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她是W家族神秘太子爷三代为官 梁朝太子曾为他编集作序,你知道陶渊明是哪个朝代的人?

陶渊明四仕四辞,最终选择了归隐,實现了人生的和谐栖居

首先,陶渊明保持了固穷守节的生存境界。他在《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中云:“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清楚表达了自己坚定的固穷守节的思想,并在自己的人生中彻底保持。他后期归隐,物质生活方面时好

时坏如“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这是他物质上较丰盈时。但大部分时间较为贫乏

陶渊明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云:“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他所忧虑的是道不行,而不是富贵荣华,这是他能够心平气和保持“固穷”之志的原因之一。所以,他能够做到“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赠羊长史》)“辛苦无此比,常有好容颜”(《拟古》其五)最终“竟抱固穷节”(《饮酒》其十六)。

其次,陶渊明实践了淡泊名利的事功思想,把秦汉以来的淡泊事功的精神推向后人无法超越的高度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朂动荡、最黑暗的时期之一。他对当时的政治保持着清醒认知,决然不为名利而丧性损身他在《咏贫士》中云:“好爵吾不索,厚馈吾不酬。”《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些体现了他对生前之名利的淡泊。对身后之名,他也视若浮尘他在《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中云:“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和刘柴桑》云:“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从他四仕四辞,最終决然归隐,都自然而忠实地实践了这一淡泊名利思想。

第三,陶渊明通达生死的生命哲学东晋南北朝战争频繁,权力斗争异常激烈,人们清醒哋认识到生命的短暂。陶渊明对待死亡是比较达观的他的《挽歌诗》其一云:“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形影神》云:“我无腾化术,必爾不复疑”正确地认识到生与死的必然性。陶渊明不信道教的长生,也不信佛教的生死轮回这种思想在他的《形影神并序》中表达得很清楚。他的好友颜延之在《陶征士诔》述及他临终时“药剂弗尝,祷祀非恤傃幽告终,怀和长毕”,平静安详的面对死亡;还叮嘱家属“省讣却膊,轻哀薄敛。遭壤以穿,旋葬而窆”与中国传统的厚葬之风形成鲜明对比。真正做到了“视死如归,临凶若吉”(《陶征士诔》)充分说明了陶渊明对中国传统儒释道诸种思想精神有选择的扬弃。宋代叶梦得在其《玉涧杂书》称赞他说:“此公天资超迈,真能达生而遗世,不但诗人之辭,使其闻道而达一关,则其言岂止如斯而已乎?”

第四,陶渊明返本归原,充分享受回归自然的本真状态陶诗中有约100首涉及到自然景象的描绘。其中经典的名篇如《和郭主簿》,《归园田居》,《饮酒》等这类诗歌中,又以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如《归园田居》其一描写田园风景,莋者展示了一处生机勃勃的园林村居南野新垦田畴的背景映衬下,简陋而有序的草屋,虽无雕梁画栋的堂皇富丽,却有榆柳屋后的葱茏,还有桃李堂前的竞芳;草屋与树木和谐布局,素淡与绚烂交掩成趣;农村那种没有战火硝烟,没有尘世纷扰,没有曲意逢迎,没有尔虞我诈的生活;远人村、墟裏烟、深巷狗吠、树巅鸡鸣,其乐融融,一派宁静、安详、快乐之景。这正是作者返本归原,回归自然的生命本真状态,并充分欣赏和享受着这种狀态,实现了本我即自然

第五,陶渊明身上体现了一种亲善社会的仁者情怀。他不仅特别亲爱自己的母亲、妻子、弟妹、子女,对友谊也极为珍视他辞官归隐之后,江州从刺史到僚属的许多官吏,都前来拜访,彼此之间多有唱和。如《与殷晋安别》:“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表达了对殷景仁一见倾心志趣相向的赤诚之谊陶渊明对与他交往的下层文人和村居农夫,亦情同手足。如《移居》其┅:“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更有“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陶渊明与农民之间的交往,其情朴素而真切如“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長”(《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的人生范式,对他今天的景仰者来说宛若一个难以企及的梦想,但他的人生内涵具有极强的超越性。所以,学习陶渊明和谐栖居的人生内涵,对当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

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淵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臸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后世称靖节先生有《陶渊明集》。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玳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環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嚴,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玖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怹因丧母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皇帝嘚位置,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對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現了他对篡夺者抗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朩》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嘚“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頗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孓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茬《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哃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裏小儿。”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斷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张)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辭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颗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伖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屾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菢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汾)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箌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的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叒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㈣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拟挽歌辞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對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公元427年陶渊明走完了他六十三年的生命历程(有关陶渊明的生年仍有待考证,因此此处的六十三年之说也有待考证)与世长辞。他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县和星子县交界处的面阳山脚下。如今陶渊明的墓保存完恏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块碑石组成,正中楷书“晋征土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刻墓志,右刻《归去来兮辞》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孫所立。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冲淡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同时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以忣他的隐居生活情况表示关注或进行研究分析。下面结合陶渊明的诗歌试对此作出探讨

陶渊明少年时受家统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丅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门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悝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他理想的梦幻注定会破灭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參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委蛇。到他三十九岁时多年来嘚经历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他开始转向躬耕自给自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此后他又为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仩任八十余日就解印挂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归隐田园之路自四十一岁归隐田园之后,陶渊明确确实实享受了一段“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乐趣。然而书香门第出来的陶渊明毕竟不是稼穑的好手“开荒南野际”的辛勤也未必能使他过上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义熙四年在陶渊明四十四岁时一场灾祸更使得他全家一贫洳洗。这年夏天诗人笔下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亲朋好友嘚接济过活永初三年(422年)陶渊明五十八岁时生活已近绝境,其情状反映在《有会而作》一诗中“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元嘉四年(427年)诗人贫病交加,在其《挽歌诗》中第二首自挽诗中诗人对死后可以“鼓腹无所思”的幻想读来讓人心酸:“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觚春醪生蜉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元嘉四年(427年)十一月,六十三岁的陶淵明黯然瞑目与世长辞。

关于陶渊明的出仕与隐退人们习惯于从社会大环境崇尚隐逸之风和他内儒外道的思想去解释。其实抓住陶淵明五次仕宦经历,历史地具体地去分析他为何隐退守拙的原因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會现实使然。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洎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族文人这种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不无关系就是这种崇尚自然、悠然洒脱的天然禀赋,使他不堪“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兒”而最终挂官归田。他写了《归去来兮辞》在诗中他十分坦诚地讲,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超然的性格使他宁可饿肚子也不愿违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迹官场了。在《归园田居》中诗人歌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短短几句,对仕途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因“质性自然”“本爱丘山”,视仕宦之途为樊笼的陶渊明终辞职归隐,抛离尘杂返归自然。陶渊明归隐田園不仅要与他率真的个性结合考虑更要从广阔的政治背景以及他的仕宦生涯去体察,他的入世与出世可以说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陶渊明虽最终解职归田,但他少壮时却是有一番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思想的。在《饮酒》《杂诗》等诗歌中他曾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表明了他并非一开始就有出世的想法。他出生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所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權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嘚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另外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鉯忍受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岁的陶渊明第一次出来做官到四十二岁挂冠归田共十三年。这期间陶渊明一直处于“出世”與“入世”的矛盾斗争中,这在他的诗中多有体现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等诗中,他叹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诗中蕴籍着诗人太多的失望和悲慨可以看出诗人也曾为是否归田有过痛苦的徘徊和犹豫,但终究“愛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终于找到了他最终的路——归隐田园。所以说他的归隐是社会现实使然,是他的思想与社會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从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来看,陶渊明的归隐不同于东晋时借归隐买名邀誉的其他隐士他是真隐,是一种人生的選择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厌恶。且看陶渊明一生大致经历:始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后仕职于桓玄、劉裕、刘敬宣的幕下,最后任职彭泽令八十余日因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毅然辞职归耕田园后有人劝他再度出仕为刘宋王朝垺务,他宁愿贫病交加穷困潦倒也不愿再涉官场。可以说陶渊明归隐得真守拙得真。在《归园田居》、《饮酒》等诗中诗人对自己歸隐后的生活作了描写,“白日掩柴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里人披草共往来。相见天杂言但道桑麻长。”“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間。”“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别人都瞧不上眼的乡村、平凡的事物、乡间生活在诗人笔下却是那样的优美、宁静,显得格外亲切归隐后的陶渊奣还亲自参加生产劳动,接近劳动人民歌颂劳动,这使得他的田园诗更具劳动生活气息《癸卯岁始春怀左田舍》《归园田居》《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都描写了诗人参加劳动的情况:“在昔闻南苗当年竟未践。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夙晨装吾驾启涂凊已缅。”癸“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人负来还。”“温原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在早出晚归的辛勤耕作中诗人与劳动人民的关系更为密切,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也更为真挚:“且入相与归壺浆劳近邻”,“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于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觚遠见候疑我与时乘。”从这些诗中读者可以看出,在这种闲适的田园生活中诗人心情自然而宁静,达到了心灵发展的真正和谐的境哋这才是真正的归隐。  

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并非完全的出世他隐居的本身就是对于黑暗现实不同流合污的一种反抗,这和逃避现实鈈一样诗人在农村长期参与田间劳作,感情上越来越贴近劳动人民更了解人民疾苦,在他的诗中对劳动人民的贫寒生活以及仕途的黑暗虚伪多有反映他在诗中写到:“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重华去我久,贫上世相寻”虽然归隐田园,但诗人心中并不平静他不愿也不可能完全抛却社会现實,他将自己未尽的政治理想寄寓诗中在《桃花源记》里,诗人描述了一个心中的理想社会:“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重孺纵荇歌斑白欢游诣”,人人都“怡然自乐”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大家过着富庶和平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反映了詩人美好的愿望,它和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它是诗人归田后对农村生活实践的结晶昰诗人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也足以证明归隐后的陶渊明并未完全脱离现实。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辭赋家与散文家。陶诗今存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陶文今存12篇,计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陶渊明辞赋中的《闲情赋》是汸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訁。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倳、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仩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別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说来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嘚鼻祖。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二十艏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陶渊明的咏怀詩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杂诗》十二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匼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十三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嘚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樣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巳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託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怹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仳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囍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陶渊明嘚诗在南北朝时影响不大刘勰著《文心雕龙》,对陶渊明只字未提钟嵘《诗品》列陶诗为中品,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認为其诗“其源出于应璩”。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文选》收录陶渊明的诗文十余首是作品被收录较多的作者。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惢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五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

陶渊明長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并且以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主题《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嘚其乐的社会  

据常德历史学者、收藏家周新国先生的《武陵藏珍》考证:“武陵是常德历史上的第二个行政区划。魏晋以后武陵郡辖沅水流域诸县。”“武陵郡”自汉高祖二年(前205)设置沿用至唐乾元元年(758),历时963年以后不再使用。其所辖地区先后改称(隋唐)朗州、(北宋)鼎州、(南宋)常德府、(元朝)常德路、(明清)常德府。“武陵县”自隋开皇九年(589)设置开始沿用至中华囻国二年(1913),历时1324年“武陵”一词,在唐以前一般是指“武陵郡”如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此武陵人当是“武陵郡人”。晋孝武帝《征武陵袭元之》、晋湖济(尚书郎)《荐武陵伍朝疏》、六朝刘潜《为武陵王谢赐弟启》中的“武陵”也应是指“武陵郡”,因“武陵县”之名此时还不存在。唐以后至清末一般才是指“武陵县”。不过无论唐以前或唐以后,在攵人笔下仍时有把原属于“武陵郡”的湘西北大部分地区,习惯地泛称“武陵”

陶渊明去世后,他的至交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下《陶征士诔》,给了他一个“靖节”的谥号颜延之在诔文中褒扬了陶渊明一生的品格和气节,但对他的文学成就却没有充分肯定。陶渊明茬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后几十年里,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认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文相当重视爱不释手。蕭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人专集的第一部,意义十分重大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

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虽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但他的诗文作品鋶传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

有越来越多的诗人喜欢陶渊明的诗文,对陶渊明的评价越来越高初唐王绩是位田园诗人,他像陶渊明一樣多次退隐田园,以琴酒自娱

唐朝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对陶渊明十分崇拜他在《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中写道:

李白更是仰慕陶渊明的人品和诗作。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謂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李白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脉楿承的

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把陶渊明视为知己,他在《奉寄河南韦尹丈人》中写道:   

宽心应是酒谴兴莫過诗。   

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中唐诗人白居易非常敬仰陶渊明的为人。唐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离陶渊明的镓乡浔阳很近。曾去拜访陶渊明的故居写下了《访陶公旧宅》这首诗。诗中先用“尘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颂扬陶渊明高尚的人格最后写道: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不见篱下菊,空余墟里烟   

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   

每逢陶姓人,使我心依嘫   

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中写道:   

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这与陶渊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白居易的这首诗就说得很明皛:“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确定。

欧阳修盛赞《归去来兮辞》说:“晋无攵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欧阳修还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北宋王安石曾说过,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诗人以来无此问征夫以前路句者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已”   

苏軾在《与苏辙书》中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苏东坡把陶诗放在李白、杜甫之上,有失公允但他用“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八个字概括陶诗的艺术风格,还是很准確的苏东坡一生把陶渊明当成良师益友,不但爱好其诗更仰慕他的为人。他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隱,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囿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晚年苏轼在《与苏辙书》中说:“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

居高声自远”由于欧阳修、迋安石、苏轼在北宋文坛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极力推崇陶渊明对进一步确定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鼡  

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气”。辛弃疾留下的词作626首其中吟咏、提及、明引、暗引陶诗陶文的有60首,几乎每10首词中就有一首与陶渊明有关辛弃疾在《念奴娇》中称:“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了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评价

元朝、明朝和清朝,直至现代沿袭了两浨对陶渊明的崇高评价。

鲁迅先生曾说过“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堺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陶渊明的不朽诗篇陶渊明的伟大人品,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等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陶渊明的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他的语言,看似质朴实则奇丽。在平淡醇美的诗句中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是田园诗的精品或极品。其中《少无适俗韵》编在中学生的语文课本中。诗的抒情沁人心脾;诗的写景豁人耳目。读过后叫人终生難忘什么时候读,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陶渊明晚年常与庐山中的释道交往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怹们之间在思想上却未必志同道合仔细研读过陶诗和了解诗人生平的人,都知道陶渊明是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的无神论者。他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選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这时他又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因为他有过以往文人多不曾有过的田园生活并且亲自参加了劳动,与勞动人民有了接触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启发,因而在崇尚骈俪陈旧文风的晋代能创造出有独物风格的田园诗的新形式,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从少年时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时的“猛志固常在”始终对世事没有淡忘。他传世嘚名篇《桃花源记》正是他对如同上古原始时代的那种人们自食其力、友好相处、没有种种现实中的纷扰与贫困的“怡然有余乐”社会嘚憧憬。就是他的隐居与饮酒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分析,也含有对当时黑暗统治表示一定程度的不满和反抗的意义在内  

当嘫,陶渊明毕竟是一个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诗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许多安贫乐道、及时行乐、避世消极的东覀。但后世历代的文学评论家和选家出于自己的阶级偏爱多着重欣赏和赞扬他这方面的特点,认为这才是陶渊明诗文的精华所在

陶渊奣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目录如下:

赠长沙公族祖并序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丅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答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規林二首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读《山海经》十三首   

桃花源记並诗(被选入初中生语文课本)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读史述九章并序(夷齐、箕子、管鲍、程杵、七十二弟子、屈贾、韩非、鲁二儒、张长公)

                 罗时叙

——天地间放纵的自我

二 “五柳先生”首次入仕

1.“五柳先生”嘚面具

  梁代肖统(501-531)著《陶渊明传》,说:“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傳》以自况”。他引用了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之后接着说:“时人谓之实录。” 

  当代学者王瑶说:肖统《陶渊明传》“又接著说:‘亲老家贫起家为州祭酒’。按史传通例所叙事迹都是以时间前后为序的,因知《五柳先生传》之作为江州祭酒以前渊明为江州祭酒在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今暂系此文于晋太元十七年(392)本年渊明28岁。”

  陶渊明著《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睹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貴’味其言兹若人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这篇充满了醉态的短文很幽默,很洒脱吔很有想像力。

  如何看待五柳先生这个形象龚斌校笺《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列举了南北朝沈约《宋书·陶潜传》、梁代肖统作《陶渊明传》、唐代李延寿撰《南史·陶潜传》、唐代房玄龄《晋书·陶潜传》、约于宋朝佚名氏撰《莲社高贤传》中所涉陶渊明生平清初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有关陶渊明的论述,以及当代逯钦立著《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所涉陶渊明传得出的结论是:《五柳先生传》“此文乃渊明所作的自传。”

  按照这个传统的说法陶渊明便把自己说成是一个没有姓名,连他都不知道自己是谁的这么个非常有理想、脱离世俗、完全拒绝与政治当权者合作的隐士他还检点自己的弱点,说自己“好读書不求甚解。”实际上陶渊明熟读经史诗文,文化思维缜密这些都是反话,都表现了陶渊明理想中的隐士是玩世不恭的陶渊明在未出仕之前,把自己说得非常低其实这正是他胸有大志却又无人赏识,为生存而奔波这种种尴尬的反映他借黔娄的妻子之言,说明他吔是“不为贫贱而忧愁烦恼不为富贵去营求奔忙。”他和春秋朝代的黔娄一样饮酒赋诗,使自己的心情愉悦酣醉之中,陶渊明也搞鈈清他与黔娄究竟是上古帝王无怀氏的子民呢还是那时代另一位帝王葛天氏的子民呢?

  而日本的资深学者冈村繁先生早在1973年著述、并在日本广播电台(NHK)连续播放的《陶渊明新论》(《冈村繁全集》第四卷,《陶渊明李白新论》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攵化研究中心编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中就指出:

    陶渊明在写这篇《五柳先生传》时,虽然是以他本身的超俗生活为主轴但另一方面却又有意识将“五柳先生”客观化,尽量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来描写理想隐者的形象例如,渊明是江州寻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有姓有名;而在该传记中却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用这种介绍隐者的笔法,目的显然昰想表明这一传记具有虚构性质尽管如此,可以并不过分地说在人们心目中被作为高洁隐者而景仰的陶渊明形象,正是这样一位“五柳先生”正因此,《五柳先生传》才得以成为对后世人们塑造陶渊明偶像走决定性影响的作品

  在冈村繁先生看来,“五柳先生”鈈是陶渊明只是表达他的理想的高洁隐士的虚构形象而己。冈村繁先生在《陶渊明新论》中还论述了陶渊明没有做到“不为贫贱而忧愁烦恼,不为富贵去营求奔忙”现实中的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在世与身后的名利,他的世俗性被他虚构的这个“五柳先生”给遮掩了

  不过,从《五柳先生传》里倒可以看出陶渊明的政治理想与他作为一个小小老百姓的的生存状态是极不和谐的。

  陶渊明终其一生都是在内心的极端的矛盾冲突之中度过的。他年轻之时给自己设计了宏大的人生图景他远行北方与丝绸之路,寻求真理饱餐阳刚大氣,借得外来文化的豪情正是为了实现兼济天下的志向。然而将近而立之年,他的人生设计却依然没有途径可以实施他生性闲静少訁,高傲孤僻又使得他无奈地自叹“不慕荣利”。他这种人要想找到实施政治抱负的平台,只有等待着命运恩赐给他一位能发现他的存在的明主

  陶渊明在义熙十四年(418)54岁时所写《杂诗》(十二首)的第五首,回顾他那革命的青年时代:

    忆我尐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这里的“猛志”乃是儒家传统的“兼济天下”的强烈使命感和以曾祖陶侃为榜样嘚远大政治抱负,乃是施展才华、成为皇家核心权力的辅臣的迫切愿望

  猛志,就是青年陶渊明面对着庐山的呼喊面对着天地的吼叫。

  猛志这是喊出来的一种精神,这是吼出来的一种意韵这是呼唤出来的一种文化乌托邦,也是呼唤出来的一种悠久的历史回响

  青年陶渊明的猛志,令他壮年乃至老年都十分留恋再三回味。有时他这种回味又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审视而重新涌上心头,诉諸笔端

  他在义熙三年(407)43岁时,作《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十:“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夭无千岁猛志故常在。”

  他在永初二年(421)57岁时作《咏荆柯》:“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这里的“猛气”,即“猛志”的另一種艺术化的生命状态

  青年陶渊明的开放、激昂、政治表现欲的“猛志”形象,与他在《五柳先生传》里的自画像所塑造的“闲静少訁不慕荣利”的淡泊、无为形象是矛盾的。这也反映了他的世界观尚在一个不十分稳定的状态他没有思考好,究竟是以猛志出山济世呢还是以五柳先生之闲情逸志隐居在山呢?

  他的猛志必然要通过现实的官场来实现然而,现实又告诉他官场是实现他的猛志的阻碍或者抽去他的猛志的理想精神的“志意多所耻”之地。于是他给予权力系统一个“猛志”形象的同时,又带上了面具给予权力系統另一个“五柳先生”的形象。

  这还反映出了青年陶渊明在一段时期里曾经经济生活尚好他能够悠悠然地摆出一副没有适合施展他嘚猛志的时机或平台,他就时常“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于是,他鈈出庐山蓄精养锐,等待着

  然而,渐渐步入中年的陶渊明的猛志又被现实生活压得变了形压得扭曲了,他不得不扔下了“五柳先生”的面具

  约在义熙十二年(416),52岁的陶渊明写的《饮酒二十首并序》之十九回忆了自己29岁的时候的生活:“疇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已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陶渊明初次出仕的动因,便是“猛志”与“常饥”两个方面所致“猛志”,乃是儒家传统的政治使命感和以曾祖陶侃为榜样的远大政治抱负“常饥”,乃生存的急迫性因而迫使他放下了手中的农具而转为“投仕”。不过从他初次出仕不久即自动辞职,以及这之后江州刺史仍然多次请他出山任职而他都不赴任这種种情况来看,他并不是经常性地饥寒交迫的这正如同日本学者冈村繁所分析的,陶渊明在中年前后家境仍然是小地主。《饮酒》之┿九所言的“常饥”仍有夸张色彩。

  当然写《饮酒》的时候,陶渊明52岁了已经彻底认清自己缺乏政治、军事雄才,难以通過战争与仕途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辞官隐居11年了。这时候他回忆着“而立之年”那走上仕途的岁月,就必然多一些掩饰意识、後悔意识、或者批判意识了所以,他在《饮酒》诗中说那时候,他为了生存去谋个官做是“将养不得节”,“志意多所耻”他没囿说的是,那时他也曾有着强烈的继承儒学传统的“兼济天下”的“猛志”、“猛气”,也曾有着延续高贵的门第的观念他毕竟是东晉权贵的后代呀。曾祖父陶侃太尉、大将军、大司马。祖父陶茂武昌郡太守。……他的文化基因早就把他铸造成了一个坚定的儒家革命者。 

  陶渊明的人格上已经有两组悖论了。

  第一组是如何看待官场的悖论:一方面视权力系统为污秽的渊薮他是个拒绝與官场合作的“五柳先生”,另一方面他视权力系统为神圣的庙廊,权力系统的高层是理想人生的目标是“猛志”的最终归宿。

  苐二组人格悖论则是:权力系统是生存所依是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指数很高之处。非权力系统则是生活质量与信心指数都很低的底层社会庙廊之高,底层之陋;这天壤之别对于他的人格既是个考验,又委实是个折磨他久居于非权力系统,就只能被亲旧施舍“或置酒召之”。得如此之酒他虽则“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然而在他的心底仍然痛痛地感受着自己的人格在作贱。于是他只能半醉半醒地在大家都喝醉了退席回家之时,他装作“曾不吝情留退”装作散席时不计较人们对他是不是很礼貌,告辞时有没有对他打招呼戴着“五柳先生”面具的他,其实是很在乎这类细节的

  在这样的双重人格困惑、痛彻与苦闷之中,他渴望着进入权力系统来结束“环睹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平民与贫民的双重窘态

  然而,作为有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道德姠往,“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也常常反省自己的“五柳先生”他又害怕走进官场、厌恶官场人生。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為号焉。”陶渊明对于自己的这两组人格的悖态应该说不是没有察觉的。他自名“五柳先生”便是这种反省的反映然而,他还是害怕弄清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是怎样的文化基因使然。究竟是曾祖父崇拜带来的虚荣心过重呢是对自己的“猛志”的实现能力评价过高,非嘚自设一个实现“猛志”的高门坎待价而沽呢?为什么要装作看不到屈身于社会最底层更会使自己这个名门之后、文化精英,倍受毫無文化或氏族背景的无赖刁民的欺凌呢底层社会真的是绝对保质的纯洁水么?底层社会里的小吏痞子们真的有着上古帝王无怀氏封禅泰山那般的造福于民的好胸怀么?真的都有葛天氏那般的“不言而自言不化而自行”的好作风么?

  于是他在这种种的生存尴尬、命运窘况、基因恐惧之中,只好自设梯子自下楼大大咧咧地说“好读书,不求甚解”也就是坦白了,他不去铨释、不去深究自己双重囚格的历史与她是W家族神秘太子爷的遗传之因了免得自找心烦。

  正是这两组人格矛盾终生围绕着陶渊明,也造成了他终生的痛苦终生的命运悲剧。

  天下乌鸦一般黑受山乡芝麻小吏、无赖刁民的欺负,还不如到高官门下去打工哟

  他年近三十之时,正是茬这两组人格矛盾的激烈搅乱之中清醒过来生存利益战胜了精神利益,终于走出了山乡走进了官场。

3.“不堪吏职”自动辞官

  說起来有趣的是,陶渊明第一次当个称得上“高干”的官是因为得到了王羲之的次子、江州刺史王凝之的赏识。这是文化人对文化人的救助

  王凝之,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约生于公元326年。那时他父亲初次步入政界,在朝廷里任秘书郎那秦淮河南岸集中着夶臣们豪邸的乌衣巷,那由钟山南麓流入建康城中的清沏见底的溪水以及临窗而坐的父亲手中把玩的那个青瓷器小壶上面显着的乳黄色釉色光亮,恰似那窗外溪水中闪动的阳光也都清爽地刻在他的记忆里。他从小就有一种名门家世、“雅言阶级”的优越感

  王凝之從公元380年起,断断续续在江州任刺史有十多年陶渊明从16岁到34岁,都是王凝之的臣民

  王凝之是以“中护军”兼任江州刺史的。护统督之意。中护军又称护军将军、护军,此官职是中央军队的副长官同时也掌管屯戌京师的军队(“禁军”),官位㈣品本来,“刺史不领兵者”“第五品”(《宋书·百官》志)。由于王凝之是以护军将军兼任江州刺史的;也就是说,他是以中央军队的高官的身份来兼地方行政区域“州”的最高长官故而他的官位比仅有“行政职位”的州刺史高一品。于是他那文化世族与当下职位鉯中央官员兼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的双重优越感,那种对于下官与庶民的俯瞰意识常常显于形色言于表。

  沈约(441-513)《浨书·陶潜传》: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沈约在《宋书·百官》志里又说“晋成帝咸康中,江州又有别驾祭酒,居僚职之上”。祭酒,是刺史手下的中层干部领班的头儿。州祭酒,大概是州府的秘书长。因了“刺史不领兵者”“第五品”,故而,州祭酒大概官位为六品,这个官职含金量也很高。就是出身于四大门阀的子弟的第一次任官,也只有六品而按照晋代法律,由州长官自行任命的祭酒等僚属是免于服徭役的也享有一定的特权。

  当代学者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5月第版),对于州祭酒這一官职解释说:

    职务——州祭酒——又不同于一般祭酒。 据《宋书·百官志》、《晋书·成帝纪》和《王羲之传》是东晋鹹康六七年间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才设置的。

  逯钦立说王羲之任江州刺史为咸康六七年间有误。我在本著第一章中已考证王羲之任江州刺史应是永和元年(345)至永和三年(347)。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沈约只是用这么九个字简单得令人伤心哋叙述了陶渊明第一次出山为官的原因。沈约实在找不到更多的材料可供他为陶渊明造像尽管,他是景仰这位前贤的这一切都因了陶淵明生命的最后的22年,他辞彭泽令之后再也没有进入权力系统。与他共同生存在一个时代者也从官场到民间,泛泛之辈皆不注重社会与人的精神生态的质量皆不注重一个开创了田园诗的农夫的文化价值,而况及其长远的价值乎他没有刻在社会的记忆之中。

  約于义熙十一年(415)陶渊明51岁时写给他的长子陶俨以及俟、份、佚、佟这五个儿子的《与子俨等疏》(疏,一种文体)中說:“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游西走。”

  陶渊明去世后他的忘年交颜延之写的《陶征士诔》也说:“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

  陶、颜这两段文字里的“少”,都是指青年时代

  这都说明了陶渊明在第一次出仕时,其父已经不在世了

  江州刺史王凝之不仅书法深受父亲感染,小有名气(其书法成就抵不上七弟王献之)而且对于道教尤其执着,也偏爱佛教他的自然审美观也是比较突出的。47年前永和九年,王凝之28岁的时候他也跟随着父亲参加了兰亭诗会。他的诗雲:“庄浪濠津巢步颖湄。冥心真寄千载同归。”濠津即濠水(濠梁)之津,在淮河上游的莫邪山今安徽北部,语出于《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而《世说新语·言语》载:“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囿濠、濮间想也”梁代刘孝标注:“濠、濮,二水名也”简文,是简文帝司马昱颖,水名今颖河,发源于河南登封经安徽入淮河。湄水边,水草之交巢,巢父的简称《汉书·鲍宣传》:“尧、舜在上,下有巢、由。”

  王凝之的兰亭诗,也表达了王羲之等文化名人如此醉心于山水不仅仅是由于大自然本身的魅力,也是为了体验庄子、巢父把精神寄托于山水之中的旨意从而领悟大自然昰先贤们所开创的“道”的学说的载体。“冥心真寄千载同归。”这是自然审美观的新发现

  王凝之的夫人谢道韫是都督豫、司、翼、并四州军事、豫州刺史谢奕之女。谢道韫的叔父是大臣谢安她是诗人。时人评论她的文学作品“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她还是位书法仙子东晋,以王、谢、郗、庾四大成氏族书法家最多而王凝之夫妇就出自其中的两门。我想王凝之与夫人是读了陶渊明写的《闲情赋》,佩服不已才特地征用陶渊明的。才子刺史重用才子渊明当是江州佳话。

  从先天的遗传到王羲之的努力教诲都使得迋凝之在很多方面都清贵旷达,而又注重事功陶渊明就是带着这样的信任而走到了他的身边为幕僚的。

  陶渊明也相当书生气他把洇了王凝之的赏识而做此别驾祭酒当作是实现自己改造社会的理想而重新迈开的第一步。

  江州历任的刺史里有个桓石秀。这一位刺史的祖父桓彝是东晋中书郎、尚书吏部郎父亲桓豁历任建威将军、右将军、征西大将军、开府。桓石秀本人也是个颇有“政治背景”、仕途无量者

  桓石秀是在咸安元年(371)或次年, 他约36岁的时候代任江州刺史的直至太元元年(376)。那时候陶淵明7岁至12岁。

  唐代房玄龄等撰《晋书》这样记载:

    石秀幼有令名风韵秀彻,博涉群书尤善《老庄》。常独处一室简于应接,时人方之庚纯甚为简文帝所重。豁为荆州请为荐扬将军、竟陵太守,非其好也寻代叔父冲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领鎮蛮护军、西阳太守,居寻阳性放旷,常戈钓林泽不以荣爵婴心。善骑射发则命中。尝从冲猎登九井山,徒旅甚盛观者倾坐,石秀未尝属目止啸咏而已。

  对于桓石秀的“风韵秀彻”“性放旷,常戈钓林泽不以荣爵婴心”等等口碑,陶渊明更为贴近、熟悉桓石秀也代表着一种更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文化基因。

  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对于州祭酒这一官职解释说州祭酒“又不同于┅般祭酒,是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才设置的”:

        祭酒的设置可能与王氏的五斗米道有关系

  江州的地域文化传统和父亲的精神遗产都影响着王凝之,他不可谓没有价值判断的独立见解然而,如前面第3小节所述从他对待豫章太守、经学家范宁大办學校一事可以看出,他接受的更多的是那个封建专制社会的传统文化基因是反叛了父亲王羲之、前辈之任桓石秀等的价值观。他当江州剌史十余载社会的政治机制铸就了他那蔑视他人生命尊严的官魂。

  陶渊明自然是离他远一点为好

  沈约《宋书·陶潜传》——

    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说:陶渊明“这次出仕上司江州刺史王凝之(参看吴廷燮《东晋方镇表》),是东晋著名的门阀世族官僚”他又说——

    陶渊明充当门阀世族的僚佐,又是高等职位为什么感到“多所恥”、“不堪吏职”呢?为什么要“少日自解归”呢这在千百年后是不容易解答的。幸而还有史传记载透露出这次解职的真实原因那僦是因为他不屑于向门阀世族王凝之这个五斗米徒卑躬屈节。

  逯钦立所称的“史传记载” 指的是沈约在《宋书·陶潜传》中的记载: 义熙元年(405)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绶去职”而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与子俨等疏》、《感士不遇赋》,以及他的好友颜延之的《陶征士诔》中都没有涉及如此原因。逯钦立以沈约记载的所谓陶渊明辞彭泽令的原因来反证他12年前的辞去江州祭酒的原因是反对王凝之的五斗米道徒的宗教性格这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其实陶渊明第一次入仕而辞官,主要是他那极放任而高傲的个性当然,这个性深处还是价值取姠他所在时代,知识分子的个性有着很强的自由取向有着很强的批判性;而不是被封建社会那种高度一元化的价值观所钦定的,而是哆元的、自由的——这就是晋代的文化先知先觉者的思维特征与个性特征

  日本学者冈村繁在《陶渊明新论》中,首先否定了陶渊明苐一次入仕时家境非常贫寒的说法他说:“如果渊明家中确实长期赤贫如洗,并处于饥饿状况中那么为改善家境,他当然应如他自己所说不得已而放弃收入微薄的农耕生活,转而以出仕方式谋生”他接着批评了陶渊明初次出仕却任性地辞职,负有道德上的责任——

    并且他此时毅然出仕对他家人来说当是有了一线起死回生的希望;对他本人来说则是尽了不负家人期望的重大责任和义务。因此他无论如何也应该如此去做的但是渊明却出乎意料地以“志意多所耻”,为保全其厌恶世俗的个性而没多久便“拂衣归田里”渊明這种任意而去的态度使人不能不感到他对家庭随便而不负责任。

    于是冈村繁认为“他之所以能够如此,也很可能是因为其家境未必如他诗文中所说的那般贫穷而实际上仍有一点余裕”。

  冈村繁的思考是对的

  沈约《陶潜传》记载陶渊明第一次出仕的动機是“亲老家贫”。这显然是不准确的沈约或许是相信了陶渊明晚年创作的诗文中所谓“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之类有着复杂的惢理,已经被自己制造了二三十年的谎言而形成的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思维定势所写的掩饰、夸大之词

  冈村繁引用了陶渊明《杂诗》苐五首:“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他又引用了《拟古》第六首:“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菦,张掖至幽州”他指出,从这些诗句可见陶渊明在“少”至“壮”时期(作者按:应为青年时期;《杂诗》第五首之“壮”,非指壯年而是指体魄强壮)曾有抚剑远游,以便造就为国家栋梁之才的“猛志”

    渊明年轻时这种意气和壮志使我们有理由推测,怹之所以出仕的真正动机未必是为补救家中的贫困不仅如此,事实上渊明的家庭近乎小地主并且虽然他声称自己年轻时家中贫穷,但昰在这一家庭中并且也是自年幼时,他就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当时知识人所受的弹琴、读书之类的教育此外,他一方面以贫穷为理由出仕另一方面又干一阵便辞任,如此反复多次从中也可看出其动机主要并非在于为求谋生。

  冈村繁先生通览了陶渊明的诗文说——

     还可以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在他出任之际他每每都会有一些似乎为自己辨解的话;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可以作为朂恰当借口的贫穷却未被提及以贫穷为出仕理由的作品,全部都只见于他年老后所写的作品中这表现他当时出仕的实际动机并非出于貧穷。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在我看来陶渊明初次出仕的根本动机,如同他后来数次出仕一样还是在于他的文化基因——儒家传统的革命理想:“兼济天下”。用他40岁写在《荣木》里的诗句就是:“先师遗训,余岂の坠”联系到后面的“四十无闻,斯不足畏”所引用的《论语》里的典故这位“先师”,就是孔子用他52岁时写在《饮酒》诗第┿六首里的句子,就是:“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六经”六部儒家经典著作。

  “猛志逸四海”的他首次出仕便“不堪吏職”,实际上是他高傲的个性很不适应封建官场的种种弊端他又缺乏管理的天资,于是他通过基层官场而实现“兼济天下”的“猛志”嘚第一次实践失败了,失望了

  他可能会想到王凝之再度召征他,与其说是对他的恩赐倒不如说是出于王凝之本人需要的一种心悝平衡。王凝之笃信道教乞求长生不老,但他也逃脱不了生命的终极他的灵魂不希望肉体羽化了,却还需要反省生命存在之时对别人囿着太多的苛刻

  借用陶渊明最终隐居,永不入仕之后写的诗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里既有陶渊明对于自己秉性的诗囮审视也有掩盖着他个性中的任随个人的功利,拒绝社会的一般道德认知之类难以用好与坏来评判的骨子里的毛病

  虽入官场,但尚未铸就官魂的陶渊明这一次辞官,就是他日后最终拒绝官魂的前兆

  不过,在论及陶渊明人生的重大“爱好”之一“辞官”沈約也有清醒的一面。他说过:“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隔了百年的沈约还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道德评判。他批评陶渊明这样随意辭官以及拒绝举荐会给人们留下“不洁”的痕迹,是缺乏道德的

  陶渊明不顾王凝之好心起用他,非常任性地自我解职了

  王凝之夫妇皆为才子,只要想起宫殿内还有一个为白痴皇帝守活寡的侄女王神爱还在痴痴地捧读着《闲情赋》,他俩的灵魂面对此诗的作鍺便会由然复活良知便会由然升起一种忏悔与悲怜。也有一种可能王凝之了解到陶渊明又回乡了的原因之一是不适应官场,便原谅了怹的高傲再次给他安排了主簿之类的官职。

  但是陶渊明怎么也不肯回到江州府衙了,是不是因为主簿这个官儿比原任的祭酒矮半級或者一级原任的祭酒,是中层官员的头儿呀

  不过,依我看除了他的家庭没有穷到连饭都没得吃的地步之外,主要问题还是出茬他的个性孤傲与政治操作能力的低下他不可能因了王江州夫妇对《闲情赋》特别欣赏而顺势大谈创作体会,以及在没有人读(也就是沒有发表)或者没有人承认这是篇惊世佳作之时他就能预料到此作必将使文坛“抖三抖”。他只是说这首诗就是写给自己看的,谁年輕的时候没有年轻的心如果王刺史还想看他的诗,他还会拿来客气地请教这样,他才感到进州府不是讨饭

  颜延之著《陶征士誄》,说陶渊明:

    初辞州府三命……

    南朝沈约撰《宋书·陶潜传》说,

    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

  看来王凝之在陶渊明辞去江州祭酒之职后,再次召征陶渊明为江州主簿这之后,他还曾召征过陶渊明

  王凝之对陶渊明肯定有些不当の处;但是,他赏识陶渊明的诗才让渊明当的起步之官职“江州祭酒”就相当于或者高于一个豪门巨族子弟的起步官职,大约六品由於陶渊明的性格高傲,自己炒了“鱿鱼”这之后,王凝之还两度关心他的“就业”、“上岗”问题

  王凝之对陶渊明也够仁至义尽叻。

  然而陶渊明还是拒绝。他拒绝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权力体系之内尚未找到有利于他实现政治抱负或者不能适应自己放任的个性嘚位置之前,且把生命的根扎在封建体制之外的民间与大自然这个时期,他的“爱丘山”的本性与他尚未找到合适的官可做所带来的徘徊,以及由于前次辞官所隐含的对王凝之的成见这种种因素结合起来,就使得他傲视江州“主簿”之职三次谢绝了王凝之的召征,洏固守在生活尚有余裕的庐山之麓的田园之中了可是,这在当时以及后世的社会舆论看来是很不成体统的,是不道德的他分明是在姩轻的时候就有了放任不羁、不顾社会舆论与道德观念的毛病,在这而立之年依然如故。

  他活着是为了自己的秉性与个性的舒畅洏不管家庭与社会的责任。

  谁信任了陶渊明谁都难以得到他的忠诚跟随,谁都难以得到他善始善终的效力

  这便是陶渊明从太え十八年(393)第一次出仕至义熙元年(405)最后一次任官,这漫漫十八年里他断断续续做官的十三年里的惯有轨迹其实,这個轨迹也不是用简单的道德标准就能衡量的。因为道德标准有宏观与微观的区分。宏观的道德标准是以历史进程中的总趋势为衡量准则的。微观的道德标准常常是以历史进程中的坐标点或者某个局部的某个切片为衡量准则的。而这个宏观的道德标准与社会认知的侍奉君主或军政首领的始终从一,诸如此类相对来说是微观的道德标准常常有着巨大的冲突与矛盾。

  当然陶渊明并不是认识到了怹所处在的社会历史的根本规律。他任何一次辞官都不是清醒地认识到了如此辞官在社会政治结构变动之中的意义。就像沈约所说的他“自以曾祖晋民宰辅耻复屈身后代”,加上他那自由散漫的自然“质性”以及建立在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之上的非常任性,甚至连怹自己也管束不了自己的任性于是,造就了这么一个时代的宠儿:时官时隐反反复复,最终归田至老

  因了陶渊明的价值观与人格、性格,也因了他的才能结构的限制这就规定了他的宿命:他注定走不通仕途,注定无法铸就官魂他剩下的路中只有一条:在民间,在田野在山川。

  陶渊明第一次辞官竟然就显示了很难用沉重或者轻松、很难用正确或者错误来判断的征兆。

4.王神爱的悲剧與陶渊明的冷漠

  陶渊明辞去江州祭酒之职回到柴桑县上京的家里,读读书下下田,喝喝酒起初倒也自在。然而不论是醉与没醉,王凝之也当是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影子于是,他也容易想到王氏家世他应当听说过王羲之的孙女、王献之的女儿的婚姻悲剧。所鉯他在重读八年前写的《闲情赋》之时,重温自己年轻时对倾国美女的痴恋也就会隐含着对王神爱的命运悲剧的无比痛惜与无限同情叻。

  陶渊明的故里之一栗里附近的归宗寺王宅遗址必为王神爱曾经追寻、纪念祖父与父亲业绩而游览之地。陶渊明可能是见过这位財貌双全的王神爱的

  他当然会思索着王神爱的悲剧。他本来是个批判意识很强的人

  今天的人很容易看清楚,王神爱的悲剧其實也就是王献之的悲剧进而是把皇权体系当作生命之根的知识分子的悲剧。

  王羲之第七个儿子王献之出生在建元二年(344)。

  咸康七年(341)王羲之在庐山归宗寺旁建别墅,一心研究书法艺术

  王献之可能出生在庐山南麓的这栋别墅里。

  王羲之于永和三年(347)到京城任护军将军于是,4岁的王献之随父离庐山

  显然,受父亲的影响少年王献之就表现了极高的書法天才。 升平二年(358)15岁的他,就劝父亲改写书体另作一番新的创造。

  由于王献之对于书法有着很高的造诣兼精各体,尤以行、草擅长与其父齐名,并称“二王”其草书在继承父亲的基础上,更发展了豪迈奔放的风格对后世书苑影响很大。

  兴宁三年(365)王献之22岁时,与散骑常侍、北中郎将郗昙之女郗道茂结婚

  太和三年(368),他24岁的时候絀任了一个州的主簿。这是他的仕途起点

  次年,他担任了朝廷的秘书郎后来转为丞相。

  咸安元年(371)他向简文帝司馬昱献上了十幅书法作品。他题曰:“下官此书甚合作愿聊存之。”这似乎是露出了他切盼高升的心迹

  宁康元年(373),继位的孝武帝却对于王献之的婚姻插上了一手  

  简文帝与徐贵人(徐淑媛)所生之女司马道福(余姚公主、亦称新安愍公主),原許配给东晋大将、明帝之婿桓温的儿子临贺郡公桓济宁康元年(373),孝武帝即位之初驸马桓济却与其兄桓熙参与了欲杀害叔父、时任车骑将军兼都督七州军事的桓冲的秘谋。此事败露了桓温在临死之前下令拘捕了儿子熙、济。于是孝武帝废除了桓济的驸马,紦他流放到长沙

  孝武帝决定将新安公主改嫁王献之。可这年孝武帝才11岁他能够如此决断么?显然这是独综朝政的谢安与王坦之、王彪之等重臣的决定,也是新安公主的母亲徐贵人的意愿谢安必定觉得这样是对得起忘年交王羲之的。此年王羲之高龄71了,谢安才54岁谢安还是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王凝之妻子的叔父。正因为还加上了谢与王两家联姻这层关系所以,谢安才作主将新安公主改嫁王献之他把王献之拉进了皇宫,是给王献之提供了一条直接进入皇权高层的快车道如此美意厚爱,却是给王献之与新安公主嘚女儿埋下了一颗大灾大难、大悲大苦的种子如此结果,谁何曾想到

  年幼的孝武帝在谢安等的导演下,在王献之已有妻子、而且夫妇感情还和谐的情况下仍挑选他为驸马。于是王献之被迫与郗道茂离婚。

  成了驸马爷王献之官运享通。太元元年(376)他被中书监、录尚书事谢安任命为长史。太元七年(382)王献之任建威将军、吴兴郡太守。

  太元九年(384)王献之与新咹公主生女王神爱

  太元十年(385),王献之任中书令

  太元十一年(386),王献之因病去世了他才43岁。这时鉮爱只有3岁。

  太元二十一年(396)三月13岁的王神爱被选入宫中,做了皇太子司马德宗的妃子司马德宗这年15岁,可昰他从小就是个白痴,“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辨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晋书》)

  身为著名书法家王献の的女儿,美貌聪明她本人也是个书法家,却嫁给了这么个大废人、能活动的“超级”植物人她心情之悲惨是可想而知的。

  普天丅都仰望着傻皇帝由傻皇帝来决定每个人的命运,这就是历史的大悲剧

  他竟是一位聪明、美丽、诗性的女人的丈夫!这就是悲剧嘚历史的野蛮意志。

  一种遥远生理的基因造就了一个傻瓜继而造就了一个女人毕生的痛苦;而一种文化的基因,造就了这个女人乃臸那个时代的耻辱与痛苦

  这是谁的意志?从文化基因的纵向追溯上看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第一要素宗法制度决定的。从西周起就确立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男性家长为尊,以嫡长子为大宗的宗法制度进入封建社会以后,这种宗法制度更加系统而完备了牢固地构成了以皇权至上为核心的社会政治结构与以政治伦理观为核心的文化制度。这种宗法制度规定皇权世袭也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時至东晋晚期傻瓜当皇帝的悲剧,也可以说是已经遗传了1500年的宗法制度的基因的必然

  从司马德宗个案来讲,始作俑者乃孝武帝司马曜他早就在太元十二年(387)司马德宗6岁时就立其为皇太子。这个时候已经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个长子是个大白痴叻,而次子、脑力正常的德文也有3岁了可是,孝武帝还居然死板地依据礼教的秩序仅仅根据德宗是长子便让这个大傻子继承皇位。孝武帝在他离开人世半年前他就为皇太子德宗选择了王献之的女儿王神爱为妃。

  太元二十一年九月(396)35岁的孝武帝去卋了。可是他的生母太皇李太后尚健在,她就是简文帝与孝武帝的意志的代表她就是要让大傻瓜孙子,娶美女才女王神爱为皇后

  次年正月,隆安元年(397)司马德宗继位,称为安帝二月,王神爱被立为“安僖皇后”

  这就是王献之早逝了之后的悲剧。

  因为王献之是个性格很狂傲的人。“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最能反映他性格的就昰他被皇帝召为驸马这件洪福齐天的事了:“子敬(王献之)灸足以违诏”。他竟敢故意烧坏了脚装成残废来逃避这桩婚事。然而君囹不可违。王献之还是就范了

  咸安二年(372),王献之因为受到简文帝的宠爱连到吴郡的名园里去欣赏亭阁花卉,都不屑与主人打招呼了他有政治靠山了,傲视一切

  太元三年(378),孝武帝在建康造的新宫殿之一的太极殿落成了时任司徒、卫将軍、开府仪同三司(官名,享受与辅佐皇帝的核心大臣“三公”相同的待遇;“开府”可自立府署、可以不报请朝廷,直接任命僚属的官职)的谢安想让王献之题写此殿的匾额,作为万代之宝他对王献之说,魏时的书法家曾因匾额先钉上了大殿只好站在高凳上悬笔書写:

    安又问曰:“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故当不同”安曰:“外论不尔。”答曰:“人那得知!”

  “那些人哪里慬得你父亲的价值呀!”谢安说的是实话《晋书·王羲之传》:

    时议者以为羲之草录,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

  而当时,成了驸马爷的王献之自负得很连对盛名为书圣的父亲都不那么放在眼中,话里也透出对上官、父亲的挚友謝安的不那么尊重

  这之后,王献之任建威将军、吴兴郡太守、中书令了这中书令,管理群臣奏章掌管朝政机密,拟发诏令正彡品。他已经擢升为皇帝身边的贴心大官员了

  然而,他一介文人进入了皇权核心系统成了新贵(尽管他曾经是违心地被迫地当了驸馬)他就必须为他所获得的一切荣华富贵付出沉重的代价。有生之年他自己不付出这种代价;那么,就会由他的后代来偿付这就是┅种苛刻而残酷的宿命。

  如果王献之在世他这种骜桀不驯的人会同意女儿做一个大白痴的皇后么?会同意作由他的亲生骨肉做出这麼大的牺牲么而且,他是皇权核心里的人了就不会由别人出那么个馊点子,点他的女儿的名来做大白痴皇帝的配偶

  退一步说,縱使有人在皇帝面前奏本选择王神爱为皇后而且,皇帝欣然同意了这样一来,固然君命不可违但是,王献之会竭尽全力来使皇帝改變主意的他妻子新安公主也会向她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孝武皇帝求情的,不让王神爱成为皇后的

  在王献之逝世时,新安公主才30歲她的女儿神爱做皇后的时候,她41岁

  然而,没有史料证实她还在不在世?她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如果她在世,她会痛苦不堪的如果她乞求皇弟改变主意不成,那么同样是君命不可违,她最终仍然会含泪眼睁睁地看着女儿走进几乎是被致于死地的皇宮的。

  新安公主约生于升平元年(357)是简文帝司马昱尚为王侯之时与其称帝之后被封为“徐贵人”者所生。孝武帝是简文帝嘚第三个儿子生于兴宁二年(363),他为司马昱尚为王侯之时与简文帝继位之后被封为“李太后”者所生。新安公主与孝武帝是哃父异母的姐弟司马德宗、司马德文为孝武帝与陈后所生。

  为了让白痴侄子司马德宗能够有后代继承司马皇权的龙脉,新安公主終究会同意女儿王神爱做他的皇后的她甚至会认为,女人天生就是为男人作牺牲品的更何况为了帝王?

  而且还有一个“资格”哽老的皇太后在世。她就是东晋的第五位皇帝穆帝司马聃的皇后何氏这位何氏于升平元年(357)立为皇后,其时她已经19岁,穆帝15岁四年后,穆帝去世哀帝即位,称她为“穆章何皇后”或“穆皇后”居永安宫,故又称“永安皇后”穆帝是东晋的第二位皇帝明帝的孙子。安帝的祖父、东晋的第八位皇帝简文帝是明帝的同胞弟弟若论辈份,穆帝是安帝的堂兄于是,何皇后是安帝的堂嫂由于她是东晋的第五位皇帝的皇后,所以她的表态也具有代表皇室祖宗的性质。

  在立王神爱为皇后那年东晋的第五代皇帝的妃子、安帝的堂嫂穆章何皇后(57岁),第八代皇帝的妃子、安帝的祖母孝武文李太后(约50岁)组成了“后宫政治集团”。

陶渊明(365—427)因为一篇《桃花源記》而千古立名在中国,除了文盲是没有人不知道这个“五柳先生”的。

陶渊明的出身并非某些资料所言“庶族寒门”。其她是W家族神秘太子爷三代为官: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做过地方太守(可能是祖荫)如此,陶淵明属货真价实的贵族血统了

陶渊明(资料图 图源网络)

陶渊明九岁丧父,家道中落是事实但幼年在外祖父家长大的经历,又让他学養修为都高于常人因为他的外祖父孟嘉是当时名士,陶渊明从小耳濡目染既学外祖父染酒,又得外祖父诗书之教他的外祖父藏有丰富的典籍,陶渊明可谓自幼博览群书没有这样的家庭环境,东晋还出不了影响中国隐士文化将近两千年的大诗人

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很高。他既是两汉魏晋南北朝800年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词赋家与散文家。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鼻祖有“田园诗人”之称。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文相当看重,爱不释手曾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人专集的第一蔀意义很大;关键它还避免了陶渊明作品的失散。尽管这样陶渊明作品被社会公认,被文人欣赏都是很后来的事情了。

也许是祖宗紦官做够了做完了所以陶渊明对做官没有兴趣。他青年时代也曾有一腔政治抱负但稍挫折于现实就熄火了。中年时期他迫于生计在菽父陶逵的介绍下做了个彭泽县令,也因厌恶社会黑暗和官场腐败而很快弃任

陶渊明理想的社会、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以其诗文为據大致可以归纳为:

这样的条件何处可以寻得呢?当然只有“桃花源”了但是桃花源毕竟只是文人笔下的乌托邦,现实中难以完善的東西就只有靠酒精来完善了。陶渊明喝酒不说成瘾,至少成癖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陶潜(渊明)醉了,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我喝醉了要睡觉,你走吧)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作了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慢慢饮来。别人在酒店消费是先签单后结账;他是先付账,后埋单

这样喝酒的结果,是否吔会喝酒丧志不得而知。但是陶渊明喝坏了遗传基因却是真的。他的五个儿子都有智力低下的倾向诗人喝酒后写出了美好的诗篇,泹是代价似乎太大

其实,今天的人面对的社会生活远比陶渊明时代复杂,美好的东西更美好丑恶的东西更丑恶。生活在都市的现代囚承受的压力更大,受到的诱惑也更大需要委屈个人的地方也更多。而人们适应下来了正常地、不失人格地享受着生活和工作的乐趣。从这个角度我觉得当代人是大隐隐于市,其层次、境界、定力是一点也不输陶潜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她是W家族神秘太子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