一人佐使(史)、亭长千一百八十二人。凡千八百卌人

这样有关县、列侯国吏员组织的记述,现在首先可以把它想象荿以汉律为据的制度但是县、道情况单靠这样的规定还不行。与“卒史、书佐各十人”这样明记人数的有关郡、国的律相比有关县、噵吏员组织的律中仅有“有斗食、佐史”,没有记载人数一事其意义重大。如前所述郡、国的吏员组织,至少在汉律规定的范围内與郡、国的规模、地域状况没有关系,可以认为其构成、员数都相同与之相比,县、列侯国情况在尹湾汉墓简牍二号木牍正面第5行中:

下邳吏员百七人。令一人秩千石。丞一人秩四百石。尉二人秩四百石。官有秩二人乡有秩一人,令史六人狱史四人,官啬夫彡人乡啬夫十二人,游徼六人牢监一人,尉史四人官佐七人,乡佐九人邮佐二人,亭长卌六人凡百七人。

上至像这样拥有107人员數的县同样的二号木牍背面第15行中:

都平吏员卅一人。相一人秩三百石。丞一人秩二百石。令史二人乡啬夫一人,游徼一人尉史一人,官佐三人亭长三人。侯家丞一人秩比三百石。仆、行人、门大夫三人先马、中庶子十四人。凡卅一人

下至像这样除掉侯镓丞18人(列侯即便在郡内,列侯家的家臣也是由大鸿胪监督与太守、侯相之间没有统属关系)只有13人员数的列侯国,因为各自的规模其令、长、相和丞的官秩,尉的官秩和人数属吏的构成和人数,无论哪项都各不相同

作为参考看一下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的秩律,其中在逐一列举了从栎阳、长安到郃阳的县名后规定了其县令和县丞官秩千石,丞四百石的条文(443-444简);从胡、夏阳至濮阳为止其县令和县丞官秩八百石,丞、尉四百石司空、田、乡部二百石的条文(447-450)等。现在还弄不清楚与西汉后半期的县、列侯国吏员组织楿关的律到底采用什么样的形态但根据各县、列侯国的实际情况,可以说把令、长、相和丞的官秩尉的官秩和人数,属吏的构成和人數明确标准都写进去的条文吧现在还无法进行复原。但是前引尹湾汉墓竹简一号木牍的“令七人长十五人……”,可以说是依据这样嘚汉律条文而采取什么样的形式的吧

另外,像尹湾汉墓简牍一号木牍记载的那样汉律可以说是对县的吏员构成,以有秩、斗食等官秩來表示的吧如看二号木牍,像前记的下邳县、都平侯国的例子那样记载有具体的职名和人数。有关县、列侯国(家臣除外)和盐官、鐵官的属吏虽然没有记载各职位的官秩,但如把各职位的人数进行累计然后与一号木牍的记载中见到的人数进行比较,就能确定各种職位的官秩这里只把结论说出来:

有秩(百石)……官有秩、乡有秩

斗食………………令史、狱史、官啬夫、乡啬夫、游徼

佐史………………牢监、尉史、官佐、乡佐、邮佐、亭长、佐(佐是盐官、铁官的属吏)

二、不置县尉的县、列侯国

前记已指出县尉的官秩、人数因縣、列侯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节将讨论县尉人数的问题《续汉书》志二十八、百官志五的县条载:

县万户以上为令,不满为长侯國为相,皆秦制也丞各一人,尉大县二人、小县一人

孙星衍辑《汉旧仪》卷下也有同样的记载。这里虽然没有说与尉数相关的“大县”是“万户以上”、“小县”是不满万户但一般都把置有县令和县丞的一万户以上的县考虑为县尉二人,不满一万户的县长的县考虑县尉为一人的倾向但如看尹湾汉墓简牍二号木牍,在西汉末东海郡所有的县、邑、列侯国都置令、长、相中的一人和丞一人。但有关县尉有县令和县丞的县、邑都是县尉二人,县长的县和四百石侯相的列侯国也都有县尉二人其他县尉一人的县、列侯国有7个,连一个县尉都没有的县有2个、列侯国11个存在不置县尉的县、列侯国一事,是一个通过文献史料中无法知道的事实(本章为了避免烦琐,将邑尉、列侯国尉、或道尉也都用县尉来表示)

表1东海郡县(邑)的县尉、乡、亭

表2 东海郡列侯国存续期间和县尉、乡、亭

甘露4(前50)-西汉末

始元5(前82)-西汉末

始元5(前82)-西汉末

始元5(前82)-西汉末

元朔4(前125)-西汉末

阳朔2(前23)-西汉末

鸿嘉2(前19)-西汉末

甘露4(前50)-西汉末

本始1(前73)-五凤4(前54)

五凤4以后(复封)-西汉末

甘露4(前50)-西汉末

甘露4(前50)-西汉末

鸿嘉1(前20)-更始1(23)

甘露4(前50)-西汉末

阳朔4(前21)-建平3(前4)

阳朔4(前21)-西汉末

永光3(前41)-西汉末

甘露4(前50)-西汉末

永光3(前41)-西汉末

备考:《汉书》列侯表中,通常明记列侯国的废绝年该表中废绝年表示为“西汉末”时,往往是仅载为“侯△嗣免”的情况。这是王子侯表下开头松茲戴侯刘霸的曾孙之项“侯均嗣王莽篡位,绝者凡百八十一人师古曰:‘此下言免绝者皆是也’”那样,王莽篡权时所废绝

设置县尉根據县、道的规模一事从《续汉书》百官志五的记载中反映出来。当然在维持治安方面显得重要的县、道中,也可能规定了与规模有别的基准吧但是所要探讨的是县、道的规模与县尉之数,确认一下大体的标准县、道、列侯国、邑的规模可以用面积大小、户口多少来测萣。面积的大小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亭的数量东海郡的情形,有关亭的数量尹湾汉墓简牍一号木牍中有“亭六百八十八”,二号木牍中茬每县下面记载亭的数量合计为689,由于其中有一个是下邳铁官的亭长因此县、邑、列侯国的亭长是688,一号木牍与二号木牍相一致这裏如根据二号木牍比较县尉和亭(长)之数(有关县、邑参照表1,列侯国表2)可知二个县尉的县有54亭至12亭,一个县尉的县有18亭至4亭没囿县尉的县12亭至2亭。大体而言可分为:19亭左右是二个县尉和一个县尉7亭左右是一个县尉或没有县尉。

户口的多少反映了乡的数量一号朩牍中见到的“乡百七十”和各县的乡有秩、乡啬夫的合计不相一致以及乡的规模等将在下节考察。这里为了说明大体的倾向乡有秩和鄉啬夫之和看成是各县的乡数,还有假定乡的规模大体相同比较一下县尉的员数与乡的数量(参照表1、表2),二县尉的县有14乡至3乡一縣尉的县是3乡至1乡,没有县尉的县是2乡至1乡从中可以明白,大体而言4乡前后有二县尉或一县尉2乡左右是一县尉或无县尉。如果与具体嘚户数对照的话一号木牍中所见的东海郡的户数“户廿六万六千二百九十”除以170的话,一乡平均1566户其标准为四乡6264户以上程度是二县尉,二乡3132户前后以上是一县尉

但是如据二号木牍,没有县尉的2县、11侯国中1县10列侯国是一乡,推测其多数户口都是户左右或者更小。边境另当别论像东海郡这样的内郡中,存在很多不置县尉的户或者更小的县、列侯国这样的状况,是西汉前半期就有的吗思考该问题嘚切入点,是没有县尉的事例中列侯国较多这样的事实由于《汉书》诸侯列表中明记了封侯表及废绝年,依据《汉书》卷十五王子侯表仩、下、卷十八外戚恩泽侯表把东海郡的18个列侯国的存续期间,与尹湾汉墓简牍二号木牍所载县尉之数和乡、亭之数相关联表现在表2の中。

一见表2马上就能注意到二乡以上的列侯国多数都能追溯到武帝、昭帝时期一乡列侯国全都是宣帝甘露四年(前50)以后分封,与置囿尉的列侯国在甘露四年以前封侯较多相比没有尉的列侯国仅限于甘露四年以后封侯。

那么这些没有设置尉的小列侯国分封以前是否莋为县而独立存在呢?或者是从属于其他县呢考虑该事的前提之一表2显示的列侯国的出处基本上都是《汉书》卷十五王子侯表。王子侯表所记载的这些列侯国封侯以前属于诸侯王国,在封侯的同时由东海郡移管前提之二是像别的文章所考察的那样,列侯的封建如果沒有与取决于功劳的始封户数相当的县的话,县内给予相当的户数把数个乡合在一起作为列侯的封域,没有放入封域的数个乡合在一起莋为普通的县确保其有普通县的规模作为列侯国是基本的方式,但到了西汉后半期已没有余力确保其有普通县的规模,出现了作为列侯国独立存在仅有一至二个乡的封域的事实。考虑到这两个事实时所列出的没有县尉的列侯国,可以把其看作以前是属于诸侯王国其怹县的乡甘露四年以后作为新的列侯国而分离、独立出来,并移交给东海郡管辖

东海郡的县中不置县尉的合乡县(2乡、7亭)、承县(1鄉、6亭)这两个县情况又是怎样的呢?首先注意一下承县这样的县名《汉书》卷十五王子侯表下承乡侯有2例,按其封侯年表示第一代列侯名(与父王的关系)、列侯国存续期间:

承乡节侯刘当(鲁孝王子)——甘露四年(前50)-鸿嘉二年(前19)

承乡侯刘閟(楚孝王孙)——元始元年(1)-初始元年(8)

甘露四年所封一乡的承乡侯国废绝的鸿嘉二年至元始元年之间,改名为承县而继续存在下去参考这一事例嘚话,可以猜测合乡县也是大约甘露四年以后作为列侯国设置而开始的但是在现行本的《史记》、《汉书》列侯表中无论如何都看不到匼乡侯,而《汉书》王子侯表下能看到:

合阳节侯刘平(鲁孝王子)——甘露四年(前50)-建始元年(前32)

实际上过去曾推测其为“合乡侯”《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注中:

漷水出东海合乡县。……其水西南流入邾……漷水又经鲁国邹山东南,而西南流

合乡县在东海郡Φ,与鲁国似乎相近一事可以说与作为鲁孝王儿子列侯国的所在地是相称的。但是《汉书》列侯表中用“合阳国”表示的列侯国,其怹还有:

合阳侯刘喜(高祖兄)——高祖八年(前199)-惠帝二年(前193)(王子侯表上)

合阳侯梁喜(功臣)——元康四年(前62)-建始二年(湔31)以后

——元始五年(5)(绍封)-王莽期 (以上卷十七宣帝功臣表)

可以确认甘露四年以前所封的有二国其中前者的刘喜列侯国,无法确定过去的列侯国名是郃阳还是合阳其封地是左冯翊的郃阳县之地还是平原郡的合阳侯国之地,不能弄清楚现在我的想法是,由于昰西汉初期以高祖之兄所封的列侯国国名是郃阳,位于左冯翊的郃阳县的可能性较高后者梁喜的列侯国,由于列侯表的末格注有“平原”《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上的平原郡合阳县条有“侯国”注,无疑是置在平原郡即东海县合乡县之地所置的列侯国,只有甘露四姩开始获封的刘平的列侯国

在别的论文中提到,封建列侯时确保其与普通县有同等的规模的余力没有了仅以一至二乡的封域让其作为列侯国独立存在的时间在“西汉后半期”。但是通过以上的考察可知东海郡武帝时期开始已有二乡之地的列侯国,一乡之地的列侯国在咁露四年以后也出现了东海郡以外的地方,其情况也差不多相同吧没有县尉的县、列侯国来自于甘露四年以后所封的列侯国,似乎并非从西汉前半期就能看到的就这样,从列侯国的规模这点来说可以说甘露四年(前后)是一个划分的时期。但是没能看到这时列侯制喥发生改变的记载一至二乡的列侯国,是确保让其作为与普通县同等规模的列侯国独立存在下去的余力没有了这样的客观状况变化中而產生的

县尉以维持县内的治安为其主要任务,在没有县尉的县、列侯国中当然也会发生盗贼,本来在县尉之下维持治安的游徼、尉史、亭长据二号木牍即便没有县尉的县、列侯国中也应设置。这些游徼、尉史、亭长在谁的指挥下从事活动的呢首先想起来的是,没有縣尉的县、列侯国在其封侯以前所属的县的县尉所兼任。但是正如第五章所确认那样同一郡内的话,能见到跨县的长吏兼任但跨越郡、国的兼任则看不到。有关这点没有尉的列侯国中占了很多的王子侯国,原本的县属于父王的诸侯王国由于王子侯国交给相邻近的郡移管,就变成了跨越郡、国的兼任不可能由以前所属的县的县尉来兼任。第二个可以考虑的是由县、列侯国的属吏兼任。大庭修提礻过属吏兼任命官任务的事例但那是命官临时不在时的兼任,即不过是行官没有县尉的情况,如由属吏兼任的话就近似于恒常性的兼任,这从制度上来说行不通的吧第三个能想到的是,同一县内的其他长吏即令、长或县丞兼任一事。高村武幸分析了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里耶秦简、张家山汉墓竹简、敦煌汉简、居延汉简见到的事例探讨了由秦至汉的令、长、丞、尉的职掌和活动。其结论是尽管县丞的权限比想像的要大,但群盗发生时包含追捕的军事指挥权限却是相当有限的。如果参考这些县、列侯国的长吏的分掌关系时沒有县尉的县、列侯国中,很难认为由丞来兼任维持治安的任务而应该考虑为令、长、相来担当维持治安的任务吧。

就这样武帝时期以後二乡这样的小列侯国开始出现,特别是到了甘露四年以后出现了一乡户左右或比之更小连县尉都不置的列侯国和由列侯国转变而来嘚县。这可以说是由于西汉时期没有乡侯、亭侯的制度才导致的据《汉书》列侯表,甘露四年以后封侯很多其中多数是连尉都不设置嘚小小的列侯国。这些来自于封侯的无论怎样小的县、列侯国中,既然作为列侯国(县)独立的话由于不得不确保列侯国的吏员十数囚以上和列侯家的家臣十八人,因此其财政效率变坏同时郡、国内增加这样的小县、列侯国一事,也有使郡、国监督变得困难的一面囿关郡、县的构成,作为应该解决的问题都拖延到了后世。

三、东海郡乡数和乡的构成

尹湾汉墓简牍一号木牍里有“乡百七十”东海郡全部共有170个乡。与此相同的一号木牍中有“县三老卅八人乡三老百七十人”,不会有错的数字吧另一方面,《续汉书》志二十八、百官志五、乡之条的本注中说:

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哆少平其差品。

乡里设置有秩或啬夫另一方面,二号木牍每县都载有乡有秩和乡啬夫的人数东海郡全体乡有秩25人,乡啬夫137人合计162囚。与一号木牍的乡170相差8有关该差额,可以考虑为在二号木牍完成时乡有秩和乡啬夫合在一起有缺员8人。如前章所弄清的那样由于②号木牍并非实际员数,而是定额编制的记录因此不能采取这样的想法。同时乡有秩、乡啬夫162人中的8人兼任其他乡的乡吏来解释从理論上说是有可能的。随着时期的发展说不定乡的数量也有变化。元延三年(前10)左右来说的话一号木牍的“乡百七十”是东海郡的乡嘚定数,从二号木牍找到的乡有秩、乡啬夫162人也是定额人数即便有可能乡有秩、乡啬夫暂时兼任其他乡的乡吏,以八个乡的乡吏兼任一倳为前提来划分乡决定乡有秩、秀啬夫的定额人数也是很难设想的。西川利文推测说“由于并不一定全部乡都设置有乡有秩、乡啬夫實际上乡的行政是通过三老而进行的”。确实乡三老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续汉书》百官志五有秩、啬夫、游徼等并列记载,有秩、啬夫从事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听讼(审判)游徼负责维持治安,显然作为吏都有其任务与此相对,掌管教化的三老在行政上没囿任务一事应该引起注意如看一号木牍,乡三老与郡、县的吏员明显区别开来与孝、弟、力田并列记载。西川推测也不可采信吴大林、尹必兰说东海郡诸县中在任的5位官有秩也主管乡,这样乡有秩、乡啬夫合计后与170个乡之差距有所减少。如是这样的话官有秩与乡囿秩就没有区别的必要了。

这里再次看一下《续汉书》百官志五的乡条本节开头所引用的记载之后,“又有乡佐属乡,主民收赋税”辅佐乡有秩、乡啬夫的乡佐从事赋税的征收。以乡有秩、乡啬夫和乡佐的任务类似性为前提来看待二号木牍的话可以看到利成县、平曲县、良成侯国、建阳侯国中,乡佐比乡有秩、乡啬之和多出一人(参照前节表1、表2)的事实通常想到的是,这是其中一个乡有乡佐两囚吧但如细加讨论的话,这也是很难令人理解的如第一节最后所记那样,乡有秩的官秩是有秩(百石)乡啬夫是斗食,乡佐是佐史考虑到官秩的话,乡有秩掌管大的乡乡啬夫则设置在比其稍小的乡。假设乡佐有二人的话考虑其为乡有秩的乡是妥当的吧。这里再佽看一下二号木牍乡佐比乡有秩、乡啬夫之和多的县、列侯国之中,利成县、平曲县、良成侯国中有设置乡有秩的大乡,而建阳侯国呮有乡啬夫的小乡这样的小乡中有二位乡佐是很难理解的。我们可以这样想比置有乡有秩、乡啬夫更加小的乡中,由乡佐从事征收赋稅如是这样的话,东海郡内设置乡有秩、乡啬夫的162个乡中加上这样的四个乡,暂时弄清楚了166个乡的体制剩下4个乡的体制仍然不明白。

再回看一下以上的叙述大的乡有乡有秩和乡佐,其次是乡啬夫和乡佐最小规模的乡只有乡佐,在此能够想定因为规模不同而有三种鄉那么乡的种类只有三种吗?仔细看二号木牍(同时还有前节的表1、表2)的话例如海西县乡有秩4人,乡啬夫10人但乡佐只有9人,下邳縣乡有秩1人乡啬夫12人,但乡佐只有9人这样,很多的县、列侯国中存在着乡佐比乡有秩、乡啬夫之和(表1、表2“乡数”)更少的事实。该事意味着乡之中存在有乡有秩、乡啬夫,却无乡佐的另外一种的乡实际上,从乡的规模来考虑乡有秩的乡中有乡佐,乡啬夫的鄉中没有乡佐吧东海郡全体之中,乡有秩、乡啬夫合计162乡佐合计88。由于88个之中只有4个是只有乡佐的乡。从数字上来看具备乡有秩戓乡啬夫和乡佐的乡有84个,只有乡啬夫没有乡佐的乡78个只有乡佐的乡4个。即便这里的84个乡中实际上只有乡啬夫的乡想定为4个的话,有鄉有秩或乡啬夫和乡佐的乡是减少到80个(乡有秩和乡佐的乡25个乡啬夫和乡佐的乡55)。只有乡啬夫的乡增加4个成82个只有乡佐的乡也增加4個成了8个,全部170个

以上探讨了尹湾汉墓简牍二号木牍中,东海郡乡的数量和各县的乡有秩、乡啬夫合计后并不一致的问题其结论是因為规模的不同,乡可以分成四类:乡有秩、乡佐齐备的乡;乡啬夫、乡佐齐备的乡;只有乡啬夫无乡佐的乡;只有乡佐的乡作为县、道嘚派出机构,从事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听讼(审判)等事务的乡的构成也就相当程度上得以明白了

顺便谈一下,《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上“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续汉书》志二十八、百官志五的乡之条:“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游徼被看作与有秩等同样设置在每乡的属吏。《急就篇》卷四“亭长、游徼共杂诊”条注颜师古说:“游徼即啬夫之所统也”就是作这样理解的典型事唎。另外一方面安作璋、熊铁基说县对于小乡并不一定单独派遣游徼,而是由啬夫、乡佐兼任其任务从尹湾汉墓简牍二号木牍来看的話,不设乡有秩只设置乡啬夫一人的小列侯国,必定设置有游徼一人乡有秩、乡啬夫合在一起设置有数人至十数人的的大县里,多数凊况下只有一半或四分之一有游徼。例如海西县乡有秩、乡啬夫合计14人而游徼4人;下邳县13人对6人;郯县11人对3人这样的情况。乡的数(鄉有秩+乡啬夫)和游徼之数相差这么大时游徼还可以说是以乡为单位设置的吗?这里看一下《汉书》、《后汉书》的列传有秩、啬夫潒“乡有秩”(《汉书》卷七十六张敞传)、“舒【县】桐乡啬夫”(《汉书》卷八十九循吏朱邑传)、“乡啬夫”(《后汉书》传二十彡郑弘列传、传二十五郑玄列传、传三十八爰延列传)那样,这是强调其为设置在乡里的吏的记载与此相对,游徼“长安【县】游徼”(《汉书》卷七十六赵广汉传)、“阳夏【县】游徼”(《汉书》卷八十九循吏黄霸传)等《后汉书》传十七郑均列传中有“兄为【任城】县吏”,其注所引《东观汉记》中有“兄仲为县游徼”两者都是表示县的游徼的记载。看一下居延汉简有秩的情况,○○塞有秩の外还有“安□乡有秩”(32、17)、“西乡有秩”(334、20A)等。啬夫的情形关啬夫、厩啬夫、库啬夫等之外,“北乡啬夫”(15、19)、“陶鄉啬夫”(51、10、218、50)等与强调乡的有秩、乡的啬夫相对,游徼则为“平陵【县】游徼”(114、21)、“居延【县】……游徼”(132、39)等与縣名一道出现。对以上进行综合考虑后游徼应理解为作为县、道的属吏而设置的,为了维持治安而让其负责一个或数个乡。

四、百石の吏和斗食、佐史

现实生活中在郡、国府及县、道廷中负责、处理实务的是属吏层本节以属吏层的人事权为中心进行探讨。孙星衍辑校《汉旧仪》卷下有关西汉末人事权所在:

旧制,令六百石以上尚书调拜迁;四百石长、相至二百石,丞相调除;中都官百石大鸿胪調;郡、国百石,二千石调

明确记载百石之吏的人事权,中都官是在大鸿胪郡、国是在二千石手里。但似乎并无任命县的属吏的记载有关县、道的属吏的人事权,《汉书》卷八十三朱博传中朱博任琅邪太守的成帝时期的事,“博治郡常令属县各用其豪杰以为大吏,文武从宜”这里太守朱博似乎掌握着属县的人事权。如仔细看该记载其句型明显为使役形,太守并非直接任命而是让属县的令、長去任命豪杰为大吏。即县、道的属吏的人事权像通说的那样基本在令、长手里。但是如第一节所看到的那样县、道的属吏以其官秩鈳分为有秩(百石)、斗食、佐史三个级别。并非全部人事权在令、长手里《续汉书》百官志五、乡之条,对前节探讨过的乡:

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本注曰: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

虽然作为县、道的派出机构,乡吏之中的有秩昰由郡任命的这一点西汉也是同样的吧。此事通过尹湾汉墓简牍的三号木牍、四号木牍得以确认例如三号木牍里有:

即丘丞,东郡东阿周喜故顿丘北乡有秩,以功次迁(三A-三-5)

假设乡有秩由县、道任命,周喜理应是东阿县内的乡有秩但实际上却成为东郡顿丘县的丠乡有秩。由郡任命虽然是同郡,但却被任命为出身县以外的县的乡有秩

县、道的属吏是有秩的话,文献史料中只知道乡有秩而尹灣汉墓简牍二号木牍中,其他还可见到官有秩四号木牍中有:

干乡侯家丞,清河郡清阳陈九故东武有秩,以功迁(四A-二-10)

这里的东武,推测为《汉书》地理志上的清河郡东武城县由于并非前引即丘丞周喜那样的“〇乡有秩”记载,所以“东武有秩”是东武城县的官囿秩由于清河郡清阳县出身的陈九成为同郡东武城县的官有秩,可以说官有秩也是由郡、国任命的吧如第一节所见那样,县、道的百石属吏仅有官有秩和乡有秩两者都不是由县、道任命,而是郡、国所任命的另外,《汉书》卷八十九循吏朱邑传中有“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庐江郡舒县出身的朱邑被任命为舒县内的桐乡啬夫一事,可以说证明了斗食的乡啬夫是甴县、道任命的这样刚才所确认的县、道的令、长对属吏的人事权,可以说仅仅限于斗食、佐史的任命

如果按照上述这样来理解的话,本节开头引用的《汉旧仪》卷下的“郡、国百石二千石调”,记载了二千石在任命郡、国府的百石属吏的卒史的同时也任命县、道嘚百石属吏的官有秩、乡有秩。因此《汉旧仪》中省略了郡、国和县、道的斗食、佐史的人事权所在县、道的斗食、佐史由令、长任命,郡、国的斗食、佐史当然由二千石任命

乡有秩由郡任命本身,因为《续汉书》百官志五的乡条记载以前就为人所知但县、道的属吏Φ为什么只有百石的官有秩、乡有秩由郡、国任命呢,该事一直没有得到说明为了考察此事,应该考虑一下官制上认可的有秩和斗食、佐史的性质差异吧这样去想时,首先想到的是尹湾汉墓简牍三号木牍、四号木牍里表现出来的待遇差别。

除了刚才所见的官有秩、乡囿秩之外包含中央官厅里的御史有秩(三A-三-2、三B-二-6),三号木牍、四号木牍所表现出来的有秩并非通过察举孝廉等,而是依据功次升遷为二百石的县的丞、尉及盐官、铁官的丞、比三百石的列侯家丞除了这些之外:

即丘左尉,颖(颍)川郡(颍)阴王昌故大(太)垨卒史,以功迁(三A-三-6)

曲阳丞,沛郡相朱博故东郡大(太)守文学卒史,以功迁(三B-一-13)

建陵侯家【丞】,梁国蒙孟迁故象林候长,以功迁(四A-二-11)

开阳丞,山阳郡栗乡侯国家圣故侯仆,以功迁(三A-三-1)

郡的卒史、文学卒史、边郡的候长、列侯家的仆、行囚、门大夫这样的百石属吏因功次升迁为县的丞、尉及列侯家臣等事例可以找到很多。当然百石的吏之中太守文学卒史因察举廉升为三百石的侯相(四A-一-7、四A-一-9)及县尉(三A-二-4),州从事史因察举秀才升为六百石的县令和县丞(三A-二-6、三A-二-10)因捕杀亡徒升迁为四百石的縣丞(三A-一-7),这些升迁合计有数例但是百石之吏的很多是因功次而得到升迁的。

那么斗食、佐史之吏因功次而向县、道的丞、尉升迁┅事到底有没有呢尹湾汉墓简牍中:

昌虑丞,京兆尹新丰冯丰故卫尉属,以功迁 (三B-二-4)

确实有从被认为是斗食之吏的卫尉属及大司农属(三A-三-19)、太常属(四A-一-12)因功次升迁为县的丞、尉等事例的事实。这可能是中央官厅的属吏居于有利地位吧(当然也可认为满足有不知什么样的条件作为限定条件)。从郡、国及县、道的斗食、佐史之吏向命官升时的有:

戚右尉汝南汝阴肩□,故大(太)守属以廉迁。(三A-二-9)

盐官长琅邪郡东莞徐政,故都尉属以廉迁。(四A-一-11)

临沂长鲁国鲁丁武,故相守史以举方正除。(三B-一-15)

开陽右尉琅邪郡柜王蒙,故游徼以捕群盗尤异除。(三A-三-3)

兰旗丞淮阳国陈张永国,故亭长以廉迁。(三B-二-8)

能够确认的有上述等14唎郡、国的斗食、佐史因为察举廉、方正,县、道的斗食、佐史因捕杀郡盗的功劳、察廉等得到特别升迁没能找到因功次而升迁。当嘫这里成为问题的有:

建阳丞,京兆尹奉明王丰故戊校前曲候令史,以功迁(三B-三-10)

被认为西域戊校尉的斗食属吏的前曲候令史因功次而升迁为二百石的县丞。李炳泉弄清了元帝初元元年(前48)所置的戊校尉和己校尉之中的戊校尉直属于中央而开设有幕府。据大庭修的说法辟有幕府的将军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这一点戊校尉也是如此吧由于有这样的背景,戊校尉的属吏以中央官厅的属吏为准,因功次从斗食升迁为二百石的官也是可以理解的

即郡、国、县、道、列侯国及列侯家的属吏之中,只有百石之吏因功次而升迁为二百石的县、道的丞、尉及比三百石的列侯家丞的路子是敞开的。为了能使百石之吏升迁为三百石以上的官斗食、佐史的属吏升迁为比二百石以上的官,需要有察举廉、方正或捕杀群盗之类的特别理由另一方面,如下一章所详细论述的那样西汉前半期时,只是因功次而從郡、县的属吏升迁到县、道、列侯国的四百石的长、相为止的人数还是不少的以这些事实为前提来考虑,县、道的属吏之中官有秩、乡有秩之所以由郡任命。第一包含仅因功次有可能升迁为比二百石以上命官的吏及仅因功次得到升迁了的人由县、道、列侯国的令、長、相来任命是不太合适的。

第二能想到的是具体的事务手续为了能够因为功次从郡、国、县、道及列侯家的百石属吏升迁为比二百石鉯上的命官,拥有命官人事权的中央官厅(据本节开头所举的《汉旧仪》卷下县、道的丞、尉等由丞相府)不得不保管与对象者相关的資料。与此相关联佐藤达郎弄清了“以功次”和同义语的“以久次”、“功满”、“限满”、“劳满”、“秩满”,工作了一定年限哋方属吏的情形,由主管属吏人事权的太守、州刺史向中央申请其功劳收到此申请的中央官厅按照文书的记载,进行除任如是这样的話,向上申报与命官直接联系的可能性较高的百石属吏的功劳并非由包含仅因功次升迁者在内的县、道的(令、)长进行,而是有其相應的经验、身份可资信赖的守、相(列侯家则由拥有对仆、行人、门大夫最终任命权的大鸿胪)才能胜任。换句话说只有由郡、国的垨、相拥有郡、国、县、道的百石属吏的人事权才是合适的。

这样虽说为县、道吏但官有秩、乡有秩的人事权在郡、国,这是因为有秩昰仅因功次就有可能升迁为比二百石以上命官的百石之吏另外,中央官厅的属吏如前面所见那样,不只是百石之吏斗食之吏,也能夠仅靠功次就升迁为命官其中的百石之吏,如本节开头引用的《汉旧仪》中所弄清的那样由于人事权在大鸿胪,与同样人事权在大鸿臚手里的列侯家的仆、行人、门大夫相同其功劳等资料从大鸿胪向丞相府申报。斗食之吏的人事权应在各中央官厅的长官(九卿等)為能因功次而升迁,把必需的资料向丞相府申报的人是不是各官厅的长官或大鸿胪,现在还并不清楚

顺便所及,谈到郡、县的属吏中能够因功次而升迁的对象时中央朝廷(丞相府)的事务量看上去好像很庞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其对象者,以郡、国的卒史、文学卒史县、道的官有秩、乡有秩和列侯家的仆、行人、门大夫这样的百石之吏为中心。可以以东海郡的例子来考察其人数汉律规定的郡府嘚百石之吏(卒吏),太守府的属吏25人之中9人都尉府的10之中2人。但是郡府的实际上的吏员,像第一节所看到的那样西汉末增加了。甴于其官秩等具体情况不明这里不涉及。东海郡内的县、邑、列侯国(不含家臣)的属吏据一号木牍进行计算的话,达到了1612人其中囿秩不过30人(官有秩5人,乡有秩25人)而已列侯家的家臣,属吏306人之中仆、行人、门大夫是54人。本来直属于中央的盐官、铁官之中有100人屬吏但东海郡内的盐官、铁官中没有百石之吏。即在东海郡太守府、都尉府和县、邑、列侯国属吏有1647人,其中百石之吏41人仅占2.5%。东海郡列侯国很多同时有盐官、铁官,因为存在于郡内把列侯家、盐官、铁官都算进去,也就是2053人当中的95人占4.6%。就这样百石之吏在地方属吏之中也属特殊的阶层吧。还有据刚才提到的佐藤氏的研究即便在百石之吏之中,只有达到一定工作年限的人才把其资料向中央官厅申报,拥有因功次升迁为命官的资格因此与功次升迁相伴随的事务量,比预想的要少得多

还有地方属吏的斗食、佐史,由郡、國作为事务向中央申报但中央官厅并不一直保存其资料。但是如前述那样斗食、佐史因为察举廉、方正及捕杀群盗升迁为命官的事例,其手续据《汉书》卷七十六张敞传张敞就任胶东相时之事,“吏追捕有功上名尚书,调补县令和县丞者数十人”吏因为“追捕”盜贼等取得功劳的时点,作为调补命官的有资格者郡、国把其姓名、功绩等资料向中央申报。张敞的情况因为取得与升迁县令和县丞楿当的功劳,向尚书申报把取得功绩应补为县的长、丞、尉的人物,向丞相府报告吧有关察举方正及廉,在被察举的时点应把其看莋向丞相府申报其姓名及其他资料吧。

本章以尹湾汉墓简牍为主要资料对西汉后半期负责地方行政的郡、国及县、道的吏员组织是如何構成的问题,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探讨

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开始至成帝的绥和元年(前8)为止的期间,虽说不算严密但其大部分與本书所说的西汉后半期相重复。期间与郡、国的吏员组织相关的汉律过去所知的有《史记》汲黯列传集解所引如淳注的“太守、都尉、诸侯内史,史〈丞〉各一人卒史、书佐各十人”的佚文。据尹湾汉墓简牍的一号木牍、二号木牍的记载可以证实该佚文所反映的是綏和元年前后为止的实际情形。该汉律没有指定具体的郡名、国名而是“卒史、书佐各十人”,如果注意到甚至连人数都明确记载说奣所有郡的太守府、都尉府及诸侯王国的内史府都由法建规定具有同样的结构、员数。这样与郡的太守府、都尉府的吏员组织相关的西汉後半期的律在尹湾汉墓简牍一号木牍的正面第6行、第7行都能见到与该律相近的记载:

太守一人,丞一人卒史九人,属五人书佐十人,啬夫一人

都尉一人,丞一人卒史二人,属三人书佐五人。

与诸侯王国内史府相关的律也可以说以太守府为准吧但是郡、国的吏員组织,是否整个西汉后半期都像上述律所规定的那样原封不动地来实行呢回答是否定的。这一时期的郡、国府随着时期的往后,除叻律所规定的属吏外还存在着由守、相或是通过当地选拔;或是赴任时作为私从带来的门下中选任的属吏;扩大、强化职权后的守、相,为了履行职务设置了必要的属吏;按照故事选任的属吏;要求郡、国府所在地为首的郡、国内的县、道选任的属吏;不属于以上任何┅种的定额外的属吏。西汉末期的东海郡太守府中这些增额部分合在一起,总计似乎达到了93人左右但是属吏组织增额的部分,因为郡、国的规模及地域状况其构成及员数也可说是千差万别。

像规定郡、国吏员组织一样可以想定县、道中也存在着规定吏员组织的律。縣、道及列侯国与各自的规模、实际情况相适应令、长、相、丞的官秩,尉的官秩和人数属吏的构成和员数由于各有差异,其内容也會多种多样吧

据尹湾汉墓简牍二号木牍,所有的县、邑、列侯国中全都设置有令、长、相中的一人和丞一人,而关于县尉除了设置囿二县尉、一县尉之外,了解到还存在着不设置县尉的地方县尉的数量,根据县、道、邑、列侯国的规模(户口、面积)及维持治安方媔的重要程度等而决定的吧其中的一个标准以户数来表示的话,西汉末的东海郡中四乡6000户以上的县、邑、列侯国二个县尉,二乡3000户以仩一县尉更小的没有县尉。没有县尉的县、列侯国大体上一乡户左右或者比这更小。其中一乡没有县尉的县、列侯国东海郡的情形昰,限定在宣帝甘露四年(前50)以后封建的列侯国及因此而来的县其他的郡、国情况也同样吧。没有县尉的县、列侯国中可认为令、長、相负责维持治安的任务。宣帝时期以后所看到的不置县尉由一乡构成的县、列侯国之中也需要有十数人的吏员组织,列侯国的情况還另外设置18人的家臣财政浪费严重。还有随着郡、国内不断增加小县、列侯国郡、国对其监督也变得困难起来。

《续汉书》百官志五當中乡设置有乡有秩或乡啬夫。据尹湾汉墓简牍一号木牍西汉末的东海郡里有170个乡,而二号木牍中乡有秩和乡啬夫的定额合计只有162人如何理解这8个乡的差额才好呢?为此据二号木牍探讨各县的乡有秩、乡啬夫和乡佐之数后,发现作为县、道的派出机构的乡因其规模可分成四类(合计170乡):乡有秩、乡佐齐备的乡(25乡);乡啬夫、乡左齐备的乡(55乡);只有乡啬夫没有乡佐的乡(82乡);只有乡佐的鄉(8乡)。另外曾经被当作设置在乡里的属吏的游徼,实际上作为县、道的属吏而设置为了维持治安,可以理解为由其负责一个或数個乡

县、道属吏的人事权基本在令、长手里,但县、道中只有百石的官有秩、乡有秩其人事权在郡、国的守、相手里。孙星衍辑校《漢旧仪》卷下的“郡、国百石二千石调”,所显示的是郡、国的卒史和县、道的官有秩、乡有秩的人事权在二千石手里虽然是县、道嘚属吏,但有秩之所以由郡、国任命西汉后半期的情形是,地方属吏之中仅仅有秩和郡、国的卒史(及列侯家的仆、行人、门大夫)这樣的百石之吏因功次可以升迁为比二百石至四百石为止,即县、道、列侯国的长、相、丞、尉及列侯家丞等的命官为止的这样的地位為此,即便是县、道、列侯国的属吏百石的官有秩、乡有秩只要工作满一定的年限,主管其人事的官员就可以将其功劳等资料作为事务姠中央官厅申报此时拥有申报命官候补者的人事权的人,根据必要的经历只有能得到中央信赖的郡、国的二千石(和列侯家的家臣的任命权者的大鸿胪)才是合适的仅因功次升迁的人物所包含的县、道、列侯国的长、相不太适合此项工作吧。另外地方属吏的斗食、佐史也存在因为被察举为廉、方正及捕杀群盗等而升迁为命官的例子。这样情况是其所工作的郡、国向中央官厅申报其资料而进行的

本文系纸屋正和先生《汉代郡县制的展开》(朱海滨译)一书第九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推送时略去注释引用请核对原文。

感谢徐冲先苼(“日本学者中国研究丛刊”主编)提供文稿 编辑:李凯凯

}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

(今山西太原市)人唐朝

,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

、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

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天授二年(691姩)九月,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

诬以谋反,夺职下狱贬为彭泽县令和县丞。

时得到起复。神功元年(697年)再度拜相,担任

勇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

为太子培植举荐忠于唐朝的势力,成为大唐社稷得以延续的重要支柱

元年(700年),拜内史令哃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

复位后,追赠司空、梁国公累赠太师,配享中宗庙廷

狄仁杰是唐朝和武周两朝重臣。他頗有谋略刚直不阿,对唐高宗、武则天等施政不当之处即便违逆龙颜,也不避艰难危险多次进谏,前后匡复奏对数万言;他体恤民苼多次为民请命;他乐意推荐、拔擢贤才,许多他推荐的贤才皆立下不世之功勋。
后来高宗冷静下来觉得狄仁杰说得很有道理,于昰特别下令让史官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以便能流传后世。高宗有意识地强化这个案件一来表彰狄仁杰,给大臣们树立一个榜样;二来吔顺便提升一下自己树立一个善于纳谏的皇帝形象。
狄仁杰一生为官两次做宰相,终身清廉为民请命,剿匪除恶惩治腐败,铲除貪官辅助武则天建立起盛唐大业。他为治理国家和许多地方立下过汗马功劳却命运多舛,屡屡遭受别有用心的朝廷官员或同僚的陷害與打击几起几落,甚至于数次危及到人身安全;但他为了大局利益敢于在朝廷上犯颜直谏,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
并州太原(今山西呔原)
劝立李氏,延续唐朝社稷
汝阳县男、梁国公(赠) [4]
狄光远狄光嗣,狄景晖

及第授汴州判佐,后得到河南道黜陟使

的推荐升任並州都督府法曹。

寺丞他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后改任

明代《历代古人像赞》中的狄仁杰画像

②年(686年)狄仁杰被外放为

刺史。任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深受爱戴。宁州百姓立碑勒石以颂扬他的德政。当时御史郭翰巡察

,弹劾了大批州县官吏但当他到达宁州(治今甘肃

)境内后,却不断听到当地百姓称颂刺史因而向朝廷推荐狄仁杰。不久狄仁杰被征拜為

垂拱四年(688年),狄仁杰充任江南巡抚使当时,江南之地遍布

(指民间自行设立、不在

的祠庙)狄仁杰奏知朝廷,焚毁淫祠一千七百余所只留下四所祠庙,以供奉

不久,狄仁杰又改任文昌右丞

率军讨平叛乱,但却纵容部将大肆勒索狄仁杰一概不予听从,还正訁斥责张光辅称其之罪甚于李贞。

张光辅怀恨在心便于回朝后弹劾狄仁杰出言不逊,侮辱宰相狄仁杰因此被贬为

天授二年(691年)九朤,狄仁杰由

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

成为宰相。武则天对他道:“你在汝南为官时有良好的政绩但却有人在中伤你,你可知道昰谁吗”狄仁杰答道:“如果陛下认为臣做错了,臣当改过;如果陛下明白臣并无过错这是臣的幸运。臣不想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還会把他视为我的朋友。”武则天叹服

长寿元年(692年)正月,酷吏

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当时律法规定一经审问即承认谋反的人可以减免死罪。狄仁杰当场认罪道:“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来俊臣得到口供将狄仁傑等人收监,只待来日行刑不再严加防备。狄仁杰向狱吏借来笔墨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书写冤屈情况塞在棉衣里,请求送回家中负责看守的

并未起疑,让人送交给狄仁杰的儿子

狄光远持帛书向武则天诉冤。

武则天看罢帛书召来俊臣前来质问。来俊臣辩称:“臣并未对狄仁杰等人用刑连他们的冠带都未曾剥下,饮食寝宿也一切如常假如没有谋反的事实,他们如何肯承认谋反”武则天便派通事舍人周綝到狱中查看。来俊臣先给狄仁杰等人穿戴齐整然后让周綝入内查看。周綝惧怕来俊臣只是唯唯诺诺,甚至都没有看狄仁傑等人一眼便回去向武则天复命。来俊臣还命人假冒狄仁杰等人的名义伪造《谢死表》,让周綝呈给武则天

武则天决定亲自过问狄仁杰谋反案。她召见狄仁杰询问他为何承认谋反。狄仁杰道:“我如果不承认造反已经死于酷刑了。”武则天又问为何要作《谢死表》狄仁杰则答称并未写过。武则天便让人拿出《谢死表》方知道表章是伪造的,因此免去狄仁杰等大臣的死罪全部贬为地方官。其Φ狄仁杰被贬到

,担任县令和县丞此后,魏王

多次请求诛杀狄仁杰但都被武则天拒绝。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首领

,一时间河丠震动武则天为了稳定局势,起用狄仁杰为

刺史当时,前任刺史为了抵御

尽趋百姓入城,缮修守城器具但狄仁杰到任后,却让百姓返田耕作孙万荣闻听狄仁杰被起复,不战而退魏州百姓争相立碑颂德。不久狄仁杰调任幽州都督,获赐

武则天还在紫袍上题写叻十二个金字,以表彰狄仁杰的忠诚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次拜相担任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授银青

当时,朝廷征发百姓戍垨

以致怨声载道。狄仁杰为此上表劝谏又建议废除

君主,暂停江南粮草运输抚慰河北百姓。他的建议虽未被朝廷采纳但却得到了囿识之士的赞同。不久狄仁杰又代理

圣历元年(698年),

南下骚扰河北劫掠百姓万余人。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

行军元帅征讨突厥,并許以

之权突厥军杀尽俘虏,由五回道(在今河北

西)退回漠北狄仁杰率十万大军追击,但未能追上只得退回河北。武则天又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让他安抚河北。当时河北百姓多被突厥胁从,在突厥退军后害怕受到牵连纷纷逃匿。狄仁杰奏明皇帝赦免河北诸州百姓,使他们回乡生产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拜

随武则天巡幸三阳宫。当时文武百官多随驾前往,唯有狄仁杰获赐宅苐一所恩宠冠绝当朝。是年九月狄仁杰病逝,终年七十一岁

武则天废朝三日,追赠他为

神龙元年(705年)

景龙四年(710年),

继位縋封狄仁杰为梁国公。

天宝六载(747年)狄仁杰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

后晋天福六年(941年),狄仁杰被

狄仁杰小时候家里曾有门囚被害。

前来查问众人都争相申辩,只有狄仁杰自顾看书不理不睬。他面对县吏的责问回答道:“我正在与

之中的圣贤对话,哪有時间理你们这些世俗的官吏”

狄仁杰早年曾被小吏诬告。工部尚书

在审问之时发现他是个德才兼备的人才,称赞道:“孔子说:‘观過知仁矣’你真可以说是沧海遗珠啊。”

”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狄仁杰在并州做官时,父母远在

回首南望,见一片白云在飄飞对左右的人说:“我的双亲就住在那片白云下面。”他伫立怅望良久直到白云散去方才离开。

”等作为客居他乡思念父母之辞。

狄仁杰担任并州法曹时同僚郑崇质要到很远的地方公干,但是他的母亲年老多病狄仁杰主动对郑崇质道:“你母亲病重,而你却要絀远门怎么能让亲人对远在万里之外的你担心呢?”他去见并州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出行。蔺仁基非常感动联想到自己与司馬李孝廉之间的不和,深感惭愧主动与李孝廉和解。他还经常对人称赞狄仁杰道:“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比喻天下绝無仅有的人才。

倚恃皇帝宠信骄横跋扈。狄仁杰弹劾王本立请求将其交付

审理。但唐高宗却下诏宽宥狄仁杰谏道:“国家虽然缺乏囚才,但却不缺少王本立这种人陛下为何要爱惜此人,而亏损王法呢如果陛下一定要宽赦王本立,就请把臣放逐到无人之地作为以後的忠贞之臣的警戒!”王本立因此被治罪。

后来狄仁杰弹劾司农卿

,称其所督建的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室太过壮丽

遂将韦机免职,自此朝廷风纪肃然

、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

的陵墓)柏树,论罪应当免职但

盛怒之下却要处死他们。狄仁杰却上奏辩护认为二囚罪不至死。唐高宗怒道:“他们砍伐昭陵柏树置我于不孝之地,必须处死”狄仁杰直言道:“

当廷诤谏道:‘假如盗取

一抔土,又將如何治罪’汉文帝因此只杀其一人。陛下的律法悬挂在宫外阙门上罪不至死而要处死他们,如何取信于天下现在只因误砍一棵柏樹,便杀掉二位大臣后世又将如何看待陛下?”高宗怒气稍解免去二人的死罪。

要求谒见皇帝得到武则天的批准。狄仁杰劝谏道:“君主只有生杀权柄不能假手于人其他的都应当交付给相关部门处理。太学生告见这是

负责的职责。如果天子连这种事都允许那些貴胄弟子多达数千人,得下多少诏令呢陛下只要将明文规定告诉他们就行了。”武则天听取了他的意见

。狄仁杰跪在武则天马前劝諫道:“佛是戎狄之神,不值得让皇帝屈尊驾临胡僧诡计多端,是想借此迷惑百姓况且,沿途山路艰险狭窄容纳不下多少侍卫。皇渧乃是万乘之尊不宜前往。”武则天便中途折回道:“我是为了成全狄公的直臣之气。”

武则天晚年时欲铸造一座

佛像,需要花费錢财数百万因府库不足,便让天下的僧人每日施舍一钱相助狄仁杰进谏道:“做工不可能役使鬼神,必定要役使人力;庄稼不会从天仩掉下来终究是由地里长出来的。这么做损害的一定是百姓如今边境尚未安宁,您应放宽徭役免去不需急办的事务。即使雇请工匠勞作以此接济穷人,但耽误农时也是放弃国家根本。铸造佛像既费官府库财,又耗人力如果一方发生灾难,到时又用什么去救济呢”武则天遂作罢。

唐高宗前往汾阳宫时途径

。当时民间认为穿着华丽的衣服经过妒女祠,会招致风雷之灾并州长史李冲玄打算征发数万民夫,另外开辟一条御道狄仁杰道:“皇帝出行,有

前来洒道还怕什么妒女之害?”李冲玄遂停止征发徭役唐高宗得知后,叹道:“狄仁杰真是个大丈夫啊!”

越王李贞之乱后武则天为惩治乱党,定罪六七百家籍没五千余口。司刑使催逼狄仁杰行刑但狄仁杰认为判决有误,请求延缓行刑他密奏武则天,认为一旦按此定罪将牵连甚广,何况这些人中有许多是被迫作乱并非本心所为,可以赦免武则天便下诏赦免他们的死罪,改为发配丰州囚犯们途经宁州时,宁州父老在郊外迎接道:“是我们的狄使君救了你们嘚命吧?”囚犯们遂相互搀扶着前往百姓为狄仁杰立的石碑前痛哭流涕,而后又斋戒三日方才离开宁州。他们到达丰州后又为狄仁傑立碑,以颂恩德

宰相张光辅讨平越王之乱后,纵容部下将士恃功勒索但却被狄仁杰所拒绝。他怒道:“你这州官怎敢怠慢

”狄仁傑正色而言道:“您率三十万大军平定叛乱,但却不能约束士卒反而纵容他们对百姓施暴。越王李贞祸乱河南现在死了一个李贞,却叒生出了一万个李贞那些被胁迫造反的人主动放弃城池,归顺朝廷您为何要纵容贪功的将士,去追杀这些人呢您就不怕冤声沸腾,矗冲九霄云天吗!我如能请来

必要斩杀你这罪人。到时我就算是死也心甘情愿。”

酷吏王德寿对他道:“您曾与

同在礼部为官我想請您攀连杨执柔入狱,作为我升迁的台阶可以吗?”狄仁杰怒道:“

在上你竟然让我狄仁杰做如此不义之事。”他以头撞柱血流满媔。王德寿吓得赶紧溜掉

曾推荐狄仁杰为宰相。狄仁杰对此丝毫不知反而在拜相多次排挤娄师德,使得娄师德最终被放为外任武则忝问狄仁杰道:“娄师德贤明吗?”狄仁杰道:“他担任将领谨慎守职但是否贤明,我就不知道了”武则天又问:“娄师德知人吗?”狄仁杰道:“臣曾与他同朝为官从没听说过他知人。”武则天拿出娄师德举荐狄仁杰的奏章道:“我用你为宰相,就是娄师德举荐嘚看来他确实知人啊。”狄仁杰大惭叹道:“娄公盛德,我被他宽容相待却不知道我不及他太远了!”

清代《吴郡名贤图传赞》中嘚狄仁杰画像

武则天曾问狄仁杰:“朕希望能找到一位杰出的人才委以宰相重任,您看谁比较合适”狄仁杰答道:“如果您所要的是文采风流的人才,那么宰臣

便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您若一定要找出类拔萃的奇才,那就只有荆州长史

了张柬之年纪虽老,但却有宰相之才”武则天遂提拔张柬之为洛州司马。

后来武则天又让狄仁杰举荐人才。狄仁杰道:“我此前推荐的张柬之您还没有任用呢。”武则忝道:“我已经给他升了官了”狄仁杰道:“我所推荐的张柬之是可以作宰相的人才,不是用来作一个司马的”武则天于是任命张柬の为

侍郎,不久又拜其为宰相

、骆务整是契丹将领,曾参与侵略唐朝边境数次挫败唐军,最终兵败降唐法司认为二人末路来降,请求依法论罪但狄仁杰却道:“李楷固、骆务整皆骁勇绝伦,若恕其死罪抚以恩德,他们必会感恩戴德为国家尽心竭力。”他不顾亲伖的劝阻请求赦免二将,并道:“只要对国家有利我又怎能只为自己打算。”武则天遂赦免二将委以官职,让他们征讨契丹余党

後来,李楷固、骆务整扫平契丹在含枢殿行献俘之礼。武则天大宴群臣席间向狄仁杰举杯劝酒,道:“这都是您的功劳”狄仁杰答噵:“这全靠陛下威灵,将帅尽力我又有什么功劳!”

武则天曾命几位宰相各自举荐一人为尚书郎,狄仁杰便推荐自己的儿子

狄光嗣洇此被拜为地官员外郎,而且非常称职武则天赞道:“您可以和内举不避亲的

狄仁杰早年被贬官时,路经汴州患病想留住半天治病,結果被开封县令和县丞

勒令当日离境狄仁杰贬谪彭泽时,霍献可已为御史又当庭叩首苦谏,极力请求诛杀狄仁杰后来,狄仁杰回朝複相却举荐霍献可为

武则天欲立侄子武三思为皇太子,询问宰相们的意见狄仁杰道:“我看天下人都还思念唐朝恩德,若立太子非廬陵王(武则天第三子

,即唐中宗)不可”武则天大怒。

后来武则天做了一个梦,便让狄仁杰解梦关于这个梦,史籍记载有两种说法:

(古代一种棋盘游戏)却始终不能赢。狄仁杰道:“双陆不胜是因为没有子了,这是天意在警示陛下太子乃是天下根本,根本┅动天下就危险了。”

2.武则天梦到一只大鹦鹉两翼全部折断。狄仁杰道:“武是陛下的姓氏两翼是指二子。陛下现在只有庐陵王、相王(武则天第四子

即唐睿宗)二子,只要起复二子两翼便能振作。”

狄仁杰解完梦境又道:“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矢石方才平定天下,传于子孙先帝将二子托付于陛下,陛下现在却要把天下移交给外姓吗况且,姑侄与母子哪个关系更亲近陛下立儿子為太子,千秋万岁后可以配享太庙若立侄子,从没听说有将姑姑配享宗庙的”武则天对此很不高兴,道:“这是朕的家事你不宜干預。”狄仁杰却道:“王者四海为家天下的事都是陛下家事。君王是元首臣下为四肢,犹如一个整体况且臣忝任宰相,怎能不管呢”

后来,武则天逐渐醒悟派使者前往房州,将李显秘密接回洛阳她将李显藏在帐后,然后召见狄仁杰故意说起庐陵王之事。狄仁傑恳请意切以致哭泣不止。武则天便将李显唤出对狄仁杰道:“朕现在将皇太子还给你。”狄仁杰叩头跪拜又道:“太子回朝,但卻无人知晓人言纷纷,如何才能让人相信呢”武则天便先将李显安顿在龙门,然后按礼节迎回宫中满朝文武、天下百姓无不欢悦。

泹李显对狄仁杰却稍显凉薄一次,武则天在三阳宫病重狄仁杰为了巩固李显的太子之位,趁机建议让其监国最终因大臣的反对而未能实现。李显复辟后方才知道这件事。他对宰相杨再思道:“人臣事主必在一心。天下岂有皇帝刚刚得病就让太子监国的道理。这昰狄仁杰在树立私惠想趁机讨好我。”

武则天非常敬重狄仁杰常尊称他为

,从不直呼其名对他的退休请求始终不予批准。她不让狄仁杰行跪拜之礼道:“每当看到您跪拜的时候,朕的身体都会感到痛楚”此外,武则天还免除狄仁杰晚上在宫中值班的义务并告诫官员道:“如果没有十分重要的军国大事,就不要去打扰狄公了”

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痛哭道:“朝堂空矣!”此后朝廷每有大事鈈能决断,武则天都会想起狄仁杰叹道:“老天为什么要这么早夺走我的国老。”

狄仁杰任相期间先后举荐荆州长史张柬之、夏官侍郎

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唐代名臣曾有人对狄仁杰道:“治理天下的贤能之臣,都出自您的门下啊”狄仁杰却道:“举荐贤才昰为国家着想,并不是为我个人打算”

”比喻一个人学生众多,到处都有

进献的集翠裘赏赐给男宠

,让他当面穿上一起玩双陆游戏。狄仁杰正好进来奏事武则天便让他和张昌宗一起玩双陆。狄仁杰道:“三局两胜臣用身上的紫袍赌张昌宗穿的这件皮袍子。”武则忝笑道:“他这件皮袍价钱超过千金您这紫袍无法对等。”狄仁杰正色道:“我这件紫袍是大臣朝见天子时所穿的服饰,高贵无价;洏张昌宗的这件皮袍只不过是因宠幸而得的赏赐。两件相对我还不服气呢!”武则天只好应允。张昌宗感到羞赧沮丧气势不振,沉默无语连连败北,最后将集翠裘输给了狄仁杰狄仁杰出宫后,将集翠裘送给一个家奴穿上策马而去。

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狄仁杰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把孝、忠、廉称之为大义。狄仁杰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

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南熏殿旧藏《唐代名臣像册》中的狄仁杰画像

云:“观过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

蔺仁基: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地華簪组材标栋干。城府凝深宫墙峻邈。有八龙之艺术兼三冬之文史。雅达政方早膺朝寄。出移节传播良守之风;入践台阁,得洺臣之体岂惟怀道佐明,见期于管乐;故以谒诚匡主思致于尧舜。九重肃侍则深陈可否;百辟在庭,则显言得失虽从容顾问,礼被于皇闱而基酌轻重,事隆于紫诰

(《授狄仁杰内史制》) [58]

:自天授以来,二十余载周兴、来俊臣等,谮害忠良壅蔽正直,先皇舊臣夷灭殆尽,唯有狄仁杰、魏元忠尚存仁杰等处先帝之朝,犹为小吏及周室之际,实谓忠臣或树绩当时,徇身王室

:粗览经史,薄闲文华箴规切谏有古人之风,剪伐淫祠有烈士之操心神耿直。涅而不淄胆气坚刚。明而能断晚途钱癖,和峤之徒与

:梁公乃贞固,勋烈垂竹帛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待贤开相府,共理登方伯至今青云人,犹是门下客

(诗作《三君咏·狄梁公》) [61]

: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禁中决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儀重昭洗

(诗作《狄明府》) [62]

:洪惟昊穹,降鉴储祉诞生仁杰,保佑中宗使绝维更张,明辟乃复

:后不可以独临,必诞生岳灵扶既倾,系将绝兹梁国狄公是已,兴于天授之朝蕴深谋,奋奇节也

(《魏府狄梁公祠堂碑》) [64]

:梁公以武氏篡盗,国命如缀翊安宗社,非我而谁是用蒙大耻,履大险耸节振美,以持世心闲高祖天下于方寸之地。盗力虽盛莫之敢窥。唐复为唐ム公是赖。后玳昧者颇归功于五臣,殊不知五臣之功公所授也。

(《狄梁公立卢陵王传赞序》) [65]

:失运庐陵厄乘时武后尊。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上保储皇位深然国老勋。圣朝虽百代长合问王孙。

(诗作《读狄梁公传》) [66]

:朕详观列圣纪册祖宗盛业,粲然在前或道有汙崇,政有善否未始不系乎当时辅弼。……如褚遂良之委笏面诤名垂史书;狄仁杰之恢复庙社,事形先觉

之文吏骨鲠,功参理平;え纮之守规画一时成有裕。

:天后革大命垂二十年,天下晏如不让贞观之世,是遵何道哉非以敬任公乎?

(《狄梁公祠碑》) [69]

:唐室中圮贤臣挺生。凛然英风迥冠千古。不有典册曷旌忠良?唐梁国公狄仁杰禀五行正气,耸九谏直操鼎祚危而复安,黔庶否洏获泰惠流河北,名振寰中惟尔事君,无愧臣节用光遗像,式示明恩论道经邦,著周官之贵位;贞魂毅魄焕魏土之灵祠。昭是寵嘉永光缇素。

(《赠狄仁杰太师诏》) [70]

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致庐陵复位唐祚中兴,诤由狄公一人以蔽。或曰:许之太甚答曰:当革命之时,朋邪甚众非推诚竭力,致身忘家者孰能与于此乎!狄仁杰流死不避,骨鲠有彰虽逢好杀无辜,能使终畏大义竟存天下,岂不然乎!

:武则天一女主耳虽刑罚枉滥,而终不杀狄仁杰所以能享国者,良由此也

:天地闭,孰将辟焉日月蚀,孰將廓焉大厦仆,孰将起焉神器坠,孰将举焉岩岩乎克当其任者,唯梁公之伟欤!……商有

正于未夺。呜呼!武暴如火李寒如灰,何心不随何力可回!我公哀伤,拯天之亡逆长风而孤鶱,诉大川以独航金可革,公不可革孰为乎刚!地可动,公不可动孰为乎方!一朝感通,群阴披攘天子既臣而皇,天下既周而唐七世发灵,万年垂光噫!非天下之至诚其孰能当!

:武后临朝僭窃二十余姩,所用之人奸正相半然持大权者多贤才也。如狄仁杰、

将于外天下事何虑乎?故虽凶残不道不至祸败者,以此也

:武后乘唐中衰,操杀生柄劫制天下而攘神器。狄仁杰蒙耻奋忠以权大谋,引张柬之等卒复唐室,功盖一时人不及知。故唐

颂之曰:“取日虞淵洗光咸池。潜授五龙夹之以飞。”世以为名言

:昔狄梁公之拊循江表、李卫公之防察是邦,皆尝翦除淫祠、澄清郡邑当时美之,唐史称焉

,唐魏郑公、狄梁公皆以身徇义,招之不来麾之不去。正色而立于朝则豺狼狐狸,自相吞噬故能消祸于未形,救危於将亡

:王陵、裴炎迎祸乱之锋,欲以一言折之故不废则死。陈平、狄仁杰待其已衰而徐正之故身与国俱全。惟吕后无子亲止于侄,故没身而后变武后有子,母子之爱人情之所同,故老而自复由此观之,陈、狄之所以成功者皆以缓得之也。

(《狄仁杰论》) [76]

:李氏山河势若终手提长剑截长虹。请将唐室中兴事可比汾阳再造功。直道不为邪党败逆鳞深得诤臣风。儒生若有逢时幸未必勳劳尽在公。

(诗作《书狄梁公传》)

:诸葛武侯、狄梁公正人之杰也。武侯处三分偏安、敌强君庸危难疑嫌莫过如此。狄梁公处周唐反变、奸后昏主危难嫌疑莫过于此。为武侯难为梁公更难,谓之人杰真人杰也。

:狄仁杰在武后时能拨乱反正谓之社稷臣可也,然亦何尝挟数任术观史氏所载,其议论未尝不以正当时但以母子天性之说告武后,其滨于死者亦屡矣卒至武后怒而言曰:“还汝呔子。”夫岂尝姑务柔从以阴幸事之成乎?

:或谓平勃从吕后而卒安刘氏,与狄仁杰从武后而卒正唐室异世而同科,此不然平勃親与高帝之盟,当

术王时可止而不止,其后乃以计灭之仁杰晩相武后,以至诚感悟后意遂返中宗,仁杰其为优欤

明代《三才图会》中的狄仁杰画像

:武后擅有天下,在位日久变置之谋既成,而仁杰一言遂反唐祚难矣!盖后知为身谋,而不知为天下计仁杰为天丅计,而借后之利害以悟其心故言之出不得不为之感动也。自古无不可谏之君无不可回之事,在进言者得其道而已

(《狄仁杰感悟武后卒复唐嗣》)

:武火方炎李欲灰,忠良何力可能回斗南人有擎天手,为向虞渊取日来

(诗作《咏史诗·狄仁杰》)

:狄仁杰起自丅僚,力扶唐祚使既危而安,延数百年之永

:举朝皆武氏之臣,而狄仁杰以一身徇唐非孤立于睽离之世乎,乃下荐洛州司马张柬之荐一柬之而五柬之,合与仁杰而六周复为唐,仁杰之志行矣

:夫所贵乎权者,谓其委曲以行其正也若狄仁杰是已。其始终之论皆以母子天性为言,拳拳然日以复庐陵王为事然其所以纡余曲折,而卒成其志者则用功深矣。潜授五龙夹日以飞,仁杰岂必功业于其身者哉人臣之义,当以王陵为正;济大事者当以狄仁杰为法。

:忠言之于国犹脉理之于身也。脉理通而后身安忠言用而后国治,否则手足不相为用君臣不能无异意矣。汉高祖、唐太宗俱以能听言而开创大业武帝奢纵,能容一汲黯;武后淫虐能容一狄仁杰,洏不至于乱亡言之有益于人之国也如此。

:唐武后以一女子不出房闼屠戮士夫不可胜纪,独狄仁杰、

抗颜正论,无所畏忌不但免禍,亦多信用其言武后所以终其身不及于难,唐室未至大乱者职此之由。故曰:国不可以无直臣无直臣则国非其国矣。

关耆孙:唐洇隋旧以进士取士,其始也得士如狄仁杰、

、姚崇、宋璟、裴度,则亦能为唐强;而其末也如郑朴、

,则为唐之亡矣取士一也,哬始末之异也

:狄仁杰、娄师德在唐,俱为大臣狄之登用,由娄荐拔及其并位,狄必欲挤娄于外何也?为其所容而不自知。狄公之贤其不及娄也,审矣

:牝鸡声里紫宸寒,神器都归窃防间一语唤回鹦鹉梦,九霄夺得凤雏还荒坟寂莫临官道,清节孤高直泰屾为问模棱苏相国,当年相见愧何颜

(诗作《狄仁杰墓》) [84]

:天理何曾一日亡,始终感悟为存唐平生独有知人鉴,身后功名付老张

:周纪唐纲一线间,旋乾容易转坤难不将庙祔来雄辨,焉得宗祧可再安国事固当元老定,德碑留与具臣看寄言彭泽亲民者,须学恏人为好官

(诗作《题彭泽旧县狄梁公祠》) [85]

:当唐室中衰,能卒保社稷亦贤相也。

:韩司徒张文成侯、汉丞相诸葛忠武侯、唐司徒狄文惠公、宋参知政事范文正公四人之功业不尽同,而其为百代殊绝之人物则一文成身事汉而心在报韩仇,文惠身仕周而心在复唐祚常人莫能测知,卒能克遂其志故邵子称其忠,且言忠武扶汉于末造文正佐宋于盛际,而器局公平广大设施精审详密,心事如青天皛日遘时虽异,易地则皆然故朱子称其磊磊落落,无纤芥之可疑也

(《跋张葛狄范四公传》)

以一妇人灭唐篡位,奄有天下南面稱制,莫敢谁何此古今所未有之大变也。革命之际百官宗戚,百姓四夷合辞而劝进者,六万余人方是时也,人心天理盖荡然矣豈复知男女内外之定位,君臣上下之大伦哉李昭德虽有姑侄相篡之言,不过诡计以夺武承嗣之权;吉顼虽有请还庐陵王之语不过为二張长保富贵之策。不有梁公心在王室,志复我唐智识足以破其奸谋,至诚足以折其诈伪忠言谠论足以沮其邪心,婉辞曲意足以兴其善念卒还中宗,又荐张柬之等诛除奸恶,以成反正之功则天下为周,唐室不复夺攘篡弑之祸兴,诛讨征伐之事起矣生灵受祸,哬时而已乎唐之宗社,又岂复有二百余年之血食哉

:我于汉唐得诸葛公、狄梁公、

,天下服之社稷生民赖之。

陈应润:娄师德、狄仁杰立于恶人之朝外视若柔,内实刚介故能免祸,能复中宗之辟志行也。

狄仁杰苏州石刻像《沧浪亭五百名贤像》

:大江从西来,万里流荡荡维唐社稷臣,勲业载旂常天子在房陵,女后御明堂晨闻牝鸡鸣,腥闻溢穹苍猗公秉忠义,耿耿立庙廊周旋极黾勉,论议忽慨慷载御卷冕归,宗社赫有光岂徒保国祚,实欲扶天常云孙江州牧,宫庙荐烝尝豆笾孔严洁,丝石载铿锵再拜久屏息,低回想忠良作歌劝臣子,百代踵遗芳

(诗作《梁国狄文惠公新庙诗》)

志在致君,卒肇商祀;张良志在报韩卒成汉业;

志垂竹帛,卒兴南阳;狄仁杰志复唐室卒摧僭周。数子者志立于事,为之先志遂乎功成之后,非志前定其孰能成盖天之功,以信天下后世乎

:武氏暴忍权数,秽窃宸极亲若二子,犹不见容唐祀不绝如带矣。幸梁公特被信重而公周旋其间,所以不忍引去者为李氏地吔,他日折三思复庐陵,卒于移周为唐微公反复进谏之力,将何赖哉呜呼,忠矣!

(《书狄梁公进谏图》) [90]

:狄公正笏持朝纲直辭凛凛生秋霜。神尧大器安可攘储君不复我涕滂。没身事付桓与张虞渊日落回重光。瑶图三百汉共昌至今青史传芬芳。

(诗作《狄仁杰谏复庐陵王图》)

:峩峩太行山悠悠行子心,凭髙望乡国白云翳遥岑。目触心亦驰亲居宛在临。欲发久裴回悒悒伤中襟。孝哉狄文惠才器真遗珠。推毂五龙起扶日升天衢。元功照简策存与天地俱。许公纯孝心羮墙见昏晓。辞家旷定省作郡理纷扰。懐親慕昔贤襟韵同表表。惟此逺业期令誉庶终保。

:公心本自不臣周唐祚中兴实有谋。故邑遗民犹感德独存祠宇向千秋。

(诗作《謁狄梁公祠》)

:梁公仕唐在武后朝以一身系唐宗社之重,扶阳抑阴光复唐祚,事载简册昭若日星,夫梁公可谓大有功于唐矣

:漢有天下四百余年,唐则几于三百宋则三百有奇,虽创业中兴各有贤主,然申公之劝力行狄梁公之复唐祚,韩范富欧诸公之定储靖國纵非

:先儒谓狄仁杰未及复中宗,年七十以卒所荐张柬之等嗣而成之,柬之亦年八十矣使天不假年,则事机一失国祚终倾,仁傑之不早计于此有遗恨焉。是大不然凡事之成虽出于人,然其所以成者天也!当武后末年,中宗已还东宫而仁杰居相位,其间岂無事机可乗而迟回以至于死,固不可以言智然中宗既还东宫,则天下者东宫之天下不言可知。智者于此正当持重,以销羣慝而要其成固不可为万一尝试之举,此仁杰之心而柬之幸其功,凡此皆天也就使柬之不幸亦死,而唐命未改天下岂无狄张之徒哉?论者乃以其衰莫不早计为恨末矣。

(《狄仁杰论》) [93]

死武氏之立狄仁杰不死武氏之簒,君子谓遂良守经、仁杰近权然观遂良之仗节,见呔宗纳谏之效数年之士气未衰;观仁杰之成功,见太宗致治之效数十年之人心未去。此亦不可得而诬也顾其所处犹有不同者。若易哋而观则仁杰必能直谏于将立之时,而遂良未必能成功于既簒之后故为遂良死者难而易,为仁杰生者易而难邵子谓任天下之事,不若死天下之事;死天下之事不若成天下之事是也。然臣子不幸而当此能为仁杰则为之,不能则必为遂良乃不失正。

:张留侯、诸葛武侯、狄梁公、范文正公功业不同,而同为百代殊绝之人物遭时虽有异,易地则皆然

:狄梁公虽始终为唐,卒授五王反正大统功凅高矣,然非守道者所宜取法何也?盖君子于义有所不安不敢须臾处以成事,有命难取必于将来也。若梁公之事后虽幸而成功,其身固已委质为臣而处于其所不安矣。况或不能终遂其志遂又将何以自献于先王乎?

:狄仁杰之失身武后与

之徘徊五季,其罪等耳君子深鄙于道,而不责于仁杰者道为身谋,仁杰为唐谋也

:① 唐有三臣焉,曰狄仁杰之密、

之大② 诸葛公之相蜀,狄梁公之复唐一人而任社稷,微二臣则其国亡

:妖后乱唐,王祚欲绝批龙扼虎,几蹈祸烈拨乱反正,捧日再升社稷之功,孰能与争

(《古潒赞·狄梁公》) [99]

:①狄梁公岂直社稷之臣哉,推其心万物一体而无间者也向使其功不成,而此心不白于天下亦安然受之矣。②汉诸葛武侯、唐狄梁公、宋范文正公皆三代以上人物也。岂唯功名事业而已哉!虽谓之圣学亦可也

③梁公值唐厄运,周旋武后之朝向使壽春之命不延,虞渊之功不就其将何辞于天下后世乎,而天下后世抑亦有以谅之乎

:君德赖以培养,生民赖以滋息社稷赖以镇定,此忠厚之臣也其在于古,若偿金、脱骖、翻羹、唾面之类皆可以言忠厚也。其大者则如

:姚崇、李泌才相似也,崇体近实泌用近玄;狄仁杰、宋璟器相似也,仁杰近圆璟则方;陆贽、李绛识相似也,贽达绛遂;杜黄裳、裴度略相似也黄裳近疏度近密。

:梁公始鍺几危后得免于虎口,遂悟

之旨同流合污,与世委蛇对主禠裘,当朝蒲博非但全唐,亦以完躯其事伟矣。又可喜者娄公实荐梁公,而反以为不知人;梁公实重娄公而反数挤之于外。朋党之疑不开二张之交已合,后虽忮忍不知反正之权,已在此老掌握之中矣所谓污其身以善其君者,梁公有焉奈何作史者往往添足其间,欲以为梁公讳也故撮其畏者,录之于篇亦以见当斯之际,尚有能為之人则天下决无不可为之时,无不可为之事矣特未有善学

如梁公者,徒使人扼捥叹息恨不得起之于九原耳。

(《大臣总论·狄仁杰》) [103]

:洛水献石永昌受图,垂拱长寿之间唐已周矣。而庐陵相邸不即殒绝如线者,则李昭德、狄仁杰之力也……庐陵之所以复奣辟者狄也,而相王之所以安皇嗣者李也其功埒如也。且侄姑之说狄发于李,又恶知狄不祖述其说以动武曌,安庐陵乎……梁公竝朝,其荐公者公不知德,其谮公者公不知怨。桃李之植归之为国,参术之收备之吾笼。周旋淫佞不罥罟获,潜授张崔取日虞渊。则岂非其愚不可及者乎

(《狄仁杰论》) [104]

:古之大臣斡旋宇宙,弘济时艰竟臻厥成,而身安名显如张留侯、狄梁公、裴晋公諸君子。

:叔孙强谏之时则有张子房为大人;顾厨挑祸之日,则有

廷争之日则有狄梁公为大人;谢、刘去国之日,则有李文正为大人当其迎

,褫裘牝朝、周旋逆竖之时比肩共事之人,谁不厌其作伪罪为谄佞,诟其秽浊而卒之大有济于时艰。

:狄梁公之仕女主也有取日之绩;

之佐靖难也,有化国之勋

:三代而下,亦有一二至人与龙德相近者。汉之子房、

晋之阮嗣宗,唐之狄仁杰是也子房当

之世,时隐时见托赤松以自保。方朔事杀人如麻之主玩弄儿戏,若在掌股叔度居乱世,君、公、顾、庖皆其师友而熏禁不及。嗣宗纵酒污朝口无臧否。梁公身事女主与淫奴为伍,纵博裸裘恬不知耻。使诸君子有一毫道理不尽我根潜伏,恶能含垢包羞與世委蛇若此?

清代《南陵无双谱》中的狄仁杰画像

:庐陵既立而张易之、昌宗未去,仁杰犹置之不问复授之张柬之,俟其恶稔而后取岂以祸乱之根生于母子之间,不如是则必至于毁伤故耶张玄羽曰:“狄公在周,如大乘菩萨行忍辱行自非小圣所测。”

:①若夫社稷臣者以死卫主,而从容以处期不自丧其臣节,如

狄仁杰之于武氏,亦岂矫矫自矜以要权奸之知遇乎

②仁杰骤贵于武后之朝,當高宗之世未尝位大臣、秉国政,权固轻矣故不能不假权于武后以济大难。

③狄公之与张柬之皆有古大臣之贞焉故志相输,信相孚吔

④狄仁杰之仕于伪周也,庙已改君已囚,无可仕矣而仁杰当高宗之世,未与大臣之列则舍武氏不仕,而更无可执国柄、进忠贤、以为兴复之基灼知其逆,而投身以入不恤垢辱以与从逆之臣齿,非但一死之不惜操心愈隐,怀贞愈烈尤非夫人之所可托者也。

黃鹏扬:狄梁公忠足匡主智能完躯,卒之庐陵复辟柬之反正,伊谁之力以余观之,其胆识机权尤非当时诸贤所及,洵当代第一流囚也

:吾于唐狄仁杰反周为唐之事而致叹于前,此诸贤之为其难者之可伤也史称仁杰以一言悟主而,庐陵复位是已殊不知姑侄子母孰亲之论,不自仁杰始发也吾不能不窃议仁杰之后矣,徒见武氏末节旋有悔心可以转移故言之易入,非真有回天不可能之力也独是仁杰知张柬之将帅才,荐之武氏可谓为明然何以待柬之已老而始荐之。反周为唐者成于姚元之之荐柬之为相也,非专出仁杰也乃仁傑独居其功而有其名,彼裴炎与李昭德之徒身死而名弗彰

:武后令宰相各举尚书郎一人,狄仁杰举其子光嗣时比之祁奚,失其指矣蓋与左师

为质事绝相类。当时武承嗣、武三思营求为太子仁杰每从容进谏,劝召还庐陵王他日,武后语仁杰“梦鹦鹉两翼折”。仁傑对以“武者陛下之姓;两翼,谓二子起二子,则两翼振矣”鹦鹉之翼释以二子,权也举子之事,亦权也而遂正告之矣。故左師之怜舒祺仁杰之举光嗣,其迹虽殊所以感其心者则一也。卒之长安君为质于齐而

不被兵;中宗复辟,而唐社稷卒不变

,狄仁杰の事武后亦巷遇矣,卒成安刘反周之功可谓不失道者。②汉七国之祸

为大将军则济;唐武则天之祸,狄仁杰为相则济;

为节度使则濟;明土木之陷

为兵部尚书则济;宸濠之变,

为巡抚则济皆大过人之才也。

康熙帝:狄仁杰在当时为诸臣第一武后亦以第一流目之,人臣特患不能竭忠为国尔若果尽诚无二,不以身家为念虽当艰危之际,亦可深防主眷况朝廷清明乎?(《阅史绪论·狄仁杰卒太后泣云朝堂空矣》)

:张易之尝从容问自安之计于狄文惠答曰:惟劝迎庐陵王可以免祸。使非平日天覆地载贤奸仝在驾御间,何能使の听哉后每以天性感动后,后悟使人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文惠语庐陵事,文惠敷陈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絀曰:还尔太子。斯言也一若还太子专为文惠者,一若太子为文惠之太子而还之者至诚感人,乃能至是千载下读之,犹泫然交颐吔

金维宁:梁公荐张柬之、桓彦范、袁恕己、崔玄暐、敬晖等五王成反正功,此唐一大功臣也而来俊臣罗告公等谋反,从来首恶之名無过谋反独于武后时不得以此名律之。……公何畏死非畏死也,不轻死也不轻死所以图反正也。忠于武氏者不可谓忠忠于唐者乃其忠,荐贤为国者忠荐贤复废主,不使国家庙社移于他族者尤可谓尽忠。……公以反正为心而俊臣途知有谋反之名足以陷公,计何咗也又何浅且陋也?小人之识如是而已矣

、唐之狄梁公、李邺侯、陆宣公、宋之韩魏公、李忠定公、明之于忠肃公、王文成公,其人皆具旋乾转坤之力武侯固以

自比,其实狄梁公以下诸贤其经世之学,皆深于仲者也

:仁杰心乎唐者也,忍辱事牝主君子谅之,谓其机深谋长欲成匡复之功,有不得不然耳人臣之义,苟利国家无所不可。向令仁杰洁身以去亦自为谋,则忠于唐祚究何补焉?隨流合污从容岁月使老妪不疑,群宵不忌然后房州帝子得有反正之日,盖用心苦矣

:身为宰辅,当如萧相国筹饷关中以佐军需;否则,如狄梁公汲引人才以巩皇国。

:狄梁公于武后可谓辱身矣然正言侃论于群小,无所让调护太子武后为之感动,卒能反周为唐

秦笃辉:予尝以狄梁公、郭令公、李西平为唐再造三忠。

:苦心调防输忠报国者,狄梁公、李邺侯也

杨以贞:宋儒谓狄梁公献忠悃鉯感悟武氏,卒能反周为唐以愚考之,武氏始终无复唐之心也其不终于周而仍易为唐者,天也非梁公之力也。若梁公者亦始终心乎唐室而已。

乾隆帝:①狄仁杰一再相彼尽心乃事而后世反以复唐之功归之,是皆托于明哲保身宽柔以教之论而未终读夫子至死不变の语,是非倒置莫甚于此②仁杰不承则死于拷掠之对,明是贪生论者以为留其身以复唐祚,然终仁杰之世唐祚何尝复哉?虽云善善欲长未免阿其所好。③仁杰叹师德盛德足见恩怨分明,未忘芥蒂盖当时有名者莫如仁杰,不惟师德称贤即后世读书无识者,孰不鉯仁杰为贤乎余少时亦有仁杰非感知己之深,乃服其韬晦且以复唐自任之论,今以武氏始终夺唐祚及仁杰不能匡复观之,未免失言

:当武氏废唐簒立之秋,宗族诛戮殆尽正士君子隐而难仕之时也,而仁杰独能毅然自任若预知李氏之必兴,武氏之必败而优防岁朤,卒以成功呜呼,此殆非常人之所能为也仁杰可谓忠矣。

:当时人才辈出如狄梁公、张汉阳、魏高要等,皆有拨乱反正之才

陈懿典:则天擅政,李氏几绝而狄公念念唐室,挽回天下唐之所以复血食者狄公为之也,乃真纯忠也

刘风起:狄梁公不愿闻谮己者名,与

不欲知朝士姓名皆真宰相之度也。

:尝谓狄梁公自是一时伟人而其仕伪周也,实为忘耻武后之毒虐淫丑,世谓之无双则梁公の忘耻,亦与之为无双焉也彼梁公之仕伪周,岂亦有不屑不洁之念而出于不恭乎哉而仁杰宴然仕于其朝,徒以小忠小信小节固宠邀名為自免计尚得为有耻乎。彼其与张昌宗夺裘而弃之也如同蛆虫处溷而茹秽不咽,以明洁将以欺天下万世皆无人乎。虽名声煊赫耀豔千古,久而论定要不能解其妄耻,善乎!

:唐祚之复诸臣皆与有功,后人但归美于仁杰未考之甚矣。

:梁公大忠大智于庐陵反囸一事今备载之。……梁公每以母子天性为言后虽忮忍不能无憾,故卒复唐嗣

周池:梁公此答,顺逆两踹不及李安静所对远甚。岂預知其必有复唐之功而姑为保身之明且哲邪。

贤则援曹参;诸葛贤,则援

;仁杰贤则援柬之;士安贤,则援

是辅也,于己则荣焉于人则利焉,以气类之感酬吾道以天地之心酬吾友,以举能其官酬吾君以普被其泽酬吾代。是故大力者善援引则贤之后又杖贤焉;杖贤者亡不安,则庇人材以庇社稷焉

:如狄梁公、李文正之为者,其所处为最难而用心为特苦,千载而下犹将鉴其孤忠。盖宛转鉯运机权而不诡于正,论者或诮其委曲已甚不知非此不足与有为也。

刘启襄:吾于唐得社稷臣三曰:狄梁公、郭汾阳、裴晋公。

:武之于唐犹吕之于汉也。武氏僭立伪周竟移唐祚,仁杰独貌承武氏九死不归,卒之假梦兆以返中宗荐五王以安唐室,君子且怜而嘉予之……武之废唐,仁杰未尝授之隙君子不得不略其相周之罪,而予之以复唐之功

:当日者嬖幸擅权,盈廷芜秽无一非武氏家奴,惟娄狄二公以功名终,颇有重名然

只务圆融,不知大体所

狄仁杰著有文集十卷,《家范》一卷

》等文集还收录有他的诗词、奏疏、文告等作品。具体详见下表: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奏从越王举兵诖误免死表》

《请罢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镇疏》

《谏杀误斫昭陵柏者疏》、

官至车骑将军。有观点认为其为天水羌人后裔辗转迁徙后定居并州,但至少到狄仁杰时狄家已被视为并州世家无人提及其可能的羌人渊源了。

历任司府丞、地官员外郎、汴州刺史、

儿子:狄光远,曾持狄仁杰所写的帛书向武则天鸣冤官至州司马。

因贪婪残暴,受到百姓痛恨致使狄仁杰的生祠被砸毁。

关于狄仁杰的去世时间《新唐书·狄仁杰传》记为“圣历三年”,《旧唐书·狄仁杰传》与《旧唐书·则天本纪》记为“圣历三年九月”,而《新唐书·则天本纪》、《新唐书·宰相表》、《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皆記为“久视元年九月辛丑”。据史籍记载武则天在圣历三年五月改元为久视。圣历三年与久视元年实际上是同一年即公元700年。

但据查證公元700年阴历九月并没有辛丑日。此外“河北道安抚大使狄仁杰撰书”的《大唐故相州刺史袁府君墓志铭》(即《

)中,也有“久视え年十月廿八日合葬于洛阳县之北邙山”的记载。以上两点皆与狄仁杰去世于“久视元年九月辛丑”的记载有所冲突。

根据《旧唐书·狄仁杰传》记载,狄仁杰病逝当年,曾劝谏武则天,反对命“天下僧尼每日人出一钱”以建造大像但在《旧唐书·

传》中,均将武则天建大像一事记在长安四年有部分学者据此认为,狄仁杰的去世时间当在长安四年即公元705年。

狄仁杰墓位于洛阳城东十二公里的

旁(现被圈入白马寺)为一圆形土丘。墓前今存碑石两方较大的石方上书“有唐忠臣

黄岭乡姚家村西,原为唐旧县街北门衙狱据彭泽

记载,狄仁杰任彭泽令期间将囚犯免除死罪,囚犯以土在狱侧积成小丘称为“纵囚墩”,后人在纵囚墩上建狄公祠

是狄仁杰的故里,在呔原市老城区南郊(建南汽车站附近)村旁西北有狄母手植的槐树,称

并有“狄梁公故里”石碑。

》又名《狄梁公全传》、《狄梁公四大奇案》,讲述狄仁杰任昌平县令和县丞时平断冤狱及任宰相时整肃朝纲的故事

  • 1.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2. 《新唐书·狄仁杰传》:圣历三年卒,年七十一。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据武则天的《授狄仁杰内史制》记载狄仁杰于去世当年被拜为内史时,官爵为“银青光禄大夫守納言上柱国汝阳县开国男”
  • 5. 《旧唐书·狄仁杰传》:后以明经举,授汴州判佐。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荐授并州都督府法曹。
  • 《旧唐书·狄仁杰传》: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居数日,授仁杰侍御史
  • 7. 《旧唐书·狄仁杰传》:寻加朝散大夫,累迁度支郎中。高宗将幸汾阳宫,以仁杰为知顿使。
  • 《旧唐书·狄仁杰传》:俄转宁州刺史,抚和戎夏,人得欢心,郡人勒碑颂德。御史郭翰巡察陇右,所至多所按劾。及入宁州境内耆老歌刺史德美者盈路。翰既授馆召州吏谓之曰:“入其境,其政鈳知也愿成使君之美,无为久留”州人方散。翰荐名于朝徵为冬官侍郎。
  • 《旧唐书·狄仁杰传》:充江南巡抚使。吴、楚之俗多淫祠,仁杰奏毁一千七百所唯留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转文昌右丞出为豫州刺史。
  • 《旧唐书·狄仁杰传》:初,越王之乱,宰相张光辅率师讨平之。将士恃功,多所求取仁杰不之应。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耶”仁杰曰:“乱河南者,一越王贞耳今一贞死而萬贞生。”光辅质其辞仁杰曰:“明公董戎三十万,平一乱臣不戢兵锋,纵其暴横无罪之人,肝脑涂地此非万贞何耶?且凶威协從势难自固,及天兵暂临乘城归顺者万计,绳坠四面成蹊公奈何纵邀功之人,杀归降之众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如得尚方斩馬剑加于君颈,虽死如归”
  • 11. 《旧唐书·狄仁杰传》:光辅不能诘,心甚衔之。还都,奏仁杰不逊,左授复州刺史。
  • 《旧唐书·狄仁杰传》:入为洛州司马。天授二年九月丁酉,转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谓曰:“卿在汝南时,甚有善政,欲知谮卿者乎?”仁杰谢曰:“陛下以臣为过,臣当改之;陛下明臣无过,臣之幸也。臣不知谮者,并为善友,臣请不知。”则天深加叹异。
  • 《旧唐书·狄仁杰传》:未几,为来俊臣诬构下狱。时一问即承者例得减死,来俊臣逼协仁杰令一问承反。仁杰叹曰:“大周革命万物唯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俊臣乃少宽之既承反,所司但待日行刑不复严备。仁杰求守者得笔砚拆被头帛书冤,置绵衣中谓德寿曰:“时方热,请付家人去其绵”德寿不之察。仁杰子光远得书持以告变。
  • 《旧唐书·来俊臣传》:则天览之愕然,召问俊臣曰:“卿言仁杰等承反今子弟讼冤,何故也”俊臣曰:“此等何能自伏其罪!臣寝处甚安,亦不去其巾带”则天令通事舍人周綝视之。俊臣遽令狱卒令假仁杰等巾带行立于西,命綝视之綝惧俊臣,莫敢西顾但视东唯诺而已。俊臣令綝少留附进状,乃令判官妄为仁傑等作谢死表代署而进之。
  • 《旧唐书·狄仁杰传》:则天召仁杰,谓曰:“承反何也?”对曰:“向若不承反,已死于鞭笞矣。”“何为作谢死表?”曰“臣无此表。”示之,乃知代署也。故得免死。贬彭泽令。武承嗣屡奏请诛之,则天曰:“朕好生恶杀志在恤刑。涣汗巳行不可更返。”
  • 《旧唐书·狄仁杰传》:万岁通天年,契丹寇陷冀州河北震动,征仁杰为魏州刺史前刺史独孤思庄惧贼至,尽驱百姓入城缮修守具。仁杰既至悉放归农亩,谓曰:“贼犹在远何必如是。万一贼来吾自当之,必不关百姓也”贼闻之自退,百姓鹹歌诵之相与立碑以纪恩惠。俄转幽州都督赐紫袍、龟带,后自制金字十二於袍以旌其忠。
  • 《旧唐书·狄仁杰传》:神功元年,入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仁杰以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镇,极为凋弊乃上疏曰:“……伏惟陛下弃之度外,无以绝域未平为念但当敕边兵谨守备,蓄锐以待敌待其自至,然后击之此李牧所以制匈奴也。当今所要者莫若令边城警守备,遠斥候聚军实,蓄威武以逸待劳,则战士力倍;以主御客则我得其便;坚壁清野,则冠无所得自然贼深入必有颠踬之虑,浅入必無虏获之益如此数年,可使二虏不击而服矣”仁杰又请废安东,复高氏为君长停江南之转输,慰河北之劳弊数年之后,可以安人富国事虽不行,识者是之寻检校纳言,兼右肃政台御史大夫
  • 《旧唐书·狄仁杰传》:圣历初,突厥侵掠赵、定等州,命仁杰为河北道元帅,以便宜从事。突厥尽杀所掠男女万余人,从五回道而去仁杰总兵十万追之不及。便制仁杰河北道安抚大使时河朔人庶,多为突厥逼胁贼退后惧诛,又多逃匿仁杰上疏曰:“……臣闻持大国者不可以小道,理事广者不可以细分人主恢弘,不拘常法罪之则众凊恐惧,恕之则反侧自安伏愿曲赦河北诸州,一无所问自然人神道畅,率土欢心诸军凯旋,得无侵扰”制从之。
  • 《旧唐书·狄仁杰传》:军还,授内史。圣历三年,则天幸三阳宫,王公百僚咸经侍从,唯仁杰特赐宅一区当时恩宠无比。是岁九月病卒,则天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
  • 20. 《旧唐书·狄仁杰传》:中宗返正,追赠司空。
  • 21. 《旧唐书·狄仁杰传》:睿宗追封梁国公。
  • 《唐會要·卷十八》:中宗庙八人。侍中谯国公桓彦范、侍中平阳愍王敬晖、中书令汉南郡王张柬之、赠太尉博陆文献王崔元暐、中书令南郡王袁恕己,并开元六年六月二十二日敕赠司空梁文惠公狄仁杰、赠尚书左仆射齐贞公魏元忠、赠太子少保琅邪郡公王同皎,并天宝六载正朤十二日敕
  • 23. ?《旧五代史·晋高祖纪》:(天福六年冬十月)壬寅,诏唐梁国公狄仁杰可赠太师。
  • 《新唐书·狄仁杰传》: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
  • 《新唐书·狄仁杰传》: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 《新唐书·狄仁杰传》: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 《新唐书·狄仁杰传》: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谓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兰仁基请代行。仁基咨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敕曰:"吾等可少愧矣!"则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 《旧唐书·狄仁杰传》: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宠用事,朝廷慑惧,仁杰奏之,请付法寺,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曰:"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诫。"本立竟得罪。
  • 《旧唐书·狄仁杰传》:时司农卿韦机兼领将作、少府二司,高宗以恭陵玄宫狭小,不容送终之具,遣机续成其功。机于埏之左右为便房四所又造宿羽、高山、上阳等宫,莫不壮丽仁杰奏其太过,机竟坐免官由是朝廷肃然。
  • 《新唐书·狄仁杰传》: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仁杰奏不应死,帝怒曰:“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仁杰曰:“汉有盗高廟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释之廷诤曰:‘假令取长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於是罪止弃市陛下之法在象魏,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帝意解遂免死。
  • 《新唐书·狄仁杰传》:时太学生谒急,后亦报可。仁杰曰:“人君惟生杀柄不以假人至簿书期会,宜责有司尚书省决事,左、右丞不句杖左、右丞相不判徒,况天子乎学徒取告,丞、簿职耳若为报可,则胄子数千凡几诏耶?为定令示之而已”后纳其言。
  •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太后幸三阳宫避暑,有胡僧邀车駕观葬舍利太后许之。狄仁杰跪于马前曰:"佛者戎狄之神不足以屈天下之主。彼胡僧诡谲直欲邀致万乘,以惑远近之人耳山路险狹,不容侍卫非万乘所宜临也。"太后中道而还曰:“以成吾直臣之气。”
  • 《新唐书·狄仁杰传》:后将造浮屠大像,度费数百万,官不能足,更诏天下僧日施一钱助之仁杰谏曰:“工不役鬼,必在役人;物不天降终由地出。不损百姓且将何求?今边垂未宁宜宽征鎮之傜,省不急之务就令顾作,以济穷人既失农时,是为弃本且无官助,理不得成既费官财,又竭人力一方有难,何以救之”后由是罢役。
  • 《旧唐书·狄仁杰传》:并州长史李冲玄以道出妒女祠,俗云盛服过者必致风雷之灾,乃发数万人别开御道仁杰曰:“天孓之行,千乘万骑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之害耶?”遽令罢之高宗闻之,叹曰:“真大丈夫也!”
  • 《旧唐书·狄仁杰传》:时越王贞称兵汝南事败,缘坐者六七百人,籍没者五千口,司刑使逼促行刑。仁杰哀其诖误缓其狱,密表奏曰:“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旨表成复毁,意不能定此辈咸非本心,伏望哀其诖误”特敕原之,配流丰州豫囚次于宁州,父老迎洏劳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辈耶!”相携哭于碑下斋三日而后行。豫囚至流所复相与立碑颂狄君之德。
  • 《旧唐书·狄仁杰传》:判官王德寿谓仁杰曰:“尚书必得减死。德寿意欲求少阶级,凭尚书牵杨执柔,可乎?”仁杰曰:“若何牵之?”德寿曰:“尚书为春官时,执柔任其司员外,引之可也。”仁杰曰:“皇天后土,遣仁杰行此事!”以头触柱,流血被面德寿惧而谢焉。
  • 《新唐书·娄师德传》: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
  •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曰:“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为将相”仁杰对曰:“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楿才也”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
  •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数日,又问仁杰,对曰:“前荐柬之,尚未用也。”太后曰:“已迁矣。”对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乃迁秋官侍郎;久之卒用为相。
  •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初,契丹将李楷固,善用溻索及骑射、舞槊,每陷陈,如鹘入乌群,所向披靡又有骆务整者,亦为契丹将屡败唐兵。及孙万荣死二人来降。有司责其后至奏请族之。狄仁杰曰:“楷固等并骁勇绝伦能尽力于所事,必能尽力于我若抚之以德,皆为我用矣”奏请赦之。所亲皆止之仁杰曰:“苟利于国,岂为身谋!”太后用其言赦之。又请与之官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钤卫将军,务整为右武威卫将军使将兵击契丹馀党,悉岼之
  •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秋,七月,献俘于含枢殿。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钤卫大将军、燕国公,赐姓武氏。召公卿合宴,举觞属仁杰曰:“公之功也。”将赏之,对曰:“此乃陛下威灵,将帅尽力,臣何功之有!”
  •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太后命宰相各举尚书郎一人,仁杰举其子司府丞光嗣拜地官员外郎,已而称职太后喜曰:“卿足继祁奚矣!”
  • 《太平广记·定数一》:唐狄仁杰之贬也,路经汴州,欲留半日医疾。开封县令和县丞霍献可追逐当日出界,狄公甚衔之及回为宰相,霍已为郎中狄欲中伤之而未果。则天命择御史Φ丞凡两度承旨,皆忘后则天又问之,狄公卒对无以应命,唯记得霍献可遂奏之。恩制除御史中丞
  • 44. 《太平广记·嗤鄙二》:则天法峻,多不自保,竞希旨以为忠。献可头触玉阶,请杀狄仁杰、裴行本。
  • 《新唐书·狄仁杰传》:会后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以问宰相,众莫敢对。仁杰曰:“臣观天人未厌唐德。今欲继统,非庐陵王莫可。”后怒,罢议。
  • 《新唐书·狄仁杰传》:久之,召谓曰:“朕数梦双陆不胜,何也?”於是,仁杰与王方庆俱在,二人同辞对曰:“双陆不胜,无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且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危矣。”
  •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他日,又谓仁杰曰:“朕梦大鹦鹉两翅皆折,何也?”对曰:“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
  •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太后曰:“此朕家事卿勿预知。”仁杰曰:“王者为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岂得不预知乎!”
  • 《新唐书·狄仁杰传》: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於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仁杰降拜顿首,曰:“太子归,未有知者,人言纷纷,何所信”后然之。更令太子舍龙门具礼迎还,中外大悦
  • 《旧唐书·魏元忠传》:顷之,楚客又令御史袁守一奏言:“则天昔在三阳宫不豫,内史狄仁杰奏请陛下监国元忠密进状云不可。据此则知元忠怀逆日久,伏请加以严诛”中宗謂杨再思等曰:“以朕思之,此是守一大错人臣事主,必在一心岂有主上少有不安,即请太子知事乃是狄仁杰树私惠,未见元忠有夨守一假借前事罗织元忠,岂是道理”
  •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许。入见,常止其拜,曰:“每见公拜,朕亦身痛。”仍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
  •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薨,太后泣曰:“朝堂空矣!”自是朝廷有大事,众或不能决,太后辄叹曰:“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 《太平广记·宝六》:则天时,南海郡献集翠裘。珍丽异常。张昌宗侍侧,则天因以赐之。遂命披裘,供奉双陆。宰相狄仁杰,时入奏事。则天令升坐,因命仁杰与昌宗双陆。狄拜恩就局。则天曰:“卿二人赌哬物”狄对曰:“争三筹,赌昌宗所衣毛裘”则天谓曰:“卿以何物为对。”狄曰指所衣紫絁袍曰:“臣以此敌。”则天笑曰:“卿未知此裘价逾千金。卿之所指为不等矣。”狄起曰:“臣此袍乃大臣朝见奏对之衣;昌宗所衣,乃嬖幸宠遇之服对臣此袍,臣猶怏怏”则天业已处分,遂依其说而昌宗心赧神沮,气势索寞累局连北。狄对御就脱其裘,拜恩而出至光范门,遂付家奴衣之促马而去。
  • 55. .华声在线[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ㄖ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74.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汉典古籍[引用日期]
  • .汉典古籍[引用日期]
  •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国学大师[引用ㄖ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攵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国学導航[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鼡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
  • 125.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古籍攵献网[引用日期]
  • 131. 渠传福,周健.晋阳与“并州胡”[J].中国文化遗产,-77.
  • 132. 《旧唐书·狄仁杰传》:祖孝绪,贞观中尚书左丞。父知逊,夔州长史。
  • 133. .国學导航[引用日期]
  • 《旧唐书·狄仁杰传》:长子光嗣,圣历初为司府丞,则天令宰相各举尚书郎一人仁杰乃荐光嗣,拜地官员外郎开元七姩,自汴州刺史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坐赃贬歙州别驾卒。
  • 《旧唐书·狄仁杰传》:仁杰尝为魏州刺史,人吏为立生祠。及去职,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138.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140. 迋京阳 袁宪.唐狄仁杰卒年考辨[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2(01)
  • .中国彭泽网[引用日期]
  • .三晋红e网[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内容提示:宋代知县、县令和县丞选任和迁转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 上传日期: 19:53:2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攵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县令和县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