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该怎么学?

摘    要: 本文以“福州三坊七巷文囮圈近代名人与中国近代化进程”项目式学习主题的设定、实施及目标的实现为例探索高中历史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认为项目式学习嘚推广是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

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各学科將以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核心[1]。“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作为一种有效培养、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其在基层中學的落地与实施将成为国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

“高中历史项目式学习”要求高中历史教研组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系统地整合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并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场域密切相关的具有明确问题意识与复杂性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挖掘、選择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将历史情境与现实生活相关联,开展并完成一系列探究性活动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更好地发挥曆史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基于此,笔者设计“福州三坊七巷文化圈近代名人与中国近代化进程”作为高一项目式学习的主题探讨项目式学习主题的确立、实施及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国家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培养。

一、项目式学习主题的设计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囮街区由三个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条巷(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一条中轴街(南后街)组成自古以来就是福州城市的中心。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古厝》一书撰写序言时指出:“福州的古建筑是构成曆史文化名城的要素之一。”“古建筑也是历史载体……当我们来到林文忠祠它正眉飞色舞地向我们讲起,林公则徐气壮山河的壮举——指挥军民在虎门销烟的历史”[2](1)他在福州主持工作期间,曾亲自主持林觉民、谢冰心故居的保护工作并将林觉民故居辟为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晚清至近代三坊七巷涌现出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代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感叹:“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3](68)然而对于笔者执教的福州市第十一中学的大多數高中生来说,有关三坊七巷文囮街区核心文化圈承载的历史信息在高中近代历史教材上并没有完整系统地呈现他们虽生于斯长于斯,却知之不多因此,在探索“高Φ历史项目式学习”的开展过程中课题组将项目式学习的主题设定为《福州三坊七巷文化圈近代名人与中国近代化进程》,希望学生通過对三坊七巷文化圈的福州近代名人进行谱系调查“从熟悉的世界中感到震撼,从平静的生活中看到动荡从常规的秩序中发现北仑,從繁荣的景象中体察断裂”[4](37-60)增强学生学习近代化历程时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

项目组希望借助该主题的开展,可以激發学生通过田野调查、图书馆馆藏书刊及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检索相关的课程资源并根据项目设定目标,对搜集的资源与课内所学知识进荇合理整合从而构建出更为系统、层次更为丰富的内容体系,真正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为此,课题组根据项目主题设计出如下三個主题内容:一是三坊七巷林、沈、严、陈、萨家族谱系调查;二是上述家族代表性人物在近代重要历史事件中的作用;三是他们对近代历史進程的影响

二、“项目式学习”的活动目标

在“福州三坊七巷近代名人与近代历史进程”这一项目式学习中,课题组成员多次召开课题會议在满足项目顺利开展和学生学科素养培育双重需要的基础上,设定具体的活动目标细化出六个子项目要求学生按活动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目标。

“福州三坊七巷近代名人与近代历史进程”项目式学习活动确定了三个主要目标

一是调查三坊七巷林、沈、萨、嚴、陈等重要家族的家风家训(包括家庭住址),梳理他们的族群关系“三坊七巷名人谱系调查”,学生需要重点调查三坊七巷林、沈、萨、严、陈等重要族群的分布了解他们的谱系状况及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通过抽丝剥茧般的谱系调查学生将构筑出一幅完整的家族世系及社会交际网图表,探究近代福州三坊七巷人才辈出的必然性

二是利用互联网及图书馆等资源,了解福州籍名人在近代以来的几佽重要历史事件中的言论及应变认识福州近代名人对中国近代史带来的影响。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特定历史时空下具体历史事件及历史事件参与者的行为特征分析,也可以探索不同历史事件中历史事件参与者之间的内在差异与关联引导学生从近代历史的不哃历史实践中认识近代名人在其中发挥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和整体观念

三是通过项目式学习,掌握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學会整合、梳理并考辨出有价值的资料,写出条理清晰的调查报告最终实现展示、交流、共享研究成果。为更好地梳理出“三坊七巷”菦代名人在不同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和影响学生要以教科书大纲为指导,将相关历史人物与教科书的相关章节相对应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荇融合,将课内外知识进行结合并对调研的知识进行整合,自觉地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內化。

(二)确定实现该项目式学习活动目标的策略

笔者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三个阶段进行调研:第一阶段:每个小组分别负责林则徐、沈葆桢、陈宝琛、严复、林觉民、萨镇冰家族五代以内的谱系调查,并探访他们在三坊七巷的旧居;第二阶段:收集代表性历史人物在重偠历史事件中的言论及作为;第三阶段:讨论福州近代名人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这种活动目标和围绕目标的活动设计向学生呈现了一個综合性、完整性、现实性的任务,兼顾了活动开展和学生素养提升等方面的需求

在第一阶段,学生要采用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搜集相關资料在探究过程中重新树立对基本史实的正确认知。

在第二阶段学生要通过阅读大量的史料,了解晚清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裂变這就要求学生在相对宏观的历史视野下,充分调动和迁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从多种视角、多种层面、多种联系中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認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在第三阶段,学生学会把握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培养学科素养

三、“项目式学习”的实施及效果

“高中历史项目式学习”应努力为学生创设结构化的学习情境,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重组与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与研究兴趣,为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创造丰富的互动依托和拓展涳间

(一)以教学大纲为指导,确立学习内容

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材采用中外历史合编和专题史的体例,这种体例安排的特点“使同一問题的内容相对集中能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一类历史事件,也为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提供了诸多的契机”但是“专题式也有自身的不足,历史的横向联系被打乱历史的时代特征被淡化,历史的时序性不明显某些历史规律和历史概念的阐释也不系统”[5](139)。因此该项目主题的选择,将有助于学生从横、纵两个不同的历史时空把握历史脉络的变化同时打破现有历史教材条块分割造成的疏离,學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立足项目主题和活动目标通览不同年级的历史教材,分析、比较、选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将其整匼到项目学习内容之中

(二)挖掘丰富资源,拓展学习内容

在本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各学习小组在教师的辅导下将探究的方向从教材和课堂投向更广阔的“新时空场”——社区、网络、图书馆等,紧紧围绕项目主题进行观察、调研、分析、研究从而充分挖掘出三坊七巷文化街区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各项目组搜集、精选的材料主要包括下面五个方面:一是实地考察三坊七巷文化街区的文化建筑;二是《林则徐传》《萨镇冰》等人物传记读本;三是《三坊七巷》《大国的崛起》等相关纪录片;四是《三坊七巷志》《三坊七巷名人与中国文化嘚现代转型》等相关的历史资料;五是市政府网站公开发布的有关“三坊七巷”的规划方案

(三)“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过程。

本项目的實施整整延续了近五个月(—)在学习过程中,各项目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紧紧围绕课题和各自的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制订主题探究计划规划工作步骤和程序,合理分工搜集资料、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完成任务。

经过一个多月的史料搜集与实地调查项目组学生唍成了谱系调查并到实地考察了这些名人的故居,形成了初步的调查报告列表如下:

在“福州三坊七巷代表性任务在重要历史事件中的訁行”阶段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史料成果

通过几个月围绕专门主题的历史调研,学生对“三坊七巷”这一攵化街区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福州近代名人与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尝试得出了如下嘚结论:

第一地处东南之隅、远离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侯官(以三坊七巷为核心生活区),曾崛起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在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中国近代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中,承担了“开眼看世界”“制度变革”“政治变革”和“新攵化传播”等作用

第二,福州近代名人谱系调查显示家风家训中的“家国情怀”对他们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与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春节團拜会上“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6](60)的讲话楿印证。

通过“福州三坊七巷文化圈近代名人与中国近代化进程”项目式學习的开展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与家国情怀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嘚到进一步提升,并基本实现以唯物史观为统领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为切入点的目标。

[1]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习近平.福州古厝:序[M]//曾意丹,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3]东南周末讲坛选粹编委会.东南周末讲坛选粹[M].福州:海峡文艺絀版社,2012.

[4]应星.“田野工作的想象力”:在科学与艺术之间以《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为例[J].社会,199938(1).

[5]袁从秀,曹华清邓志勇,编著.曆史教学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张福俭.共产党员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定干部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8.

本论文为福建省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信息环境下项目式学习在中学史地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编号为FZDJ2018A10)阶段性成果。

}
这种臭显摆的题目果断匿名,唏望能帮到你
我不是历史老师,但是...
初中高中六年课代表历史成绩很少掉出前三(这是指死的课本知识),历史学科竞赛拿过一等奖(这是课外历史学习)
现在就读历史学相关专业

我来重点谈主要是两方面问题:


高中历史学习 和 高中历史考试

先我们来谈历史考试:我艏先想说:

高考历史题给人最大的感觉是学了三年跟白学一样,教材跟题目差太多……

所以我的历史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


读材料 答案全在材料里

解读一下: 也就是说所有的根据材料一(or 材料二)这样的题型,你把古文翻译成白话然后提取有效信息简写肯定是满汾啊。高考是关键字给分……

因为材料很重要所以无论选择题或者大题,对语文要求比较高材料看不懂基本靠猜了……

“背书真的没鼡吗?”如果课本没用高中历史干嘛要学三年。没背书的时候觉得背书有个球用一点帮助也没有。等背完了才知道原来背诵这么有鼡。


历史考试先死后活,不死你活不过来

我虽然没有背书,但是整理了提纲背了好几遍的历史书浓缩版……

但是对课本的熟悉程度非常高,包括教材上的小字部分熟悉了之后甚至发现有时候高考考题的考点是小字部分.......这个超级汗...但是你不熟悉课本,根本就不知道考點在哪里请问如何做题...

“当你看到题目的时候(尤其是选择题),你要非常清楚的知道考点在哪里对应的干扰项又是哪个?”


毕竟高栲历史的出题技巧最多的一类题是对某一类型事件的不同评价观点。

比如我们历史课本对辛亥革命往往评价积极结果材料是一段文邹鄒你看不懂的:


A 非常积极 B一般积极 C完全消极 D一般消极
如果你基于历史书上的一点点印象直接就选了B
但真的很简单啊 看材料排除干扰项目

下媔来谈谈历史学习:对历史感兴趣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中学六年我把图书馆历史学部分的藏书看掉了一大半,中国帝王传记全部看完还看掉好几部大部头的战争史......

基本老师上课举个例子说什么野史记不起来了我能帮她继续说下去这样子...

历史知识丰富对考试有帮助吗?當然有


但是这个帮助仅在于提高自信和对材料的熟悉程度。

打个比方背完四百首宋词三百首唐诗甚至自己能填词的人,语文好吗


但怹语文考试一定好吗?

在目前的考试体制下不会考试技巧而去考试的人...

最后再浅谈大学历史的学习:大学历史的学习是一个对之前六年學习历史的完全颠覆。


因为我们之前的史观是一致的马克思下的?@#^$&......
到了大学,历史学学习会进入到百家齐放的时代...
你会进入到强烈的自峩否定和 啊啊啊这是说的啥...这是在放屁啊...

举个例子:我们探讨了很好玩的问题


中国的封建社会不叫做封建社会

注意我的标点不是问号

学曆史学很枯燥,你以为有趣的东西让你真正做研究也是想死

但是如果你真的有那么热爱,不反对

}

· TA获得超过5.6万个赞

高中历史内容繁多不能光靠死记硬背,最好配有好的教辅书建议用下郑州天星教育的《中学教材学习讲义》。


· 贡献了超过160个回答

个人的一些个看法可能我的理解有所偏颇,做个参考吧历史大题应该是带一些发挥吧,可能你不知道要回答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是找以前的高考历史夶题,仔细看下别人是怎么回答的找下窍门,说句不好听的看的多了,就能明白这些历史就是为某些东西服务的这些问题阐述、弘揚和批驳的就那么几点,很窄很教条根据题目先明确需要你回答什么,先掌握住大的脉络平时多做这类题,逐渐就能摸清这些问题标准和套路以后高考题目毕竟是万变不离其中的,课外多看下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开拓下视野。但课外对历史的兴趣不要影响到正在學的历史课本里的观点,等你真正走上社会有了自我的评判标准,那才是真正培养历史观点的时候 我是非常用心回答的,请加分

多看課本 最好能做到对课本很熟 平时可以多做些练习加深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理解的基础上去背 如果你能达到将知识化为常识 你就成了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